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升职记-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自家老爷可是一个刚烈性子,在苏州府推官任上就斗倒了应天巡抚李涞,而在山西道监察御史任上更是直接驳回了中旨,虽然这两件事让袁可立名动天下,声望至今不坠,但也不知道因此得罪多少人,甚至因此闲居二十余年。
而现在得罪这位柳鹏柳通判可不仅仅是在野闲居那么简单,搞不好就要死无葬身之地,只是袁可立却是说道:“没错,颜神镇是青州府地方,但是出京之前,阁臣特别交代过,我到登莱当巡抚的话,青州很有可能来属登莱。”
东三府浑然一体,但是现在设置登莱巡抚却只专辖登莱两府青州不予,所以陶朗先在任上屡受柳鹏牵制,最终只然黯然收局。
鉴于陶朗先的前车之鉴,阁臣与兵部、吏部、户部都认为登莱巡抚以后可以考虑兼辖青州,与柳鹏抗衡就有了本钱,那么袁可立格外关心这颜神镇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且袁可立总觉得这颜神镇其中大有文章,不管是钟羽正还是杨观光都对颜神设县的问题含糊其辞,都说嘉靖三十七年王化贞在颜神镇筑城以后,又移安乐巡检司于颜神镇,颜神镇的局面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现在不但有三十多名弓兵维持治安,而且官民随时都可以退守石城,连以往每年会在颜神镇常驻数月的青州兵备道现在都改驻府城,很少到颜神镇来,但是袁可立总觉得其中肯定另有玄机,不然钟羽正与机观光就不至于那么遮遮掩掩。
只是有钟羽正等人随身陪同,袁可立自然玩不出微服私访,只不过他一路过来收编了几十个精壮家丁自然不是让他们白吃饭,这些民壮既然一度落草为寇,自然属于到哪里都有一手本领的人物。
虽然他们当中并没有颜神镇民,但是袁可立吩咐下去,他们自然要尽心替自家老爷办事,在颜神镇有亲戚朋友的几位家丁第一时间就溜出去访朋拜友,帮着袁可立打探消息。
很快就有形形色色的消息传了回来,钟羽正所说的并不全面,虽然颜神镇设县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却有十足的迫切性。
颜神镇距离县城实在是太遥远了,将近两百里的距离让镇民每年解纳钱粮的时候不堪重担,颜神镇本来就是山多地少,每次解纳钱粮的时候都要从其它地方用真金白银购买粮食,然后翻山越岭将近两百里去县城解纳,结果明明只需要缴一石官粮,实际付出却至少是五六石官粮。
在这种情况下,颜神镇的钱粮解纳就由县里的几家大户包揽了,解纳一石米豆的任务,你只需要拿出三四石米豆,他们就帮你搞定所有问题。
第716章 设县之害()
但是对于升斗小民来说,一石钱粮要至少拿出三四石甚至更多的钱粮,自然是不堪重负,他们觉得与其翻山越岭到两百里外纳粮,不如在颜神设新县,就在本地解纳钱粮为好,至少能节省下一半的消耗。
所以从正德到万历年间,颜神镇设县的问题已经反复了至少四五次,但是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最后以在颜神镇常驻捕盗通判与巡检司并修筑石城而告一段落,但是颜神镇赋重役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颜神镇民不但要多交至少三四倍的赋税,而且还要两处应役,既要承担县里的力役,捕盗通判也可以随意调遣民夫,可以用苦不堪言来形容。
而现在柳鹏的龙口势力又渗入了颜神镇,虽然不象莒州、诸城那样公然设置捐务局、巡防队,操持地方一切,当时的刘氏商行却从柳鹏手里领到了一把百剑盟的盟剑,从此替柳鹏与龙口出面掌握着这处兵家必争地方之地。
虽然龙口与柳鹏给颜神镇带来了很多福利与好处,但现在柳鹏与龙口在颜神镇说话特别管用,要调人就调人,要调银子就调银子,随时能聚啸起几百人马,甚至还开设了一处北海钱庄把持颜神镇的钱脉。
郭管家立即提醒道:“刘氏商行?我现在住的就是刘家大院啊。”
袁可立已经明白过来了:“颜神镇是通省大道,兵家必争之地,决不能落入龙口之手,此地必须设县!”
现在柳鹏是登州人,现在登州已经是柳鹏的一言堂,据说那里的官员上任首先不是拜见知府,而是要拜见柳鹏并得到柳鹏的首肯才能去上任,不然就会在地方上被完全架空。
而莱州府的情况很糟,昌邑、高密以及靠近莱州府的青州府诸城县、莒州已经完全是柳鹏的地盘,柳鹏不但把持地方事务而且公然设置捐务局与巡防队,其它州县也多有依附柳鹏者,甚至连地方上的头等缙绅都投靠了柳鹏。
在这种情况下,袁可立与许多朝中有识之士都觉得一旦生变的,登莱两府纵然不是无可救药,但肯定是地方糜烂,能不能平定登莱之变,关键还是在青州府。
青州府有衡王有营兵,自然大有作为,但是袁可立觉得一定要考虑最不利的因素,如果青州不利的话,那么下一步争夺的关键就是颜神镇。
颜神镇如果稳若泰山,那么乱局就被控制在东三府之内,不至于影响天下大乱,可颜镇神如若有失,济南首当其冲,到时候肯定是全鲁糜烂的局面。
正是想清楚这一点,袁可立才觉得不论如何,颜神镇必须立县!
只要颜神镇立县,那么国家就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刚想到这一点,那外面有人压低声音说道:“抚院,我哥来了!”
说这话的是袁可立新收的一员家丁叫赵大响,本是章丘良民,祖上还出过贡生,因为饥寒交迫不得已落草为寇,但是他搞清楚袁可立的身份之后第一时间就纳头就拜,想在袁可立这边作出一番事业来,所以办起事来特别积极。
他找来的并不是亲哥,而是他的一个远房堂哥,他们家在颜神镇已经住了七十多年,最最熟悉颜神镇的情况,
而且他这位远房表哥据说还是颜神镇的地头蛇。
只是听到赵大响的大致来意之外,不由大惊失色:“这事我得亲自跟您家老爷,别人都不如我清楚,只有我亲去谈才最合适。”
只是赵大响却为难了:“可是那位钟老爷盯得很紧,我家老爷呆在刘家大院,哪有机会过来跟大哥你谈事!”
可是沈穆年却是信心十足地说道:“大响你先回去,不过是刘家大院而已,我自然有办法!”
结果赵大响刚回了刘家大院,沈穆年已经直接爬墙进来了,而袁可立对于这位有着一身鸡鸣鼠盗本领的赵穆年很感兴趣:“请问赵壮士为何而来?”
沈穆年当即说道:“听说这位老爷要问颜神设县之事,沈某虽然常年妙手空空,但是也是颜神镇民,所以想跟老爷说上几句真心话!”
赵大响这才知道,自己这位远房堂兄居然是一个窃贼,只是听他这话觉得自家堂兄应当至少懂得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
而袁可立听过沈穆年的回答就知道赵大响并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当即问道:“那你知道本官是谁?”
“我弟弟没提老爷是谁,但是依我看,颜神能不能设县,大人应当能做主!小人代表颜神镇民向大老爷死谏,颜神一镇万万不可设县,一旦设县,颜神必不为朝廷所有。”
袁可立没想到沈穆年居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他当即追问道:“这是为何?我听说李攀龙说过颜神可城而不可规为县,盖以官具而民匮而险不可用,莫不是与民争利的缘故!”
沈穆年却是摇了摇头说道:“颜镇设县,本来是官民两利的好事,颜神一镇,官府忧于鞭长莫及,民则解粮无路,若设新县,可用通判、巡检、兵备道等旧官署,无须新设官署,而颜神每年解粮所耗之银不下十万,足以供养新县官吏,李攀龙先生所言虽然写入了府志,只是为了糊弄上峰而已。”
袁可立兴趣越发越大,他没想到沈穆年居然说了这么多设县的好处,当即问道:“既然官民两便,那颜神为何不可设县?为何一旦设县则颜神不为朝廷所有。”
沈穆年当即说道:“自正德以来,当道者欲于颜神改镇设县已经五六次,而且改镇设县之事官民两便,但是每每半途而废,自然因为既设新县,则颜神不归青州,必改归济南府。”
“嗯!”袁可立已经明白过来了:“我这次到颜神镇来,据说济南府一亩地只需要二百文甚至一百八十文,而颜神镇附近一亩地至少八百文,稍好的山地都要千文以上,莫不成赋税有别?”
“对,老爷说得很对!”沈穆年当即答道:“老爷说得太对不过了,就是这个缘故,西三府有养马之役,有河夫之役,还有各项杂役,加收辽饷之后,东府西府更有天壤之别。”
虽然颜神镇归属于青州府,但是从地缘与历史来说,如果颜神改镇设县必然归属于济南府,如果归属于青州府的话,距离府城实在太远太远,可以说是设县不但毫无意义,而且大大增加了颜神镇的负担。
可是归属于济南府之后,那么以往颜神镇享受的一切福利政策都成了过去,别的不说,光是一个养马之役就让颜神镇士绅望而退步。
沈穆年继续说道:“当年设县的时候,有前辈说过颜神愚民恐因济南养马,惟奏内除此一县马政,则人人乐从,关键济南府是县县养马。”
说济南府县县养民可能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但是济南府诸县之中只有历城县是府城兼省城所以才免以养马,其余诸县都有养马之役,每年因为养马必须承担数千数万两白银的支出,特别是章丘县的情况更为严重。
而颜神改镇设县到了济南府以后,那肯定避免不了养马,一养马就必须承担数以万两的消耗,而且除了养马之外,济南府还有形形色色的种种消耗,等于把设镇改县的所有好处全部抹消之后还多了过万两白银的消耗。
而更重要的问题是辽饷支出:“现在东府与西府虽然都有辽饷,但是东府是西府的一半都不到,现在柳氏为什么能在颜神镇立足,不就是刘氏商行争取到了百剑盟的盟剑之后,把北海钱庄的分号引进来,虽然整个颜神镇每年解纳的钱粮不变,但是事实上却是给颜神镇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虽然刘氏商行在其中上下其手捞了不少好处,但是颜神镇的总体负担却没变,顶多是稍稍增加,而与颜神镇咫尺之隔的济南府地区负担却增加了几乎一倍,至少增加了五成以上。
袁可立已经明白过来:“如果颜神改镇设县,那么每年解纳的钱粮至少也要增加五成!”
“五成起步,一倍也不意外!”沈穆年回答道:“如果这么一折腾,那就等于颜神民心尽数归附柳氏,颜神不为朝廷所有。”
说到这,袁可立已经明白过来:“那依沈小弟的看法,那朝廷应当如何处置颜神镇?”
沈穆年却是犹豫了一下,好一会才说道:“这话恐怕会犯些忌讳,不知道小人该讲不该讲?”
袁可立扫了沈穆年一眼,突然问道:“沈小弟与刘氏商行关系如何?”
沈穆年当即答道:“小人是做妙手空空生意,刘氏当然不喜欢兄弟这种人,但是兄弟今天所言都说出自公文,决无半点私心,只是小人所说的话,于朝廷于颜神镇虽然都有莫大的好处,但是会有损于老大人的官声。”
袁可立却是笑了起来:“我的官声不要紧,你有什么想法,只管说出来便是!”
沈穆年鼓足勇气说道:“那小人就冒然说了。”
第717章 完颜若雪()
“现在颜神镇官民皆苦于路途艰难矿盗多发,而柳氏既不能在颜神镇设捐务局又不能设巡防队,只有刘家凭借个人关系从海右会请到了一把盟剑。”
听到袁可立有点不明白:“百剑盟是怎么一回事?海右会又是怎么一回事?”
他虽然上任之前特意打听过登莱的形势,但是只听说柳鹏在登莱霸行霸道,直接架空了前任登莱巡抚陶朗先,但是柳鹏具体怎么架空陶朗先,他却是不大清楚。
沈穆年费了很多嘴舌把现在东三府与龙口的固体情形讲了一遍,然后才说道:“凡是设有捐务局与巡防队的地方,完全是由柳鹏与龙口说了算,凡是不设捐务局与巡防队的地方,柳鹏与龙口就只能当半个家。”
果然是无法无天,难怪一个小小通判能把陶朗先直接架空了!
袁可立当即问道:“既然龙口公然设立捐务局与巡防队架空官府,地方有识之士怎么不加阻止?”
对于大明基层来说,设立捐务局与巡防队可以说是釜底抽薪捭段,遇到这种情况地方人士的第一反应肯定使用一切手段加以阻挠,可是现在却是柳鹏在东三府很多地方都设置了巡防队与捐务局,把持地方财政与武力,可是地方上的有力人士却似乎没有阻止的意愿。
“龙口若是设立捐务局与巡防队,地方上的强力人物欢迎还不来及,怎么会出面阻止!”
至于原因沈穆年很快就说清楚,有了捐务局与巡防队以后,地方人士不但获得龙口主要让出来的莫大好处,而且还凭借捐务局与巡防队对抗官府分享地方权力。
沈穆年就说道:“咱们颜神镇若是能设立捐务局,县里的苛捐杂税至少能减个两成甚至三成,刘氏商行为什么要争取那把百剑盟的盟剑,不就是因为拿到这把盟剑以后,以后他们刘氏商行每年能少交将近一半的苛捐杂税!”
说到这个沈穆年就把自己的说法说出来:“现在柳鹏与龙口鉴于形势,不敢在颜神镇开办捐务局与巡防队,我们不如来个釜底抽薪,抢先把捐务局与巡防队办起来,既然可以让老爷大有收获,而且让柳氏在颜神镇找不到任何机会!”
袁可立现在知道沈穆年为什么说他的建议会“有损官声”,光凭沈穆年这么一个小毛贼肯定不能在颜神镇搞捐务局与巡防队,非得他这个登莱巡抚出面支持不可。
可是他这个登莱巡抚直接出面支持的话,这件事的性质恐怕就变质了,而且不管是沈穆年还是袁可立,既然借着这机会控制了颜神镇地方,那么多多少少都能借着这个机会落得一些好处。
袁可立当即问道:“沈小弟,你确定在颜神镇这地方搞捐务局与巡防队没问题!”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
沈穆年拍着胸膛说道:“只要老爷您肯支持我,别说是捐务局与巡防队,就是再设一个扫叶楼都没问题,咱们可以好好搞,即使不通过北海钱庄,到时候颜神镇每年解纳的钱粮能大体不变,略有下降,我与老爷您都能落得不少好处!”
“不通过北海钱庄?”袁可立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沈老弟,这事搞不成的,我倒是有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沈穆年十分好奇地问道:“不知道贵人有何见教?”
“你不如走一趟扫叶楼,争一争这百剑盟的盟剑!”
说到,袁可立脸上的笑容显得意味深长。
春夏之交的光阴是一年最好的时光。
完颜若雪觉得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错,她咪着眼睛享受着这明媚的春光与天地间的蓬莱生机。
她现在已经离不开汉地的一切精致生活与享受,她觉得如果回到建州那个连纸张供应都保证不了的蛮荒世界,她会彻底发疯。
现在这种精致的生活,才是她想要的一切,她很多时候甚至忘记了自己出身于女真乌拉部,本来是皇太极的正福晋,大家都称她乌拉福晋,而是完全习惯于完颜若雪这个全新的身份。
倒是她身旁的折婉儿倒是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她虽然同样靠在摇椅上,却打着小扇说道:“若雪,玉蝉儿又把我们出门散心的事情打回来了,说是来了一个十分厉害的袁巡抚,让我们在这小院子好好呆着,等风头过了再说,我不信了,这个袁巡抚到底有多厉害!”
虽然她们两个人都被柳鹏赐了汉名,一个叫折婉儿,一个叫完颜若雪,大明朝甚至一度给两个女人诰命,但是她们的身份依旧是十分敏感,不但不能去金州与柳鹏小聚,甚至连离开龙口甚至这个院子都得张玉蝉同意才行。
事实上除了江清月与谷梦雨,柳鹏家里几个女人都归张玉蝉管,不管是月钱还是谁去金州与柳鹏小聚,或是其它事项,张玉蝉往往可以一言而定,特别是折婉儿与完颜若雪,张玉蝉不肯同意的话,她们俩一步也挪不动。
“这样也挺好!这院子虽然小了点,但也很精致!”
完颜若雪本质是个宅女,她并不觉得禁足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她告诉折婉儿:“反正在哪不是过日子,只要吃好睡好,身边有一群奴婢侍侯着就行了!”
一方面完颜若雪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高,另一方面她又更愿意享受快乐的宅女生活,而且虽然现在成了柳鹏的女人,她身边的奴婢数量一点也没有减少,生养了女儿也有好几个奶妈侍侯着,而且柳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