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弊主-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士绅入仕的机会,此举定能尽收士绅之心。

  想到这里,他不由略微兴奋,但脸上却未带出丝毫喜色,眼下这几人可都是赞同捐纳制度的,稍稍沉吟,他便道:“此议不妥,朕既未开恩科,如何能开捐例,岂非本未倒置?况且,这捐纳制度之前是利大于弊,然时移势易,利弊亦非一成不变,上书房先议议捐纳之利弊,然后将其刊在京报上,看看是何反应。”说着他又叮嘱道:“此事尽快见报,正好以此分散转移士绅百姓对北方旱情的注意力。”

  听的贞武这话,张鹏翮四人都是心里一紧,难道皇上有废除捐纳制度的想法?这可是朝廷遴选官吏的三大途径之一,贸然废除,如何安抚天下士绅?这已经捐纳之士绅又如何处理?四人不由面面相觑,但贞武这话虽然温和,却是毫无斡旋余地,微一犹豫,四人都忙躬身领旨。

  张鹏翮起身后便道:“如今已是二月中旬,仍是滴雨未下,旱情已是初显,微臣等恳祈皇上早日回京,至天坛圜丘祭天祈雨,以安民心。”

  贞武不由暗暗苦笑,这年头的皇帝也不好当,稍有天灾,皇帝都脱不了干系,这雨,他还非得去求不可,钦天监推断要到三月底才降雨,他若不去求雨,持续干旱,他必遭千夫所指,略一沉吟,他便点了点头,道:“京城、天津,乃是流民聚集之地,海河截弯取直乃以工代赈之浩大工程,朕实不放心,京城的勘测队已经动身,今明两日必至天津,安排妥当,朕便启程回京。”

  说着,他又看向施世纶,问道:“天津何时方能解冻?”

  施世纶忙躬身道:“这几日天气转暖,或比往年提前数天解冻,再有六、七日准能解冻。”

  贞武点了点头,如此,倒是可以令上海的沙船早做准备了,只要大批的粮船在天津靠岸,便能有效的遏止粮价因旱情显露而暴涨。

  *

  次日上午,贞武便收到了来自噶罗巴南洋总督陈鹏年的鸽信,南洋因为距离遥远,又是海路,盛夏时有风暴,因此在通讯方面积极发展鸽信,二年下来,已是颇具规模,信鸽由噶罗巴至广州,再由广州转至京郊,三天便可至,为稳妥起见,每次飞鸽传信皆是五、六只同放,极少有失,鸽信皆用密码书写,每一字也仅有米粒大小,倒也能写下不少内容。

  此封鸽信自然是与赈灾粮食有关,陈鹏年在信中禀报首批五十万担稻米已经启航,第二批稻米也已谴人去暹罗、安南、广南、占婆等国购买,随信又将噶罗巴仓厫的修建情况简略的汇报了一下。

  噶罗巴做为大清与澳洲的中转站,日后不仅要驻扎南洋舰队,而且也是征南洋诸藩国的基地,贞武下令大建仓厫,以备中转之需。

  看完鸽信,贞武彻底放下心来,眼下是青黄不接,上海首批能凑齐二十万石就不错了,有南洋这五十万石,首批赈灾粮就有七十万石,足够对整个市场形成冲击了。

  刚刚松懈下来,包福全边躬身进来禀报道:“皇上,京城来的勘测小队已经抵达天津,带队的是工部右侍郎阮尔询,现在外请见。”

  “让他进来。”贞武随口吩咐道,阮尔询是他点名前来总管海河改道工程的,此人系徽州歙县人,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前年康熙将其自广东道御史擢拔为工部右侍郎,由从五品骤升正二品,据闻居官官极为清廉正直,海河工程乃是以工代赈,所用皆是流民灾民,不是清廉之人,他还真不敢用。(未完待续)



………【第581章 返京】………

    丁字沽行宫大门外,工部右侍郎阮尔询一身轻松的静候着,这一段时间京城各部院寺监的大员们可谓是人人自危,都处于无尽的煎熬之中,而他却在此时接到贞武的谕旨,主持天津海河河道整改工程,这对他而言,不啻于喜从天降。

  他是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一甲进士,今年才五十有六,宦海沉浮三十年,几经起伏,成也正直,败也正直,康熙四十五年他从佥都御史升为太常寺卿,不过几年时间,又因党附太子而遭贬至从五品的广东道御史,原以为仕途就此受阻,不想,在康熙五十一年又被骤升为工部侍郎,还未高兴两年,却又碰上新皇登基。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这个原太子党大员,太上皇破格擢拔的大臣,在新皇眼里绝对是属于打压的对象,他亦早有心理准备,却是未料到贞武根本没动他的意思,反而还委以重任,这让他如何不喜?这桩差事如能漂漂亮亮的办下来,不仅能坐稳工部侍郎的位置,说不得还会受到贞武的赏识重用,升官他倒是不敢想,二品升一品,那不是一般的难,仅有政绩是不行的,还得看机遇,不知道这次重任,对他而言,算不算是机遇?

  正自胡思乱想,一个小太监已是脚步匆忙的走了出来,扬声道:“皇上有旨,宣阮尔询觐见。”

  阮尔询忙收住心神,躬身道:“微臣领旨。”说着便爬起身,快步跟随太监而入。

  进得殿内,阮尔询飞快的瞥了贞武一眼,见他身着宝兰色便装正伏案疾书,忙在门口跪下道:“微臣阮尔询恭请皇上圣安。”

  贞武抬头看了他一眼,看着年龄倒不大,不过五十出头,这在二品大员中算是年轻的了,身形偏瘦。一张脸甚是白净,颇有几分儒雅,见他起身在身前跪下,才问道:“你是安徽徽州歙县人人。宣城梅文鼎,梅成你可熟识?”

  一听这话,阮尔询不由颇觉意外,忙躬身道:“回皇上,微臣祖籍徽州歙县,后迁移至宣城县,与梅文鼎。梅成多有往来。”

  贞武微微点了下头,才道:“此次勘测队由谁领队?”

  “回皇上,京城精擅勘测的西洋传教士雷孝思、白晋、杜德美以及一些士子如索柱﹑白映棠﹑贡额﹑胜住都已远赴漠北蒙古勘探测绘地图。精于勘测并且富有勘测经验的仅有何国栋一人。”

  何国栋?贞武根本就未听闻过这名字,略微沉吟才道:“此人参加过哪些勘测?”

  阮尔询知道贞武这是对何国栋不放心,忙躬身禀道:“回皇上,此人数年来一直与雷孝思、白晋等人在各地勘测大清全图,去岁因病回京静养。”

  是参与绘制《康熙皇舆全览图》的?那倒是个人才,微一沉吟。贞武边朝外扬声吩咐道:“宣何国栋觐见。”说着又看向阮尔询,沉声说道:“海河截弯取直,工程浩大。既为泻洪,又为航运便利,更是解决旱荒的以工代赈工程,此事由你和施世纶共同负责。

  今年春旱预计较为严重,届时涌入天津的灾民不是小数,海河工程既是以工代赈,对灾民的安置抚恤须得放在首位,饮食、放疫等皆须细致周全,当然工程质量亦不能稍有含糊。

  灾民的工钱,亦须随行就市。这是灾民灾后重建的本钱,不得克扣或者是压价,你与施世纶二人素有清名,朕倒是放心,不过,下面的官吏可就难说了。各级不仅要有专人核算,还得有专人监督,你二人也务须随时抽查,微服私访,杜绝各级官吏克扣侵吞灾民钱粮,朕亦会派人暗访,若一众官吏有不法之事,朕不介意借几颗人头立威,此项工程不仅关系到朝廷的形象,亦关系到你二人一世清名,希望你二人好自为之。”

  阮尔询听的心里一紧,历来赈灾,都是下面官吏的发财良机,那些个龌龊官吏的一些捞钱手段和门道他多少知道一点,要想完全杜绝,怕是有点难,但贞武这话却是说的足够明白了,出了事,他和施世纶都逃不了干系。

  这差事难办,但无疑也是个绝好的机会,差事若办的漂亮,必然会受到贞武的赏识,微微沉吟了下,他才躬身道:“皇上训诲,微臣谨记于心。”起身后,他又躬身道:“皇上,历来是官清似水,吏滑如油,下面官吏的贪贿侵吞手段花样百出,层出不穷,微臣担忧防不胜防。”

  “无妨。”贞武淡淡的道:“朕已有旨意,敢有从灾民口中夺食者,不论官吏,满门抄斩,而且着为永例,记入《大清会典》、《户部则例》。真有要钱不要命的,无须等候旨意,就地处斩,再灭其满门。”

  听着这淡淡的话语,阮尔询登觉后背一阵凉飕飕的,满门抄斩,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他忙躬身道:“微臣尊旨。”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放缓了语气道:“施世纶为官清廉,性情却稍有偏执,极爱偏帮弱势,在银钱上更是锱铢必较,你虽清廉,却是出身大富之家,事事须以大局为重。”

  阮尔询忙躬身道:“微臣尊旨。”

  话一落音,一身便装,不过三十出头的何国栋已是快步走了进来,叩首道:“学生何国栋恭请皇上圣安。”

  听他语声稍稍急促,请安后也不见起身,贞武知他心里紧张,同时也颇为奇怪,他怎得没有官身?略一沉吟,他便道:“都免礼,平身。”说着,便自桌上拿起一幅卷轴,道:“时间紧迫,海河工程须得尽快开工,第一期改道工程,由挂甲寺至杨庄,全长不倒三里,削除了天津湾、老鸦湾与东河湾,缩短海河航道近五里,这是详图,你看看,勘探测绘要多长时间?”

  何国栋听见这情形不由有点发蒙,他并不熟悉宫里礼仪,进来时太监教了些,却是未教这种情形下,他该如何做,君前失仪不是小事,他不有求助的看向阮尔询,见这情形,贞武不由微微一笑,索性将卷轴直接递给阮尔询,含笑道:“无须拘礼,仔细看看。”

  见贞武态度温和,何国栋不由稍微放松下来,走到阮尔询身边,一眼就在图上寻找到画上红圈的挂甲寺和杨庄,微微沉吟,他便跪下回道:“回皇上,三日内便可勘绘划线。”

  听的三日内便可完成,贞武赞赏是看了他一眼,略一沉吟,便道:“修路架桥、筑堤治河,勘探矿藏,测绘地图、海图,都离不开算学与勘探测绘,如今西学方兴未艾,人才紧缺,此番海河勘测,乃难得的实践机会,你务需多提携后进。”微微一顿,他便接着道:“何国栋才学出众,立志远大,以身许国,着实授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

  何国栋乃是举人出身,平日与官员交往并不少,各部院主事是正六品官衔他是很清楚的,但他根本就没想到贞武竟然会直接给他实授正六品官职,一时之间,根本就没反应过来,连谢恩都忘了。

  阮尔询却是又羡又妒,何国栋不过一举人,得觐天颜已是莫大荣幸,没想到竟然由白身而实授六品官职,这让高中的一众进士情何以堪?须知即便是一甲进士,外放亦不过是六品、七品的衔。

  不过,他毕竟是久历宦海,很快就反应过来,贞武连何国栋的具体情况都未问,仅知其这数年来与西洋传教士雷孝思、白晋等人在外勘探测绘便实授其五品官职,这绝不是轻率随性,真要是轻率,那便只能是授予虚衔,而不是实授工部清水司主事,再说,贞武亦非轻率荒唐之主,断不会拿实职官缺开玩笑。

  想通这点,再联系贞武的那番话,他立时就反应过来,贞武这是借破格擢拔何国栋以达到提倡西学的目的,看来,朝廷要开始大力提倡、鼓励西学了,这何国栋运气还真是好的离奇,想到这里,他不由瞥了何国栋一眼,见其仍是楞楞的发呆,他不由轻声提醒道:“还不叩谢天恩。”

  何国栋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有君前失仪之嫌,忙强压下心头的兴奋,沉稳的磕头道:“微臣叩谢皇上隆恩。”

  *

  三日后,在一片喧天的锣鼓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海河改道工程在挂甲寺正式破土动工,整个仪式由直隶总督、工部侍郎阮尔询两人主持,大半个天津城的百姓都兴冲冲的跑来观看助兴。

  贞武的御驾却在隐隐的鞭炮声中启程回京,离京已近半月,京城平静如常,他也没有再逗留天津的必要,况且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起来,却仍是滴雨未下,不要说是靠天吃饭的农民,便是城中的商贩官绅也都意识到,今年怕又是一场大春旱,京城、天津及周围府县的米价已经开始闻风上扬了。

  这种情形下,贞武确实得赶紧的回京去天坛圜丘祭天祈雨,否则一众百姓非得把天旱的原因归咎到他头上不可。(未完待续)



………【第582章 仓鼠】………

    贞武御驾出了天津,当日陛驻武清县的韩昌府,稍事洗漱他便接见了几位前来迎驾的官员,皆是周边府县官员,稍稍询问了一番各地春旱的情形和粮价,他便一众官员打发了出去,他对这些官员的话不敢尽信,眼看天色还早,便换了便服,准备到县城微服私访一番,实地了解下情况。

  正欲出门,包福全却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躬身呈上一份密折,道:“皇上,这是直隶总督施世纶方才谴人快马送来的。”

  难道是海河改道工程不妥?贞武微微感觉有些诧异,接过密折翻看了一下,他不由微微笑了笑,施世纶这是给他送替罪羊来了。

  皇帝号称天子,天子天子,即是上天之子,一应日食、月食、星变皆与天之息息相关,这天灾自然也跟天子脱不了关系,朝野上下都将天灾视为天象示警,但凡天灾,皆要找出召灾之由,是天子不携?还是政治末协?还是用人不当?还是狱有怨屈?总之得找个召灾理由,或者是说找个替罪羊。

  施世纶在密折中奏报,通州每到发放禄米之时,皆有皇族宗亲、王公大臣之下人挑选米ao,甚或是数人霸占一米ao,不容他人领取。按朝廷规矩,ao米支放,应是按序而行,发完一ao,再开一ao。

  虽然施世纶密折中没有明说,但贞武一看,便知这是在暗指通州仓储存在重大的钱粮亏空,他原本是准备出去微服私访一番的,立时就打消了念头,又折回房内坐下。

  仓储亏空并非是新鲜事,自康熙三十年后,地方仓储亏空屡见不鲜,但通州仓储亏空,可就不是小事了,通州粮仓可是号称‘天子外仓,所储尽皆白米,亦是朝中宗室亲贵、王公大臣禄米皆领自于此其规模亦非地方各仓所能相比。

  通州共有粮仓三座,分中仓、西仓、南仓,加上城北的‘兵米厂子,一共是四座,共有仓ao四百余ao所谓ao,乃是储米谷的房屋,五间称为一ao,每ao可储粮一万二千石。仅是通州仓ao便可储粮五百万石。

  如此大的仓储亏空,绝对非同小可,贞武眉头不由微微皱了皱,眼下正值旱荒之时,若这时将此案捅出来会否刺激京畿之地粮价暴涨?看来还是得等等等到南洋的第一批米粮运到,算算时间,也就在月底。

  通州。

  通州地处大运河终点码头,距离京师四十里,白河、闸河、浑河、榆河等大小九条河流相汇于此,是为九河下稍,太行之水,京城西山之水北面燕山之水,距通州城皆不太远,是极为重要的枢纽之地自建城之后,即为京城仓储重地。

  通州自建城后,经过大小几十次修缮,城内人烟辏集,军民漕厅官吏杂居,寺院塔庙,楼阁会馆,书院学校,土石二坝,粮储各仓·繁华无比,实为通都大邑,粮船客船,骚人墨士,公子王孙来来往往,终年不绝,号称京城之左辅雄藩。

  不过,通州城内最大的特色还是官署,不大的县城内,官署林立,有仓场总督衙门,州署衙门,通永道衙门,户部坐粮厅署,贡院行辕,大运西仓监督署,大运中仓监督署,东路厅署,州同署,理事厅署,州判署,学正署,训导署,吏目署,通协副总衙门,左营都司署、右营守备署及县衙等大小二十余个衙门。

  闻知贞武御驾抵达通州,合城官员士绅皆在城郊恭迎,然而贞武御驾却未进城,而是径直住进了燕郊行宫,并以旅途劳累为由,未接见任何官员士绅,这两日气候变幻无常,通州一众官员皆以为贞武龙体不适,倒也没人多想,闻讯后,便各自散去。

  贞武其实却并为陛驻燕郊行宫,而是带着一众侍卫快马赶进了京城。

  次日一早,贞武并未举行早朝,而是赶去了畅春园青溪书给太上皇康熙请安,出京半月,回京第一件事,自然是要给康熙请安,大清以孝治天下,他这个皇帝自然是要为天下表率,再则,这段时间,他折腾出那么大的举动,他也想看看康熙的反应。

  禀报之后,李德全很快就迎了出来,给贞武请安之后,他才道:“皇上,太上皇叫进呢。”

  贞武看了他一眼,有心想问问康熙的病情,却又担心给他招祸,微微一顿,他便一言不发的径直进了大殿,进入殿内,见康熙半躺在一张躺椅上,他忙上前跪下道:“皇儿胤祯,恭请皇阿玛圣安。”

  康熙上下看了他一眼,才费力的道:“座。”

  贞武起身落座后,李德全便奉上茶水,贞武瞅了他一眼,才问道:“皇阿玛的治疗最近可有长进?”

  “回皇上。”李德全忙躬身道:“太上皇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