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唐-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副足有半间屋子大小的地图右上角,用瘦金字体有力的写着一行大字:“安东山川形势图”
巨大的地图之上,广阔的辽河流域上,诸多河流纵横,然后是起伏的燕山山脉、阴山余脉、千山山脉、长白山山脉等。在这群山丘陵与辽河平原之上,到处都是一座座描绘的城池堡垒,那是大唐的城池。
在这些赤色为底的区域四周,则是奚、鞑靼、契丹、室韦、高句丽、新罗、渤海、东瀛诸国。
看总览全局,镇国军却已经占据了至胜之地,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整个东北之地,都在大唐的铁蹄之下颤抖!
年轻的天子李儇仰头望着这巨大的地图许久,面色渐渐潮红,呼吸不由的急促,胸口不断的起伏。
望着这副地图,少年天子心中也不由的勾起了万丈豪情。当年太宗皇帝御驾亲征辽东,高宗皇帝更是调军征辽十余载,打下了巨大的安东都护府。安史之乱后,大唐早就彻底的失去了安东之地,不但是安东之地,安西、安北等也早丢掉了。
看着这副图,对于李璟,对于镇国军,对于安东之地,少年天子李儇突然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他肃立在图前,久久不语。
田令孜与卢携相互对视了一眼,二人眼中都露出了担忧之色。
李儇回到含凉殿,还在想着李璟献上来的寿礼。
虽然刚才田令孜借机向他提起,李璟自七月之后就向朝廷断了进贡,隐隐有指责李璟可能生有异心,拥兵自重等罪责。不过张泰却出声反驳,并说出了他并不知道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之前卢携和田令孜派了征税官前往登州征税。而且,收税极重,一开始就要整个登州税收的三分之二。
张泰向他解释了李璟治下诸州的情况,虽然有十六州,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新收复之州。就连淄青镇的青淄齐诸州先前也为王敬武破坏一空。而且登州的海贸虽然有些成效,可海贸这边赚的钱,李璟这几年一面拿出大部份接收难民流民,购粮救灾,安置百姓。
一方面,又要做为供军之用,镇国军数次出动,为国征战,战幽州,伐代北,平中原,复安东,这连年的战斗,镇国军都没有向朝廷伸过手,都是用商贸得来的钱供军作战之用。
而且,每年还向朝廷上供二百万贯盐茶铁税款,另外每年还上贡一千二百万贯的钱财。李璟如此的忠君为国,还先生了先前的高骈等截李璟商路,夺李璟商货,封李璟商铺的事情。
这次李璟没有向朝廷进贡,并非李璟不忠,而是眼下辽东灭高句丽之战已经到了关健之时,李璟把大部份的钱粮都投入到了辽东作战,以及在辽东辽西修路筑城,安置百姓这方面了。同时,高骈又向镇国军调兵,李璟又派了四万兵马南下助战,可高骈却又不供粮饷,李璟还得拿出大量钱财供给南下大军。
两面做战,还要在辽东辽西修路筑城,安置大量的移民,因此,李璟手中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
张泰还告诉李儇,李璟已经在登州发行战争债券,向富富借债用兵的事实。
这番话的效果很好,李儇本来就没有怀疑李璟的意思。特别是在看到了那副地图之后,更是对李璟所做的事情热血沸腾。一通解释,立即让他明白了李璟所做的事情。不但对李璟没有上贡钱财不满,反而对田令孜和卢携背着他去向李璟加税之事十分不满。
“陛下,李季玉表示,今年的八九十十一四个月每月还会向朝廷输送一百万贯钱,其中两百万是两税钱,两百万是盐茶铁税钱。至于其它的进献,李季玉表示将会暂停,用这笔钱粮全力支持东北的战争和南下的剿匪。”
很难得的,小皇帝没有多做考虑,就点头同意了。
不过现在李儇考虑的并不是进献的事情,他还为那安东的开疆扩土的战斗所激动。
过了这个应天节,就是十七岁的李儇,可谓正是最热血的时候。宫中的走马射箭,击球斗俄,已经让他渐失了兴趣。当他看到那副山川图的时候,他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如太宗皇帝一样,亲征辽东,驰骋关外,建立一番与太宗一样的不世功业。
他拖着腮帮子,心中思绪如潮。
第649章 朕意已决
长安,含凉殿。
自看到李璟进献的山川地图之后,李儇的的心情就开始变得激动兴奋起来。
他心中想着,李璟也不过比他大了八九岁,而且二十岁前只是一个乡下耕读的读书人。可现在,不但掌握了一支看上去极为有战斗力的大军,而且还屡立功勋。安定淄青牙兵,震慑幽州军头,讨伐代北沙陀,平定中原草贼。现在,又败渤海、破契丹,降服鞑靼、奚,收复了关外辽东大片土地,眼看着对高句丽将发起灭国一战,彻底收复辽河流域。
原本,辽东之地在大唐官员百姓的眼中,不过是一个苦寒之地。当初太宗皇帝亲征高句丽,也不过是为中华子弟复仇,教训不肯纳入天朝朝贡系统之中的辽东蛮邦。后来高宗皇帝虽然花了无数心血力气,才联合了新罗灭了百济与高句丽。可之后的铁勒反唐,吐蕃犯边,使得朝廷无法东西两线做战,加上新罗又叛。最后朝廷终究还是把辽东这块鸡肋舍弃了。
昨天他特意将长安登州进奏院的张宏召入宫中,仔细询问了一些关于辽东的事情。
与这个对着他满怀敬畏的李璟部下谈了大半天之后,李儇对于辽东已经有了新的看法。
如张宏所介绍的一般,当初大唐攻下辽东又从辽东撤回关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吐蕃。然后是南诏。朝廷无法长期两面做战,但是如今的情况不同,吐蕃早已经不似当年那般强悍,自己衰弱无比,处于严重的内乱,根本无力下高原。南诏的酋龙也死了。新继位的世隆也意识到了南诏打的饭都吃不起了,因此一上任就已经寻求和唐朝和议,并且还请求和亲。
西南的吐蕃和南诏这两个劲敌的威胁去掉之后,大唐可谓是松了一大口气。除了这两个对手,西南的土蛮,根本只是癣疾之患。不值一提。
大唐的西面虽然丢了西域,可西北草原自回鹘灭国后,草原也早不是大唐的威胁。
西南西北都已经太平,没有威胁。西域和北方草原也都平静。
可以说,除了还在东南的那群私盐贩子草贼,大唐外面的形势一片大好。
原本东北也一直是大唐的重患之地,契丹、奚、鞑靼、高句丽、渤海、新罗。这都还是有威胁的。由于河北三镇的割据,朝廷失去了燕山一线的进出通道,也失去了对这些蕃族的管制。
但李璟从海上进攻辽东,几年间就已经取得了如此优势,整个大唐的东北局势完全一变。渤海丧胆,新罗更是惊惧不敢过问,鞑靼与奚举族请附,契丹虽桀骜不驯,可现在一面是内乱,一面被李璟痛打。也是根本不足为惧。
眼看着大唐在整个东北将取得完全的胜利后,李儇这个年青的天子都心动了。
太宗虽然亲征辽东,打下诸多城池地盘,但最后能真正控制的没几个。高宗虽然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可最后也不过是用胡制胡。实行的是羁糜之策。也正因此,大唐才会先占后失。
可按李璟的折子和张宏的解释,李璟现在在辽东的形势完全更好。每占一地,都是真正的占据,迁民移民,分地建城、修路驻军,把这块按李璟所描绘的肥沃黑土地所真正据有。
用张宏的话说,辽河流域的黑土地极肥沃,插根筷子都能发芽,而且山林特产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人参鹿茸貂皮矿产丰富。这完全就是一块比之整个河北河东加起来还要富裕的土地,只要花些时间,那就是给子孙永远的打下了大片疆土。
开疆扩土之功啊!
李儇一想到如果能真正参与其中,而不是只是坐在长安等候捷报,就不由的心中热血沸腾。若是他能亲征这片黑土地,那将来在史书上,自己肯定是能与太宗高宗相并论吧。
虽然还刚刚十七岁,但年青的皇帝向来不论是骑马射箭还是击球下棋,都是极为出色的,甚至还练的一手好剑术。有这样的本事,他自然想要在疆场上一试身手。
不过当他兴致极高的将自己的亲征计划与宠爱的伶人石野猪说过后,一向总能让他高兴的石野猪却是吓的面无人色,跪在地上连连请求他打消这个念头。
大唐的皇帝武功其实还都是不错的,这是有着历来的传统。
李家本来说是八柱国家,军事贵族之后。
李虎是北周上柱国,李渊也是隋时的大将,骑射本领极好。
而太宗就更不用说了,大唐唯一的一个正一品的天策上将以及担任过实职尚书令,大唐的天下有半数是他打下来的。做了皇帝之后,还亲征辽东。
其后的皇帝,如玄宗年青时也是十分厉害的,甚至策略了两次兵变。
再其后的肃、代,德宗三帝都是领过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太子,然后的几任天子,如宪宗皇帝、宣宗皇帝、武宗皇帝等,也都是保持着极好的骑射本领。
大唐的长安城几次被兵临城下,甚至几度沦陷,可最后大唐都挺过来了,靠的正是李唐君臣的勇武。
太祖起兵时,突厥人便到过李家的根基太原晋阳。太宗刚即位之后,突厥更是直接杀到了长安城下,有了白马之盟。
而后玄宗被安禄山攻破长安,代宗时又被吐蕃攻破长安,时隔不久,德宗之时,朝廷讨伐四镇之乱,结果抽调路过长安的泾源镇兵哗变,又攻进长安一次。
虽然京师长安丢了三次,可玄宗、代宗、德宗却没一个落入贼手,全都后来反攻成功。
李儇一心亲征,结果连最亲信的伶人都反对,这让他的心情十分不好。
皇帝的应天节刚过,宫中就传出旨意,皇帝召南衙北司两府主要大臣延英殿议事。
政事堂的宰相和南北枢密院、神策军两中尉、宣徽南北院诸太监进殿的时候,就感觉到殿内气氛不对。担任左神策军将军的韩全海,是当初杀懿宗长子扶李儇即位的神策军两中尉之一的韩文约的养子。他今天值班,当初韩文约和刘行深虽然扶立了李儇即位,但最后却被田令孜联合了西门思恭、杨复恭把他们给斗了下去。
韩文约和刘行深两个前中尉封了个国公后早已经没了实权,现在韩全海和刘行深的养子刘季述早投到了西门思恭的门下。找到机会,他偷偷的告诉西门思恭,昨天皇帝在球场上说过有意亲征辽东的话。
“什么?这是哪个大胆的奴才提出的来的,立即给托出去杖毙了!”郑畋被罢相之后,西门思恭在宫中的地位也下降了许多,特别是年纪渐老迈,越发的有人不把他放到眼里了。可说到底,他现在还担任着神策右军中尉之职,他人老不糊涂。北司的几个大太监如此威风,掌握朝政,甚至力压政事堂,说白了还不是因为他们掌握着神策军,更进一步讲,完全是因为皇帝是控制在他们手中的。
如果皇帝真的一下子跑到了辽东去了,那以李璟的眼下的声望和兵势,弄不好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天下各地的藩镇本就是对朝廷阳奉阴违,拥兵自重,这要是天下到了李璟手上,那李璟还不得立即成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
那样一来,这大唐朝廷,还有他们这些太监什么事情?
“这事情倒不是下人挑唆的,完全是皇上自己的想法,他只和石野猪说了,当时石野猪就下跪劝说了。”
“算他还识些理,要不然就别想见到明天的太阳。”说着西门思恭又低声的骂了一声,疾走了两步,与其它几位太监一起走进大殿。他察颜观看,发现田令孜和张泰、杨复恭几个大太监还有卢携、豆卢掾、崔沆、于琮、李蔚几位宰相也全都是一脸的神情严肃,大气都不敢透一口。很明显,虽然皇上想要亲征辽东这事情,皇帝只和石野猪说了一句,可各个大臣显然都在宫中有自己的眼线,那点事情,大家全都已经知道了。
延英殿不是外朝,这里没有监礼官,因此众人没有行大礼,只是简单的行了一礼后,便被李儇赐坐。
李儇给众臣赐坐之后,便走到上首,坐在了他的宝座上。皇帝的姿态看上去与之前并没有多大不同,依然只是一个提前加冠的少年天子而已。但细心的大臣们,也发现了今天皇帝确实有些不一样。起码,若是以往,皇帝是绝对不会主动召集南衙北司的众臣议事的。
“高句丽妄然复国,契丹侵夺我大唐疆土。安东郡王率将士为国征战,十分尽心用力,眼下辽东局势形势大好。”李儇坐定之后就大声的开口道:“李太尉上奏,此次率军出兵,定然为国讨灭高句丽小蛮。不过,朕以为,灭掉高句丽还不够,大唐要把敢挑衅我朝威严的契丹一起灭掉。朕意已决,亲征辽东!”
第650章 帝王雄心
少年天子的话音落下之后,延英殿中突然安静的有些异常。
按理说,李儇说出亲征的话后,不论是南衙的宰相们,还是北司的太监们,这个时候都是应当一拥而上,轮流轰炸,勿必得让年轻的天子把这一脑门的热血给消下去,说服他收回成命。
毕竟,天子东征,这对于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可奇怪的是,延英殿中的众臣,这个时候却全都眼观鼻,鼻观心。似乎皇帝刚才那句惊人的话语谁都没有听见,或者听到他们耳朵里的,只是诸如去别宫避暑这样的话语。
李儇扭头扫视一遍诸重臣,十余大臣一个个都稳如泰山的坐在那里。他来之前,曾经想过许多种他宣布亲征之后大家的反应。他估计卢携等人可以会引经据典,搬出一堆什么圣人之语的话来阻止。也想过田令孜、杨复恭等人可能会拿祖宗家法等来反对。不过有反对也无所谓,他已经铁定了心要亲征了。
可是现在,他已经宣布要亲征,但这些大臣们却给了他一个怎么也没有想到的反应。
“朕意已决,亲征辽东。诸位大臣,一应事宜立即着手准备。”
见到众臣的反应,天子心里反倒是有些忐忑不安了。虽然已经当了四年多的皇帝,可实际上,以前他从没正经理过政,因此对于这些南衙北司的宰相太监们,都是并不在意。但现在。看到他们这个反应,他心中也有些紧张起来。不过,脸上还是一副肃然的表情,加重了些语调,又宣布了一遍。
南衙的政事堂宰相。和北司的执掌大太监们,表面上虽然十分安静,但却十分清楚,眼下的天子看起来十分镇定平静,但其实心里肯定有一座快要爆发的火山。
可以说,天子即位这么久以来。是第一次开口要郑重的做一件事情。特别是以如今天子的年纪,这个时候不管他们说什么,这位年青的天子肯定都是听不进去的。
说到底,哪怕贵为天子,李儇也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年。
那股叛逆的劲头一上来,只怕会越劝越反。
不论是政事堂的宰相。还是北司的太监们,都是人精一样的人物。
他们都不愿意看到天子亲征辽东,但却没有人这个时候出来反对。
年青的天子就是顺毛驴,顺着毛才有可能安抚他打消那奇怪的亲征念头。
“遵旨。”田令孜率先叩拜下去,没有人比他更反对亲征,但也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李儇。先顺着他,行个缓兵之计拖延时间。说不定过些天,皇帝自己新鲜劲就过了,不提亲征之事了。
“臣等遵旨!”政事堂的宰相们在卢携的带领下和西门思恭等太监也一同领旨。
天子亲征不比普通将领出征,大唐出征,不同级别的将领出征也是不一样的。有普通的将领出征,有大将出征,还有大将军出征,甚至有郡王、亲王挂帅出征。而天子出征,所需要的依仗等等就更加的繁琐了。
而且除了依仗之外,还有许多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筹备粮草,点选精兵强将随行。
特别是天子亲征,还得设立随驾的行营官署,得有朝延各部的重要官员随驾,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得到大臣们同意亲征计划之后。李儇都不些不敢相信事情这么顺利的就成功了。接下来,便兴匆匆的表示,这次出征一切从简。
从长安调两万神策军就足够了,而且他还特别提出,不需要宫人随驾,宫中内侍随驾者在一百人以内。至于随驾的臣子,也尽量少带几个。按他的计划,是要从河东、洛阳、宣武、忠武沿途诸将,再抽调个三万左右上过战场的精锐之兵随驾入辽。
田令孜提出还是尽量带神策军,可李儇却似对神策军并不大喜欢,坚持只带两万神策军,然后从沿路调三万兵马随驾。
“朕亲征的诏书今日就要诏告天下,用八百里加急通知安东郡王。”李儇现在是巴不得能够明天就立即就赶到辽东,然后后天就率军灭了高句丽,大后天再灭了契丹。若是有机会,再回头把渤海和新罗一起给灭了,自然就是最好了。“新年之前,朕就要凯旋,在长安庆功!”
听着年青的皇帝的话语,诸大臣都暗自摇头。还没出征呢,就已经算好了归期,这岂是真正的兵家所为?从这里到辽东,五千里之遥,光路上就得走了个把月。现在已经八月,想要短短两三月时间灭高句丽再灭契丹,然后返回长安庆功,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