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食王传-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要试,那便试看看,只是此时的日头也快落山了,烹煮东西是不行了,但烧烧水倒是可以的。”王况拗不过,便指挥了两个护卫将太阳灶抬到了日头下展开,这是第一个做成的太阳灶,重量不小,也有百来斤的样子,也正是因为太过重了,所以王况才没有马上向推给兵部,在王况的设想里,重量必须要降低到三四十斤以下,也就是作为主要重量的铜镜如果能够用薄铜片替代,而且这个薄铜片也采用铜镜的镀水银工艺之后,再将太阳灶体用麻布来替代现在的木头,才能进一步的减轻重量,才可以装备到部队里去,这段时间的蒲熙亮就在忙着负责改进工作,要怎么做,那是蒲熙亮的事了,王况也没打算参和进去。
十六片的太阳灶体是用合页连接的(合页在汉时便已经出现,许多出土的汉代古墓都有过合页的出现),展开也很方便,展开后放到一个架子上,然后再将三个和太阳灶边沿连接的支脚另一头插到王况另外拿出来的灶部边上的三个插孔里,一个太阳灶就组装完毕,将位置调整好,对准了太阳,再将一口装了水的锅放到灶部上就可以了。
只是一柱香的功夫,那一锅水就腾起了热汽,滋啦滋啦的要开了,徐国绪大奇,就伸出手到锅底下去探:“奇怪也么哉,没火竟然能烧水?”王况一个没拉住,已经迟了,就听得徐国绪刚说完就大叫一声:“痛煞某家也!”那手急急的往回抽,却已经是红彤彤的一片。
这下,安逸王赶紧的也缩回了手,本来他也想学学徐国绪将手伸去试试的,现在见到徐国绪如此,后背也吓出一身冷汗来。
“你怎地如此不小心呢?”王况急急的抱怨,这聚焦的阳光别说烧水,如果能够精确的控制焦点的话,就是铁也能熔化的,就有许多人做过这方面的试验,将由一面制作精细的曲面镜反射的阳光照射到一块铁片上,几秒的时间,那铁片便被烧穿了一个大洞。现在的太阳灶还好由于制造工艺的不过关,各个镜片所反射的光线并不能聚集到一个点上,但饶是如此,其热量又岂是血肉之躯可以抗衡的?
所幸取水的护卫也已经回来了,他们找到了一处的山涧,山涧里的水就是在这大夏天也是冰冷澈骨,王况急忙的用让兵士取了水过来,慢慢的淋在徐国绪被烧伤的手上,给他降温,等到一馕水都倒完了,这才让徐国绪擦干手,再涂上麻油(烧伤烫伤用麻油涂抹很管用的,市面上所出售的烫伤膏和烧伤膏,其主要成分就是麻油,大家在家中,如果被热油滴溅起烫了,只要没破皮,可以用麻油涂抹,三四天就消得差不多了)。
得亏徐国绪的反应也是不慢,一感觉到通就赶快的抽回了手,也是这太阳灶的聚光效果不是那么精确,这两点,算是徐国绪保住了他的手的原因,皮没脱,也没焦,就是红彤彤的,被王况笑为“红烧豚手”。这样的伤势,没个十天八天的是好不了,好在是左手,对他日常的生活起居影响不是很大,这一路上一直到建安,吃的本来就不用他动手,搭建营地等其他的活又有王况和安逸王的护卫来做,他自己也带了几个小黄门随身服侍着,所以,这手伤没伤着,倒是没什么差别。
出了这么大一个糗,徐国绪自然是悻悻的严令几个小黄门到了建安和回到长安后要守口如瓶,然后这才问王况:“二郎,你这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你还真是星君下凡不成?竟然能隔空取火?”
这时候锅里的水早已经开了,王况也没让人取下来,而是拉过了徐国绪,指着锅底给他看:“你看这锅底是不是比别处亮堂许多?其实很简单,我不过是将所有的日光全集中到这一点上罢了,你想想,不要说是夏日里,就是冬天,再是寒冷,人在暖阳下晒着,都觉得暖和,这还是日光均匀的照在你的身上,要是将这所有的日光全集中在一个点上,自然温度就高了。所以,这个就叫日灶,方便是方便了,但缺点却是必须有日头。”太阳一词此时并不是特指的太阳,所以王况就给太阳灶取了个日灶的名称,当初取这个名的时候,也是因为想起了“日照香炉升紫烟”这一句,就顺嘴叫出来的。
这么一说,徐国绪也算是明白了过来:“这么说,那以后楼船上装了这个日灶,要是有日头天,就用这日灶,要是阴雨天,就用柴火了?如此倒是不错,确实可以省下不少的薪柴木碳了。这个法子妙啊,妙不可言。”
实际上,王况想得比徐国绪还要远,他的打算就是以后楼船的仓底压舱重物就用石碳球,石碳球一个是比木碳重,另一个是石碳球本身就是要在潮湿的条件下燃烧值更大,也更容易引燃。但这个潮湿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并不是越湿越好。不过呢,也正是石碳的这一个特点,使得其即便被大浪打湿后,只需要放在干燥处晾上几天就可以用,不像柴碳一样,被水淋了,如果没有经过爆晒的话,就必须要晾上一个多月才能用。这一点在陆地上区别不是很明显,但在海上,二者的优劣一下就区分出来了。
太阳灶的烧水成功,引来许多的护卫围观,王况也不拦着,这样的产品,也只有大唐能有这个技术造出来,就是那些胡人,突*厥或是bāng子的人在场,王况哪怕是将原理全部详细的说出来也是不怕,这时候大唐周边的那些国家,连铜镜都不会做,他们的铜镜全是从大唐采买的,所以这些个外族,就是得了技术去,也是造不出来,就算是造出来了,也一定是成本极其的昂贵,是没办法推广的,只能是当做贵族的新奇玩物罢了,这就像是阿三,哪怕是得到了航母的制造技术,得到了图纸,他们的航母想要造成还是遥遥无期,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相配套的加工工艺!
太阳灶试也试过了,徐国绪又意外的被灼伤,对太阳灶有点敬而远之,而且这时候太阳也已经落到了远处的山尖上,这时候也就不再适合使用太阳灶了,王况便让护卫把它收了起来,收了起来后,徐国绪这才敢去摸太阳灶,他一边摸,一边啧啧个不停:“这玩意不错么,这玩意不错么。”
安逸王也是两眼放光,虽然他已经内附当王,但毕竟琉求百姓还是属于他的子民,他的封地在名义上还是琉求,而且在琉求百姓的心中,他依旧是琉求王,琉求多风多雨,几个岛上的山林并不多,在琉求可以说柴火的价值和食物的价值是不相上下的,若是能够将这太阳灶引进到琉求上,必定可以为百姓解决许多的难题,他嗫嚅几下,终究抗拒不了这个诱*惑,开口问王况道:“建安侯,不知这个日灶售价几何?某想买一些。”
王况念头一转,就知道安逸王打的什么主意,就笑道:“买什么买,琉求子民也是大唐子民,要说整个大唐都要,某是没这个能量,但要是说让琉求每户都有这么一个日灶,某却也拿得出来的,这么地,某带了这个日灶回建安,就是要让东治港的匠人仿制的,就让他们多仿一些,给琉求送了去就是。”
琉求不过万来人口,按五人一户算的话,也就是两千多户的样子,用在民居的太阳灶就不用考虑轻便性的问题,只要能够随时的调整角度就可以了,所以一个太阳灶的成本不过几十贯而已,给琉求居民都装上,连十万贯都不到,这点钱,如今的王况还是很轻松就能拿出来,不说其他,就是山外山每年给他带来的收入都不止十万贯了。
这边正说着,就听得外围警戒的护卫大喝了一声:“来人止步!”
!#
;!
第四九三章啮铁兽
这里,安逸王正因听了王况愿意给琉求居民每户出一个太阳灶而欣喜,对他来说,他一个曾经的国主,如果放到琉求那几个小岛上去,绝对的是首富,而且可以说全国一大半的财富都是集中在他的王室手上,但那只是在琉求,那么点可怜的财富,放到大陆上就微不足道了,不要说跟长安的几个豪门大阀比,更不用说跟王况比,就是比之于唐兴的慎家,那也是一片树叶和一棵大树比。简单的说,以安逸王的身家,加上后来朝廷给的赏赐,如果放到除了长安,洛阳和其他几个盛州外的其他地方,都可以拿到前三甲,但是在建州,他的财富连前十都进不了。
本以为么,这次到长安,可以好好的玩,好好的过生活,享受一下大唐盛世,但实际情况和想象大有出入,他是一个王,是个王就要拥有相应的身份排场,有些该花的钱就必须得花,哪怕是毫无意义的花消,对他这种身份的就是必须的。
他也喜欢像王况一样穿精纺的麻布料子衣物,他也喜欢跟王况一样愿意就骑马,不愿意就坐马车,也喜欢闲着无事就邀三约四的请客,可这些都得花钱呐,他在大陆可以说是一丁点的产业也无的,这花钱如流水,就只靠着他以前积累的财富和现在的薪俸来支撑,一年多下来,已经是吃不消了,这不是坐吃山空么?
于是他才想到要回建安去,好歹,建安的许多花消可都是免费的,这可是黄良答应了他的待遇,而且,回到建安,还有可能利用自己和王况的关系。和黄良等人的关系,搞上一两个营生,总不至于过个十年八年就吃穷了,最不济,建安的物价比长安来说,那可便宜太多了去了,就算没营生,在长安能花十年的钱。在建安至少也能花个二十年不是?
十万贯对他而言,要拿出来也不是个难事,但是这{戋拿出一分就少一分,所以也是肉疼的。本来他的想法就是能不能让王况先送上几个,给他以前的那帮心腹家族使用的,然后用这一点来诱使得琉求岛上的居民和大陆和建州加深往来。从而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让琉求人也能过上相对安逸的好日子。不料王况开口就是给他们琉求解决问题,他自然是欣喜若狂了。
正在心里盘算着要怎么措词谢谢建安侯这一份大礼的安逸王一听护卫叫了一声“来人止步!”顿时有些恼怒,为嘛?因为这一声正好将他刚刚灵光一闪的,在他脑海里闪出的报答建安侯的一个似乎不错的主意又给打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去,再也没有踪迹可寻。
心中恼怒的安逸王循声望去,就见几步开外,两个护卫将一个一半身赤果,只在腰间用一块兽皮围了起来,脚上只着一双草鞋的精壮汉子给挡在了营地外,汉子面净无须。一身古铜色的皮肤在夕阳的映射下闪着光芒,仿佛那一身的肌肤就是抹了油的。
汉子的手中握着一柄三尖叉,肩上斜斜挎着一张木弓,腰上挂着一个竹筒。竹筒里有零星的几杆箭羽露在外面,这是典型的猎户装扮。此时这个猎户正一脸痴迷的盯着太阳灶看,嘴里喃喃个不停。
黄大脸色一动,闪身几步就到了那汉子身边。手一伸就从他的箭筒里取出了一杆箭来,那汉子想动。却被两个护卫用刀架在了脖子上,动弹不得,不是王况的护卫仗势欺人,实在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如果王况有不测,他们的小命也是绝对难保的,因为皇帝可是说过这么一句话:“宁失三州,不丢王二郎。谁敢动王二郎一个指头,朕要他全家来殉。”要不是有这么一句话打底,让他们相信现在的大唐境内没几个人敢打自家郎君的主意的话,他们怎么会如此放心的就只随了几个来?早就一窝蜂的都跟了来了。
取了箭,黄大冲那汉子笑了笑:“莫紧张,说说吧,先前为何射那一箭?”
王况这时候也走了过来,他听到黄大的话,也是迷惑,按黄大的话里意思,先前的那一支无矢箭就是眼前的汉子所射的了,看他年纪,也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长得却甚是高大,比王况还要高出半个头来,而十七八岁,还有至少三四年的身子可长,这要长开了,还不是一个巨人?起码也能到一米九多快两米了吧?他又为何要射那一箭呢?很明显的那一箭是没有任何的恶意的。
“小子是怕各位郎君深入了村子,破坏了我们设下的陷阱,加之当时又正忙着布置另一处的陷阱,抽不开身,而这位郎君,只消再往边上挪动两步,就要掉到陷阱里去了,情急之下,只好以箭示警。后来见各位郎君退出了村外,某又忙着要布置其他陷阱,也就没过来给各位赔罪了。”这汉子答话倒也是中规中矩,不亢不卑。
王况不禁惊疑的看了他一眼,按常理来推,这山中猎户,几乎都是没有读过书,没有先生教诲过的,说话一般都比较粗,但眼前的这个汉子,却是不同,明显是有读过书的,或者至少应该是有见过世面的,这从他被两把刀架在脖子上还能如此的镇定上就看得出来。
挥了挥手,王况让两个护卫将刀收了:“他没恶意,收了罢,真要发难起来,莫说你们两个,就是再来两个也是拦不住他的。”没吃过猪肉,也是见过猪跑,黄大以前在府中操练孙嘉翰和陈大他们,以及训练丑丑的时候,王况也常在旁边看着,偶尔也跟着学两下的,只为强身而已,因此对一个人练过没练过,他是看得出来的。
再者,既然这个汉子如此的装扮,明显就是个打猎好手,其他不论,光是块头这一项就占了很大的优势,自己的护卫,如果让他们拼命,生死相搏的话,可能不会落了下风,因为他们学的每一招,就是杀人的本事,而一般的打斗他们就未必能行了。眼前这个猎户打扮的汉子,根本就是没有恶意的,所以也用不着生死相搏。
两个护卫脸上显出不甘来,还是后来赶过的徐国绪补充的一句话让这两个护卫悻悻的退了下去:“二郎说的意思是你们要搏生死,那是不输的,但普通的打斗,你们就不是对手啦,你们学的是生死功夫,不是闹意气的功夫。还不快点退下了?”这个家伙,在皇宫那个大染缸里,察言观色就是他的拿手好戏,见那两个护卫不甘心,哪还能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
王况并不责备他们,作为军人,就是要有一股子不服输,桀傲不训的脾气,一个唯唯喏喏的军人,上面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军人,可能执行命令来会一丝不苟,但是变通的功夫就少了许多,因为思想被局限住了,这样的人,想要有很大的发展,那是几乎不可能。自己带出来的人,又岂能只是一个护卫?
“陷阱怎么会设在村里了?难道是要抓大虫?”王况不解,在这个山区里面,也只有抓大虫才会如此的兴师动众,一般地说,山上的猛兽,也只有大虫和黑瞎子才会有胆子跑到人类居住地里来,而像是其他的猛兽如豹子等则要胆小得多,除非饿极了,但那也应该是发生在冬天,夏天不可能,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夏天,只有大虫敢来,至于黑瞎子,房山这里可是很少,也是件很奇怪的事,在其他地方比较多的黑熊在房山就几乎没多少人见过踪迹。
“不是抓大虫,这附近的大虫都被我等打怕了,现在见人就跑,某等要抓的是啮铁兽。”那汉子有点憨憨的挠了挠头,这一刻,才让人感觉他还只是个大孩子。
“什么?再说一遍,你说的是啮铁兽?”王况一听就跳了起来,再也没有原来的淡定模样,别人不知道啮铁兽是什么,他哪能不知道?大熊猫啊!在民国以前,大熊猫就是叫啮铁兽,民国的时候叫猫熊,不过因为报纸的排版是从左读到右,而民众读书的习惯是从右到左(灰雀突然想起小时候来了,一年级的时候,书本上是从左到右排字的,而老师则教我们从右到左写字),因而猫熊就被误读成了熊猫,最后只能将错就错,叫熊猫了。
但是,熊猫不是应该分布在西南地区的么?怎么连神农架也能有熊猫?循即想到那对野人母子,王况又释然了,熊猫分布在西南地区那是一千多年后的调查结果,是因为其栖息地被人类破坏怠尽后的结果,谁能保证说大熊猫就是一直栖息在那狭长的地带里的?一万多年前的黄河流域还有黄河象的存在呢!
但是问题又来了,如果说对大熊猫的习性了解,恐怕整个大唐天下,没有一个人能有王况了解得多的,作为国宝动物,后世国人有几个不喜欢的?只要一见到和熊猫相关的视频和图片,那点击率是蹭蹭的往上窜,凡是和熊猫有关的文章,尤其是记录片,看的人都是从来不少的,就连幼儿园的三岁小朋友,你要问起他大熊猫喜欢吃什么呀?保证没有一个答不上来的。
但是现在是夏天,这个季节,大熊猫除非生病了,否则是肯定不会到农户家里来的,熊猫很聪明,当生病乃至受伤了,就会下山寻求人类的帮助,否则想让它们下山,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食物短缺!
第四九四章那一箭的真正原因
大熊猫之所以会被称为啮铁兽,就是因为他们啃食竹子,这是在《山海经》里开始叫起的,那时候的人们,还是处在青铜时代,铁是被冶炼出来了,但其量是极少。对于坚韧的竹子来说,青铜刀具对付起来就显得有点吃力,而大熊猫竟然能轻易的将竹子剥了青皮有滋有味的嚼食,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连竹子都可以啃食的怪兽,其肠胃的坚韧程度自然是非同凡响,加上冬天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