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国江山-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启开函件后,顾全武却面红耳赤,勃然大怒。原来里面是经书一卷,因为当初顾全武做过和尚,所以秦裴此举乃是嘲笑他。
后来顾全武增加兵力继续攻城,同时引水灌城,等到城坏食尽后,秦裴不得已才投降,那时候城内守军只剩下三百多老弱了。
钱镠知道后非常愤怒,难道顾全武上万大军就是被这几百人挡在城外的?他派人去询问秦裴,想知道他为什么胆敢抗拒大军。
秦裴回答说,“力屈而降,非心降也。(秦)裴义不敢负杨公(杨行密)”。钱镠为他的忠义感动,最终善待他。
秦裴在杭州四年,直到今年四月,在杨渥的劝说下淮南才用顾全武将其换了回来。
此时,杨渥就和秦裴二人骑着马站在昆山城外观察着这座小小的县城。
“秦将军,一晃四年过去,同样是这座昆山城,当初你是守城一方,两浙兵攻城;如今局势却反过来了,两浙兵守城而我等却攻城。不知秦将军对于攻城可有看法?”杨渥笑吟吟的问着秦裴。
ps:求收藏,求推荐!
第73章 苏州之围(六)()
第七十三章苏州之围(六)
那天击败王良材后,杨渥趁机攻下常熟,在常熟休整了一天后,他将伤兵全部留下,又留下五百士兵守常熟,自带剩余六千多人进攻昆山。
因为他们占领常熟的速度太快,快到昆山这边也来不及把钱粮转运到苏州去。不过昆山并不是对抗淮南的第一线,守军相对少些,只有一千五百人。他们听说杨渥率军到来后便迅速关闭城门,避而不战,一心一意的守城。
“昆山守军虽然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城墙较高,防备森严,我军要攻下昆山只怕有难度啊!”秦裴叹息道。
他当年在这里坚持抵抗顾全武,深知此城不好攻,甚至已经做好了长期围攻的打算。
“是啊,有难度啊!”望着远处城墙上密布的城楼,杨渥不禁有些头皮发麻。像常熟那样在野外击败敌军显然是不可能了,攻城的话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损失多少士兵。
“难道现在就要使用杀手锏?”杨渥低头沉思起来。
事实上杨渥并不是没有办法攻城,比如用黑火药来炸开城门。
他当初在运河里救起来的那个宁中,在杨渥给他提供了实验场所,又为他指明了配方改进方向后,宁中的实验迅速取得成功,制造出了威力更大的黑火药。
不过这种武器是杨渥的绝密,用来攻打昆山这么个小地方显然划不来。
除了黑火药外,还有重力式抛石机,也就是后世蒙古人用来攻打襄阳的“回回炮”,又称为“襄阳炮”。
目前各方势力使用的发石机,都需要用数十甚至数百人的人力来拉曳发射,而且发射的石弹重量、射程等都有所不足;而襄阳炮则使用配重来发射石弹,需要的人力少了很多,发射的石弹却重了很多,而且射程和精确度都远超现在的发石机。
若是用回回炮来攻打昆山城,杨渥相信一定能够攻下来。但回回炮制造复杂,需要大量工匠,消耗大量时间,因此适合于长期攻城;而杨渥可不愿意在昆山耽搁太多时间,他还想着迅速占领苏州周围县城,然后与周本汇合攻打苏州,等攻苏州时再祭出回回炮这种大杀器。
两人围着昆山城转了一圈,果然如秦裴所言,找不到半点漏洞。无奈之下只好决定先试探攻城一下。
当天,淮南大军开始挖沟筑垒,打制攻城器具,又在城外的险要处建了营寨,内用木材外用夯土,十分坚固,外面又挖了四尺深的壕沟,沟底插了竹签,这些都是为防止守军突然出城袭击而做的必要防备。
做完这些后,杨渥又派人向城里射劝降文书,之后便发起试探攻城。他命朱思勍率领一都人攻打西城门,自己与秦裴率其余军队接应。
随着一阵阵战鼓声响起,朱思勍开始带兵慢慢向前移动。
城墙上,守将张达正满脸愁容。昆山位处苏州之东,位置险要,守军却只有三个营。当初他曾经向孙琰提出增加这里的兵力,但孙琰却认为昆山不是防御淮南的第一线,若是淮南小规模来攻,那么有常熟和苏州挡着就行了;若是淮南大规模来攻,那就应该尽量放弃周边县城,集中各县的兵力和钱粮来防守苏州以待救援。
所以孙琰布置在昆山的兵力就只有这么多了,至于更后方的华亭、嘉兴等县,兵力更加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钱镠起家较晚,兵力远远比不上淮南,只能采取重点防守的办法。
此时面对城外淮南军的进攻,张达一面在在城墙上来回奔走,鼓舞士气,一面暗中思考着如何退敌。
如果没有好的办法就这么继续防守下去,恐怕城池最后也难免陷落。他听说苏州已经被团团围住了,而杭州那边更是发生叛乱,如今胜败不知。所以指望援军尽快赶来解围是不现实的。
“如果投降的话?”
这个念头刚刚升起就被他掐灭了。这倒不是说他对钱镠有多么忠诚,只是他的家人都在苏州,在苏州被淮南军占领前他是不敢投降的。
心中想着心事,手中却半点都没有停。
眼见着淮南军已经扛着云梯快冲到城下了,张达大声呼号道,“预备,射!”
顿时士兵们纷纷张弓射去,箭雨遮蔽天空,但城下淮南军却只有十几人中箭倒下。
“再射!”
又是一轮箭雨,这次敌军靠的较近,倒下的要多了一下,但淮南军依然不退,纷纷将云梯搭上城墙,准备登城。
“准备滚木!”
……
半个时辰后,随着一阵鸣金声传来,攻城的淮南军开始缓缓撤退。守军士兵们纷纷欢呼,人人脸上布满喜色,“胜利了!”
然而与士兵们的欢呼不同的是,张达看着对方有条不紊的撤退,却一脸阴沉,“唉,今后的日子不好过了!”。
他知道若是敌人发疯一般的进攻那反而是好事,所谓“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敌军一味强攻,肯定坚持不了多久;但现在敌人这样有条不紊的攻城,那就说明敌军将领头脑冷静,今天仅仅是试探一下,接下来的攻城就会越来越猛,而自己一方却会不断的被放血,直到筋疲力尽时就是城池陷落之时。
接下来的几天淮南军果然不慌不忙的攻城,一点点的给城内守军放血,仅仅十天下来,守军便伤亡了两百多人。
这天,刚刚打退了淮南军的进攻后,张达草草交代了守城的营指挥几句话,便愁容满面的回到自己的府宅。
“将军,崔县令前来求见,正在客厅等候。”这时候下人突然来报。
“崔肃?他来干什么?”张达有些疑惑,他与县令崔肃的关系可不怎么好,只是因为最近守城才融洽了一点。
匆匆赶到客厅,一番客气后,崔肃肃然问道,“敢问张将军,如今战况如何?”
他虽然是县令,但在昆山却没有多少权利,不要说军权,便是平时昆山的政务都是张达说了算,所以他和张达的关系只能说一般。
张达心中虽然忧虑,但也知道要给这些人守城的信心,所以他笑着说道,“崔大人放心就是,今天敌军攻城已被本将轻易击退了,杀死了他们上百人而我军伤亡却很小。所以大家都不要担心,敌军攻不进来的!”
崔肃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将军何必瞒我?本官虽然不懂军务,却也知道这十天来将士们伤亡很大,若是没有别的办法改变局势,只怕将军守不了多久了。”
当初秦裴当初之所以能坚守,那是因为他当初兵力有三千人,而且那时候他们还能指望淮南派援军来解围;但现在的昆山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
“嗯?”张达皱了皱眉,眼神肃然看向崔肃,冷冷说道:“怎么,难道宋大人是想劝本将投降的?”
崔肃笑着摇了摇头,“非也,本官不过是为将军引荐一个人而已。此人有一策可助将军破敌。”
……
ps:求收藏,求推荐!
第74章 苏州之围(七)()
第七十四章苏州之围(七)
这天晚上,回到自己营帐后,杨渥忍不住将那天周梦洁送他的木匣取出来打开,里面却是一本诗词集。
原来周梦洁闲着无事的时候将他曾经“作”过的诗都重新整理了一番。杨渥这几个月来时不时的抄袭一下后世的名作,其中有的是被杨静传到周梦洁那里的,有的却是专门为她而吟的诗词,因为太多,若不是这次她帮忙整理的话,杨渥自己恐怕都有些记不清自己到底抄袭了哪些诗词。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看着那娟秀的楷书,杨渥想象着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周梦洁一笔一划认真整理这些文字的场景,不禁有些感动。
“唉,要想回去见她,还不知道等什么时候呢。”
想起这几天攻城不顺的事,杨渥不禁叹了口气。城内张达固然伤亡不小,但杨渥这边的伤亡更大。
正在这时,外面程勋忽然来报,“公子,有人求见。”
“是什么人?”
“那人自称从城里来,乃是秦将军以前的旧友,因为对城中守将不满,愿意投降公子,作为公子的内应。”
杨渥连忙问道,“人在何处?”
他正对攻城感到头痛,此时一听城中有人来降,自然大喜过望。若是有内应的话他们攻城可就方便多了。
“现在正在大帐,秦将军已经过去相陪了。”程勋连忙答道。
“好,我这就赶过去!”杨渥匆忙收起木匣,顾不得换衣服便匆匆赶到大帐。
“这位想必就是城内来的义士吧?在下杨渥,见过先生。”杨渥一进大帐,见秦裴正陪着一个黑衣中年人在谈话,赶紧上前问候。
那中年也连忙站起来回礼道;“岂敢岂敢,在下曹元良,见过长公子!久闻公子大名,今日一见深感荣幸!”
一旁秦裴也笑道,“公子,这位曹兄乃是末将旧识。当初末将守昆山时,曹家可是出了大力气,为我军提供了大批军粮,不然末将那时候也守不了那么久。”
这下杨渥更加敬佩,“原来曹先生当年还有这等义举,实在失敬!”
曹元良赶紧谦逊,几人一番客套后才重新坐下来。
有了当年的交情,杨渥对曹元良的到来更加期待。一番问答后才知道,顾全武攻占昆山后,因为他这个人很有风度,当初秦裴送袈裟嘲笑他,但他俘虏了秦裴后也没杀他,反而在钱镠面前为秦裴求情。对秦裴都是如此,对曹家他自然也宽容相待,并没有处罚他们。
然而好日子总有结束的一天,后来顾全武离开后,新来的昆山守将张达却对曹家当初支持秦裴的事纠缠不放,时不时向他们索要财物。
这个张达为人跋扈,横行不法,经常打压曹家,但他手握兵权,所以曹家只能忍气吞声。然而如今杨渥率军到来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于是曹元良连夜出城来投杨渥。
“公子,在下所言句句属实,若有虚言,教我身首分离,不得好死!”说完自己投靠杨渥的原因后,曹元良又指天起誓。
杨渥连忙拦住,“曹先生何必如此,本将岂敢不信先生之言!只是不知城内守军现在是什么情况?”
秦裴也在一旁相劝,“是啊曹兄,当年咱们也算共患难过,岂有不信曹兄之理,还是坐下来好好说说城中守军的情况吧。”
曹元良这才重新坐下,“唉,这种事毕竟太过突然,在下也是担心公子不信这才起誓。只是在下等人能力有限,那张达根本信不过我们,所以我们知道的消息也不多,恐怕帮不了公子多少。”
接着,曹元良介绍了城内守军的情况,包括各门兵力布置,伤亡情况,城中粮食储备等等。
“惭愧,在下知道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杨渥喜道,“够了够了,原本本将对城中一无所知,如今有了曹先生的这些消息咱们攻城就更有把握了。敢问曹先生打算如何接应我军入城?”
曹元良又说道,“实不相瞒,南城门的守城营指挥乃是在下堂侄,这也是在下能从南门出来的缘故。只要到了明天晚间,我那堂侄便会打开城门放公子大军进去,到时昆山便唾手可得!”
“好!若是令堂侄真能立下如此大功,本将必不吝赏赐。”杨渥大喜,立即开始许诺,“不仅是令堂侄,曹先生如此义士,本将怎能不赏?本将想聘请先生为昆山巡查使,将来协助管理昆山,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在下感激不尽!”曹元良大喜过望,满脸笑容,他立刻下拜道,“属下曹元良拜见公子,愿为公子效犬马之劳!”
杨渥赶紧上前将他扶起,“如此以后就要辛苦曹大人了!”
一旁秦裴也连连道喜,“恭喜曹兄踏入仕途,有了接下来献城之功,想必曹兄以后也能平步青云!”
所谓昆山巡查使并不是什么朝廷的经制官,用后世的说法就是没有编制的官,是杨渥以自己的名义册封的属官,但在这个时代很多官员一开始就是这样走上仕途的途径的,加上他攀附的是杨渥这颗“大树”,以后等杨渥当上了节度使曹元良也能跟着升官,所以他以后算是前途远大了。
一番客套后,曹元良又说道,“明日还请公子如往常一样发起进攻,但最后撤军时可以做得尽量狼狈一些,让张达以为取得了一场大胜从而放松警惕;等到了晚上公子率军在西城吸引张达的注意,暗中可派两千人在南城埋伏,到时候请公子以火箭为号,而我那侄儿见到火箭后便会打开城门迎接公子进城。不知公子以为如何?”
杨渥点点头,这个计划的确可行,不过这到底是不是个陷阱呢?
昆山虽小,但也有瓮城,若是敌军在瓮城上设下伏兵却故意引诱他进入,到时候把城门一关就是瓮中捉鳖了。
曹元良见他的脸色,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公子若是还不放心,那等明晚属下再亲自出城到公子军中来做人质,公子以为如何?”
他这么说就相当于以自己性命为担保,杨渥二人自然满意了,当即决定按照刚才约定的做。
接下来三人又商量了一些具体的细节,曹元良这才匆匆告辞回城。
ps:求收藏,求推荐!
第75章 苏州之围(八)()
第二天,杨渥果然如平常一般派兵发起进攻,而最后撤军时却非常狼狈的扔下大批旗帜,队形也显得非常混乱,甚至许多士兵都在呼叫着“快逃啊!”总之在城上守军看来仿佛他们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一时间欢呼声震动天际,连杨渥立在望楼上都听得见。
“哼,先让你们得意一番!”杨渥闻言冷笑道。
下了望楼,杨渥便问道,“今晚攻城的事都准备好了吗?”
“公子放心吧,属下到时候亲自带人登城!”
“嗯”,杨渥抬头看了天色,“希望今晚没多少月光吧!”
到了晚上,月光果然如杨渥希望的那样暗淡,城外一片漆黑。
不一会儿,曹元良依照昨晚约定出城来到杨渥军营,“公子大军可准备好了?属下已经和我那侄儿说好了,只等公子准备好后给他发射火箭,然后他便会打开城门放公子进城。”
杨渥笑道,“当然准备好了,就等你来呢。”
他又当着曹元良的面连连下令,“秦将军,今晚你亲自率领两千人埋伏在南城门外,只等城门打开你便迅速杀进城去,行动务必要快,务必要控制城门,听明白了吗?”
“末将领命!”
“好,你先去准备吧。本将当亲自率领其余人在西门吸引敌军注意力!”
“是!”
一旁曹元良心中暗喜,连忙说道,“公子,属下愿随秦将军一同前往南门!”
杨渥微微一犹豫,点头说道,“好,去吧。等今晚事成之后,本将定然会重重赏赐你!”
“多谢公子!”
接下来杨渥果然率部前往西城门发起佯攻,以吸引敌军的注意力。而秦裴却率领两千人去南门埋伏。
西城城墙上,张达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计划是成功了,按照昨晚曹元良的说法,杨渥今晚会派两千人在南门埋伏,而这些天他们也有数百人伤亡,算起来他们剩下的人应该不到四千人。如今城下敌军就有近四千人支火把,肯定就是对方剩下的军队了。”
身旁县令崔肃也笑着答道,“不错,所以咱们还是慢等消息吧。”
张达点点头,西城这边淮南军攻城的力度并不大,他也没放在心上,“那么这边就交给崔大人了,本将去南门看看。”
南门外,曹元良似乎有些坐立不安,秦裴笑道,“曹兄这是怎么了?今晚的计划按理应该不会出错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