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狼骑-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嘴便要再次讥讽他不敢自陈其事,却听外面有士兵在喊道:“将军,船,船,船来了!”
闻讯,大勇猛的转头奔到帐外,三步并作两步登上不远处一块礁石之上,放眼望去,果然,晚霞之中一艘挂帆的渔船正从镇江方向朝双岛驶来,船头上赫然站着赵德清三人。
大勇就那么站在礁石上,怔怔的看着渔船向双岛驶来。许久他才长呼一口气,然后负手向山上走去。
“他们回来了,老子也该去了。”
东江风云卷终,狼行千里卷始。
更新快纯文字
第三百七十八章 归化 开边()
施大勇率锦州军四营万余官兵渡海准备开辟对金第二战场时,皇太极正率他的西征大军主力驻在归化城。-高品质更新
归化即后世呼和浩特,大明隆庆六年由驻牧于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领阿勒坦汗建成,后由大明赐名“归化城”。归化不仅是从中原进入蒙古的第一大城,也是蒙古和明朝、西域商人云集之处,贸易十分发达。林丹汗继位察哈尔大汗后便将其视之为除察哈尔城之外的蒙古另一中心,在城中驻有三万大军。
洪太率大军西征后,林丹汗自知不敌,放弃察哈尔城后一路直奔归化,后又将归化城中的所有商人强行驱走,准备将城中物资一股脑带走,不给金军留一点财富,做到坚壁清野,迫使金军粮尽撤师。可惜,林丹汗做出撤退命令后,察哈尔军队就失去了斗志,人人都只想着逃跑,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命令。他们只顾抢劫易于携带的金银珠宝之类的细软,对包括粮食在内的大批难以携带的辎重尽数忽视,甚至走时都没来得及放一把火,最后尽数落入金军之手。金军入城后,又在归顺的察哈尔人指引下在城中挖出三十多门火炮和近百万石粮食,加上此前的缴获,收获之大已令八旗上下心满意足。
听说林丹汗带着玉玺渡过黄河跑到青海后,洪太意继续追击下去,此行收获已经巨大,足可弥补去年各旗在锦州城下的损失,等班师回到沈阳后便将缴获的粮食和物资发下,加上各旗还有的积蓄,平安渡过冬天当没有问题。
要是渡过黄河向青海方向继续追击,风险实在是太大,一来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找到林丹汗;二来这天气马上也要转冷了,万一在大军还没有回师之前就降下大雪,那大金国这数万八旗精锐可就得葬送在万里草原上了。高品质更新就在第三个原因则是西征已经数月,洪太有些担心沈阳老窝会不会出事。留守看家的代善虽然明面上对自己毕恭毕敬,但谁知道他内心里是不是支持自己称帝,要是暗地些做些手脚给自己添麻烦也是麻烦。再者代善老了,又老顾着兄弟情份,做事有点墙头草的味道,要是一直“养病”的莽古尔泰趁自己不在,说动他重拾四大贝勒议政制度,那可真是要人命的大事了。'
能得到玉玺固然是好事,但得不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权衡取舍,洪太自然懂得谁重谁轻。在归化休整了三天后,他便准备宣布班师。不想,上天似乎真的垂青他这位英明的天聪汗,竟然传来林丹汗在西逃路上病死的消息,其子额哲继位后难以安定随同西逃的部族人心,队伍已经散了五六成,只剩两三千户尚跟随着。
确认消息属实后,洪太立即改变班师的主意,若不趁着林丹汗的死一举解决察哈尔人,那他就不是天纵英明的天聪汗了!当即命令多尔衮带领岳托、萨哈廉、豪格率两白旗并一万蒙古兵西去搜寻额哲和玉玺的下落,他本人则连同八旗主力留在了归化。
不过洪太还是给多尔衮定了个期限,这个期限是一月,一月之后,不管有没有找到额哲和玉玺的下落,两白旗也必须退回归化,然后和主力一同回到沈阳。
多尔衮率部出发后,皇太极在林丹汗的行宫内召开了议政会议。虽然已经南面独尊,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莽古尔泰不能再他和平起平座,四大贝勒议政制度名存实亡,但皇太极仍然暂时保留了议政制度。汉臣们提议的称帝一事已经正在筹备,只待得到玉玺回沈阳后便可举行登基大典,那时便不再有什么议政会议,而是御前会议了。高品质更新
参加会议的有贝勒领济尔哈朗、阿济格、阿巴泰、塔拜、多铎、杜度,德格类以及大将阿山、额驸达尔汉、佟养性等人,汉臣则有随军的范文程、鲍承先,另外还有漠南蒙古鄂尔多斯、阿苏特、喀喇沁等部的王公贝勒。
洪太首先晃了晃他那肥大的身躯,然后对贝勒大臣们说道:“自进了这归化城后,本汗就觉得这归化、归化既未归,也没化,看林丹小儿对归化的经营,倒似乎是想将这归化打造为攻打明朝的前沿阵地,可没半分归化的意思。”
济尔哈朗笑道:“经营得再好,最终还是落在咱大金手中了,汉人管这叫为他人做嫁衣对吧?”这话却是问范文程和鲍承先了,二人连忙笑着点了点头。
洪太也笑了起来,继而说道:“收获大是不错,可是如此大量的辎重,如全部带回沈阳肯定是不行的,咱们没这么多牛马拉运,所以本汗想于其带不走一把火烧了,倒不如就在张家口大集市上和明朝开市边贸,换些布匹杂物以补军需。”
“汗王明见!”
众贝勒几乎齐声赞同,这已是洪太南面独尊后所谓议政会议上的常态了。
济尔哈朗却不以为然,大金十万大军既已压境,就应当突进张进口去,再掀他明朝个天翻地覆,一洗去年在锦州城下碰壁的耻辱。但他自知身份,圈着的阿敏和在府上“养病”的莽古尔泰教训可没过多远,便不想和洪太唱反调,反而看了眼领着大金工部的阿巴泰。
阿巴泰却是和济尔哈朗一个想法,都不想提异议,所以他只是试探着说道:“汗王,我们既然已经到此,为何不再次征明?左右张家口能驻多少兵,咱们多卖些力气肯定能打得下。”
塔拜这个连贝勒都没混上,只捞了个一等甲喇章京的努尔哈赤六子赞同阿巴泰的意见,但却是没敢说话。德格类倒是在此次出征中替同胞哥哥莽古尔泰代领镶蓝旗,但经莽古尔泰“御前露刃”后,他已经谨慎到惜字如金了,根本不会说任何与洪太意见相左的话来。
杜度胆子是大,但这场合还轮不到他这个侄子说话,所以老实的站在多驿后面,只听不说。多驿这两天精神不佳,毕竟还小,才十五六岁,前两天气温低了些他就染了风寒,得调理几天才行。达尔汉和佟养性都是额驸,用汉人的话说,在场的有好几个大舅哥,他们两姑父还是不要乱说话的好。
听了阿巴泰的话,皇太极笑了起来,好像早知道阿巴泰会有这么一问,他说道:“此次与上次不同,上次我们是千里偷袭,神不知鬼不觉打的明国措手不及。现在我们却是奔林丹汗来的,林丹汗已经远遁,明朝必已严加防范。若要征明,必是一场恶战,不到万不得已,本汗绝不拿将士们的性命硬拼。本汗打的每仗都力求出奇制胜,要用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去年锦州大战实是本汗心急了,白白让各旗损失那么多,以后这等攻坚仗咱们尽量不打,毕竟咱八旗的儿郎性命可比那些汉人高贵多了。”
“汗王爱兵如子,此吾八旗将士之福也!”
众贝勒大臣们又是齐声歌颂,那几个蒙古王公贝勒们也跟着一块拍了马屁。济尔哈朗却是心下诽议了句:明国可只一个锦州,也只一个施大勇,老四怕是叫去年那仗打得损了些锐气。
“若是不打,不知如何才能与明人在边境进行贸易?袁崇焕死后,明国可是早就断了和咱们的边市啊,”阿巴泰问道。
济尔哈朗也奇怪,“是呀,如何才能与明朝在边境实现贸易呢?他们可是和咱们势不两立的,如何肯开边,又如何肯把布匹卖给咱们?”'
济尔哈朗十分关心布匹,因为辽东气候寒冷,只有海城、复州一带可种棉花,宽甸、岫岩一带可以养蚕,但产量既低又少,根本满足不了需要。起初,金军只要是打了胜仗,打扫战场时,便将死者衣服统统扒光,就连内衣也不留,可见布匹在建州的奇缺。对此,明人们十分怨恨,一些归降的汉官多次进言要求制止这种丑行。天聪三年征明时,皇太极便颁布命令:不许再扒死者衣服。这样一来,布匹在大金国就更显珍贵了。若是能拿林丹汗的东西和明国换来布匹,自然是金国上下乐意看到的。
“要想让张家口的明军和咱们边贸,必须先示之以威,要大造声势,搞他个大兵压境,迫其开市,只有吓得他们不敢不开,这边市才能开得起来。不过,你们也要注意,自从阿敏屠城后,明人视我为豺狼,此番边贸,我们更要格外注重军纪,一定要秋毫犯,要让明人知道,上次屠城乃个别人行为,要千方百计挽回影响。”说到这,他用严厉的目光瞅了瞅蒙古众贝勒。
喀喇沁卓尔克图贝勒当即表态:“请大汗放心,此番吾等一定严约部众,绝不敢添乱。”
其他几个蒙古贝勒也纷纷表态,都道绝不会纵兵掳掠。
洪太点了点头,对济尔哈朗他们却是没有嘱咐,想来是他对自己在这些贝勒旗主心中的权威很有自信,又对范文程道:“文程先生,你与希福、库尔缠等先行一步,传书沿途明军城堡,申明我军和谈之意,并到张家口与明国的巡抚沈启面议和谈之事。”
更新快纯文字
第三百七十九章 宣府巡抚马士英()
对正在进行的蒙金战争,刚刚从大同知府接任宣化巡抚的马士英、宣府总兵董继舒一直关心着,在得知林丹汗远遁青海后,二人便加强了张家口的防守,将驻军数量从8000人提到了15000人,并且由董继舒亲自坐镇。
马士英倒是有心出兵口外拉林丹汗一把,可是宣化没什么骑兵,且林丹汗根本不战,只一昧逃跑,接连放弃察哈尔和归化两座大城,最后还渡过黄河跑到了青海,使得马士英想帮也帮不上忙。
没有林丹汗的漠北蒙古牵制,金军大可再次从长城入寇京畿,为防三年前的事件再次重演,也为自己的项上人头,马士英一方面不断命令董继舒向口外派出哨探,严密监视金兵动向;另一方面则六百里加急,随时向京城禀报金军的动向,并请求朝廷向宣化增调援军。奏疏上,马士英指明要去年在锦州重创东虏的辽东兵马来援。
得到马士英发来的奏疏,朝廷这才知道洪太正率大军攻打林丹汗,不过马士英的奏疏却没有引起内阁的重视。首辅温体仁、次辅何如宠、学士郑以达、徐光启等人都认为此次东虏攻打林丹汗和大明没有什么关系,虽然林丹汗的存在可以起到牵制东虏的作用,但林丹汗这些年对大明也并不十分友好,其入主中原的心思怕是比东虏来得还要强烈些。因此让他和洪太两虎相斗来个两败俱伤是最符合大明利益的。至于马士英求调锦州军赴援的请求,内阁也只是付之一笑,施大勇现正在登州平叛,哪里能插上翅膀飞到宣化去。
对内阁做壁上观的意见,崇祯倒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叫司礼秉笔太监周清将自己手书的“唇亡齿寒”四字交内阁辅臣观谕。结果内阁仍然没有改变主意,徐光启奏对时说东虏去年在大凌河和锦州接连大战,其兵员损失也大,不可能打完林丹汗后再来进攻大明的。'
崇祯不放心,又召兵部尚书张凤翼问对,张也赞成内阁的看法,洪太志在林丹汗绝不会再入寇京畿,并且还说就是大明现在决定救援林丹汗也兵可调。重臣们一口同声说不必忧虑,崇祯奈也只好放弃要出援林丹汗的意见,毕竟林丹汗的安危和大明自身比起来还是足轻重的。旨意改要宣化那边加强戒备,万一有警要立即上报朝廷知晓。
散朝后,崇祯却在东暖阁发了一通脾气,据泄出来的消息说,天子是在恼东虏大军出动攻打林丹汗,而大明却直到几个月后才知道消息,这耳目闭塞得已经让人心寒了。崇祯气到极处时甚至说这是亡国之兆,吓得太监宫女们跪倒一片。
得到朝廷暂兵可派并要求宣化以静制动,不可派一兵一卒出口外的消息后,马士英只能苦笑一声,该做的他都已做了,眼下就盼着老天开眼,叫洪太抓不到林丹汗自己返回辽东老家去,免得让自己背个失地弃土的罪名。
让马士英失望了,老天没有开眼,九月二十八日,派出去的哨探快马来报,数万满蒙金军正浩浩荡荡的向张家口杀奔而来。得知消息后,董继舒吓得面人色,慌忙派人快马向马士英告急,要马士英将宣府能调动的所有兵力全部调往张家口,否则凭这15000人压根守不住张家口。张家口一失,他董继舒和马士英的脑袋就都保不住了。
马士英手中哪里还有什么兵,除了连着派出三批告急求援的快马往京师后,他只能拼凑了8000由军户和青壮组成的队伍,抱着必死之心亲自带到了张家口。
8000没上过阵的青壮能顶什么用,望着巡抚大人亲自带来的援兵,董继舒一颗心沉到水底。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抱着必死之心坚守了,总不能敌兵未至,他这总兵就先跑吧。
为了激励士气,马士英和董继舒轮流上城,并动员城中士绅大户捐资犒军,另外又招募了2000敢死之士,誓与东虏拼死一战。
十月初五日,正当马士英和董继舒在城头巡防时,北门的守军来报说鞑子们派了一个叫范文程的使者在城下要求和巡抚大人一晤,并且还向城中射进了一封信。
范文程这个名字,大明上下现在都是耳熟了,马士英知道此人是辽东沈阳人,大名鼎鼎的范仲淹十七世孙,现为奴酋洪太的亲信汉臣。
“范文程来做什么?劝降吗?”
马士英将信拆开看了一遍,以为定是东虏的战书或是劝降信,不想这信中的言辞非常谦恭,乃是奴酋洪太提出要和大明和谈,并要求和大明开市贸易请求书。
开市贸易?东虏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马士英和董继舒都有些糊涂,金军几万骑兵杀奔而来,为的就是要和大明做生意?
带着一肚子困惑,马士英和董继舒来到北城的城门楼上,向下望去,果然见范文程带着十几个随从正在城下,远处并尘土飞扬,看起来真是来和谈的。
“抚台大人,见还是不见?”
董继舒不敢擅拿主意,他对和金军开边不反对,此举虽然有资敌之嫌,但总好过把东虏放进去要好吧。真要是打起来,他自信可以守住三天,但三天之后却是难说了。
马士英心中也在挣扎见还是不见,前任沈启也是因为擅自提出和东虏议和而被罢官,他这才上任数月难道也要重蹈沈启的老路吗?
犹豫了好一番,最后还是咬牙吩咐守将道:“放下吊桥,请他们进城。”尔后又看了眼董继舒,“来者就是客,范文程虽是大汉奸,但在洪太那里却受信重,我们亲自去迎吧。”'
“也好。”董继舒答应了,但却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称呼此人?”
“这”马士英怔了怔,“此人信中落款大金国内弘文院大学士,咱们姑且就叫他大学士吧。”
更新快纯文字
第三百八十章 施大勇好大的胆子()
这“大学士”实在是不伦不类,不过人家大兵压境,也顾不了这些虚末枝节了。达成一致意见后,董继舒再次确认没有金军尾随后才叫人放下吊桥,跟在马士英身后出城相迎。
“久闻大学士英名,今日一见,胜传闻十倍,幸会,幸会。”马士英脸上的笑容实在是有些诡异,看起来绝对是皮在笑,肉却纹丝不动。
范文程如何不知道马士英嘴里的“英名”绝对是在讥讽自己,但他没生气,也笑着回礼,说道:“文程徒有其表尔,让抚台大人见笑,见笑了。”
董继舒也上来见了礼,范文程介绍了下随他来的众人,皆是汉官,并满官在其中。
双方客套了一番,马士英邀范文程进城,范文程等入城后,那脑袋上的金钱鼠尾引人侧目,城上的军士和城中的百姓都怒目瞪着他们,若不是抚台亲兵在维持,怕都有人冲上来要乱拳揍死这一群背主求荣的汉奸了。'
随范文程来的那些个汉官们多少都有些羞耻感,一路上只顾低头走路,并不左看右顾。范文程倒是毫不在乎,不但由始自终脸上都挂满笑容,还不时抱拳冲街道两侧的百姓们拱手,气得百姓们纷纷破口大骂。
百姓们痛骂范文程,马士英听着也高兴,意阻止,但却传下严令,不许任何人靠近。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道理他马士英是知道的,更何况眼下是敌强我弱,哪里敢让范文程他们出事。
进入府衙后分主客坐定,马士英这才问道:“不知大学士大驾光临我张家口,有何见教?莫不成是贵军要来攻打不成?”
“张家口乃我大明重镇,贵军也不是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