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行-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愁容满面的豪格,范文程忠心侍主的毛病又犯了,他安慰豪格道:“王爷,今日之战奴才也是亲眼看到的,实在是怨不得您,回去后奴才会向皇上如实禀明的。”

豪格一听,眼珠子赚了几圈,这才猛然想起,原来还有这么一个父皇派出的探子在这里呢,回去后只要他向父皇说几句好话,自己的罪责不就小了很多吗?

想到这里,豪格望向范文程的目光立刻变得前所未有的亲切起来,他立即拉住了范文程的双手亲切的说道:“范学士,没想到还是您最仗义,回去之后在父皇面前还要靠您多说几句好话啊!”

范文程并没有被豪格突如其来的热情所迷惑,他只是苦笑道:“王爷,奴才奉的是皇命,当的是皇差,自当忠心侍主,将这里的情形如实禀明皇上是奴才的应该做的。”

虽然范文程的话说得是不咸不淡,但豪格依然用力摇着他的首好一会才放下来,还一边赞道:“那是那是,谁不知道范学士是我们大清有名的忠臣啊,这点连皇上都是赞不绝口的。”

范文程苦笑不已,这个豪格先前看到自己还是鼻子不是鼻子眉毛不是眉毛的,可一旦有求于自己,立刻又摆出了这幅样子,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不提豪格正为了如何向皇太极交代而绞尽脑汁时,吴三桂也怀着破碎的心情在清点着伤亡情况。

“六千精骑损失了三千余人,眼下咱们还能打的兄弟已经不足三千了!”

听了手下的回报,吴三桂神情呆滞的望着前方,嘴里不停地咕囔着:“亏大发了,这次亏大发了!”

吴三桂心疼了,六千精锐损失大半,回去后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她父亲交代,这可是他们父子辛苦了数年,耗尽无数钱财才练出来的精锐啊,如今一仗就去了大半,如何不让他心疼呢!

看到吴三桂眼中的肉痛之色,一旁的吴勇过来安慰道:“大人,您别急,咱们今日虽然消耗的数千弟兄,但收获可也不小,虽然适才打仗咱们不能打扫战场,但也缴获了百余个首级。只要今日咱们将战果往督师那人那这么一报,督师大人怎么也不会亏待咱们的,届时兵器、铠甲、粮食、银两他怎么的也得多分咱们一份吧!”

“嗯,是这么个理!”吴三桂转念一想,虽然今日没能完成督师的命令,但事出有因,也不能全怪自己,况且自己打得那么惨烈,为了不让将士们寒心,督师怎么也不会亏待自己的。

想到这里,吴三桂的心情又渐渐好了起来RQ!!!

第五百二十三章 出乎意料

吴三桂和豪格两个都心疼得肝颤的主帅看到己方损失惨重,再也没有了继续争斗下去的决心,就在半夜里很是心有灵犀的下令将部队往后撤退,待到天亮时,吴三桂已经和清兵脱离了接触。

走在撤退的路上,吴勇仍自有些不甘心的说道:“大人,只要等到今日酉时,咱们的万余步卒就会赶到,届时咱们就可以将鞑子一网打尽,这可是一场天大的功劳啊,您怎么反倒撤退了?”

吴三桂冷哼一声后说道:“哼,你也说了,那是步卒,你以为鞑子会乖乖的等着他们将他围起来吗?他们若是一心逃走,只有两条腿的步卒如何追击?难道真的要将咱们好不容易练出来的精骑都拼光吗?”

吴勇不做声了,这些精骑都是吴家的命根子,没有了他们吴家的实力至少要被消弱一半,昨日的激战已经让吴三桂心疼得肝颤了,若是全部损失掉吴三桂不吐血才怪。

吴三桂一行人走到了半道上和正往他们这边赶来的步卒汇合,随即吴三桂就不假思索的命令全体人马立即返回锦州。

当吴三桂一行人回到锦州后,受到了李岩的热烈欢迎,当李岩率领祖大寿等一众将领迎接吴三桂一行人时,看到的却是吴三桂一行人有些狼狈的队伍。

没有完成任务的吴三桂原本以为会受到李岩狂风暴雨办的责骂,但没想到李岩却只字不提,反倒是当众将吴三桂大夸特跨了一通,最后还当场宣布,他会立刻奏鸣皇上,立刻优先补充给吴三桂三千精骑,以弥补他的损失,并且还会将他们的战功上报兵部,争取先调拨八百支米尼步枪给吴三桂。

这个从天而降的好事将吴三桂等人砸得晕晕乎乎的,原本以为没有完成任务即便李岩不会怪罪,但也不会这么从重奖赏的吴三桂一下子被这从天而降的好事给弄晕了。只知道咧嘴傻笑着站在当场,却没注意到包括祖大粥在内的一众将领们那嫉妒的目光。

米尼步枪啊,眼下的大华谁不知道庞刚正是凭借着这款步枪打得满人听见枪声就害怕,谁不知道庞刚麾下的大军正是凭借着这款步枪才横扫四方的。

多少地方势力都在偷偷的仿制这款步枪,但是无数的能工巧匠都被这款步枪内那精良复杂的膛线和制造步枪的原料给难住了,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庞刚麾下的那些一个有一个的军团;利用这款利器不断的大杀四方,而自己却只能眼睁睁的留着口水。

辽东诸将归顺了大华后也不是没有上折子要求朝廷向他们提供这款步枪,但无一例外的都被打了回来。理由很简单,“产量不足”。

今天吴三桂固然是损失不小,但朝廷立即又为他们补充了三千骑兵,还有一千支米尼步枪,吴三桂的实力不但没有削弱,反倒还上涨了一大截,这下可是让锦州的诸将们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

当天晚上李岩设宴款待了吴三桂等诸将后,李岩回到了府中的书房里,就看到李年正坐在一旁的凳子上。此时的李年已经卸下盔甲换上了一身便服,青色的儒衫穿在他身上将他衬托得风度翩翩。

此时李年早已没有了在战场上的那种彪悍之气,他看到李岩回来后转过头来微微一笑道:“大哥。那些辽东诸将们反映还算好吧?”

李岩点点头,走到书桌后做了下来,长长的伸了个懒腰后才说道:“一切都在事先的预料当中,祖大寿他们开始坐不住了,一个劲的向我打听什么时候才能有多余的火器下拨给他们,缠为兄得紧啊!”

李年冷笑一声道:“哼,那些人打的倒是好算盘,看到别人立了功就眼红,自己却要想要不劳而获。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李岩轻笑着摇了摇头:“不然,让他们嫉妒一下倒也未必是什么坏事,这也是一种适当的竞争嘛。不过却是不能惯着他们,否则给他们几百只倒也无妨。”

李年急声道:“大哥不可,米尼步枪乃我大华之利器。岂可轻授于人!”

李年作为一线军官,可是非常清楚米尼步枪的威力的,这些日子他率领的一百骑兵就是凭借着这款步枪,消灭了不下五六百的清兵,对于这种利器。他可是非常反对交给各怀鬼胎的辽东诸将手里。

李岩却是笑了:“哈哈,二弟你过滤了,不过是一介火器而已,你又何必看得那么重呢?皇上连朝鲜那些番邦属国都卖了数千支,咱们大华的军队如何不能装备呀?”

李岩看到李年正要张嘴,不禁把手一摆道:“你别急,且听为兄把话说完。”

看到李岩发话,李年只好低声应道:“是!”

看着李年尚有些不服的神色,李岩正色道:“二弟,你虽然只是一介百总,但也是饱读诗书,更曾获得前朝的举人功名,遇事更要三思。咱们的火器固然是利器,但你也不想想,此种火器虽然犀利,但没打数百发后枪管之膛线便要磨平,届时它也随之报废。而且此种火器所用之火药铅弹也是咱们特制的,咱们即便是提供给了他们又有何妨?他们若是乖乖的听命于朝廷也就罢了,若是不听朝廷之命,咱们……”

听到这里,李年这才恍然大悟,这才大声道:“好啊,届时咱们只要停了他火药铅弹、不继续提供给他们火器,而他们又用贯了咱们的火器,他们就立刻傻眼了!”

“总算是还没无可救药!”李岩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之色,心里却在想,皇上这招端的好厉害,不知不觉就控制了所有的边关将领。

其实这一招还是庞刚送后世的美国佬身上学来的,后世的美国佬将他的武器贩卖到了世界各地,小到步枪、子弹,大到坦克、飞机、导弹甚至军舰,他一边贩卖武器在世界各地挑起战争大发战争财,另一边却是在暗暗的控制了各国的国防命脉。

例如后世的伊朗,在七十年代之前,伊朗的和美国关系非常密切,美国为了获得伊朗的石油及保持在中东的利益,大力扶持巴列维王朝,伊朗强大的军力俨然成为波斯湾地区的警察。当时美国连自己最先进的战绩F14(雄猫)战机也卖给了伊朗。

但是好日子不长,巴列维王朝很快就被伊斯兰教宗教领袖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给推翻了,换了一个和美国人看不爽的人当家,美国的态度自然不一样了,于是美国举起了禁运的大旗,禁止向伊朗输送所有战机的零部件,并向伊朗的仇人伊拉克提供了帮助。

于是在两伊战争中,伊朗的F14战机由于缺少零部件,越打越少,吃尽了苦头,最后不得不沦落到只能趴在地面上等着报废的地步。

庞刚从这个历史经验中得到了认识到,有时候适当的向对手提供一些自己的先进武器也不失为一种控制对方的手段。当他将这个想法对李岩提出来时,李岩也不得不为庞刚这种超前的想法而感到震惊。

不过庞刚同时也叮嘱李岩,虽然可以向辽东兵马提供适当的火器,但却不能让他们轻易的得到,毕竟无论是何人,对于能轻易得到的东西总是不会太珍惜的,这也是李岩看到吴三桂和豪格死拼一场后损失惨重之下也只给了八百支米尼步枪的原因。

对于李年,李岩还是很关心的,他对李年分析了今日这么做的原因后才问道:“二弟,你这几日与那清兵作战,感觉他们的战力如何?”

听到李岩问话后,李年正色道:“大哥,小弟不得不说,鞑子确实非常凶残,作战之时有进无退,若非长着火器之利小弟早就回不来了,怪不得前明面对鞑子那是一退再退。”

“嗯,你对鞑子的评价还算公允。”李岩赞同的点点头:“为兄临来之前,皇上就亲自嘱咐,此次北征务必要绝尽全力,一定要将鞑子一棒子打死,决不能让其死灰复燃。只有彻底安定了辽东,咱们才能腾出手来解决青海、蒙古、以及南洋等地,否则皇上的大计是无法实现的。”

李年不可置信的说道:“皇上真的有如此宏大开疆扩土之心?”

“哈哈哈……”

李岩大笑了起来,“二弟,你也太小看皇上的雄心了,你以为皇上只是个安于现状的守成之君吗?为兄实话告诉你,皇上雄心之宽广是你所想不到的,为兄可以保证,只要咱们兄弟跟着皇上的脚步,将来不敢说封侯拜将,但青史留名那是肯定能做到的。”

说到这里,李岩两兄弟的眼里不禁闪过一丝期待的神色,作为一名骨子里透着儒家思想的读书人,青史留名就是他们最大的期盼。

封狼居婿的霍去病、安邦定国的萧何、张良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他们的偶像。

过了一会,李岩率先回过神来,看着李年向往的神情不禁笑了,“好了二弟,日子还长着呢,咱们还是先商议一下接下来该如何向盛京进军之事吧……”…)

第五百二十四章 出兵对峙

大华元年(公园一六四零年)九月二十二日辽东督师李岩和满清皇帝皇太极相互试探了好几个回合之后,都已经大致摸清了对方的情况,随后双方都开始了排兵布阵。

李岩下达了命令,吴三桂率领一万三千步卒、三千骑兵,祖大寿率领一万锦州七千步卒和三千骑兵,以及第三军团两万士卒和三千骑兵共四万九千大军向着盛京浩浩荡荡的进发。

如此大规模大军向盛京进发,自然瞒不过遍布辽东大地的满清探子,得到消息的皇太极立即就召集了文武百官商讨对策。

崇政殿上,一身盛装龙袍的皇太极一脸威严的坐在龙椅上,今天皇太极穿的是吉服。一身明黄色的绸缎上绣着五彩云蝠金龙十二章吉服袍,该龙袍通身绣九条金龙。正龙绣得正襟危坐,一团威严,行龙绣得极富活力,似动而非动。四条正龙绣在龙袍最显要的位置——前胸、后背和两肩,四条行龙在前后衣襟下摆部位,这样前后望去都是五条龙,这寓意着九五至尊。

清代皇帝的服装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几大类,其中皇太极平日里穿的都是常服,吉服只有在有重大节日或者重要事情的时候才穿,今天皇太极穿着隆重的吉服上朝,也代表了他对这次会议的重视。

今天几乎所有的文武大臣都到了,包括满八旗的旗主、汉军旗四个旗的旗主、以及蒙古两个旗的旗主,还有文渊阁的几名大学士,在锦州城外和吴三桂打了一仗的豪格也垂头丧气的站在皇太极下首。

他们所有人都脸色都不太好,包括平日里最为大大咧咧的镶白旗旗主多铎也不例外。

皇太极轻咳了两声,有些气恼的说道:“诸卿,大华猖獗,竟然命兵部尚书李岩率领区区五万人马向我盛京进发,诸卿有何退敌良策啊?”

众人面面相窥的相互看了看,最后还是没有人吭声。这个情景和以前一听到南侵就兴奋不已的情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曾几何时,满清的高层们一听到南侵一个个就两眼放光,将中原大地看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可是被庞刚狠狠的揍了一顿后他们才恍然发现,原来在中原大地,还有一个狠人,他用数万满人的尸体证明,原来汉人里也有狠人。他杀起满人来也是毫不手软。

于是满人们害怕了,现在他们一听到要和这个狠人的麾下交手,他们的心里就有些发怵。

皇太极不满的看了看阶下的王公大臣,不满的说道:“怎么,朕一说到那大华要来,你们都胆怯啦?多铎,你平日里你的话时最多的,今儿怎么不吭声了?还有你,多尔衮。你不是号称是咱们满人里的智将吗?也不说话啦?还有你,阿巴泰,你号称是满人中最勇敢的巴图鲁。怎么也哑巴了?还有你……”

每当皇太极点到一个人的名字,那个人就低下了头不敢吭声,任凭皇太极在宝座上责骂,,所有人都当起了鸵鸟。

最后皇太极转头对今日一直垂头站在他身边的豪格道:“还有你豪格,你去了一趟锦州后难道把你的胆子也留在那里了吗?”

豪格自从前日回来后,就受到了包括多尔衮、多铎以及诸多文武大臣的白眼和冷嘲热讽,而打了败仗的豪格只能眼睁睁的忍着气,弄得这几日肝火大旺。

豪格一改往日的傲气。脸色苦涩,低头不语,他轻声道:“父皇,儿臣有罪,您处置儿臣吧。”

“哼。处罚你,处罚你有用吗?”皇太极面色一冷,对于豪格此次的战败,皇太极实在是有些恨铁不成钢,原本是想给他一个露脸的机会。没想到却是硬生生的被吴三桂给打了脸。

若是换在几年前,豪格至少也要被消去亲王的爵位降为郡王,但是这几年在庞刚手中吃亏的王公大臣实在是太多,多尔衮等人若是要求严惩豪格的话,那么他们的旧账也势必要被清算出来,大伙老大也就别笑老二,于是多尔衮等人也只能是冷嘲热讽了两句就放过了他。

看着垂头丧气的满朝文武,皇太极暗叹一声,现在的情形和数年前满朝文武的风气相差是何等之大,当时一听到要打仗了,几乎所有人都会欢呼雀跃,族人们会高高兴兴的将自己的丈夫、儿子和父亲送上战场,因为在他们看来,打仗就意味着要有源源不断的金银财富和粮食布匹往家里般。

汉人的怯懦已经通过数十年来的战争被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以庞刚为代表的青州军给满清的高层们们好好的上了一课,原来汉人杀起满人来也是毫不手软的,从北京到巨鹿,再到朝鲜,庞刚以及他麾下的部队都给了他们巨大的杀伤。

几年前,原本全盛时期的满清至少拥有近二十万的大军,但是经过连续几年的损耗,如今满清的兵力只有十万出头了,这也让满清上至高层下至平民都感受到了战争所带来的沉重压力,除了没有出征的上三旗外,其余的几旗几乎家家都有亲人战死在沙场上。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战争并不是以往那种一厢情愿了,敌人的刀枪同样能给将死亡带给自己。

看到大殿上气氛太过沉闷,皇太极只好将目光投向了站在左边最末尾处几个人当中的某人身上,这几人就是宁完我、范文程、孔有德等汉臣。

看到皇太极将目光落在他身上,范文程心中暗暗叫苦,前几日他而后豪格出兵锦州之事已经受到了众人的指责,现在怎么好意思再出来说话呢?不过老板有令,他就是再不愿意也得战出来。

范文程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对皇太极拱手道:“皇上,奴才有话要说。”

看到范文程终于站了出来,皇太极喜道:“好,范爱卿有话请直言。”

偷偷看了看周围王公大臣们的脸色后,范文程才大着胆子道:“皇上,奴才以为此次大华入侵我大清疆土,已不是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