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国江山-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称呼他为节帅。

    听了杨定真的话,马殷不由来了兴趣道:“杨将军如何知道我军必胜,而敌军必败呢?”

    杨定真笑道:“很简单,因为淮南主力如今都还在围攻杭州,鄂州也刚刚落入淮南手中不到半年,在这种情况下刘存却急不可耐的只率领一万大军就来攻打岳州,这是何等的轻敌?虽然他侥幸成功了,但这却进一步助涨了刘存的轻敌之心。”

    “反观我军,我湖南自节帅以下,诸位将军都视淮南为大敌,心中充满了恐惧和害怕。属下觉得,打仗的时候如果将领知道害怕就会取得胜利,若是骄傲轻敌就会失败。所以以如今的情况看,我军必胜而敌军必败!”

    马殷听了不由信服,脸上的忧虑也渐渐散去。

    就在这时,城外忽然有快马飞奔而来,马上骑士一边策马疾驰,一边大声喊着:“岳州大捷!岳州大捷!”

    马殷身子一晃,险些站不住脚,“岳州真的胜利了?秦彦晖真的击败了刘存?”

    ……

    洞庭湖君山,望着远处湖面上那数十艘正缓缓下沉的战船,和已经被敌军俘虏的上百艘战船,刘存心情十分悲痛。

    就在一年前,李神福正是在这里以一万水军大败荆南节度使成汭的十万大军,威震荆襄,杜洪,雷彦恭等各方势力为之胆寒;然而仅仅一年后,当初那支无敌之师却在这同一个地方因为他的自大轻敌而葬送了。

    “大王,李将军,末将自大轻敌,而有今日之败,又有何面目苟活于世!”说完,刘存便准备效仿成汭投湖自尽,却被他的部将苗璘救下,匆匆逃离战场。

    自此,刚刚占领不到一个月的岳州再次失陷,甚至于,连鄂州也有重新失陷的危险。

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佑元年七月,淮南将领刘存率军在君山应战湖南水军,因刘存轻敌之故,淮南军大败溃逃,损兵折将九千余人,不仅岳州失陷,鄂州一带的淮南主力更是几乎损失殆尽。

    消息传来,鄂州震动,军民一日三惊,唯恐湖南军趁胜打过来。

    好在,早在刘存出征之前,杨渥和严可求便对战败的可能已经有所预料,提前做好了防备;加上湖南军虽然击败了刘存,但自身也有一定损失,所以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继续攻打鄂州。

    等到几天后,三千黄州援军抵达后,鄂州军民的恐慌才平定下来。

    广陵,书房之中不时传来一阵咳嗽声,让人听着有些揪心。

    “大王,各地战事无需担忧,杭州那边攻城的进展比较顺利,如今我军已经能够压制住敌军城头的守军了;便是鄂州那边,虽然有刘存的岳州之败,不过保住鄂州却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大王还是好好修养,尽快养好身子才是!”一旁,严可求小声的劝解着。

    进入七月份以来,杨行密便突然病了,让医者来瞧过之后,说是并无大碍,只是需要好生修养,不能劳累,不然病情有加重的可能。

    不过,如今杭州战事正急,岳州又新逢大败,还有北方的朱全忠,听说他已经在集结大军,至于接下来是南下攻打淮南还是西进攻打李茂贞、杨崇本就暂时还不能判断清楚。

    在这种形势下,不管是哪一处战场都是关系重大,杨行密又哪里放心得下。结果,到了现在他的病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趋势,这让严可求、高勖等人都非常担忧。

    杨行密摆摆手道:“孤的病情无妨的,再说了,如今也就这段时间事情多一点,等熬过了这段子,之后就能安心养病了。你们还是说说湖南的情况吧!”

    湖南军暂时虽然没有继续进攻,不过马殷会放过如今的大好机会,任由杨行密先行消灭钱镠然后再对付他吗?

    所以杨行密觉得接下来鄂州那边的情况或许会出现反复,但如今淮南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可以调动了,除非抽调杭州前线的兵马或者广陵本来就不多的兵力。

    “以鄂州如今的防守兵力,只要湖南不是大举来犯,想必守住鄂州还是没多少问题。刘存虽然因为轻敌之故而导致岳州之败,不过他的能力还是有的,属下觉得可以让他戴罪立功,防守鄂州。”

    与历史上的情况不同,历史上刘存是主动率领大军进攻潭州,是深入敌境作战,兵败之后甚至连自己都被俘虏了;而这一次却是在岳州进行防守作战,所以战败后刘存还是逃了回来。他回到鄂州后便上书请罪,到目前杨行密还没决定如何处置他。

    “你是说知耻而后勇?”杨行密点头问道。“倒也可行。刘存这人有勇有谋,擅长用兵,可惜就是容易骄傲自满,有这次的大败,对他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是……”

    功必赏过必罚,这是每个上位者必须做到的,如今刘存战败,如果不给他足够的惩罚,又如何为他人戒。

    “胜败乃兵家常事!刘存虽败,但毕竟是敌众我寡的情况,以他过往的功劳,足以赦免。若是大王担心其他将领不服,那可以将刘存贬为指挥使,以观后效。”

    杨行密点头道:“嗯,那就这么办吧!只是湖南那边,有没有办法可以调解一二?以如今的形势,最好还是不要同时与马殷为敌。”

    严可求想了想道:“属下听说,以前的黑云都指挥使马賨,乃是马殷的亲弟弟。此人如今正在枢密院任职,大王可以派他回湖南,向马殷传达我淮南的交好之意!”

    杨行密喜道:“你是说马賨?怪不得孤以前就觉得他的气度不凡,原来竟是马殷的弟弟!”

    当初马殷和马賨都是孙儒的部将,孙儒兵败之后,马殷随刘建峰一路西进到了湖南,而马賨则随着孙儒军的主力选择了向杨行密投降,后来成为黑云都的几个指挥使之一。

    去年的军队整编之中,马賨因为没有什么战功,加上作为降将出身的他在淮南也没多少人脉,结果就被调到枢密院去了。

    要知道,枢密院看着光鲜,但因为除了杨渥这个枢密使外其他人都没有领兵的权利,所以在枢密院任职的人一般也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许多人都把调到是枢密院看做贬官。

    想到这,杨行密赶紧问道:“这个马賨被调到枢密院,他心里会不会对我淮南有怨气?”

    “大王放心就是,这个马賨乃是一个厚道人,对于大王当年接纳他十分感念,不会有什么怨气的。属下反而担心,他在广陵生活了这十多年后,不想再去湖南了。”严可求道。

    杨行密点头,将马賨招来一问,果然是马殷之弟,而且就像严可求说的那样,他已经习惯了广陵的生活,不想再回湖南去了。

    不过在杨行密的坚持下,最后他还是答应了。

    “大王,虽然有马賨为我淮南从中转圜,但马殷毕竟是个枭雄,想要阻止他趁着我军主力不在的机会进攻鄂州,这只怕不太可能。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加强鄂州防御,让他知难而退。”送走马賨后,严可求沉声道。

    “你说得不错,不能将希望都放在马賨身上,该做的防备还是要做。那么江西呢?钟传那边你觉得有没有必要派遣使者去安抚一番?”

    虽说钟传目前与淮南联姻,两家关系正处在蜜月期,不过具体情况如何,大家心里都清楚,钟传会不会趁着如今的机会再次兴兵呢?

    严可求笑道:“这个倒是不需要担心,钟传是个聪明人,他不会看不清形势的。如今我淮南看似局势紧张,但这种局势却是因为我们想一举消灭钱镠才造成的。所以钟传即便兴兵,也最多迫使我军放弃消灭钱镠,对大局却没什么改变,反而会将之前联姻带来的两家关系的改善破坏掉。”

    “所以属下觉得钟传不会这么不理智的。”

    杨行密这才笑了起来,又咳嗽两声,接着说道:“那么接下来还是要看朱全忠的,如今他大举集结兵力,看来是在准备一场重大行动,只是不知道他这次是将目标放在了我淮南还是放在了关中!”

    这段时间,因为朱全忠将天子劫持到洛阳的事情,李克用、李茂贞、杨崇本、王建、杨行密、刘仁恭、赵匡凝等藩镇在收到天子的求救诏书后,暗中开始相互“串联”。

    其中,李茂贞、王建这两个多年的仇家在这段时间里相互和解,李茂贞的侄儿李继勋娶了王建的女儿为妻,至此两家有了联合对抗朱全忠的趋势。

    而杨崇本虽然是李茂贞的义子,不过他作为静难军节度使是有一定的独。立性的。当初朱全忠攻打李茂贞时,杨崇本率部投降,并在朱全忠的要求下将家人迁到河中作为人质。

    不想他的妻子长得很有姿色,结果被朱全忠看中了,招入自己的行宫一番宠幸。后来这件事被杨崇本知道了,视之为奇耻大辱,于是重新加入李茂贞一方。

    六月份,这三家联合起来发兵讨伐朱全忠,朱全忠任命他的长子,镇国节度使朱友裕为行营都统,率领步、骑兵数万人前往讨伐;朱全忠又亲自前往关中坐镇,同时开始集结大军,显然打算大规模用兵。

    对这种情况杨行密自然是心中窃喜的,不过朱全忠的举动却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若说他集结大军是为了攻打李茂贞吧,这从道理上似乎又有些说不通。

    毕竟在这个时候他不南下救援钱镠,却去与李茂贞对掐,怎么看都有些不智,而且也不符合朱全忠一贯的行事方略。

    此外,李茂贞、杨崇本等人的联军看着来势汹汹,但实际上有朱友裕的那几万人就足够抵挡了,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的集结大军。

    不过若说朱全忠是打算集结大军南下吧,但如今他却一副兴师动众准备攻打李茂贞的样子,甚至他本人都已经去了关中坐镇了,反而是宿州等靠近淮南的地方没什么动静。

    所以如今杨行密有一时还拿不定朱全忠下一步的打算。

    “以属下之见,朱全忠南下的可能性应该更大,至于他为何留在关中,应该是有别的目的吧!当然,不管他是不是南下,大王最好还是让李承嗣将军他们做好准备才是。”

    杨行密笑道:“这个自然,与攻破杭州相比,别的都不重要。对了,听说去年渥儿开创新军,招募了二十个年轻人在培养训练,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不知道现在训练得怎么样了。趁着如今无事,咱们不妨去看看!”

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 
杭州城下。

    自从几天前淮南军成功的沿着城墙修建了一道围墙,将杭州守军彻底包围起来后,便开始逐渐掌握了主动权,士兵们从围墙后面不断用弓弩射出箭矢,用苏州炮发射出巨石,以压制城中守军并且掩护大军攻城。

    不过,这道围墙的背后却是近万民夫和以及数千士兵的损失,如此惨重的损失,可谓是杨渥指挥大军作战以来最为惨重的一次,再加上如今正是七月最为炎热的时候,士兵们和民夫在烈日下攻城和修建围墙,一个个叫苦不迭。那些征召来的民夫更是哀嚎遍野,如丧考妣;甚至连军队中都出现了许多反战的情绪。

    但杨渥还是不为所动,坚持继续攻城;毕竟若是能在朱全忠南下之前就拿下杭州那自然是最好的事情;那样的话,至少不用冒着北方防线可能失守的风险。

    只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攻破杭州的难度还是很大的,除非淮南军真的不顾伤亡进行猛攻。

    城中的曹圭不愧是防守名将,这段时间他非常完美的向杨渥展示了在防守之中的各种技巧。

    那行云流水一般的防守,让占据了绝对兵力优势的淮南军每次攻城之时都必须花费巨大的代价才能登上城墙。

    然而登上城墙也并不意味着破城就在眼前,相反,每到这个时候杨渥就不得不佩服曹圭对兵力的合理调度。

    因为淮南军掌握有兵力优势,加上在城外修筑起了围墙、塔楼等设施来压制守军,所以曹圭没有选择在城墙上与淮南军硬拼,而是采用更加灵活的战术。

    他在城墙后面挖掘了许多可以防止巨石轰击的藏兵洞,在里面配置了较多的预备队,每当城墙上的守军开始疲惫之时,就及时将其替换下去,以保持守军士兵的体力和士气。

    而当淮南军付出巨大代价冲上城墙时,这些预备队更是担当了及时击退敌军的任务。他们在曹圭的指挥下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机投入战斗,将登上城墙的淮南军赶下去。

    甚至有时候在淮南军大规模冲上城墙的危急情况,曹圭还会使用苏州炮和猛火油对城墙上的敌我双方进行无差别轰击,以阻断淮南军破城的可能,给攻城的淮南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所以到了七月中旬的时候,即便是杨渥也不由感到沮丧,觉得要想用强攻的办法来破城,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淮南军完全难以承受。

    这天,随着鸣金声响,再一次攻城失败的淮南军如同潮水一般退了下来。

    这一天的攻城战是杨渥在最近发动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攻城战,不仅是城北杨渥这边,李神福那边也在这一天发起了最激烈的一次攻击,一次就投入了六万大军。

    他们因为之前就尝试过挖掘地道到城墙下的办法,不过就像杨渥在战前预料的那样,淮南军这边刚开始挖掘地道,守军那边便通过“地听”判断清楚了地道挖掘的方向,从而提前修筑翁城,并且同时在城内向城外方向挖掘,用灌水的办法破坏了淮南军的地道。

    所以这一次杨渥没有继续选择挖掘地道,而是直接挖墙脚,试图以速度来换取突破的可能。

    为了尽可能的取得成功,杨渥下令从多处位置同时开始挖掘,对多处同时进行爆破。

    面对这种大规模的进攻,兵力相对不足的杭州守军的确出现了一些防守漏洞,甚至在炸出的五处缺口处有两处都被淮南军突破了。

    不过在关键时刻,司马福、鲍君福、钱传瑛等将领誓死奋战,竟然将突入城中的淮南军又赶了出来,随即双方将士围绕在缺口处的狭窄地带进行血战。

    淮南一方的兵力优势完全不能发挥出来,便是后方进行掩护的苏州炮为了避免误伤也只能停下;结果,到天色将暗之时,守军已经修建起了几道围墙,将炸出来的缺口重新封起来了。

    自此,淮南的这次大规模攻城在付出了巨大伤亡后再次以失败告终。

    城外一处高岗之上,杨渥勒马静立,俯瞰着不远处那座曾经一度显得摇摇欲坠的杭州城,不由轻声叹息。

    之前在最危急的时刻,这座城池就像是在惊涛骇浪中地一叶孤舟,似乎随时都可能遭到覆顶之灾,连杨渥都看到了破城的希望,但最终守军却顶住了淮南军的进攻。

    这座城池,如今已经成了一台不知疲倦的绞肉机,不断地收割着人命。

    从开战至今,淮南一方已经阵亡了近万士兵,伤者更是多达两万多;这还只是军队的损失,民夫的损失也同样不小。到了这种情况,即便是秦裴等军中将领也有些看不下去了,都提出了要暂时休整一番。

    还要要继续强攻吗?杨渥在心中摇了摇头。

    一年前,朱全忠十余万大军攻打凤翔,最终却奈何不得李茂贞,只能逼迫他交出天子便撤军了。

    历史上后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攻打寿州城,征发了宋州、陈州、徐州、宿州、许州、蔡州等地的民夫数十万人,日夜不停的发起猛攻,但始终奈何不得寿州城。最终还是等到一年多后,寿州守将刘仁瞻病重,他的部将主动投降,这才拿下了寿州这座坚城。

    安史之乱中,睢阳守将张巡,凭借数千守军就在外无援军、内无粮草的情况下,面对最多时达二十余万的叛军,坚守孤城十个月之久才最终失陷。

    此外还有战国时的晋阳之战,邯郸之战,南北朝时的虎牢关之战,宋朝时的钓鱼城之战,襄阳之战,等等,这一个个战例都告诉杨渥,攻城战乃是最为耗时,也是最为惨烈的。

    或许如今淮南军有了火药可以炸城,有了苏州炮可已轰击城墙,但这段时间的攻城战依旧在提醒着他,在面对坚固的城池和防守决心坚定的守军时,强攻依旧不是最好的选择。

    “先休整几天吧!”杨渥无奈的想着,或许是时候休整一段时间让大军恢复一下士气了。

    这时,去东面传令的信使返回来,给杨渥带来了李神福那边的情况。

    “殿下,东面大军攻城损失同样很惨重,在殿下下令撤军后不久,李神福将军也下令撤军了。不过……”信使一脸焦急的报告。

    “不过什么?”杨渥沉声问道,今天的攻城战本来就是协同指挥,所以这边停止攻城后,东面也停下来很正常。

    “不过李神福将军在下令撤军前突然晕倒了!”“什么?!”杨渥大惊失色。

    要说杨渥这段时间除了忧心于攻城不顺外,最为担心的就是杨行密、李神福和台濛三人的情况。

    他记得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