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狼骑-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的美差。

    选择钟福的最大好处也是因为他位卑职小,平日不为人注意,这样的人物也不容易引起高起潜的戒心。倘若派来的是一个份量重的,那肯定是要受高起潜反制的。

    而数月前东厂理刑千户贾洪深夜拜访施大勇,则是曹化淳不甘心受制于人的本能反应之一高起潜因兵事而窜红使得曹公公眼红得不得了,他迫切需要军功来证明自己,而要有军功,就必须要有一支能够听命或者说能与自己配合的强军在。与东虏血战立下大功的锦州军疑是曹化淳眼中最佳的选择。

    只可惜,本是施大勇最佳助力的曹化淳竟然在节骨眼上被崇祯派到了苏州查东林党的老底,阴差阳错之下,大勇奈走了条最不明智的道路

    施大勇的叛乱是高起潜想不到的,他什么后果都想到了,唯独没有想到施大勇会出此下策,走这条不归路。身为监军太监,却把部下兵马逼反,此事若是传到皇帝耳中,高起潜的脑袋怕是便永远留在小官庄了。

    妥协是高起潜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最明智决定,他愿意放弃对大同、山海关两地镇守太监的争夺,同时也答应功成归京后保王承恩和王德化名下派在军中的太监出任九边监军太监。

    在不为人知的密信交流后,钟福,这个小小的尚宝监掌司一下成了炙手可热的大红人,他现在的身份不仅仅是代表王承恩,而是连掌印王德化也一起代表了。京里已经告诉他了,只要抚事成功,他钟福就是大同镇守太监。

    镇守太监啊!这可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美差!虽说大同那地太近边关,有些凶险,但怎么也是一重镇,又有代王亲藩在,当不致于有危险,虽说比不上南京、凤阳那几位,但总也是红运当头了,做上几年,就是不求上进到司礼监走一遭,也是衣食忧,荣华一生了。

    今日,定要把事情办成,绝不能让煮熟的鸭子再飞掉!

    钟福大包大揽的样子让边上另位那位太监腹诽不已,若不是高起潜有交待过,此行一切都以钟福为首,怕这太监早就跳起来了。

    这太监倒是御马监的人,职位也不低,乃典薄郑伯。御马监官职设立有掌印太监、监督太监、提督太监各一员,下有少监、监官、随堂、掌司、典簿、写字、听命、侍走等十数员。高起潜一人身兼掌印、提督双职,监督太监空缺,以下便是少监、监官等。被施大勇在商县伏杀的白尚义便是随堂太监,郑伯在监中的排名比白要低,但在随高起潜出京的一众御马监员中却也是最高的了。

    若换在以前,郑伯可不把钟福放在眼里,可以说,自从高起潜提督御马监后,他御马监的人在内廷行走都是用鼻孔看人的。现在,郑伯却不能不把钟福供着,谁让高起潜有求于王承恩他们呢。

    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郑伯干笑一声,说道:“钟公公说得不错,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先归降要紧。只要将军归降了,咱家可以代表高公公不但保将军不死,更可保将军一场大富贵。”

    李九成打包票般一拍胸口,斩钉截铁道:“二位公公但请放心,只要城内遣人受降,卑职这就率部归降!”

    “如此最好。”钟福放下茶碗,举止颇有上位之人的味道,沉默片刻,眉头轻皱一下,“郑公公,张屈二人进城也有一会功夫了,怎么谢琏还不出城受降的,莫非他要抗命?”'

    “这”郑伯想了想,摇头道:“怕不会吧,许是还在商讨细节吧,时辰还早,也不急在这一会,咱们就在这等着便是。”

    “也好。”钟福知道这种事情也急不得,便微一点头,闭目养精聚神起来,老神在在的样子看得郑伯一阵好气。

    “那二位公公在此稍息,卑职先下去准备归降事宜。军中也颇有几人向着孔有德,卑职最好是赶紧做个了断,省得他们误事。”李九成依旧是满脸堆笑,卑微至极。李忠辅和耿仲义则不作声。

    闻言,钟福突然睁开眼睛语重心长道:“抚事重要,将军须不能有妇人之仁,该断就要断,若是留下手尾,少不得日后又是麻烦。”

    “公公放心,卑职一定做得干净!”

    李九成忙不迭答应一声,又一躬身,领着李耿二将缓缓退出帐中。

    帐内,钟福的眼睛不知什么时候又闭了起来,郑伯扫了他一眼,怒容一闪而过

    出得大帐后,李九成脸上卑微的笑容瞬间消逝,朝守在帐外的亲兵队长打了个眼色,后者立即率一队亲兵将这大帐围得水泄不通。

    李九成站在那又朝不远处的莱州看了片刻,嘴角一咧,冷笑一声,轻一挥手便领着李忠辅和耿仲义向着数百米外的一处不大的军帐走去。

    那军帐不大,但军帐周围却没有其他军帐,一队精悍的东江辽兵神情戒备的守在那里,不时还有几队同样精悍的辽兵来回巡视。

    见到李九成过来,那些辽兵纷纷向他行礼,九成点头示意,径直来到帐前,掀开帐帘便走了进去。

    “瑞图倒是轻闲,下回再跟那两阉货打交道,还是瑞图自己去吧,娘的,老子可受不了。”

    “哈哈,我可不能去,要是让他俩知道我孔有德就在这军中,这戏还怎么唱?”

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为奇男子,死为烈丈夫(下)() 
帐中之人正是孔有德,早年曾为矿工的他,身材十分的高大,比之李九成还要高了半头,脸上却是颇有沧桑感,一眼看去,倒像是个老农般,若不是那双眉目不住闪动的精光,任谁也不会去想眼前这人竟然会是是刀尖舔饭的,更不会想到就是此人一手主导了祸乱三省的“登莱之变”。

    帐内除了孔有德,还有三人,分别是原东江总兵官毛文龙的养子毛承禄,和孔有德并称“山东三矿徒”之一的耿仲明,另外一个则是李九成之子李应元。

    毛承禄曾长期统领毛文龙由养子养孙和女真人组成的家丁亲军,位列文龙诸子之首,女真人呼为“毛大”。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后,毛承禄被袁崇焕留用,仍领皮岛军一协。袁崇焕死后,毛承禄曾上书为毛文龙鸣冤,但崇祯毫不理睬。孔有德吴桥起事后,毛承禄持观望态度,等到孔有德拿下登州后,毛承禄立即以岛兵七千人响应,于三月初七日登陆从乱,兵屯登州校场。此次孔有德亲率大军增援李九成,他所部七千兵便是主力。

    耿仲明在登州有内应之功,可以说若不是他在城内发动辽兵内应,孔有德根本不可能拿下登州,加之其部辽兵精锐,原登州的辽兵基本上全由他掌握,故而在实力上,他可以和孔有德分庭抗礼。但对孔有德,耿仲明一直是甘屈其下的,倒是对李九成这个赌徒,他却是不大看得上。当日定座位时,耿仲明是主张由孔有德任都元帅,李九成为副,但孔有德出于日后计较,反力主由李九成来当这个都元帅,自己为副元帅,同时任命耿仲明为登莱总兵官。所以军中称耿仲明为五军魁首。

    耿仲明家庭兄弟在军中的甚多,其弟耿仲义、耿仲全、耿仲国等人都有各自兵马,能够掌握的兵马总数足有两万之数,几乎占了叛军兵力的三分之一。实力如此雄厚,自然也就给了耿仲明在叛军中十足的发言权,不管是孔有德还是李九成,在做出大事决定前都会征求耿仲明的意见,若耿仲明不同意,那这事多半就会作罢。'

    李应元是李九成之子,起事前在孔有德手下当千总官,当日在吴桥煽动士卒闹事,进而逼迫孔有德扯旗,李应元功不可没。打下登州后,李九成竭力拼凑起一支千人骑兵由他统领,可惜小官庄一战,却碰上了更为精锐的锦州军,一战之下,李应元的骑兵损失殆尽。虽然李九成又为他补充了一千人,但真正能用的骑兵也只不过百多人,余者多是充数而已。

    四天前孔有德从登州率大军秘密赶到,李九成又跟他要了一千四百匹战马,三千兵,如此才算把李应元的骑兵指挥又给搭了起来,但真正能战的骑兵也就两百不到,加之小官庄明军有辽东骑兵,所以几月来,李应元的骑兵只敢派出哨骑,再不敢出动与明军作战,甚至连骚扰都不敢。

    和李九成为求自保,拼死一赌不同,耿仲明和毛承禄参加叛军都是有着自己的政治诉求的。

    毛承禄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朝廷不公,他要替养父讨回公道。而耿仲明造反的原因却是要报仇,他的仇人是皮岛总兵官黄龙

    毛文龙死前,曾经策反了投降后金的刘兴祚兄弟,刘兴祚很早就加入到女真人的阵营,并在后金与明朝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受到努尔哈赤的赏识,努尔哈赤将辽东汉人居住区金、复、海,盖四州全部交由刘兴祚管辖。但是在女真人压迫汉人的大环境下,李永芳、刘兴祚这样的汉族高官也不可避勉地受到了女真人同僚的欺负和排挤,在这种情况下,刘兴祚兄弟产生了回归明朝的念头。

    在毛文龙的策反下,经过一系列苦心孤诣的连环设计,刘兴祚兄弟终于避开了女真人的监视,成功逃回了皮岛,并在毛文龙麾下任职。在皮岛,毛文龙一手遮天,权势很大,他巨大的阴影影响了刘氏兄弟发光,因此,当袁崇焕假冒圣旨杀了毛文龙以后,刘兴祚持欢迎态度,并想取而代之,他帮助袁崇焕压毛文龙旧部的反抗,得到了袁的赏识,袁崇焕将皮岛之兵分为东西两协,毛文龙旧部陈继盛与刘兴祚各领一协,后来刘兴祚被调往内地,其弟刘兴治继之。

    不久发生了“己巳事变”,袁崇焕下狱,而刘兴祚遇袭身亡,失去后台的刘兴治在岛内的地位岌岌可危,以陈继盛为首的毛文龙旧部对其充满了猜忌。为了扭转局面,刘兴治发动兵变,袭杀了东协首领陈继盛,企图独霸皮岛。但是他的阴谋没有因为除掉对手而得逞,朝廷又派来了总兵黄龙,而毛文龙旧部张焘、沈世魁发动兵变袭杀了刘兴治和他所率领的女真亲兵。

    在毛文龙旧部与刘兴治兄弟的斗争中,同样是毛文龙旧部的孔有德和耿仲明站在了刘兴治的阵营里,当刘兴治死了以后,他们受到了排挤,不得不远走他乡,投在登莱巡抚孙元化帐下。孙元化任命孔有德为步兵左营参将,耿仲明则被派往登州要塞。

    人走他方,本来也是相安事。但后来留在皮岛的耿仲明胞弟耿仲裕被黄龙以图谋叛乱,暗通后金的罪名逮捕入狱。耿仲明为救出耿仲裕,指使耿仲裕的部下以讨饷为名围攻黄龙衙署,并将黄龙捆绑,后黄龙被部下亲信救出,黄龙一怒之下将耿仲裕处死,并上疏朝廷请治耿仲明唆使之罪。虽然在孙元化的庇护下,耿仲明没有受到处分,但他从此与黄龙结下梁子,再加上杀弟之仇,因此他是做梦都想手刃黄龙,当听到孔有德和李九成起事后,他是登州城内第一个心怀不轨,准备响应孔有德,然后率军直扑皮岛,一举斩杀黄龙!

    李九成进帐后,帐内的人都起身相迎。孔有德笑着上前拉过李九成请他坐在首位,自己则在左首第一张椅子上坐下。

    耿仲明、毛承禄、耿仲义、李忠辅、李应元依次坐下。叛军的大将基本上都在这帐中了。

    “瑞图,不是我说,理会那两个阉货做什么?一刀杀了不是痛快?”想到刚才对那两个没鸟之辈卑躬屈膝,李九成没来由的就是一阵好气。

    孔有德哈哈一笑:“这两阉货还有用,说不得还能赚一赚高起潜。”

    “随你便吧。”李九成所谓的耸了耸肩,想到一事,问孔有德:“姜茂然把平度给丢了,这下咱们就腹背受敌了,若是朱大典横下心来捅咱们一刀,怕事情不妙啊。”

    “妨,朱大典没那个胆子。能占住平度,他就偷笑吧,凭他那点人马,真送到咱嘴边,还不是任咱们剁。”平度失守对孔有德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事,至于那个姜茂然和几千兵马,他也是从来没有放在心上的,一帮乌合之众,留着也是糟蹋粮食,死了就死了,倒省得再往平度运粮。

    耿仲义提议道:“大帅,副帅,要不然我带兵把平度再打下来,省得朱大典不知好歹。”

    孔有德和李九成同时摇头,孔有德道:“和莱州相比,十个平度也及不上,眼下要紧的是莱州。”

    “张国臣和屈宜阳已经进城了,按理说这会谢琏也应该出来了,但城内迟迟没有动静,难道谢琏看出咱们诈降?”李九成有些担心。

    孔有德倒是道:“谢琏看出有诈又如何,难道他敢抗命?以我对这帮文官的了解,他们宁可碰险一试,也不愿抗命,更别提要被人戴上一顶破坏抚局的帽子。嗯,时辰也差不多了,估计也就一会的事,咱们且再等着。”'

    “副帅说的是,有刘宇烈压着,谢琏不敢不从。再说,这次他们以为是大帅要降,副帅不降,乐得以为咱们起了内讧,不趁势纳降才怪呢。”耿仲明嘿嘿一笑,“招抚大功,任谁看着都眼红,我反正是不信谢琏愿意把这大功拱手让人的。”

    毛承禄也点头道:“大帅尽可安心,要是谢琏再不出城,咱们就把那两个阉货给送城去,他们可是正儿八经的宫里来人,说的话怕是要比刘宇烈还管用。”

    李忠辅也道:“等会我就安排人去演一出好戏让这两阉货瞧瞧,随便砍些脑袋让他们看看,就说是忠于副帅的将领,如此一来,这两阉货就认定大帅要降了,叫他们进城威逼一番,谢琏是不出也得出了。”

    “这莱州咱们也围了好些日子,迟迟不破城,军心有些焕散,而且粮草也快供应不上了,就指着破了莱州让弟兄们吃饱肚子呢。”

    李应元突然恨恨道:“要不是陈有时败事,明军怎么就敢越过沙河,现在更是在咱们眼皮底下,害我们不敢使全力攻城,要不然,这城早他娘的破了!”

    “这样也好,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莱州总比再死上万把人要强吧。”孔有德笑了笑,李应元说陈有时败于沙河损了士气,他倒是想说小官庄一战才真正灭了士气,但这话却是不好说出口的。

    “拿下莱州后,咱们必须立即击破小官庄的明军,不然,这局面还是打不开,这登莱之地就跟他娘的鸟笼子yyng,不开个口冲出去,咱们始终要受制”

    孔有德正说着,外面传来骚动声,很快,一个亲兵一脸兴奋的冲进帐中,“报大帅,城门开了,城门开了!”

第三百二十章 登州失守() 
谢琏、朱万年出城受降,没有任何意外的出城来了,喜得帐中叛将一阵欢呼,这一回连戏都不用再演了。

    李九成和孔有德短暂商议后,当下便由李九成出面相迎,孔有德则在帐中稍等。

    谢琏、朱万年并没有带护卫,只带了十数随从出城而来,城门洞开那刻,城上城下数万双眼睛立即射向了谢琏一行。

    谢琏在城门顿了片刻,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方才缓缓向对面叛军的军营走去。朱万年跟在他身后,面色沉重,一众随员脸上也没有出城受降的兴奋,反而一个个愁眉苦脸,好像此趟出城不是立功去,而是要送死。

    有的随员忍不住回头去看城门,只瞥了一眼,这心便就更慌了,但犹豫只是短暂的瞬间,再次回首的他们脸上更多的是“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之色。'

    朱万年远远看见对面营中有一众军将奔了出来,在后低声提醒谢琏:“大人,李孔出来了。”

    谢琏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脚下的步子也没有停顿,脸上一股毅然。

    朱万年也没有惧色,昂首挺胸向前迈去,身上的官服一尘不染,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的精神。

    在他二人感染下,十数随员也渐渐压住心底恐惧,神情举止慢慢平静下来

    “是谢琏!是谢琏!”

    “前面那人是谢琏,后面那个则是莱州知府朱万年,去年我到莱州公干时见过此人,倒是个好官。”

    “好官?嘿,那可得跟孙大人yyng留下为咱们用了。”

    “”

    李九成身后,几员将领低声议论着,等看到谢琏已经到了百步内,李九成忙抬手示意诸将不要再说话,然后领着耿仲义、李忠辅、李应元等一众军官出营相迎。

    钟福和郑伯这会也被叛军带了过来,二人在人群中见到谢琏出来受降了,心头都是一阵激动,暗道大功终于到手了。

    看到李九成已经去迎谢琏,钟福迟疑一下,也跟着去了,郑伯原是自恃内臣身份,不想去迎谢琏,但见钟福去了,没办法也只好跟了上去。

    谢琏一行在离叛军军营还有十几丈的地方停下了脚步,谢琏微整官服,往前又迈了一步,然后就等在那。

    见状,李九成连忙领着耿仲义、李忠辅、李应元大步上前,未等到谢琏面前,他已经是跪拜在地,痛哭流涕道:“罪属李九成叩见大人,罪臣罪该万死啊,罪该万死啊”

    一众叛将也都跪在那里,跟着李九成一起嚎哭,只不过脸都是低着,不知道这眼睛到底有没有泪,但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