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雄兵-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不过是农舍的放大,紫禁城的构建设置也不过是放大和精致化了的地主庄园。千年的农业社会除了养人活口(提供粮食、制造人口)复制自己以外,对人类并没有什么积极贡献。中国虽号称引入西方革命学说,但于社会思想和艺术,一直没有建树。宗教和艺术是思想建设终极源泉,美的精神是根本。美学史上大力张扬的男性英雄、音乐世界贝多芬式的一流交响乐、文学领域内具有世界意义的人文关怀,这些在中国都闻所未闻,前所未见。

中国的革命仅是初级的,甚至形式都不完备,还处在暴民革命阶段



注③ 这里的“贵族意识”指的是50—60年代,由上一代知识分子传薪和当时有限的西方影响(西方电台、内部书籍)而在部份社会先觉者中间滋生出来的民主思潮和现代公民意识,尽管是朦胧的,然而却是积极的、有着重大向上的社会导向,她的直接成果就是1976年的“4。5天安门广场运动”。在本书中,主人公曾大军、“中亚泥布拖地”、李沪生、甚至部队长等60年代出身的大学知识分子军人,他们的言论行动,表现为独立思考、责任感、平等自觉和献身精神,显然同上述民主与现代公民意识有一定联系。

19。两匪逃窜

19。 两匪逃窜



远处有马蹄踏踏,沙丘上萧瑟空茫,鸟儿的声音越来越清晰,似乎越来越近,仿佛有两个鸟儿在发声,又像是在对叫。那声音像是传达着苦恋,在这茫茫沙海里,鸟儿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

自由的小鸟啊,唱着嘹亮的歌声!亚细亚的夜莺,你究竟在唱着什么?



一棵我们种下的大树

一棵美丽的大树

幸福的树



“叮咚叮咚”

“7——1”,“7——1”

有一刻,像是进入了幻觉,那银色的情愫幻化成一片树林,清月下,浓野里,深情的夜神、那女性的精灵,像薄雾一样在林溪草地上盘旋轻舞,那轻盈的小脚踩在草地上,细圆的腰肢在扭动,那嫩藕般的胳臂在薄雾间舞摆,那幼鹿般的眼睛,像天上的明星一样在闪动

“7——1”,“7——1”声音还在有间歇地不间断传来,仿佛有催情的火焰在林间闪动,那舞动的幻影渐渐幻化成一个金黄色肌肤的袅娜的肉体,鼻环在摇动,脚镯在碰响,手串在旋转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鸟儿在云中唱着,在空气中扇动着翅膀,每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骄傲的光辉,许多手托举着,许多眼睛瞩望着,仿佛从头上飞过,仿佛跳跃在空灵的透明的枝梢!火焰在飘动着,舞蹈着,轻烟在缭绕,在飘散火焰中有许多人影在舞动着,唱着,跳着雪山、草原、戈壁、河流依次叠出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丝绸之路在延展,传来了沉着而欢乐的驼铃驮着货物的骆驼商队滞缓而执着,迤逦一线地蜿蜒在沙漠中高昂的骆驼头像虚空中伸出的天使的手,把天上人间连在一起响起了中亚细亚的手鼓、脚铃、曼陀琴传动着奶茶、香粑,水酒更多的中亚细亚姑娘的脚在篝火中踢踏、在踩跳美丽的、妩媚的、甜蜜的面孔星钻缀满了夜空宝石在呼吸,玛瑙在发光,翡翠在凝望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夜海像轻软的绸缎在舞动,把恬美和祥的气息带到了原野、星空火苗在上升,带着璀璨的火星爆裂开来,更大的火焰在酝酿,在突破,在蒸腾人类自由和平的歌声唱响了天堂,“让美传遍人间吧!”——宇宙深处发出了生命的最强音…突然,一阵冷风刮过,疑虑、恐惧、空茫掠过了夜空。



“你在干什么?!”耳旁响起了一道小声而凶狠的喝问,这声音在漆黑幽静的夜晚发出,令人毛发耸立。李沪生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部队长眼露凶光,就伏在他身边。“你是什么时候来的?”李沪生惊异地问,部队长把他压了一下,用手指向前方。两人趴在沙丘上,眼睛里布满疑惧,刚才的那种喜悦、温柔、狂热的感觉欶然消失,远方正喷出火苗——火焰起初是枯草色,然后是淡黄,依次是桔红、紫红的、酡黑色,突然发出炽热白色,向上一冲而起,一小团金黄色的火球上升,然后是一声爆炸,像是要把大地盖掀起来!



“是小型核爆炸吗?”大地震动了一下,两双手抓紧了地面,睁大了恐怖的眼睛,一阵风沙劈头盖脸,紧接着一阵热浪辐射过来两人伏在沙地,脸紧紧贴在沙砾上。过了好一阵,热辐射消失了,沙尘也止息了。两人抬眼,黑烟正在远处的沙漠里弥漫,一副地狱中的惨景:白天看到的那辆坦克已经炸裂成四五块,空气中还弥漫着钢铁和油烟燃烧过后的气味,在余火的闪光中,像个翻过来的破碎的螃蟹壳,炮管栽到一边,壳内的发动机和指挥系统炸得四分五裂,一些部件已经飞出了舱外。

Т-10重型坦克!



“果真爆炸了!那么大的爆炸力!”一个个惊叹号正跳出李沪生的脑海!

如果基地工事真是像赵忠诚说的那样那么它也可能遭到了战术核火箭的轰击从眼前坦克爆炸现场看,可以想象核基地遭袭事件的惨烈程度可是,苏联真的曾向中国境内发射核火箭了吗?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种杀伤力极大的尖端武器,李沪生不敢想象下去了。



部队长跨上马:“我半夜起来跟踪湿瘩和彼得,在古堡附近忽然不见了两人,后来听见了鸟叫,没想到在这里发现了你,你怎么会到这儿来了?”李沪生说:“我也是听到鸟叫来的。”部队长猛醒,腿一拍:“我们中了印度人的调虎离山计了!那两个怪物干什么去了?!”两人调转马头,急急向沙丘的原野驰去。



这时候,就在古堡的另一侧,忽然发出了火光,像是有人在投掷燃烧弹,厮打声喊叫声顺风传来。纵马前去,就见地中间燃起了一堆篝火,鸟笼也扔到一边,湿瘩和彼得坐在篝火前好像在密商着什么,在他们中间放着一个方匣子。部队长悄悄下了马,李沪生也轻轻从马上下了来,掏出短枪,伏在沙堆上。部队长做了个钳口的手势,两人包抄上去

篝火中,湿瘩盘腿在地,两手合十,开始祈祷;彼得坐在地上灌酒。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两人开始在古堡后面的沙地上打斗。湿瘩光了脚,把腰部的缠带紧了紧,弯着腰,手里举着弯刀;彼得扔了酒瓶,双手擎着擦炮棍,两腿战战,方匣子就在篝火边。两人虎视眈眈,对视着,脚下挪着步,围着那方匣子转了两圈。彼得突然大喝一声,迎头一棒打下。湿瘩弯腰举刀一挡,彼得反被弹得倒退两步。湿瘩就用脚勾那东西。彼得又是一棒砸来,砸到湿瘩腿上。湿瘩大叫一声,滚到一边。彼得上前抱起那件方匣子,湿瘩滚过去拉住他的脚。彼得翻身扑打到湿瘩身上,湿瘩从他胳肢窝里钻过去,把方匣子抱在怀里就跑。彼得来抢,两人一起摔倒在沙丘上,方匣子扔到一边。湿瘩在彼得胳臂上咬了一口,彼得大叫,狠狠掐住湿瘩脖子,两人鬼哭狼嚎,就地打滚厮扯起来

月光下看得清清楚楚,那个方匣子反射着神秘的荧光。李沪生就要冲上去,天空中突然升起了一颗蓝色信号弹,紧接着又是一颗白色的,两个在沙丘上哭喊滚打的人,忽然松开手,一起向方匣子扑去

就在这时,火光中,像一阵旋风一样,远处一彪马队,约莫十二三人,嗷嗷叫,挥舞着战刀,风驰电掣地从沙丘上驶过。部队长连忙把身子伏下:“中亚突厥匪帮!”李沪生也连忙趴下。就见马队围着爬在地上的两个人拢成了一圈,有一人用刀尖挑起方匣子“唿”地一声马哨,又像一阵风烟,马蹄震天的鼓响,转瞬向远方驰去。烟尘消散,湿瘩和彼得都不见了。



部队长和李沪生看得目瞪舌结!

20。轻型电台

20。 轻型电台



天色平明,鱼肚白放射的惨淡晨光中,两人站在残骸旁,坦克完全从沙丘中暴露,炸裂成平地摊开的碎瓜状,现场还冒着刺鼻的烟,一片狼藉。车头造型是防弹外形的“鼓嘴鱼”式,“车头上部装备了V型防浪板!”炸裂口显示爆炸部位是在炮塔正中,一枚导弹精准射进出舱口。部队长对李沪生说。“前上装甲钢板厚120毫米,车体侧装甲厚80毫米50吨啊!”如此庞然大物,是什么原因,为何物所击中,竟炸成这样,令人胆战心惊!



T…10重型坦克 ① 是由冷战巨兽——苏联斯大林3型重型坦克改进而来的。它的前身IS…2在二次大战中曾重创德军王牌虎式坦克,并一路打到柏林,为苏军大反攻立下赫赫军威。在红军向柏林挺进时,IS…2重型坦克一路冲锋在前,担当“破城锤”,为最终击败纳粹德国做出巨大贡献。

1945年9月7日,在柏林举行的盟军和苏军胜利阅兵式上,52辆“斯大林”系列IS…3重型坦克高昂着炮口,骄傲地从被震惊得目瞪口呆的西方装甲兵军官面前隆隆驶过,展示了苏联坦克工业最高水平。在苏联,IS…3重型坦克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1946年11月7日莫斯科红场十月革命胜利29周年阅兵式上。1956年秋,匈牙利爆发起义,苏军驻匈集团军迅速介入镇压,这就是匈牙利事件。IS…3也参加了布达佩斯巷战,并有数辆被匈牙利暴乱分子击毁。IS…3重型坦克的批量生产一直持续到1946年中期,最后被改进为苏军装备的顶级重型坦克IS…8,即T…10。



“来看!这是什么?”部队长说,两人站在毁弃的坦克旁,发现了一台炸毁了的坦克电台,是爆炸时从壳体里飞出来的,表面已经炸开,内部绝大部分组件已经烧毁,但从其体积仍可辨别出是基地类电台。T…10坦克装备1部10…RT…26Z电台和1台部PU…47…2电台。被炸毁的是大型电台,还有一台白天看到的小型电台到哪里去了呢?



为什么苏军要在中苏边境动用T…10,因为中国西部境内相当一部分地区,从塔城经裕民至伊犁一段地势相对平坦,极易成为大规模地面部队冲突地段,一旦突破,遇有坚固工事类障碍物需重型坦克披坚执锐,为后续机动部队四通八达横冲直闯开道。T…10速度固然比T…54中型坦克的50千米/小时低,行程也比T…54的(400千米)小了许多,因此在和T…54一起机动时经常掉队——这台可能就是掉队坦克——但T…10单位压力较低,故在松软地面有很好通过性,正适合通过中苏边境戈壁和半沙漠戈壁地形,发挥其优越开通作用。另外,之所以苏军要在这一带地区使用这种坦克,也因为T…10可以架载战术火箭发射器,对中国军队短近程重大目标造成巨大杀伤性乃至毁灭性的打击!

这么重要的庞然大物怎么会轻易地自曝或自毁,一定是苏军使用了战术核火箭!是什么原因苏军一定要摧毁这样一台制造精良的冷战巨兽?结论是:一是不希望它落到中国人的手中,二是一定因为车上有什么东西不能见诸于众!



轻型电台!!!两人几乎同时跳起来!苏军从50年代中期就研制成功并开始在坦克上配备晶体管和电子管混合的战术电台,进入60年代,苏军军用电台已进入半导体化阶段,并采用集成电路、自动调谐、单边带、超短波等技术,背负行进间通信联络电台通过模拟保密话,解决了步、炮、坦电台互通协同作战通信问题,还配有功率放大器,可作车载使用,增大了通信距离,解决了部队行进间通信问题——一系列工作性能指标远超于中国部队同类电台!

湿瘩和彼得争夺的一定不是什么珠宝箱,而吸引东突“中亚细亚匪帮”的也一定是技术问题!他们一定在此次苏军坦克行动伊始就有所发现,并潜伏至苏军坦克演习结束,像秃雕扑腐食一样来清扫战场;他们掠走湿瘩和彼得,也许认为他们是专家也许是同伙



坦克已炸毁,坦克中设施已毁坏无余,苏军战术火箭的毁灭性轰击准确凶狠,两人看傻了眼。李沪生刚才还想从附近找到什么有价值的军用器材,失望地摇摇头,对部队长说:“一堆废铁!人也跑光了,什么线索都没有了!”部队长举起来那根擦炮杆,彼得一路用来撑持着身体、在湿瘩和彼得打斗的地方拣到的。



T…10重型坦克装备一门121。9毫米Д-25Т火炮,炮管长度近3米;一根直径为刚好一握的30毫米,长度为1。2米铝合金管,怎么用来擦炮呢?瞅瞅杆子,有双手持握痕迹,一端有类天线圆帽,试着往外拉出一截,原来是类蛇骨天线构造,最前端一圈螺纹,用来旋紧擦炮软塞,全部拉出来竟有3。6米原来是这样啊部队长和李沪生原样收回部队长在另一端摸索着,李沪生无意中碰到一个小按钮,只听“橐”的一声,圆盖应声而落,从圆筒里弹出了一个东西,只这一弹,揭发出一个秘密!

………



注① IS…2重型坦克命名于1943年10月31日,IS(俄文:ИС)是最高统帅约瑟夫。 斯大林的名字ИОСИФ СТАЛИН的字头。坦克的车体和炮塔分别采用铸造和焊接结构。IS…2重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122mm火炮,火炮身管长为43倍口径,可发射曳光穿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转向机构方面也采用了新技术,“二级行星转向机”可提高坦克机动性,后来的T…54/55和T…62也都采用这种转向机构。IS…2重型坦克一共生产了2250辆,连同改进型IS…2M共生产3854辆(1944…1945)。其火力优于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

1944年4月,IS…2的苏军重型坦克突击大队在乌克兰北部的特鲁农布力出现了,交战双方是苏联红军近卫军第11重型坦克突击大队和德国王牌部队——503“统帅堂”重装甲营。因乘员经验不足,这场IS…2与“虎”式的首次对决最终以503重装甲营胜出而告终,一阵对射后,一辆IS…2被“虎”式88毫米穿甲弹从正面贯穿,炮塔被掀飞。取得这一战绩的是503重装甲营一连的123号车组。

真正让IS…2崭露头角的实战是罗马尼亚北部地区战场,面对德军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虎”式坦克,IS…2从3000米距离发起攻击,其122毫米炮令德军官兵惊愕了。过去苏联坦克根本无法从如此远的距离发起攻击。德军“虎”式坦克立刻反击,但IS…2被命中后却并无大碍。

屠虎勇士——1944年6月,苏军发起“巴格拉季昂”作战以彻底消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该役共投入4个近卫军重型坦克突击大队,近卫军第2重型坦克突击大队和近卫军第30独立重型坦克突击大队在战斗中各立战功,夺回的城市后来均被冠以这2支部队名字。其后,随红军坦克兵素质提高,IS…2重型坦克发挥出了强大火力和防御能力。其中IS…2坦克炮长M。A马祖林上士与近卫军伍德洛夫中尉表现尤为突出,前者击毁击伤德军坦克21辆,装甲运兵车数辆,并歼敌数十人,获“苏联英雄“称号。后者在奥格莱德村成功伏击德国国防军501重装甲营,并击毁3辆“虎王”,成为家喻户晓的“屠虎勇士”。

匈牙利战役——该役IS…2实现了与虎王坦克的较量,德国国防军503“统帅堂”重装甲营王牌人物三连连长冯。罗森中尉在日记中写到了与IS…2重型坦克交手的过程:“一眨眼工夫,我们又和对方照上面了,1500米外一记精准点射将一枚88毫米炮弹生生送到对方炮塔前部,浓烟骤起,没来得及让我和炮手击掌庆祝一番,那辆被狠狠揍了一拳的苏联坦克居然又蠕动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和“斯大林”2型坦克过招,122毫米的坦克炮和厚实的装甲让它简直就像怪物情况可不太妙”



21。俄藏地图

21。 俄藏地图



这是一个纸卷,约40公分高,上箍3个橡皮圈,两人跪在沙地上,目不转睛,纸卷徐徐展开,纸面泛黄,纸质结硬,飘散一股类桐油气味——一张老地图,长约80公分,宽40公分,上面赫然印着“大苏联俄藏地图”7个字,令两人看了魂飞魄散!部队长和李沪生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该地图上有一道重重的红色,从苏联南部边境城市克孜勒起,一条直直的斜线,越过蒙古,切过新疆哈密,大半个青海省,从西藏山南地区穿过,一直插到印度孟加拉湾海港城市吉大港!

这不是战争吗?



有一分钟,两个人都想哭!苏联人的胃口真大啊!到底想干什么?!

李沪生趴在地上,地图上河流、高地、原野密密麻麻的城市各类标记及苏联人制图的精密,使他惊异!

“中亚土耳其匪帮是为这张图来的!”部队长恶吐一声:“这些婊子养的!”从口袋里摸出莫合烟,蹲在沙丘上,审视着地图:“一点没错!他们想要自己的势力范围!”

“你知道吗?”部队长卷起一支莫合:“在奥特曼帝国走下坡路时,新兴的沙俄帝国却在彼得大帝统领下,全方位扩张了300余年,尤以东扩最为成功。沙俄帝国与奥特曼帝国前后200多年的多次政治军事斗争,结果,相当多的奥特曼帝国势力范围和殖民地为沙俄帝国所有,‘突厥走廊’除了两端,即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