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狼骑-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事?”崇祯看了他一眼。

    熊明遇道:“山东一地,天启六年方设总兵官,虽有四府参将,但兵员较少,又为承平之兵,未经阵仗,怕是不堪大用。而浙兵远道而来,又在河南平贼,匆忙调往青州,路途遥远,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而孔有德其部与登州作乱的贼兵都曾是辽军,战力要强于鲁兵,仅凭登莱本地兵马又或是山东四府官兵进剿,臣怕难以迅速平定。因此臣以为,是否可从他地调一些能战之兵来,好尽早平定孔有德之乱。”

    崇祯点了点头,问熊明遇:“兵部意从何处调兵?”

    熊明遇回道:“兵部的意思是以辽兵对辽兵。”

    “说明白些。”崇祯声音大了些。

    “臣的意思是既然孔贼所部是辽兵,那最好从关外调些辽兵进关来剿。这辽兵多与东虏交战,战力在九边之上,由他们来剿孔贼,最是合适不过,将来也可以辽兵征剿流贼。”

    熊明遇刚说完,周延儒就摇头道:“祖大寿降金,如今哪里还有辽军?”

    吴宗达也道:“孙承宗旬前上报,关门已近空虚,调辽兵一事,恐难得成。”

    熊明遇争辨道:“若是锦州捷报属实,东虏今年便进犯不得,从锦宁及各堡调一些兵入关,未尝不可行。”

    周延儒冷笑一声:“熊大人说得倒是轻巧,本阁问你,你要调辽兵,调多少?一千还是两千,又或是三千?是要调能打的战兵,还是调那些卫军亦或团练兵?若是调卫军和团练兵,这与关内的兵马有什么区别?若是调战兵,你先问问辽东镇,看他们还有多少战兵。”

    “便是一千都是好的。”熊明遇不甘被周延儒抢白,忍不住呛了他一声,“兵不在多,只在精,有一千精兵平贼,好过上万乌合之众。如此简单道理,首辅难道不知道吗?”

    “你!”周延儒没想到熊明遇敢这么对他说话,气得脸色一白,胡子都翘了起来。

    崇祯见状,拍案起身,冷着脸往前走了数步,尔后面色一沉,扬手不耐烦道:“调辽镇入关剿贼之事,待锦州捷报核实之后再议。朕已叫高起潜督五千京营前往山东,当应可平孔贼。众卿若是别的事,今日朝会便到这里吧,朕累了。”

    又吩咐道:“朕交待的事情户部和兵部要从速办理,不能延误,内阁有统筹之责,各地平贼之事,务必拿出个章程来给朕看。”

    说完便负手转身往殿后而去。

    周延儒和熊明遇彼此看了一眼,迅速扭过脸去,都是气哼哼的。温体仁在旁见了,暗自一笑。'

    打大殿出来后,崇祯便一路寒着脸往坤宁宫去,半路却看到王承恩拱手负在那里等着他。

    “你手中拿的什么?”崇祯一眼便看到王承恩手中拿着份奏疏。

    王承恩恭声道:“回皇上话,是奴婢刚从会极门领来的奏疏。”

    “会极门的奏疏?”崇祯一惊;“出什么事了?”

    王承恩忙道:“倒没出什么事,这奏疏是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山海关的杨嗣昌所上。”

    “杨嗣昌?”

    这个人名让崇祯有些耳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王承恩提醒道:“其父就是杨鹤。”

    一听是杨鹤的儿子,崇祯气不打一处,怒道:“杨鹤的儿子?哼,他上疏给朕做什么?为他父亲求情吗?”

    王承恩朝手中的奏疏看了看,低声道:“万岁爷,这杨嗣昌倒不是为他父亲求情,而是请求皇上允许他代替父亲而死。”

    “代父求死?!”

    崇祯怔住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足有数秒,伸手便要那份奏疏,“拿来朕看看。”

    王承恩忙将奏疏递给了崇祯。

    崇祯接过,翻开一看,只见上面写得的,“臣嗣昌待罪河南汝州分司二载,该抚按臣题请加衔久任,吏部覆奉钦依。臣兢兢职业,罔敢越思。去冬忽蒙恩命,调臣霸州兵备,臣念辇毂之下盗多事繁,廪廪忧不克称

    臣父杨鹤,见任总督三边,两奉恩旨,策励戴罪。即今不知移镇何所,奏报未到,音问不通。臣系独子,望眼将穿,方寸尽乱,盖身在霸州,而心驰于彼久矣。皇上如不弃臣,乞赐削臣官职,俾以白衣,随任助父讨贼,倘果有寸长效力戡定,皇上用臣未晚。如其不效,臣请身先士卒,奋臂大呼,求死贼手,以代臣父赎罪万一,此臣死忠子死孝之至愿也。”

    全文看下,却是杨嗣昌一心求死,只愿朝廷能赦免其父死罪。通篇读下,崇祯不禁感慨道:“这杨嗣昌倒是个大孝子,难得,难得啊,想不到朕的治下竟还有这等大孝子,代父求死,好,好,千古佳话啊!”

    有些激动的在那踱了几步,突然转首吩咐王承恩道:“自古大孝者必为大忠者,承恩,记下,杨嗣昌大忠大孝,他日可为干臣用。”

第一百六十六章 建州卫都督 牧人() 
莽古尔泰逃归沈阳后,便知皇太极回来之后一定饶不了自己,为求自保,他图谋兵变夺取沈阳城,尔后自立为汗,凭着沈阳城与皇太极分庭抗礼。

    可是皇太极出征之前命令豪格坐镇沈阳城,除了豪格自己麾下的一千多正黄旗的战兵,皇太极又拨了他五百亲兵摆牙喇,再加之各旗留守的兵力,城中豪格能调动的兵马有数千之众。

    四天前,镶黄旗的甲喇额真德古特更是带了两千骑兵赶回来,一进城便驻在东门边,摆明了就是监视莽古尔泰的。

    而莽古尔泰因为在义州被皇太极骗去了一半人马,加之在大凌河“御前犯刃”又被削去了几个牛录,所以身边仅有两个牛录和三百多亲兵摆牙喇,兵力只及豪格的三分之一,而且沈阳城中的大小臣工并不买他这大贝勒的帐,加之大军出征前皇太极已经设六部,国中大小事务现在都由六部负责。因此虽然六部尚书都随军出征了,可是各部却都有主事的官员,这些官员唯皇太极惟命是从,多半又是些汉官,更不可能支持莽古尔泰夺权。

    法凭借自身实力夺取沈阳城的莽古尔泰陷入进退失措的地步,只能闭门呆在府中,每日听下面人汇报豪格的动静。派往大凌河的快马也发了一批又一批,等到这些快马带回明军大败,汗王正挥师北返的消息后,莽古尔泰更是又惊又怕,度日如年。'

    一人独自想了一晚后,莽古尔泰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代善在信中叫他去向皇太极负荆请罪,可是当初却被他拒绝了,现在想来,却是真的失招。

    唉,也怪自己鬼迷心窍,以为先皇太极一步回到沈阳,能够有所作为,哪里知道豪格人不大,鬼心眼却多,竟然早就提防着自己了。

    阴差阳错之下,莽古尔泰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和皇太极和解了,唯一能做的办法便是困兽犹斗,否则就是坐以待毙。

    下了决心后,他叫人将从大凌河赶回来的胞弟德格类,妹妹莽古济、心腹图鲁什、白佳等人召进了府。

    众人到齐后,莽古尔泰也不瞒他们,直接说道:“我的日子不长了,胖老四还有几日就要回来,他一回来,肯定会找我治罪。别的不提,便是阵前弃他不顾这条,我这脑袋便肯定保不住。你们说,我现在该怎么办?”说完第一个看向自己的胞妹莽古济。

    莽古济乃莽古尔泰母亲衮代所生,长得酷似其母,所不同的是,衮代是柳叶眉,莽古济却是吊眼梢。

    莽古济虽是女人,但是胆子大,论凶狠,一点也不亚于兄弟们。众兄弟中,她也是最向着莽古尔泰,与莽古尔泰最亲。因此听了莽古尔泰的话后,她便知道已经到了必须做出决择的时候了,否则就迟了。恶向胆边来,竟对莽古尔泰道:

    “五哥,胖老四也太霸道了,如今他在国人心目中威望越来越大,就算哥哥这次没有冒犯他,他也一定会寻个由头害哥哥的,照我看,他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五哥开刀!所以五哥万万不能再这样束手下去,咱们必须得和他胖老四拼了!”

    图鲁什和白旺听了莽古济的话,都是一凛,但旋即便恢复如初,如果说,皇太极能看在莽古济是他妹妹的份上不杀她,可是他们二人却一定会被杀,因为他们和莽古尔泰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根本没有任何选择了。

    莽古尔泰沉声道:“妹妹说得对,皇太极肯定会杀我,可是眼下哥哥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他现在是真的后悔了,早知道老天爷会变风向,明军的重甲未能擒杀皇太极,他说什么也不会临阵脱逃,害得自己现在一点退路也没有。人到了绝路上,本能的便要放手一搏,成还是不成,他都没有别的选择。

    “什么叫一点办法也没有?五哥,你也太孬了些。都这节骨眼了,没有办法也得有办法!不论如何,总不能坐以待毙,不是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吗?你一个大男人,不能太窝囊了,该下手时就得下手,怕什么?豪格个毛头孩子,有什么值得顾虑的!汉人都说擒贼先擒王,只要咱们动作快点,赶在德古特回过神来前把豪格杀掉,届时五哥用大贝勒的身份登位,他德古特敢动手吗!”莽古济狠起来,便是莽古尔泰都佩服她,她这话已是说明了,抢在皇太极回来前杀掉豪格,控制沈阳城,如此,还有一线生机。

    德格类在旁却已是气得直哆嗦,他之所以赶回沈阳城,便是要抢在皇太极归来前劝说莽古尔泰不要犯浑,没想到莽古济地出此下策。他怒道:“阿姐,你就别煽风了,本来不大点个火星子,叫你这一煽,还不成了燎原大火。汗王已将五哥的五个牛录从我那拨回来了,过一阵子,咱们找二哥再疏通疏通,也许还会恢复五哥的大贝勒之职,临阵脱逃这事,可大可小,只要五哥真心认错,汗王顶多罚他,总不会因此就砍了五哥。可是你们要是这么一闹,不就是鱼死网破的事吗,我问你,真要这样干,如何收场?杀了豪格,皇太极还不跟咱们往死了斗!”

    听了德格类这话,莽古济冷笑一声:“哟,哟,哟,好一个大金国的户部贝勒,你到是忠心耿耿。连一奶同胞的亲哥哥都不顾了?亏你还是我们的亲弟弟。我说你就是胳膊往外拐,你别忘了,咱们才是一个额娘生的!”

    德格类愤然说道:“正因为我是你们的亲弟弟,才这么劝你们。五哥被惩处,你以为我就好受?还是那句话,眼下咱们能斗过皇太极吗?你们也不好好看看,大金国上上下下,莫不对皇太极十分崇拜。二哥他们父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佟养性和他的汉军旗,还有蒙古各部,不心悦诚服地听命于他。五哥真照你说的干了,他这大汗有几个会承认?到时皇太极杀过来,咱们拿什么挡?”

    “打不过也得打,难道你们就要让我被他胖老四砍了脑袋吗!”莽古尔泰见德格类到这会还不支持他,急眼了,他现在可是时刻刻都如坐针毡,外面有个风吹草动都叫他紧张得很。

    图鲁什也劝道:“十贝勒爷,叫你这么说,咱们就真的眼看着主子被他汗王杀了不成?”

    德格类叹了口气,对莽古尔泰道:“五哥,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可别生气。你打心眼里就从没将皇太极当成大汗,你总觉得你是兄,他是弟;你是长,他是幼,你又独掌一旗,加之拥戴有功,就不拿皇太极当回事。这种心态早晚得出事。你看看人家二哥,那才叫真正的尽臣子之礼。你骂我这个弟弟几句,打弟弟几下,谁也不会说什么,可你骂的是一国之君,辱的是堂堂大汗,这个罪确实不轻啊。汗王只削了你大贝勒的爵位,这已是算轻的了。

    那些汉人们私下里说,这要是在明国就是灭门之祸。那天,也多亏二哥说了公道话,要不然,还不将你也关进高墙中去。要我说,五哥你就别犟了,人非圣贤,孰能过,有了错咱就改呗。服个软,以后咱们好好作他的臣子,量他不敢把你怎么样。他还得作样子嘛,他得给众贝勒看,给汉官们看,给大金国的国人看。

    咱们尽到了臣子之礼,他要是再敢胡来,理就在我们这了,到那时你看你兄弟怎么说话。咱们现在理亏,理亏就得认了,是吗?过一阵子,我出面与二哥说,求他从中周旋,也许真的能恢复你大贝勒的称号。”'

    德格类满以为这番苦口婆心的忠告能打动莽古尔泰,没想到莽古尔泰听后,神情阴晴不定,转眼却是嚎啕大哭起来,“父汗,儿子窝囊啊,我听了你老的话,保了八弟,可他现在却如此待我,父汗,你就睁睁眼,替儿子说句公道话吧。父汗”

    德格类和莽古济二人一时竟不知所措,莽古济劝道:“哥,你别这样,别哭坏了身子”

    莽古尔泰哭了一阵,诉说道:“你们哪里知道哥哥的苦衷,想当初我跟着父汗打天下,东征西杀,立下战功数,我这浑身的伤疤数。本来父汗对我十分疼爱,二哥和大妃的事犯了之后,父汗也不是没想到让我继承汗位。可这个皇太极,有心计得很,总是在父汗面前转悠,找机会就说我坏话。

    他认定额娘用魇魅术害死了他额娘,就派人盯咱额娘的梢,挑唆父汗搜查额娘的家。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在父汗面前表现自己,父汗被他蒙骗住了,执意要让他继承汗位。我当时也是没主意,叫他表面上的恭敬给骗了,要是坚持不同意,汗位还说不定是谁的呢。

    现在他卸磨杀驴,开始一个个的收拾我们了。说起来,他最早收拾的是二哥。大哥死后,汗位明摆着是二哥的,可皇太极利用德因泽,将二哥和大妃的事捅了出来,一下子就将二哥打进了十八层地狱。再说阿敏吧,谁出去带兵打仗不劫掠?别人纵掠他不圈禁,阿敏兄一抢,就被他关进了高墙。

    我看他是朱元璋,非将咱们这些功臣宿将一个个的都收拾光了不可。德格类,你就别作梦了,你还指望他给我恢复大贝勒称号?我这话撂这,只要他一回来,你哥哥我这脑袋就肯定保不住!”

    莽古济突然一咬牙,发狠道:“五哥,咱们明的干不过他,就来暗的。”

    莽古尔泰一怔:“怎么个暗法?”

    莽古济道:“兴他皇太极不仁,就兴咱们不义,他不是说咱额娘用魇魅术害死了孟古吗?咱们不能白背这个黑锅,这回就给他来个真格的。冷僧机当过萨满,法术大得很,叫冷僧机作法,魇魅皇太极。”

    “那玩意能管用?”莽古尔泰愣住了。

    莽古济很肯定道:“管用,灵验得很。”

    “冷僧机能干吗?”莽古尔泰有些犹豫。

    莽古济道:“有什么不能干的,咱们多给他些好处就是了,事成之后,咱们封他为大金国的萨满大法师!”

    “若真的灵验,倒不防一试。不过得赶紧些,胖老四可是马上就要回来了。”莽古尔泰死马当活马医了,当真是病急乱投医。

    德格类听得头皮发炸,恨恨的冲莽古济道:“阿姐,这万万使不得,万一事情败露,我们可就都成了褚英第二了。”

    莽古济瞪了他一眼:“败什么露?除非你出卖我们。”

    德格类脸气得煞白:“姐,你怎么这么说话?”

    莽古尔泰忙道:“十弟,你别生气,我是说咱们暗中进行,不会有人知道,况且,这件事交给我一人办,即使将来败露,也与你们关。”

    “父汗说过,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时间长了,还有个不露馅的。”德格类脑袋晃得像拨浪鼓。

    莽古济道:“我也听父汗说过,仁不带兵,义莫经商,干大事,就别怕这怕那的,事情露了,大不了一死。”

    德格类见他们执意要干,在心头暗叹一口气,奈道:“若你们真决定了,我也不好说什么。不过此事性命悠关,千千万万要小心从事。”

    见德格类默认了,莽古济一喜:“你们就放心吧,不会出什么麻烦的,只要几天,我就叫胖老四归西!”'

    一直没有说话的白旺突然说道:“要是这办法没用怎么办?汗王可是马上就要回来了!”

    “这”莽古尔泰一呆,又没了主意:是啊,要是这法子没有用,皇太极活着回到沈阳,自己不还是死路一条吗?

    见主子慌神,图鲁什犹豫半响,毅然上前道:“主子,奴才倒是有个退路,不知当不当说。”

    “都什么时候了,你倒是快说啊!”莽古尔泰急道。

    图鲁什道:“奴才听说汗王击败明军后,曾经攻打过锦州,可是却没有拿下,反折损了数千将士,如此看来,明国似乎还强大得很,并不是不堪一击。若真到万不得已那步,为求活命,主子或许可以”说到这,他顿了顿,才咬牙道:“主子或许可以投奔大明。”

    “投明?!”

    莽古尔泰和德格类他们都惊呆了。

    “我是大金国的大贝勒,明国恨我入骨,我若投明,他们岂不把我千刀万剐了。”莽古尔泰下意识的直摇头,他手中沾的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