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行-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文程说这番话时确实是一番好意,豪格的性子他是知道的,勇武有余而谋略不足,他是担心豪格不能领会皇太极的意思,与大华硬拼,白白折损大清宝贵的兵力。
“够了!”怎奈豪格却不领情,暴怒的大喝道:“本王不用你教如何同汉人作战,就凭你们那些懦弱的汉人如何是本王的对手!”
第五百一十一章 对策
脾气暴躁的豪格并不领范文程的情,直接就将其和喝骂了一顿范文程急了,回头望向了皇太极,想寻求他的支持。皇太极沉吟了一下决定还是支持范文程,虽然他很疼爱豪格,但也知道自家儿子身上的毛病,勇武有余谋略不足,以往和明军交战时凭借着清军的勇武这个毛病尚不明显,但现在面对的是庞刚麾下的士卒就不能不小心了,于是就说道:“豪格,范学士说的很对,此次行动需交心谨慎,你虽勇武,但汉人向来狡诈,若是他们设下了什么卑鄙手段倒是不可不防,因此朕决定还是让范文程跟着你为好,也算是有备无患吧。”
豪格急了,急忙开口道:“皇阿玛,这……”
“好了,这是朕的决定,绝不容许你来讨价还价。”
皇太极打断了豪格的话,就将这件事给定了下来。
豪格还不服气,依然出言争辩:“皇阿玛,不可啊,儿臣……”
“闭嘴!”
皇太极眼睛一瞪,又出言打断了豪格的话,目露凶光的怒叱道:“你懂什么,朕这么做自有朕的道理,你现在连朕的话都不听了吗?”
皇太极这句话里面的意味可就是很重了,他潜在的意思很明白,到底你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你到底想咋地?你要搞清楚,你是我儿子不假,但也只是我众多儿子其中之一。
豪格再糊涂也听明白了,自家老子很生气,自己再倔下去的话肯定得吃不了兜着走。
想明白了这点之后,豪格立刻得“噗通”一声就跪在了连连叩头:“皇阿玛,儿臣明白,适才是儿臣放肆,请皇阿玛凯恩。”
看到豪格的脓包样,一旁的多尔衮、多铎兄弟同时翻了个白眼,心道:“这个草包平日里倒是一副雄纠纠气昂昂的模样。可被他老子这么一吓就萎了,真是人不可貌相。原本以为他还能多坚持一会呢,感情就是个银样蜡枪头。”
看到豪格服了软,皇太极也不为难他了,淡淡的说道:“好吧,既然你已经知错,朕就宽恕你这一回,你明日就和范学士一同前往锦州。查探锦州情况,但要紧记,不可擅自与对方发生大冲突,明白吗?”
被皇太极这么一吓,豪格此刻很是老实的答道:“儿臣遵旨!”
“嗯,就这样吧!”皇太极点带头,炯炯有神的目光在众位王公大臣的脸上环视了一圈后后问道:“诸位还有什么要说的么?”
看到皇太极王八之气四溢的模样,众人都不言语了,暗自腹诽道:“该说的话都被你说完了。我们说了还有意思么?就是说了你也不会听啊。”
又过了一会,皇太极看到没有人发言,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那么就这么决定了,回去之后,各旗要加紧时间做好准备,若是大华不自量力胆敢真的打过来,咱们就让他们来得去不得!”
“喳!”
众人齐齐回答。
散会后,皇太极回到了后宫内,大玉儿带着年仅三岁的儿子迎了上来。
“臣妾恭迎皇上!”
“儿臣恭迎皇阿玛!”
这位今年才三岁的小男孩是大玉儿生的,同时也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他的名字就叫爱新觉罗。福临。
由于福临是大玉儿的儿子。皇太极爱屋及乌,平日里对福临也很是喜爱,看到他们母子齐齐跪在地上,赶紧上前将其扶了起来。
皇太极将福临包了起来,往着他稚嫩的面孔。仿佛一天的疲劳就这样消失不见,皇太极笑着问道:“皇儿,今日跟着你皇额娘学了些什么啊?”
福临奶声奶气的说道:“启禀皇阿玛,皇额娘今日教了儿臣三字经,儿臣还会背了呢。”
“哦。那你背给皇阿玛听听看!”
“您听好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嗯,好,很好,福临朕聪明!”
皇太极老怀大慰,已经开始长皱纹的额头笑开了花,不住的夸奖着福临。
看到皇太极兴致还不错,大玉儿上前将皇太极的披风给解了下来,柔声问道:“皇上,今日为何这么早就下朝了?”
一提到朝会,皇太极原本还笑着的面容慢慢的沉了下来,大玉儿见状,赶紧将福临从皇太极手里接了过来,交给了一旁的奶妈让她带下去了。
将皇太极引到了座位上坐下,大玉儿亲自为他端来了香茗,皇太极接过香茗喝了几口,这才抬头看到大玉儿担心的面容,皇太极微微一笑道:“爱妃勿忧,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今天日接到密报,说是辽东的并将已经归顺了大华,而大华又往锦州派了援兵,朕这才有些担心而已。”
大玉儿黛眉皱了皱,盈声问道:“皇上,如今大华初立,正是其最为虚弱之时,而今却频频对辽东增兵,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朕有何尝不知呢?”
皇太极放下了茶杯叹息,在大玉儿面前,他才能放下了在兄弟臣子们面前的伪装,“不过朕已经派了豪格和范文程率领五千精骑前往锦州附近探虚实,若大华有什么动作,他们会及时回来报告的。”
大玉儿好看的黛眉微微皱起:“皇上,臣妾最近也粗读了他们的一些书,发现了一个规律,也不知正确与否,正要说与皇上得知,请皇上品评一下。”
皇太极对这位妃子是极为爱惜的,闻言后微微一笑:“爱妃但说无妨!”
大玉儿轻咳了一声:“那臣妾就斗胆直言了,若是说得说得不对请皇上指正。”
清了清嗓子,大玉儿娓娓说道:“臣妾今日读了汉人的史书后发现,汉人虽然大多数时间都是一群懦弱、只会内耗,其皇帝对于开疆扩土也没什么兴趣,但却有一个时期那是例外的,那就是每当改朝换代以后,新朝初立之时,这个时期才是他们最危险的时候。
例如,汉初之时的汉武帝刘彻,唐初的唐太宗李世民,明初的朱元璋、朱棣等等,哪一个不是雄才大略的主?他们给周边的异族造成了多少的灾难和杀戮?
远的不说,三百年前的大元何等强大,还不是被朱元璋给赶出了中原,随后朱棣又数次远征大漠,原本不可一世的大元近安何在?您担心自问,若是碰上他们任何其中一位,我大清能有胜算吗?”
皇太极听后眉头皱了起来,不悦的说道:“爱妃何出此言,难道我大清还怕了他们不成?”
大玉儿不语,只是默默的看着皇太极,最后看得皇太极有些脸庞发烫起来。
自家人知自家事,皇太极很清楚,大清目前的军力确实很不错,但比起敢倾全国之力,打造了三十万全副武装铁骑将不可一世的匈奴打得抱头鼠窜的汉武帝、被称之为天可汗的李世民,以及三百年前的朱元璋来说,目前的大清确实是不够看的。
不过,输人不输阵,皇太极对大玉儿的这些话很是不喜,不耐烦的问道:“爱妃,你今日就是要拿朕来和那些古人相比吗?”
看到皇太极有生气的迹象,大玉儿柔声道:“皇上息怒,臣妾今日这么说只是想告诉皇上,纵观中原历朝历代,他们最强大的时候就是在开朝之初。这个时期也是他们兵锋最盛之时,臣妾观这大华也不例外,大华皇帝庞刚是什么性子您比臣妾清楚,以往他尚且之时区区一个指挥使,我大清就在他手上屡屡吃亏,更何况他现在已经是大华的皇帝了呢?您可不能大意啊!”
皇太极这才明白,原来大玉儿是怕自己轻视了大华而吃亏,这才借着历史来劝诫自己呢。
心下感激之余,皇太极转怒为喜,伸手抓住了大玉儿的手,感动的说道:“爱妃,你的好意朕知晓了,朕会小心的。朕还是轻视了那庞刚呀,明日朕就下令大臣们加快备战,若是那大华敢犯疆土,朕必让他们有来无回!”
说着,皇太极还挥舞了一下拳头,显示了自己的决心。
看到皇太极能听得进自己的建议,大玉儿也欣慰的说道:“皇上能这么想,臣妾就放心了。”
第二日,皇太极果然再次下达了要满清的王公大臣们加紧备战的命令,熟料,睿亲王多尔衮等王公借着备战之机,私遣部分官员兵丁出入各处,以备战的名义贩运军粮,皇太极勃然大怒,遣内大臣昂邦章京图尔格、固山额真英俄尔岱和内院大学士宁完我、希福、刚林等,讯问多尔衮如此办理的原因,并下谕严厉斥责主帅多尔衮和同在军营的肃亲王豪格、饶余贝勒阿巴泰、安平贝勒杜度、公硕讬等人。
最后,杜度、阿巴泰被削爵为民,尽没户口奴仆,从征将领三十余人分别议死、革职、籍没。降多尔衮、多铎两兄弟为郡王,分别罚银一万两、八千两并夺二牛录、一牛录,余皆罚银。多尔衮兄弟不服,要强闯议政衙门,皇太极命大学士希福、宁完我等将他们逐出议政衙门。
至此,满清的君、王、将之间的关系开始紧张起来……
第五百一十二章 被发现了
当满清的朝堂上,君臣之间出现危机的时候,豪格也率领着五千兵马向锦州扑去。
而此时的锦州的校场上却是热闹非凡,新来的辽东督师李大人正在校场上位士卒们颁发铠甲兵器,无数原辽东士卒们正依次排着队眼巴巴的望着校场中央堆着的小山般的兵器铠甲流口水。
“王二牛”
“到!”
“周大顺”
“到”
一名名被叫道名字的士卒上前从军需官的手中领到了他们早就望眼欲穿的铠甲、头盔、黑色战袄、牛皮靴以及腰刀、长枪毛巾、铁制水壶等全的套物件。
祖大乐率领一群将官站在观礼台上望着台下闪着寒光的铠甲,脸上的笑容就从来没断过。
笑得合不拢嘴的他对身边的祖大粥说道:“二哥,朝廷发下来的铠甲可真够劲,我让工匠估算过了,每副铠甲足足有四十斤,紧成本便要三十两银子,全套下来没有六十两银子想都别想,这次朝廷可算是下了血本了。”
祖大粥却依旧不太满意,伸手胡乱抓了抓头发道:“哼,可是有一样他们却没有发下来,可见朝廷依然是防着咱们一手的。”
“二哥说的应该是火铳吧?”祖大乐叹了口气:“此事李督师也和咱们说过了,他说那是因为这些火铳……嗯,不对,按照朝廷的叫法应该叫步枪。这些步枪制作成本高昂,产量不高,因此只能让咱们先忍忍,等到明年才能运来。”
祖大粥冷哼了一声就不吭声了,他虽然为人鲁莽,但并不蠢,朝廷不立即给他们装备新式步枪那是要防着他们一手呢,不过这种事情他们知道就行了,要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在校场观礼台上,被一群将官拥立着的李岩眯着眼睛看着一名名欢天喜地的士卒上前领着铠甲、服饰、兵刃等物件。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神秘的笑容。
李源看到李岩心情很是不错,上前一步问道:“督师,咱们既然都把铠甲服饰等物都发给辽东军了,为何不将步枪也一并发下去,难道皇上对辽东诸将还是不放心吗?可末将记得,皇上可是连那朝鲜诸国都卖了数千支步枪,难道辽东驻军反倒不能发吗?”
李岩微微一笑,对于这位最早就跟着皇上混的军团长本家他一直保持着几分敬重。摇头道:“李将军,你能想到这层本官很是欣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咱们卖给朝鲜步枪那是因为朝鲜用的可是白花花的粮食和真金白银来买,而且也不用怕他们拿着步枪来打咱们,可是辽东诸军呢?他们用银子来买了吗?”
“这……可他们现在已经是咱们大华的人了啊!”这下李源更不解了。
“你啊……”
李岩无奈的叹了一声,详细的解释道:“皇上之所以能将步枪卖于朝鲜,那是因为这些步枪只要打上几百发弹丸后枪管就要报废,他们就得重跟咱们买,而且无论是枪支还是火药他们都得从咱们大华买。这就是一笔长期的生意,有这种好事咱们自然不能放过。
但是辽东诸军却不一样,虽然他们已经对陛下俯首称臣。但忠心却很是值得推敲。况且陛下有句话说得好,太过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是不会珍惜的。九边诸军可是有近十万兵马,若是都装备了这种犀利的步枪,在咱们还没有彻底掌控九边诸军的情况下,一旦有人心怀不轨就会对咱们造成很大的威胁,你明白吗?”
讲过李岩这么一解释,李源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末将明白了。皇上这是要将吴襄、祖大寿他们晾一晾。熬熬他们的棱角。让辽东士卒们熟悉并从心里接受咱们大华,而后才会将步枪发下去,是这样吧?”
“嗯……孺子可教!”
李岩笑着点了点头,李源说的虽不全是,但也八九不离十了。现在庞刚对待辽东的态度就像猎人熬鹰一样。要先将辽东诸将的野性打磨一遍,磨磨他们的性子。并将他们对军队的财权慢慢的夺过来,只要将这支军队的后勤控制住,那么他们就是想做点别的事情也是有心无力了。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李岩做得还是不错的。大批的军饷、粮食、以及铠甲发下去后,大部分军中的中下级军官已经对大华朝廷产生了一定的认同感,若是再过些时候,估计就能掌控大部分的辽东兵将了吧。
想到这里,李岩就不禁叹息一声,若是能再给自己一段时间,等到完全掌控了辽东驻军后再并发盛京,那该多好啊!只是李岩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现在大华初立,尚有广西、贵州、云南、岭南、四川等诸多地方尚未平定,皇上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让自己慢慢收拾辽东诸将,既然时间不等人,那他也只能用最为简单而直接的方法了。
只是李岩并没有想到,就在他盘算着什么时候往盛京进军的时候,从盛京方向而来的一支兵马已经悄悄的向锦州靠近了……
在离锦州不到两百里地有一片并不高的山脉,人们称之为獠山,獠山占地约五十多里地,周围布满了树林,由于前些年明清两国经常对峙,这里已经变得人迹罕至,因此这里的野兽众多,丛林密布。
天色已经接近黄昏,从北面开来了一支清兵,这支清兵全是骑兵,每名骑士的身上的铠甲全都被涂成了蓝色,古铜色的粗大铁钉露在外面,里面还用厚厚的棉甲做了衬垫,外面罩着铁甲,更衬托得马上的骑士身材魁梧高大。即便是不懂行的人也看得出来,这支装备精良的骑兵必然是一支精锐。
豪格就在这支队伍里,这时的豪格同样穿着一身蓝色的铠甲,外面罩着厚重的铁甲,里面垫着数层上好的丝绸,无论是铠甲还是丝绸,都有着良好的防御性,这一身的铠甲可谓豪华至极。
豪格骑在一匹黄色的良驹上,看见天色已晚,回头对身后的将领说道:“来人,传本王将领,天色已晚,全军下马安寨扎营。”
“喳!”
立刻就有人应声而去,很快,全军人马就下马,给马匹卸下了马鞍,开始喂马的喂马,提水的提水,捡柴火的捡柴火,一切都是那么有条不紊。
过了一会,随军而来的范文程也敢来了,他气喘吁吁的对豪格道:“肃亲王,奴才来迟了,望您恕罪。”
“哈哈……”
看到范文程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豪格和身边的将领们哈哈大笑起来,豪格用马鞭指着范文程笑道:“范学士,本王早就说了,你好好的呆在盛京当你的大学士就好,何必跟着本王来吃这个苦呢?打仗可不是像你们汉人书里说的这么好玩,那么是要死人的。”
出来好几天了,由于范文程体质较差,行军时总是落在后面,若不是有几名随军士卒照顾,恐怕早就被甩到什么地方去了。因此,范文程也没少被豪格取笑。
听到豪格轻蔑的笑声,范文程依旧倔强的说道:“肃亲王好意奴才心领了,奴才既受皇上委托,自然就要办好皇上交代的差事,否则奴才死了也没脸去见主子。”
看到范文程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众将领倒是不好意思说什么了,只有豪格有些气闷的咕囔道:“哼,父皇还没答应收了你做奴才呢,别奴才奴才的自称个不停。”
范文程斩钉绝铁的说道:“不管皇上答不答应,自打十多年前踏入辽东的那一天起,奴才就已经是皇上的人了。”
得,听到范文程这么一说,豪格也没话说了,虽然他很讨厌范文程,总觉的就是因为他的蛊惑,父皇才这么信任汉人,还特地读了许多汉人的书,但他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范文程对自己父皇,对大清的忠诚。
豪格不说话了,可范文程却又开始唠叨了起来,“肃亲王,请恕奴才多嘴,此地已然接近锦州,从明日开始,咱们就应该将多派探哨,将搜索距离往前延长五十里,这样即便是碰到大队汉人兵马咱们也能从容布置。”
“你这老头,还真是啰嗦啊。”
豪格有些无语,一路过来,范文程总是唠唠叨叨的,几乎要把他耳朵都给磨出茧子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