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辉煌之世-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军官们和宪兵队已经无法控制住军队。
时间到了二月初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盟军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物资储备。除了少数几支精锐部队之外,其它的部队甚至于就连调动都变得异常困难。看着漫天飘舞的大雪和那些身上披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收罗到的破衣烂衫裹在身上保暖,在寒冬之中瑟瑟发抖的官兵们。包围圈内的盟军高级指挥官们知道,在不有所行动的话他们这支强大的军队就将自行覆灭。甚至都不需要明军去浪费弹药。
盟军知道自己必须要突围,可是突围这种事情哪里是那么容易的?高加索地区的左右都是海洋,而且全都在明军的掌握之中。里海就不同多说了,那里是真正的此路不通。黑海这边虽然俄国黑海舰队还在,但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强大的明军地中海舰队的手中将制海权夺回来。没有制海权,在明军战舰黑洞洞的炮口下谁也不敢上船逃亡,毕竟没有人愿意去喂鱼。(未完待续。)
ps: ps:感谢书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呢、起点之天外飞仙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半面君的ufo、smad2005、书友160404212826348的打赏支持。感谢所有为辉煌之世点击,投票,打赏,订阅,收藏的朋友们。感谢大家的支持。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四百七十章 封锁与突围 (一)
在包围圈内的盟军南边是高耸入云的高加索山脉以及规模庞大的明军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如果盟军能够搞定他们的话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往南走的话虽然天气条件会越来越好,而且拥有许多的城市和乡村能够补充到部分的物资。但是强大的明军在那里也就意味着此路不通。
四面八方全都仔细研究过之后,盟军最终只能是将突围的目标放在了北方,那条要命的顿河身上。从察里津的顿河大弯曲部到亚速附近的入海口三角洲,这段不过数百公里的距离上却布置着上百万的明军在防御。
正常情况下,如此之多的明军部队都够盟军们狠狠的喝上一壶的了。更别说是在现在这种天气恶劣,物资匮乏,部队接近崩溃的时候了。或许对于这么包围圈内准备突围的盟军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此时顿河已经结冰,不需要他们再去硬顶着明军的炮火去架设浮桥了吧。
包围圈内的盟军分别来自于十几个国家,作为主力的是德国和法国的军队。德国人在这里大约有包括一个装甲集团军在内的四个集团军的兵力,而且这些部队都是德军之中的精锐之师。
而法国人投入到这里的部队同样也是精锐部队,同样也是四个集团军的规模。不过他们的装甲部队因为国力和之前在北非的惨败导致无法形成装甲集团军,只能是以师级的规模出现在战场上。
除了德国和法**队之外,本土作战的俄国人拥有大约数十万人的规模。不过这些部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很差,平日里都是担任着地方警备和运输队的工作。在包围圈形成之后,这些俄**队绝大部分都已经不知所踪。
不知所踪的实际意思就是这些俄军官兵们带着各种的武器以及能够找到的一切化兵为民了。他们脱掉军服躲藏在平民之中就真的成为了平民。
俄国人接二连三的惨败,尤其是莫斯科的失守对俄国人的打击非常大。许多官兵们已经不再对俄国取得胜利抱有希望。他们开始为自己能够活下去而考虑。
此外规模较大的还有美国远征军的近十万名官兵。这支部队的装备兵员,物资补给工作相对来说做的还比较好,毕竟美国人的国力还是不错的。因此哪怕是在此刻这种危急关头他们也还能够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当然了,这也和他们的补给物资充足有关,作为美**队,远渡大西洋而来的美援物资都是优先供应他们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军队。只要补给物资充足,那战斗力基本上还是有保证的。
此外就是十余个国家大杂烩般的军队了。这些国家大小不一,实力不同。有的国家派出的兵力比较多,像是荷兰比利时就能够派出数个师甚至于是集团军规模的部队。不过有些国家国小力弱,只能派出区区一个师,甚至是旅级别的部队充数。像是丹麦只派出了一个步兵师,而卢森堡更是只有一个营的兵力。
在此刻这种混乱的局面下,各国部队基本上都已经是自己顾自己了。各种为了获得活命的资源,像是为了争夺食物和燃料而拔枪对射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甚至于还有直接开着坦克装甲车去抢夺物资的事情发生。
欧罗巴大陆上的国家从中世纪开始就是混战不断。各国之间历史仇怨完全就是一部千年古籍。虽然最近数百年的时间里因为大明的强势压制而拥有了共同的敌人开始缓和。但是其根源只不过是被压制,并不是是消除。
像是数次遭到德俄等国威胁被瓜分领土,在大明的平衡政策下才勉强保全国家的波兰,他们会对俄国和德国没有一丝的怨恨?像是在大明的帮助下强行从瑞典手中独。立的挪威,谁敢说瑞典人对他们的背叛就没有一丝的愤怒?像是这种事情在欧罗巴千年历史上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各个国家的恩怨简直就是一出无与伦比的大戏。
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因为有大明这个庞然大物的阴影笼罩而被压制。现在这种让人彻底绝望崩溃的时刻,许多被压制的东西就冒出了头。等到盟军最终决心要进行突围的时候,甚至于都已经开始出现营团级规模的火并事件。
盟军并不是一开始就不像是走。相反的是,在明军彻底封死顿河之前他们就想走了。可是他们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超过二百万的军队分散在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单单是将这些部队集结起来从战火纷飞的前线强行撤走都是一件让人绝望的事情。更别说还要组织他们去作战了。
哪怕盟军已经竭尽全力,可是他们已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才在明军的攻击之下勉强将部分部队给集结起来。至于其无论收拢起来的部队。盟军高级将领们只能是给他们下达一道就地坚守的命令。至于那些军队是被明军打死抓获还是自行溃散或是就此被生生饿死冻死病死,那就谁都顾不上了。
内线的盟军被围困之后,外线的盟军也没有闲着。各国的领导人都非常清楚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被歼灭的话必然会成为整个战争的转折点。实力上的损失还是其次,主要是对军心士气的打击极有可能造成崩溃性的结局。
而且,明军正在逐步推进,不断的将战线压缩。以明军强大的兵力和补给能力。一旦让他们打过了漏斗状的地形杀入中欧一带,那欧罗巴大陆上的各国都别想挡住明军潮水般的装甲洪流。
因此,对高加索地区盟军的营救任务必须要成功才行。要不然等到几个月之后春暖花开,那明军潮水般的装甲部队和空中力量就将覆盖整个欧罗巴大地。战败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只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在明军忙着加强顿河防线的这段时间之内。盟军已经乌克兰南部地区集结起来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这些主要集结在顿涅斯克地区的盟军解救部队以从西欧紧急增援过来的德**队为主,加上部分的俄**队。至于其它国家的军队大多都是在担任着警备工作。
德军许多部队都是直接从西欧开过来的,他们冬装和保暖措施相比于俄国这里的寒冷天气略显不足,之后又花了几天的时间补充了冬装和防冻液等物资之后才正式开始了救援行动。
为了能够将包围圈内的盟军部队解救出来,德国人这次算是下了血本了。总计十一个装甲师,两个装甲掷弹兵师以及超过二十二个步兵师在内的庞大兵力从乌克兰南部地区向着明军的顿河防线发起攻击。与此同时,包围圈内的盟军同时开始了突围行动。
这次的行动之中,法国人和美国远征军并不是不想出力。只是他们现在无法抽身而已。
明军从北非登陆了伊比利亚半岛之后,原本就实力孱弱的西班牙与葡萄牙几乎就是瞬间崩溃。甚至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就宣告投降。实际上这一点从西班牙军队围攻直布罗陀要塞长达两年之久却始终未能攻占这里就能够看的出来其战斗力的多么的垃圾。
完全是以步兵为主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面对明军天上地下海面立体式攻击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在马德里被攻占之后没有选择流亡法国的西班牙国王就宣布投降。虽然其政府已经跑去了巴黎建立流亡政府,而且还有部分忠于政府的军队依旧在坚持作战。可是这个国家实际上已经是退出战争了。
至于葡萄牙,不提也罢。
海军实力超强,拥有全球投送能力的大明非常轻松的就将大批的部队和物资送上了伊比利亚半岛上去。这些战斗力强大的军队与在亚平宁半岛上的友军一同从东西两个方向对法国南部地区构成巨大的威胁。
法**队与美国远征军的主力部队此刻正在阿尔卑斯山脉和比利牛斯山脉上和明军殊死作战。在明军陆航轰炸机部队和战略轰炸机部队的猛烈轰炸之下,整个法国几乎都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人和美国远征军已经无力再向遥远的乌克兰投送兵力。他们现在需要保卫法国。
德国人的情况稍稍好上一些,但是也有限。明军现在轰炸的主要目标集中在法国人的身上,加上德国人自己的空军和防空部队比较强大,所以他们在明军的空袭之中损失较小。但是这也只是相对的而已。
此时德国人的主力是在与意大利接壤的阿尔卑斯山脉附近以及山峦叠嶂的巴尔干地区和明军激战。为了阻挡明军从欧洲南部地区北上直入各国的腹心之地,德国人几乎已经拼尽了全力。
并非是各国没有能人,看不出来战略轰炸的巨大作用。盟国之中除了美国之外在战前全都没有战略轰炸机的项目,主要原因就是实力上支撑不起来而已。
无论是经济,科技,工业,人力以及物资支援各个方面来看,除了美国人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和大明比拼一番。等到大明开始转入战时体制之后,这种差距就变得更加让人绝望。(未完待续。)
ps: ps:感谢书友心碎蔷薇、微小宝、zsdata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zhouyu1976、山青盈的打赏支持。感谢所有为辉煌之世点击,投票,打赏,订阅,收藏的朋友们。感谢大家的支持。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四百七十一章 封锁与突围 (二)
哪怕是强如德国,受限于国土人力和资源等等方面的影响,他们只能是在战略空军和战术空军之中选择一项来发展。战略轰炸机这种东西如果数量少了的话无法形成规模,而没有大规模的密集轰炸同样无法发挥其作用。
德国人就算是能够造出来性能不错的战略轰炸机也无法大批量的生产装备部队。与其这样浪费资源还不如不做。而其它许多国家甚至就连单一军种都无法构建,他们仅仅是做到了有飞机而已。
因此,当盟国看着天空之中铺天盖地般的密集战略轰炸机部队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是痛苦的。这场战争眼看着就要走向失败了。如果被围困在高加索的部队无法被解救出来的话,那盟国在欧罗巴大陆上或许无法支撑到明年冬季。
在这种情况下,由不得盟国不拼命。
出身于普鲁士贵族家庭的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将军接受命令从巴伐利亚启程飞抵顿涅斯克接手了解围军团的指挥权。在他出发之前,德国首相找到他向他亲口承诺,只要他能够将包围圈内的军队解救出来,那他就将得到一柄陆军元帅权杖。
然而曼施泰因的回答却是“我会尽力。”
虽然德国人已经在乌克兰南部地区集结了一支极为强大的兵力,但是其实力并不足以在明军的面前讨到好处。一生从军的曼施泰因非常务实,他知道自己的任务非常困难。
在抵达乌克兰之后,曼施泰因仔细研究了战场形势之后认为这一场解救战役无法取巧,明军的防御也没有明显的漏洞可以使用。唯一的办法就是硬碰硬的与明军死战。而这一点却正是明军最为强大的地方所在。论起硬打硬的实力来,谁能和明军相比?
曼施泰因唯一的优势就是他掌握着主动权,具体选择在什么地方进行突击由他来掌握。经过谨慎选择之后。曼施泰因最终将目标选在了明军防备力量最为坚固的顿河畔罗斯托夫。
顿河畔罗斯托夫,一个又拗口又长的名字。这里是解救部队与包围圈内的盟军最为接近的地方,也是道路交通条件最好的地方。选择这里作为突围点的话,可以大大缩短双方之间的距离,这一点在此时此刻非常重要。
此时俄国野外天寒地冻,零下数十度的气温也意味着军队大规模出行必须要借助车辆才行。依靠人的双腿在雪地之中行走的话。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耗尽体力。而且也无法行走太长的距离。
而此时被围困的盟军大部分都是步兵,就算是有一些车辆也因为缺乏燃料而很难进行长距离的行动。这种情况就迫使盟军不得不将目标放在双方附近接近的地方才行。而且就算是盟军还有部分的车辆但是因为大部分的燃料都已经被拿去取暖用掉,他们在野地之中也无法行军太远。
野外到处都是茫茫雪原和没大腿的雪地,汽车也无法在这种地方行动。这就迫使盟军不得不选择条件足够好的地方才行。而所有符合这一切条件的地方只有顿河畔罗斯托夫。
德国人能够想到的事情,没理由明军看不出来。在整个漫长的顿河防线上,防备力量最为坚固的就是顿河畔罗斯托夫这座城市。整整一个海军陆战队师配属了大量的炮兵工兵以及辅助部队驻守在这里。在他们的周围是数个明军装甲师和步兵师。而且,明军可以随时派出援军进行增援作战。
虽然知道这非常困难,但是曼施泰因已经别无选择。
时间来到1943年2月5日,一个阴云密布。飞机无法起飞的日子里。盟军解围兵团与包围圈内的部队几乎同时出动。声势浩大的解围战役正式开始。
包围圈内的盟军部队以德法美的军队为主力,以大批能够行动的车辆为先导,众多步兵徒步跟随着向顿河畔罗斯托夫地区杀去。能够挤上各种车辆的全都是精英士兵,这些人被挑选出来坐车用以节约体力,就是为了让他们在突围行动之中成为前锋炮灰。
而那些徒步跟随的官兵们,能不能在这种漫天大雪的时候走到战场,那真的是要老天保佑了。当然了,盟军突围的时候也没有忘记留下大批的炮灰部队用来阻拦明军南方集团军群的追击。
规模庞大的军队被抛弃在了各自的阵地上。除了一封坚守战场的命令电报之外他们什么都没有得到。却要用血肉之躯在这茫茫雪原之中,在刺骨的严寒之下与武装到了脚趾的明军精锐部队血战。用屁股想也知道这些炮灰们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实际上盟军突围部队的高级军官们就没有指望这些炮灰们能够坚持多长时间。能够杀伤多少明军。在他们看来,这么多的炮灰部队被甩下在各处进行阻击。就算是荒原上的野猪也要明军去抓吧?单单只是明军去抓捕这些炮灰们被拖延的时间也就够了。
与此同时,从乌克兰南部地区出击的德军解救军团也在曼施泰因的指挥下杀向了顿河畔罗斯托夫地区。
而明军早在盟军出动之前就已经通过安插在盟国的高级鼹鼠们得知了盟军的行动目标。曼施泰因或许只有到战后才会知道当他将自己的作战方案提交总参谋部之后不过二十四个小时,这份作战方案的主要计划就已经被摆放在了张诚的办公桌上。
在整个战争的形势越发向着对明军有利的局面转变之后,数百年来深受大明影响的各国之中愿意为大明做事换取战后好处的人也越来越多。大明数百年的积威早就已经深入各国的方方面面。各国之中愿意为大明做事成为某某奸的叛徒们大有人在。
与之相反的是,大明的人无论其身份贵贱高低。全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心态和模样。哪怕他们只是极为普通的平民,对于国家的认同感也极高。这一点与现代时空历史上清末民初的时候正好相反。
曼施泰因的行动很快,他麾下的部队都是德国的战略预备队,基本上都是满员状态。每个装甲师都保有超过二百辆以上的各种型号坦克,这在俄国前线可是非常少见的事情。
俄国战场上残酷的战斗导致各支部队全都大规模减员。同时各种武器装备的损耗也极为惊人。哪怕是实力强大的明军也很难时时刻刻保持着自己部队的满员实力。
2月5日上午,德军新近组建的顿河集团军以第16,第26,第31装甲师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