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缺点还是先优点?”
“先优点!”
“第一个优点也是最大的优点,射速快!我认为在双方都没有机枪的前提下,3…4支这种步枪足以压制对面一个班!”
“第二个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分解性能不错……我们原来也看过墨西哥和法国的半自动步枪,拆解比这麻烦多了。”
“第三个优点是精度还不错,300…400米内我认为和98K的精度相差无几。”
西克特点点头:“那缺点呢?”
“重量偏重了些,比98K重近500克,比G98重200多克,会增加负担。”
“第二个缺点是中远距离的射程和精度不行,超过400米,精度开始下降,600米以后几乎就不能看,听工程师说在800米上杀伤力几乎消失,所以他们标尺最高只做到800,实际只建议到400。”
“第三个缺点是弹夹装子弹稍微麻烦了点,由于射速快,虽然弹夹有8粒子弹超过98K的5发,但依然消耗迅速,除非是一直用早就装好的弹夹,临时压子弹装会拖累速度……”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德国武器局这几位军官仅仅打了20个弹夹,就把加兰德步枪的优缺点基本摸清楚了——这是一款优点和缺点都十分鲜明的步枪。
“总裁阁下的意思呢?”西克特问孔蒂尼。
“优点我就不补充了,还有些其他缺点我顺便提一下,一个是生产难度略高、成本会比98K大;另一个是弹夹退出时会有叮的一声,有时候在近距离作战会暴露位置。”孔蒂尼笑笑,“但我认为选武器主要看优点……个人认为今后的战争几乎用不到400米以上的步枪交火,那是机枪的领域,而200米以内可能要用到冲锋枪,因此步枪着力要解决200–400米间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加兰德会比98K更合适——弹药威力相同但射速猛得多!”
“但是这个消耗……”
“消耗肯定是个问题……我也没有考虑世界大战的事,但认为目前常规和局部战争是可以应对的,大不了按3倍传统步枪的弹药配给前线嘛……”孔蒂尼笑笑,“我希望这款步枪进一步提升改进,然后在北非验证,获得可靠效果后推荐成为意大利陆军的正式装备,这样给我们的余地还是很宽裕的。如果您实在担心消耗问题,我觉得可以折中考虑——为什么一个班步枪要全部一致呢?可以2把加兰德+8…10把98K啊,像炮兵、辎重、后勤等非一线兵种,用98K甚至更短的步枪就够了。”
西克特点点头:如果子弹通用,倒确实无所谓2+8的配比,而且可以机动灵活,3+7、4+6也是可以的嘛。
“您的意思是,您会推荐这款加兰德步枪和98K成为贵国标准准备?”
“我基本这么考虑,如果他们能压倒卡尔卡诺新步枪的话……”孔蒂尼忽然压低声音道,“其实不能压倒也不要紧,只要差不多,我就可以保送成功,毕竟这两款步枪马上就要接受实战检阅,其他步枪没有这个机会。您要相信,在意大利,这点说话分量我还是有的!”
西克特楞了一下,随即哑然失笑:这不就是三面旗帜理论的好处和力量么?哪那么多不和谐的杂音?他现在真是满心羡慕意大利人——人家想干什么就敢什么,哪像自己偷偷摸摸不说,国内还一帮拖后腿的!
步枪看完之后是机枪,刚走到项目现场,西克特就听见抱怨声,是设计师哈力克在抱怨孔蒂尼:“总裁阁下,对于您48…50发弹鼓的要求,我尝试过很多次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平放在上面成为弹盘,可您又说这样横截面过大,不利于携带……”
“停!您的抱怨我知道了,那么弹鼓多少合适呢?”
“41发!这是兼顾性能、容量、便携性后最合适的数字。”
“行,那就41发吧……”孔蒂尼笑笑,“我是说过48…50发,可如果不行,适当变通一下也可以,要有灵活性嘛……”
“太好了,太好了,我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现在把你的机枪拿上来试验试验吧……有位将军要看。”
“哦,好……”哈力克吩咐随从们搬出样品,猛然发现目不转睛盯着的西克特和随从,楞了一下,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德国人?”
第二十二章 大跃进(6)()
“介绍一下,西克特将军,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我的老朋友,这次正好在意大利考察,说起来是内行……”孔蒂尼笑笑,“让他见识下没问题吧?”
“没有没有,能为将军效力是我的荣幸!”哈力克连连点头,虽然《凡尔赛条约》限制德国不能发展机枪,问题现在明着是意大利人在折腾,他一个小设计师就不要掺和这种复杂的国际大事了,天塌下来英、法、美会顶着的。
西克特也不以为意,虽然《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不能发展重机枪,但并没有说不能发展轻机枪,更没有说买机枪这款明显就是轻机枪嘛。
孔蒂尼早就和西克特说好了,到时候就把机枪生产基地放在意大利,由德国工程师、德国工人生产,然和再由魏玛国防军买回去一气呵成,完美。
“左边的是我们原先设计的产品,右边是根据总裁您的建议改进的产品。”哈力克道,“我个人认为各有优缺点……”
“这是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武器……”孔蒂尼笑笑,示意德国武器局的军官们上前拿去靶场。
哈力克撇了撇嘴,心中更加确定了几分。
他作为这个型号的设计师,从事设计已超过5年,在3年前研究出伸缩枪托、两脚架、可迅速更换的枪管等功能的初型后获得了捷克军方的关注,希望他继续改进,可恰好此时他工作的布拉格军械厂已濒临破产,根本无力生产。哈力克及大部分技术人员均先后离职。于是孔蒂尼闪电般抢人,把设计师本人和技术团队一起弄到意大利,
捷克国营兵工厂知道这件事后的反应慢了半拍,更重要的是,联合集团可比国营兵工厂大方多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和待遇根本不是捷克国内所能相提并论的,再加上联合集团本身也有不少捷克工程师,以德意志后裔居多,但如果会说德语,其实捷克裔和斯洛伐克裔也一样收,哈力克及大部分技术人员感觉在这里很舒服,便坦然留了下来。
当然哈力克还是有爱国心的,事先说好:原设计属于捷克方,如果捷克军方需要可以无条件生产和使用,根据孔蒂尼提出的改进和调整算意大利改型,专利归联合集团所有,孔蒂尼对此当然欣然同意。
所以便有了1号设计和2号设计的区别:1号是捷克式本来的模样,上置直列20发弹夹,重量9。6公斤,全长1。16米,枪管长672mm,4条膛线;2号是意大利改型,采用下置41发弹鼓,重量10。4公斤,全长1。14米,枪管长596mm,6条膛线,其他外形基本相似。
观察员很容易就在验证中看出区别:虽然标尺射程都放到了1500米,但1号设计在1000米以上杀伤力还很强,2号设计杀伤力就要差一些,精度也略有下降,因为短枪管的2号出膛速度比1号慢80米/秒。当然在800米范围内,得益于2号6条膛线的设计,精度和杀伤力基本一致,甚至400米左右是2号精度更好。
2号改型很清楚地可以看出孔蒂尼对轻机枪的定位:主要作用于400…800米范围内的压制射击,重点是400…600米间,超过800米他认为就不是轻机枪的作用领域了。
半小时后,观察员们给出了明确意见:
“1号枪瞄准时需偏头,相对困难,2号不存在这个问题。”
“1号弹药量偏少,需要频繁更换弹夹,不利于射击持续性,2号弹药量比较充足……”
“1号分量较轻,重心分布相对更合理,2号偏重且重心偏后,控制时难度越大,特别是连续射击时散布较大,对点射影响不大。”
不过有一点观察员们说的都很中肯:不管是1号还是2号,都超过了丹麦的麦德森或英国的刘易斯轻机枪,算是轻机枪领域不错的型号。
“你们或许还需要一些全新的射击体验。”孔蒂尼让安全秘书恩佐召唤了摩托车出场,“先生们,现在让我们感受一下全新的联合力量摩托车与轻机枪的完美结合……”
威风凛凛的挎斗摩托立即吸引了西克特等人的视线,随后的操纵更让他们眼花缭乱,摩托车表演了急停、快速调头、大角度转弯等项目,然后挎斗上机枪手进行了快速行进间射击。
“这是我准备拿到北非去验证的新装备……”孔蒂尼解释道,“部落武装拥有一支骆驼骑兵,机动能力很强,靠步兵是对付不了的,至于骑兵在沙漠里非常困难,所以我只能想其他办法空地结合,空中用飞机侦查锁定,地面派遣摩托车进行跟踪奔袭,摩托车比骑兵对客观条件的要求更低,利比亚那片平坦的沙子也相对有利于风冷摩托车的驰骋。”
德国军官们眼前一亮: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创意,一辆摩托车3名成员,正好4辆可以组成一个快速反应、进攻的部队,对于层出不穷的袭扰战,这是非常适宜的武器。西克特点点头,机动永远是军队的关键要素,《凡尔赛条约》虽然规定德国不能发展装甲力量,但没说不能发展摩托力量,如果国防军在每个师中组建1个摩托快速营,那就非常方便。
何况不一定作战要用摩托,通讯、补给、后勤、宪兵、巡逻都可以用到这种挎斗摩托车比起常见的两轮摩托车来说拥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他平静地问道:“这款摩托也可以对外输出么?”
“可以……这是标准的联合集团产品,意大利陆军已定了1000辆,我准备给北非也配发1000辆,一边试验,一边改进,我相信还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和余地。
“如果按照您所说的轻机枪对付800米以内的进攻力量,那800…1500米的距离还要引入重机枪?”
“这正是我将要展现给您看的武器。”
在另一个场地上,从看到的第一眼起,武器局的观察员便脱口而出:“这是美国人的勃朗宁1921型重机枪!”
“没错!不过这是改进过的1921型,抛弃了笨重的水冷枪管套筒而使用风冷枪管沙漠地带要找到水源很麻烦,且增加了快速更换枪管的功能,所以现在叫m1926试验型。”
勃朗宁重机枪是一战德国使用的mg18德莱赛重机枪的仿造版,不过孔蒂尼认为仿制品比原产品还要成功,直到他穿越的那个年代还在继续使用后续改进型号,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美帝传家宝的名头可不是吹嘘得来的。
使用12。7mm×99mm枪弹后整体弹道性能良好,1500米范围内逮谁杀谁,观察员们也亲身体会了这种弹链供弹的重机枪,发现确实名不虚传。
“除普通弹药外,我们还开发了穿甲燃烧弹、穿甲弹和曳光弹,可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下面我们可以见识一下它的穿甲威力……”
在恩佐的招呼下,一辆小型卡车缓缓驶出了仓库,看到这辆卡车和后面安装的m1926重机枪,西克特的眼皮子就忍不住一跳。
“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孔蒂尼微微一笑,“我管这个叫突击卡车,利用越野性能强劲的卡车地盘进行改装,前面双排座,可以乘坐4…5人,后面有小型的货箱,正好可以容纳2…3人的机枪设计小组……”
如果有其他穿越者在场,一定会惊呼起来,这他么不就是皮卡战车么?一想到要去北非打仗,孔蒂尼立即把皮卡大杀器给掏了出来,不过20年代的技术比不上后世,这俩卡车与其说是越野皮卡,倒不如说更接近小型卡车。
西克特愤愤地说:“这玩意让我损失了很多部下!”
“我再重申一次,我只是卖刀的,而且上次还是弹板供弹的哈奇开斯,火力持续性不足,如果换成弹链供弹的勃朗宁重机枪,只怕杀伤更大。”孔蒂尼微微一笑,“不过,这件事毕竟已过去了,我们需要向前看,上次运用证明了巷战成功,这次来验证一下野战。”
野战就更不用说了,1vs1情况下,最大速度只有10公里/小时的雷诺…17坦克很难干过可飙到30公里/小时以上的突击卡车,雷诺引以为傲的旋转炮塔在开放式后货箱上布置的那挺灵活旋转的m1926面前也讨不到多少便宜,在1000米距离上,12。7mm穿甲弹足够洞穿雷诺们薄弱的装甲,即便最厚处22mm的炮塔装甲,在500米内照样会被12。7mm穿甲弹敲开。
“你想用这东西对付坦克?”
“确切地说对付坦克只是客串,对付装甲车和骑兵更合适。越野卡车战斗力虽然比不过装甲车,但它有装甲车难以取代的优点:第一,机动灵活;第二,造价低廉。”
西克特点点头表示赞同,但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两款轻重机枪应该是目前这个领域的佼佼者,这一点我赞同,不过我们本来更希望一种能融合轻重机枪各自优点、采用弹链供弹的综合机枪,这样可以减少装备上的麻烦。”
“您的想法也很有建设性,可惜目前没有……”孔蒂尼耸耸肩,“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尊重现实先运用起来呢?将来有更好的装备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更新……指望一步到位既不现实也不容易。”
第二十三章 大跃进(7)()
“哒哒哒!”两道火链从空中凌空扑下,瞬间将一架用无人滑翔机充当的靶机打成两截……甲板上顿时响起了响亮的掌声。
“这么猛?”西克特不敢置信地问道,“你们没在靶机上做什么手脚吧?”
“当然没有,将军,您要记住,最新款的F…1舰载战斗机拥有2挺12。7mm机枪,别说用木头、蒙皮制作的飞机,就是纯钢铁的雷诺坦克也挡不住!”在甲板上负责讲解的戈林一脸嘚瑟地说,“想必您在来之前已见识过了突击卡车的威力,现在同样在空中可以目睹这种威力,在有经验的飞行员特别是王牌飞行员手中,这种配置相当高效!”
西克特顿时哑口无言,半晌后不怀好意地点点头——“突击卡车”的字眼又让他想起了指挥突击队杀出一条血路,最后堂而皇之飞出慕尼黑的那个戈林,不过既然连希特勒他都打算释放了,当然不会再和戈林过不去。
本来为给戈林疏通关系,孔蒂尼安排的演示是让戈林自己上,不过后来不知怎么的他和波季商量了一下,由波季执行飞行和格斗任务,由戈林负责为西克特等人介绍。对外宣称波季是戈林到意大利后收的弟子——波季自己也认可,这下就好了,弟子都这么厉害,身为德国空军王牌飞行员的赫尔曼·戈林还用说么?孔蒂尼对戈林玩的这一手表示敬佩。
实际上戈林也不是吹牛,现在世界上的战斗机还没有装备12。7mm航空机枪的,普遍都是7。62…7。92机枪,这样可以多携带一些弹药,但对老手而言,他们可以在远距离上精准地利用勃朗宁机枪良好的弹道进行狙杀,那2门各携带100发子弹的大口径机枪比起7。92mm的细管子来说更好用。
F…1战斗机是联合航空推出的第一款飞机,从渊源来说还可以上溯到福克战斗机的D。VII系列,美国人以一战中缴获的福克战斗机为蓝本,研究出了波音…15驱逐机,然后又根据美国海军的要求改进成为FB…5舰载战斗机,从外形上来看差异不大,唯一的区别是发动机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升级。联合航空从赖特公司拿到9缸气冷发动机后,同样也买到了FB…5飞机,然后孔蒂尼又从BMW公司、菲亚特公司挖来设计人员,结合CR。20战斗机原型、福克战斗机、美国柯蒂斯P…1战斗机、波音FB…5等型号,“创新”研制了F…1战斗机。
说句实话,不是内行根本分不清这些飞机的具体差异,看上去几乎都差不多。
不过孔蒂尼在飞机领域还是有想法的,他指导下的F…1有很多闪光点:
第一,彻底抛弃了钢管木材结构,全身构件使用高强度的杜拉铝,重量轻、性能好;
第二,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蒙皮(不是全铝),表面打磨得非常光滑,一个露头铆钉都没有,大大降低了飞行阻力;
第三,第一次使用了封闭式驾驶舱(不带氧气面罩,用赛璐珞塑料制成的上盖留有通气孔便于呼吸,第一次制造了发动机罩,把那个硕大的九缸星型发动机包裹了进去,这些都降低了阻力;
第四,在机腹位置可挂载一枚30公斤级的炸弹,或同重量的附加油箱,实际上在测试中发现,挂载40公斤的油箱也不会影响飞机起飞和爬升数据……
虽然F…1采用的最大功率465匹马力的莱特九缸发动机在功率上还不如同重量的液冷发动机,但实际飞机表现并不差,最高速度可达268公里/小时,不使用副油箱时的最大航程是470公里。
美国海军也意识到这款发动机好用,已交给普·惠公司接手,代码是R…1340B,联合动力研究室准备在明年年底前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