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主三国-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孔融遇王匡,劝了一下;鲍信遇王匡,亦劝了一下。王匡均表示心领。

    退回的三支军队将至洛阳,迎面来了一军,正是冀州韩馥。陶谦当即将士兵撒开,阻住去路。韩馥问话,陶谦只是不理。韩馥因为没有将领,腰杆不硬,无可奈何。正在这时,陈留太守张邈亦拔营前来,韩馥这才算有了些底气。韩馥道:“陶恭祖阻住去路,可是要效仿刘岱之杀乔瑁者乎?”

    ……

    陶谦依然不理。韩馥的兵力是两万,陈留太守张邈是一万,而陶谦是三万。就兵力而言,双方相当。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就只能无限期地僵持。

    过了一阵,孔融撤了过来。最后鲍信也撤了过来。三军对两军,优势就明显了。孔融到了阵前,质问韩馥:“韩文节,今欲与众家诸侯为难乎?”韩馥道:“文举先生何出此言?”

    孔融道:“文节部下田润,把守虎牢和汜水,可是事实?”韩馥道:“田泽坤是我部下不假。如今有没有把守两关,恕馥不知。”孔融道:“刘备出列!”

    鲍信立即叫亲兵带刘备到两军阵前。孔融道:“刘玄德,你将公孙瓒军的情况向韩文节、张孟卓二位大人说说。”

    这时,是两军阵前,并不是详细说明情况的时候。故刘备只是简单地说:“公孙瓒军在汜水关被田润部下高顺所阻,一万五千余人全军覆没。”

    当的一声响,原来是张邈的兵器掉在了地上。韩馥道:“田泽坤乃刘备故主。刘备这么说,其中定有蹊跷。”孔融道:“韩文节敢不敢盟主面前分辩你说的蹊跷。”韩馥想,如果不答应,只怕立即便要动手。而动起手来,自己这方的张邈都是有可能对自己下手的。于是道:“有何不敢。”

    当下五路诸侯各自安营扎寨。稍后,一齐求见袁绍。袁绍眼见众人一个个不打招呼就先后撤走,正心灰意冷。闻报大喜。亲自赶到辕门,将六人接进了大帐。并遣人通知袁术。刘备本来是没有席位的,这时也有了。

    ……

    顷刻间,袁术也到了。一进帐,袁术就说:“怎么?就剩下这么几路诸侯了,还想着进攻潼关?”

    袁绍道:“弟弟稍安勿燥。文举先生乃当世大儒,此来定有正事。文举先生,可以说了。”孔融道:“先让刘玄德说。”

    袁绍一怔,刘备,官太小。正准备不同意,却见袁术又要说话,忙给袁术使了个脸色,道:“玄德请讲吧。”

    接下来,刘备便详细讲述了公孙瓒军遇到的情况。由于过了些时候,刘备叙述起来,已经流畅多了。一些不太清楚的细节,就加了自己的想象给抹过去了。

    刘备说完了。袁绍问:“文节你怎么说。”韩馥道:“启禀盟主,也许你还不知道,属下田泽坤,乃此人旧主。刘备弃主另投,想必曾经与田泽坤有过嫌隙。故刘备所言,不可全信。”

    “嗯,有理,”袁绍道,“如今两关的情形如何?”

    鲍忠道:“通往虎牢关方向的道路已被大火所阻。探马回报,大火绵延十几里,人畜难过。末将拐向汜水关方向,遇见玄德,然后就调头回来了。”

    袁绍再问:“玄德,自你隐藏之后,还有人马往汜水关走没有。”刘备答道:“没有。他们都走的是虎牢关。”

    “一实一虚呀,叫人好生难以取舍。”袁绍道。袁术道:“哥哥,那岂不是说,我们也回不去了么?”袁绍道:“哦,那倒没有。在座诸公,值此危急之时,本盟主擅自作主,让韩文节开路。但是,走虎牢还是走汜水,仍需众位商议。”

    韩馥道:“我部先行,没有问题。今日若非受阻,我部已经在百里之外了。”

    张邈道:“我觉得走汜水关较好。汜水关这边就只公孙瓒碰了一下。而且田润没在汜水。有可能好走一些。”陶谦道:“其实不然。虎牢关虽有田润,但孙坚、曹操、刘岱、孔伷、袁遗、张超等人均已过去。故此,待大火熄灭之后,走虎牢为上。”

    袁术问:“王匡呢?”鲍信回答:“曾于路上遇见,劝他回来他不听。这会他去,大火还未熄灭,只能走汜水关。”

    众人议来议去,拿不定主意。最后袁绍说,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议。

    ……

    次日再议,话题摆开,商议了一阵,就偏离了方向。关于孙坚、曹操、刘岱、孔伷、袁遗、张超部的猜测到是十分的一致。都认为苦战过关。那么,这些人既然过了关,收拾残部之后,就有可能反攻虎牢。或许,等最后这一批诸侯撤离到虎牢关的时候,田润已经不在了。

    于是,会议就开成马拉松式的了。议而不决,也是没法子的事情。第七日上头,张邈提出,找个会卜卦的人,以卜算决定。孔融当即反对。

    这时,营外传来了一阵喧哗之声。袁绍唤亲兵问话,说是打西边来了人马。众人精神一振,当即出帐。上马,到营边观看。

    只见自千里之外的极目尽处,至百十丈的眼前跟头,三三两两都是残兵败将。都是站着走路的,脚步踉踉呛呛。爬着走的,估计还在后面。丢盔卸甲的情形看不到了,只看到衣衫不整。

    据说有句话,叫做“兵败如山倒”,是形容败兵的溃逃好像山体滑坡那样的猛烈而迅速。但眼前的情况绝对不是。眼前这些败兵的速度就跟昆虫爬行的速度差不多。

    其实也怪不着他们。他们已经快过了,已经倒过了。然后再走两百里,能走得动就不错了。

    这……这是谁家的败兵?是孙坚、曹操的,还是刘岱、孔伷的,抑或是袁遗、张超的?最好的情况,是王匡的。袁绍、袁术、陶谦、孔融、韩馥、鲍信、张邈人人都在琢磨。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田润的败兵。因为田润总共只有两千人,变不出这么多败兵。

第二卷 第91章 五部混战

    十万人是个什么概念?兵法云:当兴兵十万,出征千里之时……十万,就是大军。起兵十万,就有一种战无不胜的气势。

    在一般道路上,士兵迁徙时通常排成四列向前进发,前后相隔三尺。十万人,共七万五千尺。由于队伍越长,就越容易受到攻击,将领们往往会增加每一行的人数,以期缩短队伍长度。像此时,自洛阳撤离,每一行士兵就达到了八人。前后距离又缩短到两尺。十万队伍的长度就变成了两万五千尺。

    前者五十里,后者十七里。河洛距离虎牢关五十里,岔路口四十里。诸侯军队十六支。通常刺史带兵较多,郡守带兵较少。多者三万,少者一万。总体兵力,近三十万。如今,诸侯战董卓已经结束,折损了一些人马,但仍然有二十多万。因此,田润料定,除了单个诸侯闯关的情形之外,会出现两次十万士兵闯关的情况。埋伏圈,只针对十万人的情况而发动。

    由于不知道诸侯会走哪边,两条路的埋伏都是一样的,每一边三千五百人。又因为十万人将会拉成二十里左右的长度,三千五百人是不可能实行沿线密集埋伏的。其中一千人,埋伏在距离关口约二十里左右的山峰之上,主要负责投掷小型火油罐,形成燃烧带,断绝诸侯退路。因为投掷小型火油罐的动作无法秘密进行,肯定会被诸侯所发现,所以这一带的山体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尽管如此,还是不能排除诸侯围攻伏兵的情况发生。因此,另有五百人就埋伏在旁边的山峰之上,负责在诸侯围攻投掷油罐伏兵的时候,背后施放冷箭。

    剩下两千伏兵,在二十里道路沿途也不是均匀地埋伏的,而是根据地形的变化,有疏有密,分列两旁。

    ……

    今日这十万人马,因为张超的豪放而组合在一起。人一多,胆气就壮了。本来没想闯关的刘岱部也跟了来了。曹操更是插在了队伍的中间。

    刘岱部队的尾部,正好在二十里这个地方。火油罐投掷下来,就成了第一受害者。好在队伍处于行进状态,远远没有拥挤到只能挨烧的地步。士兵们当即往前面挤了上去。

    刘岱看了一眼投掷油罐的地方,心里面也迅速转了转念头。如果围攻那些伏兵,肯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向前躲开之后,伏兵对自己似乎就没有好办法了。于是,四万人马在刘岱的带领下向前冲出。

    道路很宽。孔伷的士兵八人并排行走,两旁均有空地。刘岱的士兵往这些空处冲了上去。随即,刘岱的士兵还是与中间的孔伷士兵发生了冲撞。孔伷的士兵挥刀杀向刘岱的士兵,刘岱的士兵也立即予以还击。由于周围都是刘岱的士兵,孔伷的士兵死伤甚为惨重。走在稍微前面一点的孔伷士兵就把边上的路堵了,对刘岱的士兵进行全面截杀。刘岱见前面受阻,后面还没有逃离火海,就叫前面的刀牌兵让开,调弓箭手前去放箭。两军立即开始了大面积的混战。

    ……

    虎牢关上,田润终于走到关墙的中间,探身出墙向下观看。张超一见,立即喝道:“田润,还不开闸放关,更待何时!”田润问:“你是何人?”张超道:“某乃广陵太守张超张景明是也。”田润问:“可曾拿到董贼的人头?”张超道:“不曾。”田润道:“既不曾拿到董贼的人头,就不应该退兵到此。本县忝为后军,执行军法,许进不许退。左右,放箭!”

    田润喊“左右”的时候,士兵们就拉弓;喊“放箭”,长箭就放了出去。张超想不到田润说打就打,措手不及,当即被射落马下。张超所部万余人,靠近关墙的就有五千。三轮箭雨之后,只剩了一千余人向后奔出。

    ……

    孔伷部后面受攻,士兵飞马报告孔伷。孔伷当即命令前队照常前进,中间的调整队形。弓箭手向前待射,刀牌手向后阻敌。队伍稍微成形,即令弓箭手放箭。

    这时,孔伷前军侧面山上的伏兵越过曹操部,往袁遗部放了几十箭。袁遗部突遭此变,就质问曹操部。曹操部当即否认,说后面已经发生了混乱,也许是后面孔伷部射出的弓箭。正在这时,张超部败退,猛烈冲击袁遗部。又带着袁遗部,冲击了曹操部。曹操部人少,伤兵又多,没有抗住冲击。又冲击到了孔伷部。

    孔伷人多,当即调集几千弓箭手往前方曹操部射击。曹操部举盾挡箭,袁遗部旁边山侧上的伏兵又往曹操部后面放箭。曹操部伤上加伤,死伤甚重。

    ……

    真正地说来,田润的伏军并没有杀多少人。主要的杀伤还是来自于几部诸侯的自相残杀。二十里的距离,这边因为关墙上面的弓箭厉害,要退开一截。另一边因为火势凶猛,也要退开一截。战到分际,五部诸侯的人马已经交互交织,分不清明显的界线了。两旁山上的伏兵,见挑拨已成。只把弓箭往人多处射去就是。这么一场屠杀,让这个蜿蜒的山谷变成了修罗地狱。

    猪儿,不是猪,而是孔伷军中一个小伙子的外号。因为他壮实得像头猪,猪又好生养,所以她娘给他起了这么一个不雅的外号。我国老百姓给孩子起外号的时候,考虑的并不是好听。他们都担心,如果外号好听,或许魔鬼就会跑来勾了去。所以,一般都取不好听的,如狗剩之类的外号。

    猪儿就跟猪一样。什么东西都能吃,什么地方都能睡。当兵为什么,不就为了有吃有喝么。因而猪儿如鱼得水,逍遥自在。

    战场上杀人,对于猪儿来说,也不是第一次了。不过,很多时候轮不到猪儿动手。猪儿就是一个小兵。等猪儿冲上去的时候,基本上战斗就结束了。好几次剿匪都是这样。

    今天,猪儿的机会来了。猪儿不断移动着自己庞大的身躯,全身的感觉都调动了起来。周围是自己的战友,衣服颜色都是一样的。这个时候是安全的。应该提防弓箭。弓箭来了,猪儿可不敢用刀劈箭,忙将盾牌一举,帮的一声,挡住了。

    忽然一股人潮涌来。猪儿被带动了几步。好不容易脱离了人潮。这个时候,猪儿看见了穿不同颜色衣服的敌人。那个敌人显然也看见了猪儿。猪儿就对他笑了笑。这个笑,可是猎户罗大叔教的:无论杀什么野兽,先笑笑,就好杀了。

    那个敌人见猪儿笑了,以为不是敌人,就转身了。一转身,猪儿就一刀劈了过去。太爽了!

    ……

    夏侯惇和李典重伤,在一架马车上。夏侯渊就守在马车的旁边。曹操那边,由曹洪保护。

    人潮涌动,挤过去挤过来。夏侯渊曾经一度被挤开,随即自己斩杀了曹军几个小兵,依然牢牢地守住马车。这辆马车有棚,车棚有效地防住了弓箭。这让夏侯渊省掉了不少力气。谁知,不知道什么地方又射过来几支火箭,弄得夏侯渊手忙脚乱,不停地灭火。而最后,还是没能灭了火。

    队伍已经混乱,找木板用人抬是不行的了。甚至想用马驭,都找不到马。夏侯渊在混乱的人群中叫出两个亲兵,叫亲兵背负夏侯惇和李典二人,出了马车,走了一截,靠山壁休息。夏侯渊策马一旁保护。

    忽然一队骑兵冲了过来。这队骑兵有好几百人。夏侯渊的战马跟着骑兵的马跑了一截。等到夏侯渊约束住马匹赶回来的时候,却发现夏侯惇、李典及其背负的亲兵都不见了。

    只得找呗。夏侯渊没走几步,一支冷箭划过长空,插在自己战马的脖颈之上。战马连跳带蹦,发狂了。夏侯渊就跳下了战马。刚一落地,就有人持刀斩来。夏侯渊以刀杆一架,顺手以刀尖将那人刺死。

    忽一股人潮涌来,夏侯渊被挤得动弹不得。唯有双脚不断移动,让自己不至于跌倒,受万人践踏。就在这移动当中,夏侯渊看到自远方山上射来一箭,直奔自己脑门而来。夏侯渊猛一使劲,让开了头,箭插在右肩。

    哇,这是谁,箭法这么了得!要是再射一箭,此命休矣。但是夏侯渊没有办法,根本就动不了,只得随着人潮向一个方向涌去。

    突然之间,人潮就散了。突然就不挤了。夏侯渊身子是斜着的,连忙急冲几步,站稳身形。最后夏侯渊冲到一个人面前,刚好站稳。夏侯渊不认识这个人,但也看出了这个人不是曹军士兵。一般来说,只要不对自己出手,对于小兵,夏侯渊是不屑一杀的。

    这个时候,夏侯渊见到这个人对自己笑了笑。好,既然没有敌意,夏侯渊就回转了身体,想要再次去寻找夏侯惇和李典。刚一转身,朝自己笑的那个小兵就挥刀斩向自己脖子。夏侯渊依然准备先用刀杆格挡,然后以顺水推舟的招数把对方杀掉。哪知右肩有伤,极大地削弱了右手的力量。刀杆还没竖起来,对方的刀却先到了脖子。立即,夏侯渊就血溅五步了。

第二卷 第92章 硝烟间隙

    那日河东太守王匡率步后撤,不顾陶谦、孔融、鲍信的劝告,依然前行。还没到虎牢,就遇到燃烧带。过不去,就转向汜水关。

    到了汜水关,王匡住马叫喊。关上高顺出来答话。但是王匡却听不清楚高顺到底说的是什么。于是,王匡便打马走近、再走近。然后,高顺一声令下,千余弓箭,全部射向王匡一人。顿时把王匡射成一个刺猬。

    司隶州河内郡士兵一直由方悦统带。士兵们仗着方悦的名声,一向眼高于顶,耀武扬威。哪知,虎牢关前,方悦五个回合,就被吕布刺于马下。众兵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跟着王匡,当然是因为王匡乃是太守,粮饷就是王匡发的。眼前,王匡一下子就被射死了。士兵们又跟谁呢?

    高顺喝道:“投降免死!”这一次,声音清清楚楚,传进每一个河内士兵的耳中。由于王匡一再趋近关墙,此时,处于关墙弓箭射程范围内的士兵就有五千余众。后面的士兵无所谓,降不降还在考虑之中。前面的士兵可不能考虑了,当即便有人弃兵器于地,高叫:“愿降!”

    有人带头之后,齐刷刷就跪倒一大片。高顺又道:“诸位既然愿降,从此后大家就是兄弟了。别的不敢说,有一事高顺可以向大家保证。那就是,跟着田润,每一顿都能吃饱饭。”

    武力胁迫之后,立即开始宠络人心。打开闸门,将河内士兵出关。一面迅速择地安置河内士兵。一面飞马传书虎牢关。河内士兵的兵器,暂时就不拿了。

    ……

    在通往虎牢关的山谷里,人们的喊杀声,兵器的撞击声,一会儿高上去,一会儿低下来。终于,太阳逐渐西斜。由于高山的遮挡,山谷中的光线暗了下去。不知从哪儿,飘过来一股雪白的水雾,为这个墨黑的山谷增添了一点空灵。东面较高的山峰,还在继续享受着尚未西沉的阳光。仿佛恬淡温馨的眼波,在苍茫的夜色中格外醒目。这让这些山峰上的伏兵都躲了回去。

    荒草、沟壑和山谷中的滚滚人潮,被苍茫锁定。慢慢地,人们分隔开来。劫后余生的士兵们,将要在这里渡过漫漫长夜。一阵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