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冰人幽灵-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厚的根源和基础。
5、选集《梦之终结》(The End Of The Dreams,集于1975)
作为一个整体的构思,冈恩很快又续写了上一部书中的几个中短篇,这就是其第五部选集《梦之终结》。在前言中,冈恩论述了关于科幻小说意义或者说使命的话题。
小说或者说虚构的故事往往是关于某种愿望不能得到****的,人们总是乐于看到过程中面对的曲折。而在这部书中,冈恩要描写的是梦的终结,也就是一种末世。
末世论,主要是关于死亡、再生、不朽、现世生活的终结、审判、来世等等话题,当然在一些宗教影响不大的文化中并没有很强的末世情结。不过这些都可以作为科幻小说的题材,而在这个意义上,科幻小说就有着一种宗教性的意义,有时候担负起传教的责任。末世,也就是在未来最终要实现的梦想,这恰好就是科幻的出发点。因此也可以说,科幻小说是一种关于现世的宗教或者说哲学观,包括人类如何衡量万物、人类最终的使命也就是认识宇宙。科幻小说正在为我们提供现在唯一可信的描述,关于我们的终结和宇宙的消亡。
冈恩认为第一个引入“末世论”的作者是C&;#183;S&;#183;刘易斯,在1966年出版的《外面的世界》一书中收录的《论科幻小说》里,刘易斯论述了末世科幻小说的价值,大意为这类作品表述了我们对自己所处宇宙之中地位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是不无裨益的。在探求末世的过程中,科幻小说探索着极限,进步的理想变成了极端的梦想,而当我们讲述一个明知不可能的梦想时,形成了幻想作品,当我们在现实语境中诠释梦想时,就产生了科幻小说。这就是另外一种科幻小说的定义了。
在这一探求的过程中,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人们不仅将秩序加于现世之上,而且反过来认为现实真的具有这样的秩序,于是描述变成了我们眼中的现实。同样的,科幻小说作为相应的,尤其还是通俗的文学,带有更强烈的简单化色彩。就好像行为科学设计的实验,力图限制除了主题之外的所有因素,然后观察其发展结果。它摒弃了外部的附属物,描绘一个简单的情景,用基本形态描绘事物,对人物进行类型化的刻画。一些批评家认为这是科幻小说的缺陷,但是刘易斯对于这种论调不以为然,并且认为这反而是科幻小说的特色。因为只有在普通的背景中,才能体现特殊的主题,都繁杂的故事里,不可能有鲜明的艺术效果。刘易斯进一步将科幻小说分为两类:从现实事件推知和从离奇事件演化而出的故事,也就是“如果这样发展……”和“如果发生这个……”。这两类的代表也就是海因莱茵和阿西莫夫。不过实际上大部分小说都兼有两种类型。
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冈恩提出一点,科幻小说的选材正在越来越远离现实,而读者更需要能够理解的作品。因此他选了这些更具有现实意义的题材。
《宇宙是一个寂寞的地方》讲述了人类在宇宙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和《黑暗中的洞穴》相比,更是推测而不是可能性,更像一个神话故事或者说末世宣言。
《快乐之旅》延续着《快乐医生》的故事,而所探讨的不仅是幸福,还有现实本身的性质。
《长生不老》续写了《新血》的故事和思考,其中心仍然是讨论长生带来的社会效应,但是带有更多的猜测和思考。这也是一个对于人类能否准备承受永生的代价的思考。
梦终结的地方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因为人才刚刚醒来,冈恩最后这么说。
6、《人类之声》(Human Voices,集于1993)
最近的一部选集就是这部《人类之声》,汇集了冈恩最近二十多年的作品,体现了一个已过中年作者的眼光和思想。冈恩认为自己早期的短篇小说受那些科幻杂志和文集的影响,主要是出于作家的角度来写的。而在写作本书中的作品时,冈恩还同时担任着不同的繁忙工作:编辑、教师、部门主任、教授、军官还有丈夫和父亲,这些作品更是出于兴趣而不是考虑能否卖掉。
所以,冈恩自己都很难给这些作品归类,而且也都没有很顺利地卖掉。在前言里,也没有特别提出什么有关的情况。所以,我在这里也就只能简单地介绍和短评一下其中的作品。
《夕阳园历险记》最初是为了给授课的学生写个作业范本,但是最后冈恩决定把它卖出去,也能证明他所讲授的东西是有价值的。可是,科幻杂志认为这不是科幻,而主流期刊表示不刊登科幻,直到1968年遇到了哈里&;#183;哈里森才被发表在他编辑的短篇小说集中。故事看起来很简单,一家三口开车到父母住的老年城镇去探望他们,却发现老人们不满于自己的过去,打算通过教唆小孩进行报复,于是在一场冲突后他们逃离了那里。但是当读者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却会发现更多的疑点。老年人为什么要聚居在一处?他们的行为真的是作者所描写的那样还是被主角的视角所扭曲呢?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篇科幻小说,作者试图改变的现实是哪个地方呢?他究竟是关心老年问题还是在这个面具下面怀疑我们自己爱的能力呢?这些问题都留给读者了。
《人类之声》继续了《监听者》的故事,倾听天外信号的计划仍然在不断地前进,但是面临着关闭的危险,这时候,他们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就。这一整部《倾听者》我将留在最后用最好的词汇来赞美,作为我对冈恩的致敬和总结。
《过失难免》是另一篇精心构造的短篇作品,初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描写灾难的故事,旧金山市长面对即将来临的地震和难以准确的预报,是否疏散的决定让他不堪重负,做出了违背自己道德的行为,而在他宣布疏散之后两周,随着人们回到城市,他坚定地不再进行疏散,两天之后,大地震来临了。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人是传统意义上的胜利者,所有的人都承受了失败和命运。然而作为一篇科幻小说,当我们把故事放到“人类处于灾难之中”的语境中,舍去那些幻想的英雄主义和美好结局时,最会发现这是一篇在现实世界中凸现人类最光辉的努力的祭文。当我们放弃高于现实的道德预设,将作品中的人物当作我们自己的时候,他们呈现出的真实和高大是我们确实可及的。那些无奈而谨慎的科学家、大街上或麻木或愤怒的世人、因为成长而困惑的陌生少女、以一己承担世人命运之决断的市长,他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活下去。而在这之中,主人公以自己的选择完成自己了对人之所以成为人的诠释。当自己面临选择,需要决定千万人的生死时,他首先试图逃避这个责任,让这个肮脏****的城市自生自灭,逃避开每天担任的职责——尽管那让自己志得意满。而这个少女的出现让他压抑着的对人类的信念再次萌生,也让自己找回了可以拯救人类的自信心。虽然他对她没有感情,但却被她背后那些文化甚至说人性的内涵所吸引,而这种吸引不是偶然的,是他的深层信念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出口,一个不属于自己日常生活不属于他所熟悉的世界的出口。这种“她者”的存在于这里虽然是第二性、附属的,但也是更深层意义上原初性、根本的人性。通过这种自我的救赎,他找到了自己行为的根本合法性,从而做出了决定。但是作者并没有停止于展示人类的行为动机,而是接着发掘下去,接着显示出来下面更深层次的主题。在“灾难”的语境之中,任何行为最终都会导致灾难,行动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一哲学性的问题,因此小说中最后的决定不但耗费巨大而且就其出发点来说毫无意义。但这一决定在现在特定的过程中,展示出一种只能在人性的语境中成立的意义,因为在做出这一选择的时候是在试图拯救我们最好的部分,这是人类自己对自己的肯定和救赎。
面对自然的力量,我们虽然可能或者根本就是无力的,但是我们至少能够认清自己的价值,试图保留这种价值,也就是我们自己存在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这部小说,可以算作冈恩对人性最美好最深痛的颂歌。此外,作者也许还要告诉我们,我们承受的灾难不是或者说不止从自然而来,我们自己选择了我们自己的承罪之路,我们所能和所应该承受的更是我们自己的未来。
《罪孽深重》是一篇强调戏剧性的心理小说,在同样强调心理学的意义上,可以算作《过失难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故事的内核令我想到了菲利普&;#183;K&;#183;迪克的《少数派报告》(说个题外话,这个被广泛使用的译名我实在是不喜欢,不过我也想不出好名字),设想未来某种预防犯罪的机制在发挥着作用,而冈恩关注的更是其所带来的社会意义和心理影响。故事的主线仍然是冈恩式的齐头并进会于结尾,事关一次有罪判定的始末,做出决定的法官不断在为自己可能的过失寻找合理的解释,认为对自己爱人判决不公的青年试图进行上诉,最终两个人都体验到了自己的负罪感。
在这篇小说中,“负罪感”是理解的关键词,围绕这一心理活动展开的种种辩解和行为展现了一幅祥和而又令人不安的社会气氛。遗憾的是,我没有足够的心理学知识去分析这篇小说的心理学意义,只说说我对这篇小说的印象而已。在阅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我浮现出两部作品的意象,一个是上述的《少数派报告》中的预防犯罪,另一个是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其中提到惩罚的展示意义。也许这可以成为理解本文的两个入手点吧。
《太阳之子》是冈恩作为电视剧本而创作的,但是却没能成功。冈恩觉得似乎是太短了不够拍摄成剧,于是索性又写了其他的五部,最后结集为《危机》出版,就算是偷个懒,我索性在这里将这本书一并介绍了。
我手里的《危机》是由吴定柏主编,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五本一套中的一本,这套书我没有买全,现在深以为憾。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冈恩介绍了所有六部小说的来源,本来是作为剧本来写,从技巧和人物、情节的安排都采用了适于改编的方法,但是却没有实现这个目的。这些短篇的特点是采用现实的紧迫问题作为题材,对之提出同样现实合理的解决方法,而且没有将主人公作为全能的超人,而是定位于“催化剂”的角色。当然,在我看来,这些作品作为小说并没有太过突出的优点,但是作为连续的作品——比如影视,则弥补了科幻影视着重营造氛围和特技效果,不重视人物和主题的缺点,而且通俗而有效地向受众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你们对现实的思考和选择是重要的,不要忽视自己的作用。也许是因为历经世事的冈恩对于人类更为耐心,也许是作品出现的年代仍然残存对科学的坚实信仰,但是在如今科幻作家只是关注技术奇观、更多描写社会道德沦丧、远离现实生活****技巧的时代,这是一个科幻作家所能做出的最真诚的努力和对恶俗的回击。
在这里我要再回到前面论述《罪孽深重》的地方,因为在我重新翻阅《危机》的时候,在最后一篇中看到了有关负罪感(书中翻译为内疚感)的讲解,似乎是作为对那篇文章的背景介绍和自我陈述。在这里我不详细解释心理学,何况那方面我也没什么了解,而是想到成为一个作家,就意味着将自己的所知所会统统都呈现到作品中,很多时候都要反复使用一些自己特意留心的意象,就如同潘海天的建筑概念、韩松的地铁情结、刘慈欣的宏大工程一样,每个人的作品都有着独特而不可或缺的标志,而只有形成了这种标志,作者才算达到成熟的阶段。或者开玩笑地说,这其实只是冈恩一个题材卖两次的一次例证而已。
回到《人类之声》这本书来,下一篇《冰中少女》是一篇后灾难小说,和其它同类作品相比,本文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片断。其实,这部小说是冈恩在创作《危机》同时写出的,更像一个段落或者说草稿。但是其中的内容并不粗糙,所表达的情绪和思想也很完整。故事很简单,地球新的冰川期开始时,社会分崩离析,人类面临劫难,一个劫后独身的男人在冰中发现了一具少女的尸体,这使他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找到了自己活下去的动力,最终走向希望。这个故事的手法有些类似《过失难免》,其中对人性和人类未来的希望也是一脉相承。
在前言中,冈恩说《未来人》是另一种形式的《夕阳园历险记》,要不是这种说法,我还真是没看出来这种相似性。虽然这样分析起来未免有些先入为主,但我所不能看出的又岂止这一点呢,所以还是相信存在这种相似的好。如果对照《夕阳园历险记》文来看的话,这篇小说却是存在某种内涵上的雷同,都是讲述人们对于过去/未来产生了某种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概念,从而开始改变对现实的看法。如果硬要讲的话,他们在外表上也有雷同之处,例如讽刺性的会议、结尾处骚乱的场面、对于问题的回避,不过在风格上两者还是区别不小的。《夕阳园历险记》的基调是现实主义,而《未来人》则在一个严肃与荒诞交叉的场面中表现主题。
我还有一句要说的是,当我接受了这种两者类似的判断时,想再跳出来看看两者的不同之处就很不容易了。批评者的难处,正在于此,他总是既要试图没有偏见又要带有合理的分析角度,这似乎要让自己成为两面派。
《特异肢解人》是一篇小品故事,由某句名言延展而来,很有些怀念阿西莫夫的《日暮》的意思。不过文章并没有什么精妙,算是科幻故事中的另类,用以调剂严肃的气氛还是很有效的。
《魔法回归》是那种典型冈恩写法的模糊故事,很难说多大程度上算作严肃的科幻。他自己倒是很愿意把这篇作品归类到科幻中去,据说理由是“考虑到某种实现的可能性”。其实,我认为其背后的深意不在于此,因为作品所关注的不是魔法或者说科技,而是这种改变对我们世界的作用。文章的所有内涵都在最后一段话中表达出来,其担心的不是魔法的真实性或者能否被科学所揭示,而是担心建立在科学和技术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将会失控,一切都只能由某种命定的魔法能力来决定。
《变异奇人》是对阿西莫夫《两百岁的人》暗中的一次致敬,这一痕迹可以从故事的时间和人物名称上找到——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冈恩自己在前言里是这么说的,否则我又怎么会知道呢。
《时光透镜》仍然是一篇致敬文,同时还是冈恩对现在流行的反思潮流的回应。所谓反思潮流,也就是对过去的作品或作者进行发掘,讲述其背后的虚构故事,从而不但对现实而且对科幻小说本身提出思考。
这一本选集在我看来最明显地代表了冈恩的特点和兴趣,既有严肃精巧的纯正科幻,也有随意轻松的小品,而且每一篇小说都体现出作者对科幻小说的深厚认识和独特理解。如果说要推荐一部总结式的选集,当属此书较为合适。
至此,这六本选集已经介绍完毕,读者们想必已经对冈恩,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其写作风格和关注之处有所了解,而接下来,我将对手头所有的冈恩长篇小说进行详细的评述,将完整的冈恩作品展示给大家。
二、冈恩长篇小说评述
1、 初试身手的双发太空剧
冈恩最初的两本长篇是《堡垒世界》和《星际桥梁》,足以验证其才华和精力的是,这两本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作品于1955年同时创作和出版。在后者的前言中,冈恩提到了这两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在1955年来看是艰难而且所获甚少的工作,两者耗费了半年多的时间,一共只拿到了750美元(后者是和杰克&;#183;威廉森合著,稿酬平分)。由此,冈恩才想到要把小说构思拆分成更多的短篇,发表之后再结集出版,而且美其名曰“冈恩法则”:“卖它两遍!”
作为冈恩最初的长篇作品和最后的太空剧,这两本书得到的声誉和他们的水平似乎不太相称,不过倒是有些类似冈恩本人的境况。科幻界对它们没有什么印象,但是读者和书评家则反响不错,有几个科幻作家甚至是受到《星际桥梁》的影响而开始写作科幻,而《纽约时报》的书评也将这部作品奉为更像是阿西莫夫和海恩莱恩合作产生的经典作品。
当然,这种说法作为严谨的读者只能一听过耳,毕竟从太空剧整个发展历程来看,他们的作品还不能算作重要的作品,这就需要略述一下太空剧的简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