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颠覆晚唐-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唐宾带领的溃军人困马乏,检点人马,只剩下不到两万人,也就是说龙尾坡一战损失接近三万人。李唐宾想想独自逃走的主将尚让,心中冷哼一声,可又能如何?身为军人,他的自责就是绝对的服从,既然尚让是主将,自己就有责任保护他的安全。

    李唐宾长叹了一口气,把已经卷了刃的长刀扔在一边,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多处负伤,这一放松下来,才感觉到浑身上下多处伤口都传来锥心的疼痛。他咬了咬牙,没有喊出一声。这时亲兵也赶紧过来替他裹伤。稍微休息片刻,一行人马继续东进,不管有多累,总比成为敌人的刀下亡魂好的多。

    这就是战争,如果不是后有追兵,他们如何能一口气跑这么远?

    龙尾坡惨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引起了义军不小的恐慌,他们这才知道,自己虽然占领了长安,可唐王朝并没有覆灭,他们还有数十个藩镇分布于全国各地,每一个藩镇都有属于自己的兵马和势力,一旦他们群起而攻,后果将不堪设想。

    郑畋以唐僖宗李儇的名义传檄天下,号召各路藩镇共讨黄巢。无论蕃、汉将士,只要勤王有功者,均有重赏!钱财、官位、美女一个都不能少!

    郑畋的檄文和龙尾坡的大捷,无疑给那些摇摆不定的人指了一条名路。

    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又背叛了大齐,表示继续向大唐尽忠;河中节度使也受不了黄巢的多次在河东征粮征兵的举动,最后一怒之下杀了黄巢的监军,加入了讨伐黄巢的行列;邠宁大将朱玫竟然杀了黄巢任命的邠宁节度使王玫,立李重古为邠宁节度使,自己率领邠宁的人马讨伐黄巢一时之间各路人马齐聚长安,长安又一次风云际会!

    就在这个时候,代北监军陈景思率领李克用的族叔李友金和吐谷浑等部落的人马南下勤王,兵至绛州,绛州刺史瞿稹劝陈景思道:“黄巢人多势重,我们不可轻举妄动,不如先回代北,在各蛮族部落中多招募些人马,以防万一。”

    陈景思等人回到代州,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在雁门关外招募了三万人马,他们大多都是各个小部落中的骁勇之辈,陈景思、李友金等人约束不了,李友金道:“我们虽然有数万人马,却没有一个有威望的人来统帅,不但无法出兵勤王,可能还会酿成大患啊!”

    陈景思也皱眉道:“李将军有何高见?”

    李友金犹豫道:“我是有一个计策,但不知该不该说。”

    陈景思道:“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该不该说的?李将军但说无妨。”

    李友金道:“我堂兄李国昌父子骁勇善战,威望素著,也曾替大唐立下无数的悍马功劳,只是前些年无意中犯了过错,惹得龙颜大怒,这时候正流亡在阴山附近的鞑靼部落中。若是监军能够奏明圣上,赦了他们的罪,让我堂兄父子担任统帅,则代北众蛮兵无不心服,扫平黄巢指日可待。”

    陈景思心中一动,他也是急病乱投医,没有办法的时候,任何一线希望都会成为他们心中的救命稻草。谁知就是这陈景思的心中一动,让李克用这个煞星又一次回到了中原,也造就了五代时期的三个沙陀人统治的朝代,也让本就混乱不堪的中原大地更增了几分混乱。也照成了以后长期以来中原地区梁晋争霸的分裂局面。

    谁知在这风雨欲来的时刻,长安城中又出现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起因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这件小事的始作俑者却是韦凤遍寻不到的大哥韦庄。

    那天黄颖把寻找韦庄的消息告诉弟弟黄鼎,并向他转述了韦凤的话,黄鼎大喜之下,就命人照着韦凤那天张贴的画像画了几百张,张贴在长安城中各处显眼的地方,以寻找韦庄。

    韦庄偶然见看见寻找自己的榜文,心中大骇,以为大齐政府要追捕自己,是以接连几天一直呆在那个小客栈中,不敢出来。他心中对大齐的军队恨之入骨,可他又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又无力去改变什么,心中郁闷。

    忽然间,他脑中一亮,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用自己的笔来讨伐这帮杀人不眨眼的禽兽。

    当天晚上他就跑到了尚书省的大门外,在墙上写了一首诗“柏台多半是狐精,兰省诸郎皆鼠魅。还将短发戴华簪,不脱朝衣缠绣被。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鱼为两史。朝闻奏对入朝堂,暮见喧呼来酒市。”这首诗真是后来他逃出长安后在洛阳写下的秦妇吟中的几句,对大齐政权的公卿们极尽讽刺之能事。

    在第二天,这件事传到了尚让的耳朵里,尚让不禁大怒,他刚打了败仗,本来心情就不好,哪里经得起这样的讽刺?当下就下令,把城中会写诗的人全部给抓了起来。长安城中会写诗的人可多了去了,这一下直抓了三千多人,韦庄由于躲在小客栈的地窖里,这才没有被发现,算是躲过了一劫。

    那三千名会写诗的倒霉家伙却就这么被不明不白的砍了脑袋,长安城中百姓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可在大齐大批兵马的威慑下,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却不知韦凤也夹杂在看热闹的人群中,看到了尚书省门前的字迹显然就是哥哥韦庄的笔迹,可为什么太子在城中贴告示找了他这么多天,他却一直不出来呢?为何哥哥竟然做出如此不智的事情,激怒了尚让尚将军,还连累到了这么多的读书人?哥哥,这到底是为什么?韦凤在心里默默的问自己。

    可这个问题没有人可以回答她,因为就连韦庄自己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也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严重的后果,如果他知道会如此的话,他也不会如此孟浪的做出这等事来了。

第167章 长安的拉锯战() 
广明二年四月,各路大军齐集长安附近,唐弘夫、程宗楚屯兵渭北,王重荣屯兵沙苑(洛水与渭水之间,在今大荔以南),王处存屯兵渭桥,拓跋思恭屯武功(陕西武功县),郑畋屯盩厔(陕西周至县)。对长安城形成了半包围的状态。

    长安城中的义军人心惶惶,黄巢和孟楷等人约束不了,不断的有人翻墙逃出城外,这更增加了城内义军的恐慌。黄巢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大军暂时撤出长安城,驻军灞上。

    唐弘夫、王处存、程宗楚三路人马乘机攻打长安城,城中大队人马都已经撤出,只留了万余人马,本就人心惶惶的,哪里能守得住?一见敌军攻城,也不知道敌军到底有多少人马,纷纷出城逃往灞上去了。

    城中居早就恨透了这些所谓的义军,纷纷拿出砖头瓦块砸向逃跑的义军,有的更捡了地上的箭支供应唐军,这样以来义军更加的惊恐惊慌,一个个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出城外,只恨爹娘少生了两只脚。

    城中百姓见唐军成功赶走了黄巢的军队,纷纷欢呼雀跃,就像是当初欢呼黄巢的义军时一样。

    黄巢入城后最起码还下令不要扰民,并禁止麾下军队欺压百姓,虽然并没有约束好那些兵痞子,以至于酿成了长安城中的一场大乱,失尽了民心。

    可唐军更厉害,刚进城就纷纷散开,入太极宫、大明宫等宫廷重地抢夺财物。更有人连城中百姓也抢,大明宫中唐僖宗留下的大批嫔妃和宫女更是遭到了这些所谓的勤王之师的非人虐待。

    一个唐僖宗的妃子不甘受辱,疯狂的挣扎,两个军却哪里容得她反抗?其中一个军官狠狠的啐了一口道:“操,你还以为你是皇妃呀?呸,也不知被黄巢和尚让那些流寇操了多少回了,还跟老子装淑女!日,那些反贼能操你,老子为什么不能!”说着他一把就撕下了那个妃子的一大片衣襟。

    唐代的贵妇大多数都是穿的那种“慢束罗裙半露胸”的宫装,这一下被那军官抓着胸前的衣襟撕了一块下来,可想而知,胸前的春光登时外泄。

    皇帝的妃子姿色当然都是万众挑一的人物,这两名军官看到她胸前坚挺傲人的双峰,更是忍耐不住,连呼吸都急促起来。那妃子的反抗不但没有缓解他们的粗鲁行为,反而让两人感到更加的刺激,两支魔抓在她光洁细腻的肌肤上粗鲁的揉搓着,其中一个已经急不可耐的脱下了自己的衣服

    大明宫中的妃子和宫女,几乎无一幸免的遭到了非人的蹂躏,就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庄严的大明宫中,几乎任何一个角落都传来凄厉的女子呼喊声、惨叫声、啼哭声其中还夹杂着粗重的喘息声

    这庄严的帝王宫殿,在这一刻几乎成了无耻的淫乱地狱

    曾经在这大明宫中凌驾于众生之上的她们,这时却同样在这大明宫中流尽了她们的血泪。

    由于城中人马众多,王处存怕自己带领的队伍和别人的人马混淆,竟然让自己手下入城的五千人马纷纷在头上绑上一个白色的带子作为暗号,证明是己方的人。在宫中、城中疯抢财物和女人。

    城中有不少无赖少年也纷纷在头上绑上白色的带子,冒充王处存的人马在城中祸害女人、抢劫财物,一时间城中成了修罗地狱。就连黄巢进城后的那一次动乱都无法跟这些官军相比,这些所谓的官军比义军中的那些兵痞更加的不堪、更加的无耻、更加的不把百姓当人看。

    最起码义军抢劫的对象大都是那些曾经在唐朝做过官的,或者是城中的豪富之家,很少对普通百姓动手。这些官军竟然连普通百姓也不放过,城中的百姓纷纷找地方躲藏,更有的竟然拿起棍棒等东西和官军拼命。可他们哪里是这些训练有素的官军的对手?一时间被杀的血流成河。

    长安城中整整乱了一天,直到晚上还没有消停下来。王处存等人为了能够多抢些长安城中的财物,这次行动竟然没有通知其他各路人马,其实进城的就他们三路人马,加起来也不足两万人马。

    撤到灞上的黄巢打探到攻进长安城的只有不足两万人马,心中大定,这个消息一传开,义军纷纷嚷着再打回长安,因为他们现在足有二十万军队,哪里会怕这区区一万多人?是以众人一阵大骂之后,又浩浩荡荡的冲回了长安。

    等黄巢的大军抵达长安城的时候,城中的官军还在城中搜刮着钱财,一个个怀里揣着、腰里挂着、肩上扛着都是各种各样的财物,有金银、有布匹、有各式各样的值钱的东西。几乎没有人关心长安的城防问题,这时在他们的眼中只有钱财和女人,其余的一切似乎对他们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可他们却没想到,刚刚撤离长安的黄巢大军转眼之间又回来了,在如此纷乱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来不及抵挡,也无心抵挡。他们在攻城的时候之所以能表现出无畏的斗志,那是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能打下长安,他们即将的道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金钱还有一辈子连想都无法想的漂亮女人,为了金钱和女人,他们可以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

    可这时他们有钱了,成了真正的有钱人,可他们却没有了那种无谓的斗志,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战死,再多的钱财也无济于事。所以他们再见到黄巢大军打回来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带着抢来的钱财逃走,逃的远远的,再也不回来。

    人就是这样,在没有钱的时候,他可以为了钱去拼命,可一旦他有钱了,就会变的很怕死,这种类似的示例从古到今一直屡见不鲜。

    可他们却忽略了一点,他们一个个身负着那么多的钱财,根本跑不了多块,他们又不舍得好不容易才抢到手的钱财,最终他们只能抱着他们抢来的钱财倒在血泊中,被践踏在铁蹄之下。

    这攻进长安城的三路人马几乎全军覆没,就连曾经在龙尾坡部署了那场大捷的唐弘夫和程宗楚也死在了乱军之中。王处存带着仅存的数十名亲兵狼狈的逃出了长安城,连渭桥的大营也不敢呆,连夜拔营逃回定州去了。

    长安城中居民见黄巢又大跑了官军,他们在看了官军在城中疯狂的烧杀抢掠以后,感觉还是黄巢的人马比较“文明”,最起码他们只杀有钱人,抢有钱人。可官军哪里管你是穷是副?只要有人妨碍他们抢钱抢女人,他们就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杀了他。所谓的出兵勤王收复长安也不过只是一句口号而已。

    是以对于黄巢大军的到来,他们还是很欢迎的,义军的先锋孟楷可不那么想,这些刁民竟然敢在他们撤退的时候帮助官军,对此孟楷很愤怒。在没有征得黄巢同意的情况下,他竟然下令“洗城”,也就是用那些曾经帮助过官军的人的鲜血来清洗长安城。

    长安城中的百姓也真他娘的够倒霉的,义军进城的时候,他们欢迎,却迎来了义军的杀戮;官军进城的时候他们欢迎,并给官军帮忙,却迎来了更加无情的杀戮;现在他们又一次的欢迎义军的归来,却再一次的受到了更加惨烈的屠杀,真正的屠杀,因为这次义军们的心中充满了怨恨。在那个时代,解决心中的怨恨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杀戮,对所恨的人的疯狂杀戮

    其实人心中都有这种潜意识的杀戮之心,可平时都被理智给深深的掩盖着,可一旦他们受到了什么沉重的打击或者有什么强烈的怨恨,而他们手中又有摧毁那些他所怨恨的人能力的话,他们大多都会在冲动之下放弃所谓的理智,用他们的力量,无情的摧毁对手。

    这也正是朱温在朱存阵亡后为什么会在冲动之下下令血洗广州的原因,朱温也是人,他也有冲动的时候。可孟楷显然比朱温更冲动,所以长安城中的惨况远比当年的广州更惨。

    城中正展开疯狂的屠杀,远在潼关的潼关守将成令环在听说黄巢撤出长安的时候,也惊慌失措的带着所部人马一路南下,最后却投到了淮南节度使高骈的麾下。

    黄巢任命的同州刺史王溥、华州刺史乔谦、商州刺史宋岩听说黄巢撤出长安,都以为黄巢大势已去,纷纷弃城而逃,投奔远在邓州的朱温去了。

    朱温在长安城中有安排的密探,更有百余名亲卫护卫城中的两个侄儿和府中的韦凤、吴福等人,以确保他们的安全。要不然他哪里会放心的下?

    黄巢撤军又打回去的消息朱温虽远在邓州,却比王溥他们几个了解的更清楚,他们几个听到消息就一路马不停蹄的跑到了邓州,哪里还敢回头去打听?生怕被官军给追上砍了脑袋。

    对此朱温很愤怒,他毫不犹豫的就砍了王溥和乔谦的脑袋,因为在他们弃城而出的时候,官军已经占领了同州和华州。而宋岩比较幸运,商州在邓州和长安之间,还没有被官军占领,是以朱温对宋岩严加告诫了一番,让他依旧带领本部人马回商州守城去了。

第168章 这就是历史() 
朱温虽然已经知道长安城被夺了回来,可他也听到了孟楷下令血洗长安城的消息,朱温心中暗叹。作为义军,却做出这等事情,这和那些残暴的官军有什么区别?还谈什么拯救天下苍生!还谈什么救黎民于水火啊!

    可朱温真的很无奈,因为他也了解孟楷为何会做出如此的举动,因为自己也曾在广州下过同样的命令,“洗城”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让无数鲜活的生命惨遭荼毒。这两个字有可能只是身在上位者的一时激动说出来的,有可能当时他们真的不会去考虑后果,可一旦他们清醒过来以后,他们可能会后悔莫及。但那些无数惨死的生命却再也活不回来了。

    乱世人命贱如草,无论是普通百姓,或者是职业的军人,仰或是曾经位高权重的皇亲贵胄、勋贵重臣,还是富可敌国的富商大贾,都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死亡的考验。朱温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过来的穿越者,他清楚的知道自己不该有怜悯之心,因为在这个时代,软弱就注定要被更强大的势力吞并,接着被杀或者是郁郁而终。

    所以朱温要变的更加的强大,只有那样,他才有力量保护自己的亲人、朋友,也只有那样他才能让更多的人不再过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一刻,朱温想起了秦始皇,秦始皇一统天下,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统一了文字和律法,这在中国历史上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进步,具有里程碑的作用。虽然经两世而亡,却没有人能否认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地位,即便是他双手染满血腥。

    经过这些年跟着黄巢转战了大半个中国,他也清楚的了解到黄巢根本不可能一统天下,历史也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黄巢过于注重江湖的义气,一些老兄弟有了什么过错,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假装看不见,甚至像尚让几次三番吃了败仗,黄巢也不过轻轻责备几句而已。

    也就是说,黄巢只能是一个草莽中的豪杰,却不是天下的明主!

    朱温又一次想到了既有的历史,自己真的要背叛一直以来对自己爱护有加的师尊黄巢吗?那样以来黄颖将作何感想?可这是历史的大趋势,历史之所以如此发展,是各方面原因造成的结果。自己一个普通人,真的能够改变这一切吗?如果历史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