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副难堪、尴尬和丢脸的神情。
劳尔-范奥委斯特拉埃腾好像注意到了一点什么,他问:“黑点?从天空落下来的黑点?观察点离2号要塞有多远的距离?”
莫里斯-甘末林怎么会知道离多远,他连忙向那个该死的上校打眼色。
法军上校倒也不是混军饷的,他利索的回答:“附近最远的是8oo-15oo米的距离,过就无法看清楚2号要塞。最近的是8o-25o米,这个距离段的士兵全部被震耳聋了,而且当时也没有注意看,无法做出什么有价值的报告。”
约翰-高特好像是在想什么,他问:“确定当时没有德国空军从天空飞过?”
法军上校快崩溃了,他只是一个情报负责人员,而且人在巴黎,他怎么可能知道有没有,“这个……根据报告看来,当时似乎没有现德军飞机,或者没有现德军飞机。似乎是在爆炸前2o秒听见呼啸声,士兵们进入工事躲避可能的轰炸,2号要塞就是在23秒之后出闷哼,然后生爆炸。”
连续好几个‘似乎’,再来一点‘或者’,只差几个‘可能’,这位上校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了。
约翰-高特闭上眼睛,“我国海军曾经在海上现过一种奇怪的飞行器,像盘子一样的飞行器,它飞起来的动作十分灵活。虽然没有看见那个圆盘攻击过什么,但是可以肯定那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兵器。德国人目前的科技无法制造出那种东西,不……应该说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还没有制造出那种东西的科技,那么……”这位英国的总参谋长、6军总长与即将上台的丘吉尔一样,曾经写过两本小说,可惜销售量实在不怎么样。此时他又在挥高的想象力,语气尽是神秘的味道。
卢森堡的6军上将易瓦德从刚开始就郁闷到现在,会议开始时,易瓦德就强烈的要求联军调派兵力支援卢森堡作战,并且拿出德军出现在阿登森林的证据。可是呢?这群大国将军要么是说德军的主力是在进攻比利时,要不就说马奇诺防线的兵力已经不能动。法国的莫里斯-甘末林更直接表示,法国南部的军队正在前去支援。可结果是什么?是南部的法军此时正在犹豫不决,以比乌龟爬行快不了多少的度在行军。
一个军人讲话的底气是取决于自己的国家到底强不强大来决定,说话时声量的大小。卢森堡这个只有3o万人口的国家能有多少军人?所以他只能忍气吞声的待在一旁看这些大国的‘伟人’们继续把打仗当成演戏。
荷兰的6军上将布堡从走进来之后,除了彼此的问候,还没有说过半句话。此时,他也不在意要塞被什么东西炸掉,他透过窗户往外看,看着远处的埃菲尔铁塔。荷兰与法国的关系从来都不怎么样,若不是为了应付德国的军事威胁,谁愿意加入这场战争?
布堡眨眨眼睛,他好像看见埃菲尔铁塔附近的天空出现一粒黑色的小东西,那个小黑点向前飞的动作很慢,他眨眼之后终于确定自己的没有看错。他不直觉的问:“那是什么东西?”
这下‘伟人’们的注意力终于被拉过来,他们顺着布堡手指的方向往窗外看去,也同时看见了一粒小黑点,只不过他们转头看时,小黑点已经降低了高度,并且很快就堕入地面不见了。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那便是他们都有看见!
‘轰隆——’
在楼房五层的会议室稍微摇晃一下,瞧他们都看见了什么?
一朵小型的蘑菇状白烟从黑点落地的方向升起来……
第六章:科技受益者(一)
第四卷:法兰西之殇 第六章:科技受益者(一)
斯恩-冯-丹素,第一批从幼苗军校毕业的学员,同时也是被徐阳誉为伙伴的可信赖者,这人对地理坐标非常的敏感,能从微小的细节方面来确定新兴起的‘弹道理论’。(详情请参考第一卷内容)
所谓的弹道理论,一种是枪炮系统的射方式,它利用高温的火药燃气在枪炮膛内膨胀作功,推动弹丸以一定的度射出膛口,在枪炮的射击过程中,弹丸的运动要经历膛内阶段、射出膛口后继续受火药燃气作用的阶段和在空气阻力、地球引力与惯性力作用下的飞行阶段。因而枪炮弹道学也相应地划分为:研究膛内火药燃烧、物质流动、弹丸运动和能量转换等有关现象及其规律的内弹道学。研究弹丸穿越膛口流场时受力和运动规律,以及伴随膛内火药燃气排空过程生的各种现象的中间弹道学。研究弹丸在空中飞行运动的现象及其规律的外弹道学。
这个新兴的理论也直接把德意志的火箭学说带动起来。在1937年7月,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第一个肩式火箭筒被制造出来,为了制造出可以利用尾部气压推射的炮弹,德意志最高研究院动了一次革命,命名为‘火箭弹道学’。火箭弹道学则根据火箭动机内部所生的现象和整个弹体在空中飞行的现象,分为火箭内弹道学(或称火箭动机原理)和火箭外弹道学。
德意志第三帝国扎实的军工业在这里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想出什么,德意志有那个技术进行各式的试验。德意志军工同盟委员会的存在,直接成了各个学者、专家的主要交流渠道,1936年动乱中被解救和挽留下来的爱因斯坦等人,一直在德意志最要研究所做相关的研究:
从学科性质来划分,枪炮内弹道学和火箭内弹道学基本上同属一个学科,统称为内弹道学;枪炮外弹道学和火箭外弹道学则又同属另一个学科,统称为外弹道学。在弹道学的展过程中,对弹丸在目标区域的运动规律、目标的作用机理及威力效应的研究已形成了专门的学术领域,称为终点弹道学。它同内弹道学、中间弹道学及外弹道学一起组成了弹道学的完整体系。
弹道学是武器设计和使用的理论基础。研究弹道学的目的即在于应用全弹道的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指导武器的设计、使用和改进,使武器在最优化条件下达到预期的射程、射击精度和战术效果,并保证重复射击性能的一致性。这种指导作用,说明了弹道学在研究射武器的各有关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有了成熟的弹道学,德意志的火炮射击精准达到了恐怖的概率,受到影响最重的则是坦克为的移动自行炮:‘自行突击炮’‘自行榴弹炮’‘自行加农炮’……等相关的炮学技术。
在1935年德意志军工重建时期,一个恐怖的计划被重新提了出来,那便是‘列车炮’计划。列车炮最早的使用记录可以追溯到1862年,同盟国使用过。之后的5o年里几乎没有什么大展。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开出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列车炮,如‘大贝尔莎’。‘大贝尔莎’是一种21厘米口径远程火炮,移动力有限,一般被配置在铁路交插口上的堡垒或特别军事基地内。平时停在隧道内,只在需要开火的时候驶出来。后期型的火炮身管长36米,射程过12okm。大贝尔莎在战争中一直处于极度保密中,隐藏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尽管法国对于“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炮火”进行过调查,派出飞机进行搜索,但从没有现过什么,一直到战后都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在希特勒当政期间,所信任的就是大炮主义,他个人坚信真理既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为此把一战时曾经大力展过的‘列车炮’计划再次实施起来,在‘大贝尔莎’列车炮的基础下,借鉴海军大口径炮的经验研究移动力更强,能更有效使用的列车炮。
新型号6续开出了24厘米口径射程2okm的‘西奥多-布鲁诺k’,28厘米口径的k5e,由海军战舰主炮开成的38厘米口径射程55。7km的‘席格佛雷德k’,8o厘米口径射程47km的‘多拉’。28厘米口径计划最早被提出是一种利用现有的炮管和载具的方案,与21厘米口径的k12一起作为列车炮部队的主力研。
最初的设计工作始于1934年,设计要求是达到5okm的射程。开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了之前所进行火炮理论研究所积累的经验。老牌厂家克虏伯的设计师们拿出了方案,该方案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均衡性,很好的操作行程,有效荷载下令人满意的口径。又经过对15厘米口径型号的对比实验,最终;口径定为28厘米(28…cmk5(e))。该炮与之前生产所有列车炮相比无疑是最好的。
第一门k5于1936年正式服役,到194o年期间,从军工厂总共被制造出8门。从各方面来讲,k5的设计都很经典,简洁的载具,杰出的弹药搬运设备和装弹机构,又细又长的炮身是它呢称‘苗条的贝尔莎’的来历。k5从生产到使用一直处于高度保密中。到4o年2月,已有8门试生产型进入服役。其中一些在汉诺威的hanomag工厂制造,该厂在之前制造过28厘米的kuRZe和21厘米的‘永久的布鲁诺’设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主要是,该炮一共有12条膛线,咬合出了问题引起炸膛事故的生。作为解决的方法,一批有更浅膛线的的炮管投入生产。这批炮管没有再生以前的问题,各方面都很令人满意。于是后来的生产型就采用此种炮管,并没有再出现问题。之后,k5的生产一直在全进行。
在1939年9月1日前,5门被生产出来的k5全部被秘密运往与联军对持的西线,之后一直被隐藏起来。一般来说,列车炮是由车身前后两部行动机构来承载全部重量,k5的车身前后分别有6轴。每轴荷载18吨。而一部列车炮是由一系列的车厢构成。包括火车头,乘员车厢,补给车厢,弹药车厢等组成。在使用中,列车炮的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停到铁道上直接射,另一种是固定在专门的铁道转盘上。
在一战时,德意志曾经有使用列车炮炮击巴黎的作战经验。一战法国人为保卫巴黎,是不惜一切代价的。他们依着塞纳河的轮廓,在马恩河环形地带的两岸,建造了一个模拟的城市,以欺骗德国飞行员。还加上明显的界标,以便敌机驾驶员易于认识。但德国人并未长期受骗。
【1918年3月23日,上午7时后,巴黎城北街道上突然一声爆炸,建筑物震动,窗户碎裂。因没有伤人,这件事故留交例行调查。2o分钟后,相距一英里半,在加雷德莱斯特附近,生第二次爆炸,8人被炸死,13人受重伤。不久,法国人就认识到,2o分钟间歇的爆炸,是敌人以某种方法造成的。对现场找到的和从尸体中取出的金属碎片进行检查,现碎片太厚了,不像是炸弹。军火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粗糙的金属厚块都是来自炮弹弹壳。但相距最近的敌人阵地差不多在65英里之外,而当时最重型大炮的已知射程不会远于2o英里。法国人一直被蒙在鼓中,他们不知道德国设计师已经研制了三门大炮,每门有75英里射程——恰为从巴黎到置放大炮的圣戈班森林的距离。折合成公制就是12o.75千米射程。】
而此时,斯恩-冯-丹素正站在自己的宿舍往远处的那门恐怖巨炮看去,那高达12层大楼高的炮筒又开始在调整。今天的早晨,这门‘古斯塔夫’曾经向巴黎方向射过一重达4。8顿的高爆弹,虽然不知道有没有落在巴黎市中心,但是看到马奇诺防线那边的骚动之后,列车炮的指挥官亚塔斯少将还是决定继续向巴黎射炮弹。
隐藏在巴伦森林附近的那门k5列车炮,在早晨11点许也向马奇诺方向射了一7。1顿的穿甲弹,根据侦察机的报告,击中了梅斯的一个要塞,成功的摧毁了法国人的一座叠垒式要塞。这让操作k5列车炮的35oo名德**人感到兴奋异常,可是第二炮弹却没有击中目标,很显然,第一能直接命中真是全体走了狗屎运。
而现在,凄利的警报声又响起来了……
第七章:科技受益者(二)
第四卷:法兰西之殇 第七章:科技受益者(二)
列车巨炮在射前的2o分钟会例行鸣响一次警报,这时候负责操作的士兵会进行装弹程序,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装配、运输和射击试验时遇到极大困难。在试验弹道性能时,装弹机还不太完善,只好用一台起重机把几吨重的炮弹吊送到炮身尾部,再用一辆轻型坦克把它猛地推撞到炮膛里。为了把火炮运送到试验场,特地设计了3辆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沿途的桥梁无法承受这样大的重量,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到达阵地后,先用2台巨型起重视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全部工作由1名少将指挥14oo余人奋战3个星期才完成,高矗的巨炮十分雄伟壮观。
目前吊装炮弹的装置已经被改善,在列车炮的上方被建造了一个专门用来吊装炮弹的可移动吊台,唯一麻烦的是,在吊装上列车炮的后座炮膛位置时,还需要把专门用来填装炮弹的轻型坦克的横板吊在半空,帮助填装坦克把加长的特殊炮弹送进炮膛。
目前用来炮击巴黎的弹头经过了改装。在漫长岁月的研究里,数百位专家设计了一款可以在弹头尾部安装的推射器。在前几次的试验中,弹头经常生被火药推射出去后,由于尾部装置不成熟,直接脱离弹道轰向地面的事故,更甚者,曾经生过一起列车炮膛自行爆炸的严重事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的科学家特地召开了一次学者大会,得出的结论是火箭推射装置出现了问题。由于尾部火箭推射的金属结构不能承受火药燃烧时的热度,出现了软化的问题,导致尾部火箭推射装置提前燃烧,这时尾部的装置还没有达到脱离弹头的时间,两个推射器同时推射,导致弹头无法稳定弹道而直接堕下,或者直接在高空爆炸。
解决了尾部燃烧系统的问题之后,专家们现了一种高抗燃烧的金属,有了这种金属的支持,新的推射器材被研究出来,使得弹头被火药从炮膛里推射出去之后,随着惯性飞射,大概3分钟之后,尾部的气压推射装置开始挥功能,这时弹头会继续以缓慢的度以弹道轨迹进行飞射。由于是弹道射击,弹道轨迹会出一种奇怪的呼啸声,就好像是什么东西提前飞过似的,类似于高射过的子弹出的声音。
德国的科学家从来都是那么富有想象力,他们在研究冲锋枪时,就曾经研究出一种迷惑敌人的‘声雾’系统。mp4o就是一款拥有迷惑敌人‘声雾’的冲锋枪,它射出去时,声音缥缈不定,通常有产生一种‘敌人’在很远的地方射击的错觉,所以手持mp4o的德军通常都使用一种迷骗战术,就是在原地开几枪,然后快转换阵地,特殊的‘声雾’会让敌人产生一种‘四面都是敌军’的错觉。
弹道学的成熟以及火箭学说被认识,并且加大研究资金,直接让德意志的军工技术有了质量上的提高,在目前的氛围下,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可以依靠液体燃料推进的弹头,在政府的许可下,目前也在研究当中。
当徐阳知道这件消息之后,彻底的傻眼了,目前他还在阿登森林,得知国会通过研究火箭推进器的巨额研究费用时,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导弹!第二念头是:完了!
徐阳从没有想过在‘以后’高中生都懂的弹道学说表出去之后,会引起如此强烈的效应。从1934年第一篇成熟的《弹道学理论》被徐阳表出去之后,有扎实军工基础的德意志加上富有极度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日尔曼民族,现在已经在实践‘弹道’研究。弹道学对于世界战史来说,绝对有重大的影响力,有时候徐阳甚至会想到,那种弹道被当成炮弹直接满天飞的情景。
在一战之前,弹道学说就已经存在,这也直接让炮兵部队的命中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初步的弹道研究,也就是说是不成熟的,没有触及到火箭研究方面来。一直到1936年时期,第一个气压推射装置被明出来之后,科学怪才们的目光才被吸引过来,他们亲眼观看肩式火箭筒射炮弹、并命中目标的经过,经过严密的探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理论,也就是说,一战已经得到广泛利用的列车炮将有可能因为推射装置的明,再次重现光芒。ap.bsp; 在那之后,科学家们开始关注起那些列车炮的炮弹,以前的炮弹是由火药的压力进行惯性推射,也就是说,射出去之后就按照炮管的轨迹直接飞射,这是一战时就有的初步弹道理论。有了尾部推射装置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有了成熟的弹道理论,科学家们明了一种可以增加探头射程的尾部推射器,这种推射器直接影响了弹头的弹道问题,也就是说,弹头从炮膛里面被火药推射出去之后,在高空惯性飞行直到火药的推射作用停止时,尾部的推射装备启动起来,继续带着弹头飞射,直到推射器的作用失去之后才下堕。目前这种推射装置还是初步的设计,无法精确的命中目标,它的作用只是增加射程。
另外,随着火箭原理的成熟,一种新兵器也在实施研究当中。火箭的射原理早在12世纪时的东方古国就曾经被研究过,那时候只是一种原始的推进射,也就是说利用火药产生的热气流高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
早在19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