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雍王-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行之脸色有些难看,说道:“殿下,之前才是这样现在,并不是这样了。”吴行之说道:“和佛郎机开战以来,首先与东雍与佛郎机的贸易利润全部没有了。这是一大笔,然后在在厦门湾之战,损失了少府太多船只,而大军在马六甲城下,需要很多的船只,维持从东雍,古晋,马六甲的运输线。此消彼长。我们没有足够的船只用来贸易了。”
朱厚煌皱起眉头了,朱厚煌明白东雍最大的收入,就是贸易收入,准确来说是日本航线,已经南洋的航线的收入。占据了整个东雍收入一大半,是东雍的财政支柱。
如果没有贸易收入的支持,单单凭借东雍一地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撑东雍这样大规模军事行动。
朱厚煌说道:“我们的财政情况到底如何?能维持大军在马六甲城下多长时间。”
吴行之说道:“东雍的积蓄很有限,几乎没有,臣腾挪的余地也非常小。而财政支出千头万绪,历次大战的抚恤金,还有修复商船的财政开支,重建水师的财政开支,已经维持大军在南洋的开支,都需要一笔笔的开出,还有其他常规开支并不会少,反而更多。”
朱厚煌仰起头,有手抚摸着额头,轻轻说道:“七个盖子盖着八个杯子。”
吴行之说道:“哪里是七个盖子,分明是三个盖子,七个杯子。而且每一个都需要盖。”
朱厚煌想了想说道:“孤记得我们在渤泥发了一笔横财吗?”
王阳明说道:“殿下,你以为这一段时间的军资是怎么来的?几乎消耗殆尽了。”
朱厚煌敲着脑袋,说道:“王师,你有什么办法吗?”
王阳明说道:“事情要一样一样的解决,殿下,臣觉得,抚恤金,可以以田代金。”
朱厚煌说道:“以田代金。”他重复这四个字,眼睛亮了起来。东雍水师在与佛郎机交战之中伤亡至少有数千之众,在厦门湾之战中,也有数千之众,水师损失过半,死亡,受伤,失踪的,几乎有一万多人。
按朱厚煌的抚恤标准,这是数十万两银子的庞大开支,而这一笔开支还在继续,因为在马六甲城下的战争还没有结束。
如果能将这一笔开支转化为田土支出,东雍的财政会减少一大笔开支。
陆完在东雍力行开荒,开垦了很多良田,一些良田已经分下去了。但是还有一些良田还是官田。朱厚煌有足够的耕地储备。
不过问题是东雍的士卒会接受这些良田吗?
不得不说现在东雍的一个社会现象,就是东雍田多人少。在陆完军事化开垦之下,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但是却没有足够的人去种地啊。
一想到这里,朱厚煌就庆幸,伤亡大多在东雍水师之中,如果在东雍陆军之中,这个问题更不好办。
因为东雍陆师与东雍水师来源不同。东雍陆师大多是来自分过田的东雍百姓,是朱厚煌的基本盘。而东雍水师却不一样。
东雍水师的来源要复杂多了。有海盗商船水手,与渔民,有相当一部分家人并不在东雍。耕地有足够的吸引力。
“以田代金,东雍地广人稀,家属会不会接受啊?”朱厚煌问道。
王阳明说道:“殿下,你不了解百姓的心思。即便是没有人,也不会拒绝田地。”
朱厚煌承认,他并不了解下情。不了解这个时代。但是他信任王阳明,王阳明说行,他就当做行了。
朱厚煌略过这个问题,说道:“这一笔开支勾销,下一笔必须解决的开支是什么?”
吴行之说道:“下一笔必须解决的开支,是军饷与官俸禄。”
朱厚煌一听这个问题,就知道,这个万万是少不得。
“这一项过了,下一项。”朱厚煌问都没有一下。
吴行之继续说道:“然后就是军费。”
“军费可以说说吗?”王阳明说道:“军费细分一下,到底是什么样开支。”
吴行之说道:“军费开支第一项是军饷,第二是抚恤金,这都商议过了剩下就是运输费用,下面的还有武器开支。”
王阳明说道:“停,本官记得运输船是我们自己的,武器从矿石到了武器,也是我们自己可以打造的,这一部分的费用是不是可以挂帐。”
吴行之说道:“现在已经是挂账了,长史府已经欠了少府已经有百万银两之多。”
王阳明问道:“少府,能承受多大金额的负债吗?”
吴行之皱起眉头说道:“这个下官不大知道,必须让许少丞来说才行。”
朱厚煌忽然觉得他应该创建一个银行体系了,他虽然不知道银行运作内幕是怎么一回事,却知道银行能放大资金数目。
这样一来,朱厚煌觉得对缓解资金压力应该很有帮助的。
朱厚煌不再关注他们,吴行之每提出一条款项。王阳明都能找出办法,或暂时搁置,或者用其他办法暂时代替银子还债。
朱厚煌在他们的谈论之中,也深刻的明白了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后世的钱只是人民币。但是这时代的钱不仅仅是银两。
第四百八十六章日耗千金二()
第四百八十六章日耗千金二
这个时代物资也能代替银两。
东雍能产盐铁黄金粮食,这些物资都能代替银子的一些用途。
王阳明充分发挥了这样的样的物资作用,才能代替一些银两的开支。
不过很多东西,不与许松说是不行的。少府可以说是整个东雍最大才财政支持。谈论财政问题,离开许松根本不行。
朱厚煌说道:“现在的财政能够支持多长时间吗?”
“如果少府能承受这些负债的话,正支持半年,如果少府不能承受的,最多三个月之多。”
半年三个月,都不是朱厚煌想要的,除非朱厚煌立即结束在马六甲的战争,否则,这些钱根本不能维持。
至于在马六甲城下退兵,朱厚煌想了想,最后还是觉得不能。不能前功尽弃。
如果佛郎机人可以议和,那么现在的战争早已结束了,但是佛郎机人不想议和,这一场战争将要绵延下去。如果朱厚煌退后一步,那么佛郎机人很可能卷土重来。可以说马六甲这个据点,佛郎机人随时可再次打通香料群岛,甚至扰乱南海,朱厚煌之前花了这么大功夫占据的优势,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所以,万万不能退。那么不能退,只能进了。进就需要钱财。
朱厚煌说道:“王师,我们能不能发行交钞?”
“发行交钞?”王阳明立即皱起眉头来。“殿下,何出此言?”
不是王阳明有这样的表现,而然是中国历史上发行钞票从来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但是宋元明三朝的交钞实验,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所有有见识的文臣士大夫都对交钞,视作洪水猛兽。所以朱厚煌一提起这个,王阳明立即警觉起来了。
朱厚煌说道:“如今东雍财政问题,不是这样东挪西凑,能度过了。必须另辟蹊径。所以孤想到交钞之上。”
王阳明说道:“交钞不过敛财之策,扰民太甚。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用此策。”
朱厚煌说道:“现在不是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了?”
王阳明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话。现在是不是万不得已的时刻,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在朱厚煌看来是,在王阳明看来并不是。王阳明向来觉得,朱厚煌什么都好,就是办事太过急躁了一些。很多事情,最后步步为营。而不是这样冲动。
王阳明没有说话。
不过,没有说话也是一种态度。
朱厚煌看向吴行之,吴行之眼观鼻,鼻问心,什么也不说,朱厚煌知道他什么也不说,并不是与王阳明一样,而是他不知道其中奥妙,不知道从何处说起来。
这是以为你吴行之底蕴缺乏。
吴行之之前不过是小账房,或许在账房界能属于翘楚,但是打理一国财政,却是有很多缺陷,他只能将账做平,但是不能提出一点有建设性的意见。
朱厚煌说道:“既然如此,这些问题,到了东雍再说了。先说一说古晋的事情,古晋王师安排的如何了?”
王阳明说道:“臣已经调徐爱来此,古晋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徐爱掌管。”
朱厚煌深深的看了一眼王阳明,说实话,他太羡慕王阳明了,朱厚煌觉得自己的夹带里面的人物,还没有王阳明的夹带里面的人物多。
王阳明在任何位置上都派出自己的弟子代劳。
朱厚煌立即召见了徐爱与王九川。两人将古晋的情况一一向朱厚煌报告。现在东雍在古晋的统治分为三部分,第一是港口,港口军方管辖,关系着征战大计。所以港口一带由王阳明亲自掌管。再有就是古晋城。
古晋城由王九川掌管。王九川几个月的努力才堪堪维持住东雍对古晋城的统治。对于古晋城外只能一点一点的蚕食。
剩下的地方就是徐爱的地方了。
徐爱来往于渤泥各大部落之间,收拢各大部落的人心。并且参与进港口的管理之中。
徐爱是王阳明所选的替代之人,所有各方面的事务王阳明都让徐爱过眼。
朱厚煌一边听徐爱与王九川的报告,但是心却不在这里。
古晋港口地位会被星港代替,在朱厚煌的眼中古晋港并不重要了。不过也算是一块在南洋开拓的基地也不错。但是不值得朱厚煌多费心了。
朱厚煌心中感叹道:“东雍的财政一定要改革了,但是往那个方面改革啊?”朱厚煌苦思冥想,不得要领。
现实之中银行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朱厚煌根本不值得,纸币到底该怎么发行,怎么玩维持纸币的价格,等林林总总的问题。一股闹的涌上朱厚煌心头。让朱厚煌心中乱糟糟的一点定见都没有。
朱厚煌让王阳明去处理古晋事情,让他们好好的交接,徐爱正式为了古晋总督。
朱厚煌与王阳明吴行之一并离开了古晋,乘船到去东雍。
朱厚煌独自一个人在船舱之中,不许人来打扰自己。他一个人想怎么解决财政问题。
他写下的第一个办法是,铸币。
铸币又分成三种就是金币,银币,铜币。金币,银币这两种钱,没有规格。朱厚煌虽然想铸造,也不是一时半会能铸造好的。
能立即铸造的是铜币。
台湾也有铜矿,是与金矿伴生的铜矿,数量也不少。可以用来铸铜钱,而且铜钱并不值钱,想通过铸铜币,发财致富,改善东雍的财政状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朱厚煌另一件事情,也需要铜材。而且是大量的铜材。
就是攻破法摩沙火炮的问题。
想要攻破法摩沙城,就需要大口径火炮,佛郎机火炮。而大口径火炮不能用铁制,就是因为大明的铁矿杂质。只能用铜制,所以需要大量的铜材。
这样的问题,不能两全。朱厚煌仔细计算之后,就将这个选项删除了。因为得不偿失。
金银币的问题,不是一会儿半会儿能办到的,这个问题暂时搁置。
朱厚煌只要想别的办法。
他又想到后世常见的国债。但是朱厚煌首先想到是,这国债向谁发行。
这个问题,是大问题。
东雍国内,并没有足够富裕的阶层来承接国债,朱厚煌想来只有两个阶层能承接国债,一个是的海商。
本来东海上的海商。都是半商半盗的存在。但是自从东雍清理东海之后,东雍附近海域,还有东海一带。风平浪静。
如此一来本来被压制的海商疯狂的成长。
东雍少府在海运上的增长,都比不过这些小海商。三年的时间,已经有一批依附东雍的小海商成长起来。
他们手中有钱。不过,在朱厚煌看来他们的根基太薄弱了一点。
另一批,就是江南的大豪。江南是大明最为繁华的地方,这里士绅豪商积累了大明八成的财富,可以说富可敌国。但是朱厚煌想从他们手中弄出钱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厚煌暗自想道:“难道我真要去求江南那些人吗?”
朱厚煌对江南那些寄生在大明身上的寄生虫,从来看不起。而且朱厚煌知道他们贪得无厌的态度,朱厚煌从他们弄出钱来,必然付出极大的代价。
只是朱厚煌不想,又怎么样啊?
朱厚煌说道:“或许,许大哥有办法?”
随即朱厚煌摇摇头,并不是朱厚煌看不起许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松再厉害,能凭空变出钱来吗?
朱厚煌将手中的毛笔掷在地上,滴下大片大片的墨汁。将写好文字全部撕毁。
第四百八十七章许松的解决办法()
第四百八十七章
许松的解决办法
从古晋到东雍,没有用多长时间。一回到东雍,朱厚煌就立即许松,问许松有什么解决办法。
许松说道:“办法,并不是没有。只是不知道殿下下不下去这个狠心了。”
朱厚煌说道:“有办法就说。”
许松说道:“臣不知道,殿下之意,但是殿下自从在东雍立足,就建立很多场矿。殿下如果急用钱,就卖了吧。”
朱厚煌猛地一怒,说道:“卖了?”
这些都是朱厚煌辛辛苦苦拉起来的资产,用来攀科技树的基础,怎么弄卖掉啊,简直是杀鸡取卵。
毕竟东雍矿产的收入,也渐渐的升了起来,虽然是东雍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少府,少府的财政收入也严重依赖于海上贸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矿产的收入,也慢慢成为少府支柱之一。
许松既然敢说这个,就有自己的道理,他在主持少府已经三年来,三年来少府是收入一直持续高速增长。可见许松的能力。
所以,即便朱厚煌心中再怎么怒气蓬勃,也会给许松一个说话的机会。
许松说道:“卖也是讲究方法。”他微微一顿,说道:“首先是东海贸易之事,少府的船队在厦门湾之战损失惨重,现在除却能对马六甲之战运输补给之外,就没有其他运力。但是少府开辟的航道还在。臣的意思是将这航道的专营权卖出去,这就能卖出一大笔钱。”
“航道专营权?”朱厚煌说道:“能卖多少钱啊?”
许松说道:“殿下,不要小看海商的实力,只要我们维持航道平静,最少能筹集几百万两之多。不过从此之后,少府就不能插足贸易。”
朱厚煌说道:“有杀机取卵之嫌。不过事已如此,只能饮鸩止渴了,不过卖出航道专营权必须有年限,哪怕是钱少一点也可以。”
许松说道:“臣的意思乃是建立专营的商号,扑卖这那些商号的股份,从此少府从这这些商号之中吃利息就可以了。”
许松的意见更高明,许松的意见是少府从一般的贸易商之中退出。
朱厚煌还没有发现,但是许松已经感觉到了,就是很多航道的利润,已经慢慢的降了下来。虽然这航海技术越来越成熟,海航的风险越来越低,那些超额利润也慢慢降低了。将来也只能赚一些辛苦钱而已。
所以,从一些航道之中退出。是许松的计划,只是今日乘着运输力量不足提出来吧。
朱厚煌从许松计划之中,听到一些熟悉的东西。不过中国合股做生意很早就有,所以朱厚煌不必惊讶。
只是他也看出来,许松是一个很厉害的商人,商业手腕相当厉害,他设计的方案,肯定比自己凭空想象的好多了。
所以朱厚煌不再想一些航道的问题。问道:“航道问题先放一放,你准备卖出什么场矿?”
许松说道:“大员现在百业待兴,很多商人都看中了大员的商机,臣准备将大员附近一些小场矿,给扑卖出去。具体原则是抓大放小。抓住注意的盐铁矿产等,其余的都一一扑卖出去。”
许松根本就是清理不良资产。
许松作为一些商人,对不能产生利润的资产,本能厌恶之极,所以许松刚刚接受少府的时候,对当时并不能产生利润的场矿,根本不在意,以盐铁为核心的厂矿,为他带来足够利润之后,就立即转换态度。
但是很多场矿产生了利润,但是依旧有很多场矿没有利润产生。
应该朱厚煌建设大员的时候,弄了一些配套场矿。比如说砖场等等。这些小场矿根本没有足够的利润。
所以许松看这些厂矿不顺眼依旧很久了。
“能卖多少钱?”朱厚煌想了想,说道:“其中造船场不能卖。”
许松心中有一本账,说道:“大概能卖出数万两银子。”
朱厚煌皱起眉头说道:“数万两?”不是朱厚煌看不起这数万两,只是觉得不大可能,大员附近的矿产,是朱厚煌刚刚在东雍立足的时候,弄的产业,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现在东雍的市场扩大的数倍,这些矿产也能给少府带来利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