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五百年-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噢,照儿,没事吗?”

    最初他坚持出战,朱由检是反对的。但当他说出一句话后,才改变主意。

    “我也是朱家的子孙,如今被逆贼打到家门,难道又要啥也不做,继续找地方躲起来吗?”

    朱慈照在京城大破后,曾经当过乞丐,又屈身在长桩寺,誓不愿再次低头做人。

    何况他对奏充满信心,自信依其计划,必将凯旋归来。

    看见孩子从战场上平安无事归来,朱由检不免释怀展笑。

    “父皇,不光只有我回来。”

    “嗄?”

    朱慈照天真地笑着,回身向外叫喊,两名男儿矮身入帐。

    “你们你们”

    “参见父皇!”

    “参见父皇!”

    万万想不到,朱慈照带回太子朱慈烺及定王朱慈炯。

    父子重聚,彷佛再世为人。

    朱由检不顾孩子身上污秽不堪,双手抱住他们:“可怜我儿是不是吃很多苦?”

    二人只能一直点头,终于放声大哭。

    最是可怜帝王家。

    父子再次回想,当初分别的情况。

    “社稷倾覆,使天地祖宗震怒,实尔父之罪也。然尔父亦已竭尽心力。汝今日为太子、明日为平人,在乱离之中匿形迹、藏名姓,见年老者呼之以翁、少者呼之以伯叔。万一得全,来报父母仇,无忘我今日戒也!”

    可惜朱慈烺及朱慈炯俱失败,连“匿形迹”都做不到,被身边人告密,先后押去李自成面前。

    人,有时候,死去比活着更幸福。

    在大顺军手中,他们连人都不如,失去一切自由,软禁在宫中。

    紫禁城没有改变,却物是人非。

    李自成的爪牙狐假虎威,肆意欺凌二人。

    只要发一句命令,二人就不得不从。

    像这次出征,他们也是被迫跟大队走。

    幸好李自成大败,全军溃散,他们兄弟才有幸逃脱。

    后来向明军表明身份,军士发现后即时保护,再带回来山海关与崇祯团聚。

    虽然很想向儿子互诉近况,但是忆起清兵将至,顿时脸有忧色。

    听到清军旋踵攻来,三名儿子纷纷惊愕。

    “这次儿臣决不再逃,誓与父皇同生共死!”

    “荒谬!谁也不许死!”由检斥喝朱慈烺:“汝若亡,谁能复我大明江山?”

    朱慈照左右打量,问朱由检道:“姨娘呢?”

    “唉,她正正为此事烦恼。”

    “姨娘?”

    “谁?”

    朱慈照提到奏,甚为自豪:“父亲新娶回来的妃子。”

    这说明糟糕透顶,一时朱慈烺与朱慈炯向由检扫来奇怪的目光。

    孩子在受罪时,父亲竟然在外面风流快活,更娶多一位小妾,这样子怎生说得通?

    感觉两位孩子像是望垃圾的视线打量自己,朱由检一瞪罪魁祸首:“照儿,休得胡言!”

    朱慈照耸肩:“不然父亲认为如何说明呢?”

    直接向孩子说,你父亲我有奇遇耶,见到魔女耶!

    对方还美若天仙,胜过人间女子无数!

    开局一老婆,兵马官将银粮装备城市都靠送。

    父亲甚么都不用做,就将李自成赶跑,在山海关称王啦。

    “”

    咦,这么想来,怎么搞到自己像是废物啊?

    朱由检只得以干咳掩饰困窘:“此中来龙去脉,甚为复杂。你们都累了,先好好梳洗休息,有时间再好好交代。”

    朱慈烺与朱慈炯只得拱手行礼,朱慈照引路,三兄弟离开营帐。

    “承恩,陪我出去走走。”

    “是。”

    朱由检心思难安,与王承恩双双步出去外面,在四位侍从护卫下,在关内巡视一圈。

    大战刚完结,四周死伤者众多,根本无法好好照顾。

    原本只有万余人的山海关,兵力更见减少,能否撑得住八万清兵,尚成疑问。

    吴三桂将俘虏抓回来,其中有不少人臂缠白布,意欲投诚。

    经过点算,合万余名士兵,不少更是前明军。

第54章 崇祯十七年四月#023 军师李岩() 
朱由检整副心神都在思量怎生抵抗清兵,正是兵员不足。

    他无意追究明军将士叛国,草率交予吴三桂调配。

    至于其他明军将士,尚有力气的人则搜括战场物资,能用的都捡回来,充实仓库。

    何复至晚上才盘点完毕,返回营帐向朱由检报告详情。

    大量明军战甲、兵器及攻城武器都能回收再用,战马方面有一部份已喝人血,难以驯化,就地格杀当马肉烹煮,以作兵粮。

    遗憾的是粮草与火药全毁,即使将大顺军遗弃的十门红夷大炮搬回来,亦没有充足的炸弹可用。

    粮食方面,山海关城内尚有储备,即使士兵增添至二万多人,短时间内足够食用。

    “火炮不足,将士疲惫,焉能力抗清兵?”

    吴三桂想起是自己招来清兵寇边,不禁低头不语。

    何复曾听过奏提及清兵将至,问崇祯详情。

    “清兵最快将于明晨抵此?”

    朱由检将奏的情报说出来,一室哗然。

    “我军未曾完好恢复,此战势危。”

    “不若末将尝试议和”

    “议和?他们愿意和吗?”

    朱由检起初一力反对,面对外族,明室从来只有一战,绝不讲和。

    奈何现实是敌强我弱,朱由检坚持要打,恐怕徒添死伤。

    “让朕考虑一下,饭后再议。”

    朱由检借吃饭抽袖离席,不需奏明言,他都知道接下来将会是命运的转捩点。

    如果不能力抗清兵,那么他的野望自会无疾而终。

    “不知道奏有没有办法呢?不行,岂能每事烦扰奏?吾为一国之君,宁无计乎?”

    然而走一到数步,又再细思:“她是我妃子,又有契约,自当为我分忧。”

    既想至此,举步至奏的房间去。

    奏不在房间内,朱由检扑了个空,连忙问守卫,才知她正前往收押囚掳的场所。

    自从知道清兵压境,奏左思右想,都没有好主意。

    权具只能告诉她清军的位置、行进速度、移动方向、兵力、武器而不会代为提供战略战术。

    能以少胜多击溃大顺军,主要是借那一场风沙,早有准备及时突袭,顺利赶跑闯王。

    擒贼先擒王,虽然抓不住李自成,亦间接令全军大乱,才侥幸获胜。

    然而大清比大顺强得多,不是农民军为主,八万大军全是精锐,训练有素的满州八旗子弟。

    再加上足智多谋的多尔衮,奏的小花招对他根本无效。

    他可是当世最强武将!

    历史上知名的李靖三千精锐破突厥掳可汗、桓温四个月灭成汉之战、谢安败苻坚八十万大军的淝水之战等等,全部都是可一不可再的机缘与巧合。

    奇迹只能有一次,再来一次就不再是奇迹。

    奏当然能直接变一发核子弹,将清兵彻底夷为尘灰,但那样有意义吗?

    过度展示魔女的权能,确实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民众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

    等同未来世界一些福利主义盛行的国家,因为甚么事都由政府包办了,人民就会耽于逸乐,凡事不是先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找政府解决。

    甚至最荒谬是,自己投资失利,破产、负资产等等,不是检讨自己的过失,而是要求政府赔偿,即可见一斑。

    奏的理想是整个大地的人民觉醒,自己主动起步向前走,靠人类自力突破界限。

    万万不能令他们对自己,以至魔女产生依赖与迷信。

    接下来这一场仗,人类自己要想办法解决,而不能让奏过度插手。

    不能滥用权能,就只能动脑筋。

    偏偏奏的智力智慧,尚不足以算计多尔衮!

    她比别人强,单纯是拥有“全知”权能,可以综合最多情报分析。

    面对李自成之类没文化没文明的人还行,对多尔衮一定无用。

    现代人比古人强,也就只有见识比较多而矣。

    甚至不少人连目光、眼界、学识都比古人差。

    不要轻视古人,他们当中不少人的智慧,比之今人决不会差,甚至更见聪明。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奏想不到好主意,只能找如今山海关内最聪明的人。

    李自成身边第一军师,中营制将军,现在为明军所俘的李岩。

    当初起义军只有区区千人,进河南再打到开封,发展至百万之众,就是靠这位李岩。

    假如历史有如果,大顺继大明坐拥江山,奉为正朔,他必会尊为子房、孔明、伯温之流,位列史上名相之一。

    如今他与一众不愿降明的将士绑在一块,吴三桂派一批兵马包围看守,留在关内空地上。

    遭逢战败,每个人都脸有土色。

    奏负甲袂至,由于“登台发炮”一幕印象太深刻,加之又是独一无二的美少女武将,所以全军上下无人不识“奏婕妤”。

    “参见娘娘!”

    当中不少人其实不太喜欢崇祯,却鲜有人不喜欢奏。

    既是美人,又是仙女,还要文武双全,足智多谋,上哪找这么完美的女人?

    美人总是比男人有更多的特权,故此奏在军中男儿获得不少好感。

    奏很快就找到李岩,顿时正坐在他面前,命左右将士解开其身上束缚,诚恳道:“素闻李岩威名,今得见之,大慰仰慕。”

    李岩不屑戴这顶高帽:“阁下是谁?”

    他只认得对方是抢攻入自成阵中的女将,又闻四周兵士唤其为“娘娘”,却从未听闻大明有此号人物,心中反覆疑忌,未敢抛心。

    奏没有回答,而是身边人代答:“见到奏婕妤,还不下跪?”

    “免了。”奏不想浪费时间在繁文缛节上,直入正题:“不知李先生愿意归顺我大明否?”

    “没兴趣。”

    奏早就摸清楚对方来历底细,对于游说对方十拿九稳。

    李岩,原名叫李信,字岩,名威,河南杞县人。

    自幼生于官宦之家,先祖历代为仕,所以从小就有接受良好教育。

    年青时曾在父亲李春玉在当地经营粮行中主账,适逢连年大旱,饥民众多。

    由于生性慷慨豪爽,正义心强,故自作主张赈济灾民,致使粮行破产。

    破产后就回乡,仍不改侠义之心,加上学识好,名望渐响,故有“李公子”之称。

    很多人以为李岩是军师,一定是文弱书生,这样就大错特错。

    事实上早年他曾与二哥李仲及姑表陈奏廷一起赴千载寺拜师练陈式太极拳。

    才不是肤浅学一学耍几手,而是深造至高手程度。

    不仅参考陈式太极拳,自创太极养生功,又修习十三势拳剑箭艺,名传数省。

    和很多大明子民一样,李岩自小就立志报效国家,跑去考武举人。

    为何不是考传统的科举?

    说来李岩自小思想就与别人不同,他不喜欢八股文,认为这样的考试根本考不出真正的有才之士。

    其时国家正值多事之秋,不如投笔从戎,从武举人起晋身将军,带兵杀敌更实际。

    可惜文官不济,武官亦差不多。

    考科举时陈奏廷对考官徇私舞弊看不过眼,李岩附议,一起举报。结果奸人当然没事,好人定然遭殃。

    李岩等人反被诬告,被迫逃走,后来辗转加入李自成的起义军。

    当初起义,其实只有聚集一班走到绝途的饥民,千余人全是龙蛇混杂之辈。

    与其说“起义搞革命”,不如说是流寇,为温饱而抢食。

    凭李自成这痞货,何德何能成就一番霸业?全赖有李岩这位军师!

    就利害关系上,李岩与崇祯其实没有多大仇恨,加之李自成开始失民心,二人又生诸多矛盾,故此奏有信心可以动嘴说服他投诚。

    “也许先生不知,眼下清兵即将压境。如今山海关将士疲惫,决不能久守,关门势将大破。”

    李岩皱眉问:“辫子兵当真要来?”

    “绝非虚言。”

    看见对方脸上有几分动摇,奏心下一喜,加紧道:“我朝与闯王之争,终是家门内斗。大家各为其主,只图天下黎民所安。然满州与蒙古无异,一旦入关,长驱南下,则中原再复沦丧,重蹈蒙元之灾。”

    李岩之所以帮助李自成,全因为他对朱明绝望。

    极目过处,所有官员尽是一群昏聩无能、尸位素餐的废物。

    他们正经事儿似乎一件也不做,就只会掠夺百姓,欺压良善。

    年年大旱,人不得食,上面还是一味问他们拿钱。

    反而有钱的人满肚肠肥,食得好住得好。

    官员更处处维护有钱人,懒理百姓死活。

    面对这样不公平的社会,前途毫无希望,人生充满无力感时,还能够做甚么呢?

    没有人一开始就想造反,毕竟造反是要杀头的。

    心中对明廷的不满,因为遇上李自成而改变。

    他觉得明朝既然腐朽不堪,也许推翻掉比较好。

    至于为何加入李自成的起义部队,其实只是一时偶然。

    初时李自成还是老粗人,对自己这位能文能武的知识份子非常敬重,很多地方都听自己的建议。

    慢慢由千人至万人,甚至数十万人终于成长到摧毁明朝的强大势力。

    随着发家致富,一步步上位,野心越来越大。

    忘记当初本心,渐渐与明朝那些腐坏的官员没有分别。

第55章 崇祯十七年四月#024 潜龙勿用() 
尤其是自己几番进言,务必安抚前明官绅,巩固根基等等,李自成不仅没有听,搞出追赃助饷,虐杀前朝官勋,甚至放任军纪大坏,纵容官兵烧杀抢掠。

    好的声名是要长年累月建立,但将之摧毁却只是一瞬间的功夫。

    屠城变成习惯后,就再也没有市民归心。

    李自成整天幻想当皇帝,以为崇祯死了,天下就是自己。

    他不仅忘记四方有大西、明遗臣及大清,没有思考如何一统河山,反而叫人准备登基的仪式。

    无论他进言多少次,李自成都不喜欢听。

    其他臣子都是同一样目光,看不到大顺背后隐藏的危机,安心享受眼前的欢乐与荣华。

    “闯王已非当日的闯王,而崇祯亦非过去的崇祯。”奏直言道:“自从京城陷落,圣上一直在民间流浪,早已洗心革脸,决心痛改前非。”

    “娘娘是皇上妃嫔,自当维护夫君。”李岩反问:“崇祯帝真的未死?”

    “当然。”

    “那么之前下葬的尸体,莫非是假的?”

    奏点头。

    “现在是崇祯守山海关,一旦城陷门破,清兵长驱南下,先生觉得京城的闯王还能安枕无忧吗?”

    自山海关一路往西至京城,全是平坦的原野,无险可守。

    关门一破,意味京城亦暴露于铁蹄威胁之下。

    李岩早就叫李自成好好招降吴三桂,先使其安心守关,毋让清兵入京。

    然而他们不听,结果招致今日之局。

    京城去年来一场鼠疫,月前再遭大顺军掠杀,至今仍未复元。

    倘大清入境,凭目前李自成的军力,根本不足以抗衡。

    对李岩而言,李自成怎么样还是其次,最大问题是天下百姓。

    他是为万民谋福祉,而挺身协助自成。

    命运弄人,他不仅救不到任何人,改变不了天下,更令生灵涂炭,甚至趁机令外族乘虚而入。

    汉族在蒙古人的统治下受尽屈辱,后来得太祖复兴中原,才将之赶出去;如今又再来一批满州人,绝非李岩之本意。

    “娘娘的意思是”

    奏站起身,低头迫视李岩:“事关天下百姓,国家千年福祉,岂可再分敌我内斗?望助妾身一臂之力,先抗击清军。事成之后,是去是留,悉随尊便。”

    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李岩以为自己幻听,一时接不上话。

    “绝无戏言。”

    “凭何信汝?”

    “不如说,要用甚么方法,才能令你相信我呢?”

    奏将问题抛回给李岩。

    古来言而无信者多的是,李岩从容起身,一口气提出自己的要求:“将我们全部释放。”

    他指指身后所有人,补充道:“让他们都离开,独留我一人。”

    奏即时答应:“好。”

    “而且我不是当崇祯的臣子,只是以平民身份献策。”

    “没问题。”

    “当击退辫子兵后,我便回去大顺,不准挽留。”

    “一言为定。”

    身后获释放的人,是为证人,他们会将现在的事传开去。

    假如崇祯事后反口,则必遭天下人弃骂。

    再者士兵返回大顺,亦会将山海关的情况报之。假使真的失守,至少李自成有时间准备抗敌。

    最重要是第一点,之后二三点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