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雍王-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非,杨廷和为兴献王夫妇正名分。

    但是这又是杨廷和万万不想做的事情。

    杨慎也觉得棘手。

    杨慎沉吟一会儿,说道:“父亲,当今之事,不难解决,但是我担心这事情之后。我们能挡一次两次,能挡三次四次吗?恐怕越挡,越使得陛下心中不高兴。”

    杨廷和当然知道这一点。

    嘉靖始终是皇帝,而且才十四岁,除非杨廷和不给嘉靖活命的机会。否则嘉靖终究会长大的。现在能堵住,将来恐怕堵不住了。

    所以杨慎一直不想与嘉靖为敌。

    但是杨慎的话,却不被杨廷和听在儿里。杨廷和说道:“不必多说,直接说怎么办?”

    杨慎说道:“要想蒋氏见陛下不行大礼,就必须抬高蒋氏的身份,所以封蒋氏为后。兴献王为帝。”

    杨廷和皱起眉头了,说道:“这还用你说吗?”

    杨慎说道:“父亲,误解了我,兴献王夫妇于陛下有养育之恩,有功于社稷。当追封帝号。但称帝不等于承嗣。”

    杨廷和缓缓的点头了,他知道杨慎打的是什么注意。不就是用一个封号,将兴献王妃骗进京师再做计较。

    不过,杨廷和很明显的发现一个问题,说道:“册封封号,是要圣旨的,陛下绝对不会下这样的圣旨的。”

    杨廷和当然知道嘉靖想要的是什么?兴献王妃或许不大明白里面的套路,但是嘉靖这么多天的摔打之中,已经历练出来了。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猫腻所在。

    杨慎轻轻一笑说道:“用不着陛下,还有一个可以做出这样的决定。”

    杨廷和脑袋瓜轻轻一转,说道:“你说太后。”

    杨慎说道:“正是。”

    张太后执掌皇宫内外,理论上懿旨的威力不下于圣旨。不过对文官来说,圣旨他们都敢顶回去。更不要说是懿旨了。

    “只是,我与张太后的关系并不好,这一道懿旨不好求了?”杨廷和说道。

    正德之死,是杨廷和内心之中的隐痛,同样也是张太后心中的隐痛,在正德死后,张太后闭门不出,什么时候也不管了,整日里吃斋念佛,好像是超度正德。

    杨廷和在正德临终之事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杨廷和自己知道,他也不愿意去见张太后。好像是在见苦主一样。

    杨慎心中微微一叹:“张太后是一个关键,万万不能有什么闪失。要不我杨氏就不好收场了。”

    现在杨廷和正在风口浪尖,已经够辛苦了。如果张太后再出了什么事情,杨廷和就算是有九张嘴也说不清楚了。

    “父亲,孩儿代你走一趟吧。”杨慎说道。

    “你。”杨廷和有些迟疑。

    杨慎说道:“如今事态紧急,让人知道的太多了,反而不好,我是父亲的儿子,最能取信于张太后。”

    “好。”杨廷和说道:“如此你就去一趟后宫。记住要早点回来。”

    “是。”杨慎说道。

    虽然黄锦一遍遍的处理宫中的宦官,其中御马监的人已经惊动的。但是这样的局面,也阻挡不了。不过小半个时辰,就来到了张太后的宫殿外面。

    杨慎不再隐藏身份,让宫女去通报一声。

    正在对这一尊观世音菩萨像诵经的张太后听了宫女的话,皱起眉头问道:“他来看什么?”

    随即又好像是想到什么一样,说道:“让他进来吧。”

    “是。”宫女答应下来了。

    不过,片刻之后,杨慎进来了,说道:“臣杨慎拜见太后。”

    张太后头也不回的说道:“起来吧,你这个宰相家的公子,来见老身有什么事情。”

    杨慎明确的感受到,现在张太后与之前的张太后有很明显的不同,之前的张太后身上有一股咄咄逼人的气质,而现在的张太后身上却是没有了。

第五百七十章蒋氏二() 
第五百七十章

    蒋氏二

    “臣为太后长远而来。”杨慎说道。

    张太后嘴角微微一勾,她笑了,她的笑声越来越大,声音之中透出一股凄凉之意,说道:“哀家还有什么长远,这宫中死的够多,不乏哀家当年下得手。因果报应,方有此难。有什么好说?但是哀家一辈子都并不会受你们这些乱臣贼子的恩惠。”

    杨慎心中一叹,知道张太后对父亲怀恨在心。立即辩解道:“太后,先帝之事,我家父子绝对没有半分对先帝不利之处,只是雍王实在不堪为社稷主,家父万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绝非情愿。家父知道太后心中怨恨,待大事一了,臣愿意代替家父向太后谢罪。只是家父念念不忘的大事,不是别的,正是孝宗皇帝承嗣大事,太后忍心孝宗皇帝在地下断了香火吗?”

    张太后正在转动佛珠的手,微微一滞,说道:“你说,到底是什么事情?”

    杨慎将的嘉靖想要借此机会,确定兴献王的地位一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张太后脸色更冷了,说道:“如今之事,就是你杨家惹下的祸事,若是当初雍王继位,断断不会如此。”

    张太后其实并不太喜欢雍王。

    无他,张太后与儿子关系不大好,但是毕竟是母子情分在,对正德虽然有不喜欢之处,但是正德一死,所有事情都淡了,反而迁怒于正德身边的人。

    雍王就是其一。

    不过张太后也觉得雍王即便再不靠谱,也受过正德不知道多少栽培,对正德身后之事,断然不会如此无情。

    杨慎对此哑口无言。

    不过张太后却不能不为孝宗弘治皇帝着想,为她自己的丈夫着想,她心中暗暗怨恨嘉靖,觉得嘉靖得了自己的家的皇位,却不知足,反而要让自己家这一脉绝嗣。

    实在不是东西。

    她想了想,说道:“你要哀家怎么帮你?”

    杨慎说道:“请太后下一道懿旨,追封兴献王为帝,尊兴献王妃为后。”

    “什么?”张太后恨屋及乌,对嘉靖不喜欢,连对嘉靖的父亲也不是太看进眼里面。所以听了杨慎的话,简直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一样。

    杨慎说道:“太后,兴献王夫妇乃皇帝本生父母,有养育之恩,当以加恩,但是由太后加恩,与陛下加恩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张太后要加恩,不过是虚名而已。但是嘉靖想要的却是正名分。张太后虽然手妇道人家,但之宫中打滚了这么多年,马上理解了杨慎的言外之意。

    思忖片刻道:“好。”

    张太后取来笔墨纸砚,瞬间写下一封懿旨,盖上太后御宝。杨慎见状轻轻的松了一口气,觉得事情已经定下来了。

    杨慎理解告别了张太后去找杨廷和。

    杨廷和见了懿旨,大喜道:“好。”随即自己亲自出城,去见蒋氏。杨廷和亲自将这封懿旨宣读给蒋氏。

    蒋氏虽然也是士林出身,家中也算是书香门第,但是又怎么见识过这么大的阵仗,只听封她为后,追封兴献王为帝。她却看不破这后面的弯弯绕。高高兴兴的去见嘉靖了。

    “母后,你怎么来?”杨廷和封锁消息,等蒋氏出现在嘉靖面前的时候,嘉靖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蒋氏笑眯眯的将事情告诉了嘉靖,并且将手中的懿旨递给了嘉靖。

    嘉靖拿过来一看,脸色陡然变了,说道:“好一个杨廷和。”

    蒋氏再怎么糊涂,也看出来不对劲了。再说蒋氏也不会是糊涂,单单是见识不足而已。立即说道“璁儿,可是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不对了。

    嘉靖好容易将杨廷和逼入道义上的进退两难的境地。只有蒋氏要紧牙关不松口。杨廷和就陷入被动之中。

    这样一来,杨廷和就有可能答应嘉靖的要求。

    可是现在蒋氏轻信人言,将这大好局面葬送了。不过蒋氏毕竟是嘉靖的母亲,嘉靖又能说些什么啊?只好强颜欢笑说道:“没事了。”

    但是知子莫若母,嘉靖还瞒不过蒋氏的眼睛,蒋氏说道:“璁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嘉靖说道:“没事。”

    蒋氏脸一板说道:“璁儿。”

    蒋氏对嘉靖教育从来是以严母的形态著称,所以,嘉靖很害怕蒋氏。立即结结巴巴的请情况给说了。

    蒋氏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你父王看见你当上皇帝,已经心满意足了,至于称你父王是父亲,还是叔父。其实他根本不在意。我在路上也听说过京中的争执,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用以我们为念。”

    蒋氏其实没有这么大脾气,不过是因为儿子的要求才在城门之外演出这样一出戏。蒋氏将一颗心完完全全的放在儿子身上,只有儿子好就行了。自己如何并不重要。

    嘉靖说道:“儿子知道该怎么办?”

    蒋氏越是这样说,嘉靖心中越是惭愧。

    孝道是什么?可能在现代只剩下赡养义务。但是在古代孝道第一义,就是立身功名,以显父母。

    嘉靖自己是天下之君,但是却不能光明正大的叫母亲,一声“母后。”这强烈的反差,让嘉靖内心之中受尽了折磨。

    旅途劳顿,嘉靖送蒋氏去安顿了。立即召见张璁。

    张璁听了这一件事情前前后后的所有情况,长叹一声,说道:“陛下,事已如此,无可奈何。时局不是一日两日能够扭转过来,还请陛下镇之以静。耐心等待。相信陛下只要光修德政,会有天下归心的那一天了。”

    张璁所说的,是有用废话。

    不过现在没有机会,嘉靖也只能等了。

    似乎经过这一场大变,嘉靖也安静下来,似乎已经默认了杨廷和处置,杨廷和也不再出动嘉靖敏感的神经。

    北京有些风平浪静。东雍这边一时间,也没有什么问题,似乎正德十六年下半年,都没有什么波澜。

    朱厚煌利用安南雨季这一段时间,重新训练了三个营的士卒。朱厚煌都在养精蓄锐。

    正德十六年,年底。

    北风吹气,北方大面积降温似乎,似乎也影响了东雍一些,不过,东雍气温降低的有限的很,人们不过是给身上加一身单衣而已。

    不过,朱厚煌在东雍修整数月,这数月以来,郑绥也渐渐的适应了东雍事务,不过,他不满足于单纯的行政事务,他接着陆完的路线,想要开辟出从北港到大员的陆上通道。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务。

    毕竟东雍南边千里之遥,多是没有开拓的荒野之地,有无数沼泽森林,都需要一一开拓出来,否则单单是修一条路也没有什么用处。

    不过如今,开拓的速度要比陆完时候慢多了。一方面是因为陆完能调动整个东雍的财力,但是郑绥却只能调动,东雍两府的财力。

    东雍两府,特别是雍南府已经可以收税了。

    虽然税收并不多,但是雍南雍北两府,正式才入不敷出,变成了少有结余。本来安南战事消耗了太多了财力,这一点结余也不不会给东雍留下来,不过。与果阿的交易,在下半年来回了数次。

    东雍也开辟了香料群岛航线,大量的香料通过马六甲,转运到果阿。

    香料东南亚一代并不值钱。但是转运到果阿价值倍增。这一道航线的开辟,不仅仅是给东雍带来大量的财源。也给了东雍另一道不依靠大明财源。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

    朱厚煌现在的财政大量依靠大明,在大明与东雍逐渐敌对的现在,尤为重要。

第五百七十一章再到安南() 
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

    朱厚煌一时间也觉得手中的人才不够用,也算是为了表示信任郑绥。调徐爱坐镇星洲,并在星城勘探地势,准备建成。

    在朱厚煌的安排之下,其实整个东雍分为三部分了,第一部分就是东雍本土,或许还要加上吕宋。以大员为治所,而第二部分就是南洋领地,以星城为治所,管辖地域最广但都荒凉,也就是古晋,星城,马六甲三地,再加上香料群岛到马六甲航线附近的一些据点。

    不过都是生地,想要将南洋一地建设成东雍一样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日。这样艰巨的重任落在徐爱的身上,朱厚煌说实在有些不放心。

    不过,身边的确缺少人手。

    第三部分就是朱厚煌正在征战的安南一地。

    不过安南一地现在还没有稳定下来,能不能拿到手里面,还不大清楚。

    这只是从行政上划分。

    朱厚煌没有用省来划分,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东雍这边还好,最少政府的层层结构已经完全了,但是南洋却是一踏糊涂。东雍占据的不过是几个点而已。而安南更不用说了战乱不断。

    现在还不是划分省治的时候。

    不过郑绥继承了掌管了长史府,其实长史府已经在无形之中降格了为东雍留守了。

    朱厚煌梳理好一阵子东雍政务。

    这一次出战安南,朱厚煌又从东雍抽调了两个营,一万多人。

    朱厚煌也知道,东雍的人力负担已经非常重了。如果数万士卒在安南时间长,东雍的财力能支撑的住,但人力却支撑不住了。

    朱厚煌看着士卒整整齐齐的上船,转过身来,说道:“诸位,孤就将东雍托付给诸位了。”

    “定然不负陛下所托。”一行人行礼道。

    朱厚煌目光扫过去,为首的正是郑绥。

    郑绥身后半数是郑绥从安南带来的士卒。半数是阳明一脉的弟子。郑绥身侧,就是吴行之。

    吴行之掌管东雍的财政大权。是东雍财相,东雍的财政流水都要从吴行之的手中流过。

    吴行之身侧就是许松。

    许松最近的权力大增,因为钱庄现在在许松的手中,少府在东雍产业之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了。可以说东雍的半壁江山都在许松的手中。是一等一的要害部门。

    再然后就是戚景通了。

    戚景通依旧是坐在轮椅之上,被戚继光推着。

    朱厚煌依旧将大量的士卒带走,东雍剩下的军事力量都在戚景通的手中。还有各县的县兵,乃至于朱厚煌打造的动员的体系之中,都是戚景通的管辖之下。

    这几个人还有身后的属吏有好几百人之多。

    这些人都是东雍的骨干。

    朱厚煌该交代之前都依旧交代过了,只是离开的时候,却有一些不舍,他抬头一看,去见远处灯塔之上,有一个人影,衣块飘飞,虽然距离比较远。朱厚煌看不真切,但他却知道,灯塔之上,是许蓝,依旧他们的孩子安儿。

    因为昨日,他不让许蓝送别。许蓝就选择在这里遥遥送别。

    一想到安儿,朱厚煌心头一暖,他心中升起一个念头:“我一定要给安儿留下一个完整的国度。”

    朱厚煌说道:“孤先走了。”

    “恭送殿下。”众人跪地送朱厚煌。

    朱厚煌登上了船,数道船帆升起来,北风将船帆给吹满。东雍舰队离开了东雍。

    这一次,朱厚煌选择不在任何地方中途停靠,直接到了清化动部临海处上岸。

    “臣等见过殿下,”

    朱厚煌刚刚登岸,就看见了王阳明为首的一大批君臣这跪拜。

    朱厚煌感到王阳明有一点点异常。

    朱厚煌对王阳明很了解,王阳明虽然礼数周到,但并不喜欢大礼。朱厚煌眼睛一转,立即明白了。

    王阳明再给朱厚煌立威。

    朱厚煌立即会意,猛地咳嗽两声,说道:“诸位平身。”

    所有人都站起来了,朱厚煌目光看过去。发现虽然王阳明虽然竭力磨合,但是安南官员与东雍官员依旧是泾渭分明。

    朱厚煌心中暗道:“想要安南融入东雍,不是一见容易的事情。”

    朱厚煌眼睛一转,却没看见薛神医,问道:“薛神医何在?”

    王阳明说道:“薛神医如今正在清化修养。”

    朱厚煌一听此言,心中就有几分着急说道:“薛神医出事了吗?”

    王阳明说道:“殿下且莫担心,薛神医只是劳累过度了。”

    朱厚煌还想说什么?王阳明已经低声说道:“殿下,现在不是说话的地方。”

    朱厚煌立即明白了这一点,开始一个个大臣询问过去。每一个大臣都没有错过。

    等朱厚煌的接风宴过后。朱厚煌才有时间与王阳明详谈。

    “王师,薛神医如何?东雍瘟疫的事情到底怎么样了?”朱厚煌在东雍只是能得到一些文字上的结论。

    王阳明说道:“瘟疫,已经被控制住了。不过”王阳明的声音一顿,继续说道:“薛神医来回奔波,积劳成疾,再加上年纪大了。一直在清化修养。”

    朱厚煌大吃一惊,说道:“薛神医怎么样了?”

    薛神医被朱厚煌非常看中,因为朱厚煌很多地方都要求医术的辅佐,不说别的,单单是南洋开拓,就需要大量的医生。

    所以朱厚煌不能容忍失去薛神医,毕竟再找到这样的神医,根本不好找了。

    王阳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