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佤邦-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绺大绺的雾气在她们健康的身体周围袅来绕去。在这样多雾的早上,她们也许是专程跑来洗头发的,也有可能是在去赶集或走亲戚的途中看到了这样好的水,忍不住地就冒着清凉*了身子好好洗一洗,因为好久好久没有洗过了。
  鲍三惹仍然沉浸在他狩猎的传奇经历里,他说,有一次他约人去打豹子,一个也不去,他自己拿着冲锋枪去了,有一只豹子跟他面对面地站在那里,这样的情况下一般是不能开枪的,要在下风口不被豹子看见的情况开枪才安全,因为豹子挨了一枪后不会马上死去,它如果看见你了,就会冲过来伤害你,要是没有打中会更糟,更好来伤害你了。但那只豹子想冲过来干他,所以他没有犹豫地给了它一个点射打在脑门上,但它反而疯狂地吼叫着向他冲过来了,他沉住气,又给了它4发点射,中了两发,它冲到他面前5米远的地方时突然四脚向上一翻,整个地滚倒在地上了。
  老虎很难打,一般都是先用手榴弹和炸药把它炸伤后再去追杀。但老虎相当敏感,手榴弹拉掉手环后要6秒钟才会爆炸,引信一燃它就会发觉,然后一闪身就跑远了,炸不着它。所以,手榴弹要经过处理,把6秒缩短到2秒左右,这样做相当危险,一般的人也没有本事去做。再就是使用拉雷。因为老虎会经常来吃牛,所以,他们就把经过处理的手榴弹或者拉雷绑在被老虎咬死的牛身上,等它来吃的时候一用力撕扯就会被炸伤,这时候就可以用枪去追着打它了。他懂得打各种猛兽的方法。
  我说:“那现在我们为什么一只都没有见着它们?”他说:“野鸡会等在路上给你打,但那些大家伙一般不会让你看见它的,你要去找它们。”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九章 向西,去萨尔温江边(5)
后来看见了几块罂粟地,罂粟长得并不是很好,还有零星的白花开在其中,有一两个烟农在里面刮浆。也看见了一些旱谷田,已经收割过了。车子在下坡了,我感到身上越来越热,最后连外衣都有点穿不住了。
  2身后竟然装着成屋的鸦片
  就这样,皮卡车突然从公路上一拐,开上了一条直冒黄灰的上坡土路,约两百米长的土路走完,我们到达了坐落在一块高起的平地上的勐冒县曼东区的区政府。这块平地其实就是把一个土山包的顶部尖头推掉后形成的,一片大大的粗糙的水泥地的两个方向上的边缘上是两排砖混石棉瓦的平房,一排较长,一排较短,形成一个不太规整的“7”字,有几十个房间的样子,在“7”字竖笔靠近横笔的地方伸出一个有凉亭性质的附件,它的作用大概类似于客厅,像是这里的门面,建得最好看。区长在这里接待了我们,让我们在这里喝茶嗑瓜子。
  曼东区政府的两排平房
  从这里放眼看出去,不远的山坡上有几家草盖或石棉瓦盖的民房。收眼回来看,亭子对面立着一对简易篮球架,篮板直接钉在两根竖着的圆木柱上。篮球场外面,平地的边缘上有几间砖砌的小猪圈,猪圈旁边有两个吊脚的笼子棚,里面各囚着一只小猴子,它们的可怜相很快就把几个人吸引了过去,在那里逗它们玩,年轻的警卫员们也跟了过去,边玩边充当不必要的警戒。
  我们见到的几个区领导,从里到外,跟中国云南贫困山区那些朴拙的农民没有两样。有一个穿着中国制造的解放胶鞋的小个子男人,沉默着不发一言,右手上戴着手表,左手肘部以下的袖管空着。鲍三惹说,他是当年人民军的一名军人,以前过江去与缅甸政府军作战时丢了手臂,属二级伤残,现在他是区上粮食所的所长。区委书记现在不在,作战中他丢掉的是一条小腿,也属二级伤残。他们属于国家工作人员,除了拥有每月由国家统一供应的30斤粮食和30元人民币伙食费外,每月还有120元的残废津贴。鲍三惹说:“作战时期,前线所有的伤员都抬回到这里进行治疗。”在萨尔温江以西地区与缅甸政府军作战期间,人民军牺牲了3000多人,还有400多名重伤致残的军人。
  据介绍,20世纪70年代前,勐冒县各区的机关房屋大致相同,均为简易茅草房,街道(集贸市场)为黄土路面。80年代后才有少量铁皮顶土木结构房屋出现。90年代初,发展较快的区开始兴建砖混结构楼房,曼东区就是其中之一。曼东区政府成立于1974年,区政府距县城新地方50公里,下辖8个乡,共有64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寨。区政府机关设于曼东寨,曼东寨历史上为干色部落所辖,部落武装头目昆俄带兵驻扎于此。1972年3月,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12旅6连解放了曼东。曼东区位于勐冒县的西部、萨尔温江东岸,西隔萨尔温江与缅甸政府控制区的莱莫山地区、当阳地区相望,地处从佤邦通往缅甸联邦内地的交通要冲,著名的萨尔温江柬马渡口是主要的水上通道,历来就是一个前沿重地。
  我对他们的粮食情况很感兴趣,他们向我介绍了全县粮食系统的情况——
  部落时期,各部落以独立的社会整体存在,部落内各行其是,不受外界的干预,故无任何官方的粮食征派。一些部落为应付人员往来及战争,由部落头人向农户征收极少的粮钱。另外也有农户自觉捐献钱粮以应付急需的情况,但一般情况下农户仅向本部落头人上缴相应的门户钱粮或大烟,其行为以赋税的方式出现。国家军队在此居住,所需粮食、军饷,均由当局驻军驮运至此,而不向当地农户征派。

第九章 向西,去萨尔温江边(6)
1972年缅共人民军解放新地方后,逐步统一了各部落的武装势力,建立了县、区、乡、村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巩固新生政权,驻军及机关工作人员迅速增加,所需粮食供不应求,为解决驻军及工作人员的粮食供给问题和预备战时所需,粮食的征收就成为了各级政府的重要问题。同年12月由当时的缅共北佤县政府组织征收公粮,初期仍无专门管理粮食的机构,仅在各级政府部门中指派专人管理、保存、发放。由于种植面积少,单产低,单征公粮无法保证供给,必须大量从中国购进作为补充。1974年设立了北佤县粮食局,粮食局设在新地方大寨,粮仓为四壁木板制成的草顶仓库。1989年佤邦联合党成立后,仍设粮食局,人员逐步得到了补充,基本建设逐渐改善,办公用房及职工住房也得到改善。
  缅共北佤县时期,征派任务为每年每人1崩(相当于20公斤)米、缅币30文。佤邦政府成立后,勐冒县有的区按劳力征派,每个全劳力5崩,半劳力25崩,有的区则视家庭情况而定。
  谈话间,午饭已经准备好了,参加做饭的人中,有一个是一直背着冲锋枪的武装人员。有鸡肉、腊猪肉、小炒鲜肉、路上打来的猎物黄焖……相当实在,相当可口,跟我家乡农村的味道一样。印象最深的是碗里的饭,糙红糙红的,夹杂着一些很不雅观的杂质,散散的,不粘结,像大米饭,但又不完全是大米饭,吃起来硬硬的,不滑爽,但有一种干燥的香味。我很不礼貌地发问道:“这是买来的吗?”区长说:“这是我们自己种的。”临沧的同志立即补充说:“就是我们在路上看到的那种旱谷。”直到这时,我才算真正知道了旱谷是怎么样一种东西。不知为什么,我心里有一些高兴,又问区长:“像曼东区这样的地方都可以种出这种旱谷吗?”他说可以,这个区自己种的粮食还是够吃大半年的。那么,不种大烟,老百姓还是活得下去的。
  挂在区政府客厅里的日历画
  但是,由于地形复杂、海拔差异悬殊较大,立体气候也较为明显,植被的垂直分布也较为显著,同一垂直分布带内,因区域性所含水土量的差异也表现出显著不同,农作物的分布情况也呈现出类似情况。在佤邦,像曼东这样处于河谷地带的地方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地方还是处于高寒地区,在那些地方是不可能种出多好的粮食来的。
  我总觉得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怪味道,这种味道似乎是从身后紧锁着的房间里散发出来的。过后,临沧禁毒支队有经验的同志告诉我说:“一大股味道,有经验的人一闻就知道,那房子里装的一定是鸦片。现在鸦片才刚收购到手,还没有运走。”我这才吓了一跳:是一间房子装着鸦片呢,还是几间房子里都装着鸦片?真是难以想象:在这里,就在自己的身后,竟然成屋成屋地装着鸦片,而且是政府的“合法行为”!曼东是河谷地区,不少地方气候都较热,可种罂粟的地方不算多,收成也不算好,既然如此,那么,那些专种罂粟的高产地区又会如何呢?政府的房间里是不是装着几十吨上百吨的鸦片呢?
  3谁养的兵归谁所有
  曼东区有曼东、龙夸、永刷3个街市,其中曼东街相对繁华,它就在区政府不远处路边的一个拐角上,与区政府隔着两个小山丘。从区政府出来后,继续走下坡路,好像10分钟都不到我们就到了这里。长约200米的街道两边主要是刚刚建成的砖混石棉瓦平房,其间也夹杂着几个简易的棚屋,里面是一个个铺面。有的房子还正处在建筑当中,市场里到处堆着大堆大堆的沙子和砖头,地上都是一厚层泥土。两排房子之间,也就是街道正中间是一个很长的只有石棉瓦顶的棚亭,瓦顶下面是一个挤着一个的摊位。太阳下面也撑着几把破旧的遮阳大伞,每把伞下就是一个摊位。这是一个街子天,来赶街的人很多,市场里的人摩肩接踵。铺面里、摊位上和人的身上尽是各种各样劣等的百货和奇怪山货。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向西,去萨尔温江边(7)
市场里突然闯进了这么一伙拿着摄像机、照相机的人,背后还跟着几个背枪的战士,街上的人都把好奇和淳朴中带着麻木的目光投了过来。我的感觉,这个街子跟中国云南省偏远山区的一些街市没有太大差别。在人群中磕磕碰碰地钻了一圈,一个背着土枪、叼着烟锅的汉子一下吸引了我,因为他还把一只小猪用几根木片像上夹板一样整个儿捆起来,用细绳把它四脚朝天地挎在肩膀上。我去追他,但他走得很快,差点都没能拍下照片,想问话更是不可能,他都不愿跟你说上一句话。他有可能是要把小猪卖了,然后买上几斤大米、一点食盐和别的生活必需品。
  除此之外,我一时没有看见更让我感兴趣的事物。所以我又飞快地钻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了市场入口,因为那里有两种人让我感兴趣。
  路边上,市场口,有一棵枝干低矮的巨树,还专门为它砌了一个很大的多边形树坛,坛里面是满满的沙土。有好几个披着红色袈裟的小和尚拿着矿泉水瓶子懵懂地站在树下,我想为他们照相,可是他们一哄而散。后来我问鲍局长,这里是不是傣族地区,他说是佤族地区。我就说:“那为什么有这么多傣族的小和尚在这里?”他说:“曼东这里有9900来人,其中佤族有9800来人,傣族只有26人,汉族也是只有26人。傣族和部分佤族信仰小乘佛教,汉族信仰大乘佛教。这些小和尚是佤族。”我去追着他们照了几张后,回到树下时,一名穿迷彩制服的小小战士站在树坛边上,他裤脚束起来,身上斜背着一个大大的布包,冲锋枪稳稳地倒着挎在右肩上,在开心地跟旁边几个小孩子说着话。看见我举起相机,他立即严肃起来,双脚做出既像是立正又像是稍息的样子,双手交叉放在小腹前面,抿紧双唇,双眼放射出坚毅而威严的光束,但这一切都蕴藏在孩子的稚气里,使他像一个合格的战士,同时又是一个心地纯净的小小少年,英俊,安静,这个样子非常令人心动。
  别的人在里面转够了,此时都出来了,看到我在给小兵照相,都举着相机和摄像机扑了上来。小兵有点吃不住劲了,想从这里撤走,但鲍三惹局长用佤语跟他讲了几句话,有安慰和鼓励的意味在里面,所以他又开始摆出姿势来,任人把大大小小的镜头瞄准他,一点也不惧怕的样子。
  我一直没能把他们穿制服的武装人员区别开来,一直说他们是军人或战士,现在也一样,因为鲍三惹告诉我,眼前这位少年武装者其实是他本人属下的一名小警察兵,他的原话是:“这是我的人。”我问:“他冲锋枪里是不是装着子弹?”鲍局长坚定地说:“当然装着了。”我很担心:“他这么小,会不会一时就使起性子来,抬着枪就扫?”鲍局长回答道:“不会。有纪律管着的,从五、六岁就开始教育了,已经很懂事了。没有领到命令或者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他是绝对不会开枪的。我们的兵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这时我才想起来问:“像这个小兵跟你的警卫员有什么区别?”
  他说,谁养的兵归谁用。有些是个人养的,有些是国家养的,比如,乡里、区里、县里都养得有,从小养到大,14岁就要背枪参加战斗和保卫工作,不能再回家去了,属于供养他的个人或国家所有了。比如他手下的警卫员,除那个形影不离的岩相外,还有一个,都是他自己养的,吃、住、行,都跟他在一块儿,是他的家兵。别的兵,有的是其他人养的,有的是县里养的,有的是区里养的,但都得为国家服务,总的还是属于国家,因为养兵的人就是国家的栋梁。凡属勐冒县警察系统的兵,都统一归他来管。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九章 向西,去萨尔温江边(8)
我又问:“你的兵到底有多少?都在哪里?”
  他一下子好像回答不出来的样子,只是笼统地介绍说,1991年,在县武装部民兵、公安部队和县大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勐冒县916团。这支部队是勐冒县委政府直接领导和指挥的负责地方防卫和治安的地方武装部队。含县大队1个营在内,全团共11个营,分别驻扎于县城和各区,含公安局所属的公安、保安部队和武装部所属的部队、民兵,官兵数千人。驻守在曼东区的是169营。
  916团纪律严明,英勇善战。1991—1995年间,佤邦联合军展开“901飞行计划”时,916团就抽调了300余人参加战斗。1993年初,果敢地区发生战乱,危及佤邦和平安宁,916团奉命抽调300余人参加平息战乱。除防卫和治安之外,916团还肩负着生产任务,垦地、开矿、挖路等。但我还是没有把这些复杂地交叉组合的武装人员区分清楚。
  4治军严厉的佤联军
  我对佤邦的武装情况也是极度感兴趣,在采访和聊天中,特意留了一下心,获取了相当多的资料和信息。综合起来,佤邦全邦军队的大致情况如下——
  少年兵在接受军事训练
  佤邦联合军是1989年4月17日成立的,总司令是鲍有祥,副总司令是李自如、波来康,总参谋长是岩伦,副总参谋长是李祖烈、赵文新、赵国安。开始时定名为民族*联合军,后来改为佤邦联合军。组建初期有6个师及独立团、炮兵团、警卫团3个团。1996年,402师、525师合并为171军区,即南部军区。全军现有官兵4万人,另有6万民兵。
  联合军制服为草绿色迷彩服,英文代号U·W·SA,胸章是部队番号,臂章是公明山三座山峰上交叉着一矛一剑,象征佤邦军队要像公明山那样永远威武雄壮,不可战胜。
  为了培养更多的“军地两用”人才,佤邦设立了佤邦联合军中央军政干校,校址在邦康,占地12万平方米。校园里面,右边塑着一尊公牛雕像。公牛两侧是两块大操场,每个操场边缘都竖起一个很大的宣传牌,一块是鲍有祥与缅甸国家和平发展委员会秘书长钦纽中将在检阅佤联军部队时的合影,另一块上面写着一句口号:“总司令说:毒品不但是我们的敌人,也是人类的敌人。我们要在2005年实现禁种毒品原植物——罂粟的目标!”
  鲍有祥在一次大会上说:“我们要逐步推行兵役制,为实行军衔制作准备。”因为佤邦联合军的前身是多个革命游击队和一些各自为阵的“自卫队”,几十年的战火锻炼和培养了大批有才能的军事指挥官。但是,今后佤邦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和平促发展”。过去主要是通过打仗来培养提拔干部,今后则主要是通过军校来培养提拔干部。所以一定要办好军校。
  佤邦的每个五年计划都有一个重点,第三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部队建设,要求部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部队和机关、地方要自己动手,解决部分供应。北面部队每年自己解决口粮和菜金1个月,南部地区部队每年争取解决3—6个月粮食,地方和机关自己解决两个月。”前方部队每人每月45斤大米,30元人民币,每人每年两套衣服,两双鞋子;后方部队每人每月35斤大米,20元人民币,衣服、鞋子同前方部队一样。
  佤联军在治军方面还是相当严厉的,鲍有祥有一次就对在军政干校参加培训的军官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