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狼民族:浩瀚大陆是赌场-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死存亡之际,呼韩邪的部下左伊秩訾王出了个主意。
不如向汉朝称臣吧,一则可以保全性命,二则可以得到汉朝的帮助,进而平定郅支单于叛乱。
自冒顿单于掌权匈奴以来,向来是汉朝向匈奴纳贡。伊稚斜单于当政,当时的汉朝皇帝汉武帝派兵对匈奴几番出击,穷追猛打,几乎使匈奴陷入绝境。汉武帝本想让匈奴臣服于汉,但是遭到了伊稚斜单于的极力反对。最后时刻,匈奴也仅仅是凭借恢复和亲而躲过了汉朝的打击。
向汉朝称臣,在匈奴是史无前例的。尤其对崇拜英雄的匈奴人来说,单于称臣汉朝是天大的耻辱。
呼韩邪单于并不完全反对向汉朝称臣,但他也不想留下骂名。一时间无法定夺,只好召集部下进行商议。
左伊秩訾王的建议遭到了一些匈奴贵族的强烈反对。
这些贵族们认为,匈奴人是“马背上的王者”,向来崇尚力量和勇气,不喜欢受人奴役。正因如此,匈奴才能够征服周围的乌桓国、月氏国等蛮夷之国,树立了无上的威名。匈奴人从来都是将生死置之度外,把战死沙场看作是一种壮举。当前形势是,两位单于本是亲兄弟,胜利者不是哥哥就是弟弟,就算战死沙场,也可以留下威名。汉朝虽然强大,但并没有实力吞并匈奴。如果我们打乱先祖的制度,向汉朝称臣,无异于玷污先祖的威名,必将遭到周边各国的嘲笑。就算汉朝肯帮助我们平定匈奴内乱,但我们还有什么脸面面对匈奴子民呢?
对于贵族们的说辞,呼韩邪感到很不满意。为什么匈奴出现了内乱呢?还不是因为单于宝座太诱人了?什么祖宗之法,全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在权力面前,祖宗之法根本一文不值。
左伊秩訾明白呼韩邪单于的心思,马上对匈奴贵族们进行反驳:你们那都是一面之词,匈奴以前很强大,有威震四海、横扫天下的能力。但是,现在的匈奴已经是强弩之末,就连乌桓这样的小国都敢来欺负我们。当今的汉朝正是强盛之时,西域的一些小国,比如乌孙国,都向汉朝称臣了。自从且鞮侯单于当政以来,匈奴的国土经常被一些蛮夷小国侵削,我们却无力恢复。虽然现在我们还在这里逞强,但是却无法过上好日子。依现在的情势来看,臣服汉朝,匈奴就可以得到安宁;不臣服汉朝,匈奴只能坐等灭亡。大丈夫在世能屈能伸,只要保全性命,就有机会东山再起。如果你们不怕死,那你们尽管到郅支单于那里送死好了。
贵族们当然不能接受左伊秩訾的说法,双方又争论起来,但争来争去也没有结果。最后,大家请呼韩邪来定夺。
呼韩邪的意思不言自明:向汉朝称臣。
公元前53年,呼韩邪派儿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到汉朝当人质,并向汉朝表示愿意称臣。次年,呼韩邪带领部众来到汉朝边境五原塞,提出愿意献出匈奴珍宝,并亲赴长安朝拜汉亶帝。
呼韩邪向汉朝称臣是否意味着匈奴走向衰败呢?匈奴还能否恢复昌盛?
朝拜汉天子
自周朝开始,就产生了百官拜见天子的制度,称为朝会。汉武帝时,朝会的时间定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汉亶帝时依然沿用这个时间进行朝会。
公元前51年正月,呼韩邪奔赴长安,朝拜了汉亶帝。
皇宫大殿,金碧辉煌。呼韩邪步人皇廷,只见汉朝百官振恐肃敬、诚惶诚恐,汉亶帝则端坐在龙椅上,威风四射,霸气外露。
呼韩邪心中冒出一股寒气:怪不得匈奴帝国一直对汉朝忌惮三分,看这汉朝皇廷中天子百官的气势,就能窥见中原的繁盛和富强。
朝会结束后,汉亶帝赐给呼韩邪汉朝礼服,刻着“匈奴单于玺”字样的黄金玺,还有安车、金钱、锦绣等财物。
呼韩邪虽然是汉朝臣子了,但毕竟也曾是匈奴单于,汉朝对他的待遇不能太苛刻。于是,汉亶帝派两名汉将率领一万六千骑兵护送呼韩邪来到鸡鹿塞,并帮助呼韩邪讨伐叛逆不服的人。此外,汉亶帝还支援了呼韩邪的部众三万四千斛粮米。
呼韩邪单于附汉,结束了汉匈间长达百年的战争状态,并开辟了北方蛮夷接受中原领导的先例。自匈奴称臣后,西域一些小国也纷纷效仿,臣服于汉朝。
匈奴成为汉朝的藩国,双方制定了纳贡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匈奴单于或者单于选定代表定期朝拜汉朝天子;二是匈奴必须把单于的继承人作为人质,送到长安;三是匈奴单于应该向汉朝天子贡献奇珍异宝,而汉朝天子的赏赐要远远大于单于的贡献。
呼韩邪附汉,是不是明智之举呢?匈奴帝国又将受到汉朝怎样的待遇?
第三节称霸西域的郅支
建立西匈奴
按照与汉朝达成的纳贡制度,呼韩邪单于准备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长安当人质。
郅支单于听说这件事后,唯恐落在呼韩邪后面,也急忙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长安。
郅支单于幻想,只需给汉朝一个人质,然后强调一下汉匈之间的和亲关系,就可以得到汉朝的眷顾。可是,郅支单于哪里知道,此时的呼韩邪已经是汉朝臣子,汉朝根本不买郅支单于的账。
基于此,郅支单于跟汉朝的外交战败给了呼韩邪单于。
不过,郅支单于另有打算。他认为,呼韩邪势单力薄、兵弱马少,既然投降了汉朝,就决计不会再回匈奴了,他正好趁机平定呼韩邪在匈奴的残余势力,当上真正的匈奴单于。
不巧的是,当郅支单于率兵前往呼韩邪单于的领地时,半路就杀出个拦路虎。
郅支单于一打听才知道,自打呼韩邪击杀屠耆单于,投降汉朝后,屠耆单于的弟弟伊利目就趁机收并了屠耆单于的几千散兵,自立为伊利目单于。
伊利目单于联络了继位匈奴贵族,竟然募集了五万部众,他仗着人多势众,就率众向郅支单于的领地进发,打算攻占单于庭。
正巧,伊利目单于与郅支单于狭路相逢,立即兵戈相见。
两支匈奴大军展开了惨烈的战斗,伊利目单于不敌郅支单于,兵败被杀。
郅支单于吞并了伊利目单于的参与部众,兵力更加雄厚了。
这时候,郅支单于忽然得知汉朝出兵出粮帮助呼韩邪平定叛乱,便想先下手为强,抢占呼韩邪在匈奴的地盘。可是,郅支单于权衡一番,感觉自己目前的实力很难与汉朝军队抗衡,便想去乌孙国借兵。
乌孙国曾经是匈奴属国,后来在汉朝的帮助下,平定了内部因争夺王位引起的叛乱,由一位匈奴夫人的儿子乌就屠当了小昆弥(古代乌孙王的称号)。
郅支单于派一位匈奴使者找到乌就屠,明示想与乌孙国联合起来抵抗汉朝。
乌就屠早就得知呼韩邪单于受到了汉朝的礼遇和帮助,而郅支单于则跟落水狗一样四处逃亡。乌就屠审时度势,认为应该攻击郅支单于,来迎合汉朝。
乌就屠当机立断,马上杀了郅支单于的使者,随即出动八千骑兵出击郅支单于。
由于事先没有准备,郅支单于带来的士卒远没乌孙骑兵多,一时间被打得阵脚大乱。
两军交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郅支单于干脆豁出去了,大不了一死,杀一个不赔,杀两个稳赚。
在郅支单于大无畏精神的鼓舞下,他手下的士卒全都慷慨激昂、奋勇杀敌,竟然以一当十,将乌孙骑兵打得落花流水。
郅支单于见局势发生扭转,立即马不停蹄、乘胜追击,攻占了乌孙国伊塞克湖以西的大部分土地。
尝到了胜利的甜头,郅支单于越战越勇,又率兵向北挺进,俘虏了阿尔泰山一带的乌揭人。
郅支单于得到了乌揭人的兵力,实力陡然倍增,随后又攻破了西部的坚昆(今叶尼塞河上游至阿勒泰一带)和北部的丁零(贝加尔湖一带)。
这样,郅支单于兼并了乌揭、坚昆和丁零三国的土地,俨然成为西域中的一支强大势力。
郅支单于很快就把远在匈奴的单于庭迁到了西域,称为西匈奴帝国。
郅支单于能否在西匈奴帝国安枕无忧,他将做出什么策略呢?
移居康居
公元前49年冬,汉亶帝驾崩于长安未央宫,太子刘爽继位,称为汉元帝。
汉元帝刚一上台,呼韩邪单于就上书说匈奴人民的日子过得很苦,请求汉朝援助。
汉元帝倒挺慷慨,立即指令汉朝边境上云中郡和五原郡支援两万斛谷物给呼韩邪单于。
郅支单于虽然远在西域,但也听说了汉朝援助呼韩邪的事情。郅支单于对呼韩邪单于又妒又恨,也想从汉朝那里捞点好处。
可是,汉朝压根就不认同郅支单于的西匈奴帝国,不想与郅支单于有所往来。
郅支单于一气之下,就劫持了汉朝出使乌孙国的使者,并进行百般羞辱,以期给汉朝增加政治压力。
汉朝得知汉使被劫持,一时间也想不出办法营救,只好看郅支单于那边的反应,以便见机行事。
没多久,郅支单于就派出使者到汉朝进贡,表示愿意归附汉朝,但前提条件是汉朝必须释放郅支单于的儿子驹于利。
原来,早在呼韩邪向汉朝称臣时,郅支单于为了跟呼韩邪一争高低,就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长安当了人质。
现如今,郅支单于仗着自己远在西域,已经摆脱了汉朝的势力范围,加之劫持了汉朝使者,就想以此为筹码,换回自己的儿子。
汉元帝无计可施,只好派侍卫谷吉送郅支太子回国。
可是,谷吉还没出发,就被御史大夫贡禹拦住了。贡禹对汉元帝说,郅支单于远在西域,就算向汉朝称臣了,汉朝也无法控制。我建议把郅支太子送到汉朝边境就行了,万一我们的人深入郅支单于的领地,被郅支单于扣押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没想到,谷吉却反驳说,自汉高祖以来,我大汉就对蛮夷之人恩义不断,现在郅支太子在长安生活了多年,汉朝对他始终是垂爱有加。如果我们不把郅支太子送到郅支单于那里,就是弃捐不顾的行为,会使郅支单于忘记前恩而心生怨恨。现在皇上让我成为使臣,我理应完成使命。就算郅支单于把我杀了,肯定也会畏罪远逃,那样的话,我大汉的边境就会更加安宁。牺牲我一个人,却换来汉朝的安宁,这正是我愿意的。
汉元帝被谷吉感动了,立即让谷吉护送郅支单于回西匈奴帝国。
正如谷吉所说,郅支太子一回到西匈奴,郅支单于就把谷吉和前一阵劫持的汉朝使者一起杀了。可是,郅支单于并没有畏罪远逃的意思,依然在西匈奴逍遥自在。
汉元帝听说谷吉和汉使被杀,一时间悲痛不已,想要报复郅支单于。但是,汉朝距离西匈奴异常遥远,出兵攻打西匈奴并不是简单的事。汉元帝很无奈,只好把攻打郅支单于的事情暂时搁置。
郅支单于见汉朝没有过激反应,便愈发狂妄起来,不断地招兵买马。壮大西匈奴的实力。
一天,一位来自康居国的使者来拜见郅支单于。
康居国使者说,康居王希望郅支单于迁移到康居国东边居住,以便两国兵合一处,攻取乌孙国,到时乌孙国的地盘就全是郅支单于的了。
郅支单于喜出望外,一口答应了康居王德请求,很快就迁移到了康居国。康居是西域较大的国家,但兵力较弱,一直受乌孙、大月氏等国的欺辱。康居王之所以邀请郅支单于前来,是因为想依仗郅支单于的兵力来胁迫西域诸国。
为了讨好郅支单于,康居王竟然把女儿嫁给了郅支单于。
郅支单于在康居国定居不久,就开始出兵乌孙国,直打得乌孙国无力反击,就连乌孙国西部的国土都没人敢居住了。
郅支单于胁迫住了乌孙国,不禁骄横起来,暴露出了狂傲残忍的本性。
康居王没想到,他引来了郅支单于,竟然是惹火上身。只要康居王对郅支单于稍有不从,郅支单于就大开杀戒,连康居王的儿女和一些康居贵族都没能幸免。
郅支单于在康居国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又开始东征西伐,强迫阖苏、大宛等国向西匈奴进贡。
就这样,郅支单于的实力越来越壮大,西匈奴转眼间变成了西域的一个强国。
不过,郅支单于的实力远远比不上他的哥哥呼韩邪单于。
公元前43年,汉元帝派车骑都尉韩昌、光禄大夫张猛护送呼韩邪的儿子回到匈奴。
此时的匈奴,在汉朝的鼎力扶持下,已然恢复了元气。呼韩邪借助汉朝的力量又收拢了大批匈奴旧部,一时间兵强马壮,足以匹敌郅支单于。
不过,呼韩邪的驻地光禄塞比较贫瘠,没有太多的野兽和牧草可供匈奴人民利用,一些匈奴贵族便建议呼韩邪北归匈奴旧地。
韩昌、张猛对呼韩邪很不放心,担心呼韩邪北归后难以束缚,就自作主张与呼韩邪歃血为盟。
韩昌、张猛和呼韩邪登上诺水(今内蒙古艾不盖河)东山,三人一同饮酒盟誓:“从今以后,汉匈合为一家,永世不可相欺。有敌人侵犯时,双方要互相救助。如果汉朝敢先违背盟约,则子孙后代必遭天谴。”
盟誓之后,呼韩邪就带领部众回到了北方的单于庭。
居住在北部的匈奴旧部听说呼韩邪回来了,全都兴高采烈地前来归附。至此,匈奴各部落残杀纷争的局面终于告破,呼韩邪统治下的匈奴又恢复了强大的实力。
第四节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陈汤的气魄
郅支单于牢牢把控住了康居,又胁迫大宛和乌孙两国,企图以此为根据地,恢复匈奴在西域的统治地位。
汉元帝眼见郅支单于越来越强大,心知如果继续纵容郅支单于,无异于养虎为患,便决心铲除郅支单于。
公元前36年,汉元帝任命甘延寿为西域都护、陈汤为副校尉,令两人以待时机,出击西匈奴帝国。
甘延寿是个很有本事的人,骑射技术非常厉害,曾参加过御林军,还曾在汉匈对抗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称得上行军打仗的好手。
甘延寿来到西域后,成为西域汉军的最高首领,当地的汉军军权都由他掌管。
然而,陈汤也奉旨来到了西域,就注定了甘延寿只能做一个配角。虽然陈汤是甘延寿的副将,但本事可比甘延寿大多了。陈汤文韬武略无所不通,尤其精通各地的地理,善于打地形战。
陈汤在西域视察了一阵,对西域的形势了如指掌后,就跟甘延寿说:“郅支单于在康居国打下根基后,已然在西域威名远扬。但是,郅支单于天性暴戾残忍、野心勃勃,他绝不会单纯地固守在康居国,肯定要逐步征服西域诸国,再借机侵略大汉。好在,郅支单于的势力还不算很庞大,他的都城虽然地属偏远,但也没有到达固若金汤的程度。据我所知,匈奴人不善于守城,也没有精良的守城装备。如果现在我们发动屯聚在车师国的汉军,并联合乌孙国军队,出其不意攻打郅支单于的都城,肯定会大获全胜。郅支单于兵败后,就没有地方可去了,我们就可以一举将他铲除,为汉朝建立千载功绩。”
甘延寿非常赞同陈汤的计策,但是甘延寿没有妄自出兵的权利,必须奏请汉元帝进行批复。
陈汤看破了甘延寿的心思,就说:“几年前韩昌和张猛擅自与呼韩邪单于盟誓,差点被治大逆不道之罪。这个计策上报朝廷后,皇上肯定要召集群臣商议。但重大计策岂是平庸之人所能理解的,那些大臣们一旦否决我们的计策,皇上自然不会答允我们。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如我们共谋大计,等马到成功后再上报朝廷。”
甘延寿犹豫不决,又怕陈汤不断滋扰,竟然突生疾病。
陈汤见甘延寿无法帮助自己,只好单独行事。
陈汤拟定了一道假圣旨,征调了汉朝屯聚在西域的四万骑兵,准备出击康居,攻打郅支单于。
甘延寿听说了这件事,顾不上重病缠身,前来阻止陈汤。
陈汤见甘延寿吱吱歪歪,一劲儿胡搅蛮缠,阻止自己出兵,不禁勃然大怒。拔出宝剑指着甘延寿说:“四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待令出发,你敢阻止我出兵,我就先把你杀了。”
甘延寿吓坏了,只好退而求次,一面上书汉廷,请求皇上宽恕陈汤假传圣旨之罪,一面随陈汤大军进击康居国。
陈汤将四万大军分为两路,一路三个校尉率领,途径大宛国向西进攻康居国;另一路由甘延寿和陈汤亲自统领,途径温宿国(在今新疆乌什一带)、乌孙国,到达阗池(今中亚伊塞克湖)以西,向北进攻康居国。
陈汤大军将有什么样的际遇,他们能打败郅支单于吗?
远征西匈奴
甘延寿和陈汤的大军进入康居国东境后,两人立即严肃军纪,指令不准侵扰当地百姓。随后,又暗中召见了怨恨郅支单于的康居国贵族屠墨,对他晓以利害后,派他回去做内应。
大军继续挺进,途中俘获了康居大臣贝色的儿子开牟。说来也巧,开牟居然是屠墨的舅舅,对郅支单于也相当怨恨。
开牟深知在郅支单于的统治下不会有好下场,便主动做了汉军的向导,提供了许多关于郅支单于的情报。
有了开牟的帮助,汉军前进飞速、势不可当,很快就抵达郅支城三十里外安营扎寨。
郅支单于听说大军来到,心中惊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