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颠覆晚唐-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振沉思良久,道:“如果你想杀刘季述,恐怕不光是你,就连昭宗都有灭顶之灾。”

    崔胤心中一惊,良久之后叹道:“多谢李大夫指点,东平王那里还望李大夫代为问候一声,就说崔某人拜上。”

    崔胤走了,可李振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他知道这个京城,正在酝酿着下一轮的风雨,如果场风暴一旦来临,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振急忙写了一封密函,让夏鲁奇找几个可靠的人快马送往汴梁,把长安的最新动向禀报朱温。

    果然,不出一月,崔胤奉昭宗密令,杀宦官宋道弼、景务修,并斩杀其党羽数十人,朝野震动,一时间崔胤在朝中尽掌军政大权,神策营中尉刘季述也害怕万分,知道崔胤所针对的绝对不是只有宋道弼、景务修两人,更大的目标是自己,可由于自己掌握着神策营,所以才能够免于一死。他知道,他不能坐以待毙了,必须要做出抉择,为能够在这个混乱的年代更好的生存下去而努力。

    这日刘季述秘密来找李振,说想与朱温联合共同对付昭宗,挟天子以令诸侯,李振从心里面对太监这种人看不起,历代以来,太监都是一个十分卑劣的职业,可又每每有位高权重的太监掌权,权倾朝野者何朝没有?甚至太监杀皇上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这就让宦官这个职业有了不可避免的矛盾性,他们是残缺的不光是身体,更重要的是心灵,在必要的时候,这些心灵扭曲的人可以不顾及任何后果,这是李振从历代的史料中得到的结果,所以李振本能的就对这些太监们看不顺眼。

    刘季述的义子刘希贞道:“如今天子好高骛远,刚愎自用,如今接连大臣,恐怕要置我等于死地,刘中尉想与东平王联手废掉皇上,拥立太子为帝,到时候就让东平王监国,如此一来定可以让天下安定一段时间。”

    李振冷笑道:“你们倒是想的好主意,以百岁奴侍奉三岁主,以后太子登基之后还不是什么事情都是你们说的算吗?让少主登基,这种事情往往会酿成大祸,天下纷乱皆以此为由。废立天子这种事情岂是你们这些宦官能够参与的?更何况,东平王手握雄兵数十万,还依旧对皇上忠心耿耿,尊崇圣上还犹恐不及,哪里敢做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刘希贞还要再说什么,李振却冷着脸道:“夏校尉,送客!”

    刘希贞长叹一声,只得回去跟刘季述禀报。

    刘季述也没有办法,得不到朱温的支持,他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候朱温的势力已经到了东都,进兵潼关不过数日路程,在陕州的王珙跟朱温关系暧昧,到时候肯定不会拦截朱温的大军,甚至替朱温的大军筹备粮草也说不定。

    但刘季述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就不能轻易放弃,更何况崔胤已经跟昭宗密谋对付自己,自己如果再没有什么动作的话,岂不是坐以待毙?

    李振这里也没有闲着,他派人连夜把刘季述要废掉昭宗的事情禀报了朱温,朱温让李振先回汴梁,静观其变,朱温可不想让李振待在长安这个是非之地,如果长安真的发生动乱,李振能否保全性命还是未知数。

    李振巴不得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当下就收拾东西离开长安。

    就在李振离开长安的第二天,刘季述派人把昭宗囚禁在少阳院,门窗全部封死,只留一个小洞可以送吃的进去,昭宗和何皇后两人相对哭泣,声音凄惨。

    崔胤被免职,本来刘希贞提议要杀掉崔胤,可刘季述怕惹恼了崔胤的后台朱温,是以留了崔胤的性命,岂料崔胤岂是等闲之辈?没有等朱温挥兵西进,就策反了神策营大将孙德昭,孙德昭倒戈杀了刘季述,救出昭宗。

    这时保义军(陕州)节度使王珙与护国军(河中)节度使王珂又一次开战,王珙求救于朱温,王珂求救于李克用。

    朱温派大将张存敬挥兵如河中,连战连捷,李克用不敢救援,王珂的妻子也就是李克用的女儿亲自写信给父亲,信上说:“难道父亲就这样看着女儿女婿成为阶下囚吗?”

    李克用回信道:“我若出兵,沦为阶下囚的就不光是你们,恐怕河东也要成为一片瓦砾,不是我不想救河中,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王珂夫妇看到李克用的书信,心中万念俱灰,只得出城投降,自此朱温占据河中。

    朱温亲自率领大军抵达河中,安抚百姓,整顿吏治,待到刚刚把河中的局势稳定下来,陕州的局势又有了变化,王珙由于性情残暴,擅杀部将,被叛军所杀,部将推举行军司马朱简为保义军留后。

    朱温调遣河阳节度使丁会攻陕州,自己亲率大军与丁会配合,朱简不敢应战,出城投降,并愿意认朱温为义父。朱简本就姓朱,又说根据族谱上说与朱温本是同宗,朱温哪里肯信,不过看在朱简一片诚意的份上,就答应了下来,给他取名朱友谦,算是认了这个儿子。

    就在朱温准备挥兵直取晋阳的时候,崔胤送来密报说神策军中尉韩全诲挟持昭宗去了凤翔,请求朱温来救驾。

    朱温当即放弃攻打河东,挥兵入关中,先打下同州,再包围华州,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单骑出城投降,朱温调韩建去忠武军做节度使,又把忠武军节度使赵祤(赵犨的弟弟)调来担任镇国军节度使。

    韩建颓然南下,在半路上被李思安带领的精锐部队扮成山贼伏击,韩建和三百多名亲卫全部阵亡。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窃国大盗,野心勃勃的军阀头子,就此归于尘土。

    朱温挥兵入潼关,兵不血刃占据长安,并留下一万人马守城,派官员安抚百姓,救济无家可归的灾民。

    朱温自己却带着大军继续西进,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派大将符道昭截击朱温,被张存敬、杨师厚、康怀贞联手杀败。李茂贞的弟弟鄜坊节度使李茂昭出兵来救,被霍存与丁会打败,李茂昭投降,愿意归朱温麾下效力。

    朱温把李茂昭的妻儿送到河中为人质,并把李茂昭改名为李周彝,依旧为鄜坊节度使。

    李茂贞困守凤翔,并求救于王建,王建表面上出兵来救凤翔,实际上却乘机攻占兴元,把李茂贞控制之下的山南西道据为己有,自此王建独占三川(东川、西川、山南西道)。

    李茂贞这时是骑虎难下,虽然把昭宗抢了来,却没有抵挡朱温的能力,有心杀韩全诲再把昭宗送给朱温,又感觉这样岂不失信于天下?李茂贞却不想想,现在他李茂贞在天下人的眼中哪里还有一点点信誉可言?身为重臣却屡次犯长安,如今困兽孤城,外援断绝,还能够做什么?唯一能做的要么死守,要么投降,可两种做法能够生还的可能性少之又少。

    李罕之投降朱温,却莫名其妙的被“盗匪”伏击而死!韩建投降朱温,同样在赴任的路上被“山贼”袭杀!李茂贞当然知道这所谓的盗匪、山贼是什么人,所以他只能死守凤翔,希望能够出现奇迹。

第386章 偷袭汴梁() 
李茂贞胁迫昭宗李晔下旨,召各路大军勤王,李晔虽然不情愿,但命悬人手,岂容他不答应?

    围城之下,凤翔城中粮食紧缺,就连天子的伙食也只能是顿顿喝粥,身边连一个服侍的人都没有,就连喝粥的面,都是他这个天子和母仪天下的何皇后两人一起亲自磨的。

    可怜李晔身为天子,哪里干过推磨的活计?两只手都磨出了血泡,可磨出来的那点儿可怜的麦面还不能敞开了吃,时能熬些稀饭度日。夫妻二人整日以泪洗面,个中滋味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的出的。

    李晔的圣旨送到各藩镇,这些人哪个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天子被劫到凤翔的时候,宰相崔胤已经通告各地,并召各路诸侯勤王,共同讨伐李茂贞,这时天子在凤翔,又下了这样的诏书,只要是明眼人哪个不知道是出于李茂贞的手脚?

    可还偏偏有人相信,平卢军节度使王师范接到诏书,涕泪横流,召集众将道:“如今天子蒙尘,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欲劫持天子,把天子围困在凤翔,天子亲下诏书,要我等勤王,我王家受天子大恩,怎能不思图报?希望众将能够带领大军,救天子于危难,则天下幸甚。”

    大将刘鄩道:“我以为不然,李茂贞兵犯长安,焚掠长安坊市,以至于天子蒙尘,崔相已经昭告天下,说李茂贞与韩全诲劫持天子去凤翔,欲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平郡王也是奉诏救驾勤王,这才兵围凤翔。如今天子被李茂贞劫持,恐怕这诏书未必是真的,即便是真是天子下的诏书,恐怕也是受李茂贞挟持,不得不为而已。”

    王师范道:“这诏书当然是真的,上边的玉玺岂能有假?即便是诏书是假的,我们为臣子的岂能视诏书为无物?”

    其实王师范又岂能不知道诏书不是出自皇上的本意?只是现在平卢军所处的位置不容许他不如此做,朱温实力膨胀太快,天平军、泰宁军已经都成了朱温的囊中之物,下一步应该就是平卢军了,青州城虽然成高墙深,却未必能够挡得住朱温的大军,一旦朱温平定了李茂贞,反过头来对付他王师范的话,王师范根本没有自保的能力。

    所以王师范考虑再三,想在朱温同时与李茂贞和李克用开战的时候对朱温的后方放一把火,让朱温首尾不能相顾,或许这是唯一一次能够打败朱温的机会。因为现在朱温的主要兵力都在西方,几乎大多数将领都在关中一带集结,李存孝在高邮吞并牵制杨行密,庞师古在徐州牵制钱镠,所以这时朱温的后方是最空虚的时候。

    王师范年纪虽轻,却是一个眼光独到的人,他想,此时如果能够出动几路奇兵,袭击朱温的后方,甚至一举拿下汴梁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汴梁的守将徐怀玉已经去了河中,可以说这时汴梁城中空虚,郓州、兖州更是没有堪与一战的大将,这正是千载难逢的时机,正好这时天子下诏讨伐朱温,王师范岂能放过这个机会?

    众将大都是王敬武的旧部,一个个都是人老成精,当然知道少主王师范心里打的什么主意,至于什么奉诏的话骗骗小孩子还差不多。可他们当然知道现在所处的位置不容许他们有其他选择,他们都是王敬武一手提拔起来的,现在能够成为将军,统领大军,能够过上好日子,都是因为王敬武对自己的信任。现在眼看着少主位置即将不保,心里当然也都不好受,退一万步说,即便他们不为了王师范,为了他们自己的前程,他们也不容许有一天朱温攻占青州,一旦朱温占据了平卢军,他们这些为将的能否保住性命都还是未知数,更不用说眼前的荣华富贵了。

    与其等以后朱温平定了西方,回过头来对付青州,还不如趁这个时候放手一搏,所以他们都在心中赞同王师范的建议。

    只有刘鄩这个年轻的将领持不同意见,可刘鄩不过是王师范的一个牙将(亲兵统领),人微言轻,即便有想法,他的意见也没有人会重视。

    王师范派三路大军扮成商旅奇袭汴梁,想趁朱温后方空虚的时候给朱温来一个致命一击!

    刘鄩却请求王师范给他五千兵马,轻骑偷袭郓州,刘鄩是王师范的爱将,王师范把刘鄩从亲兵中挑出来,并一步步把他提拔为自己的亲兵统领。可以说王师范对刘鄩有再造之恩。是以刘鄩虽然对王师范的想法不敢苟同,但既然王师范执意对朱温用兵,刘鄩当然要尽心尽力替主公谋划。

    王师范虽然只是平卢军节度使,可麾下也有大军二十万,五千人马对他来说并不是很多,所以也就答应了下来。

    汴梁城中一片繁荣景象,朱友宁、朱友伦、朱友裕、朱友贞几个兄弟这时都长成了翩翩少年,时常一起读书打猎,习武赋诗,日子过的倒也自在。

    这日几个兄弟照常准备出去打猎,来到汴梁东门,却见城门口一个规模浩大的商队正在城门口等待检验,几乎把整个城门都堵住了。

    朱友裕皱了皱眉,心中有些纳闷儿,虽然汴梁繁华无比,可如今天下纷乱,能够拥有这么大一支商队的人绝对不是等闲之辈,可这些商队的伙计明显有些不对劲,他们好像神情有些紧张,有几个在见到城门口的守军的时候心情格外的紧张,眼神闪烁,让他看了非常起疑。

    朱友裕不由的拉了拉朱友宁的衣袖,道:“大哥,我看这支商队有些可疑。”

    朱友宁在众人中年纪最大,本来还没怎么在意这些商旅,听朱友裕一说,也不由的着意看了几眼,这一看之下当然也看出了一些不对劲。他和朱友裕对望了一眼,轻轻的点了点头,拉着众兄弟纵马上前行去。

    守门的校尉见几位少主出来,急忙屁颠儿屁颠儿的迎上来讨好的道:“几位爷,又出去打猎啊?”

    朱友宁拍了拍马鞍旁的角弓,笑道:“是啊王校尉,对面这是哪家的商队?怎么有这么多人?”

    那王校尉答道:“听说是青州杨家的商队,看来这两年杨家可赚了大钱了,以前虽然也时常带着商队来汴梁,可从来没有带这么多人和货物的时候,想来是杨家发了什么财,这才组建了这么大一支商队。”

    朱友裕听了那王校尉的话,心中更是疑惑,与朱友宁打了个招呼,朱友宁小声对王校尉道:“小心使得万年船,我看这帮人有古怪,这么大的商队,绝对不是青州杨家的商队,你一定要严格盘查,万一这商队中有奸细混进城中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那王校尉心中一稟,不由的对那些人多看了一眼,这一看不要急,当即就看出了不对劲的地方,他在城门口担任校尉可不是一天半天的了,对往来商旅很是熟悉,当然也没少收那些商队的孝敬。别看他一个看城门的校尉,可如果他随便说一句话,就能够让那些商队的人进不了城,进不了城当然就更无法卖东西,不卖东西就赚不到钱,所以这个城门校尉也是一个大大的肥差。

    王校尉在城门口当差当久了,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这时他仔细一看那些赶车的或者是普通的伙计,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都身手矫健,手臂上盘根错节的肌肉以及手背上的凸起的青筋很清楚的告诉他这些人的异常。

    王校尉对身边的一个队正道:“别让这些人进城,这些人有问题”

    朱友裕直接道:“快关闭城门!”

    那队正犹豫着看了看王校尉,有些不情愿的征求上司的意见。

    朱友裕是朱温的长子,王校尉一个小小的城门校尉哪里得罪的起,无论他说的对或者是错,只要他发出了命令,那就一定要执行,当即怒道:“你小子没听见啊,大公子说要关城门!”

    那队正这才反应过来,急忙答应一声,冲城门口大喝一声:“关城门!”

    朱友裕暗自摇头,心中大骂一声:“蠢材!”

    果然城门口的那些商旅的活计迅速的从马车上抽出兵器,就往城门里冲,城门口的几个小兵猝不及防之下登时被乱刀砍死,王校尉急忙吹响了号角,城门附近的官兵听见号角声之后,迅速向城门口集结,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第387章 退敌() 
朱友裕、朱友宁两人迅速拿起精致的角弓,开弓放箭,两人箭不虚发,弓弦每响一次,就有一个人倒下,可敌人很多,没有人在乎倒毙在面前的袍泽,他们踩着同伴的尸体往城门里挤,高声呐喊着向城里杀来。

    这时城门已经关不上了,越来越多的人挤向城门,朱友贞和朱友伦两人各自从怀里掏出两支五连发的左轮手枪,举枪射击,他们都是射击高手,王府里有自己的射击训练场,专门供他们弟兄几个进行射击练习。

    所以他们的枪法都不弱,虽然是第一次进行实战,但都是枪枪爆头。每一声枪响,就有一个敌军脑袋开花,鲜血混着脑浆飞溅出去老远。朱友贞他们虽然知道手枪的威力不错,但一下子见到这种脑浆迸裂的场面,心里还是有些打鼓。

    朱友裕冲王校尉大喊道:“快落下千斤闸。”

    那个姓王的城门校尉这才反应过来,虽然城门关不上了,可城门上的千斤闸还是可以落下的,说是千斤闸,可其重量何止千斤?如果落下来,足以把下面的人砸成肉饼。

    这时候城内的守军已经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他们铠甲鲜明,兵器精良,特别是信装备的连发火枪更是威力强悍,在朱友裕的指挥调度下几轮齐射就把冲进来的敌军射死两三百人,可敌人依旧源源不断的往里冲,不少人已经冲过了瓮城,到了内城门之下,如果他们冲过了内城门,后果将不堪设想。

    朱友裕镇定自若,指挥若定,让大家轮流装填弹药,密集的枪声下,短短的时间内,内城门到瓮城的外城门之间已经堆积了一层厚厚的尸体。

    这些尸体都是敌人的,可那些敌人根本不往脚下看一眼,依旧举着木质的盾牌往前冲,可那些木质的盾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