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国江山-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他本人来说,对于牛存节领兵与杨渥对抗,他的确是有些不放心。
牛存节这人在梁军之中算是非常低调的一个将领,而且他对朱友贞极为忠诚,领兵能力同样很强,当初潞州之战后,晋军趁机南下进攻泽州等地,就是牛牛存节临机应变,采取果断措施,这才挡住了晋军的进攻。
这之后牛存节又多次领兵四处征讨,取得了多次胜利。
不过若说领兵能力的话,此人显然是比不上杨师厚的,最多也就与寇彦卿相当而已。
再加上这一次梁军总兵力还只有七万人,不仅少于吴军,而且他们还必须主动进攻,这难度比上次的江陵之战都要大得多。
上次江陵之战寇彦卿有那么多优势都不是杨渥的对手,这一次牛存节只怕也难以打得过杨渥。
朱友贞对牛存节不放心,不过若是换上杨师厚的话,他心中同样有些难以决定。
一来临阵换将这原本就是用兵大忌,不仅会影响到大军的士气,同时也会得罪了牛存节,让其心怀不满。
二来别看朱友贞现在对杨师厚毕恭毕敬,一些重要的事情都要先请示杨师厚然后再作出决定,但要说朱友贞心中没有疙瘩,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魏博节度使的强大实力,朱友贞心中早就存了心思想要将其分割,不过现在杨师厚实力太强,他自然不敢贸然动手,以免引起反弹。
在这种情况下,他原不愿杨师厚再立下大功。
除此之外,如今北方局势也不稳定,赵军常常入侵,没有杨师厚镇守的话,朱友贞心中同样难以放心。
种种情形,都让朱友贞难以做出决断。
第五百七十四章忧虑()
或许是知道自己的意见不受重用的缘故,敬翔听了朱友贞的询问后,仅仅脸色淡然的答了一句:“此事陛下看着做决定就是,臣不便置喙。”
倒是李振沉吟片刻后答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妨询问一下牛存节和刘鄩二位将军的意见,毕竟他们才是统兵的大将,也只有他们才知道前方的局势如何。”
说是询问二人的意见,不过很明显李振的态度是偏向于不换将,因为去问牛存节二人的话,难道他们会说自己不行,要让杨师厚来才行吗?所以这问和不问是一个样。
朱友贞不由得有些失望,转头看向赵岩和张汉杰二人。
赵岩想了想后,答道:“陛下,臣以为此时换将,于军心不利;而且牛存节将军也是我朝名将,统兵能力一流,未必就不能击败杨渥。唯一可虑的就是我军的兵力是否充足的问题。”
张汉杰也道:“臣同意赵将军的意见,牛存节将军足以担当统帅;不过为了增强我军的实力,臣以为可以让邺王派部分军队南下支援。正好如今北方局势相对安稳,晋国忙着消灭燕国,暂时不会入侵我国。”
“只要晋军主力不动,光靠赵军是难以威胁到我国的。”张汉杰犹豫了一下,接着又小声咕哝道:“而且,魏博军的势力似乎有些太强了。”
他和赵岩二人狼狈为奸,如今依靠朱友贞的信任,牢牢的把持着朝中的大权;不过对于杨师厚这个手握重兵,同时还有这巨大声望的老家伙,他心中还是极为忌惮的。
事实上不仅是他,朱友贞、赵岩等人在听到最后一句后,同样变了脸色。
如今谁不知道杨师厚的势力已经压在了梁国朝廷之上,若不是当前的梁国局势极为险峻,来不得任何大乱,只怕杨师厚早就发动兵变,自己来做皇帝了。
如今嘛,为了共同应对吴国和晋国这两个大敌,不管是杨师厚还是朱友贞,都非常默契的承认了对方的地位和权利。
不过若是有机会削弱杨师厚的实力的话……
朱友贞刚动了念头,不过随即又将此想法隐藏下去。
如今的梁国实在经不起大乱了,连一个徐州都会引来吴国的大举干涉,若是再将杨师厚逼降到晋国或者吴国一方的话,那时候梁国真的就大事去矣。
此外,即便杨师厚不背叛梁国,但要知道如今梁国的军队大部分都掌控在杨师厚的手中,便是朱友贞的禁军都有很多是他的旧部。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将杨师厚惹火了,谁知道同会不会再来一次兵变,扶持朱友贞的某个弟弟上位。
心中转动了一番念头,朱友贞脸上却是一沉,喝斥道:“张卿胡说什么?邺王对朕忠心耿耿,他的统兵能力乃是我朝最强的,若非有他在,我朝北方战线都难得安宁。张卿此言太过,朕不希望以后再听到。”
“是,臣刚刚失言了。”张汉杰连忙答道。
敬翔和李振二人却是冷眼旁观,没有说什么。
其实他们两个何尝不忌惮杨师厚的势力,甚至心中对杨师厚也不无怨恨,以杨师厚的能力和权威,若是此人真心为梁国效力的话,现在的梁国局势应该也不至于闹到现在这个样子。
可惜杨师厚现在和梁国,更多像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在外敌的压力下,这才勉强维持关系,不至于闹翻。
朱友贞接着道:“朕听你们刚才的意思,基本上都反对临阵换将。也罢,牛将军的能力和忠心朕乃是深知的,这次就由牛将军继续领兵吧。”
“不过吴军兵力众多,我军兵力较少,若是直接与吴军交战的话,想要击败吴军并且夺取徐州,这难度的确太大,必须增加兵力才行。敬翔,下去之后你写一份诏令给杨师厚和寇彦卿两位将军,让他们各自派遣一万大军南下。”
“是,臣遵命。”敬翔连忙答道。
寇彦卿那边如今还在河中一带与晋军对峙,不过那边的局势目前也缓和下来了,晋军的主力已经撤了,所以抽调一万军队不成问题。
而杨师厚那边,不管怎么说如今杨师厚还是听从梁国朝廷命令的,若是调多了兵力或许杨师厚会拒绝;不过只调走一万大军的话,相信杨师厚不会违背。
这时李振又道:“陛下,增加兵力固然重要,但臣以为出了增加兵力外,还应该适当给牛将军增加骑兵,上次江陵之战吴国的骑兵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一次大战,吴王肯定还会派骑兵前来。我军若是没有相应的骑兵的话,只怕难以挡住敌军。”
“臣附议,徐州之地有不少地方利于骑兵发挥,若是没有骑兵掩护,难以与吴军争锋。”敬翔也在一旁附和道。
朱友贞颔首道:“嗯,我军的骑兵多在杨师厚军中,那就让他在派来的一万大军里面多派一些骑兵吧。”
商议已定后,敬翔二人告辞离去。
“敬兄稍等。”走在前头的敬翔正准备去草写诏令,这时身后李振突然将其叫住。
“李大人不知有何见教?”敬翔楞了一下,停下来问道。
“不敢说见教,不过是有些想法想要和敬兄商议罢了。”
敬翔皱眉,随即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且随我来。”说完,他带着李振来到自己平时批阅奏章的书房。
“说吧,不知李大人有什么事情想与老夫商议。”敬翔对李振的态度算不上好,但也算不上差。
他和李振两个都是追随朱温已久的老臣,深受朱温的信任;而且若论能力的话,在如今朝中众多文臣里面,也就是李振等少数几人能入敬翔的眼。
其他人,比如现在深受朱友贞重用的赵岩和张汉杰二人,在敬翔眼中也就只能算庸人一个。
不过敬翔虽然看重李振的能力,但对于此人的品行就不怎么看得上眼了。
当初朱友珪在位时,其他重臣基本上都在冷眼旁观,对朱友珪的态度较为冷漠,更别说为其出谋划策。
但李振受朱友珪任命担任崇政院使后,却多次为朱友珪出主意,虽然态度也算不上积极,但还是让敬翔感到不满。
也正因此,敬翔才会对此人态度不冷不热。
李振叹了口气,带着一丝忧虑道:“敬兄,如今我朝的局势想必没有人比你更清楚,吴国崛起于南方,近年来更是连连向北进攻,去年夺取了荆襄,近年又开始对徐州动手;来年还不知道要对哪里下手。”
“而北方的晋国,更是我朝的大敌,自从先帝当年崛起于中原来,梁晋两方征战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晋国的实力如何也不需要我多说,如今更是即将消灭燕国,看来晋军再次南下的时间也不远了。”
敬翔神色凝重,点头应道:“你说的这些老夫自然都明白,不过你现在说这些又是什么目的?”
李振丝毫不介意他的态度,反而忧心忡忡的问道:“敬兄,在下说这些的目的就是想问一句,我梁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难道还要继续像现在这样蒙着头乱撞吗?”
“蒙着头乱撞?”敬翔皱眉不语。
“不错,咱们现在的情形,可不就是蒙着头在乱撞。晋军打过来,咱们就集中兵力在北方防守,吴军打过来,咱们又调集兵力南下。我梁国的实力即便再强,有哪里能够挡得住吴国和晋国两家的夹击?”李振道。
“所以呢?”敬翔依旧态度冷淡。
李振楞了一下,道:“敬兄,在下知道你对我去年为朱友珪出谋划策感到不满,不过在下之所以如此,也是为了国家着想。各地的叛乱,虽然能够动摇朱友珪的权威,但何尝不会动摇朝廷的威严。所以在下才会为朱友珪出主意。若是敬兄有所不满……”
“好了,此事就不要再说了。”敬翔抬手止住李振的话语,随即叹了口气道:“国事艰难,即便你真的投靠朱友珪,老夫也没有立场去怪你啊。”
“至于说我朝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敬翔沉吟许久,却是给不出一个答复。
吴国和晋国,单独一个国家的话,梁国即便会落入下风,但也不会差多远;甚至若论真实国力的话,梁国的国力只怕还在晋国和吴国之上。
单独一个吴国,虽然兵力众多,经济基础强大,人口和人才储备等方面也不比梁国差,但敬翔相信以梁国的实力也足以挡住吴国的北伐。
同样的,单独一个晋国,虽然晋军骁勇善战,晋国的那些名将足智多谋,再加上晋国骑兵多,战力强,的确堪称梁国的大敌;但晋国的根本问题就是经济落后,人口较少,难以持续作战。
以梁国的实力,即便是拖也能将晋国拖垮。
事实上,历史上的晋军与梁军沿着黄河对峙多年,始终都难以打垮对方,反而是晋国一方在战争中损失大量粮草军械等,到了战争后期都有些难以坚持下去。
这期间晋王李存勖多次采用孤军深入敌境,准备突袭梁国都城开封的战术,就是因为晋国拖不起了。
若不是最后有梁国叛将泄露开封城兵力空虚的消息,李存勖果断领兵奔袭,一举攻破开封,只怕晋梁争霸最终结果还难说。
第五百七十五章迁都之议()
第五百七十六章刘鄩()
的敬翔与李振二人为了梁国的未来局势而担忧,身处萧县前线的牛存节的日子同样不怎么好过。
经过这几年不断的大败后,如今的梁国不仅是当年那些百战老兵几乎损失殆尽,更重要的是军队的灵魂已经被打掉了。
当初的梁军,因为征战四方百战百胜的缘故,自然而然的建立起了一种强烈的自信和荣耀感,这在无形之中就能提高军队战斗力。
再加上那时候大家都在梁国的建立而奋斗,军队凝聚力也很强。
而现在呢?北方对晋国已经是年年战败,甚至去年年初的时候,朱温还被一个假消息给吓得连夜遁逃一百五十多里,这对梁军的士气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南方对吴国的战争同样不怎么妙,去年江陵之战的大败同样重创了梁军的士气。
到如今,梁军早就没有了当年那种俯视其他势力的心态,有的仅仅是畏惧和不安。
此时,牛存节带着副将刘鄩等人走在军营里面,见到的就是一副惶恐不安的情形,将士们的脸上都充满着迷茫,眼神中都有些不安,显然大家对于战胜强敌都没有半点信心。
便是那些军官的表现也不比普通将士好多少,尤其是在得知吴王杨渥亲自领兵之后,他们的情绪就低落了许多。
经过去年的一场大败之后,如今的吴王杨渥就如同晋王李存勖一般,都是梁军最不愿意碰上的大敌。
“指望这样的军队去击败吴军,而是还是由吴王亲自统领的,兵力比我军更多,也更加强大的军队,这难度未免太大了!”巡视完一遍后,回到中军大帐,牛存节不由得对刘鄩叹息。
“将军,若是连身为统帅的你都是这样的想法,那么咱们就真的没有希望取胜了!”刘鄩皱眉道。
“怎么?你难道还以为咱们能击败吴军,然后乘胜攻破徐州吗?”
“将军,要想正面击败吴军自然很难,不过咱们也未必没有机会。”刘鄩道。
“嗯?那你倒是说来听听,都有些什么办法可以击败吴军?若是太过行险的办法就别说了,如今的局势,咱们实在不能再冒险了!”牛存节饶有兴致的问道。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刘鄩会不会想出什么冒险计策来,所以特意提醒了一句。
虽然与刘鄩打交道的时间并不算多,不过牛存节也知道此人有个一步百计的称号,不过对于这个称号牛存节却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通过这几天的接触,牛存节也发现,刘鄩的用兵风格的确称得上百变多端,不过他想出的计谋很多都过于行险,这让向来用兵求稳的牛存节不怎么满意。
“牛将军放心,现在的局势便是末将想要行险只怕也没有什么机会。末将的办法有这么几个,将军不妨参考一二。”刘鄩苦笑道。
“第一个办法,那就是趁着现在吴军主力没有抵达,尤其是吴王杨渥没有到达的时机,先设法击败周本、王绾,以削弱吴军的士气。只要周本二人一败,后续的吴军必然士气大降,而我军士气大增,接下来才有机会击败吴军。”
牛存节听了顿时答道:“此策听上去还不错,不过难度太大。那周本也算吴国名将,昔年象牙潭一战天下谁人不惊?如今此人领兵至此,我等不可小觑。”
他之前当然也想过先击败周本,不过这段时间的对峙让他发现,周本并不是他想的那样只会恃勇,在用兵方面的确有其过人之处,自己并没有击败对方的把握。
刘鄩听了毫不感到意外,他接着道:“第二个办法,那就是拖!”
“拖?你是说用长时间对峙的办法来耗死敌军?这个只怕很难。原本本将也想过这样,毕竟吴国刚刚遭受了大旱,接着又有蝗灾肆虐,按理说吴国府库的粮食应该消耗得差不多了。若是打持久战,对方肯定拖不起。”
“不过后来本将又觉得,救援徐州原本只需要两三万人守城就足够了,没必要动用太多军队。”
“但吴王杨渥既然敢于动用这么多的兵马前来,想来他也考虑了到自己府库中的钱粮储备,所以要用拖延时间的办法来耗死他们只怕不可行。”牛存节摇头道。
刘鄩点头道:“不错,吴王应该不会犯这么明显的错误,不过咱们若是没有别的办法的话,那也只能试一试了。”
牛存节接着问道:“那别的办法呢?你总不至于就这两个办法吧?”
刘鄩沉声道:“第三个办法,那就是突袭宿州!”
“突袭宿州?你是说咱们留下一部分兵力在这里与吴军对峙,并且吸引敌军的注意力,然后暗地里率领主力前去攻打宿州?”牛存节眼神一亮,连忙问道。
这个办法他之前倒是没有想过,毕竟朱友贞给他的任务是攻打徐州,而宿州原本就有大量吴军驻守,最近更是有李简率领一万多大军前来增援,想要将其打下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错,宿州城小,加上原本的驻军就有不少,李简的大军只怕要驻守在宿州城外,咱们就先打掉李简。若是能够取得成功,那也是一番功劳,而且还能提振将士们的士气。”刘鄩鼓动道。
牛存节点了点头,现在的局势,周本和王绾率领的三万多吴军,因为距离较近的缘故,已经先梁军一步抵达徐州城;而李简率领的一万三千吴军,同样在不久前抵达宿州;至于杨渥亲自统领的金陵大军,因为距离遥远的缘故,目前反而还在路上。
若是能够在杨渥抵达之前先击败李简,那不仅能重挫敌军的士气,更是能提升梁军的士气。
此外,这一次攻打徐州牛存节原本就没信心,若是不能攻破徐州,但能够击败李简的话,那他回去也能向朱友贞有个交代了。
当然,若是宿州的吴军没有准备,让他将宿州都攻破的话,那就是一次大胜了;不过这种可能还是极小的,至少牛存节没有做什么指望。
“也罢,这个主意既然是你出的,那就由你来具体执行吧。”牛存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