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风暴之迷-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在许多问题上追随美国,欧美主要国家仍然坚持“冷战思维”,把俄罗斯视为潜
在的战略对手。东欧剧变后,各国新政权纷纷确立回归欧洲,与欧洲实现一体化的
发展策略,他们对俄罗斯还存有戒心。俄罗斯本身也已失去了前苏联那样的国际地
位,沦为一个地区性大国,它的注意力不得不从全球性威胁转向地区性的威胁,把
目标重点集中于欧洲和亚太,谋求建立地区集体安全体系,以保障安全,塑造一个
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此,俄罗斯确立了新的地缘安全战略结构,将周边的前苏
联地区、东欧地区、亚太地区和中东南亚地区看做最具重要战略价值的利益区。俄
罗斯以自身为核心,四个利益区在周边形成两个圈层:内圈的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
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俄罗斯的安全和稳定,因而其战略重点也以独联体国家为主,
力图建立一个“现代地缘政治实体”,以保障俄罗斯的安全;外圈的东欧、亚太、
中东南亚三个利益区是俄罗斯的战略发展方向,也是俄罗斯和西方争夺的主要地区。
地区性大国,它的注意力不得不从全球性威胁转向地区性的威胁,把目标重点集中
于欧洲和亚太,谋求建立地区集体安全体系,以保障安全,塑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
展环境。为此,俄罗斯确立了新的地缘安全战略结构,将周边的前苏联地区、东欧
地区、亚太地区和中东南亚地区看做最具重要战略价值的利益区。俄罗斯以自身为
核心,四个利益区在周边形成两个圈层:内圈的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直
接影响到俄罗斯的安全和稳定,因而其战略重点也以独联体国家为主,力图建立一
个“现代地缘政治实体”,以保障俄罗斯的安全;外圈的东欧、亚太、中东南亚三
个利益区是俄罗斯的战略发展方向,也是俄罗斯和西方争夺的主要地区。

          六、寻求路标:双头鹰飞向何方?

    20世纪90年代初,被各种矛盾折磨得疲惫不堪的苏联,最终在无奈中结束了自
己的使命,退出了世界历史的舞台。而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在历史的又
一个十字路口,再次面临着东方与西方的痛苦选择,“俄罗斯往何处去”仍然是俄
罗斯人永恒的话题和争论的焦点。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来自上层的历次改革从来就没能使俄国彻底摆脱专制制度
的枷锁,而走向西方自由主义的道路,这同样与俄罗斯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
系。由于靠近西方,历任沙皇政府在西方的影响和压力下,总能不失时机地进行自
上而下的改革,尤其是当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愈演愈烈,危及统治者的中央
政权的时候,求助于西方,以西方文化中那些有益于本国稳定和强大的某些思想、
措施乃至技术,来调和社会秩序,往往成为统治者明智的选择。但同时,由于东方
专制主义的传统根深蒂固,沙皇在权力问题上又决不让步,于是,改革便走向了反
改革。反改革当然不能持久,结果不是引起人民起义,造成动乱,就是引发大规模
的革命运动。不过,动乱或革命常常由于反抗者的落后、无知以及统治者的强大而
遭失败,到最后还是建立了新的、更为强化了的国家机器。俄国留里克王朝(公元
862 ——1598年)和罗曼诺夫王朝(公元1603—1917年)覆灭后的情形如出一辙。
这正是俄国地缘政治地位制约的结果。如是,俄罗斯国家的发展历程就表现为以下
模式:改革——反改革——动乱或革命——国家机器的强化。

    20世纪初,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终于被推翻,经过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反复论战,
以及长期曲折而痛苦的实践,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取得了长足的生命力,
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了。然而,由于教条式地理解“帝国主义腐朽
论”和受到“两个平行世界市场理论”的影响,俄罗斯再次对西方市场经济、民主
政治、文化观念采取了封闭的态度。此外,来自东方并被俄罗斯人接受和大力发展
的集权主义、暴力统治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新的政治体系中继续生根发芽,而且
得到了苏联领导人及其统治集团淋漓尽致的发挥。

    独立之初的俄罗斯社会呈现出一种严重的亲西方情绪,“向西方一边倒”的
“大西洋主义”一时占了上风。为摆脱经济困境,俄罗斯把希望寄托于经济的全面
转轨上,叶利钦采取激进改革派主张的“休克疗法”。同时,俄罗斯领导人几乎对
所有西方大国进行了旋风般的访问,所到之处无不强调俄罗斯要同西方国家建立伙
伴和同盟关系,甚至不惜在削减核武器、对伊制裁和经济政治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
题上做出重大让步。但是,俄罗斯充满浪漫和一厢情愿的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的结
果却是事与愿违。不仅西方的资金、技术援助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在外交方面,也
常常被排斥于国际重大事务的决策和决定之外;全盘西化的经济转轨并没有带来俄
罗斯的全面复兴,相反地,国内危机却在不断加深。俄罗斯不得不重新考虑调整内
政和外交策略。正是在这期间,以卢金和斯坦科维奇为代表的“新欧亚主义”思潮
重新抬头,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赞赏和支持。他们认为,俄罗斯应当利用其地跨欧
亚,包括多种文明、多种宗教的独特地位,在东西方之间求得某种平衡,起到其他
国家无法替代的协调作用,使俄罗斯再次脐身于世界“领导”行列。他们认为:
“俄罗斯代表连接欧洲和亚洲的惟一桥梁,谁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谁就将成为世
界的主人。”他们强调指出,俄罗斯既是欧洲国家,也是亚洲国家,发展同东方国
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对俄罗斯的进步和周边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上述思想的影响
下,1992年,俄罗斯政府提出,“东西方都应该是俄罗斯外交的重点”,“向西方
一边倒”的策略被“东西方兼顾”的双头鹰政策所取代。1993年叶利钦在访问韩国
时曾解释“双头鹰”政策,即是要一只眼睛看西方,另一只眼睛看东方。

    还是那位房龙告诉人们:“时间将向我们展示这个由亚洲神秘主义与欧洲现实
主义相结合的光怪陆离的实验的具体结果。但是俄罗斯大平原将仍然如故,世界其
他地方的人当然也会密切关注其发展,……俄罗斯却是一个谁也不可忽视的事实。”


第四章  历史的怪异:俄罗斯民族主义之谜

    在苏联面临的所有问题中;最急需解决而又最难解决的显然是民族问题。像它
所继承的沙俄帝国一样;苏维埃国家似乎也无法走出民族问题的死胡同。——法国
历史学家埃莲娜·唐科斯。

    1992年俄罗斯开始独撑家门,从此开始了令人兴奋而又急剧的社会转型。一切
百废待兴,一切从头开始。1993年12月开始了第一届国家杜马选举,原来不曾为世
人看好、似乎没有任何政治根基、西方媒体不甚了解的俄国自由民主党却在大选中
获得22.70%的选票而胜出,在首届国家杜马中占有 70 个席位,成为杜马中第一
大党团。

    以口若悬河般的演说和日常言行举止不拘小节著称的律师日里诺夫斯基领导的
俄国自由民主党的致胜法宝是什么呢?那就是强硬的外交政策和毫不掩饰的俄罗斯
民族主义立场。自由民主党被新闻媒介称为“民族主义党”或“法西斯主义党”。
一时间舆论哗然,俄罗斯和世界各国为之震惊,惊呼“日里诺夫斯基现象”,疑惑
“日里诺夫斯基之谜”。

    日里诺夫斯基多次表示,俄罗斯首先应恢复前苏联的政治版图。他在其自传《
向南方的最后冲击》中阐述了其政治地缘构想:“俄罗斯应当远征到温暖的印度洋
沿岸,这并不是我的古怪念头,而是俄罗斯的前途,俄罗斯的命运,俄罗斯的功绩。”
“要使俄罗斯的士兵在温暖的印度洋中洗靴子,永远不再脱下夏季服装。”“今天
如果消灭中亚、哈萨克斯坦、摩尔达维亚的好战分子,在俄罗斯南部的新国界实施
战斗行动,俄罗斯军队就会得到振兴。”而“向南方最后冲击的思想是崇高的,本
身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俄罗斯军队也确实需要这样做,以便使我们那些无精
打采的年轻小伙子们试一试肌肉的力量。”“在到印度洋沿岸的这个新的地域内,
所有的人都讲俄语。”而且,“世界应当感谢俄罗斯的救命恩人的作用。”日里诺
夫斯基的屡出狂言不仅使俄罗斯政府大为窘迫,而且震动了独联体各国,震动了西
方世界。

    随着“日里诺夫斯基现象”的出现,俄罗斯民族主义这个似乎已经被人们所遗
忘的名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式媒体之上了。

    俄罗斯民族主义对于当今的新俄罗斯,对于已经成为过去的苏联历史,对于俄
国历史来说,都是不新鲜的东西,但是它对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
的影响作用。

            一、对民族主义概念的解析

    民族主义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最早是140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召开的题为
“波西米亚和波西米亚民族的宗教与经院哲学”辩论会上提出的。此后,这个名词
开始被政治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频繁
地使用。

    1836年出版的欧洲权威著作《牛津英语辞典》首次将“民族主义”列人,作者
以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为理论依据,将“民族主义”解释为“某些上帝的选民”的
思想。西方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情绪”,是“一种情感
的共同契约,它的适当表现是企望组成一个自己的国家,因此它一般有助于这样一
个国家的诞生”。美国历史学家伯恩斯则把民族主义看做是一种文化现象,即文化
的衍生物,他认为:“民族主义虽然不是新东西,但肯定是当代文化最突出的现象
之一。”“民族主义一般被界说为一种以民族意识为基础的纲领或理想。这种感觉
或意识可能以若干因素为基础。一个民族可以由于种族、语言、宗教或文化的特点
而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民族。”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将民族主义界定为“个人或
集团表现出来的民族全体成员的意识,或希望促进民族自由。强盛和繁荣的意识,
不管是自身所属的民族还是别的民族”。已故的英国历史学家休·塞顿一沃森认为,
民族主义“应被限定在下述两种定义之内:一种是指民族利益至高无上的政治组织
学说;另一种是旨在发展民族利益的运动(通常是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法国
政治学家亚历山大·本尼格森则认为:民族主义可用以标明对某一特定的建立在各
种标准之上并与之相符合集团的归属意识。这些标准包括:某一特定的宗教或国家
教会,对某一国家政权或朝代的效忠,对民族语言文化或某种生活方式的依恋;其
次,民族主义代表了保护民族共同体不受占支配地位的外来民族语言同化或生物同
化的意志。从这种意义上讲,民族主义是对挑战的一种反应或答复。

    从学术角度讲,民族主义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极为丰富的概念,简单地从一个
方面进行解释和界定是有失全面的。西方学者强调民族主义的泛文化和心理特性,
对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研究民族主义是有启发意义的。但是他们的解释过于强调民
族主义的主观意识性和存在的永恒性,忽视了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和阶级属性,从
而使民族主义变成了神秘而不可知的东西。

    从概念上讲民族主义是指从民族本位的立场出发,以维护本民族或某一民族利
益集团的利益为目的,充分肯定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用D 斥或根本否定异
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思想观念。首先,民族主义具有历史性特点。民族主义
首先是一个历史问题,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首先具有历史因素。历史上的民族关
系状况、经济文化交往、该民族的实际地位是影响民族主义的重要因素。其次,民
族主义具有时代性特点。民族主义是一个现实问题,它的变异和发展受现实因素的
影响。意识形态的对抗与国际局势的变动、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民族经济文化水
平构成影响民族主义的现实因素。第三,民族主义具有阶级性特点。在阶级对抗的
社会里,任何一种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打上阶级的烙印。在分析民族主义的性质时,
必须根据它对其他民族利益、自由、主权和平等的态度来判断,而不是像民族主义
思想通常具有和按它对其民族的某种忠诚和献身精神来判断,虽然民族主义总是代
表着本民族,但它从来就不是整个民族的事物,而是一个阶级或类似阶级的产物。
第四,民族主义具有全民性特点。民族主义是一种以民族或国家为归属对象的群体
(或称集团)意识,它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对未来的
共同愿望和幸福、对共同的命运和信念的认同。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是伴随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的世界范围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兴起的。西欧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摇篮,也是现代民族主义的
发源地,欧洲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始于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在欧洲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是贡献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一场在“自由、
平等、博爱”的旗帜下掀起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争取公民自由和民主权利的伟大
斗争。在《人权宣言》中,法国资产阶级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
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
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这是资产阶级对几百年来限制
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封建专制主义发出的宣战,包含了民族自由权和民族自决权的内
容。人权宣言成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二、俄罗斯民族主义的由来

    早期的俄罗斯民族主义在性质和具体内容上与后来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有很大的
区别。

    俄罗斯国家在 15 世纪 80 年代以前,还只是东欧的一个弱小国家,在经济、
军事和文化上都大大地落后于邻国,基本上是一个被侵略和被征服的国家和民族。
马克思曾指出:“鞑靼人的枷锁从1237年持续到1462年,长达两个多世纪,这种枷
锁不仅压迫了,而且凌辱和摧残了成为其牺牲品的人民的心灵。蒙古鞑靼人建立了
以破坏和大屠杀为其制度的一整套恐怖统治。”俄国除了遭到蒙古人的奴役外,还
经常受到邻近国家和民族(波兰——立陶宛人、日耳曼人、瑞典人)的入侵或骚扰。
在15世纪80年代前,俄罗斯国家和民族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任命是反抗外敌侵略和奴
役,维护民族独立和争取民族统一。因此,尽管当时俄罗斯民族也曾试图兼并周边
一些国家,当时的俄罗斯民族主义中也有扩张的成分,但总的讲,该时期的俄罗斯
民族是一个被压迫和被侵略的民族,该时期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是一种被动防御性民
族主义,或者说其主导成分是反抗异族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争取民族主权和民族
独立的民族主义。

    早期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是伴随着俄罗斯民族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俄罗斯民族形
成的过程也即是统一的俄罗斯国家的形成过程。面对异民族的武力侵略和殖民统治,
分散的俄罗斯各部族有了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要求,在异族残酷的民族压迫下,在
俄罗斯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各部族经济和文化交往增加的条件下,占有有利的地理
条件和政治条件的莫斯科公国成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俄罗斯各
民族统一思想的体现者和统一行动的领导者。莫斯科公国领导了摆脱蒙古鞑靼人殖
民统治的斗争,伊凡三世靠“20年左右的耐心工作”,终于在1480年“把莫斯科公
国从鞑靼人的枷锁下解救出来”(马克思语)。与此同时,伊凡三世还征服了罗斯
各公国,到15世纪末俄罗斯国家基本统一。在反抗异族压迫的过程中和伴随俄罗斯
统一国家的形成,俄罗斯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俄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克柳切夫
斯基认为:“在古老的联系和传统的基础上,在东斯拉夫人种族共同的基础上,在
自古以来语言共同性的基础上(因为语言结构,即语言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是
许多时代的产物),在逐渐形成的共同的风俗习惯、日常生活、法律、意识形态的
基础上,罗斯民族的统一意识开始在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