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中华-第6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痛蠛庞憷淄В缫丫鹆烁鞴>闹厥印

    英国海军部已经由徳温博特海军部造船厂进行研发,去年末已经生产出了新型的“响尾蛇”驱逐舰,不过,由于英国方面并未采用新型汽轮机作为战舰动力,而是较为先进的四胀蒸汽机作为动力,很显然,在速度和作战效能上都暴露出缺陷,但是英国海军却发现了这种排水量较大的海军驱逐舰,具备另一个非常实用的作用,那就是替代吨位更大的巡洋舰进行远洋护航,驱逐舰在外海具备良好的适航性。

    而中国海军白皮书大力提倡发展驱逐舰队,立刻被外界解读为对中英联合声明的背书,至少看起来,大英帝国与中国新政府之间的蜜月之旅似乎已经开始,中国人、英国人都从这样的合作中拿到的需要的利益唯一让外界感到不解的是,虽然中国人凭借着几次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在远东强势的军事地位,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英国人的立场!

    白皮书发布后的两天内,位于旅顺港的联合舰队司令部就收到了上百位军官和海军参谋提交的报告,其中对于海军未来规划赞赏着有之,但其中一多半都表明了对这所谓白皮书上规划的不满。

    当然,这些提交议案的几乎都是出身南洋派系的海军青壮派,中俄大海战之后,完成整编的联合舰队,早就信心满满准备朝着世界级海军前进,联合舰队的实力,现在早就是不用质疑的强大,但是,舰队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在舰队高层看来,那也是一清二楚的事情。

    虽然拥有近20艘各型战力不俗的装甲舰、铁甲舰,但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强大,中国舰队要走的路还很长,除了定远、镇远外,黄山号、泰山号、玉衡号的防护力也相当不错,但是,作为目前规模的中国海军而言,更需要的是像海军上将级或者北海试验舰那一型的坚固战舰,而非现在海军发展白皮书内提到的大量不足千吨的驱逐舰!

    海军司令吕翰现在却未在旅顺,数天前,他就和许寿山、唐青山接到军政部的命令,由总理国务院出面协调的一次海军情报发布会将在军政部秘密召开,他从军政部参谋司拿到留守的陈英关于白皮书的电报后,笑呵呵的将电报递给许寿山,“玉珊,石彪这小子做的假策划,从方略到舰队配置,倒真心做的挺到位的,连我们海军参谋部的军官都给蒙住了!”(。。)

第859章 军校生的未来() 
5月的中**界无疑是极度热闹的,除了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海军发展白皮书外,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迎来了第一批四年期的军校生迎来了他们的毕业季,不过,对于这些淮军时期入校的军官来说,如今早已不复存在的淮军无疑是一个让他们略带遗憾的名称,而就因为这个,他们的三年学期被延长了一年,这一年的授课内容完全由南洋指挥学院的军官来主持。

    21日,天津武备学堂内中德教习堂外,上百名装束划一的军校生正在几名德国教官的口令声中进行了步兵操演,而校场外,一批即将毕业的军校生正围在号令房门口,而圈子中间坐着的一个上尉衔肩章的军官,其中部分军校生手上还拿着各种抬头的报纸。

    “诸位、诸位,看了今天头条了嘛!军政部要大规模扩编海军陆战队规模,为国家发展海外经济服务!秦总理不是发表了以农为本的施政纲领嘛,现在这个政策,难道是要进行海外扩张?”一个学生指着自己手上的天津时报大声的发表这评论。

    “国家大事,我们这些小兵瞎掺合什么这不是正是我辈的机会,国民军改编的好时机我们是错过了,这一次,海军陆战队的扩招,那我肯定是要去报名的!”旁边一个面容古板的年轻人接上话题,不过,很显然,这位对于政治毫无兴趣。

    这番话一出,立刻有不少人附和,不过。早有人另有担心。“芝泉兄说的极是。只是我等出身北洋,我可听说,广州的南洋指挥学院和士官学校考生如云啊,恐怕我等这出身就要矮半个头啦!”

    这一番话立刻引来了一阵闹哄哄的议论,这里的学员多数是出身淮军底层,其中世家子弟那也不少,只是,如今的淮系世家。根本是一文不值,国民军整编后,虽然不少淮系高层还吃着皇粮,但是自家有多少斤两可都一清二楚,如今的军界,淮系早已是昨日黄花!

    议论一番后,这事情自然是毫无结果,那被众人称之为“芝泉”的年轻军官拨开人群来到里面那个尉官旁边,“华甫兄,你跟严教习熟悉得很。这次又跟着严教习去了广州参加南洋工业大学筹备观礼和军事装备实验室,可有什么准确的消息。我等可不想毕业后被发配到地方上操练那预备役去!”

    这当中而坐的冯华甫大名冯国璋,与发问的段祺瑞段芝泉乃是同窗,而冯国璋因为颇受武备学堂教习严复赏识,加上在去年军校接管中所提的军训八建议的条陈又受到派驻学堂的教导团王少校的表彰,所以称为了这一届毕业生中第一批十名授衔的军官。

    而早些时候,严复已经接受了内阁总理秦铠的聘请,担任内阁特别顾问,只是因为天津武备学堂的事务尚未交接完成,所以还未赴任,而早些时候,冯国璋以严复的随行官的身份一起到广州进行了一番考察学习。

    而冯国璋在学校颇有威望,而且还敢言敢为,去年武备学堂转由军政部直接管辖后,他曾通过严复提交了延续德式军事训练的报告,这可不是普通军校生敢做的事情,所以,颇受军校学生的敬佩,而段祺瑞所言的操练预备役,那是因为早两期有些军校毕业生被派往地方上的军官团任职,那样基本脱离了军事一线,主要任务在地方上进行预备役和征兵事务。

    听到同窗们的担心,冯国璋的神态颇为轻松,他指了指同窗手上的报纸笑着问道:“诸位,这报纸上的消息嘛,我看只可信一半知道为什么嘛?”

    “华甫兄,别卖关子了,莫非严教习给你透了什么风声!”他这番话立刻引来一片追问。

    “严教习要赴北京担任内阁顾问,这件事情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吧!” 冯国璋哈哈一笑,看了看周围的同窗,然后继续说道:“之前和严教习去广州的时候,我在南洋军事指挥学院里听到他们在谈论一个战术概念——战争的本质,就是要御敌于国外,我想,这足以指明我们日后的发展方向!”

    御敌于国外这战术理念立刻让所有学生兵们都充满了各种联想,庞大的中国领土,要做到这一点,很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冯国璋正要多说两句之时,远处有人飞快的跑过来,嘴里大声的喊着,“快去西大门看榜啦,第一批军官分配名单已经挂出来了,全部分到广州的24、25师和和新编海军陆战队!”

    听到这消息,一群里呼的一下就散了,冯国璋不紧不慢的起身,看了看身旁段祺瑞,笑着说道:“芝泉,我跟严教习提过你的想法了,依着严教习跟秦总理的关系,我觉得你我都到海军陆战队应该没问题的以后咱们说不准还真是一个部队的袍泽了!”

    段祺瑞一听,也是心思大定,这当兵不打仗,可不是他段芝泉想要的军旅生涯,两人也不慌不忙的跟着大队向军校西大门而去

    北京内阁总理府内,老老少少服饰各异的几人正在客套的先聊着,这时候,屋外传来了一阵密集的脚步声,几个人立刻都起身、态度恭敬的看着门口,片刻后,身着颇为新式仿中山装服饰的秦铠出现在门口。

    对于这位秦大总理今天的闪亮登场,唐绍仪、唐国安两位留美学童倒是并未有太多的惊讶,而何兴、吴金贵、陆义锦虽然有些讶色,不过,这位秦大总理已经给过他们太多惊喜,今天这一身新服装,完全在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反倒是今天的两个新面孔前清邮政大臣盛宣怀和上海滩银行大亨席正甫对望了一眼,他们两人收到内阁总理秦铠的召见,说实话,十分的出乎意料,要知道,一直来,他们两位,一个是淮系的钱袋子,一个是洋行的中方大买办,说白了,都是看银子说话的人物,原本两位在新政府成立后,都琢磨着把银子收收,随时准备进租界做寓公的。

    不过,新政府成立后,倒是风平浪静,虽然有些个趁机扰乱市场、囤积居奇的商人被打击了,但是,总体上而言,国内经济反倒是发展迅猛起来,但是,在上海滩和各个通商口岸做买卖的规矩,却还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结果,盛宣怀的产业和席家参股的上海几家银行纷纷遭遇了一些未曾有过的难题,产业方面,由于南洋重工支持下的一部分两广产业纷纷向沿海其他城市扩张,当地的轻工业资源和廉价人力资源,可比广州能省下不少成本当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地方官僚和行政效率完全没有跟上新政府的要求,跟两广、福建没法子相比。

    不过,就算是有这么多问题,这些产业商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也在几个月内就找到了窍门,那就是寻找地方选举中复兴党能取得绝对多数的府县进行投资,而通过复兴党内部的沟通,很容易就能获得地方上的支持,反之,到了地方上进行产业开发,则可能需要大笔的银子来开路对于商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成本,而是便利!

    而这样情况下,盛宣怀执掌的部分淮系产业纷纷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如江南织造局就面临来自江浙的纺织业巨大冲击,尤其是在失去了官办背景后!

    同样的问题,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席家也一样要面对,南洋银行迅速的崛起,加上新政府在一系列赈灾、民生补贴等业务中的大力推广,几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如今的南大洋和南洋银行汇兑票据已经完全掌握了支配地位,尤其是,政府资金全部被要求投入南洋银行,这直接切断了上海滩许多西洋银行的利益链。

    也就是在这种局面下,秦铠一纸公函把他们两个招到北京来,到底是能有怎么样的结果,两人显然比其他几位南洋系的大佬更我急切和关心更让他们心惊的是,刚才陆义锦陆大掌柜一番介绍之后,他们两人才知道,这里几位,可都是南洋体系中神龙不见的大人物。

    秦铠落座后,他们这些人方才小心翼翼的坐下,对于南洋系的这些各阶层的大佬而言,秦铠那就是一个传奇,他们大多数看着南洋体系这个巨无霸如何完成这神话般的转变,每一个人心中,对于秦铠,除了敬仰,那就是仰视了

    而秦铠此刻看着下面这些替自己打理国家和体系内财政的得力干将们,他的心情也是颇多感慨,现在,即便是与自己仍然兄弟相称的何兴,那眼光中除了诚恳和关心外,更多的显露的则是一分敬畏这样的感觉,和中国传统的理念显然是颇有关联!

    所谓,伴君如伴虎如今的中国,自己的地位,事实上,对于体系内、体系外绝大多数人而言,依然可以和皇帝画上等号,虽然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反倒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事实!

    不过,现在他也早已习惯于这样的变化,立刻抛开那些感慨切入正题,“诸位,今天邀请你们来这里,也是相商一件涉及国家财税命脉的大事情,新政府已经决定,在南洋银行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国家银行,政府需要全面掌握和控制国内货币权!”(。。)

第860章 国家银行() 
'第二更'

    秦铠不动声色的开局,显然让盛宣怀和席正甫有些摸不清头脑,他们两个受邀而来之前,也有内务部的官员告知他们商谈的大致议题,但他们根本想不到,这位秦大总理竟然是要一口吃下整个国内金融的大市场。

    当然,他们两人自然不会愚蠢到现在开口问任何问题,对面坐着的可是南洋体系中的财神爷们,现在随便那一个站出来说句话,都能让整个上海滩地震几天!

    担任内阁财政部部长的唐绍仪接着秦铠的话题继续说道:“诸位,国内产业和工商税务的统合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这银行、金融,将是直接影响国家命脉的产业,所以,必须由政府来掌握,而非财团或者洋行来控制!”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举起手中的公文,“前清政府放弃了铸币权和金融权,造成了洋人全面控制国内工商产业的汇兑等业务,而且,利用国内钱庄、票行资金上的弱势,强行占有金融票据、兑现、汇兑等金融红利,国家经济之命脉,必须掌握在政府手里这不是与民夺利的问题,而是国家兴亡的问题,所以,中国国家银行成立,势在必行!”

    盛宣怀其实关心的产业问题,而非金融、银行的问题,而且,事实上,这一点上,他倒是大半个外行,不过,这里唐绍仪说的事情,他可是一清二楚,事实上,早今年。他也跟李中堂说起过建设北洋银行的建议。不过。李中堂手头银子紧张,最终不了了之!现在听到唐绍仪说这事,立刻转头看席正甫如何开口。

    席正甫看了看盛宣怀,他可比谁都清楚,自己一个虽然出身大户人家,不过到上海滩时早已家境败落,那是从小钱庄的伙计一步步爬到如今的地位,不过面前这几位南洋体系的大佬。随便那一个动动手,都能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更别提上面正襟危坐的那秦大总理!如今的上海滩,洋人做事都老老实实,还不是这位雷霆手段的结果嘛!

    刚才唐绍仪介绍之时,他已经仔细考虑过了,席家如今想要维持以往的风光,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如今的天下,那是在这位秦大总理手里。如何保全产业,那才是自己该考虑的事情而现在。肯定是给自己的一个绝佳机会,这样表现的机会,估计以后不再会有!

    “秦总理,在下虽然做的买办的职务,不过,我也深以为,必须由新政府出面来管控金融市场,否则,洋人虽然做买卖尚有规矩,但是,多年来,仍有不少洋人银行破产,导致果然财产损失无从追索,如果由政府来管,可谓是利国利民!”这席正甫不可不谓老奸巨猾,其实,他们席家在上海就掌控者数家票号,做的就是从洋行贷钱赚取差价的买卖!

    秦铠听了之后,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去拆穿他,对于一盘散沙的国内金融而言,自己现在做的,事实上就是抢他们饭碗的买卖,若要这些票号、银行安心接受招安,唯有诱之以利,当然,必要时挥舞刀剑也是完全可以的。

    “席总办,内阁已经将金融法案提交国家议会审定,现在是5月,从12月开始,所有外国银行都需要取得国家银行许可、并且签署一系列接受监管的协议,才能在国内从事金融业务!而所有的国内票号银行只能两种出路,接受招安或者将资金投入国家银行!”

    秦铠这手法之果断,还是大大出乎了席正甫的预料,也就是说,他们席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关闭所有票号,然后乖乖将票号里的银子存入国家银行问题是,如此而来,他席正甫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日子那可就是昨日黄花了,自己还不如去租界做寓公好在英租界、德租界似乎还没被政府强制收回!

    他看了眼旁边的盛宣怀,这位前清的大官商,现在混的也不如意,虽然他手上还有非常有优势的人脉,但是,一切的人脉在新政府促工商和开明法治的前提下,已经渐渐难以运作自如了尤其是官员队伍的巨大变化,如今,议员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位置!

    秦铠自然看到这两个人脸色的变化,这些大买办、大商人,钱是他们最大的追求,一旦改朝换代,这些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做寓公,而不是为国出力,事实上,对于如何用他们两个,自己原本也有顾虑的,好在唐绍仪和唐国安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方案,自己又根据后世经验进行了部分修正,核心权力还是被牢牢的掌握着!

    秦铠看了眼唐国安,后者立刻起身将两份协议交到盛宣怀的手里,结果这两个家伙像看死刑判决书似的战战兢兢的看完之后,都忍不住大大喘了口气在这份协议中,根本没有他们想象中强制收购产业的说法,而是以合股的形势进行分配。

    唐国安解释了之后,这两位算是彻底搞明白了,而南洋银行的大手笔,也让他们大为吃惊,不过却是心定了不少,按照协议,新政府给予席正甫和盛宣怀安全上的保障,当然,这包括财产和生命两方面的,这也是这两位最关心的问题了!

    而他们要协助的,就是利用手中的人脉和人力,收拢过内票号的资金和洋行的汇兑业务,平稳的将整个金融市场过渡到中国国家银行掌控的局面下,这就是他们最大的贡献!当然,唐国安在这件事情上完全有充分的后手,做空美国股市的经历和积累的人力资源,他手头上目前有两支熟悉金融规则的外聘团队在同步工作。

    基于国内金融改革的契机,一批南洋体系的留学人员和来自欧洲影子公司的华人员工团队已经同步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