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府的前世今生-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民国时期,因传闻在豫王府(府址在现协和医院)的地下和墙壁中挖出大量黄金,北洋军阀李莼及其弟李馨也想在王府挖得黄金,从末王载功手中购买了庄亲王府,愚蠢的李莼兄弟拆建剩余全部的王府建筑,希望从中发现隐藏的财富,结果王府建筑惨遭毁坏但却毫无收获。后又在原址建房,改称平安里,并在府内开辟一条东西向道路与黄城根相连,将王府分为南北两
部分。
后在此地又开辟为平安里大街(并入地安门西大街)。其址被分割成南北两区。今太平仓西口路北为庄亲王府的部分遗址。现在王府原建筑已基本无存,地安门西大街西段路北的几座欧式小楼为李莼时所建。“平安里”门额砖雕保存在西城区文化文物局。
庄亲王府花园
庄亲王府大殿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七章克勤郡王府(1)
克勤郡王府小档案
出生时间:顺治年间
出生地点: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
始王:岳托
末王:晏森
著名人物: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
今日作用: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崭新的克勤郡王府现在是个小学堂,呼之欲出的红色府门好像要点燃整条新文化街,整齐的屋脊,青砖高墙中传出小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这座王府起源于一个胆敢与皇太极对抗的人,或许它的主人也成就了《红楼梦》中那个天上神仙般的北静王,最后,熊希龄将它献给了孩子们。
1。克勤郡王家族
第一代克勤郡王岳托(1599…1639年)系礼亲王代善的长子,最初被授予台吉,继而封为贝勒。岳托很早就投身戎马,自幼随祖父努尔哈赤征战各方,功劳卓著,以骁勇善战和擅长谋略名冠后金。他在天聪和崇德时期都非常有作为,他曾率军伐明,获多次重大战役胜利,也曾随阿敏、济尔哈朗伐朝鲜,克定州、义州、汉山、克安州、攻平壤。随着清军势如破竹般的节节推进,朝鲜国王李倧欲投降乞盟,阿敏则欲直取王京。岳托向济尔哈朗建议:“吾曹事已集,蒙古与明皆敌,设有警,可不为备乎?宜与盟而归。”最终与朝鲜成盟而还师。
岳托很早就支持皇太极。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入塞明朝,其它三大贝勒都反对,皇太极只好作罢,这时,岳托和萨哈璘等人站出来,全力支持皇太极,使得皇太极威信得以树立。因此,皇太极即位后的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岳托因军功被封为成亲王,主管兵部,成为八旗军事集团的核心人物、满洲第四号人物。
但此后,岳托与皇太极的关系却发生了变化,岳托是很有正义感的人,他对皇太极大规模杀戮正蓝旗的举措很为不满,而且对皇太极小题大做、借题发挥的打击异己颇有微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与矛盾,皇太极开始对他施加排挤和打击。八月间,因“离间济尔哈朗、豪格”的罪名论死,皇太极“宽之”,将他从亲王贬为贝勒,罢免兵部的职务两年。岳托甚为不满,所以又因“骄慢”论死,皇太极再度“宽之”,降贝子,罚银五千。然而,岳托虽遭贬黜,却仍然奋勇如前。崇德三年(1638年),他随多尔衮率军攻济南。崇德四年(1639年),当多尔衮凯旋而归时,不见了岳托。皇太极“惊问”,方知岳托因病卒于军中。闻此噩耗,皇太极方才良心发现,痛哭良久,“命毋使礼亲王知。”随后,皇太极辍朝三日,三日不饮不食,对他大加追悼,追封这位英年早逝的贤侄为克勤郡王,并位列清初仅有的世袭罔替“八大铁帽子王”中第七。作为代善的长子,岳托不光继承了父亲的智勇,同时也为本族繁荣做出了贡献,可惜英年早逝使其不能有更大作为。
岳托第一子罗洛浑,初封贝勒,顺治元年(1644年)受封衍禧郡王,在顺治三年(1646年)与肃亲王豪格征四川时去世,罗洛浑的长子罗科铎于同年袭爵,于顺治八年(1651年)改封为平郡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纪念岳托的功绩,恢复克勤郡王号。光绪十四年(1888年)加亲王衔。岳托共有七个儿子,有爵位者五人,克勤郡王世爵共传13世17王,其中3人夺爵。第一代是克勤郡王,第二至三代衍禧郡王,三至九代平郡王,乾隆期间第九代改回克勤郡王,自此以后至第十七代皆为克勤郡王。克勤郡王家族好金石收藏,秦汉青铜器、汉唐碑碣石刻拓本、石画、字帖和古玉、陶片最多,室内陈设都是古玩字画。当时的克勤郡王书法巧妙绝伦,闻名朝野于一时。咸丰四年(1854年),克勤郡王铸造钱币,宝泉巨背星月钱,以星月为炉记。
2。平郡王与曹雪芹
入关以后,罗洛浑奉旨在宣武门内石驸马大街建造王府。王府造得巍峨而精致,有三进庭院,正殿、配房、还有后花园。现在,石驸马大街已更名为西城区新文化街,克勤郡王府就位于西口路北。这所顺治年间所建的府邸原占地面积不大,规模远不如礼、郑诸府。从《乾隆京城全图》可以看到,克勤郡王府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尚符,正殿阔五间,前出丹墀,左右配殿阔五间,后殿面阔三间,后罩正房面阔七间。由于地处石驸马胡同,有人认为是沿用明代勋戚旧宅,或石驸马府改建。
第七章克勤郡王府(2)
克勤郡王府是清廷封给岳托后人的三处府邸之一,规模是最大的,东与罗科铎第三子诺尼的贝勒府相邻。克勤郡王的后代习惯把西边的平郡王府称为“西府”,把东边诺尼的贝勒府称为“东府”。西府的面积比其它铁帽王府要小,但布局紧凑合理,建筑精致。中轴线上建有大影壁、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后罩楼等建筑。西路前后还有三进院落。东路则由五个大小院落组成,有茶房、大小书房、祠堂、花房等,还有护卫、太监、奶妈居住的房屋等。曹雪芹和平郡王福彭(入关后的第一位克勤郡王庆恒的养父)是亲戚关系,因此,曹雪芹定居北京时常在东西二府走动,据红学专家推断,《红楼梦》中北静王的原型即是平郡王福彭。而福彭本人在历史上也的确不是碌碌无为之辈,他袭爵后,“授右宗正,署都统,十一年,命军机处行走,授定边大将军,率师讨噶尔丹策零。”(《清史稿?列传三?诸
王二》)
3。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的住宅
民国后,最后一代克勤郡王晏森将王府售给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为住宅。而末代克勤郡王晏森则搬到了宗帽胡同居住,因为没有什么本事,一直过着很清贫的日子。
熊希龄(1870…1937年),字秉三,湖南省凤凰县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政治、社会影响的人物。1891年中举人,1892年中贡士,1894年补应殿试,成进士,朝考后授翰林院庶吉士。1897年助湘抚陈宝箴推行维新新政,从此崭露头角。1898年“戊戌政变”后被革职,后经赵尔巽(《清史稿》的编纂者)保举,重被起用。主要从事练兵、办学、办报、办实业和立宪活动。民国成立后,他跻身政界,历任财政总长、热河都统、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身居首揆,统率百僚,其政绩毁誉不一。后因不满袁世凯独裁统治,先后辞去财政总长及国务总理之职。
熊希龄退出政界后,专心致力于社会福利和教育事业,建树颇丰,他修治水利,赈济灾黎,收养灾童,创办驰名中外的香山慈幼院。院内设幼稚园、小学、师范,推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先进教育体制,闯出了一条前人未所走过的新的办学之路。他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捐充儿童福利基金,同时还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底,上海沦陷,熊希龄抵香港,因旅途奔波和劳累过度而突发脑溢血逝世,终年68岁。综其一生,熊希龄先生不愧为一位赤诚的爱国者、怀有经国济世抱负的政治家、有志造福大众的社会活动家。
现在,克勤郡王府后寝的墀头角柱石上尚存熊希龄和夫人朱其慧将财产交由北京救济会的刻字内容:“1932年,湘人熊希龄先生以其祖遗及生平服务所得俸给暨朱其慧夫人节约购置不动产完全捐助成立熊朱义助儿童幸福基金社,捐助财产详说明书,次第举办儿童教育事业,今社址北京石驸马街即先生之故宅也。先生于举世财产私有制度独倡此举实为社会主义之先进者。勒诸贞石,用志勿谖。1949年10月本社董事会立。本社事业及全部财产于1952年8月交由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北京分会接管。熊朱义助儿童幸福基金福董事会立。”
熊希龄
克勤郡王府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4。昔日王府,今日学堂
21世纪初,克勤郡王府修葺一新,恢复昔日风貌。府路南影壁尚存,府前部只存东翼楼。后部的内门、后寝与东西配房、后罩房均保存完整。西部跨院也存大部原有建筑。1984年,克勤郡王府被公布为北京市重点保护
文物单位。
克勤郡王府总建筑面积为3717平方米,修复前,建筑内房梁已经糟朽不堪,墙体变形,屋顶斑驳,兽件残缺不全。原来的五开间的大门已于“文革”时被彻底砸烂、拆毁,大石狮也被搬走,下落不明,后来在大门位置盖了一排简陋的平房,旧貌无存。那时候的克勤郡王府已经完全看不出痕迹,貌似一个普通的大杂院。负责施工的古建公司坚持“修旧如旧”的文物修缮原则,由聘请的故宫老专家赵崇茂、朴学林、王仲杰在现场主持指导,严格依照传统工艺要求施工,尽可能恢复、保持了清代王府建筑的原貌风格。古建公司除整修所有现存建筑外,还根据清代郡王府规制复建了府门、东西配殿、西翼楼、前东西转角房等903平方米的建筑,使王府建筑基本恢复了旧日风貌。目前,这一文物修复工程已通过北京市有关部门组织的验收鉴定。
第七章克勤郡王府(3)
克勤郡王府原来被用作石驸马二小的校园,王府的修葺完工后,石驸马二小更名为第二实验小学。昔日的王府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古色古香的教室里都装有现代化的空调等设施。克勤郡王府的大门,青砖对缝,鲜红的油漆彩画非常耀眼。工程基本复原了王府的旧日景象,阳光在仿古的屋脊上留下斑驳的树影,时光流逝,人物全非。
整修前的克勤郡王府大门
现在的克勤郡王府,经复建后焕然一新,是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所在地
第八章顺承郡王府(1)
顺承郡王府小档案
出生时间:顺治年间
出生地点:锦什仿街
始王:勒克德浑
末王:讷勒赫
著名人物:张作霖、张学良与赵四小姐
今日作用:政协礼堂大厦
街道、大厦、过街天桥在旧赵登禹路纵横交错,顺承郡王府没有了。当人们在欧洲某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里,看到他们像简朴的穷人那样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只有100年历史的建筑时,或许会觉得,和北京比起来,他们的历史太短暂了,他们太贫瘠了,所以他们能挥霍和抛弃的太少。其实,并非如此。那些老去的房子凝聚着一个城市的灵魂、历史、梦想、故事、气质、特征、血脉、精神、文化。时间一刻不停地流逝,人会死,书本会腐烂。建筑呢?它可能会在一代一代人的保护与传承中延续千年,也可能会在一代人的手中顷刻消失。
1。顺承郡王家族:两代名将——萨哈与勒克德浑
顺承郡王府建于清代顺治初年,第一位主人勒克德浑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孙。勒克德浑的父亲是代善的第三子萨哈璘。萨哈璘初授台吉,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察哈尔林丹汗进攻蒙古科尔沁部,萨哈璘统五千精锐骑兵赴援,解其围。十一年(1626年),跟随代善征喀尔喀巴林部、扎噜特部,以军功封贝勒。天聪元年(1627年),跟随皇太极征明,率巴雅喇精锐骑兵为前队,与贝勒德格类败明军于大凌河、锦州。三年(1629年),再随太宗皇太极征明,克遵化,薄明都。十二月,萨哈璘略通州,取张家湾、围永平,克香河。四年(1630年),同郑亲王济尔哈朗驻守永平。五年(1631年),直言时政,谏言:“图治在人,使贤用能。”七月,初设六部,受命掌礼部事。六年(1632年),同济尔哈朗率右翼兵略归化城,俘蒙古千余人,分置蒙古诸贝勒牧地,申约法令。七年(1633年),同贝勒阿巴泰等略明山海关。八年(1634年),随太宗征明,克得胜诸城堡。九年(1635年),同多尔衮收降察哈尔林丹汗子额哲,沿途略明山西府县。清崇德元年(1636年),晋多罗郡王。萨哈璘死时只有33岁,他深受太宗皇太极的喜爱,病中太宗多次看望萨哈璘,而且禁不住落泪。萨哈璘死后,太宗不光前往吊祭,还在灵堂恸哭四次,并罢膳辍朝三天。卒后追赠和硕颖亲王。康熙十年(1671年),谥“毅”。萨哈璘骁勇善战而且长于智谋,不光明达聪敏,通晓满、汉、蒙的文字,且敢于直言时政,多次献上良策,是清朝初年的一代名将。
勒克德浑是萨哈璘的第二子。太宗驾崩后的权力斗争中,代善将自己的一儿一孙硕托和阿达礼处死,勒克德浑也被牵连,削爵,贬为庶民。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多尔衮重新笼络起勒克德浑,恢复他的皇室身份,并且册封为多罗贝勒。第二年,勒克德浑被命为平南大将军,接替豫亲王多铎驻扎江宁。在与残明的战斗中,勒克德浑得以尽显他的军事才华。
当时南明鲁王朱以海占据浙东一带,他的军事力量在钱塘江以南的沿江,构筑了一条坚强的防线,使清军难以进犯。这时,南明的大学士马士英与总兵方国安率兵渡过了钱塘江,进攻杭州。勒克德浑在南京得知后,立刻遣兵奔赴杭州解围,马士英与方国安立刻退兵撤回钱塘江,又分别攻占了杭州西南方的余杭、富阳两地。勒克德浑派遣梅勒额真珠玛喇攻击余杭、富阳两地的明军,两军合营在杭州城三十里外。清军攻势凌厉,马士英与方国安败走。
勒克德浑在江浙战场上频频得胜的时候,清军在中部的湖广战场上却频频告急。十一月间,明唐王朱聿键的隆武政权所任命的湖广总督何腾蛟招纳了原李自成的残部李过、高一功、郝摇旗、刘体纯等人,进入湖广战场对清军占领下的军事重镇荆州、武昌发动总攻,使湖广战场上的清军面临全面崩溃的境地。十二月,多尔衮急调勒克德浑移军西去救援湖广战场,于是勒克德浑亲率满蒙精锐,偕同镇国将军巩阿岱一起,从南京逆江而上,驰援武昌。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勒克德浑率军进抵武昌,对明军展开了全面进攻,他首先派遣护军统领博尔辉督军进击岳州解围,自己率主力前往荆州。勒克德浑的主力进至石首,正巧明军渡江进犯荆州。勒克德浑不动声色,悄悄派出了一队人马渡过南岸,等到明军渡河一半的时候,突然水陆两军同时猛攻,大败明军,消灭了这一支明军的援军。之后,勒克德浑的大军水陆并进乘夜疾驰,向荆州奔去。第二天凌晨进抵城下,由于清军行动迅速诡秘,驻扎在城外的明军毫无察觉。到了晚上,郎球等人将明军在江中的战舰尽数夺走。之后,又指挥八旗铁骑分两翼杀入明军主营,明军猝不及防,战线全面崩溃,伤亡惨重。
。。
第八章顺承郡王府(2)
勒克德浑命奉国将军巴布泰等人率军乘胜追击,李自成的残部且败且战,自安远、南漳、喜峰山、关王岭至襄阳等地,与清军多次激战,接连战败,主力损失殆尽。最后,无奈之中,义军将领李孜(李自成弟)、田见秀、张耐、李佑、吴汝义等带着残部五千余人向勒克德浑投降。于是清军获得牛、马等牲畜一万二千余,掠夺人口和其它战利品不计其数。到此,轰轰烈烈的大顺军就被勒克德浑给消灭了,在这一战中勒克德浑的军事才能一览无遗,不愧是名将之后。由于勒克德浑迅速地解除了清军在湖广战场上的危机,清廷对他的功绩十分赞赏,下诏让他班师回南京,并赐以黄金百两、白银二千两。顺治五年(1648年)九月,晋封顺承郡王,成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后获得了“世袭罔替”殊荣。
顺治八年(1651年),勒克德浑奉命掌管刑部事务。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勒克德浑去世,时年仅34岁。康熙十年(1671年),追谥为“恭惠”。顺承郡王世爵共传10世15王,其中3人被夺爵。
2。典型的清式大王府家族庭院
顺承郡王府占地面积约三千平方米,总体布局分东、中、西三路,由三条轴线组成的三个大院,中路与其它王府规格相同,也是前殿后寝,有正门(宫门),依次是府门、二门、翼楼、银安殿、寝殿、后罩楼等。
西路和东路各分别由不同的大小院落组成。右跨院为三进院,进入西门之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