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中华-第3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铠噢了一声,原来这位就是赵烈文写信探口风的辜汤生,这位老兄后世评论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不过现在看起来,也不知道这位娶的东洋妹子没,他微微一笑“我这就是搞搞产业的,我之梦想是富国强兵,不像辜先生是搞文化的,先生所做,那是在充实国人的精神,听说辜先生常向海外介绍东方文明,在下佩服的很!”
辜鸿铭年纪甚轻,却是个极有抱负和主见之人,秦铠所处的那时空,这位精通7国语言、能将四书五经佐以莎士比亚、歌德、席勒的妙-语翻译成英文出版的牛人,这位辅助张之洞大搞两湖洋务的年轻幕僚,却被列入保守派之列,只因他对传统文化的极度痴mi,所以秦铠才有这番感慨。
至于这西方文明、中华文明之争,就是秦铠那极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也没有个定论,何况是这个西方文明刚刚发展的年代。
听到秦铠之言,张之洞也lu出的惊讶之sè,辜鸿铭入他幕僚之后,潜心做事,安心立言,即便是湖南名士里也并不怎么出名,但因学识渊博,的的确确深受他重用,而他了解到的辜鸿铭,正是秦铠嘴里所说的这样一个人,辜鸿铭原本以为这位和自己年纪相仿的总督大人会提些个问题,没想到秦铠丝毫没有考校的意思,倒是对他所做所想十分认同,这确实是十分意外,不过他却是还有问题要问,便拱手开口问道:“听说秦大人在两广遍开西学,童子只要愿学官府就免其学费,不知道大人为何不开科举之学,为国多培养一些能干的官员!”
秦铠看了看张南皮,这问题问得有些意外两广遍开西学,其实很大程度上确实冲击了科举之学,甚至于现在虽然科举应试还在,但是,越来越多的读书人也选择了西学,而不是在学塾里苦读儒学,学习八股作文之法。
这张南皮自己不说话先让幕僚来发问,看来,这张南皮还在那个大议题上想了解自己的想法!想到这里,他看了对面的辜鸿铭,镇定自若的答道:“辜先生,你所要发扬的是中华文明,或是那陈年的破砖烂瓦,千年之前东坡高唱‘明月几时有”而今我们方知日月之外还有恒星,只有国人的认识不断进步的我们华夏方能创造璀璨的文明!”
秦铠这番话听在几个人耳朵里各有感慨,片刻之后,辜鸿铭也是深有感触,躬身施礼退下,他提这个问题,自然是张之洞之意,想听听这秦烈风的说辞,而刚才,秦铠在回答中已经非常明确的发出了信号。
破砖烂瓦自然是不要,而所言的不断提高认识他想到的自然是指要一个能全力支持洋务的新政府,而现在,这个希望自然是寄托在即将亲政的少年光绪身上,只是,张之洞也根本想不到,这位秦大总督根本就不看好他们这些清流寄于厚望、被帝师翁同叹为“聪慧睿智”的光绪帝。
这个社会制度已经千疮百孔这个体制已经崩塌了它的根本,维系这个朝廷的唯一东西,只是那场持续十余年、殇民近亿的内乱平息后,这个国家将养生息所需要的短暂和平。
闭门之后,张之洞立刻拿出一份电报递给张佩纶“翁大人的电报,大清祖制,明年皇帝就要亲政了,不过,朝堂上为了这事情现在都已经充斥着奇谈怪论,翁大人言,皇上勤勉聪慧,是个明君,就怕”
张之洞说到这里,也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在座的秦铠、张佩纶自然知晓,这后面就是四个字“后宫干政”1
说起来,这清流的崛起,其实与西宫慈禧的纵容有着莫大干系,对于汉族高官逐渐掌握大清兵权,满清贵族早就心存不满了,只是这八旗子弟实在是扶不上墙,所以宫里才让清流来弹劾各路督抚,互为牵制,秦铠暗想到这里,不免也是颇为感慨,而对于后宫干政最有意见却又是这些清流一党。
在原本历史上,最终这将导致了所谓“帝党”与“后党”的生死相搏,不过,秦铠却比任何人都清楚,所谓帝党、后党也只是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作的政治斗争而已,当然,历史上最终“后党”在军队的支持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即便是帝党能够胜利,光绪皇帝操办的所谓维新也只是一场闹剧。
究其原因,其实不难明白,即便是被称为“睿智聪慧”的光绪,根本认识不到帝国腐烂的根源正是这个帝国的体制,而体制下最需要颠覆的其实就是他屁股下的位置,至于日后那一系列的维新新政,也不过是和李中堂一般拆东墙补西墙,这破庙已经到了无法支撑的地步,这帝国的体制根本无法适应这时代的要求。
而随着张之洞、张佩纶这些清流干将走上督抚的位置,他们也都成为了被弹劾的目标,不过现在的局面下,普通的弹劾根本无关痛痒,而各省督抚都手握重兵,掌控一方,即便是朝廷里也不敢轻易得罪,而他们这群人将是唯一可以主导这个国家进程的势力。
张之洞说完之后,他和张佩纶的眼睛都看向秦铠,在他们眼里,这位秦大总督非但掌控着这个帝国第二强大的海军和陆军,更重要的是,南洋体系在一系列的对外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声望,而声望在有些时候拥有比事力量更重要的作用。
更何况,大清现在的舆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这位总督的引导,就拿最近的南华国使团事件,虽然李中堂采用了冷处理的办法,这也算是个折中之法,但是朝廷在对于海外华人上的态度,却很快在民众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而号称保持中立的福建新报、申报上刊发了不少代表各种意见的稿子,闹得那是沸沸扬扬。
而这其中处处可见南洋体系的身影,却丝毫不留把柄,只是,这原本就是一件小事倒也没有引起更大的bo澜,毕竟最终李中堂大人虽然没有直接认同南华的地位,但也非常狡猾的认同了海外华人的地位,但是,在对海外华人的责任上却含糊其辞。
但是,南华民主共和国使团的事情,只是秦铠投下的一步棋子而真正的杀招自己是这之后联合督抚挑起的“帝后之战”只有充分暴lu这个没落帝国不可救药的根本,才能最终颠覆他,而他要争取的也是新思潮发展的时间,没有民意的支持,即便成事也是后患重重。
听到张之洞之言,秦铠看了看两位,笑着说道:“张孝达之言即我之意,国家要振兴,绝非一地的繁荣而要从上而下体制上的变革张佩纶自是一脸喜sè,这件事情上,清流一党最大的依仗自然是帝师翁同和吏部尚书李鸿藻这些大佬,而今他和张之洞无疑是清流的重要外援,而直隶总督李中堂深受太后重视,自从倾向洋务的恭亲王奕除军机大臣后,他的态度便十分隐晦。
李中堂已经挂了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师、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一串让人炫目的职务,从官职而言早已是位极人臣,按理早就应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人物,但是却至始至终只是督抚之首,而不能执掌阁僚。
这已经是一个明明白白的信息,汉人能执掌大权,能位极人臣,却是一定要受到满清贵族构成的北京朝廷所控制,这个天下只有满人才能执掌而满人之中,稍有见识的奕却也难逃夺权的下场,这样的朝廷阁僚,实在是让人无语。
细谈一番之后,三人统一了意见,都是各自欣慰,他们都深知办成这事情,自是如履薄冰般的危险,不过这件事情却是不得不提的时刻,秦铠更是放言,宫里已经为明年皇上亲政运作起来了,当然,那是后党所为,一切都为了继续掌控这个朝廷。
虽然不知道这位秦大总督那里来的消息,张之洞、张佩纶还是暗暗心惊,那宫里的势力有多大、又多危险,当年咸丰帝钦命的八大顾命大臣怎么死的,明眼人可都看到清清楚楚,所以三人又是互相约定一番。
而后,张之洞话题一转,自然有转到了这产业上来,唐廷枢和湖南谈妥的条件是合作建立一家炼铁厂,由于现在张之洞还没升官为湖广总督,所以暂时决定在湖南郴州建造,主要是考虑郴州就在广东隔壁,若是修造铁路也是最快联通的州府。
不过,老张胃口不小,他闲郴州的炼铁厂只能生产锻铁、粗钢,而且热轧工艺也就是摆设,根本出不了合格的钢轨,最重要的是,铁厂出场的粗钢达不到军用枪械和火炮的要求,早准备建造枪炮工厂的计划无法实施,所以,他希望秦铠能在这方面在提供机器方面的支援,对此,秦铠倒是没有一口拒绝。
到了下午,在张佩纶邀请张之洞一行参观福州的新学教育,这可是他在福州为官三年最为得意的业绩,驱车沿着青石大道绕行福州一周,四通八达的平整道路旁边,不时出现一座座悬挂这“求是学堂”的新学,而最终马车进入了马尾厂区的新学堂。
在这里,张之洞兴致盎然的在平整的教室门外看着里面几十个年纪不过十岁左右的小娃娃频频点头,讲台上的年轻教师大声的领读,而少年们齐声颂唱“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而在另外一间教室,一些少年正在做着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譬如钟摆之类的简单实验,却孕育着深厚的物理原理,张之洞并不长于此,不过随行的辜鸿铭却是正儿八经西洋大学的毕业生,自然知道这是西学物理的课程,与张之洞耳语一番后,后者也是悚然动容。
想到之前秦铠在炼钢厂上并不特别积极的态度,张之洞马上联想到一些,一路走来,所见的新学不下十几处,虽然有大有小,不过假以时日,这些自己从未关注过、土生土长的小孩中,或许无法出现大批大儒、高才,但是却能为洋务产业提供无数的可用之才,这让他多了几分感悟。!。
第489章 荷兰人来了,消灭他们()
洞而后在参观了马尾造船厂的时候,张之洞这才真正感受到这位秦总督能够迅速崛起的真正力量,马尾造船厂经过改造扩建后,两座万吨级别的船坞正在修建,秦铠介绍,那是为定镇这级别的战舰进行整体修理而建的。
而在另外两个船台上,两艘战舰的龙骨已经铺下,至少有几百名工人正在熟练的利用机械调整龙骨的位置,浩大的场面上,工人和巨大的船体相比,如同蚂蚁搬的渺小,却从事着让任何人也不敢轻视的浩大工程。
“烈风,听说你裁撤了南洋老旧战舰,原来是有这新战舰啦!”张之洞感慨道,他绝非井底之蛙的见识,秦铠邀他来参观这船厂、这建造中的铁甲战舰,自然是表明一种态度,也是展示自己的实力,而修造铁甲舰,代表的无疑是举重轻重的工业能力。
有权、有钱,而且手里还掌握了不为外人所知的强大实力,张之洞自然明白对方展示这些信息的重要信号,他感慨之余也暗暗吃惊,很显然,这位秦总督肯定还有不为自己所了解的东西看来张幼樵早早跟上这位秦总督,果然是一招妙-手!
秦铠指着那两艘战舰,轻描淡写的笑道:“孝达兄,这水师可是个烧钱的买卖,再说有中堂大人在,这两艘船是大洋彼岸的秘鲁人向我们订购的,海军衙门也没银子下来造船,我这不就是给船厂弄些收益嘛!”
张佩纶也是一头黑线,这北洋水师为了成军到处去购买铁甲舰,你这边非但裁撤了水师,还在这边造了船卖出去挣银子,不过这问题显然不是现在该问的三人都是哈哈一笑,邀手而回。
傍晚时分,秦铠再次去老丁府上窜门后,刚回到官邸,宋云泽拿着电报走了进来异常平静的报告:“大人,南面打起来了!”
从8月18日出航,许寿山的旗舰701舰和陆志远的601舰就组成了南华第一舰队的游击主力,开始在勿里洞岛以北到巴达维亚的海面上寻找荷兰舰队他们两艘战舰加起来不到吨的战舰自然不是来决战的。
8月18日舰队驶到勿里洞岛外的时候,望哨军官传来消息,驻扎在勿里洞岛上一个小队的按照事先的要求,在勿里洞岛简易港附近的高山上设置了三个可以互相观察的望点,分别在港口的东北、正北和东南部位。
现在岛上挂起的旗号显示一切正常,没有荷兰陆军和海军试图攻击这个小岛,这倒不是荷兰人效率太低而是这勿里洞岛在荷兰人眼睛里实在是缺乏商业价值,出来几万部族人,这个四周是海的小岛产出极其有限,荷兰人海军毫无出战的yu望。
但是,这个小岛却是荷兰人从巴达维亚港驶向吉打邦和坤甸的必经道路,当然,如果愿意绕一个小圈,也能避过这个岛屿不过许寿山判断,绕过这个小岛的作战计划根本没有价值,就是自己来制定作战计划也不会因为有这个岛在航线上,而做出绕道的计划。
原因很简单,完全没有那个必要,岛上除了土著人,最多有几个陆军,即便看到舰队,也不可能赶到舰队前面去报信的,因为岛上根本没有电报站。
所以许寿山决定以这个小岛做为舰队巡航捕获战机的始发点,在勿里洞岛东南方位的海上来回巡航,情报司那边透lu给荷兰人的消息虽然不肯定荷兰人会直接进攻坤甸,但是,他相信在这里能拦截到荷兰人船队的机会将大增。
不过,茫茫大海上要和两外一直船队来个碰头会谈何容易,19日天刚亮,701舰和601舰间隔-的距离开始在海上拉网准备找荷兰人结果等一圈转悠下来,到10点钟返回勿里洞岛东海面上的时候,望哨军官已经火烧眉毛似了冲进了舰桥。
“报告,勿里洞岛上正中望哨发出旗语,有一支荷兰舰队过去了,9艘船,依据我们舰队离开这一海域,判断时间应该就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左右!”
许寿山的眉毛立刻皱了起来,自己刚转悠了两个小时,荷兰人就趁着这空子钻了过去,由于岸上的观察哨位置所限,约定的信号相对舰队,只能表示敌舰是否经过、方位、数量,在具体的信息就没有了,刚才军官判定时间,也是根据望哨脱离观察区后的时间来测算的。
现在摆在面前事情就是必须立刻作出抉择!让许寿山略微松了一口气的是,毕竟荷兰人进攻的方向自己还是判断对了,说明荷兰人这次攻击的方向必定是坤甸府或者吉打邦,这样的话,至少南华方面进行的战前准备算是对路了。
但是,是追击荷兰舰队?还是继续在原地继续截击后续的荷兰船队?这是个艰难的问题不过,现在可不是仔细思量、研究的时刻,这战场之上绝对没有任何迟疑的时间,停留下来每一分钟都意味着丧失一分钟的战机!
“就地巡航,即刻加固炮座!”许寿山半分钟后就下达了最终决断,对于贺小均那边的防守,他自是信心十足,虽然第一镇的精锐调了两个营去攻打东面的外岛了,但是隶属第一镇的军队,绝对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荷兰人溜过去的舰队不过7艘战舰,估计也就是多数是战舰,陆军的规模应该不大,只要自己这边拖住敌人,实施计划,获得战略xing的胜利绝对不是纸上谈兵。
11点,拉开3海里距离的两艘战舰依旧在焦急的寻觅的可能出现的敌军目标,不过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预期的接战还未发生,这让许寿山也有些着急,他仔细考虑了一下,下令7oq舰转到勿里洞岛东南方位,与601舰拉开更大距离,扩大搜索范围。
11点40分,正在东北方位的601舰望哨拉响了警铃,一瞬间所有人都跟上了发条似的冲到了各自的战斗岗位上很快,军官冲进舰桥指挥室,大声的报告:“陆大人,东偏南60度位置发现不明船队根据烟柱判断至少10艘以上!”
陆志远这位置现在还看不到敌情,他立刻下令,“立刻转舵,东南20度,向旗舰靠拢,报告敌情!随时报告敌方舰队情况!”
10的望哨因为位置关系没有发现远处的敌踪,不过却看到了601舰上挂起的旗语,立刻飞报下去,701舰上也立刻发动起来,战舰调转船头,快速想601舰靠拢过去,等待许久的时刻终于要来到了。
“传令,60飞归队队列距离1海里,我们迎上去攻击敌人!”旗舰上令旗变幻,而此刻远处地平线下的滚滚黑烟越来越清晰和浓密。
终于,旗舰望哨上的军官透过高倍望远镜,牢牢地锁定了海平面上升起来桅杆上的三sè荷兰国旗,他立刻大声的吼道:“荷兰舰队!发现荷兰舰队!”
许寿山听到军官的报告,此刻反倒没有任何的着急模样,他立刻来到舰桥里安装不久的有线广播的面前,大声的下达了简短的作战命令,“荷兰人来了,消灭他们!”
“荷兰人来了,消灭他们!”简短的命令如同兴奋剂似的让所有人开始运转起来三门254mm主炮塔内,高爆炮弹早已装填完毕,只等射击指挥室的军官下达发射药装填数量,而150mm速射炮的炮罩下面,早已摆上了一轮射击的炮弹。
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