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红楼之庶子的奋斗-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敢如此数落贾环的,因为看贾环一夜未归,自以为拿了他的短处,贾环又没给赏钱,因此嘴上絮叨起来。
 “扯你妈的淡!就这匹破马你还伺候老爷呢!老爷不拆了你的骨头!”长寿当场呸了一声。这老头纯粹是找茬儿,两位老爷一年到头骑过几次马?
李大头自以为算个体面人物,若是与他好好说罢了,长寿一开口骂,他一般恼了:“你个小蛋黄子骂谁呢?一个奴才,挑唆着爷儿彻夜不归,看告到老爷那里,拆的是谁的骨头?先放着脸上的印子是罪证。”
贾环听其话音,倒是明显警告自己别插手,只打算折辱长寿的。既在说要自己自重身份,不要和奴才出身的长寿混在一团,也是暗示说要告状到贾政的。只是一来,长寿与自己比亲兄弟还亲,二来,即便是当奴才看,也算是自己的小厮,他们当众给长寿没脸,也等同与作践自己。
眼看着长寿怒气冲冲,要去打人,李大头一直激他道:“寿哥儿你个小妇儿养的,有种过来打爷爷一下。”贾环估计着,且莫说长寿打得赢李大头不,就是旁边这些站成一圈看戏的,也是拉偏架得多。
 按说主子和奴才对嘴很掉价,贾环还真没觉得自己有多少身份,就冷笑着道:“李大头你这瞎啦眼的贱奴才,爷看你兴头得了几时?”于是喊长寿“寿哥儿,你理他做什么?先生有话要我们回老爷呢。莫误了先生的事。”
李大头料不到贾环居然真的出言骂人,也不敢直接和少爷回嘴,只好自然晦气,暗地里嘀咕道“哪里有二爷半分体面。”

长寿仍旧生气,贾环劝他道:“他们那些人明显是一国的,你吃了他们的暗亏,难道后面有人肯说一句话不成?”
 “我原是个奴才,哪里指望别人替我出头?一样的主子,我只是气不过他们这般明目张胆的欺负人。”长寿愤愤不平。
若不是了解长寿,贾环还以为他是挑拨离间呢,知道他一片好心,就道:“踩低就高的人多了,一一与这些人置气,我们还活不得了。常言道,花无百日好。后来的事,哪个说得清?且走着瞧罢。”
说着兄弟二人走到“梦坡斋”,即贾政内书房了。长寿站在外面,贾环自进去回话。多少知道些幼子的难处,贾政倒也没当众骂他,只问他:“昨天到哪里去了?也不遣人送信回来?你姨娘急的只哭,真是白养你了。”
众清客道:“三世兄素来沉稳,政老原不必太焦心的。“
 “因先生连着两日身子不爽利。儿子不放心,就要寿哥儿陪着去探望先生。先生说心里发慌,想去广通寺瞧瞧。儿子就和寿哥儿陪着先生过去。看了会子桃花,先生才高兴了,就在那里用了斋饭。后来先生身上乏,不好回来的,儿子并寿哥儿就在先生房里打了地铺,轮流给先生端水。”贾环怎敢讲实情,只能用虚词掩护,捏着袖里的九百两银票道:“为的是没带赏钱,不好烦寺里的师父们给府里报信。出门时忘了给姨娘说一声,是儿子的不孝。”
 “三世兄果然是好忠厚的品行,这才有缘法遇了名师。也只有江海先生这般的才学人品,才有福气得了如二世兄、三世兄这般弟子。不是晚辈们唐突,将来这二位公子,必是给世翁争脸的。”清客们混饭吃一个必备技能便是说话凑趣,尊师重教本来就是中。央宣传的主旋律之一,田江海在文人圈也算得上个人物,故他们闭着眼睛夸起人来毫不脸红。
看来田夫子没有为环儿顶撞的事恼了,贾政心里暗自点头,听贾环说了先生说今日免学的话后,嘱咐完他要听夫子的话后,道:“今日家里闹哄哄的,原上不得学的。老太太微恙,你快些进去请安。”
贾环露出担心的神色,连忙退下,走到旁人看不见的地方,拉起长寿一口气跑回赵姨娘房里,道:“总算活过来了。”就过去搬着他的脸看着,“寺里没得好药膏子,再不换好的,怕要留疤的。”
喊吉祥儿翻箱倒柜的寻丸药或是药膏,长寿道:“哪里急着一时。倒你去老太太那里请安是正经,昨日前日都没去,今日祖母生病再不去,益发落了口舌。”
 “我请不请安,上头原不在意。顶多就我其他的罪过再加一等罢,左右我不是个上得了台面的。我少去请几次安,怕是老太太还多吃几碗饭,这才是真孝心。”受气又受累,贾环心里着急,也顾不得掩盖心情了。

只找出来三五种药,贾环看看闻闻,估计都用不得了,道:“彩霞现在不在家,只有往二嫂子那里寻些药。”
好药只有贾府只有四个人有,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琏二奶奶。邢夫人小气不说,还白落个坏名声;上次贾环自己伤着了,赵姨娘回贾母,贾母直说“知道了”且骂她:“你不回他母亲寻太医,到我这里做什么?!”王夫人请了个太医来看了,开了方子,胡乱抓了药与他涂。伤的是长寿,回她们不是找骂是什么?王熙凤嘴上厉害些,手里倒是大方。

第21章 发问&接招
 想着这会子凤姐必然在贾母院里凑趣的,交代长寿:“这里等我,我请了安就过来。有事与你说。”
遂一径走到院里,给贾母请安:“孙子从先生那里回来,知道老太太身体违和,焦心的很。”
 “原来你倒是有心。”贾母斜靠在榻前,道。
 “环儿这可是撒谎!”探春看了看鼻观眼眼观心的众人,张口就道,“昨儿老太太、太太遣人跟宝玉去给夫子请安,门房明明说夫子往城外朋友的庄子去了。”
贾母看了看贾环,也不说话,眼里透出几分狠劲儿来。贾环知道,贾母是犯不着亲自问她,王夫人李纨宝玉不好责问庶子庶弟,邢夫人、贾琏、王熙凤不好在老太太面前说二房的是非,然这些长辈都是不满他说谎的——故发问的虽是探春,要求他回话的却是诸位长辈。
 “哪个撒谎了?我昨日老早就去了,那会子先生还没起来呢。先生起来后,说到城外散心,我才陪先生去的广通寺。先生遇了两个朋友,那两位还送我东西了呢。这不是?” 贾环深吸一口,从怀里掏出玉佩和扇坠来,向探春道:“姐姐瞧瞧,别混冤枉了人。”
探春吐吐舌头道:“环儿也太不晓得事了,既得了好的,我们不问,你便藏起来,生怕别人抢了你的。”
贾母远看着那东西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知道贾环没有说假话,心里并没有气平多少:“你既然贵人事多,原不用向我们这些老的要扔的货请安的,左右你封侯拜相了,我们也指望不上你还记得我们。”
贾母一向不待见贾环,也断不至于这样直接发作他。贾环给她请安,她固然是不稀罕,可贾环不给她请安,那就是打她的脸。平日里贾母不跟他计较,这会子赶上心情不好,加上赵姨娘早上犯了她的忌讳,自然要新帐旧账一起与他算。

听得贾母这么讲,贾环吓了个魂飞魄散,却灵机闪动,“扑通”一声双膝跪地,眼泪鼻涕一起下来,拼命地叩头:“孙儿不懂礼,求老太太责罚。只老太太身体不得劲,添了气倒是孙子的罪过。”
邢夫人装着木头,贾琏假托解手溜出去,王夫人忙着向前奉茶给贾母:“老太太喝口水换换气。”宝玉、探春都吓得不行,一句话说不出来。
王熙凤连忙上前道:“环兄弟这是做什么?老太太不过是一句气话,心里岂不疼你?你这里磕着碰着了,上至老太太老爷太太,下至我们这些姐姐哥哥们,哪个不是牵心牵肺的疼?”
斜眼瞥见凤姐就要碰着自己了,贾环连忙上前爬几步,磕头更重更响,哭的几乎背过气去,声音非常清晰的大叫老太太道:“老祖宗,您是我的亲祖母。老祖宗说了孙儿不好,孙儿往后一定改过,求老太太千万别跟孙儿计较。不然,孙儿就是万死也不足偿还老太太、太太的一片恩德。”外面站着的,鸦雀无声,只相互示以眼色。
贾母被反将一军,气得白眼直翻,一个劲儿的抚胸脯。王夫人一急也忘了装木,喝道:“环哥儿,老太太现下不舒服,你高声叫嚷什么?”
贾环闻言立马闭嘴,只抽噎声再也憋不住,合着越来越响的叩头声,里面外面伺候的人都面无表情,不敢动弹。
又不敢接着说“你不许哭了”、“你不许抽噎的这么响”,瞧着情形越发的不象样,王夫人急的没了主意,心想:“反了反了”,口里不住道:“成何体统”。
王熙凤见状倒是不敢碰贾环了,只好提醒王夫人道:“环兄弟头都流血了,琏二爷那泡尿还没撒完。让老太太、太太忧心,岂不是我们做小辈的罪过。”
王夫人见贾环仍旧哭着叩头,知道此刻宝玉是不中用的,连声喝道:“琏儿!琏儿!扶你环兄弟起来!”
贾琏不敢不应,连忙进来,惊道:“环儿,你如何磕伤了头?快快起来。”于是上前拉他,“你也是太实心眼儿了,真正是个孩子。”

估摸着这个效果也是足够了,况且磕到后来不仅仅是额头疼,而且整个脑袋嗡嗡的响着,话都听不真了。想到不能和自己的身体作对,贾环就坡下驴起来了。仍旧是抽抽噎噎的道:“惊到老太太,总归是环儿的不是。人说孝为百行先,环儿为老太太、太太等,就是死了也是应该的。”
听贾环这话不对头,加上没长辈发话,贾琏夫妇不敢插嘴。
 “你个傻孩子,我虽然老了,也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想你当初念书那么忙,还特意为替祖母抄经为哥哥祈福。祖母岂会不欢喜你?为的是我不争气的老太婆病了,等你好久不见,怕若是死了就见不着你了,这才急了。孰料我儿先去看了夫子,好孩子,你莫怪我糊涂。” 贾母见邢、王夫人无言以对,遂强自压着心里的反感,向贾环露出个笑脸,又令宝玉道,“宝玉代我陪个不是罢,别的不说,你兄弟当日为你抄经,也受得起你一拜的。”
果然是好老太太,且莫说忍气向孙子低头,轻轻几句话,先说了自己病重,贾环不去请安的过失,还消解了当初嫡母恶意让庶子学佛经的行为——生怕往后有人拿这当压制庶子的事说嘴,且给宝玉一个善待弟弟的表现机会。
贾环见宝玉真想过来作揖,又哭着想下跪,贾母大手一挥:“只管受他的礼,不然,别叫我祖母了。”

可惜了,贾环本想拿着那抄经的事当做嫡母、祖母不慈的典范呢。问题是贾环既然拉开脸面了,哪里肯让人?
于是接着跪下抽着鼻子道:“老太太的话,孙子原不敢违背的。只是论身份,哥哥嫡出,孙子庶出,论年龄,哥哥大些,孙子小些。为老太太、太太尽孝本是分内之事,尊敬哥哥也是应该做的,如何敢受二哥哥的礼?外头人听到了,还以为孙子如何张狂呢!老太太就当疼孙子了吧。”
你不张狂,你不张狂都一口气说下来连插嘴的机会都不给长辈?王夫人气得发抖,也不敢喝他,反劝他道:“好孩子,亏得是你那次抄经,你宝哥哥才好的那么快,让他与你磕一个头罢。”示意贾琏上前扶贾环。
贾环哪里肯动,只向贾母道:“那次抄经,虽则老太太、太太、并孙子都为了宝哥哥好,孙儿也得了不少实惠。”
于是用袖子抹了抹满脸的鲜血鼻涕眼泪,露出欢乐的笑容,“头一样,赚得太太好多点心果子吃,又有不要钱的笔墨用,再者,因为抄了好久,孙子字写得好,得了先生好些好话,还有,孙儿记性可以,那佛经倒记了大半,昨天跟师父去广通寺,好些大师都夸孙子学得好佛法,极有慧根,说要是孙子不欢喜考功名,可跟他们做弟子的,却不是赚了个铁饭碗?往后设若家里有像爷爷那般需替身出家的,孙子请求亲自去做替身。佛书上说,一人出家,七祖升天,岂不是大大的孝顺?也赎了孙子不知礼不懂事的过错。”

该说的不该说的贾环已经说了,还能怎么办?王熙凤估摸着贾母、王夫人不好回话,只好笑着道:“果然是小儿家家的,同宝兄弟一样,就是馋嘴猫儿。回头我那里有西洋来的好果脯,拿来给宝兄弟们吃。”
 “别忘了多给环儿些,说的可怜见的。只一样,出家这话再不许提的,不然,不是我贾家儿孙了。往后里好生念书是正经,缺什么,只管问凤丫头要。”贾母笑着向众人道,“小儿家最容易移情转性,看不得佛经的,我老太婆果然老糊涂了。差点误了儿孙教导的大事。” 
若说此事是王夫人主使,那压制庶子的罪过可大可小,整个王家、贾家的门风都可能受到质疑——事莫大乎子嗣,你家女儿/媳妇在子孙教育上出这么大的错,与直接捏死庶子有什么差别?在联想到贾家好几代几乎没有庶子——目前有的这个,他家主母教他当和尚呢,养的庶女嫁出去统统不认娘家,王家嫁出去的女儿没有庶出子(除了一个想出家的),真够强悍的啊。
老太太用自己糊涂加以掩饰,外人也说不出别的什么来。为了整个家族的名声,贾母只好主动替王夫人顶缸。
 “老太太待孙儿再好不过了,怎么会糊涂。环儿什么都听听老太太、太太的。”
 “我平日里就说,环哥儿和宝玉都是一样极孝顺的,也不枉老太太、太太们一样的疼爱。”王熙凤道,“只一样,环儿啊,你就是性子太牛,也太死心眼儿了。瞧你把老太太都哭得心疼,可不是原是孝心,倒成了不孝?”
 “二嫂子教训的是。环儿往后再不敢了。”

于是众人和乐如初,欢欢喜喜的说了会子话。贾环见贾母的确劳心劳力极了,道,“老祖宗既是累了,孙儿先下去好了。明日与老祖宗请安。”
贾母看他脑门上血糊糊的,哪肯这般放他走,道:“我可怜的儿,你素来生的单薄,先医医额头罢,不然,化了脓可怎生是好?玻璃,给环儿打水过来洗脸,莫要伤口上打湿了。”呼琥珀过来,“前儿给环小子做了新衣服,拿了给环小子换来。”又问王夫人“可曾请了太医?”
你单薄的孙子不是在他亲娘身后站的吗?又什么时候有了给我的新衣服?贾环心里撇嘴,面上欢喜道:“谢老祖宗的赏,只环儿身上脏,等回去洗干净了再领。环儿向来皮粗肉厚的,不怕摔打,老祖宗不用操心。等老祖宗身体一好,孙儿一高兴,头上立刻就好了,不然,就是孙儿全须全尾蹦蹦跳跳的,心里也是替老祖宗痛。”
说着,再磕一个头,扮个鬼脸,爬起来一溜烟儿跑了。主子来不及发话,屋内外的大丫头、媳妇子不敢上前阻拦,贾母院外守门的小厮看他满脸血泪哭丧着脸出来,以为他吃了里面的排头,暗自摇头:“如今上头待三爷,益发失了体面了。”
贾环怀着打了胜仗的快乐心情,作出伤感的模样,戴着他满脸的军功章慢慢走回赵姨娘的小院。

长寿等得着急,听到贾环的声音道:“环哥儿,你可算回来了。”看了他的形象,吓了一跳,到口的话也忘了:“哪里来的一头血包?他们又做什么了。”叫呆住了的吉祥儿“还不赶紧去要水?”
坐在椅子上灌了一盅茶,贾环才缓过神来,感到腿软脚麻脑袋疼,觉出汗湿的里衣凉的冰人:“今日亏得我磕得这一头血包,不然,几乎送了命去。”

第22章 原因&后续

长寿问他所为何事,贾环于是告诉他我去了老太太那里,众人如何行状,老太太如何问,三姐姐如何说我,老太太如何责备我,“因老太太怪我不敬祖母、嫡母,大不孝,我吓着了,只好豁着这张脸不要,这才省了许多麻烦。”
 “你真真是胡闹!虽说圣朝以孝治天下,真正孝顺的能有几个?汉唐人难道没说过?‘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长寿又痛又急,发飙了,瞪他一眼道,“你别说那是古时候的事,就是现在,多少不孝养爹妈的做了大官?为了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名声,平白把自己撞得鼻青脸肿,人家怕是心里乐着呢,难道肯多疼你一点?”
 “乐?气乐的罢?你是没看到,当时他们脸上好看极了——偏不能挑出我的错来,还要温言哄我。”贾环出了多少年受得恶气,畅快很多,跟长寿讲他们当时如何如何无奈,且向他解释道:“寿哥儿,你说那些家里不孝顺的官宦是有,为的是其父母尊长不肯首告,他们才能逍遥自在。如今祖母亲口定了我不孝的罪名,满府上下,谁肯说一句公道话?不出三日,我就是京城不孝庶子的榜样了。我受了许多委屈,原不向人说的,只指望往后自谋出路。可表哥想想,科考也罢,生意也罢,坏了名声,哪里有半点活路?”
 “究竟是亲骨肉,你又不曾起什么坏心,他们就如此狠毒。”长寿当然相信荣府上下做得出这样的事体来。贾环若是得了不孝的名声,又没得有势力的亲友,不得做官,没人肯与他做生意,到时候分家也分不着多少东西,真正是死路一条了。
 “无非是知道我和夫子一起回来,怕我更得先生青眼,往后生祸害呗。”贾环并不知道赵姨娘早间的事,只以为这一件才引得他们动怒。这倒是冤枉贾母等了。她们妇道人家,身居内宅,哪里知道这个田夫子和前一个王夫子有何不同?况且贾府本不是书香门第,只怕贾政都不很了解田江海或船云先生在士林里的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