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国江山-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传令下去,对于王彦章,若是能生擒的话,就将其生擒;若是不能,那就直接射杀,不必手下留情,以保全将士们的性命为主。”杨渥传令道。
历史上王彦章被晋军俘虏后,李存勖接连派人前去劝降,可惜最终都被拒绝;杨渥并不认为自己就能让王彦章屈服。
毕竟现在的王彦章都已经快六十岁的人了,即便投降吴国也没几年好活;与其投降之后苟活几年,只怕王彦章更愿意一死以换取青史留名。
“若是他年轻十岁的话,或许还能将其劝降;但现在的话只怕很难,换做是我也不会选择投降。更何况,若是王彦章直接投降了,那他还是历史上的那个王彦章吗?”杨渥摇了摇头。
王彦章之所以出名,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忠义;若不是因为忠义的话,光凭他的武勇是很难有那么大的名声的。
这个时代的将领很多都很武勇,在这方面王彦章并没有太多的突出之处;唯独他的忠义才让他在这乱世之中就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照耀世间,青史留名。
杨渥的命令很快就传达下去,事实上史弘毅之前打的就是生擒王彦章的想法,所以这段时间主要就是派兵轮流上去,以消耗王彦章的体力为主,让他逐渐变得精疲力竭。
否则若是史弘毅真想将其杀死的话,早就可以让人用乱箭将其射杀,也不至于拖延到现在。
又过了一刻钟时间,随着“砰”的一声响,王彦章手中的长枪被磕飞,掉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周围众多吴军将士一拥而上将其生擒,押送到山坡上杨渥身前来。
郓城城外,梁军大营中,董璋等将领看着眼前空荡荡的营地一时间默然无语。
“将军,从得到的消息来看,王彦章他们昨天就率部离开了,应该是在知道自己被免去应援使之后就出发了,或许是去袭扰敌军后勤去了吧?”许久之后,有将领站出来道。
“什么袭扰敌军后方?肯定是此人得知自己被免去应援使后,觉得屈居将军之下让他感到难堪,所以赶在正式诏令下达之前就溜走了。”顿时就有人反驳。
“不错,他身边也就五百骑兵,而吴王亲征郓州,据说他身边带了五千骑兵。王彦章若是用五百骑兵去袭扰敌军,这与送死何异?他肯定不会这么干的。”
有将领提出来:“难道就没可能他领着五百骑兵直抵郓州城下,对正在攻城的吴军发起决死一战?本将听一个在王将军麾下效力的兄弟说,王将军有这种打算,想要建立不世之功。”
这种说法刚一说出来,就引得众将“哈哈”大笑。
“开什么玩笑?还直冲郓州城下?你当我是傻子,还是当王彦章是傻子?”
“就是,要不就是当吴王是傻子,几万攻城大军,其中还有五千骑兵,若是这都能让王彦章杀到郓州城下,那吴王还不如自己撞死得了!”众将纷纷取笑。
“够了!”董璋终于开口了:“若说王彦章带兵去袭扰敌军后方,这一点本将是相信的,毕竟此人的骁勇诸位也都知道。但若说此人带着五百骑就敢杀到郓州城下去,对攻城的吴军发起突袭,这一点本将却是不信。”
其实董璋对王彦章还是很佩服的,他自己虽然作战也算勇敢,经常会身先士卒,但比起王彦章来还是差了很多。
不仅如此,在用兵能力、统兵方式等方面,王彦章同样有不少地方值得董璋钦佩;不过钦佩归钦佩,董璋却不会因此就傻到同意王彦章的建议,带着六千多残兵败将与他一起去郓州送死。
郓州的吴军实力那么强大,又是杨渥亲自领兵,以他们这支只有七千多人而且士气低落的援军,若是直接杀过去的话,这完全就是去送死,这样的事情董璋自然不会干。
而且,王彦章与赵岩、张汉杰二人不和,遭到两人的极力排挤,如今只能带着五百骑兵与他一起来完成救援郓州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明眼人都知道这其中隐含的问题。
相比之下,董璋与赵岩二人的关系虽然算不上亲近,但也没什么矛盾;这段时间赵岩二人不断派人来暗示他,让他想办法不能让王彦章取得成功。
董璋原本就不愿带兵去送死,得了赵岩二人的暗示后自然是欣然同意,于是就有了之前停留在郓城十多天的情况。
如今王彦章被免去应援使职位,带着五百骑兵突然离开营地,这让董璋反而松了口气,至少自己不需要在张汉杰的压迫下对王彦章下手了。
“将军,那么咱们现在该怎么办?还有张将军那边若是问起来又要如何答复?”这时,有部将询问道。
董璋沉吟片刻,道:“传令下去,就说王将军已经带兵去袭扰敌军后方,相信不久之后就有好消息传来。让各部将士各自安守营地,不得轻举妄动!”
“末将遵命!”众将大声应诺。
“至于张汉杰那边,一切如实汇报就是,想必这样的结果也是他愿意看到的。”董璋冷哼一声,没好气的道。
作为一个领兵将领,他其实对于张汉杰这种在背后坏人好事的人是没什么好感的,不过如今形势比人强,他不得不屈服于张汉杰之下。
王彦章既然独自领兵出击,以他那点兵力不管如何都难以取得胜利,最多取得一些无足轻重的战果,而郓州最终肯定会失陷敌手。
这样一来董璋和张汉杰二人在郓州失陷后,只需要将救援不及的责任推脱到王彦章“轻敌冒进”,或者“不服号令”等,就能对朝廷有所交代了。
“王将军,别怪本将这么对你,要怪就怪朝廷,怪陛下,怪张汉杰他们吧!”董璋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太阳东升西落,很快一天时间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当梁军将士纷纷从睡梦中醒来,开始新的一天时,一个惊人的消息突然传来,让整个梁军大营仿佛炸了锅一般。
“听说了吗?郓州在三天前就被吴军攻陷了,如今吴王亲自带着数万大军正在向郓城杀奔而来,据说光是前锋便有一万铁骑,那万马奔腾的场面仿佛惊天动地一般,如今距离咱们只有十多里路程了。”
“是啊,我也听说了。据说吴王亲自赶到郓州后,当天就督军攻城,他麾下三千羽林军各个悍不畏死,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攀登城墙,结果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将郓州城打下来了。”
“我也听说了,王彦章将军统领五百骑兵去袭扰敌军,结果没想到刚刚抵达寿张就正好遇上吴军前锋,结果被上万铁骑团团围困。王将军还真是了得,他带着五百人和吴军奋战了一天一夜,最终才落败被擒。如今吴军向咱们这里已经杀过来了。”
各种传言纷乱嘈杂,但总体意思却是一个:吴军已经攻下郓州,并且调转大军开始向郓城杀过来,如今前锋已经快到了。
这个惊人的消息一开始还只是少数人在传,没过多久之后,整个营地的人都知道了,不管各层军官将领如何安抚,却挡不住人心惶惶的将士们越过营地逃亡。
打?怎么打?他们的兵力就六千多,而且还是不久前刚刚经历了一场惨败的残兵败将,士气低落,战意全无;而吴军一方,传言中敌军光是铁骑就有一万人,这如何能挡住敌军。
所以不仅是普通士兵纷纷逃亡,便是许多底层的军官也在加入逃亡队伍之中。
第六百四十三章袭营()
第六百四十四章击契丹()
当杨渥亲自率军将董璋围困在郓城中时,北方局势终于出现重大变化。
十二月中旬,契丹耶律阿保机终于在王郁的劝说下出兵中原,开始新一轮的劫掠。
汹涌而入的契丹人号称有三十万大军,入中原之后先攻幽州,幽州守将乃是晋国大将李绍宏,此人面对气势汹汹的契丹军队采取坚守待援的策略。
契丹人在此之前已经在幽州城下吃过一次大亏,当年大军围困幽州近两百天,日夜围攻,不知道损失了多少军队,始终未能将城池拿下,最后还被李存审统领的晋军援军打得大败而归。
这一次面对同样坚守待援的幽州坚城,阿保机不敢再发起攻城,于是选择绕道南下,先围攻涿州。
与幽州相比,涿州不管是城中守军的数量,还是积蓄的钱粮辎重,亦或是城墙的坚实程度都远远不如;再加上契丹人这几年经过卢文进这个汉奸的教导,在攻城技术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所以契丹军队围攻涿州十多天后,终于将其攻破,生擒涿州刺史李嗣弼。
在围攻涿州的同时,契丹人又分兵南下攻打定州。
虽说这次南下中原最早就是王处直鼓动的结果,但如今王处直已经被囚禁,王都取代了他的地位,契丹人自然不会再将定州当做盟友,反而想趁火打劫,攻取定州。
面对契丹人的围攻,王都很快就抵挡不住,派人向晋王告急。
“该来的总是要来,契丹人在这个时候入寇,反而是件好事,拖得越晚对咱们来说反而越糟。”
镇州城外,晋军大营之中,在得知契丹人入寇的消息后,李存勖并没有感到焦急,反而松了口气。
自从亲自领兵围攻镇州后,如今一晃快两个月时间过去,镇州却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迅速陷入崩溃;守军在议降不成后,反而坚定了抵抗的决心,张处瑾亲自登上城墙鼓舞士气,又拿出大量钱粮来赏赐有功将士,一时间守军士气大振,战意高昂。
结果这两个月来晋军虽然不断围攻,但除了折损大量将士外,没有取得半点突破。
除了镇州这边的战事进展不顺外,南面中原的局势发展也有些出乎李存勖的预料。
首先就是吴军攻城掠地的速度实在太快,南方那些没什么兵力防守的城池会迅速失陷,这一点并不值得惊奇;宋州失陷的时候城中仅有三千守军,又是被吴军突然袭击,所以被吴军攻破也可以理解;但吴军围攻郓州就不同了。
郓州距离杨刘渡不远,那里的守备情况晋军非常熟悉,深知郓州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吴军同样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将其拿下;至于东面的各城池更是望风而降。
再对比晋军围攻镇州的进展情况,吴军这种攻城速度就有些惊人了。
除了攻城速度惊人外,另一个让李存勖感到不妙的消息就是,朱友贞竟然选择让段凝来作为梁军主力统帅。
段凝是什么人?可以说除了朱友贞等少数人外,其他人都知道此人绝非大将之才:一个靠着贿赂,靠着阿谀奉承等各种手段登上高位的将领,他能有什么统兵能力?朱友贞让此人为统兵大将,这不是在给吴军送菜吗?
所以在得知此消息后,李存勖便深感不安,同时心中感叹,当初晋梁夹河对峙期间,为什么朱友贞不让段凝为统帅,若是那样的话,只怕晋军早就击败梁军,如今也不必坐看吴军逞威了。
“大王所言极是,契丹人此时入寇对咱们来说的确是件好事。契丹人迟早都要入侵,若是此时咱们将其击败,等到来年咱们南下与吴军争锋时,北方战线就能放心不少;否则咱们与吴军决战时,若还要时刻防备契丹人,可就不妙了。”天平节度使兼侍中阎宝出言赞同道。
“不错,而且末将以为,镇州守军之所以战意高昂,坚决抵抗,无非就是觉得他们还有希望,认为契丹人会来救援他们,若是咱们将契丹人击退,或许镇州守军就会崩溃呢?”神武都指挥使王思同附和道。
“大王,末将以为契丹人必须早早将其驱逐出境,以免其扎根中原,成中原之大患。”其他将领纷纷出言。
在场众将都明白抵抗契丹人的重要性,深知不能让契丹人得到扎根中原的机会,不过说道该用多少兵力去对付契丹人时,众将却有了争议。
按照各种传言所说,这次契丹人入寇的兵力极多,甚至高达三十万大军;当然,大家都知道这里面有很大的水分,契丹人兵力虽多,但也不可能有三十万人,最多十五万就了不起了。
而且契丹军队中的绝大部分实际上都只是普通的牧民,临时乌合而已,让他们趁火打劫还行,真要打硬仗就不行了。
契丹军队中真正的精锐军队并不多;若是晋军能将这部分契丹精锐击败,剩余的契丹大军自然就会崩溃逃亡。
这样战例有很多,比如当初李存审救援幽州之战,晋军实际上对付的契丹军队也就两三万人,等这两三万人被击溃后,看上去气势汹汹的契丹大军便彻底崩溃了。
否则若真是有三十万能够与晋军争锋的正规军队,甚至不要说三十万,只要有十万精兵,契丹人也早就侵占中原了,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每次入侵都被狠揍一顿。
当然,虽然不能高估契丹人的实力,但同样不能低估契丹人的实力。
作为游牧民族的契丹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军队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机动性很强,即便遭到失败,其军队也能迅速逃离,可保根本不失。
这些年契丹人每次入寇都遭到重击,却始终未伤根本,反而在一次次入侵抢掠中壮大实力,就是因为他们逃得快。
而晋王李存勖虽然原本也是沙陀人,以沙陀部族兵为根基起家,但这么多年下来,沙沱族基本上都已经汉化了,不再以游牧为生。
这就使得晋军之中虽然骑兵众多,比南方各国的骑兵都要占很大优势,但其军队却是以步兵为主。
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在面对契丹军队时,自然会受到各种限制,真正能用来对付契丹人的还是晋军的骑兵。
但若仅仅投入骑兵去对付契丹人的话,目前镇州这边的晋军骑兵并不多,也就五千精骑,其余骑兵却是分散在各处,一时间难以集结起来。
所以有部分将领觉得契丹人来势汹汹,兵力众多,应该小心行事,最好应该将镇州的主力都调去抵抗契丹人,只需留下少量军队用来牵制镇州守军就行。
这时,前些天刚刚从璐州赶到镇州军中的昭义节度使李嗣昭开口道:“大王,末将以为此次用兵以快不宜慢,只需以骑兵就够,若是将镇州大军悉数调往定州,不仅迁延日久,而且镇州留守军队不足,会给张处瑾喘息之机。”
李存勖听了连连点头。
李嗣昭接着道:“契丹人此次入寇,主要是被王郁所诱惑,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劫掠货财而来的,并不能解救镇州的危难。大王近些年连败梁军,契丹人屡次入侵也被我军击败,大王威振夷、夏,契丹人若是听到大王亲自率军到来,一定士气大挫。”
“所以这一战以骑兵为主,我军只需锉败其前锋部队,后面的敌军就一定会逃跑,何必动用镇州大军,枉自浪费时间和战机?”
李存勖听得热血上头,慷慨激昂道:“兄长说得对,帝王的兴起,自有天命,契丹人能把我怎么样呢?孤曾用数万军队就平定了太行山以东的广阔地区,如今对付粗鄙的契丹人,若是就要动用镇州的全部军队,那么将来对付吴军还要动用多少军队呢?”
“孤意已决,就以五千精骑前往,阎将军留下统领大军围攻镇州,切不可给张处瑾喘息之机!”
众将见他已经下定决心,当即大声应道:“末将遵命。”
第二天,晋王李存勖从镇州亲自率领五千精骑前往定州救援,同时派遣神武都指挥使王思同率兵驻扎在狼山以南以牵制契丹人。
李存勖的果决进兵大大出乎契丹人的预料,对晋军的到来毫无准备;后来晋军与契丹人交战,虽然中间一度遭遇险情,连李存勖都被契丹军队团团围困,差点冲不出敌军包围圈,对晋军奋勇作战,最终还是击溃了契丹人。
就如同李嗣昭所预料的一般,在契丹前锋被击溃以后,后续的契丹军队果然仓皇而逃,晋军衔尾追击,一直向北追到易州。
此时正好遇上十几天连续下大雪,平地积雪有几尺厚,契丹军的人马都没有吃的,冻死饿死的人不绝于道。
面对如此惨败,耶律阿保机举起手指着天,对卢文进道:“老天没有让我到这里来!”此时的他回想起当初出兵时,他的妻子述律后曾经劝阻过他,可惜他没有听从,最终导致如此惨败,一时间深感后悔。
自此之后,耶律阿保机对卢文进大失所望,不再像从前那样信任。
而另一方面,李存勖在击败契丹人后,亲自带兵追击。
契丹人走,晋军也走;契丹人休息,晋军也休息。
在此期间,李存勖看到契丹人在野外宿营的地方,地上铺的草都是环绕得方方正正的,像编织起来并用剪刀剪过似的,虽然契丹人已经离开这里,但地上铺的草还没有一棵是乱的。
见此情形,再回想起这次用兵期间所遇到的险情,晋王李存勖也不得不心怀感叹地道:“契丹人执法严格,所以才能这样,这一点中原地区的很多军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