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色风暴之迷-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红色风暴之迷
——破解从俄国到苏联的神话
作者:张建华等
序言:破解红色风暴之谜
红色之于俄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颜色。1705年,彼得大帝在北方大战的凯歌
声中颁布了一项法令,宣布白蓝红作为俄罗斯帝国国旗的颜色,其中的白色象征着
沙皇权威,蓝色象征着东正教信仰,红色象征着俄罗斯民族的勇敢。
红色之于苏联,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颜色。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震碎了传
统的世界政治版图。“红色俄国”“红色苏联”“红色政权”“红色领袖”,这一
个个鲜活的政治和历史符号,为20世纪的世界历史打上了深深的红色烙印。著名革
命诗人马雅科夫斯基曾经自豪地写到:“看吧!红色护照,不要刺痛你们的眼睛。”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19世纪俄国著名的思想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曾经
说过:“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
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20世纪俄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别尔
嘉耶夫也认为:“俄罗斯人很早就具有一种感觉——比意识更敏锐的感觉——这就
是:俄罗斯有着特殊的使命,俄罗斯民族是特殊的民族。”
19世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对俄罗斯民族赞赏有加,他把俄罗斯民族
与他倾心的另一个民族——美利坚民族做了比较,他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
伟大的民族,尽管起点不同,看来都在朝着相同的目标前进,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
裔美国人。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
候,他们却突然加入了第一流民族行列。所有其他民族看来似乎已经山穷水尽,只
是在竭力维护自己的地位,可是这两个民族却仍然在继续发展。所以其他民族要么
是裹足不前,要么老牛破车,只有俄国人和美国人仍在前无古人的道路上昂首阔步
地向前迈进。……正当美国人在同大自然束缚搏斗的时候,俄国人却在同世界上别
的人种厮杀。前者与荒凉的原野和未开垦的土地搏斗,后者则同全面武装起来的文
明斗争。美国人使用锹镐征服世界,俄国则用剑戟征服世界。为达到征服世界的目
的,美国人根据本身利害得失开辟个人发挥聪明才智的自由途径,俄国人则把社会
一切力量集中于某一个人。美国把自由作为行动的基本手段,俄国则把服从作为行
动的根本准则。……两者出发点不同,道路各异,尽管如此,看来他们都在上帝的
意志的驱使下,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而奔命。”
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国度。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拥有罗蒙诺索夫、
门捷列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柴科夫斯基、列宾等为世界文化和科学事
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俄罗斯文化是欧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
重要组成部分。
从公元10世纪的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立国开始,俄罗斯就走着一条明显的
既不同于欧洲,也不同于亚洲的独特发展道路。从10世纪的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
尔时代到18世纪的沙皇彼得一世、叶卡特琳娜二世时代,到19世纪的亚历山大一世
和亚历山大二世时代,到20世纪初的革命与改革所引发的社会激变时代,俄国的统
治者和革命者始终致力于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道路。
俄罗斯是一个谜。它的发展,它的强大,它的衰落,它的昨天,它的今天,它
的明天,都是一个未解之迷。特别是,俄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既波
澜壮阔,又谜团纷纭的图式:这里有彼得一世急行军式追赶西欧的大规模改革也有
历史发展的停滞与困惑;有叶卡特琳娜二世“温文尔雅”面纱遮掩的“开明君主专
制”,也有农奴制度下的惨无人道和专横暴虐;有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与卓著成就,
也有落后的边远城镇与低矮的农舍与其并存;有列宁等革命家前赴后继式的不断革
命,也有固执不变的斯大林模式的困惑;有苏维埃政权的凯歌行进,也有勃列日涅
夫时期的停滞不前;有现代化历史性的跃进,也有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断裂……
自18世纪以来,一股红色风暴以不可遏制之势荡及整个世界。这股风暴发源于
彼得大帝治下的俄国,随后在200 多年里无限地积聚,最终爆发于20世纪的苏联。
俄罗斯民族曾孤立于世界一隅,顽强地为着民族生存而奋斗。它曾雄心勃勃,埋头
于用剑戟征服世界;它曾以为我所用为原则,对无论是来自东方还是西方的文明兼
收并蓄;它曾在经济和政治上长期落后于世界强国,但在整个20世纪也曾领先和称
雄于世界。3 个多世纪以来,俄罗斯民族就是在那样一种神秘力量的召唤下,发奋
自强,鹤立雄起,称雄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股红色风暴曾让视俄国为穷乡僻壤和蛮荒之地的西欧国家“目瞪口呆”和
“不知所措”(马克思评语),曾让试图将“红色苏维埃婴儿”扼杀在摇篮之中的
资本主义世界为之惊诧,曾让德国法西斯黑色势力灰飞烟灭。这股红色风暴也曾让
中国的革命家为之振奋,为之倾慕,在1917年红色的十月革命爆发的消息传到中国
后,革命家李大钊立即满怀信心地断言:“试看未来之域中,定是赤旗之天下。”
另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也大声宣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
思主义。”走苏联的路,建立苏维埃政权,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个理想激励着几代
中国人为之努力奋斗,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这股红色风暴的冲击波逐渐减弱了,克里姆
林宫钟楼顶的红星的光辉也似乎开始逐渐暗淡下来。1991年12月25日,在摄氏零下
35度的寒流肆虐的夜空中,在世人一片惊叹或惋惜声中,克里姆林宫上空曾经悬挂
了73年之久的印有锤子镰刀标志的红色旗帜缓缓降下,俄罗斯人似曾相识的白蓝红
三色旗徐徐升起,它标志着一个庞大的红色帝国的瓦解。
但是,不管怎样,俄罗斯——苏联——新俄罗斯无论如何是不能被人们所遗忘
的。不论是近代历史上的俄罗斯帝国,还是现代历史上的红色苏联,以至今天仍雄
踞欧洲半壁江山的俄罗斯联邦,都以其博大声势令古人和世人关注。她的国际影响
的陡然上升,她的经济地位的骤然下降,她的兴盛,她的衰亡,她的一举一动,都
曾引发并仍在引发世界的连锁地震。
隐藏在这一个个故事和符号后面是一连串的未解之谜。
为什么彼得大帝的俄国一飞冲天?
为什么俄国历史上诗人、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似群星灿烂?
为什么有着300 多年统治历史的沙皇政权顷刻间土崩瓦解?
为什么列宁和他的革命家组织几乎以数人之力就将俄国翻转了过来?
为什么苏联可以在10年内就走完了西欧百余年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为什么骄横于欧洲的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苏联一败涂地?
为什么斯大林可以将国家的权力和人民的命运置于个人掌握之中?
为什么苏联与美国能挑起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
为什么红色帝国大厦竟然可以由三个斯拉夫人倾覆?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孜孜不倦地思索着俄国一个个历史谜题
的答案,探讨俄国和苏联历史上一飞冲天或一败涂地的原因。
19世纪俄国著名诗人丘特切夫告诉后人:“用理性不能了解俄罗斯,用一般的
标准无法衡量它,在它那里存在的是特殊的东西。”这个“特殊的东西”是什么呢?
几个世纪以来,在俄国思想文化界,哲学家、历史学家、作家、诗人和艺术家们把
它解释成“俄罗斯精神”、“俄罗斯性格”和“俄罗斯道路”,事实上,这个“特
殊的东西”也成为一代代思想家和学者们所探寻的永恒不变的学术主题。
本书作者即试图从关注“俄罗斯精神”“俄罗斯性格”“俄罗斯道路”问题人
手,从民族文化、历史传统、民族性格、地缘政治、人文习俗、经济发展的角度来
探讨这一历史难题。
凝视红色风暴,凝视克里姆林宫红墙,笔者忽然感到,本书要研究的题目是很
沉重的。因为,无论俄国,还是苏联,无论是在地理上,还是在心理上,距离中国
人都很近很近,在几代中国人心目中,“苏联”曾经是一个无比神圣和令人向往的
地方。本人出生在被称为‘东方莫斯科“的哈尔滨,对俄罗斯文化和苏联历史自有
一番发蒙。当我把对这个伟大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研究选择为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后,
每每幻想着有机会能够踏访这个伟大的国度,但一直未能成行。
1998年8 月15日,笔者完成了《推倒红墙——克里姆林宫最新档案解秘》一书
的写作,15天之后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委派远赴俄罗斯,到莫斯科大学做访问
学者。笔者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估计读者拿到本书的时候,笔
者已经身处莫斯科了。在秋叶纷落的红场上,面对着倾慕已久的红墙,不知笔者那
时将作何感想。是叹息?是感慨?还是冷漠?岁月流逝,风霜几度,红场依旧否?
7 年过去了,新俄罗斯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旧的红墙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坍
塌,新的红墙是否已经建立起来了呢广1998年8 月31日,笔者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
就起了大早,乘上莫斯科的早班地铁,在阳光初照的时分站在了红场之上。
此时此刻,我站在红墙之下,面对红墙,凝视红墙,看着身边神色匆匆的俄罗
斯人脸上露出的几近冷漠的目光,我想和他们谈一谈,但是他们能理解我这个不远
万里追寻俄罗斯文化、追寻雄才伟略的彼得大帝胜迹、寻访列宁主义的故乡的中国
人的心情吗?
我忽然猛醒,红墙依旧,克里姆林宫依旧,但是它的主人却已经物是人非了,
眼前的俄罗斯也已不再是原汁原味的“苏联”了。
在俄罗斯生活、学习和工作一年,我完完全全地浸淫于俄罗斯文化和历史之中,
以自己的眼睛和亲身感受追问那个心存已久的问题:红色风暴何以凝聚?红色风暴
何以爆发?红色风暴何以平息?红色风暴会再度爆发吗?
现在似乎到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了,我们于是开始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大约一个半世纪前,俄国的哲学巨擎赫尔岑写下了这样的词句:“充分地理解
过去——我们可以弄清楚现状;深刻认识过去的意义——我们可以揭示未来的意义;
向后看——就是向前进。”
认识俄罗斯,认识苏联,就是认识我们自己。
本书是集体合作的结晶,除各章执笔者外,盛琳颖、王秀红、李朋等为本书提
供资料或参与部分章节的撰写。
本书各章执笔者:第一、四、五、六、九、十、十三章张建华第二章符巧静张
建华第三章李晓娜张建华第七章陈勇张建华第八章张晓娟第十一章郭春生张建华第
十二章袁靖张建华全书由张建华拟定写作大纲、审读全书和最后定稿。
张建华
2003年2月6日于京北西三旗
第一章 权力堡垒:克里姆林宫神秘之谜
俄国生活上下起伏的舒张和收缩,集中在这个石砌的宫墙的乐声里。上升——
下降——上升——下降。——苏联拉里莎·西里耶娃
如同法国的爱丽舍宫、美国的白宫一样,克里姆林宫是神秘的和权威的,它们
不仅仅是国家政治和权力的中心,而且往往还是这个国家的象征。
从遥远的12世纪,直至21世纪的今天,800 余年过去了。在世事交替、风云变
幻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克里姆林宫的主人们或已功成名就、或已遗臭万年、或已湮
没无闻了,但克里姆林宫的红墙。钟楼却依然矗立,它们是俄国上层政治斗争的见
证者。透过如烟的帷幕,我们依稀看到了那陈年的往事。
一代代帝王将相,一代代人杰奸雄。他们的兴盛与衰落,他们的成功与失败,
他们的喜怒与哀乐,他们的际遇与命运,他们在克里姆林宫里的所作所为,构成了
一部鲜活的通俗俄国史。
一、双城记:莫斯科——彼得堡
当俄罗斯的先民们走出森林,走向东欧平原时,他们发现自己面临的不仅仅是
荒野上狼虫虎豹的袭扰,而且要防备身边强悍的异民族的入侵。为了保护自己的生
命、财产、妻女,他们被迫要使自己武装起来,而且还要建筑易守能攻的堡垒。这
些堡垒一般都建筑在河边或者湖边的山丘上,城堡四周建有防卫的城墙,城墙上有
高高的塔楼。城堡的外面,手艺人、小商小贩渐渐增多,出现了大的集贸市场,出
现了大片的民房,这里就成了一座新城市的中心,这样的城堡就叫克里姆林宫。在
俄罗斯的许多古城市,克里姆林宫作为城市统治和防卫中心的实际功能和意义已经
丧失,但它们处在城市中心的位置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在俄罗斯,旅行者在询问
如何去市中心时,得到的回答往往都是:“往前走,就在克里姆林宫的旁边。”因
此,克里姆林宫,不是莫斯科的专利,它遍及俄国各地,它的俄文原意是山上的城
堡。但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则是俄罗斯现存最大的宫
殿。
俄罗斯的建筑艺术在16世纪时,逐渐具有了独特鲜明的民族风格。克里姆林宫
位于莫斯科中心,并不断向四周扩建,形成一个宏伟的建筑群。靠近宫殿外围的建
筑有仓库、地窖、粮仓及马厩等杂屋。离皇宫不远,伊万诺夫广场的对面,是政府
各部、署所在地的石头大建筑,沙皇和领主的各种命令,就在这座大建筑的台阶上
向群集的人们宣布。领主、僧侣和某些巨商的住宅也在克列姆林宫里。从1485年起,
克里姆林宫围墙进行改建,克里姆林宫内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是经过意大利建筑师阿
里斯托捷尔·费奥拉凡京设计建筑的。莫斯科是沿克里姆林宫向四周发展的,随着
莫斯科的发展,围绕莫斯科诸侯、领主们的庄园凋围有住有手工业者奴隶的村庄和
大村,后逐渐并人城市。城市境内昔日的牧场及村落名称,长久地保存在莫斯科的
街道和广场的名称里,库得林诺广场所在地,就是从前的库得林诺村,波良卡所在
的地方从前就是一片翠绿的田野[“波良卡”是俄语田野的音译' 。克里姆林宫的
红场是15世纪末,在被火烧光了的地方形成起来的。因此,它很久还被称为“火烧
广场”。在这个广场上进行集市贸易活动,也执行各种刑罚。从17世纪中叶起这个
广场才称为红场,大概因为它在当时是莫斯科最大最漂亮的广场,在俄语“红色的”
和“漂亮的”词根相近。
当时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已经粗具规模,在筑有雉谍的宫墙里面,是教堂、王
公官邸和皇宫。阳光照射下,教堂的葱形馏金穹顶金光灿烂。意大利能工巧匠装饰
的殿宇巧夺天工。宫墙的四周,是许多木结构的房屋、葱郁的花园和宽阔的街道,
但一下暴雨这些街道就变成一片泥沼。工匠们的破作坊与贵族的富丽府邸为邻,蒸
汽浴室旁边是法力无边的小教堂。所有的俄国人不分贫富,每周都要到蒸汽浴室里
洗一次蒸汽浴。在克里姆林宫广场上的棚铺和摊店之间,是喧闹的、五光十色的集
市。卖艺的、要狗熊的和行吟盲者吸引着赶集的人,而赶集者又吸引着小偷扒手。
在卖油煎薄饼“勃里尼”和“格瓦斯”饮料的小摊旁拥挤着的人最多。在克里姆林
宫广场的高台上,官员们当场宣读沙皇的诏书或政府的命令。
到了夜晚,通往克里姆林宫的条条道路都是戒备森严,道路上摆着拒马,宫墙
上架着火炮。为了宫内沙皇和大臣们的安全,这里有许多卫士守卫着。“杜马”即
贵族会议,也在宫内举行。在拱顶粗柱低矮的皇宫内,主要的色调是金红两色。教
堂里到处悬挂的圣像都是金色的。寝宫和觐见殿、贵族的服装,无休止宴会上使用
的盘盏也都是金色的。
外国旅行者在游记中描述:“大部分房子是新的,用砖头砌成。我们为它的美
丽装饰、坚固以及建筑技巧而感到惊奇。对美丽的四边带雕花的窗子和柱子,它们
像一座座小碉堡,令人赞叹不已。还有一些巨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