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中华-第5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草约中出现的“永驻”、“属澳之地”及“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等外交辞令,更是隐藏着葡萄牙人的龌蹉心思,利用英文、葡萄牙文之间的歧义。巴罗果美试图为ri后掠取更多好处埋下了伏笔。
秦大总督非常惬意的坐在军政部议事厅内,手上举着一本情报司收集到的澳门方面的情报,这些该死的葡萄牙人,在这不大的澳门,竟然能够成为四成以上销往国内鸦片的卸货点,每年由澳门输入的鸦片竟然超过25000箱
屋外有人一探头,正是他的亲兵队长洪海,“大人,马龙马大人来了,还有特别行动队的田刚。是不是让他们进来!”
秦铠歪了歪头,朝着洪海笑着说道:“洪海,你现在少校军官,马龙是上校,都是新军人,以后不兴这旧军队叫法。好好记住了对了,让他们现在就进来。”
马龙挠挠头嘿嘿一笑,一缩头跑了出去,片刻后马龙已经从外面走了进来,远远的秦铠就招手让他们赶快进来,等到了屋内,秦大总督这才放下手中的公文,站起身来从桌案上一堆文件中翻出来两份摆在桌上。
“马龙,今天本来找你是为了这件事情,你先看看,不过,我临时又有了另外的想法,”秦铠指了指那几本文件示意马龙拿过去,然后有举起刚才看的那份情报司收集的澳门情况报告,“广州外的澳门那块地方,原本我倒也没太注意,不过,这次葡萄牙人似乎有些过了!”
马龙看了看秦铠捏在手上的那份文书,似乎根本没有要给自己看的意思,他也懒得去管什么澳门的小事情,桌案上那份公文上一个鲜红的“绝密”红图章早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拿过公文袋,他看了看身后的田刚,伸手把另一包递了过去,他则立刻拆开一包,里面果不出意料,出了一份白纸摘录的文稿外,其他都是厚厚的奏章,他展开那份白纸文稿,显然这是一份目录和简略的概述,而这些奏章奏报的都是同一件事情——英国人对藏南的入侵。
驻藏大臣文硕电告:二月初八,藏兵设在隆吐山的兵营遭到英**队的进攻,藏兵奋起反击,不敌溃散;二月二十五ri,xi zàng三大寺禀报文硕,拒绝从隆吐山卡哨后撤,占据当地山地准备与英军对峙;三月初一,xi zàng土司督藏兵攻英军哈伦兵营,败回
马龙展开公文,都是来自藏南的战报,无一例外,当地的藏兵与从印度边境过来的英**队发生了经常xing的军事冲突,虽然藏兵在人数上占有不小的优势,却是屡战屡败,几乎没有任何的胜迹。
而他旁边的田刚看了也是脸sè难看,这藏兵虽然和新军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不过,那片辽阔的土地,自古就是中国的疆域,岂能容许英国在那边肆意妄为?
两人静静的看了足足有半个多时辰,马龙这才合上那些奏折,考虑了片刻,这才问道:“大人,您的意思是派特种旅进驻藏南?”
秦铠摇摇手,“特种旅只是部分进驻,我另外调拨四个营新军编入驻藏部队,到了藏南,此外,我已经致信十三世**喇嘛土登嘉措,你将暂时接替驻藏大臣文硕的职务,而特种旅此此去xi zàng,切记一点,十三世**喇嘛是一个重要人物,对这个人我们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和新任,不要低估xi zàng三大寺的宗教影响力!”
马龙皱了皱眉头,让他们特种旅去作战对敌,那绝对不会有二话,但是要去和什么xi zàng喇嘛打交道,这可多少有些难为了他,琢磨了好一会儿,他才问道:“大人,这和xi zàng喇嘛打交道,总不成让我这么个带兵的去吧,这似乎跟这些整天念经的和尚讲不到一块那!”
秦铠呵呵一笑,他自然明白马龙的担心,“马龙,xi zàng一直来都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当地的藏教政权势力很大,不过,现在的体制下,驻藏大臣拥有和**喇嘛同等的权力和地位,你要明白一点,现在和**喇嘛打交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他打败英国人!”
秦铠自然了解困扰后世许多年xi zàng问题的起因,英国人对xi zàng入侵,最终与班禅活佛达成了拉萨城下之约,而十三世**喇嘛在持续多年作战依然无法战胜英国人的情况下,选择了倒向英国人,这才是造成在清末和民国初期,xi zàng出现近40年游离于zhong yāng政权外局面的祸根。
现在,正是英国人统领和训练的印度军队正在藏南于**喇嘛的军队交战的初期,这正是我们将军事力量介入xi zàng契机!当然,秦铠可没打算为这时代尚处于农奴时代的xi zàng训练出任何可以与zhong yāng抗衡的军力,而是通过展示肌肉来更加牢固掌握这块孕育巨大资源的土地。
在详细的解释了自己对控制xi zàng的理念后,秦铠也把青藏高原的地理气候向马龙做了进一步的交代,驻藏新军将从广西新军中调拨,同时将从广东新军中调去一批具有新思想、过硬素质的军官担任各级指挥官,并且通过云南岑毓英的辖区的丽江府进入藏南。
进入藏南,将需要翻越崇山峻岭,这绝对是一场堪比外东北远征的大战役,虽然战争的规模可能会小很多,但是整个战役的艰巨xing,则更甚于外东北,而在这时代,根本不存在进入藏南的公路,有的只是马帮进行贸易开辟的茶马古道!
马龙在领下这任务第一时间,就已经跑到军政部议事厅的那副巨大地图面前仰头沉思起来一直来,特种旅承担的都是新军中极其艰苦的任务,荷属东印度、菲律宾、南美伊基克都活跃过他们的身影,但这一次显然又是一次新的挑战。
秦铠也没有去打断马龙的思绪,而是招招手把一旁的田刚叫过来,这货显然也被之前的任务所震撼,这会儿正在低头琢磨一本情报司整理的xi zàng资料,不过接下来却被秦铠的命令又弄迷糊了!
第672章 葡萄牙人的噩梦()
田刚被拉到地图前面,却看到秦大总督手指所指的根本不是他刚才琢磨的藏南,而是新军的故土——广州,不过,很快他就从一脸兴奋的从秦铠手里接过一纸密令匆匆而去,都没来得及跟自家上司马龙告辞。
而马龙从军政部抽调了几名参谋,两天后就从京师消失了,三天后,内阁总理李中堂宣布,为确保中国与在华各国的利益有序衔接,由外交部和各国公使协商旧zhèng fu各项条约,同时,就条约内不合符国际准则之条款进行重新商定。
事实上,中英外交磋商早一ri就已经开始,之所以迟迟不发布消息,这自然是有李中堂的一点小心思,由于曾纪泽在这件事情上对英国人毫无好感,现在主持谈判事务的是外交部的专员伍廷芳和陈季同,对这两位,虽然他也举荐了其中的伍廷芳,但是,能不能谈好这件事,他可没有什么把握,所以琢磨着先谈一谈,进展顺利再宣布。
结果出乎意料的是,由伍廷芳和陈季同组成的搭档,第一场对葡萄牙的谈判中就锋芒毕露,对于中葡里斯本草约中商定的内容,这两位把葡萄牙人的小伎俩一一戳穿,同时还当着英国人的面把葡萄牙文的草约和英文草约找来传译进行对比,两份草约存在细节上的不一致,葡萄牙人竟然玩起这种手段,这让原本准备暗中帮助葡萄牙的英国人大感吃惊,同时对葡萄牙人心生jing惕。
当天最灰溜溜的莫过于葡萄牙的全权代表罗沙,他自然是知道这其中隐蔽的猫腻,问题是,这些中国人怎么会知道的如此清楚,这让他完全无法想象,依着在谈判现场的情况,对方对于其中的猫腻那是一清二楚。
而且,这两个中国人英语十分流畅。完全控制了场面上的交涉,跟英国根本容不得他去做任何解释,甚至英国领事鲍尔在对方言语的挑拨下也是十分震怒,若非这一次葡萄牙人是他们选来做马前卒的。估计当时就能翻脸。
更让英国人和葡萄牙人郁闷的是谈判之后,哪个叫陈季同的中国官员竟然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短短的一刻钟内竟然在外交部内聚拢了十几个来自几大媒体记者,召开了一场干脆利落的新闻发布会,会场里甚至还有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德国人、法国人。
这种让英国人丢脸的事情,实在是让在场的英国领事鲍尔难堪了一回,在狠狠的鄙视了一番葡萄牙人之后。掉头离开了会场,跑去跟巴夏礼告状了,虽然这一次葡萄牙人甘心做大英帝国的跑腿活,不过,欺瞒主子的事情,绝对是一个恶劣至极的行径。
葡萄牙人和赫德签署的中葡草约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已经毫无继续谈判下去的必要,一个缺乏起码信用的欧洲弹丸小国。显然毫无可能、也毫无能力来威胁现在对外十分强硬的新zhèng fu看到这结果后,李中堂也是十分愉悦,这一次的外交胜利。可以说,完全是自己举荐用人的胜利!
谈判告一段落的当晚,葡萄牙人罗沙急匆匆赶到英国领事馆向巴夏礼解释,不过,中国人已经把事情剖析得如此的透彻,以至于巴夏礼都不用看明天出版的中文报纸,也能轻易的想象得出大英帝国的敌人们或许正在举杯拿英国人干的蠢事开着玩笑。
他的结论非常明白和干脆,鉴于葡萄牙人在这件事情上对大英帝国的隐瞒,虽然这草约出卖的是中国的利益,现在却让大英帝国掉了面子。所以,必须对葡萄牙人的愚蠢行为进行惩罚而惩罚的内容,就是废除之前对罗沙的所有承诺,同时,对于赫德在这件事情上的轻率,他也电报给予了严厉的斥责。
英国人心急火燎的亡羊补牢。而烧了这把火的陈季同此刻却是新cháo澎湃的来拜访这件事情的幕后指使者,自然就是秦大总督了。
在回国之前,这位出身马尾船政的年轻中国外交官一直在法国从事外交事务,很长时间脱离国内,让他并未直接感受到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而让感到震惊的消息,自然是四年前来自中法越北战争中的结果。
法国报纸长篇累牍报道越北战争的残酷,其中包括不少黑旗军在抗击法**队中采取的激烈的方式,包括斩首等在西方看来十分恐怖的手段,而自鸦片战争以来,更为惊人的转变是,18世纪欧洲思想家心中的中国乌托邦被坚船利炮击得粉碎,对中国的评价,原来文明灿烂的民族,一变而为一个“未开化”的蛮族。
陈季同对此自然是感触最深,每当提到欧洲人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时,陈季同都会义愤填膺,不厌其烦地加以反驳,在当年就以法文发表了中国人自画像、中国戏剧等两部作品,向欧洲展示了一个充满文明和茶香的可爱中国,再版十七次的傲人出版成绩,让他成为在欧洲颇受追捧的中国官员,这让他有更多机会了解欧洲min zhu体制之外,更增加了他对祖国的担忧。
但是,直到满清zhèng fu轰然倒台,他匆匆回国一探究竟之时,他才赫然发现,国家正发生着惊人的变化,而让他意外的是,一回到běi jing,他就意外的收到了素未谋面、同样是从马尾船政走出来的秦铠的举荐,担任与列强重新修订不平等条约的重任。
在法国取得政治和法律学位,让他对于不平等条约更是万分愤懑,不过,如何才能让英国等列强修订之前的条约,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他拜会了外交部首席大臣曾纪泽和同为谈判专员的伍廷芳,事实上,他们都拿不出什么十分有效的举措,据理力争,可以说是他们唯一的武器。
一切的改变都来自于一封由曾纪泽转交的私信,这封来自于举荐自己的军政部大员秦铠,信的内容十分简单,只是向他提出建议,应该充分利用列强之间互不信任的现实,挖掘打击谈判对手的一切方法,秦大总督然后提到,按照外交惯例,有赫德委托金登干签署的中葡里斯本草约,应该有英文、葡萄牙文三个版本的,而葡萄牙文是歧义很常见的一种文字!
解释道这里,陈季同早已明白这位素未谋面的大人物想要说明的内容,他立刻索要了相关的文档,作为在欧洲生活了20年,与德意志皇帝弗雷德里希三世、德国首相俾斯麦、法国政治家甘必大都十分熟悉他,对于葡萄牙文、西班牙文也并不陌生,很快他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找来传译进行确认后,他立刻和伍廷芳商定了谈判的策略。
很显然,今天的做法十分的成功,事后曾纪泽安排的新闻发布会更是神来之笔,彻底的让英国人出了回丑只是,现在细细想来,这一切的推手显然都与这位秦铠将军有着莫大的联系,事实上,在法国,他就久闻秦铠之名。
中法战争爆发之初,当法**队势如破竹之时,法国的媒体都在鼓吹着彻底击败那个远东愚昧的中国,而法国人节节胜利和不断取得的战果,让他也是万分关注,在清军不断的败绩中,唯一的亮点自然是秦铠在顺化外的击溃法军巡洋舰编队的胜利。
不过,当时损失三艘小吨位战舰失利,显然也没对拥有二十多艘战舰的法国远东舰队造成伤筋动骨的打击,但是随着战事的推进,这位原本并不属于一线指挥官的秦将军在法国报纸上出现的概率越来越多,最终的胜利,也毫不意外的由他取得。
坐在军政部会客厅的陈季同思绪万千,眼睛瞟过门外,一群群年轻的新军军官穿着着完全可以与西方军队相媲美的整齐军服奔来跑去,不时听到军官大嗓门的报告声,他来的不凑巧,接待他的侍卫军官告诉他,秦大人正在进行军事会议,所以他在这里闲坐等候。
等了半个多时辰,这位秦大将军的会议显然还没结束,陈季同站起身来来到门口,却听到外面两个军官在用福州方言小声的说话。
“听说了没,二镇已经进入了吉林境内,长厅、叶赫、双阳城闻风而降!这仗打的太舒畅了,这回咱们参谋部的作战计划可都落了空!”说话的是个廋高个。
“老弟,这其实不能说是二镇多强,主要是敌人太弱,咱们参谋本部发挥的机会还在后面内,八旗军那算哪门子的军队,整一渣滓集团,”另外个白面书生模样的军官撇撇嘴,故作神秘的又说道:“我从王参谋那里听说正在进行蒙古库伦方面的兵棋演练,我想申请去前线历练历练!”
在běi jing城这地方遇到老乡,多少让陈季同颇有些感慨,现在新军体系内大量的军官都来自于南阳军事大学,而其中中层军官,则有大批是来自于马尾船政,当年与他一起到欧洲游历的刘步蟾、林泰曾现在都是北洋水师中的高级将领,而在这里,他又看到了大批生气勃勃、来自马尾船政的学弟,这让他也是万分感慨。
沈葆桢大人创办船政学堂多年之后,这番努力终于到了花繁叶茂的时候了,作为第一批从马尾船政起航的学生,他心中自然是万分的感慨,想到这里,他开口用久未使用的乡音问道:“两位,不知道秦将军的军议要到什么时候结束?”(。。)
s
第673章 英国人的软肋()
门口的两个军官显然知道陈季同的身份,不过却没料到这位看起来风度翩翩的官员竟然也是福建本地人,意外之时,不免有些失态,还是瘦高个反应快,忙接上话题答道:“陈专员,今天是紧急军议,说不准,不过刚才洪少校已经进去禀告过了,想必秦大人已经知道了,您在等等!”
陈季同点点头,看了看这两个军官,这会儿他也无事,便指指他们问道:“听你们的口音,也是福州人氏?怎么从军的!”
这老乡与老乡,倒是少了生分,瘦高个呵呵一笑,接口答道:“在下孟华,我是福州闽县人,秦大人办工厂、开新学,咱老爹看在每月1两银子补贴的面上,让我去马尾船政艺圃跟了先生,那年越北打仗嘛,我便投了军!”
说到这里,他又指了指旁边那个白面生模样的军官,“孔秀才那是有功名的人,不也进了船政大学堂嘛,他可跟着秦大人在外东北厮杀过一年!”
听到这几句话,陈季同不禁肃然起敬,这两个年岁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比自己那可是小了十几岁,没想到却已经是为国征战多年的热血男儿,而他也是第一次碰到真正参与过中法之战的军人,作为驻法的外交官,他一直都非常关注的中法之战,不过从法国报纸上了解的内容,虽然不少,不过显然都带有欧洲人固有的高傲姿态。**
而几乎每天都能在běi jing的街头看到军容整齐的新军到处执勤,现在,běi jing城事实上已经成了一座新军的大兵营,虽然二镇、三镇、四镇、五镇、七镇都在外作战,但是两广这数年间迅速完成的预备役制度,爆发出了惊人的效力。
随着两广总督府一声令下,三月内,从两广向běi jing输送了预备役转正的新兵三万余人,设立在宛平和通州的新兵站。从周围农村招募了一万五千多名新兵,加上驻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