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颠覆晚唐-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瞳和众将忽然一起起身,同时跪倒在地,齐声道:“大人,现在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早做打算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啊。如今城外有三万多人,王铎、王重荣、杨复光等人还有五万人马,想来明日也该到同州了,长安方面又没有援军支援,守潼关的张言和守禁坑的葛从周也都自顾不暇,华州的李详更是不敢出城一步。现在这种情况下就我们这两万人如何守得住同州?”

    这些朱温当然清楚,同州城虽然坚固,可并非固若金汤,和长安那种大城还没法比,根本顶不住那么多大军的围攻。而困守孤城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城中的粮食终会吃光,到时候饿也饿死他们了。而城外的唐军却不用为粮草的事情担心,每一路藩镇都有自己稳定的后方基地,源源不断的粮草从旱路水路运到军营,他们即便是耗也能把自己耗死。

    围困长安的那帮唐军也正是有这种想法,这才迟迟没有攻打长安,就是想打持久战,和困守长安的大齐政府硬耗,看谁能耗过谁。显然现在长安城中也缺粮,长安还能够支撑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朱温的同州就更加没法跟长安相比了,如果真的跟唐军硬碰硬的话,全军覆没是唯一的结果。

    现在的朱温正面临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一旦选错的话,不光是自己小命不保,就连眼前这一帮肯与自己共生死的人也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还有两个侄儿,还有韦凤、张小惠他们两个,不知在什么时候,朱温已经把他们看成了自己家中的成员了,或许这只是一个下意识的想法。

    人在面对重要抉择的时候都喜欢来来回回的踱步,朱温也不例外,他低着头来回踱着步子,想着史书上记载的朱温的人生轨迹,很显然历史上的朱温也是十分聪明的,他是在大齐政权建立以后的第一个投靠李唐的黄巢的爱将,并且是深得黄巢重用的爱将,正是因为如此,朝廷才对朱温特别优待,让朱温有了光明正大发展势力的机会。

    他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冒牌的朱温当然也知道那是最好的办法,既可以保命,又可以明目张胆的发展自己的势力,再不用冒着天下个藩镇的围剿的危险整日的心惊胆战,也不用看他人脸色行事了。

    可朱温现在考虑的是黄颖,如果一旦自己背叛大齐,虽然是为求自保,可总是觉得对不起黄颖,以后他跟黄颖恐怕也没有相见之期了。一想到这些,朱温就感觉心里边怪怪的,对于黄颖他有着太多的难以割舍。

    可现在看看众兄弟期盼的眼神,再想想一旦城破的后果,朱温很快做出了决定,他停止了踱步,抬起头来,缓缓的从众兄弟的脸上一一看了过去。众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虽然他们都盼着朱温可以以大局为重,但他们也知道朱温现在所面临的抉择是多么的为难,让他从此以后与黄巢父女为敌,这是一个多么难下的决定。

    他们虽然不想替那个根本不信任他们的大齐政权做无谓的牺牲,可他们却无法无视朱温的决定,他们甚至打定了主意,如果朱温执意要与大齐共存亡的话他们也是二话不说的跟随在朱温之后,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之下,朱温缓缓的道:“为了众位兄弟存亡,也为了同州城的百姓,就按谢先生说的办吧,我只求能够保一方安宁也就是了,至于问鼎天下现在想来还为时尚早。”这倒是实话,现在朱温不过只有两万人马,如何能够在藩镇林立的天下脱颖而出?能够自保就已经很不错了。

    谢瞳等人激动的再次跪下,高喊道:“参见主公!”

    既然朱温答应脱离大齐政权,虽然他还没有问鼎天下的打算和实力,可这些人都是朱温的心腹,他们只愿意效忠朱温,至于大齐和李唐他们都不怎么感冒。

    朱温急忙把众人一一扶起,道:“大家都是自己兄弟,何必如此称呼?这样岂不是显得生分了?”

第232章 借你人头一用() 
胡真道:“主公此言差矣,既然众兄弟都以三哥为主,就要定下名分,以免以后有大家有什么异心。在此我胡真把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以后那位兄弟两面三刀的话,就不要怪我胡某人翻脸无情了。我相信大家都是忠于主公的,应该不会让我胡某人失望才对。”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道:“我等一生一世效忠主公,如有异心,天诛地灭!”

    就这样,朱温算是自立门户了,他听着众人一声一声的喊自己主公,心中不禁感慨万千,真没想到,自己来到这个混乱的时代后一无所有,短短五年的时间竟然有了自己的班底,这一切让朱温感到仿佛在做梦一般。可无论如何,朱温都会把这个主公好好的当下去,他不会让众位兄弟失望的。

    不过这时的他却在心中叹了一口气,暗暗道:“对不起,颖儿可能我们今生无缘了”

    既然要自立门户,就一定要有通盘的计划,这一点朱温当然清楚的很,漫无目的的下去只能让自己陷入被动。

    朱温道:“如果我料想的没错的话,谢先生应该已经有了通盘的计划了吧?”

    谢瞳道:“我跟胡将军商议过了,如今各藩镇虽然各自为政,可表面上还是李唐的臣子,如果我们也投靠李唐,定然能够得到李唐政府的重视,甚至开府建节也未尝不可能。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拥有了自己的根本之地,各藩镇也不会公然大举来攻,更不会像现在一样成为各藩镇的公敌。”

    朱温道:“杨复光曾有几封招降的书信送来,可这个杨复光未必可信,当初他招降王仙芝的时候,不也是生擒了尚君长斩于长安吗?虽然那件事可能是宋威干的,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谢瞳道:“这件事就交给学生去办吧,主公当然不好出面。”

    朱温点头道:“子明一切小心,无论李唐给出多么优厚的条件,我们的条件就是保留我们的原班人马,李唐朝廷不能轻易过问,想来现在王铎对我们的战斗力也有些了解了,即便他们能攻下同州,他们也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也正是他们在夏阳为何不攻城的原因之一。”

    众人又商议了一下以后的打算,其实朱温对以后的打算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先名义上投靠李唐,得到李唐的认可,有了自己的稳固根据地之后,就可以逐步扩充自己的地盘,虽然说未必能够逐鼎天下,可自保还是绰绰有余的。

    第二日午时,王铎、王重荣、杨复光的人马都已经到了同州城外,他们并没有发起进攻,只是在城外五里之处扎营,他们对朱温的厉害已经算是领教过了,可如果就此放弃攻打同州的话,岂不被天下人所笑。可要是真打,即便能打的下来,也必然损失惨重。

    他们几个老家伙也在商议对策,杨复光还是那句话,招降。不过这次他是让王铎先替天子出一份墨赦,给朱温一些实际上的好处,这样的话定然比自己空口说白话有用的多。

    王铎这里多的是皇上盖过玉玺的空白任免文书,盖过玉玺的圣旨也有不少,做一份空头文件还不是小事一桩?

    这种事王铎没少干,毕竟发出去的任免文书大都是空头支票一般的东西,有没有本事就看你自己的了。王铎当即回去大笔一挥就写就了一份任命朱温为同华节度使的文书,派了都统判官、谏议大夫张濬前去说降。

    这张濬倒也有些胆量,就带了五六个随从轻骑往同州北门而来。几人到了城外,早被城上的哨兵发现了行踪,城楼上的弓箭手一个个弓上弦,巨大的车弩也对准了城下的几人。

    张濬在距离城门三十步的时候停下,高声道:“我乃大唐使者,前来求见你们刺史朱温朱大人,劳烦众位将军通报一声,张某这厢谢过了。”

    城上的人听说是李唐的人,更加小心戒备,不过就这个六七个人,定然出不了什么幺蛾子,他们是怕这几个人吸引他们的视线,敌人从其他地方攻城。北门的守将急忙吩咐哨兵用望远镜注意着远处敌军的动向,这才命身边的一个小兵去城中通报他的上司朱珍。他可没有权利直接去通报朱温,只能通过朱珍转达。

    朱珍听说有大唐的使者来同州,定然是来说降来了,朱珍暗笑一声,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他赶忙命人通知张存敬、徐怀玉和谢瞳等人一起去朱温的州衙商议,自己径直去了同州的州衙。

    张濬在城外直等了小半个时辰,北门终于打开,谢瞳在五十名护卫簇拥下出城迎接,怎么说这谢瞳也是举人出身,虽然考了大半辈子没有考上进士,对一些礼节还是比较清楚的。

    张濬和谢瞳寒暄了几句,互道了久仰,两人并肩进城,张濬带的五六个护卫根本没带兵刃,这也足以看出王铎招降的诚意。

    不一刻两人来到了州衙,朱温率领众将已经在州衙等着了。朱温见张濬并没有穿官服,只是一身普通文士的袍服,三十多岁的年纪,显得温文尔雅。一进门就对着朱温抱拳一揖道:“学生久闻朱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今日能得一见真是三生有幸啊!”

    在朱温的印象中张濬应该在后来当了宰相,虽然没当几年,可能当上宰相的人定然不是等闲之辈。朱温也不敢怠慢,毕竟现在自己兵微将寡,以后还要仰仗李唐的庇护,急忙起身相迎道:“张大人过誉了,朱某人山野匹夫,怎当得起大人谬赞?来,快请入座,看茶。”

    张濬急忙道谢,互相寒暄了几句,终于说到了正题上,张濬道:“如今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朱将军如此大才屈身草莽实在是可惜了,如今黄巢、尚让等人困守孤城,覆亡之在顷刻。王侍中(王铎)亲率数路藩镇大军八万围同州,只是惜将军大才,不忍心让将军与同州玉石俱焚,也为了同州十万百姓的存亡着想。这才让学生前来对将军晓以大义,将军英雄盖世,何不与王侍中共辅大唐江山,凭将军的才智武功,将来封侯拜相,青史留名岂不美哉?”

    朱温假装沉思了一会儿,假装为难道:“张大人应该也知道,我朱某人是黄王的亲传弟子,恩师待我恩重如山,如果我真的对师父倒戈相向的话,岂不令我恩师寒心,让天下人耻笑?”

    张濬摇头道:“将军此言差矣,正所谓:‘天地君亲师’,师只能排到末位,如果为了恩师而忽略了忠孝,因此而让天下人所唾弃的话,将军以为孰轻孰重?”

    朱温假装犹豫,并把眼光投向众将,朱珍干咳了一声道:“张大人说了半天不就是想招安吗?现在我三哥就已经是同州的刺史,即便是我们投降了李唐,你们又能给我三哥什么样的位置呢?”

    张濬好像知道朱珍会说这句话一样,道:“这里有王侍中拟好的文书,已经让圣上用了玉玺了,封朱温朱将军为同华节度使,节制同华二州以及周边州县,上马官军,下马管民。日后天子回长安后定然还会另有封赏。”

    朱珍道:“如果你们说话不算数怎么办?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的人马还要继续留在我们手中,为防不测,你们李唐不能妄图收编我们的队伍。而且以前的战争就当是一场误会,不得以任何方式寻机报复。只要你们能接受这几点,就证明你们有诚意。”其实朱珍的这些条件一点都不过分。

    张濬听完朱珍的条件,心中大喜,他听朱珍叫朱温三哥,以为朱珍是朱温的亲弟弟,说话的分量当然很重。他赶紧拿眼睛去看朱温,生怕这不是朱温的意思,小心的道:“那朱将军的意思呢?”

    朱温道:“珍兄弟说的就是我的意思,珍兄弟虽然不是我的亲弟弟,但我们情同手足,比亲弟弟还要亲。”

    张濬激动的道:“朱将军深明大义,学生代同州全城百姓、带王侍中拜谢将军。”他实在想不到朱温这么好说话,这么简单就把事情搞定了,怎么能让他不激动?

    朱温接了任命的文书,又摆下酒宴招待张濬,酒宴摆好后,众人入座,就连孟楷派来的监军严实也被邀请来了。

    严实见有一个陌生的文士做在客位,而自己却不认识,心中不禁有些不满,心道:怎么说我也是孟将军派来的监军,你朱温昨天见了我都没说几句话就推说一路困乏回去休息,你当我不知道你回去之后跟众将饮酒作乐吗?哼!今天又来了一个寒酸的文士就设宴款待,不过是顺带着加了我的一双筷子而已,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严实真的有些生气了,他寒着一张脸冷眼看了张濬一眼,道:“这位先生有些面生的很,不知是哪一个?朱将军怎么不介绍一下?”

    朱温笑道:“这位是李唐的诸路行营都统通判、谏议大夫张濬。”接着又转头对张濬道:“这位是长安来的监军,严实严大人。”

    严实和张濬一听,两人都是一惊,纷纷想朱温这是什么意思?严实想:“莫非朱温真的投敌了?”

    张濬也想:“难道这朱温刚才不过是戏耍于我,如今把我交给这个黄巢的监军发落吗?”

    严实到底是孟楷的心腹,长安有靠山,底气也比较足,冷声道:“朱将军,两军对阵,你如何宴请敌军要员?”

    朱温也不答话,给张存敬使了个眼色,张存敬点了点头,对严实道:“严大人稍安勿躁,俺老张想问一严大人借一样东西。”

    严实心中有些警惕起来,他看了看坐在自己旁边的张存敬,心里有些发寒,他虽然也会一些三脚猫的功夫,可哪里是这些征战沙场的猛将的对手?颤声道:“你你想问我借什么?”

    张存敬面不改色的道:“借你人头一用!”话音刚落,手一挥,从衣袖中出来一把锋利的短刀,刹那间割断了严实的咽喉,甚至严实连一声惨叫都没有来得急喊出来。

第233章 朱温降唐() 
杨复光和王铎听张濬说了经过,并说朱温当着自己的面斩杀了长安派去的监军严实,严实的人头已经被张濬带来了。王铎和杨复光都是出乎意料的高兴,他们虽然有信心说服朱温投降,可哪里想到会如此顺利,不高兴那是假的。

    既然朱温斩了监军严实以表诚意,王铎和杨复光也不能不表示一下,当即送了数十车粮食和好酒进城犒劳同州的将士,唯有王重荣有些不乐意,他在朱温手底下损失了大量的人手,还被抢了数十船的粮草,当然有些不甘心。

    可如今王铎怎么说都是名义上的都统,可以代天子便宜处置前线军务,更何况还有杨复光这个天下兵马都监力主招降朱温,王重荣也不好多说什么。

    中和二年九月十七,朱温正式降唐,仪式在同州北门外举行,王铎、杨复光、王重荣等人都到场参加了受降仪式。王铎也亲手把连夜赶制的同化节度使的印信送到了朱温的手上。同华节度使这个名字说的好听,可现在华州还在李详的手中,虽然李详的战斗力不强,失去了同州的屏障以后定然无法固守,城破是必然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可既然朱温当了这个同华节度使,这收复华州的任务当然就要朱温自己来完成了。这也正是杨复光的高明之处,只要招降了朱温,就等于一次拿下了两个州。虽然朱温的条件是自己的辖地一切军政和官吏的任命不能让朝廷插手,可现在哪一路藩镇的官员任命朝廷也插不上手呀,就连节度使的任命朝廷都无法左右了,哪里还管得了其他的?只要这些藩镇表面上是忠于大唐的也就是了。朱温投降以后,大不了又多了一路藩镇,最起码不会与其他各路唐军为敌,至于他是否参与攻打长安他们就不奢望了,只要他不捣蛋王铎就谢天谢地了。

    王铎和杨复光也亲自进了一趟同州城,王铎虽然明知道朱温有诚意降唐,可心里还是有些没底。倒是杨复光满不在乎,进成后跟朱温等人言谈甚欢,并提议让朱温派一个得力的人亲自到成都皇上的行在去亲自递上降表,以示对圣上的忠心。

    朱温对这个提议也很是满意,这个人选当然非谢瞳莫属,由于事关重大,如今川中也不太平,朱温派了两百护卫护送谢瞳。

    同行的还有王铎的手下的一名亲兵校尉,这人本是博野军的一名小队长,后来上司让他送公文给王铎,王铎见他虽然长相丑陋,可武艺不弱,还略通文墨,说话也十分有条理,就留在了身边做亲兵,不久在战斗中立功升为校尉。此人姓宋,名文通,很是机灵的一个小伙子。

    如果朱温知道是宋文通护送谢瞳去成都的话,定然会让谢瞳着意笼络此人,或者暗地里派人把这家伙给干掉。宋文通这个名字不怎么响亮,可朱温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可以说唐朝后期的发展趋势他还是很了解的,宋文通后来被唐僖宗赐名李茂贞,做到了凤翔节度使,封岐王,名震关西,与晋王李克用、梁王朱温、蜀王王建等人分庭抗衡,成为唐末中原最大的四大军阀之一。李茂贞虽然并未被列入十国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