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赵宋王朝:烽戎底定(第二部)-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你这是怎么了?该不是有身孕了吧?”刘采苹问道。
李静婵记起自己已有一个多月未见红,于是红着脸答道:
“回娘娘,奴婢的确是有了身孕。”
这消息让刘采苹吃惊不小,一时间说不清是什么滋味,说妒吧,有点儿,不单是自己没有怀过龙子,就连抓在自己手里的杨莺莺,近几年肚皮也一直鼓不起来;说奇吧,有点儿,皇上和这丫头总共在一起待了两天,怎么会这么巧?后宫这么多美人都怀不上龙子,偏她一沾圣恩就有了喜事?说高兴吧,也真有点儿高兴。虽然这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但毕竟是赵恒的骨血,年届四十的赵恒,总算有个可以接续江山社稷的人了!
可又一想:嗨,八字刚刚有了一撇儿,怎见得就是个龙子?如果怀的是皇女呢?那又算得了什么?如今赵恒已经有了两个公主,再加一个,无非变成三个而已,有什么可妒,有什么可怪,又有什么可高兴的呢?
话虽这么说,孩子没出世之前,谁也不敢保证李静婵生的就是个公主,万一是个皇子,自己将如何对待?她的脑子转了一万遍,也没有找出最好的办法。也罢,先把她看护起来,等上十个月再做计较,反正时间还长着呢。
“你怎么不早说?”刘采苹故作关切地对李静婵嗔道。“早一天说,本宫岂不早一天让你养息?”
“谢过皇后娘娘!”李静婵听罢十分感激,扑身便跪,被刘采苹叫起。“谢过娘娘!奴婢也是才有感觉,奴婢没事儿的,还可以伺候娘娘!”
“用不着这么客气,本宫该训斥你处自然会训斥,该关照你处也自然会关照你!从今以后,你就在本宫外厅里养息身体,想吃什么,尽管对本宫说!”
李静婵又是几声道谢,刘采苹挥手止住,问道:
“喜欢吃酸的还是喜欢吃辣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十二回 封泰山终成大礼(7)
李静婵怯情不过,略想了想答道:
“奴婢像是更喜欢吃些酸东西。”
“唔。”刘采苹没再多说,心里却在想:俗话说“酸儿辣女”,说不定这妮子还真要生个龙子呢。记得赵恒东封泰山之前,自己曾对他随口说过:向天祭告,或许会降诞皇子!难道祭天真的如此灵验吗?她决定密切关注李静婵肚里这个孩子。可还有个问题:此事要不要告诉赵恒?赵恒听了会作何反应?
寻思了几天,刘采苹决定把此事告诉赵恒。这天后晌,刘采苹带着蓝继宗来到大庆殿。周怀政正在殿外溜达,一见刘采苹,连忙行礼:
“皇后!”
刘采苹直言问道:“皇上呢?”
“回娘娘,皇上正在前殿和大臣们议事呢。”周怀政毕恭毕敬地答道。
“去看看皇上事完了没有?”刘采苹一向对周怀政不感兴趣,如今当了皇后,更对他十分冷淡,她总觉着这个人心里有鬼,而且这个鬼一直在冲着自己笑。
“遵娘娘懿旨!”周怀政一溜小跑来到前殿,探了探头儿,见赵恒还和王旦等人说得热闹,也就没敢惊动,伏在门外边等边听。先听里头说前宰相吕蒙正死了,赵恒吩咐王旦为吕蒙正好好治丧,又说记起吕蒙正曾对他说过,有个在淮南做幕僚的侄子叫吕夷简,是个难得的人才,希望赵恒日后重用他,赵恒问王旦认不认得此人,王旦说此人眼下正在淮南濠州担任通判,因为救灾有劳,刚刚受到淮南转运使的表彰。赵恒听罢,对王旦吩咐道:为了安慰吕蒙正的亡灵,把吕夷简调回京师,暂时做个太常博士。又说到一直在外面担任知州的张齐贤因年老体衰,恳求回洛阳老家休息。赵恒还想用他,问王旦应该给他安排什么职务,王旦提出张齐贤多年以前就是参政,因为与寇准不合才离开汴京,为暖老臣之心,最好还保留他的参知政事。王钦若一听十分生气,可又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有那个在广西宜州平叛中立下大功的曹利用,如今也在京里等待官阙。陈尧叟担心赵恒把他安排在枢密院会对自己形成威胁,极言西夏赵德明继承王位之后叛服不常,如今河北无警,主要精力应当放在西北。曹利用有勇有谋,最好到延州担任鄜延路都总管,控御夏人。
好不容易盼到议事完毕,周怀政抽身进殿,趋到赵恒身边,说道:
“陛下,皇后在大庆殿等了一会儿了。”
“怎么不早说?”赵恒一听刘采苹找他,训斥周怀政道。
“微臣,微臣不敢打扰陛下呀!”周怀政摆出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他是想存心晾刘采苹一会儿,让她尝尝自己的小手段,再则也想听听赵恒和大臣们究竟说些什么。他听到张齐贤要回朝,不由一阵高兴:这张齐贤虽然不像寇准那么刚强果断,也是个遇事敢言的直臣,有他说话,刘采苹和王钦若、丁谓大概要悠着点劲儿办事了!
赵恒匆匆回到大庆殿,刘采苹瞪了周怀政一眼,转身对赵恒道:
“陛下,臣妾有件要紧的事。”
赵恒会意,立即朝周怀政、蓝继宗等人使个眼色,两人驱着另两个小太监溜溜地出了殿,从外头把殿门关好。
“皇后,什么事?”
“还记得那个李静婵吗?她有身孕了!”
“有身孕了?”赵恒不由一阵惊喜,又立即感到这种喜气在刘采苹面前表现出来不大适宜,问刘采苹道:“皇后打算如何安排她护胎将养?”
刘采苹笑道:“护胎将养的事,臣妾精心安排过了。臣妾只对陛下说一件事:李静婵既然有了孕,就该悉心护持,陛下以后不要多来寻她,免得动了胎气。”
一句话说得赵恒满脸通红,嘻嘻一笑,说道:
“幸亏朕把周怀政他们都打发走了,这话若让他们听见,又不知到外头怎么传朕的闲话呢!”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十三回 谏事神二张受贬(1)
夺母爱一后独裁说不清是丁谓要讨赵恒的欢心,还是要巴结王钦若,反正在监造玉清昭应宫的工役中格外卖力,加上他掌管着全国财政,有多少银子可供花费他心里最有数儿。去年将作监拿出的图样就够显靡费的了,丁谓还不满意,又在图样中批道:“一应宫室,皆选亳州最佳生漆;窗牖凡平之处,皆改为透空雕镂;一应匾额题字以纯金为之;廊庑、藻井、斗拱处,以金箔覆之。”好家伙,这样建下来,一座玉清昭应宫的花费,至少顶上给契丹五六年的岁贡!为了加紧施工,丁谓又规定所有役人昼夜轮工,别的不说,单这灯烛之费要添加多少?
张齐贤回到京师,重返参政之位。王旦拐弯抹角儿地把他的苦衷说了一遍,张齐贤听出如今朝廷乃是王钦若、丁谓二人主政,蛊惑着皇上大兴土木、举行封禅。为了把事情弄个清楚,张齐贤亲自到景龙门外的玉清昭应宫工地查勘,只见工地绵延无尽,满眼黄尘,数不清的役夫在那里紧张地劳作,其间还不时传出监工们的斥骂声和吆喝声。他打马朝北面的主宫驰去,这座庞大的建筑主体刚刚完工,不少匠人正在精心打磨着廊柱,正门上方的金匾已经悬挂好了,“玉清昭应宫”五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一个工师模样的人见张齐贤在宫前伫立,走过来问道:
“小人眼拙,不知大人是哪一衙的老爷?”
“参知政事张齐贤!”张齐贤干干脆脆地答道。
工师听罢,连忙深拱道:“不知张大人莅临,望张大人恕罪!”
“这不是你的罪!”张齐贤的话开始不好听了,指着那块金匾问道:“匾上的字用了多少金箔?价值白银几何?”
“这……”工师面带难色地瞅了瞅张齐贤,憋屈了半天,才回答道:“这匾上的字不是金箔贴的,是,是鎏金铸就的……”
“什么?鎏金铸的?”张齐贤吓了一大跳。“这得多少金子啊!”
“回张大人,此匾共用鎏金一十四斤八两六钱。”
“整个宫里这样的匾额还有几块?”
“回张大人,据小人所知,大概还有两块。”工师如实回答。
“两块?那就是说还需要将近三十斤鎏金?”张齐贤瞪起两眼直逼工师。“你知道一两鎏金值多少银子?多少铜钱?多少担米?”
工师被训得有些发懵,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对答。
“谁指使你这么干的?”
“是,是三司使丁大人。”
张齐贤怒不可遏,噌地跳上马,在马屁股上狠狠抽了两鞭,一径朝三司衙门奔去。守卫门卒认得张齐贤,见他面色不悦,也不敢拦。张齐贤把马缰摔给了士卒,大踏步进了主厅。丁谓正和几个远道而来的转运使交谈,一见张齐贤到,立即拱手笑迎:
“张参政来到敝衙,蓬荜生辉呀!”
张齐贤率意地回了个礼,来到丁谓公案旁坐下,直到丁谓把那几个转运使打发走,才开门见山地问道:
“玉清昭应宫好大的排场啊,听说丁大人在主持工役,大兴土木,把成筐的金子往那上面浇?”
丁谓笑容可掬地给张齐贤递上一盏茶,回道:
“张大人太抬举下官了,丁某一介计使,不过是奉旨监修而已。怎么,张大人视察过了?”
“张某刚刚去了一趟。早就听说这玉清昭应宫的排场比皇宫还大,张某不信,今日一见,惊得差点儿回不来了!”
“张大人真会说笑话!”丁谓很得体地把气氛缓和下来,眼珠转了两转,摆出一副十分无奈的样子,接着说道:“张大人有所不知,玉清昭应宫建得如此华丽,下官这个掌管钱财的人能无动于衷一点儿也不心疼?可是王钦若大人撺掇着皇上,非要把这座宫建成个惊世骇俗的不朽之作,说若不如此,不足以答谢上天之赐。张大人有所不知,如今虽然是王旦大人当着宰相,可真正的权力都握在王钦若手里。张参政刚才指责下官大兴土木,把成筐的金子往玉清昭应宫里浇,此话说得痛快淋漓,下官钦敬之至!只是这件事连王旦丞相都不敢阻拦,下官有多大胆量,敢贸然顶撞?下官真是无可奈何呀!”
丁谓说的是实话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原来此人最初附会王钦若和刘采苹,力主封禅之议。事毕之后,他才发现皇上是如此地好哄骗,凭王钦若那么点儿小聪明,出了那么个鬼点子,就能骑在王旦的脖子上,对皇上任意摆布,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更让他不平的是:王钦若对他丁谓也总是颐指气使,俨然他现在就是朝廷的主宰,而自己倒像是他的小兄弟儿!对张齐贤,丁谓是有所领教的,此人敢说敢做,是个和李沆、寇准差不多的愣头青。如今他反对修建玉清昭应宫,这正是可以利用的大好机会呀,何不把这个不是拍在王钦若身上,让张齐贤有多大气只管往王钦若身上撒,自己坐山观虎斗:张齐贤若能把王钦若打败轰走,剩下能跟赵恒和刘采苹耍心眼儿的,就只剩下丁某了,王旦、陈尧叟、张齐贤都不是自己的对手;张齐贤若是败了,那势必和王钦若两败俱伤,谁也不好受,而自己则养精蓄锐,到那时可以揪着张齐贤的头发撞王钦若的脑袋,也可以揪着王钦若的头发撞张齐贤的脑袋,该有多痛快?
张齐贤是个直性子人,听丁谓这么一说,深信不疑,好意对丁谓说道: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十三回 谏事神二张受贬(2)
“丁大人,张某见你是个精明干练的人,所以劝你几句:什么突降天书,什么封祭泰山,都是子虚乌有的事。为这些荒唐之举大兴土木,耗费民脂民膏,张某实在感到痛心疾首。王钦若一味胡来,丁大人可要适可而止,把握住分寸,不要跟着他走得太远,还是把银子用在富国强兵上为上策!”
丁谓应声答道:“张大人这席话真像一把利剑,刺痛下官的心!下官明知这件事徒劳无益,怎奈权臣执意如此,下官岂敢不从?下官人微言轻啊!张大人,下官听说封祭的事还远远没有结束,近来皇上又打算到河东去祭祀汾阴后土呢!”
“啊?”张齐贤吃惊不小。“祭汾阴?这又得糟蹋多少银子啊!”
丁谓偷眼瞅见张齐贤已经气红了脸,心中暗自得意。他估计用不了多久,张齐贤就会跳出来,到那时他张齐贤和王钦若之间,必会有一个要倒霉了!丁谓猜得一点儿都没错。没过几天,张齐贤进宫求见赵恒。来到偏殿时,刚升为副都知的掌印太监雷允恭告诉他说:
“皇上携刘皇后、杨懿妃和周怀政、蓝继宗等人到明德楼去了,张大人稍候着吧!”
赵恒到明德楼干什么去了呢?原来他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带着李静婵往泰山上爬,爬呀爬呀,忽听得李静婵在他身后叫了一声:“不好了,奴婢的玉钗掉到山底下了!”赵恒一着急,醒了。这么简单的一个梦,用得着赵恒动心吗?其实赵恒动心是有道理的:民间传说,女人怀孕坠钗,就意味着孩子即将诞生了。掉在地上的玉钗如果折为两截,意味着生女子;如果完好无损,就意味着生男儿。李静婵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刘皇后说,离临盆也没几天了。她早叮嘱过侍奉的婢女和接生的稳婆仔细看护好李静婵,不可有一点儿疏忽大意。就在这个当口儿赵恒做了这么个梦,他当然有所牵挂,一大早儿便让刘采苹把李静婵平日里戴的那支碧玉簪取下,带人到明德楼实际去测一测。
临近明德楼,赵恒命蓝继宗、周怀政先带几个小太监伺候在楼下,自己则与刘采苹等人登上楼头。刘采苹取出玉簪递给赵恒,说道:
“陛下,还要等时辰吗?”
赵恒接过玉钗道:“朕只是来测一测天意,与时辰无关。”他把玉钗拿在手里反反复复地摩弄了半天,又问:“皇后,你预感此钗落地会不会折断?”
刘采苹对赵恒的心思再明白不过,当即答道:
“臣妾断定此钗完好无损!”
赵恒眼里闪出一丝喜悦:“那就借皇后的吉言了!”说罢走到楼前,将握钗的手轻轻松开,那只玉钗从楼头坠落下去,众人定睛看时,只见玉钗刚好掉在两砖中间缝隙处,跳了两跳,定在地上。
“陛下,玉钗没有折呀!”杨莺莺惊叫起来
“皇天有眼,保佑陛下降诞龙子!”刘采苹满带祝福地说了一句。
赵恒俯身往楼下看,伺候在那里的蓝继宗和周怀政几乎同时仰头奏报:
“陛下,玉钗完好无损!”
“不要动,待朕亲自去看!”为了证实这次关键的卜测,赵恒朝楼下大喊了一声,转身下楼,急匆匆来到玉钗坠处,见玉钗果然完完整整!他把钗拾起来,两眼一闭,默默祈祷道:“皇天啊,赵恒虔心祈祷,也该有所回报了!上天如此眷顾,赵恒定要再祭后土,以保我大宋绵延万代,永远昌盛!”
刘采苹、杨懿妃等先后跟到赵恒身边。见赵恒激动无比的样子,刘采苹道:
“陛下见证神意就在这几天了,回宫去吧!”
“皇后,朕这一回如果真得皇子,一定要倍加呵护,万万不可再有闪失!”
“陛下放心吧,臣妾早就想好了。一旦龙子降生,臣妾和杨妃同心协力,不错眼珠地把他呵护好,绝不会再有意外!”刘采苹边走边答道。
一行人回到宫中,还没进大庆殿,雷允恭便跑过来禀奏:
“陛下,张齐贤大人等候多时了!”
赵恒对刘采苹道:“皇后带人先回宫,朕去去就来。”说罢,径往前殿而去。张齐贤在殿门外溜达了足足有半个多时辰,见赵恒终于回来了,拱手问候:
“陛下辛苦了!”
赵恒没停步,边走边招呼张齐贤进殿。张齐贤见赵恒一脸喜色,暗想:趁皇上高兴进谏,兴许皇上不至于恼怒,于是奏道:
“陛下,臣今天来只为一件事,万望陛下能听进臣的话。澶渊讲和,天下无事,陛下本该体恤民隐,大兴农业,可陛下却把这天下无事的功劳归到昊天泰岳神灵身上,臣以为甚无谓也。天道无言,这是古圣人讲过的话,怎么过了几千年,陛下还相信这一套呢?天下安宁,乃是陛下圣明所致啊!还有那座玉清昭应宫,陛下竟然以上千间房室供奉一道所谓的天书,上千间的房室又涂饰金银,甚至以鎏金铸字,雕梁画栋,极尽奢靡,臣见了之后无比痛心。愿陛下以生民为意,停止修造,积聚钱财,以备灾祸不时之需,才是上上之策!”
“爱卿听朕说。”赵恒没有气恼。“虽说天道无言,可天神岂不时时关注着下方君臣?朕依照古礼敬事苍天鬼神,并没有错!朕还要告诉你,自从封禅之后,各地祥瑞纷至沓来,这难道不是天意愉悦的体现?还有更让朕高兴的事,朕封禅还封出子嗣来了呢!”
第五十三回 谏事神二张受贬(3)
“陛下所说的各地祥瑞,什么紫芝玉竹稻麦多穗之类,自从盘古开天地便已有之,并非天书所致,算不得什么祥瑞之兆,不过是佞臣哄骗陛下玩弄手段罢了。皇统子嗣也是天命所归,怎么能说是封禅封出来的?”
这话赵恒不爱听了,满心的欢喜被扫掉了一半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