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中华-第5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点,中国人在大海上掌握的巨大优势,已经让大ri本帝国的发展捉襟见肘,而即便是地面战争中,能够击败身为列强的俄罗斯帝国,这说明,目前中国的那支新式军队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但是,陆军,这却是ri本唯一还有信心的地方。
十余年脱胎于德制训练的ri本陆军,已经完成了从旧式军队向西方新式军队的转变,十余年的预备役制度和募兵制度,已经ri本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的建立,加上四年前与中**队的交战失利,整个ri本陆军界可谓是卧薪尝胆,希望能获得逐鹿中国的机会。
听到陆军部、海军部不断的申诉要求大笔资金的投入,农商务大臣井上馨、夏本武扬都激动的准备拿手头的文件去砸这些个军部的混蛋,殖产兴业,工商才能兴国,如今ri本最需要投入的地方,恰恰不应该是军队,而是工商业
ri本内阁会议的混乱场面,让端坐的明治天皇也沉不住气了,他坐直了身体大声的呵斥着下面这些主导国事的大臣们,“诸君,中国zhèng fu所辖富饶、发达的地方,只不过是两广、闽浙,但面积已经数倍与我国,我们唯有不断强化武备,才能获得主导亚洲发展的能力所以,你们在这里要讨论的,我想应该是如何迅速提升帝国的国力,而不是什么浪费时间的卧薪尝胆!”
说道这里,明治天皇身边的公爵三条实美得到示意,将一份ri文报纸送到了这些大臣的手里,这是东京都销售十分不错的时事新报,而三条实美特别以红sè毛笔点出来的标题文章,却是一篇书名东条三郎的时论,内容竟然是讨论的是ri本对外扩张的可能xing,而标题的内容更是触目惊心不扩张之亡国论!
看到这标题,在座的大臣们无一例外都判定,这肯定是陆军或者海军某些激进年轻军人的论点,目前在ri本军中,持有必须立刻对外进行军事扩张想法的军官比比皆是,不过,对于向哪里扩张、如何扩张?这些底层的军官显然没有什么非凡的见解当然,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部也有过一些想法!
只是,隔壁那个东方大国忽然间凭空崛起,让ri本军界都是一片哀鸿,征讨朝鲜失败已经基本阻塞了向大陆发展的机会,所以,今天报纸上这一论调,近来显得颇有市场!
报纸在大臣之间传来传去,所有人似乎都一下子沉默了下来按理说,ri本政界向来很少受到这种来自民间媒体的影响,但是,面前这报纸上这边分析得头头是道的文章,却让所有人都不得不佩服这作者。
“山田君,这种文章怎么可以公开出现在国内报纸上呢?”大臣们低声交谈的时候,伊藤博文首先责问起司法大臣山田显义,伊藤十分严肃的说道:“有没有查过撰写这文章的军官,必须严厉处置这种行为!”
倒是三条实美替山田回答了这个问题,“伊藤君,这件事情我早就让jing察厅去调查过了,跟军时事新报编辑的陈述,是有军人模样的年轻人花钱刊登这篇文章的,不过,确实没有留下任何的信息,无从查找但是,这篇文章分析的内容,确确实实都十分的准确,所以,我们也认为,向南方的扩张,或许是帝国的一个出路!”(。)
第841章 英国强人造访()
běi jing皇城西安门旁的军政部内,秦铠正在笑盈盈的接待几位英国客人,当然,其中包括近来军政部的常客、英国驻华公使鲍尔,另外三位是身穿英国海军军官服的客人,其中两位,他也算熟悉,高瘦的大胡子提督琅威理和英国远东舰队指挥官哈密顿少将。
而最后这位英**官,秦铠见面后竟然有些熟悉的感觉,不过他确信,自己肯定未曾与这个jing神饱满、小麦sè皮肤的英**人见过面,而鲍尔礼节xing的一一介绍之时,他这才恍然大悟,这位竟然是目前担任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官的约翰?费舍尔少将,自己曾经熟悉的那段历史中,被誉为英国皇家海军最杰出改革家的英**人,而他的改革成就,确保了大英帝国在今后30年间的海上强权地位。
很显然,这位忽然来访的英国皇家海军高级军官肯定不是来běi jing游览长城和吃烤鸭的,秦铠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位自己曾经在历史画册中见过的英国强人,而此刻,费舍尔少将也在观察这位据说一艘打造远东中国强大海军的中国将军。
鲍尔公使虽然觉得这位中国秦将军的表现有些奇怪,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大英帝国的地中海舰队司令官那可是皇家海军中重量级的人物,既然秦铠这么有兴趣,他也就越俎代庖又介绍起来。
“秦将军,琅威理上校给予了贵国海军技术上的成就极高的评价,而报告提交索尔兹伯里首相和海军大臣后,我国zhèng fu对于开展两国海军的交流非常感兴趣。而费舍尔少将率领的海军军官团就是来远东考察中俄海战以及商谈如何开展海军交流事务的!”
说到这里。一旁的费舍尔少将起身拿出一份公文递给了秦铠。秦铠微微点头接过后,就在三个英**官诧异的眼神中打开厚厚的公文阅读起来公文中,英国zhèng fu还是表现出对远东中国崛起的尊重,至少是外交辞令上可以如此理解,不过,在充分表达了这个态度之后,英国人又提出了一些巩固两国建交成就的外交条件。
其中就包括希望能获得中**方的支持,协助费舍尔少将一行军官团展开对中俄大海战情况的收集和调查。作为世界头等的海军强国,中俄大海战云集了俄国最先进的大型铁甲舰以及庞大的舰队,却最终却以全军覆灭的结果成就了远东中国海军的赫赫威名。
这场大海战可以说是铁甲舰时代最有代表xing的海上战争,之前中法、中ri大海战,虽然交战规模也不算小,例如中法之战中,法国人前前后后在越南海岸和中国福建沿海的作战中损失了近6万吨的战舰,但是,法国人当时的战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型铁甲舰。最大吨位也不过4000余吨。
而这次中俄大海战中被中国舰队歼灭的俄国太平洋第一舰队中,就有3艘真正意义上的铁甲巨舰。尤其以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最为夺人眼球,厚达400mm以上的重点防护装甲和3门305mm主炮、8门120mm副炮,这完全与英国同型战舰战力类似。
但是,拥有三艘装甲防护如此jing锐的海军战舰,俄罗斯帝国太平洋第一舰队却还是毫无悬念的被中国舰队全部歼灭在大海之上,甚至没能依靠如此完美的装甲撤离,这让英国皇家海军对战争的细节充满了好奇。
所以,在两个多月后,英国zhèng fu才会派出如此庞大的海军阵容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进行大海战的考察,费舍尔少将最初对于调查的兴趣仅限于中俄大海战中双方速shè火力的使用情况,毕竟,以现在英国国内普遍的观点来看,远东中国的这个新zhèng fu,意外的击败了老牌列强俄罗斯,这其中,俄国人在海军建设上的弊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俄国海军军备的建设,从亚历山大二世开始就投入颇多,亚历山大三世上台上,俄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已经颇为丰厚,所以更是雄心勃勃的扩张海军,不过,俄国国内的最庞大的造船厂,是由帝国海军部直接管辖、1704年由彼得大帝下令创办的帝国海军部造船厂,这家俄国最大的造船厂目前有能力生产万吨级铁甲舰的能力。
但是,俄国官僚主义的作风在船政管理上可谓是弊端重重,海军部造船厂虽然拥有建造能力,但那个建造效率,实在让欧洲其他列强叹为观止,早年的彼得大帝号从设计到建造完成竟然花费了长达7年的时间,由此可见一斑。
往往是战舰下水后即告落伍,而且,俄国海军部还不断设计出非常奇葩的战舰,这一点上,相比新学派盛行的法国海军,所做所为更让人错愕,据说还设计过舰体圆型的铁甲舰
所以,俄国海军战舰的建造除了在国内海军部造船厂和加列尔尼造船厂下单外,还向法国工厂下单,甚至向英国私营造船厂下单不过,俄国人在打造海军强大阵容时,却在海军军官、士兵的培养上落伍于欧洲列强。
俄罗斯帝国海军中,农奴出身的士兵和水手根本没有晋身军官的机会,所有军官必须是贵族出身,这样僵硬的体制下,俄国海军训练完全是表面文章,士兵的训练程度极其低下,而海军军官则多由陆军中贵族转任,多数军官对海军战术根本不了解。
出于国内的一致认识,费舍尔最初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不过,在抵达中国后,再与已经展开俄国大海战考察的远东舰队哈密顿少将、驻北洋舰队琅威理上校交流后,他却获得了大量报告中被高傲的英国大臣们忽略的事实。
琅威理作为参与两次大海战中英国方面军阶最高的军官,这位14岁就参加皇家海军英**人的意见显然不可忽视,他对于两次大海战中,中国联合舰队的战术表现赞赏不已,并且十分确信的给予了海军最高等级的评价,认为中俄东海大海战是一场由中国人主导的“纳尔逊似的胜利”,而战争的结果,也一举奠定了中国人在远东地区的海上霸权。
而费舍尔敏锐的发觉了不少值得推敲的东西
昨晚没写完,先补上昨天的(。)
第842章 军事交流()
目前英国海军作战理论事实上是落伍于中国联合舰队的,大英帝国的将军们对于海军炮战的距离上,还执着的认为,有效的炮击距离在2000到4000米之间,但是,费舍尔这一次也很清晰的从琅威理的报告中读懂了一个事实,中俄大海战决定xing的初阶段交战,却是在超过5000米的距离上完成的。
中国人凭借着远距离炮战上的犀利攻势,彻底打垮了俄国海军依仗的巨舰大炮,琅威理再三强调了中国海军新式战舰上装备的210mm水压复进式速shè炮的决定xing作用,正是依仗着这种先进的火炮,中国海军率先取得了俄国海军炮兵训练距离外的战果。
虽然目前中**方并未公布海战时的炮击命中率,不过,琅威理估计出的一个数据,命中应当在7%到10%左右!而这数据已经让费舍尔有坐不住的感觉了,要知道,同样装备了速shè炮的英国海军,即便是最优秀的炮组成员,能够取得在1500米距离略好于10%的shè击命中率,但是,5000米的距离上,主炮shè击固定靶位的命中率也不会高于3%,若是移动靶命中率绝对不会超过1%。
炮术无疑是海军至关重要的技术,这一点上,在座的三位海军军官都不会有任何的意见,不过,在深层次的信息上,琅威理事实上也没能提供出更多的信息,联合舰队中,北洋战舰的改造还未提上议事ri程。这其中的原因。更多的是秦铠的意思。北洋舰队中有大批的英国雇员,在与英国人进行交易之前,一切的秘密都有保持神秘的价值。
四个英国人品尝着秦铠提供的苦茶,却丝毫没有任何的在意,他们的眼睛可都盯着正在阅读费舍尔少将带来的英国海军部公文,不过,很快鲍尔就察觉到这位秦将军不大高兴的神情。
秦铠沉着脸将公文放在桌上,然后侧头对这鲍尔公使问道:“亲爱的鲍尔。既然贵国向我国新zhèng fu提出海军的友好交流和合作,为什么还在海军部的公文内提出要限制中国海军的规模相比贵国庞大的海上力量,中国海军的规模可是小的很那,难道贵国准备在远东以武力来限制中国的发展嘛?若是如此,我将代表新zhèng fu暂时停止与贵国的一切条约的签署!”
公文的内容,鲍尔自然是过目过的,只是没想到这位秦总长反应如此的激烈,甚至以彻底放弃之前两国的大笔秘密协议来抗议!他立刻跳出来打圆场,“秦将军,海军部仅仅代表着军方的立场。军方也是不希望在远东与新zhèng fu有意外冲突,所以才要加强双方的沟通嘛。至于控制两国在远东海军力量上的提议,也是出于避免双方陷入军备竞争的泥潭,才有这种提议只是提议而已!”
英国海军部提出的方案,确实是希望以强大武备来与中国人谈条件,而这种想法显然受到英国一部分高层的支持,在他们看来,既然远东中国已经崛起为一个新的海上强国,那中国人就有了、也仅有两种选择。
一是在远东与英国展开海上力量的竞争,对此,大英帝国海军绝对应该拿得出吓死人的实力来狠狠教训一番这个远东刚刚崛起的新政权但是,庞大的武备也意味着惊人的军费,何况是不远万里从大西洋跑去太平洋。
所以,很显然,大英帝国海军部更多的是打的第二个主意,既然中国人已经崛起了,而且,还从外交层面上算起来,这次中俄的战争,大英帝国显然是幕后的推手,而且取得了相当好的结果,只是,原本以为两败俱伤、中国人惨胜的结果,却变成了中国海军的异军突起,这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有些打乱了英国海军的步调。
英国海军部于是大声疾呼,必须以外交手段来让中国保证对英国利益的保护,至于如何保护英国的利益,海军部提出了必须在中英之间签署确保英国在华利益的条约,同时限制中国海军规模,这样的话,就无需大幅度增加远东舰队的投入!
事实上,应对本土大西洋各国列强的挑战,英国海军现在仍旧需要更多的战舰,尤其是先进的海军上将级铁甲舰,而英国zhèng fu方面提出的另外一个制衡中国的方案,则是扶持一个远东的新势力来牵制中国海军的崛起,而这个新势力,很显然就是目前严重依赖英国的岛国ri本。
一边稍微打压中国,一边扶持ri本,为大英帝国的重工业提供大笔订单,这种非常聪明的制衡之道,一直来就是大英帝国光荣孤立外交的核心价值观,同样也是确保大英帝国的海上贸易的有效途径。
秦铠毫不留情的发飙一下,自然是有他的依仗,之前中英之间已经签署了数个关于铁路建设和参股的协议,而在协议中白纸黑字将中英发生外交或军事冲突列入终止条款之中,当时候,鲍尔公使其实也有担心,不过面对巨大利益和秦铠的坚持,英国人不得不让步。
而若是两国真的因此废止合同,要知道,其中部分合同已经开始履约,光是英国国内大财团的损失,就足以让不少高层官员抓狂,利益面前,唯有更大的利益才有市场,而目前要从远东找出更大的利益,绝无可能!
而且,英国货物的海关税问题,双方正进入最实质的协商之中,如果这时候新zhèng fu终止谈判,鲍尔甚至都可以想象这严重的后果,估计自己辉煌的外交生涯将就此结束除非,中英爆发巨大的战争、英国全面战胜中国但是,这样的战争所需的消耗和军费,绝对不是刚刚从经济危机恢复的英国zhèng fu能承受的。
秦铠从鲍尔的回答中确认了英国人的部分妥协,立刻话题一转,寻找一切机会把英国佬先绑上自己的战车,他神sè一变,若有所悟的噢了一声,然后微笑着说道:“鲍尔公使,那贵国海军部的公文,我还是希望您能再确认一下,对于双方军事力量达成互信和交流的良好氛围,我可是有极大的期待!”
鲍尔怎么会不清楚这其中的来龙去脉,不过,现在他自然更关心的是,这位中国秦将军嘴里的军事互信是个神马玩意。
虽然大英帝国维系着在外交上的光荣孤立,所以并没有实质xing的盟友,即便与ri本的关系,也只是带个远东的跟班而已,若是中国人能够给予大英帝国协助,他甚至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去扶持ri本当然,ri本人有钱要向英国购置战舰,这种赚钱的买卖,没有理由去拒绝的!
他立刻看了看旁边的三个英国高级军官,谈这海军交流和互信,显然应该让他们来开口费舍尔显然立刻领悟到鲍尔的意思,现在就是向中国人索要好处的时候了,他立刻抛出了自己的疑问,“秦将军,根据我们了解到的中俄大海战的情况,贵国海军一定掌握了一些极为先进的海军战术和技术,大英帝国海军在海军技术上可谓是首屈一指,我们很愿意与贵国交流这些信息,以增加互信!”
他语气刻意的加重在最后一句上!费舍尔显然也认为,与中国人技术上的互换,显然是一桩不容易的事情,对于掌握了大量海军技术的皇家海军而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可不少,光是海军培养和海军战术,过去百年间的帝国将军们就出版了大量的技术书籍
不过,中国人掌握的东西,虽然从琅威理的报告看来确实非同小可,但鉴于中国海军崛起的时间如此之短,所以,成就显然也是有限的,一旦为皇家海军掌握,定然能轻松发展和超越对方,这才是海军来远东考察的根本原因。
而这问题一抛出来,四个英国立刻都把眼光转到秦铠的脸上,现在可是看中国人表态的时刻,中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