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大民国-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谈判,苏联人对派出飞行员没意见,对医护人员有点抵触,他们似乎不在意中国人多死点,但是在塞北方的坚持下,他们也答应派遣三百名医护人员,这远远达不到赵书礼的要求,赵书礼希望他们派遣三千名,甚至表示愿意支付薪水。对于t34坦克,苏联人最后答应了,给与塞北生产许可,但是要求塞北用燕ⅱ式飞机技术,加上一款双缸星型发动机技术来交换。苏联人的胃口真大,这交换不对等,但是鉴于人家派出了飞行员和医护,塞北方没理由拒绝。

协议就这样达成了。

三百六十八节 苦战

苏联人没耍什么心眼,派来的飞行员和医护都是专业的,因为他们是真心希望塞北军能多杀几个鬼子的。t34坦克的技术文件也交到了塞北军手里,并且地道的派出了工程师来指导生产,预计1940年下半年就能投入战争了。

但是战事的发展却越来越不顺利了。

徐州会战虽然打了一个漂亮的台儿庄大捷,兵力上也占优势,但是武器装备,尤其是军人素养的差距还是让**很快就处于了劣势,调动上的各种迟滞,让徐州很快要被日军包围起来了。在数十万**有被包围全歼的风险的情况下,蒋价石接受了李宗仁的撤退建议。李宗仁还是失守了徐州,而且有些虎头蛇尾,打了个漂亮的开头,就不得不匆匆离场,好在这次撤退比南京可强多了,几十万大军成功撤退,上演了漂亮的撤退战术。但是在他们为了掩护他们撤退,蒋价石一声令下黄河花园口被炸,千里黄泛区形成,数十万老百姓死亡,换来的是几十万日军放弃了追击。

此时山西会战也如期打响了,日军没有选择从娘子关进攻,而是从北方的平型关进攻,跟娘子关相比这里的地形其实并不利,因为从这里进攻,意味着日军需要进行更长距离的攻击才能打到太原同时还面临着北方塞北军的威胁。但是正是因为这样,阎锡山对这里的防御也很松懈,负责这里防御的是杨爱媛,之所以把杨爱媛放在这里,恐怕一开始阎锡山就不认为日军会从这里突破,才让自己人躲在安全的地方。可日军偏偏就从这里进攻了,阎锡山的老师板垣征四郎率领八万多日军,从这里攻入,占领这里后,很快做出一副向北防御向南进攻的架势。做好了对塞北军队的防御工事后,板垣大军继续向太原北方另一个门户雁门关进发,失去了平型关后,如果在丢失雁门关,太原以北将无险可守。

阎锡山认真了起来,他是战区司令,指挥权名义上是卫立煌的,可实际上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权力。认真起来的阎锡山,调集了自己的另一个主力,王靖国的十三集团军北上雁门关。

一场大战难以避免。

就当王靖国和杨爱媛的大军集结在雁门关等待日军的时候,板垣却虚晃一枪,突然从石家庄进攻娘子关了。娘子关现在就只有宋哲元的八万军队,经过激烈的战斗,损失三万余人,娘子关失守。阎锡山大惊,同时对宋哲元很不满,在军事会议上要求惩治宋哲元,宋哲元表示愿意接受惩处。但卫立煌毕竟是个好人,他表示宋哲元抵抗是认真地,只不过敌强我弱胜败乃兵家常事。最后记大过一次,允许其戴罪立功,撤掉集团军司令允许其暂代指挥。

而此时赵书礼发现,宋哲元的失败原因,很大程度上因为日军此时调集了大量先进的飞机,牢牢掌控了制空权,并且火炮也占优。而陷入南方李宗仁等的作战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赵书礼跟蒋价石通了个电话后,在蒋价石颇为兴奋的语气中,答应援助中央军三百架战斗机,并且成本价出售五百家轰炸机。

而针对山西问题,赵书礼立刻电令傅作义,要他尽力支援晋南,跟晋军一道务必消灭插入山西中部的板垣师团。傅作义当即命令孙楚李生达两军,刚刚经过扩编到的二十万人南下,猛攻雁门关平型关日军。同时让李三江部做出南下张家口进入河北的姿态,给日军一种切断他们山西军队退路的假象。果然板垣师团从平型关原路返回了,开始全力从娘子关突破,虽然有塞北军的威胁,显然也是因为此时日军留在雁北没什么用处,才撤退的。

平型关失而复得,阎锡山自然不敢大意,于是他手里的两只集团军,杨爱媛部和王靖国部继续留守雁北,而把防御太原的任务交给了宋哲元和卫立煌,同时允许了孙楚、李生达两军南下进入太原。他打的好算盘,诚然雁北地区遭遇了一次日军偷袭后,这里没人敢大意,留守军队是必然的,可是塞北军也可以协防这里啊,他留下自己的部队在这里,显然有两方面的利益,第一这里显然再次遭遇日军打击的可能性要小很多了,他的部队在这里受损失小,第二把守住这里,雁北的塞北军能否进出晋南还是他说了算。

突破了雁门关后,日军一方面加强了居庸关防御,抵挡塞北军南下,一方面大力调集部队突入山西。最后板垣军增加到了十五万人,看来日本人对太原是志在必得。

而在其他地区日军也没放松攻势,武汉大会战已经拉开了帷幕。日本海军已经控制了武汉水面,国府江防部队全军覆没,所有舰只只能沉江。陆上部队,日军放弃沿着平汉铁路南下的战略,绕过黄泛区,从南京、徐州、杭州水陆并进,沿着长江往武汉进发。

同时在东北他们也加强了军力。

冬季的失败让日军十分气愤,这世界上要说最输不起的军队,非日本军队莫属了。

他们纠结了四十万军队在大连,显然试图反攻东北。

显然看阵势,今年日军的攻击更强大了,放在去年他们可没有能力同时在三个方向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原因很简单,经过动员后,他们的可战兵力达到了一百万人。现在华北部署了三十万,华中部署了三十万,而东北则部署了四十万,显然他们在1940年要把作战重心放在东北了。日本终于显示出他一个世界前十的工业强国的实力,把明治维新以来积聚的力量要来一个彻底的释放了。

塞北军要迎来恶仗了,当然顺带着东北军。

利好是,塞北军也武装了一百万人,现在山西有三十万塞北军,张家口十五万,而在东北地区就集中了五十万人,真正留守的只有五万人的城防部队。东北军也有四十多万人,尽管历经消耗,但是东北军的扩张能力实在是太强了,重新夺回东北后,东北老百姓的参军热情十分高涨。当然他们也希望能参加塞北军,在现在的东北老百姓眼里,塞北东北一体已经不是一句口号了,他们真心的见识过了塞北军对东北的无私保卫后,对塞北是很有好感的,可惜的是塞北军不接受他们入伍,因为塞北军的制度是不允许战场上出现未经训练的士兵的。当然这些百姓如果愿意去塞北的新兵营接受几个月的训练,塞北军还是欢迎的,可是他们没那个耐心,经过日军近一年的占领,他们窝了一肚子火,迫不及待的想要拿起枪跟鬼子玩命呢。

1940年4月中旬,东北军和塞北军合攻沈阳还没拿下,日军已经开始了大反扑。

一场围绕沈阳,牵动整个东北,规模空前的大会战开始了,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其中正规军队就达到了一百二三十万之多,并且三方中,塞北军强硬惯了,东北军有包围乡土的心情,日军则报着雪耻报仇的情绪,没一方是肯轻易退让的主儿。很显然这绝不是一次南京保卫战,或者徐州会战,绝对不可能虎头蛇尾,几方势力一定会拼出一个你死我活,甚至有可能这就是中日间的第一次决定性的决战。一时间全世界的眼光都开始往这里聚焦,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甚至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一次战役要开打了。

三百六十九节 沈阳会战(1)

所谓会战,并一定是单纯意义上敌对双方对某个地方的争夺,而是围绕这个地方,并且牵动许许多多地方的一场全面的战役。徐州会战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代表,徐州会战期间,不仅仅是李宗仁所在的第三战区,山东战区的部队,华北的部队,河南的部队,全都卷了进来。双方围绕徐州这个核心,支援与反支援,阻击与反阻击的大范围战斗持续到整个会战结束。

现在沈阳也面临着这个情况,起因是塞北军和东北军对沈阳地区的总攻,而日军显然不想失去在东北的最后一个大城市,从而形成在中国一个局部战场全面失败的局面,他们则要拼命增援,而中**队又要阻击这种增援,因此此次会战,不仅牵扯到对沈阳的进攻,而且要进行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阻击战,打援战,牵扯的地区不仅仅局限在沈阳周边,从朝鲜边境一直延伸到哈大铁路线这个广泛的地域都是战场。

战前日军部署,东北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任总指挥,这家伙本来是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淞沪会战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可是在南京时却久攻不下,损失惨重,结果被日军撤换。这次东北紧张他又出山了,看来这丫在成立不久的日军大本营中的能量相当不小。

松井石根带领四十万大军集结大连,另外还有十几万预备队分别在朝鲜边境一线待命,准备随时增援,也有从其他方面攻击牵制中**队的计划。

4月15日,中**队对沈阳发动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攻击,飞机密集轰炸,大炮也在炮击沈阳外围防御阵地,而坦克部队已经开动,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同时发动了攻击,给日军留下了南方,希望他们南下去跟他们的救援部队汇合去。

可日军显然存着死守的打算,尽管他们已经是疲兵,在沈阳城中只有不到四万余日军,长期的包围让日军的武器弹药甚至粮食都短缺,他们甚至没有能力跟进攻军队打一场像样的炮战,粮食问题还比较好解决,发挥他们抢劫的优势就行了。当然是大量平民的口粮被抢,最后不得不冒险逃出城去,日军乐的他们此时离开,第一他们可以派间谍混入难民中,第二这些离开后可以省出更多的口粮,第三这些人留在城里他们也不放心。因此此时沈阳几乎是座空城了,这也让进攻方敢于大胆的轰炸和炮击。

沈阳上空,黑压压一片塞北空军,投弹后嚣张的盘旋一圈拉着呼啸的声音在日军阵地上空来回扫射。远处炮兵阵地上炮击已经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日军的大炮已经哑火了,不清楚是因为弹药不足还是因为大炮被毁的缘故。日军的视野内,他们恨得咬牙切齿的坦克集群又出现了,尽管还很远可是他们仿佛已经听到那隆隆的声音,那种声音是那么的无情,除了带走他们的生命外,不会有任何的回应。

突然日军阵地上欢呼了,甚至有日军不顾对方的火力压制跳了起来,从南方此时飞来了一大群集群,是他们的飞机。被中**队压着打了这么些日子的日军终于第一次看到了己方的增援部队,他们的上级没有骗他们,他们国家已经做好了援救他们的准备,他们没有被放弃。

高凤举在望远镜中看到日军集群,他没太在意,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多了一批来送死的炮灰而已,在东北战场上,塞北空军的塞ⅱ式战斗机就是上帝,凡是敢于在空中挑衅他们的东西从来都只有被打下来的份儿。

可是这次高凤举大跌眼镜了,当日军空军出现在视野中时,数十架护航轰炸机的塞北战斗机迫不及待的迎了上去,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空战打了,他们的机枪只能去扫射日军的地面阵地,这实在是太不过瘾了,他们已经习惯享受在日军老旧的双翼分级周围盘旋,一架架把这些飞机送到地面的感觉。

只见迎了上去的塞北空军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日军的飞机数量更多足足有一百多架,而且全都是战斗机,显然是为了争夺制空权而来的,并且这些飞机再也不是双翼的了,清一色的单翼全金属结构,造型流线型很漂亮。看他们整齐的编队,飞行员也全都是老手。

双方在将近一公里的时候就开始相互设计,可知道交错而过时,才终于有飞机被打落。高凤举在望远镜中看的大惊失色,他看到双方一接触的时候,日军并不是以全部飞机来迎击,而是飞出了同样的三十架前出一对一的拦截住中国飞机,而大部队却拉高直奔沈阳。这是一种信心的表现,日军有自信一对一战胜塞北空军。而且一接战就有成果,打下了两架塞北飞机,而他们自己无一损伤。高凤举看到这情况有点纳闷,这情况从没有出现,或者说对象应该掉个个儿,是塞北军打下日军的飞机,而不是被人家干掉。

“这些空军飞行员太不像样子了,才几天没打就生疏了,鬼知道朱斌侯是怎么训练他们的。”

高凤举嘀咕道。

“老高有些不对头啊,这些日机有古怪啊。不像是以前遇到的日本飞机。”

“嗯,我看到了是单翼的,难道是97式。日本人下本钱了,终于肯在东北投放他们的先进飞机了吗。”

高凤举显然低估了日军的技术,他们这个民族善于仿制然后做到精益求精。虽然不善于发明,却总能在别人创造的基础上,钻研到极致。这飞机确实不是97式。

“恐怕不是这样啊,就算是97式,可是这战术不太对啊。他们似乎根本就是冲着我们的轰炸机,奔着制空权来的。不好!”

陈驰突然大叫一声,之间突然间连续五六架飞机掉落,看涂装竟然全都是喷着青天白日标志的中国飞机。

随着日军战斗机飞到沈阳,收到通知的轰炸机早已经离开了。日军战斗机盘旋一圈后开始折回,他们赶到了正在进行空战的区域,此时中国飞机已经剩下不到十架了,而他们的飞机则无一损伤,这么大群的日机到来,塞北军的战斗机识相的离开战场,可没想到对方紧紧的咬住他们,在速度上竟然要高塞ⅱ式飞机一筹。还不止如此,只见塞北战斗机不管是俯冲还是拉高,都无法摆脱日军飞机,这日军飞机竟然是在各个技术参数上都领先了。

这是什么飞机?

高凤举和陈驰同时疑问。

同时那些飞行员更加疑问,什么时候日军战机这么犀利了,他们可是完全没有什么准备的,生产塞ⅱ式飞机的小鸟公司不是牛皮吹的山响吗,说塞ⅱ式飞机的中低空战斗性能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数的,根本不会遇到对手,尤其是日军根本不可能有匹敌塞ⅱ式的机型。

十架飞机在日军围猎式的捕杀下一个不剩的全都被击落,好在现在地面战场是中**队在控制,大部分人跳伞后都有望逃生。而他们三十架飞机的战果仅仅是一架敌机,还是情急间撞下来的。

三百七十节 沈阳会战(2)

沈阳上空发生的第一次空战,在中日间都造成了空前的反响。

塞北因为30比1的战绩被惊呆了,他们从没有想过对方有如此强力的战机,没错塞北空军已经可以肯定对方装备了新的战机,逃生回来的飞行员描述了这些战机的外形,作战方式等信息,很快就让塞北的航空专家分析出了,这不是日军现有的任何一种飞机,甚至都不是一种改进型,而是一种全新的飞机。

一时间这种新式的秘密武器成了塞北空军急需要了解的情报,他们没有等待太久就了解到这种飞机的基本情况了,不是塞北的情报能力强,而是日本人在报纸上大肆炫耀了起来。原来空战开始前,他们也没有把握这种飞机能战胜塞北的空军,所以才一次出航就出动了上百架飞机。结果战果出乎他们的预料,他们欣喜若狂的大肆报道他们的新型战机。于是塞北军方知道了这种新式飞机的名称,外号零式战斗机,正式型号为a6m2型飞机。

之后塞北情报人员送来了更详细的信息,这款飞机去年试飞成功,目前刚刚投产,眼前这一百架就是日军全部的新型战机了,一下线就迫不及待的被送到了空中局势最为被动的东北战场。而通过掉落的那架日军战机,塞北飞机工业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这款飞机在发动机上并不占优,950马力的发动机并不比930马力的塞ⅱ式飞机更优秀,飞机设计也在伯仲间,都是全金属流线型结构。可是细心的塞北航空技术人员在解剖飞机残骸的时候发现了大量的破坏结构,这些破坏并不像是战斗造成的,而是认为的。据此推测,在飞机制造过程中,日军就在飞机机体上钻出了大量的空洞,去掉了大量的不承载部分,目的显然是在减小重量。

可是日军凭什么敢于在飞机结构上大量减少材料呢,疑问的塞北技术人员对日机残骸进行光谱分析时发现了端倪,这款飞机的机体竟然是使用一种未知的合金,原来日本人开发出了新的材料。可塞北技术人员也只能推测到这里了,在缺乏定量分析手段的情况下,这材料的配方如何,冶炼工艺如何那是不可能得到的,除非进行大量的实验,困难程度跟新开发一种材料的难度也差不多了。

空军很重视这样的情况,但是其他军队并没有太在意,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空军的劣势改变不了战局。情况确实如此,日军靠着新装备的零战,空中优势在慢慢建立,但是说到掌控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