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明月-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夫人也道,“她倒是想喝呢,是我拉了她去陪我说话。”

葛夫人看了琉璃一眼,只得作罢,“人如今倒是来得齐全了,这头一回,原该是由老夫人当令官才是。”

杨老夫人笑着说了个好,便让婢女把竹盒里的花朵让每个人都仔细看了一遍,上前拿了竹盒在手中,转身摆弄了一下,转身时,手里的竹盒盖子已经盖上。

这种射覆的玩法叫猜朵令,琉璃也玩过一两回,规矩极为简单,拿着竹盒的令官从下层的各色鲜花中挑一朵出来放在第一层,众人各自猜上一遍,若是有人猜中,便是令官喝酒,猜错的人,都要罚上一杯。

这种酒令原是碰运气,猜过一遍,却只有钟夫人猜对了。接着便是轮流行令,琉璃是最后一个当令官的,她便随手挑了朵半日莲,待得众人都猜过了一遍,竟是没人猜对,只得都喝了杯酒,武夫人便笑道,“你可曾和昭仪玩过射覆,她最会猜。”

琉璃想了想,点头道,“射覆倒没见昭仪玩过,只是记得我们有时玩起投壶、双陆、斗草,昭仪若是有兴致加入,竟样样都是极在行的。”

杨老夫人便转头道,“媚娘原是从小便爱玩会玩,莫说你们姊妹,便是你们那些交好的闺秀里,有谁玩得过她?”

华夫人几个顿时应和起来,杨老夫人又叹道,“上回我入宫时还跟她说起,如今她身子大好了,我和顺娘不好多留,有暇时不如把你们召到宫中多陪她说话解闷也是好的。她却是心思重的,只道如今宫中的事务都压在了她身上,总要样样都做好了,不辜负了圣上的期许才是,又道是你们也都是忙的,怕烦扰了你们。”

屋子里突然静了一静,还是华夫人先笑了起来,“昭仪哪里的话,阿华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只是怕昭仪嫌我们笨嘴拙舌,不但不能分忧,倒是烦扰了她。”

钟夫人和葛夫人也笑道,“正是。”

杨老夫人呵呵一笑,“说什么烦扰,她闷在宫里,有人肯去陪她说话有何不好?”转身便让婢女再去拿酒,琉璃看得清楚,她脸上的笑容却是有些淡了下来,心里不由也叹了口气,在座的几位女眷,哪个不是人精?跟武家交好是一回事,真正为武则天“分忧”,公然站到长孙无忌这一干宰相权臣对面,又是另一回事,毕竟长孙无忌把持朝政已久,之前但凡与他不对付的,就算是皇子皇孙,不照样人头落地?

待婢女重新端了酒上来,屋里的气氛这才慢慢又活络了起来,众人又说笑了一顿,到园子里湖边的亭内吹了回风,眼见时辰不早,才各自告辞离去,杨老夫人却道,“大娘,你且多坐一会儿。”

第134章净土难求赔罪之宴

小小的亭子里,飘荡着一股淡淡的茶香,风炉上的水已经沸腾了第二遍,裴行俭已把茶末洒入水中,正在加水止沸育沫,看见琉璃走了过来,放下了竹夹笑道,“你回来得正是时候。”

琉璃走到他身边坐了下来,把手中的匣子放到了一边,“这么热的天,怎么想起了煮茶喝?”

坐在微微吐着红色火焰的风炉边,裴行俭的额角微有汗迹,只是脸色看去反而比平日更显白皙。他关上了一个炉门,转头看了她一眼,笑容加深了些,“怎么今日喝酒了?喝了多少?”

琉璃摸了摸自己还有些发烫的脸颊,“总有八九杯,是葡萄酒,甜甜的倒不醉人,今日玩的是射覆,我竟一次也没猜对,好在当令官的时候,别人也没猜对,不然说不得便真多了。”

裴行俭仔细看了看琉璃的脸色,摇头一笑,眼见茶釜中的茶汤已是三沸,将茶釜从炉上移了下来,又将带着花沫的茶水均匀的分在两个茶盏里,这才道,“这天气喝些热茶下去,出一身汗,倒比闷着强。你也多喝些,出汗最是解酒。”

琉璃几个月来已经喝惯了茶,略等了片刻,便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突然觉得热天喝这种茶也不错,起码补充盐分不是?

裴行俭喝完了一盏,才道,“今日的茶是窥基新得的剑南蒙山石花,他说,论品此茶当为天下第一。你觉得如何?”

琉璃愣了一下,才叹了口气,老老实实的道,“我没喝出和平日的有什么不同。”

裴行俭忍不住笑了起来,伸手似乎想揉揉她的头,大约见她头上还梳着高高的发髻,手指落了下来,在她脸颊上一刮,“这种煞风景的话,也就是你能说得这般理直气壮。”

琉璃偏头躲开,白了他一眼,“实话也不能说么?”

裴行俭笑道,“跟我说自然无妨,若是跟窥基说,他一定先是狠狠瞪你,之后便开始肉疼自己的茶叶。”

琉璃想起窥基那一对瞪起来有如铜铃的大眼,忍不住也笑了,“今**怎么有闲暇去大慈恩寺?”

裴行俭摇头道,“如今我哪有这闲暇?便是去了,他也没工夫理我,这些茶叶原是他打发一个小沙弥送来的。”

琉璃不由奇道,“你不是说过,译经之事今年已然放下了么?窥基还要忙什么?”

裴行俭的语气有些淡然,“玄奘法师这些日子常入宫廷给圣上与昭仪说法,寺里的一些日常杂务,还有整理之前译过的**,便落在了他的头上。”

玄奘入宫给高宗和武则天讲法?琉璃不由有些发愣,裴行俭垂眸喝了口茶,抬头见了她的表情,笑道,“先皇在时,玄奘法师便曾数度入宫见驾,先皇还曾极力劝说法师还俗为官。大慈恩寺原是圣上发愿所建,昭仪又是笃信释教的……”说着叹了口气,“玄奘法师曾对窥基说过,欲弘扬佛法,必依赖国主,如今形势如此,法师自然不会错过这大好机缘。”

也就是说,玄奘会支持武则天登上皇后之位,然后借助她来推广佛法?想起那个容貌普通、声音里却如有魔力的传奇和尚,想起那一面香客摩肩接踵,一面幽凉静寂犹如世外桃源的大慈恩寺,琉璃忍不住也叹了口气,低头默默的喝了一口这又苦又咸的茶叶沫子水——这世上,果然没有一片真正的净土。

裴行俭也在默默的想着心事,直到喝完了两盏茶,目光才投向琉璃带来的匣子,微笑着问,“昭仪又赏你什么了?”

琉璃回身拿起这个刻着双凤图案的檀木匣子,打开匣盖,里面是一柄一尺多长的淡绿色琉璃如意,色泽清透,云纹圆转,端的是少有的珍品。裴行俭拿在手里看了几眼,微笑道,“倒是难得的,要好好收着才是。”

琉璃将如意放回匣中,两人一时都有些默然,武昭仪的这柄如意里,蕴含的意思无非是记得琉璃的好处,愿意帮她达成心愿——而她的位置越高,能做到的事情才会越大。只是此事琉璃已不愿再与裴行俭谈论,索性换了个话题,“明日便是河东公府的家宴,你看,我还用准备些什么?”

裴行俭转头看着她,扬眉笑了起来,“你不是早便都准备好了么?”

到了第二日晨间,裴行俭果然是一句吩咐都没有,只笑着说了句“好久没吃过你做的五生盘了,晚上记得做一份”,便施施然出门而去。琉璃无语的望着他那大红圆领袍的背影,回头便对着镜子挎下了脸,“给我梳个乐游髻。”

待她梳洗打扮完毕,乘车到达河东公府二门时,管事娘子倒是一如既往的殷勤小意,只是这次檐子却没有去上房,而是穿过花园,到了一处花厅,郑宛娘神色淡然的在阶前迎客。琉璃进得厅内,才发现女客已到了两三个,不大工夫,中眷裴在长安的三四户官宦人家的女眷便到了个齐全,自然依旧是以武陵令裴安石的夫人郑氏为首,她的长媳萧氏也跟在身后,看见琉璃,向她点头微微一笑。

琉璃在众人中原是年纪最小的,上前一一见过了礼,按长幼次序落座,郑宛娘却道,琉璃原是主客,该坐首席才是,琉璃忙笑道,“诸位长辈都在此,琉璃若坐了主位,岂不是显得琉璃太过轻狂。”

郑冷娘垂眸一笑,默默的退到了一边。

一阵香风夹杂着环佩之声从堂上低垂的蜀锦幔帘后传了出来,有婢女上前挑起了帘子,临海大长公主扶着一个小婢女缓缓走了出来,身上是一件双胜纹杏色衫子,配着六幅缭绫长裙和晕色泥金披帛,看去比平日多了十二分的温婉,倒是让一心等着看她在众星捧月中华丽登场的琉璃小小的吃了一惊。

待得她在主位落座,琉璃也回了席,这才看清,大长公主的确看起来清减了不的好,虽然施了细粉额黄,又用胭脂细细的润了唇脸,但肌肤中却已没有了从前那种莹润的光彩,眉梢眼角处的松弛似乎也更加明显,看上去不过是一个四十出头保养得宜的妇人而已。

大长公主也打量了琉璃一眼,目光从她头上戴的玉步摇、身上的玉色衫子和碧罗裙上转了一圈,落在那张容光焕发的脸上,眼睛不由自主眯了一下,才慢慢露出一个和悦的笑容,“大娘能来,我便放心了,可见是没有记恨我这老妇人。”

琉璃长跪而起,欠身笑道,“大长公主这话折煞琉璃了。按理,琉璃早该过来向公主请安,只是琉璃前段时间身子不好,怕是过了病气给别人,好容易好一些了,又听说大长公主yu体欠安,不耐烦别人打扰,因此上也不敢登门来烦扰公主,请公主见谅。”

大长公主摇头叹道,“你不敢登门也是人之常情,上次之事,全是因我失察,叫大娘受了那样的委屈,原是我该请你见谅才是。”

琉璃微笑道,“哪里?大长公主与世子夫人对琉璃都是照顾有加,琉璃从不觉得有何委屈。”

大长公主不由胸口一窒,她两次提出赔罪的话头,便是要琉璃说出不计较上次之事,上次之事原与公主无干之类的话来,谁知道她句句回得彬彬有礼,偏偏根本就不接这话茬。想了想只能压下心头的火气,满面笑容的又与另外几位中眷裴的族人寒暄说笑了几句,又让人将瓜果点心、菜肴主食一道一道的端了上来。虽然不似芙蓉宴那般每一道都别出心裁、精美绝伦,却也是都是色香味俱佳,大长公主更是满面春风,细言软语的殷勤劝客。

只是在座之人或者是心知肚明这宴席的“主菜”还未烹制,心神有些不安,或者极少与大长公主交往,心头有些紧张,半个时辰下来,各人面前的食案上从冷盘红罗丁上到了摆放着整只烤鹅的八仙盘,却也没有几个人分辨出这些美食到底是什么滋味。

就见大长公主突然举起面前的酒杯向琉璃笑道,“大娘,都是我御下无方,过于娇宠了你那庶妹,才让她胆大妄为,竟然做出那种事情来真是令我蒙羞,亦令裴氏蒙羞,如今我虽然已把她的人交给你处置,但此事我却是难辞其咎,这杯酒,便当我的赔罪。”

琉璃忙避席而出,低头答道,“琉璃惶恐,上回之事,不过是一场误会,庶妹顽劣,有些没轻没重,琉璃早便忘却了,大长公主也请不要放在心上才是,公主赏的酒,琉璃自然要喝,只是却当不得赔罪二字。”说着又抬头微笑道,“大长公主也说过,如今都是一家人了,不过是个磕碰,过了自然便过了,往后的和气才是要紧。”

大长公主看着她明亮的笑脸,只觉得胸口那股闷气又堵了上来,这库狄氏满口说的都是好话,任谁听了都要说她大度识礼,可这样一来,自己把那只剩一口气的库狄二娘赶出河东公府又算什么?只能眯着眼睛笑道,“大娘果然是个肚量大的,倒显得我有些小题大做了。”

琉璃笑道,“哪里的话,大长公主不过是严于律己罢了。琉璃日后也要多向您学着些才是。”

大长公主顿时又有些说不下去,仰头喝下了杯中之酒,慢慢才压下了心头的郁气,目光在席面上一转,重新露出了笑容,“说来今日我把诸位请来,向大娘赔个不是,此为其一,这其二么,还有一件早该交代清楚的事情要跟诸位细细的分说一遍。”

第135章如此厚礼正中下怀

一阵微风从堂外吹了进来,花厅上用亳州轻纱制成的帘帷轻扬时带来的沙沙声突然变得清晰可闻。

临海大长公主的目光在已然屏息静气的诸位女客脸上转了一转,才悠然开口,“诸位都知道,先皇曾将发还的洛阳财产托付给魏国公,后来我与河东公不得已又代管了几年,兢兢业业的就怕落个不是,好容易守约成家立业,这些产业我便都还给了守约。此事诸位都已知晓,原是不必多说的。只是近来颇有些流言,竟说我临海是觊觎这些产业才难为大娘倒教人有些百口莫辩了”

中眷裴的几位女眷相视一眼,都有些纳闷,此事在座之人哪个不是心知肚明?有何值得一说?还是郑氏长跪起身笑道,“大长公主何必烦恼,所谓流言止于智者,这等不经之谈,最多便是播于小人之口,何必理会?”

大长公主点了点头,淡然一笑,“道理自然是这个道理,这笔产业我几年前便已经给了守约,如今来难为大娘又有何用?难道说坏了守约和大娘的婚事,那些田地便能飞回我手中不成?这道理,便是外人一想也能知。守约成亲也罢,不成亲也罢,孤独终老也罢,儿孙满堂也罢,说到底与我何干?也就是我因亲手抚养了守约那几年,凡事多爱操个心罢了”

她意兴阑珊的叹了口气,“如今我不操心原也容易,只是这流言纷纭,说不得何时也会把各位卷将进去,今日有人说我是贪图守约家产业,日后难保不会有人说各位贪图守约的产业。说来当年我将这份产业给守约时,诸位中难道不曾有人说过,这产业原该是洛阳裴氏一族的,不应为守约一人所有?当时我虽然分解过一番先皇的意思,却也说过,便算是洛阳裴氏的族产,守约是宗子,也该由他掌管,由他处置这才算是交割清楚。如今想来,当年我却是做错了”

听到这里,郑氏和另外一位姓刘的女眷的脸色多少有些难看起来——当日她们正是争执得最多的两个,郑氏是众人之首,又收留了裴行俭母子几年,原便是有些想法。刘氏却是因为公公、诸位大伯小叔,乃至襁褓中的长子都是死于王世充的刀下,心里不忿:为何灭族时自家人要陪他们死,这发还财产了却又成了他裴仁基一家之物了?只是此事过去已久,大长公主此时提起这话头,却又是何意?难不成她自己名声有损了,还要把大伙儿都牵进去?还是要反悔当年的话?

大长公主仿佛根本没看到她们的脸色,淡淡的继续说了下去,“我如今才想明白,这世上最怕便是模棱两可。这族产便是族产,私产便是私产,若不分说清楚,说不得什么时候对景便又是一起风波为免日后再有流言纷争,今日我请诸位过来,便是要再跟诸位交代清楚一次,当年这份产业,先皇是因裴都督忠心为国,不幸罹难,而特意发还给守约母子的,与中眷裴其他族人并无干系”

说完,她眼光忍不住往琉璃脸上一扫,不出意外的看见了一张盈盈笑脸,心里冷笑了一声,这库狄氏再是狡诈,到底输在一个贪字,见钱眼开,却也不看自己吃得下还是吃不下目光再随意一扫,只见郑氏在不大自然的低头喝酒,那刘氏眼里已露出了怒色,嘴角不由更是微微一扬,

“诸位请想,先皇当年追封的便是裴都督,之所以将财产交给先魏国公处置,也是因为守约母子当时便住在这府中,否则,焉有让我西眷裴宗长来代管中眷裴财产的道理?后来我皇兄登基,不但再次追封裴都督,还让守约入了弘文馆,圣意如何,岂不更是显然?”

她的话自然句句在理,刘氏却忍不住哼了一声,冷着脸扭过头去,想到当年偌大的一家子一夜之间便只剩下归家祭祖的他们夫妇二人,那般惨淡惶恐悲愤的情形,此时想起依旧历历在目,心头的不由又是难过,又是愤然。

大长公主看着她,同情的叹了口气,“阿刘心中所想,我也知道,当年便是因为觉得你家实在无辜,虽然这些话也挑明了,却没有敲定。原想着守约是你们中眷裴的宗子,我把这些产业都还给守约,便算是完成了先皇所托。日后让他来处置才最是合宜,没想到此次竟有那般恶毒的流言传了出来,既然如此,索性这回我便把恶人做到底”

她的声音已变得一片冷冽:“当年先皇令咱们府里代管的,是裴守约父兄的产业,咱们自然只能还给守约。诸位或者诸位的夫君若是觉得这般处置不对,不妨去请圣上裁决。若是没有异议,日后便不能再说什么那些产业是中眷裴的族产,也省的外人钻了空子,看了笑话去”

堂上一片静默,比适才更是闷了几分。人人心里都有数,临海大长公主这般一说,此事便再无转圜的余地,莫说不可能闹到圣上跟前去,便去闹去了,难不成圣上会说先皇做得不对?自己这些人还能吃到好果子?

大长公主神情淡然的看着下面,半晌之后点头笑道,“诸位既然并无异议,我也便放心了。”说着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目光转向了琉璃,笑容变得温和起来,“说来也是守约有福,因为今日之事,我还特意问了一声,听说洛阳今年收益甚好。大娘原与我那不通俗务的义女不同,是个聪明伶俐的,又有家学渊源,果然便把守约的产业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