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主三国-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汉语,还学会了出自中国的什么学问?千万别告诉我民俗,得说主流学问。没有了吧?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被西方同化。而且是在西方基本不动的情况下,我们汉人为了抵御西方,自己主动同化的。
我并不是说,中国原有的科技比西方的强。我也不敢说。八国联军那会儿,我们不是打不赢么?那应该是落后了吧。但是,落后二字,应该说仅仅是当时的军事。军事落后,并不等于中国文化落后。
中国古代,关于科技方面的成果,还是有几样东西留下来了的。都江堰算一个,赵州桥算一个。多的暂时就不说了,我也懒得去查。就说赵州桥。赵州桥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这个,在百度百科里面可以查到。
好笑的是,百度百科居然还列明了赵州桥的原理。现代人能够知道赵州桥的原理?真的知道,为何造不出这么长寿命的桥梁?现代造好就塌的桥染就不用说了,那属于人为,非现代科技之罪。不塌的桥,正常使用的桥,优质的桥,最优的桥,寿命有多长?
答案我都不用说出来,大家都心中有数。差距太悬殊。这么说,同样不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科技比现代科技强。而是为了说明,谁都有长处,谁都有短处,谁都有强过对方之处。中国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古代科技被埋葬了。这两个体系客观全面地讲,谁强谁弱,已经无法比较了。
刘备这边造船的时候有几万士兵出力的,并且几万士兵也是能够出力,出得了力的。因而别看只是半年时间,工程量却是异常巨大的。别的不说,仅就长奇岛上面的森林资源来说,就无法造出第三艘运兵船了。要继续建造的话,就得从别处运送木材过来。
在写到周瑜决定打运兵船的时候,曾经说过运兵船的意义。这里再从成本的角度,说明了损失的惨重。而为运兵船陪葬了五千士兵,反而不算什么重大损失了。
此番出兵,刘军总人数就是五万。五千只占一成,因而不算什么。其实,要说那五千士兵本来也是能够救起不少人的。只因为那场即将来临的风暴,使船只都开走了。风暴过后,那五千士兵就死定了。
……
刘军躲避风暴,是在海上的。他们不像周瑜那样,事先有个礁石群。因而,也还是会受到风暴的影响的。海面上的事情就是这样。零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印度洋海啸,就起源于一场局部的地震。而海浪,则把灾害带到了千里之外。同样,海浪也将这一场风暴送到了刘备的船队那儿。通过这事儿,也可以说明,在没有礁石没有岛屿的大海,躲避灾难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刘备军毕竟偏离了风暴的中心地带,没有蒙受重大的损失。不过,在战斗损失的基础上,再来这么一场巨海的损失,刘备军也不得不终止了对青州的军事行动。次日一早,全军返航。
第二卷 第319章 桨叶推力
第319章 桨叶推力
刘备这边,第一支船队。战船四十,指挥船一艘。战后,战船三十六,指挥船还能用。船只损毁不大。士兵战前一千三百人,战后四百余人,损失较大。刘备、阎柔、三斗无伤,将领完好。
第二支船队,指挥船就不说了。战船四十,战后三十一,损毁一般。战后士兵一千余人,人员损失不大。
第三、第四支船队,指挥船同样不说。战船八十,战后四十二,损毁较大。战后士兵两千五,折扣近半。
第五支船队无战损。
总计毁去战船五十一艘,士兵七千二百余人。这是战斗的损耗。接下来一场风暴,又毁去战船十二艘,士兵四百余人。
次日刘军各船队聚拢盘点,还有指挥船五艘,战船一百三十七艘,士兵不到四千人。在梦金浦里。还有三万八千多士兵,战船二十多艘,运兵船一艘。倘若再次举兵,能够出动的力量仅比减少了战船四十艘,士兵一千二百名。一百六十艘战船载兵四千八,加指挥船五百,再加运兵船五千,总数依然上万。
但是,有一个对于刘军来说,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倘若再遇这次遇到的水军,整体上并没有取胜的希望。
当时的战场要素就是微风。在微风的条件下,五艘指挥船就相当于摆设,就不能阻止对方的斗舰。对方的斗舰一下子就变成了无敌一样的存在。
刘备的士兵自岛国宗教里面得到了信仰。该信仰,的确能够让士兵悍不畏死。但那却是有前提的。也就是说,必须是在总体上有取胜的希望的情况下,士兵才会前赴后继。而当总体上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并不存在的时候,士兵就不会前进了。
因而,倘若再举兵,虽然能够聚集到上万士兵的力量,但士兵们必将不服从指挥。不打,就败了。
对于这一点,最清楚的,是刘备。刘备就是将岛国宗教引入军队的倡导者。因而刘备最是了解。不能打,那就只能撤退了。
刘军撤走了。当然,并没有全撤。在梦金浦里留下了一万士兵,在泰安半岛和珍岛各留下五千士兵。其余士兵回到了长奇岛。
撤回之后。刘备的重点,是修改指挥船。要让指挥船能够人力驱动,让它在无风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对抗敌军的斗舰。
……
刘备军与田兰军的这一场战斗,发生在青州的近海。战场的边缘距离陈相湾二十里左右。不过,那是水路。水路可不比陆路。水路是会移动的,也有可能会联通。然后,一些破损的船只,和大量的尸体就漂了过来。还没有漂拢呢,就被渔民发现了。
对于民间来说,发现一具尸体,都是大事。如果有人打捞上来一具尸体,十里八乡都会传开。这一下,那么多具尸体,吓得发现尸体的渔民都没敢打捞。驾着船回上岸了,赶紧向里长报告。里长闻讯,召集了几十个村民,再去查看。然后里长也吓坏了。不过,里长毕竟是里长,素质要高一点。里长还是叫村民打捞了。当然不可能全捞。总共才去了三条船,就捞了十几具尸体就上岸了。
上岸后,里长就立即启程,往千乘县报告了。千乘县派出衙役,到陈相村查看情况。衙役到了之后,觉得事情有些严重。复命之后,千乘县就又报到了东莱郡。东莱郡得讯,即往两个地方再报。一是青州府,一是篷莱船厂。青州刺史郑浑,很多时候并不在青州,而是在篷莱。
船厂离东莱郡很近,就两日路程一百五十里地。消息到船厂的时候,巧了,不仅郑浑在,而且田润也在。情报直接就到达了最高决策人的手里。
……
田润接到这个情报,也感觉有点头大。青州近海,发现大量的士兵浮尸。这意味着近海发生了海战。而青州这边的兵力部署情况,仅保持在维持治安的水准,是经不起什么战争的。这是谁跟谁打起来了?
田润正这么想呢,那边郑浑就问:“这是谁跟谁打起来了?”田润做了个很无辜的表情,道:“反正不是我们。”郑浑道:“浑当然知道不是我们。浑是问,交战的双方有可能是谁。”田润道:“不知道,暂时不用想了。”
郑浑道:“不想恐怕不行,万一他们来来我们呢?”田润道:“说得对。前一个问题不用想了。我们做好后一步准备就行了。”郑浑道:“不过,我们这边,似乎很难抵抗跨海而来的敌军啊。”田润道:“尽量吧。你让我想想先。”
过了一会儿,田润道:“算了,我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文公,你替我准备文房四宝。我还是先写封调兵函吧。”
平定幽州之后,田润多出了三万兵力。由田豫、赵云率兵两万出关寻刘备,未果,回师驻于河间。另外一万士兵由张飞率领,徐徐南下陈留,准备对袁术用兵。结果因为蝗灾的原因,袁术向田润借了巨额粮食,打袁术的事情就此搁浅。张飞这一万兵就进驻济南,防备陶谦。
这时,军队的情况基本还是这样。就只有赵云被单骑抽调寻蔡琰了。田润写的调兵令,是针对张飞的。想了想,田润又多写了一封,调平定的闲将关羽前来。并且告诉主管军需的刘晔,开始招募水军。
刘备那边实施的是赶鸭子下水。会不会游都把你赶下去。那种办法,见效是非常快的。但却不符合田润这边的情况。田润这边招募水军,则是向全领地征集会水之人。北方,会水的人不多。好在田润的人口基数特别大,兵源倒不是很愁。
关羽犯错的后果很严重,但田润并没有怎么实质性的惩罚关羽。说田润对关润讲情面,那到是有的。但要说田润就像演义里面的刘备那样讲情面,那又不是了。田润不杀关羽,感情的因素是有的,但却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因素是关羽是神。
这不是说关羽是神仙。而是说关羽被神化了。在历史上,关羽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甚至被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了。这还不算,瞧瞧香港警匪片,关羽即是黑社会拜的神,同时还是警察拜的神。乖乖不得了吧。这样的神,田润还是先留着吧。
调关羽前来,是因为田润这边还没有专门的水军将领。在易中天品三国里。田润知道,关羽是个人才。一到南方,就立即领水军;因而才有了关羽守荆州的安排。现在敌军已经打到家门口了,啊,不;应该说,敌军已经在自己家门口打架了,得赶紧弄个会带水军的将领过来。符合这个条件的,田润手下的将领,就关羽一人。
……
前面说过,船厂因为螺旋桨没有试验成功而没有造战船,改造了十艘渔船。又从故事的情节发展可知,在夏天的时候,渔船就出海了。那么,夏天到现在,也就是11月份,造船厂还做了些什么呢?
反复试验螺旋桨,这个是重点,就不用说了。主要是问,造船厂还造了船没有?造了。于是,就派生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要造,又造了什么船呢?
前一个问题,实在是因为废物利用。很多岗位,闲着也是闲着。如果让其闲下去,就等于是废物了。不如利用起来,发挥点作用。俗话说:下雨天打孩子,不打白不打。
造了什么船呢?当然不是战船。不过也不是渔船。田润的“国营”渔业,等于刚刚开张不久,十艘巨型渔船已经够他们折腾一家伙了。再造些渔船过去,会吃不消的。
不是战船,又不是渔船,那就是自用的船了。对,就是自己用的,而且是与试验螺旋桨有关的船。具体的来说,船只不大,比前面十艘巨型渔船要小得多。船只还是延续了尖底配重和铁壳两个特点。但是在推进方面,却是可拆御的。
没有这艘船的时候,螺旋桨是在一个固定的池子里试验的。那个时候。螺旋桨是固定的。螺旋将产生的推力,是采用称秤的方法,间接测量的。很不准确。有了这艘试验船之后,螺旋桨就直接搬到了船上。需要推力的大小还是不能精确地测定,但是最终船只的速度却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得到。
两封信函交给办事的士兵之后,田润、郑浑就带了些人,上了试验船,准备到陈相湾附近海域去查实一下情况。自篷莱自陈相湾,陆地距离五百里左右。由水路过去,行期说不定。得看洋流。此时,试验船的推动,就龙内叶板和螺旋桨两种方式。推力都不大,船只自身速度不快。
……
由于距离很远,三五天应该是到不了的。因此上船之后,大部分时间就只能闲着。这日,田润和郑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话说。过了一会儿,田润提议,下去踩踏板。
田润是现代人的思想。因而在田润的眼中,踩踏板,就不单单是一项劳动或工作,而且还是一种健身的好办法。在以往,田润就经常去踩踏板。这让普通士兵觉得很不可思议。他们觉得,田润太平易近人了。郑浑当然不会觉得那是一种健身运动,不过,碍于田润的面子,也不得不去踩。
田润做这事儿,不是头一遭了,因而熟门熟路地走在前面。踩踏板的位置在甲板的下面,后面底舱。由于船舷没有开窗,只是顶部的甲板开了几处天窗,光线不是很好。不过,下去之后,适应一会儿,就能看见了。
“嘿,哥儿几个,腾两个位置出来。”踩踏板的位置共有八个,腾出两个位置,是什么意思就不用说了。田润过去了,郑浑也过去了,然后就开始踩了。郑浑脸上轻松,心里对踩踏板的行动颇不以为然。
田润和郑浑对于踩踏板持有不同的态度,当然出自于各自的观念,不过,还出自一个客观情况。那就是,踩踏板所需要的力气,实在是太小了。
小力量、长时间的运动,是锻炼肌肉的韧性的,就比如长跑等等;大力量、短时间的运动,是锻炼骨肉的横截面积的,就比如举重。这是现代科学的结晶。
有的人,为了锻炼胸肌,去做俯卧撑。做俯卧撑是对的,但却不能多做。通常一次只能做八到十二个。间隔一小时以上,才能做第二次。那样,胸肌的横截面积才会增加。如果一次做一百个俯卧撑,力量倒是练出来了,但胸肌反而会显得很小。
有人说,我力量太大了,十二个俯卧撑太没意思了。怎么办呢?数量还是不能增加的。力量大的人,可以在背上绑哑铃,增加重量就行了。
田润踩踏板,锻炼的是腿部肌肉。对于女性来说,腿部肌肉当然是修长才好。怎样才能修长,当然就是小力量、长时间的运动了。如果在现代,蹬空自行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古代,就没有多少好选择了,似乎就只有长跑。因此,如今出了个踏板,田润就一下瞄准了。
……
田润心平如水,踩着踏板。无意中瞧到郑浑,似乎表情不善,很不耐烦的样子。田润就说:“文公,你心中有事儿吗?”郑浑连忙赔笑,说:“没有、没有。”其实郑浑心中倒也没什么事儿,就是觉得踩踏板没意思。在郑浑的眼中,踩踏板就是一项劳动、一项工作。如果踩踏板需要比较大的力气,郑浑倒是觉得有意思。但偏偏不需要大力气。因而郑浑觉得很无聊。
田润见了郑浑的反应,一看就明白郑浑言不由衷。但反正时间有的事,田润暂时就没有问。而是继续踩着踏板。足足踩了半个时辰,才算完了。
田润别过郑浑,到另一个舱洗澡去了。太奢侈了,海上洗澡!除田润之外,其他人都不在船上洗澡。但田润没注意这个问题。其实也没什么。船只一直靠岸行驶,随时都能补充到淡水。
(原发4044字,修改后4092字。
我原是百度“文学”贴吧三吧主“文学吧管理组”。今年5月没干了。“文学吧管理组”由两名小吧主掌握密码。最近几天,该号被人盗用,封锁了40多名老吧友及70多个匿名ip,删除了约5万个帖子,并且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石晶兰。
我摊上这事儿了,所以小说欠账了。
请读者原谅。相信我,我会很快补上的。)
第二卷 第319章 桨叶推力
第319章 桨叶推力
刘备这边,第一支船队。战船四十,指挥船一艘。战后,战船三十六,指挥船还能用。船只损毁不大。士兵战前一千三百人,战后四百余人,损失较大。刘备、阎柔、三斗无伤,将领完好。
第二支船队,指挥船就不说了。战船四十,战后三十一,损毁一般。战后士兵一千余人,人员损失不大。
第三、第四支船队,指挥船同样不说。战船八十,战后四十二,损毁较大。战后士兵两千五,折扣近半。
第五支船队无战损。
总计毁去战船五十一艘,士兵七千二百余人。这是战斗的损耗。接下来一场风暴,又毁去战船十二艘,士兵四百余人。
次日刘军各船队聚拢盘点,还有指挥船五艘,战船一百三十七艘,士兵不到四千人。在梦金浦里。还有三万八千多士兵,战船二十多艘,运兵船一艘。倘若再次举兵,能够出动的力量仅比减少了战船四十艘,士兵一千二百名。一百六十艘战船载兵四千八,加指挥船五百,再加运兵船五千,总数依然上万。
但是,有一个对于刘军来说,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倘若再遇这次遇到的水军,整体上并没有取胜的希望。
当时的战场要素就是微风。在微风的条件下,五艘指挥船就相当于摆设,就不能阻止对方的斗舰。对方的斗舰一下子就变成了无敌一样的存在。
刘备的士兵自岛国宗教里面得到了信仰。该信仰,的确能够让士兵悍不畏死。但那却是有前提的。也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