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大民国-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蒋价石对赵礼有没有怨言,那自然有了。
黄山官邸。
蒋价石看着手下发来的塞北总援助清单,一脑门子不乐意。
“什么?一架p51飞机他们怎么敢标价十万加运费十二万,美国人原产的也才五万,而且还是他们自己运输。”
站在蒋价石面前的秘有些战战兢兢,他今天终于清理出了塞北提供的总物资清单,总价值三十亿美元,足够装备蒋价石三百万部队的武器。
“是这样的委员长,他们说因为战争影响,塞北地区物价暴涨,所以才涨价了,美国人没有经历战火自然便宜,这是他们的解释,我们也曾经就这些问题做过交涉。”
蒋价石很不悦,继续看着清单,眉头越来越皱。
“那这个炮弹怎么解释,一门七五炮倒是不贵,只有一万美元比美国人的便宜,可是为什么这炮弹又是美国的两百,一门炮弹五十美元,那能买几发炮弹啊。这七五以上炮弹竟然要一百美元,这是金子做的吗。”
蒋价石老大不乐意塞北军的炮弹昂贵,最不高兴的是,塞北军偏偏提供了大量的炮弹,仅仅是各型火炮的弹药就耗去了大半物资援助额,塞北给的解释是,中央军和其他部队火力太弱,无法对抗日军,需要加强。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蒋价石宁愿大部折成步枪,因为塞北军七百万的兵力实在是让他如鲠在喉。
“怎么这电报机也这么贵!”
“他们说这是高科技产品,塞北的产量也不高。所以——”
蒋价石摔了清单,不想再看了。
“委座,不知道您对于这物资分配有什么想法,李宗仁等人可都是眼巴巴看着呢。”
秘小心的问道。
蒋价石道:“可以给他们一批火炮。对了小口径的,炮弹可以少给一些。至于枪支拿来武装新组建的部队,一年内,要把我们的军队增加到五百万。”
蒋价石所说的‘我们的军队’显然不包括桂系、粤系等的杂牌军,更不包括川军了。
这时又有人敲门,是秘办的另一个机要,他来传达一份电报,说李宗仁邀请蒋价石去参加参谋总部的军事会议。
蒋价石却并不怎么想去。这段时间,虽然他从不出席军事会议,可是这会议却基本上在他的操控中呢,赵礼当初的计谋。在他看来是失败了,为此甚为得意。只要没有他的同意,军事会议就休想通过任何一份军令。只不过拟定作战方案的时候,他无法插手罢了。
但是突然他一摔电报,立马动身了。
原来电报上。李宗仁说,赵礼强行要参加会议,没人敢拦他。
蒋价石走到半道,又让人驱车回了。他不想这时候跟赵礼正面冲突。于是不想见面,但是却暗中派人去随时汇报会议的进展。原来赵礼是要强行推动一项对日军反攻的计划。要求参谋总部制定出,包括塞北军和其他所有军队在内的一项计划。在整个中国范围内,对日军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打击,力争在1944年底前,将日军赶出中国去。
对于这份计划,李宗仁本人都是极不赞成的,他心里认为既然日军现在正在暗中从中国战场调兵到南洋作战,那么就没有必要打乱他们这一行动,让他们跟美国人英国人死磕不是比什么都强。等着就能分到胜利果实,那么何必自己动手呢。所以李宗仁才暗中去请了蒋价石,希望蒋价石出面对抗赵礼,而不是他来否定这份计划。可是蒋价石显然比他更精,开始是出了一头汗水,不知道赵礼什么意思,是要夺取军权还是怎么的,在路上却就想明白了,终于没有去会议现场。
蒋价石不出面,李宗仁只能做恶人了,他现在比蒋价石更想保存实力,他带出来的子弟兵是打一个少一个,万一都打光了,以后怎么打回广西去,没有兵没有地盘他的地位将来如何保证。最终没有通过塞北军提出的这项大范围攻击计划,可是却通过了一项,由美国人提出的,希望中国派人,美国出物资,在印度武装起三十万人的中**队的要求。
然后这计划提交给蒋价石,蒋价石痛快的同意了。并且通过飞机往印度送去了几十号军官,先去那里考察情况。军官们报告很乐观,蒋价石才开始行动,在重庆作动员,大量的有知识的青年奋勇报名。为什么要有知识的,因为美军的装备较为先进,而且蓝姆伽的教官都是美国人,需要大量懂得英语的士兵。
大量知识资源就这么派出去了,真是可惜。
而此时赵礼也不在寄希望于跟这些人扯皮了,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不用他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就能让这些人拼命的主意。随即电告李忘川,继续制定军事作战计划,但是不在局限于北方作战,而要把整个中国囊括进来,告诉他从现在起,塞北军将担负起解放全中国的重任。
很快李忘川送来了第一份作战计划,计划名称西风烈,是从塞北往东北地区进攻的一个计划,计划中塞北军将在明年开始反攻,并且在三个月时间内结束东北战事。紧接着的作战计划,因为赵礼的更改要求,李忘川暂时没有制定好。这份西风烈计划,很快得到了参谋总部的批复,塞北军的作战他们向来不阻拦,但是他们自己就是不主动攻击。
在中国人的内斗中,苏德战场德军再次发动进攻,中国局势淡定了下来,从七月份开始,战火再次停歇了下来。但是很快一件大事再次惹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林森死了,国府主席林森死了,时间是8月份。
林森从来都是只是个象征,从来没有拿到过实权。而他自己十分明白自己的位置,也从来不去争权,所以他才始终做了这个影子主席。可是象征有时候也是极为重要的,有他在那么中国的权力架构就是稳固的。他甘愿做个影子,而蒋价石在前台操控一切。可是他现在死了,那么谁来做这个总统呢。
这个问题蒋价石最为头痛,他自己当当然是最完美的,可是反对者必然很多。比如说他集军政两权为一身,这岂不是说中国是军政了吗。那么蒋价石不当,他自己推出一个人去做过去林森的角色,而他继续在背后操纵如何。自然也行,可是不是这么容易的,他手下有拿得出手的人吗,有既能盖住李宗仁等人。又能压住赵礼的手下吗,如果有恐怕蒋价石早一统天下了。
更何况就算是蒋价石不顾非议亲自出马,那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各个反对他一手遮天的人已经开始活动了起来,有的围绕在李宗仁等人身边。有的自己跳出来,更多的是向赵礼投怀送抱。当然这不排除有人居心叵测,想让中国发生内斗,当然更多的则是投机。但总归让蒋价石头痛不已。
8月7日。林森葬礼,战争期间一切从简。林森的葬礼并不隆重,但出席者大有来头。
蒋价石、赵礼、李宗仁、杨虎城、冯玉祥、何应钦、沈瑞麟。国府的军政大员无数。
葬礼上蒋价石痛哭流涕,他应该是出自真心的,最不想看到林森死的人就是他了。
赵礼主动上去劝他,这让人联想到了当年在西山,冯玉祥去劝抚着先总统灵柩痛哭的蒋价石的场景。当年冯玉祥是除了蒋价石外的二号人物,军事力量第一强大,现在赵礼是除了蒋价石外的第二号人物,军事力量第一强大。只是历史总在重演,可是时间不会倒退,早已物是人非了。
蒋价石哭的那个伤心,怎么拉都拉不住,最后赵礼说了一句话他立马不哭了。
“明天选举,我选你,其他人那里你去搞定。”
这次选举是一个非正式的选举,只局限在少数几个人,李宗仁、陈济棠、冯玉祥等大员共十人,其中蒋价石嫡系占了四席,现在赵礼说自己选他,那么意味着蒋价石至少不败了。他只需要在搞定一个两个人,就可以稳住权力了。
赵礼做出这个决定自然不是因为同情哭的死去活来的蒋价石,而是出于大局考虑,要是他参加,或许也有希望,起码只要努力,李宗仁那些人没准会选他,但是后果是不能接受的,蒋价石要是疯了,完全可以在重庆把他们这些人一网打尽,然后中国爆发大规模内战,然后就是错过了世界大战后分享果实的机会。
投票日,封闭式秘密投票,而投票大厅外,记者云集。
用了一个上午,紧张的选举就出了结果,蒋价石毫无争议的高票当选。
九票支持他,一票弃权。
看来不止赵礼是理智的,其他人也同样理智,知道这个时候中国不能乱。
蒋价石当选了主席,然后是投桃报李,对那些支持他的人自然是高官厚禄,冯玉祥分得了一个水利部长的职衔,而赵礼竟然被他任命为副主席,李宗仁等有军职在身的则继续在军中任职没有变更。
赵礼以副主席的身份,兼外交部长,权力在上一层,看来他在重庆的官当的不错,官运亨通啊。
国际上形势继续发生变化,非洲战场上,隆美尔这头狐狸在遇到蒙哥马利这个冷静的猎手后终于失败了。英军开始掌握非洲战场的主动权,徐图反攻
意大利在非洲一败涂地,不得不紧跟着德国的脚步,把主要精力放到了苏联。可是墨索里尼很不安,自从英国人突袭塔兰托以来,意大利就慢慢失去了地中海的制海权,他现在非常担心英军会登陆意大利,于是对苏联的作战也就不那么上心了。而且意大利的国内环境开始急剧恶化,各种反抗组织活动频繁,都在谋求结束他的统治。
在德国,隆美尔被希特勒召回柏林后,可是很快在苏联确定了地位的曼施坦因却请求希特勒把隆美尔调到了苏联战场。那是在曼施坦因发动第二次库尔斯克会战之前的事了,他当时得到了希特勒给与的苏联最高权力后,又向希特勒要求了很多东西,其中包括在苏联战场上被希特勒免职的包括古德里安在内的好几个高级将领。一切希特勒都满足了曼施坦因,但是内心中的不满肯定是有的,高级曼施坦因如果做不出一点成绩,恐怕会死的很难看。
同时德国的工业动员结果很理想,在这年他们的军工生产能力达到开战以来的最大,唯一可惜的是燃油的生产仍然受到制约,导致了大量生产出来的装甲车辆无法全力开动。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再次干预战场,给曼施坦因提出了要求,要他尽快占领苏联的巴库油田。
东方战场上,中**队继续在跟日本静坐战。
美军开始在太平洋上反攻,轰炸机开始常规性的轰炸澳大利亚,潜艇已经出没于印度洋和南洋海域了,英国则筹备反攻缅甸,从中国征召的十万青年军到了印度受训。英国人把希望寄托于这批来自中国的知识分子,他们能如愿吗?
四百零三节 大巨变…
房间里酒味很重,地摊上倒着几个红酒瓶子,裤袜,内衣凌乱的胡乱扔着。
太阳已经照在了床上,两个赤身男女摆着不雅的姿势纠缠着,仍然沉睡中。
这是赵礼的宅邸,也是他的房间,床上则是他跟女秘齐芳。
他终于把齐芳吃了,他不是个禁欲者,但是同样不会去刻意追求这些,顺其自然就好。昨夜迷乱的一夜,先喝酒,接着暧昧的气氛点燃了激情,脱力的疯狂后,两人再也没有力气,甚至连衣服都懒得穿起,相拥而眠了。
一觉起来后,齐芳一个小时前还热情的跟赵礼拥吻告别,可是一个小时后,她就接到了通知,她不再是赵礼的秘了。她有点迷茫和不可接受,去找赵礼的秘办,那个秘冰冷的告诉她,赵司令有个习惯,干了别人的人后,就不能接受在让别人帮他干事了。
赵礼借故赶走了齐芳,至于秘办给出的理由是其中之一,前世的他就从来不碰女秘,原因就是会造成工作上的混乱;而这不是他赶走齐芳完全的理由,因为他知道齐芳是个监视他的人,而现在他要做不能被人监视的事情了。
面对国内各个势力消极避战的情绪,赵礼终于下定决心自己干了。
他主动联系了英美两国,表示出坚决抗战的决心,表示明年起中国会对日寇发动总攻击,直到把日寇赶出中国为止都不会停止。要求英美立刻兑现剩余的援助。并且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加大援助的分量。
英美很慎重,既没有答应,也没有否决。只是一再的表示希望中国人提早发动反攻。可是赵礼心意已决,44年之前,塞北绝对不会放手一搏的。塞北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备战,以期能一鼓作气拿下日本,然后腾出手来应付战后的大局。以前做的准备那不过是应付一个北方局势的,现在事态发生了变化,要想提前结束中日战争,只能靠自己了。
英美跟塞北的谈判僵持了几个月。直到十月底,他们终于答应了,还答应在提供五十亿美元的援助,但是表示希望中国立刻明确表示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同时向德意日三国宣战。
英美做出这样的妥协实在是退无可退了,因为这时候世界局势又发生了一个大的变故,虽然在非洲英国人以牺牲大量殖民地军队的代价,打退了隆美尔,并且成功的让希特勒把隆美尔召回了德国。但是苏德战场上却出现了最为不利的变化。德军终于攻陷了斯大林格勒,并且攻陷斯大林格勒的这个人正是被英国人打回德国的隆美尔。
曼施坦因全权接手了侵苏德军指挥权后,启用了不少被希特勒解职的将军,隆美尔就是其一。曼施坦因还果断的把自己的第11集团军交给了隆美尔去指挥。而隆美尔正是带领这支精锐部队攻入了斯大林格勒。
在打赢了第二次库尔斯克会战战后,曼施坦因将德军大部兵力向莫斯科集结。并且先后数次逼近莫斯科城区。莫斯科危急,于是开始从其他地方紧急调动部队。斯大林格勒的部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北撤的。而德军自然是要阻击这支大规模部队对莫斯科的增援,隆美尔的部队也是负责阻击的部队之一,在沃罗涅日以东地区,德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激战三昼夜后,苏军突破德军防御,成功北上了。此时曼施坦因没有让德军追击,而是把阻击苏军的任务交给了后方图拉防线上的德军,让沃罗涅日方面的德国南方集团军再次南下,配合从罗斯托夫东进的部队再次攻击斯大林格勒。
由于大部分兵力北上了,斯大林格勒此时十分空虚,可以说已经被苏联放弃了。于是隆美尔长驱直入,他的装甲部队第一个进入了该市,他完全是捞了个便宜。但是功劳是不减的,而且此战造成的轰动是十分巨大的,斯大林格勒终于第一次被德军完全占领了,世界震惊。
不但斯大林格勒被隆美尔攻陷,北方集团军的古德里安从北方斜插莫斯科后方,试图切断苏联人的退路。而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坚持不撤出莫斯科,他要跟德军在莫斯科决一死战。可是他的情况并不理想,南方救援的部队被牢牢阻击,而北方被围困,其他方向的部队一时也不可能到达。只能不断的把未经过训练的新兵推向战场,可是这些部队完全是不堪一击的,在德军铁蹄之下,白白送死而已。
就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日军突然攻入了苏联远东地区,更是让苏联两头受敌。
为什么日军突然如此大胆了呢,原本的历史上,日本人始终没有进攻苏联啊。原来是由于莫斯科的危机,斯大林破釜沉舟将在远东地区的几十万苏军生力军调回了欧洲,结果造成了空虚的状态,引诱了日军。关东军一部擅自越过边境制造事端,发现了留守苏军兵力薄弱,且战斗力不强,挑起了事端后,军部追认了。然后日苏战争也爆发了,日本攻击苏联的行动,让德国投桃报李,他们向美国宣战了,德意日法西斯同盟终于变成了共进退的钢铁同盟。
德国向美国宣战了,意大利紧随其后,美国自然也向德意两国递交宣战,世界阵营瞬间变成了法西斯联盟和反法西斯国家两方了。但是反法西斯国家中,既有英国这个抗击时间最长的老大帝国,也有新参战的超级强国美国,还有红色帝国苏联,更有派系林立的中国。显然协调起来,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更困难。
赵礼还是不同意就现在向德意两国宣战,可是蒋价石是很热心的。能作为主力对抗暴政,这名分显然很吸引他。
赵礼懒得管他,因为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秘密接见了很多人。
吴大猷,后世尊称为物理学界的“孔子”。
说起这个人或许很多人很陌生。但是说起他的两个学生,估计是个中国人都印象深刻,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一个人即便在默默无闻,能交出这样两个学生就足可以名垂青史了。而且吴大猷显然也不是默默无闻之辈,在这个时代还是很有名气的,是顶尖的物理学家,并且很擅长原子物理。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的量子物理学基础就是吴大猷给他们打下的,而现在这两个后世赫赫大名的学生。仍然在听吴大猷的课呢。
吴大猷是从昆明赶到重庆见赵礼的,他的目的是希望赵礼能给他们提供一些经费,西南联大的教师和学生现在都太艰苦了,生活都无法维持。他们在学校里开垦土地种植蔬菜,学生出去赚零用,教师在街头摆摊卖字已经成了长景,长期下去实在是办不下去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