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中华-第7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里,他忽然有了个新主意,“除非,贵国能够向中国船厂采购潜艇……中国国内的船厂建造的潜艇质量,并不属于贵国的产品,尤其是在技术性方面的成熟工艺,更能确保提供最优秀的产品!”
秦铠笑眯眯的看着施莱尔公使,这可是一笔大产业,当然,他可没想过要替德国佬省钱,省去的专利授权,将会以另外一种形式从国内生产中培养出来的工业能力来偿还,相比于金钱,这可能是他更愿意去争取的东西,国内重工业方面,由于在技术层面几乎都被南洋重工垄断,以至于虽然自己有心扶持,但不少建造民用船只的工厂和地方钢铁厂都难以获得产业化发展的机会。
而如果接下德国人的单子,他也没打算让北海造船厂来做,而是向国内船厂招标,技术方面则可以由南洋体系提供一部分帮助,来最终完成这些外贸大单,假以时日,这将足以培养出南洋体系外另外一个兼具活力的巨大工业产能。
施莱尔倒也不笨,他也立刻明白了秦铠的意思,“亲爱的秦,这件事情我觉得很有合作前途,不过我需要向国内请示才能给予您最终的答复,对于皇帝陛下,德国工业的需求帝国也是需要满足的!”
秦铠点点头,“亲爱的施莱尔,我很乐意见到这双赢结果……今天请你来,其实并非因为两国的军事合作问题,而是另有重要的事情,因为涉及我们友好的德意志帝国,所以,我很愿意分享这一绝密的消息!”
绝密的消息……这几个字眼立刻吸引住了施莱尔的全部注意力,能让秦铠如此郑重其事的单独约谈自己,很显然,这涉及的内容必定是不同凡响,他立刻坐正了姿势,“秦总理,中国的友好我一定会如实向威廉二世陛下转达,德意志帝国现在乃至将来,都会是中华帝国的绝对支持者!”
中华帝国……秦铠对这厮竖起了中指,咱明明是共和国,到这厮嘴里咋就成了帝国,不过,大中华在过去十年间的对外扩张和收复领土的行为,毫无疑问是体现出了绝对的帝国元素,这施莱尔肯定也因此才如此吹捧……
“施莱尔,据我所知,贵国驻非洲公使秘密与奥兰治国的布尔人签署了一系列的军事和贸易协定,并且向奥兰治自由邦输送了大批武器弹药……”说道这里,秦铠停下来看着施莱尔,自然是需要这位来确认此事。
施莱尔对于德国在非洲的外交事务也是有所了解的,这些信息他自然也通过国内自己的人脉获得了证实,现在德国对两个布尔人国家德兰士瓦、奥兰治的事务上的指手画脚,自然是出于德意志帝国体现外交影响力的角度,德皇威廉很乐意在英国人不能解决的非洲事务上插手,以彰显德意志帝国的力量。
据他所知,德国与奥兰治国的外交努力正在实施中,而且,这个荷兰裔国家显然对德国的态度十分在意,而德国由此也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奥兰治自由邦国的部分矿业资源开采权,而对于另外一个布尔人国家德兰士瓦,德国事实上也在肆无忌惮的进行着军火贸易,而德兰士瓦的黄金则源源不断进入德皇威廉的口袋,
现在秦铠忽然提起这和中国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事情,施莱尔立刻飞速的考虑起其中的关联,不过,几乎在几秒钟内,他便确认了一点,这绝对不是这向来果断中国领导者的闲聊,其中必定有让自己迫切需要了解的消息!
“亲爱的秦,你所了解的都是事实,我还能向您透露一些更多的信息,帝国首相霍恩十分乐意于推进德国在非洲的利益,而威廉二世陛下在今年2月也秘密接见的德兰士瓦的外交团队,德兰士瓦首相克鲁格希望德国支持他们展开周边非洲国家的军事行动,以获得非常重要的贸易出海口!”
施莱尔的回答倒是表露出一幅坦诚的模样,甚至还透露这个最新的消息,不过,在国与国的博弈中,只有国家利益,而不会有个人交情,秦铠对此自然心知肚明,这位的坦诚,自然是需要获得来自自己的最精确消息。
“施莱尔,既然德意志帝国在奥兰治和德兰士瓦拥有极大的利益,那我就必须提醒你,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政治野心已经激怒了英国政府,通过我获得了诸多情报,英国政府正在秘密推进对布尔人新的战争,十四年前的历史将会重演……但这一次,英国人显然不愿意重蹈覆辙!”
【神马读者兄弟的真是太慷慨的,雪漂再三拜谢,同祝所有书友和兄弟们中秋快乐、花好月圆~~嘿嘿】(。)
第1099章 秦铠的谋断()
秦铠对于英国与布尔人国家间战争的判断,自然源自于他对历史的了解,事实上,英国人自从第一次布尔战争失败后,从未放弃过对奥兰治和德兰士瓦两国施加压力,尤其是在1883年后德兰士瓦大金矿的发现,更是让英国政府十分的懊悔。
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卡那封勋爵就指出了,为了在南部非洲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英国殖民体系,需要建立一个联邦式的南非,囊括德兰士瓦、奥兰治和纳塔尔,以开普顿殖民地为领导,在这些自治的殖民地建立起英国式的议会代议制度,保护英国在南非的贸易利益和劳动力供应,并保证其属地和臣民的安全,而事实上,这种由自治的白人殖民地组成联邦的做法,已经在加拿大实现。
事实上,相比于大英帝国的殖民战争,秦铠对于战争另外一方的布尔人——也就是当地荷兰裔白人——也完全没有好感,第一次布尔战争,在他看来,不过是过气殖民者与当权殖民帝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英国人最终中止了第一次布尔战争,更多的原因在于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治邦怎么看都是块不毛之地,天知道下面会蕴藏着大金矿呢!
两个布尔人的共和国成立后,依托于金矿和钻石矿的高额税收,几乎在一夜间完成了从贫农到暴发户的历程,一个不再为生存担心的旧殖民者国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继续他们先辈未曾完成的殖民战争。
德兰士瓦政府原本就对英国政府极端的敌视,加之兰德金矿股权完全掌握在英国商人手里,所以,布尔人也就放手对兰德金矿征收苛重的直接税和利润税,来自金矿的税收竟达德兰士瓦共和国岁入的八分之七。
此外,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还颁发各种特许权,垄断矿业必须的炸药经营,随心所欲的提高从开普殖民地向德兰士瓦进口或转口的商品关税率。部分特种关税竟然达到竟然的150%,仅进口税每年就攫得100万英镑以上,对炸药的垄断经营则使政府每年再获利60万英镑。
在外交方面,德兰士瓦总理克鲁格则完全脱离了英国人的挟制。这位布尔人中的野心家,十分明确的将寻求支援的目光转向了欧洲,并且在数年前就与德皇威廉二世达成了某种默契。
德国首相霍恩亲王的撮合下,雄心勃勃的克鲁格和同样雄心勃勃的威廉建立了密切的个人交往。这两位先生脾气相投,都好大喜功。都喜欢穷兵黩武,在南部非洲都有一个雄心勃勃的针对英国人的军事计划。
秦铠坦言中提到的布尔人计划,立刻让施莱尔也是大吃一惊,要知道,对于行事严谨的德**方,可从未向德皇威廉二世提供过任何布尔战争的建议,德**方认为,布尔人唯一能阻止英国进攻的,绝对不是武器和军队,而是他们也拥有的一张白皮肤而已。
英国人已经全面控制了开普殖民地。获得了充足的南非港口,可以随心所欲的向各处增兵,而德瓦士兰和奥兰治自由邦都是内陆,只能通过河道进入海岸线,而两个布尔人国家所处的平原地带,正是英国海军陆战队和骑兵最容易发挥战力的地区。
而英国方面一旦投入战争,必然会调动海军陆战队和当地驻防的英国骑兵,通过德比尔斯公司建造的铁路迅速控制德瓦士兰和奥兰治的重镇,反观德瓦士兰和奥兰治方面能投入战争的仅有几千人的正规军,剩下的绝大多数是民兵和警察。这样的军事对抗,结果显然不用德国陆军参谋部来进行推演!
“秦总理,英国方面有进一步的行动?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在威廉二世陛下与德兰士瓦总理克鲁格建立外交合作后。英国政府一直就表示,不会武装介入与布尔人的战争……难道这一切都是英国人的烟雾弹嘛?”施莱尔虽然早已认定了秦铠的判断,但却依然提出德方最难以理解的问题,毕竟,等他将消息传回柏林,估计回答这些问题的就是他这个驻华公使了!
秦铠对此自然早有应对。他只是微微一笑,“亲爱的施莱尔,德瓦士兰并不具备德意志帝国实力,却要拥有德意志帝国的雄心,这原本就是个可爱的错误……就如如今的远东,大炮的炮口之下,没有任何外交谈判生存的余地……不过,我可以提醒您、我的老朋友,英国人可能会马上有行动,但却不一定是大行动!贵国一定能处理好在非洲的利益!”
施莱尔长长的哦了一声,像是顿悟一般很用力的点了点头,又拐弯抹角的扯了一通,这才告辞而去,他四平八稳的一出门,跳上马车便立刻让车夫全速赶回领事馆,当天下午,一封十万火急的秘密电报就沿着电报线的每个节点迅速传向了欧洲。
秦铠自然能大致判定第二次布尔战争的进程和节点,不过鉴于自己对历史的改变,他更需要坐观其变,大英帝国的军力相比曾经的历史,因为从亚洲的全面退缩,显然会更加注重于西亚和非洲,针对非洲的殖民权益至今仍然是英法两个殖民强国关注的重点,而他向德国方面透露的消息,显然更愿意看到,德国方面在这场战事中的介入!
事实上,在布尔战争的利益上,自己秘密掌控的环球德比尔斯矿业公司拥有的利益倒是和大英帝国颇有共同之处,但是,从国家利益来看,自己显然更希望布尔战争的泥潭更深,而英国人在布尔战争中拖的越久,那样的话,中国获得的稳定发展机会将会越长。
更让秦铠在意的是,布尔战争在欧洲外交史极其重要的分水岭地位,也正是德皇威廉二世与德兰士瓦总理克鲁格之间的密切关系,最终让这位好大喜功的德国皇帝拍发了那封极为愚蠢的电报,这位皇帝陛下祝贺他的老朋友,“在未向友邦求助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力量抗击侵略,击败了入侵贵国的武装集团,重建和平,维护国家独立。”
面对这样露骨措辞的电报。英国人要是不出来强硬面对,恐怕那也不是这时代的大不列颠帝国了……最终,威廉二世的外交策略并未达成他原本预期拉拢俄国、法国的目的,却直接导致德国、英国最终走上对立面。
错综复杂的欧洲局势。可谓是交织着各种恩怨情仇,秦铠细想起来,也颇有些把握不住,所以,现在他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一切的机会,给予走入正轨的中国一个腾飞发展的机会。
在与施莱尔会面后的第三天,情报司受命成立了一个全新的机构——海外军情司,专注于海外军事情报的调查,而第一轮的重点项目,就是进入南部非洲英国殖民地进行军事调查,目标就是发生的英布战争,而这一情报组织则对内阁总理秦铠全权负责!
6月7日,正当秦铠专注于欧洲局势和第六混成旅进藏事务时,来自广州南洋大学下设的南洋实验室传来了让他振奋的消息。原本他寄希望于超级自大狂特斯拉能够迅速解决的电子管技术,这一次出成果的竟然不是马尾实验室,而是之后筹建的南洋实验室。
南洋实验室电磁学研究组是10年前从柏林大学回国的钟俊成,这个不到35岁的年轻人领导的10人小组,从真空管技术入手,改良了自主技术的真空泵技术,结果意外发现了电子真空管的发射效率与电子管内残存空气量有极大关系,而从实验室机密文献中查阅到另外一个钨丝高氧化的特性,让他们找到了突破口……
如今在国内由各大型高校筹备的科技实验室,已经成为了国内技术攻关的重要阵地。南洋重工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力度,很快,通过前期高温反射电炉的投产,为南洋实验室提供了数量庞大、可供试验用的钨丝产品。
在真空管技术上。马尾实验室早已经走到了当代技术的前列,建造在福建马尾的南洋灯泡厂已经是目前全球产能最大的灯泡厂,年产量超过50万只,获悉南洋实验室对真空管的需求后,立刻通过灯泡厂的高级工程师进行技术攻关,很快就提供的稳定工业化生产的方案。
最终技术上的突破。来自于钨丝工艺的改进,原本最优良的抽真空工艺都无法避免残余氧气的存在,而钨丝在最低量氧气存在的情况下,也会立刻烧毁,但这一不足带来的直接成果,就是能真空管极其高昂的成本,不过,在试制了近百种添加各种除氧剂的钨丝后,钟俊成所在的实验组成功的制成了稳定型的含钍钨丝。
经过前后长达两年多的研发和实验,借助自有超级规模的灯泡厂,为整个体系的真空电子管技术提供了最优良的生产基础,同时,在特斯拉小组取得的真空管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T型真空管中试验加入闸极,南洋实验室的电磁学小组分别制造出实用意义上的真空二极管、真空三极管,投入国产无线电设备制造后,军用无线电台高频发报机的发射功率获得了惊人的提升,射频范围也大幅度增加。
现在阻止整个无线电技术发展的,仅仅是工业化产能的因素,电子管的技术壁垒已经完全解决了,当然,以目前的真空管的制造工艺,立刻进行大规模生产显然有些超前,但是小范围提供军用和用于技术性研发完全能够满足。
1895年6月7日上午10点,安装了新型大功率发信管的AT95型军用无线电报机的湛江号补给舰在大批战舰护航下进入中国海外全罗省济州岛区域,向遍布渤海、东海、九州省、江苏、山东、上海的无电线接收站拍发了“中华崛起”为内容的试验性电报。
几分钟后,上海电报局、九州省军用电报台、青岛电报站以及渤海区域巡航的数十个小型舰队都收听到清晰的电报音,并且成功的记录下电报内容。
秦铠收到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向正在执行任务的湛江号回复了嘉奖令,同日,内阁颁布特别命令,表彰了南洋实验室取得的杰出科技成果,并将按照国家级成果给予进一步奖励,信息传递,对于军事行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成果的实用化,让中**队至少取得了10年以上的技术领先地位!(。)
第1100章 德国的要求()
1895年6月上旬,从各个渠道汇聚到秦铠这里的消息,让秦铠也有些搞不清楚状况,很显然,施莱尔已经将自己需要传递的消息送往了柏林,但是,柏林方面竟然毫无动静,至少,自己从获得消息上,看不出那位志向高远威廉二世对这一重要消息进行过任何的处置!
就在国内无线电远距离通讯获得突破性成果后的第三天,秦铠获悉,就在6月1日,德兰士瓦政府突然强化了对英国的态度,那位与威廉二世同样野心勃勃的德兰士瓦总理克鲁格天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竟然再次对国内的英国侨民宣布了一系列更严苛的政策。
政府财政还算比较充裕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宣布,定居在约翰内斯堡的外国侨民必须每年的前2个月缴纳上一年度全额的赋税,否则将受到政府严厉的罚款处罚,甚至没收财产,但是,给予侨民的待遇却愈加的恶劣……天知道这个德兰士瓦的政府官员是不是脑子烧坏了!
在苛刻的税收条款颁布后,德兰士瓦官员竟然再次强调,英国侨民没有权利参加国家元首和立法会的选举,不能担任政府公职,其子女不能上政府资助的学校,不论他们是英国人、新教徒,还是犹太人或者天主教徒!
这些有大英帝国为之撑腰的英国侨民自然不能接受这种苛刻的待遇,该死的布尔人,竟然把血统高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犹太人、天主教徒同等看待,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待遇,条例颁布后不到两周内,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内至少有7座城镇爆发英国侨民的示威!
英国人的要求显然也有些出格,作为当地侨民,他们提出的口号是,要求与布尔人同样的、或者至少与他们“对社会财富做出的贡献”相称的政治权利,而后又升格为要求集会自由、教育平等、组建自己的警察局、自己的陪审团、自己的市政和公用事业……
这几乎在提出的时候,就注定了不可能被接受,6月22日。德兰士瓦当局十分傲慢表示,容许英国人在德兰士瓦分享资源已经是极大的宽容,英国侨民必须严格按照德兰士瓦政府的要求去做,否则。他们不排除使用武力来将这些不合作的英国侨民驱逐出境!
一时间,欧洲各国的目光都立刻转向非洲南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