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湘军-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宗棠还没有进入浙江境内,未能指挥调度。浙江全省各地,只有湖州和衢州城还在清军手中,而湖州被太平军环绕,旦夕不能自保。赵景贤以功节见重,清廷不忍看他死去,任命他为福建粮道,催促他上任,希望他能免于兵祸。这件事传开来,人们都知道湖州情势是多么危急,认为湖州是保不住了,只有加固衢州的城防。
  曾国藩与左宗棠商议,应该以保住徽州、巩固饶州和广信为根本。他们上奏,请求以三府所辖各县的丁粮银米供给军队,在婺源、景德镇与河口设立三个税局,以税收补充军饷。三府防军全部归左宗棠指挥,通吴越为一家,以保江西。
  左宗棠辅佐湖南军事十年,勇将健卒对他心悦诚服。其中有名的将领,有黄少春、崔大光和张声恒,他又十分看重王錱,王錱的亲戚中有很多人跟随他。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861年,咸丰十一年(24)
左宗棠出师江西,是初次率领军队,对曾国藩颇为恭谨。当清廷补授他为太常卿时,他写了谢恩的折子,还不敢独自上奏。凡有军事上的谋划,他都要咨询曾国藩的意见,然后才会实行,把自己当成曾国藩帐下的将领。直到当上了巡抚,才开始飞黄腾达。
  太平军进占杭州以后,又攻占了江苏东南沿海的奉贤、南汇和川沙。清廷上海知县刘郇膏领兵前往救援,失败而归,上海的清军官府十分恐慌。有人提出,西洋军队武器精良,应当设立会防局,官绅意见一致。刑部郎中潘曾玮从海路进京,谒见议政王奕訢,报告此事,议政王上奏,清廷同意办理。
  221
  骆秉章为湖南官场开了巡抚专权的先例以后,湖南历任巡抚都是大权在握,专制一省。巡抚看谁不顺眼,就会把他拉下马。
  毛鸿宾于12月间上奏,弹劾周凤山招募兵员过多过滥,指出不可尽用湘乡勇丁,打算任用外省将领,指挥权归属湖南。
  奏折呈上去以后,毛鸿宾收到报告,说石达开的部队在湘西从南到北通行无阻,便又上一折,弹劾江忠义回家办理丧葬,丢下部队不管,要求罢免他贵州巡抚的职务。清廷令江忠义改任提督,将道员韩超加赏二品顶戴,委任为贵州巡抚。江忠义率部从广西奔赴安徽。
  石达开到达镇筸以后,打算继续北上,朝四川运动。他的部属先前已攻占湖北来凤。
  道员刘岳昭率部围攻来凤。清廷下诏,命令刘岳昭部从东向西攻击,田兴恕部从西向东攻击,夹击石达开的部队。
  太平军从杭州派出兵力,攻打安徽徽州。张运兰先前请病假归乡,他弟弟张运桂率领守城部队,攻打宁国的朱品隆和唐义训所部返回增援。
  朱品隆和唐义训经常联合扎营,可是两人关系紧张,一同出兵时,嫌隙更大。朱品隆来到徽州城下,太平军出兵迎战,朱军眼看就要落败,唐义训却按兵不动,见死不救。
  曾国藩听说这件事,大为震怒,派人训斥唐义训:“湘军之所以无敌,是因为彼此照顾。湘军将领尽管有仇,临阵也不会不相援救,因此早晨吵了架,晚上又赶去援救对方。私怨只是个人的感情,公事则关乎大义,难道你不懂这个道理吗?朱将军危急,三次催促你发兵相救,你还是按兵不动,破坏了湘军的制度,而湘军会因此而败坏。如果你不马上改正,谁还容得下你?我在军中已有十年,把将士看作自己的子弟,至于执行军法以惩罚败类,必然是那人死有余辜。”
  曾国藩又写信向朱品隆询问状况。唐义训和朱品隆都惭愧惶恐,互相道歉,一起上书曾国藩致谢,并说从今以后将会和睦相处。于是,他们一个月打了七个胜仗,解了徽州之围。
  曾国藩见军势已经振作,而清廷对他倚重,决定负起更重的责任。他见浙江全省各地都有太平军,江苏士大夫朝夕请求援兵,便上奏推荐李鸿章和李桓分别担任江苏的巡抚与布政使,还推荐蒋益澧出任浙江布政使。
  根据曾国藩的提议,清廷同意委派左宗棠专管浙江军事,也同意由江西饶州、广信和安徽徽州三府所属各县为左宗棠提供军饷,开设税局一事也准予照办,所收税金补充左宗棠军饷的不足。三府的驻防军都隶属于左宗棠,于是江西又成为浙江军饷的根本来源。
  曾国藩又请求清廷命令大臣们督促湘军所需的军饷。清廷命令副都御史晏端书在广州专门开设税局。清廷还同意了曾国藩的另一个请求,任命沈葆桢为江西巡抚。
  沈葆桢以前多次被清廷召用,都不肯出山,现在被提拔为一方疆吏,便出来管事了。而湖南巡抚毛鸿宾,也是曾国藩旧交故吏,湖北的严树森和贵州的韩超,则都是胡林翼推荐的人才。骆秉章任四川总督,刘蓉已经升任布政使,李续宜和刘长佑也是湘军出身,于是西到四川,东到海边,清廷都用湘军将帅,而这些人都倚重曾国藩,于是曾大帅的权势显赫一时,有点像胡林翼以前在信中对他说的“包揽把持”了。东南各省的人士,也对功名趋之若鹜。
  222
  骆秉章见李永和分派兵力大举东进,便增调兵力围攻丹棱。蓝朝鼎率部出城攻击湘军,与湘军大战丹棱城外。骆秉章改变战法,令湘军挖掘长壕,修筑木城,压缩包围圈,断绝顺天军的粮源。
  12月12日夜,顺天军开始突围。湘军跟踪追赶,四川提督蒋玉龙率川军包抄。蓝朝鼎率部沿途与清军作战,撤退到麻柳沟时,他中枪坠马,当即阵亡。蓝朝鼎余部突破重重包围,转战川东。
  湘军攻克丹棱以后,向眉山进击,与李永和部恶战十一个昼夜。湘军不断增兵,李永和决定撤出青神,退守铁山。
  李永和命令部队焚城,北上蒲江。然后继续北进,经过崇庆和双流境内,进入成都西北面的彭县。
  曾国荃回湖南增募兵勇去了,他的部队因兵力不足而无法继续向东攻击,只有水师还在进行有限的进攻。12月24日,湘军水师攻打运漕镇,12月25日攻打东关,两战两捷。湘军陆师留下驻守,不再前进。
  清廷下诏敦促彭玉麟上任安徽巡抚。彭玉麟再次上奏,说自己出身于诸生,登上战舰已有十年,与水勇和舵工驰逐风浪。恐怕不能胜任封疆大吏,管辖百僚。他再次谢恩推辞。
  这是彭玉麟第三次辞谢此项任命。清廷似乎对这位屡立军功的干员并无多少了解,竟然相信了他的托词,下诏称赞他“真实不欺”,将他改任为水师提督。第二天又下诏,说彭玉麟有节制军队的任务,武职不足以充当统帅,于是让他候补兵部侍郎。
  李续宜上疏说,安徽中部的军事,比湖北重要百倍,恳求清廷让他返回安徽巡抚任上。清廷准奏,令他回任安徽。
  杨载福为了避用御名,改名杨岳斌,由于母亲患病,再次请假,清廷下诏催促他到防。
  李永和的部队于12月27日在彭县分为两支,一支向东北方挺进绵州,北上江油和平武,然后回头南下石泉与彰明。另一路向东,经过什邡、汉州和中江,折向东南方,进军遂宁,又折向西南方,进军安岳、内江、隆昌和富顺。
  顺天军所过之处,遭到民团和清军绿营兵的阻击,每每有所损失。蓝朝鼎死后,部属势力衰微。李永和占据犍为的铁山,分兵驻扎青神。
  萧庆高、刘厚基等人率部围攻青神,胡中和等人率部围攻犍为的铁山。川东顺天军从广安出发,分头袭击周边的营山、渠县、东乡和新宁,势头仍然兴旺。
  蒋益澧所部在广西的贵县和蓝田打败本地会军,会军部分投降,部分逃走。
  这年冬天,由于湘军向淮河流域运动,清廷在淮上的局势有所缓和。河北及邹县的教民起义军被逐渐招抚,清廷命令胜保率部转移,增援颍州。僧格林沁率部驻扎单州。湘军扬言要进攻颍州和亳州,于是捻军各部大多数都与太平军联合,游弈在襄阳和洛阳,不再一味地抢掠,僧格林沁带领部队接连攻破亳州以北的多个庄圩。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862年,同治元年(1)
223
  1862年刚刚到来,左宗棠的命运就有了第二个重大的转机。在经过多年苦熬之后,这个湘阴人终于跻身清廷封疆大吏的行列。
  1月中旬,太平天国辅王杨辅清率部攻打徽州,左宗棠亲自领兵从婺源前往援救。鲍超也从江西出兵安徽,攻打宁国,以声援浙江。
  1月23日,左宗棠还未进入安徽,清廷任命他为浙江巡抚,并责备他出兵迟缓,催促他赶赴浙江衢州,与李元度的部队一起,攻打严州和金华。
  左宗棠以他在湖南的军事经验,对军机要务了如指掌,奉命襄办军务以后,又亲自领兵打仗,胜多败少,更加丰富了军事阅历。同时,他还有王錱家族的兄弟们这样一批能征善战的部属。清廷将一方疆土托付给他,的确没有看错人。
  左宗棠在怀才不遇的那些岁月里,自比为诸葛亮,写给别人的信札,喜欢署上“亮白”二字,世人多讥笑他狂妄。湖北监利人王柏心深信他的大才,往往在诗歌中表达对他的仰慕。
  张亮基是左宗棠的第一位贵人,在他的幕下,左宗棠得以施展抱负,谋划军事。后来骆秉章更加重用这个柳庄的奇才,兵事和饷事,都依靠他来解决。司道衙门来参见汇报,骆秉章老是说:“去见季高先生,请他定夺。”
  左宗棠执掌一省的大权,不拘一格,任意挥洒,引来嫉恨,可谓万众指目,谤议横兴。于是讼狱大起。清廷派总督查核,严加责问。骆秉章为了避嫌,不敢为他辩护,左宗棠命悬一发。
  左宗棠的祸殃因出名而起,但他的幸运也由出名而生。他的名声传播之广,连清廷的最高统治者都从不同渠道听说过他的名字。于是,文宗每次召见外臣,都要垂询左宗棠的才具。
  当然,左宗棠光是出名还不行,还要遇上清廷急需军事人才的时机。他的案子正在审核时,适逢东南军情紧急,曾国藩和胡林翼各自上疏论荐左宗棠,很多朝臣也说左宗棠可以寄予重任。文宗急于用人,将他提拔为京卿。从那时到现在过了不到两年,他就跻身于疆帅了。
  左宗棠的德量才智,不论是否及得上武侯,但他无疑是清末的一个大军事家。在妒贤嫉能之辈的虎视眈眈之下,他终于能够脱颖而出,不能不说是非常幸运的。
  自古以来,在独裁统治下,多少贤人君子遭到世人诽谤,以致颠沛流离,沉郁湮灭,只能把一肚子学问带进坟墓。何况左宗棠秉性耿直,嫉恶如仇,根本不入官场潜规则之流,在得罪了一大帮高官之后,不但保住了他那颗聪明的脑袋,还能得到清廷的擢拔,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像左宗棠这样幸运的人,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可谓九牛一毛。
  其实,曾国藩本人和他的湘军集团中那些得以出人头地的湖南书生,无不沾了乱世的光。他们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千古留名,不仅因为自身养成了良好的素质,还必须有一个太平天国运动搅乱沉闷的社会,他们才能在晚清的军政舞台上大显身手。
  曾国藩也不是一个对清廷唯唯诺诺的汉人大臣。在军事上,他常常对清廷抗命不遵,大谈客观的困难,要按自己的战略意图行事。如果不是清廷对他的湘军多有依赖,恐怕他早就被革职问罪了。但清廷偏偏并不固执成见,而同意了他的方案。
  时事造英雄,在晚清,仍然是一个历史事实。
  224
  太平军在上年底攻占杭州,曾国藩认为是自己的失误,上疏弹劾自己。这时王开化已经因病去世,左宗棠手下的将领,都是偏将和副将,战守能力较差,只能自保。曾国藩推荐蒋益澧出任布政使,令他率领所部,增募新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蒋益澧这个屡遭排挤和弹劾的将领,由于时事的需要,又登上了高位。
  左宗棠刚刚接到任命,便上疏陈述自己的用兵方略。他说,浙江的军务之所以会败坏,是因为历任的总督和巡抚都不懂军事。在开始的时候,他们竭尽本省的军饷接济金陵和安徽南部,希望借着外省军队的力量作为浙江的屏障,而对于练兵选将之道漫不经心。
  自从金陵和皖南的清军失败之后,浙江的官府又广收溃散的士卒,用丰厚的军饷来留住他们,希图他们再次振作。结果导致兵力增加而军饷匮乏,但部队仍然缺乏战斗力,用于防守,遇攻则逃,用于攻击,一战即溃。最后溃散分裂,无法支撑。

1862年,同治元年(2)
左宗棠说,现在他奉命指挥军事,必须严格地淘汰无用的士卒,以营制来加以约束。必须赏罚分明,发给实饷。必须另行征调和募集军士,对部队预先调换和增补。不过,如果军饷供给中断,就会遇到障碍。即便是能干的将领,没有军饷,又怎能管好部队呢?即便臣子韬略在胸,如果手下无兵,又怎能打败太平军呢?
  左宗棠请求清廷命令各部大臣查明各省协助浙江军事的款项,将清单开列给他,如果藩司调拨接送迟延,或者委员扣押不发,他都要指名参奏。左宗棠刚刚上任巡抚,就使清廷领略到了他一丝不苟的认真。
  清廷下诏,同意了左宗棠的请求。
  正如左宗棠所说,自从太平军定都天京以后,清军的江南大营一直对浙江举足轻重,浙江倾尽全省的财富给大营供给军饷,每年要花费几百万两银子。湘军资金匮乏,非常羡慕,也想从浙江得到供给。然而浙江那时对湘军没有所求,湘军统帅和浙江巡抚总是互不买账,以至于王有龄无法得到湘军的武力援助。
  1月26日,湖州大雪,连下三昼夜,冰厚数尺,炮舰被陷,无法动弹。
  1月31日,太平军乘夜攻下大钱口。从此,湖州城与外界隔绝,饷道不通。
  太平军屡次进攻湖州受挫,损失大批将士,死伤累累。他们采用攻坚的老法子,在湖州城外挖掘地道,可是掘到三尺深处便见水,只得放弃。而且,湖州四面大河环绕云梯和冲车都派不上用场。太平军只能筑垒树栅,渐渐进逼,企图困死湖州守军。
  太平军将领对赵景贤恨之入骨,下令掘开赵父的坟墓,并告诫部属不要近攻。
  左宗棠必须进兵浙江,新楚军未能进入安徽,安徽南部的湘军只能孤军作战。鲍超所部在青阳将太平军击败,朱品隆率部在徽州击退围城的杨辅清所部太平军。
  青阳之战以后,清廷将唐仁廉以总兵记名。
  李世忠从滁州向江苏出兵,于2月份攻克江浦和浦口,进攻桥林和乌江的太平军壁垒,全部攻克。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守王方海宗所部攻打镇江,清军将领冯子材作战不利,总兵富升中炮阵亡。都兴阿从扬州增援,又打了败仗。副将张文德率部拼死固守,清廷任命他为贵州镇远镇总兵,仍然留守镇江。
  清廷下旨,催促湘军增援镇江。
  李秀成率部向东挺进,大有攻击松江和上海的趋势。江苏巡抚薛焕向清廷告急。大臣们提出让曾国荃率领在湖南新募的六千名勇丁驻防安庆,把上一年攻克安庆得胜的八千名湘军勇丁换下来,派去增援上海,谋取苏州和常州。清廷多次给身在安庆的曾国藩寄来上谕,向他垂询,并屡次下诏催促出兵。
  曾国藩有不同的看法,上奏说,现在江苏和浙江的太平军兵力太多,占地太广,必须等到都兴阿的部队肃清了江北,湘军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会合上下游的兵力,分兵几路,攻取长江南岸,才不至于凌乱无序。
  他认为,曾国荃招募的新军,应该用于攻打巢县与和州,与镇江和扬州的各路部队联通一气,还要巩固上游无为和巢县这方面的防御,因此不便远赴上海,否则就会顾此失彼。
  当然,上海是军饷的来源,关系也很重大,惟有联络洋人,协力防守。太平军在江苏和浙江声势浩大,占尽了富庶的地区,广收清军投降的士卒,财力增加到五倍,兵力增加到十倍。湘军只能谨慎地图谋进取,否则不但苏州和浙江难以攻克,就连安徽南部和江西的地盘,也会被太平军挤占,结果是欲速而不达。
  清廷同意曾国藩的意见。
  225
  李秀成的几十万大军迅速东进,从奉贤攻击吴淞口,向上海推进。法国军舰开炮轰击。太平军退守天马山的陈坊桥,李恒嵩率部攻破太平军的壁垒,太平军撤到青浦。浦东的太平军主力占据高桥,控制了清军要害。华尔邀约英国兵和法国兵在海滨排列阵势,自己率领美国人白齐文的部队攻击高桥,将太平军的壁垒全部捣平,消除了太平军对上海的威胁。
  华尔和白齐文愿意改穿中国服装,隶属清廷,清廷下诏奖励,赏四品顶戴花翎。
  清廷授予曾国藩协办大学士衔,曾国荃则出任浙江按察使。
  曾国藩写信与曾国荃商量,问他是否愿意率部去增援上海。曾国荃回答说,松江和上海的财富和税收甲天下,很容易筹集军饷。但是太平军的老巢在金陵,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