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一方面,艾达也大了,您也知道意大利女孩子普遍成熟早,她对加莱的感情我看得出来……甚至维维安和阿德里亚娜的事她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当然没目前这么深刻。”墨索里尼现在说话像个无比慈祥的父亲,“我们当父亲的,虽然有政治、有事业的考虑,但归根到底还是希望孩子们能幸福,只要真心相爱,有些小事是可以忽略的,加莱本人我还是非常欣赏的,论能力、论手段、论学识,全意大利就找不出比他更好的年轻人。”

    “他一直很感谢领袖对他的栽培……”老齐亚诺想了想,替孔蒂尼来了一句,“我觉得他对艾达还是很关心的,感情也有,这次真不是故意躲着不见人,而是事出突然,有其他原因,而他作为公众人物,必须采用一些办法隐匿行踪,所以……”

    “理解,理解……”墨索里尼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语气提了一嘴,“万一加莱将来娶了艾达,这股份可不能小气啊,不然我的脸也搁不住……”

    好嘛,女儿还没出嫁就惦记着股份了,老齐亚诺心里嘀咕,面上却毫不犹豫道:“肯定不能亏待了艾达,我向您保证,绝对比其他两个人多——比他们的总和都多!”

    安东尼奥给他悄悄透过底了,加莱现在至少有2亿美元在集团,外面还有很多钱,给维维安的也就是1500万,哪怕加上阿德里亚娜也就是3000万,等将来万一真娶艾达就算给5000万好了,大头还是能保住的,所以给股份就给股份吧,但有一点安东尼奥反复提请老齐亚诺注意:领袖这条线一定要保住!

    老齐亚诺同样深以为然,故而在墨索里尼面前格外大方。

第十二章 利比亚(4)() 
有了这两个承诺,墨索里尼很满意,拍了拍“准亲家”的肩膀,给了一个意味深长地微笑便结束了会见。

    这档子事一出,老齐亚诺拍了十万火急的电报给孔蒂尼,让他必须回来:一来一去在瑞士呆了一个半月,光陪着维维安,领袖这里不给一个交代是不行的。

    孔蒂尼一拍脑袋终于想起这件事,悔不该去年说得太快,不过去远东肯定不行,时间太长,要耽误很多事,他平心静气地想了好一会回了电报:烦请告诉领袖,打算出访一趟苏联,带艾达同去!时间定在7月下旬,下周回国!

    “你要去苏联?为什么”面对从瑞士赶来汇报的孔蒂尼,墨索里尼有些奇怪,不过他很知趣地不去盘查孔蒂尼这段时间的行踪,更不来追究私生子的事,男女关系上领袖还是很开明的,甚至他觉得这才符合孔蒂尼的气质与形象——这么优秀的年轻总裁如果没人追、没人缠,那意大利姑娘们才真是眼瞎了。他敢打赌,只要他明天放出风声不打算要这个女婿,其他高层一定会蜂拥去老齐亚诺家里提亲。

    政治不就这么回事么?

    “两个理由。第一,俄国内战结束后,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去年就邀请我去俄国投资,我没答应,现在列宁去世,俄国最高掌权者变成了斯大林,他再次通过其他渠道发出邀请,我认为去一去无妨,要给这位新的红色沙皇一点面子;第二,我们和俄国人除了意识形态上有那么一点不对付外,其实政治上、历史上、军事上都没有什么纠葛,能很纯粹地发展双边关系,这对拓展意大利的国际空间有利,连打了十多次俄土战争,双方有血海深仇的土耳其都能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我们为什么不能?英法美固然敌视苏联,可苏联还是存在着,这种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存在最好还是正视它;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意大利有苏联需要的工业技术,缺乏资源,苏联有丰富的资源,但缺乏工业化体系,我认为双方有互利、互补之处。”

    墨索里尼沉吟着点点头,但还是提了一个担心:“如果我们和俄国率先接近,其他大国会怎么看?”

    “其实接近的不是我们,而是德国我们最多只是关系正常化罢了,再说我们本来和俄国关系也不是很僵,否则上次对俄会议也不会放在热那亚召开。”

    被孔蒂尼这么一提醒,墨索里尼忽然想起来了:法克达内阁在1922年4月…5月间曾在热那亚召开过讨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表面上讨论欧洲经济,实际上是对俄国国际干涉失败后统一对苏俄政策路线的讨论沟通会,会议在热那亚开,但主导者还是英国人。英国的真正意图在于借苏俄因经济困境亟待外援之机利用外交手段迫使苏俄回归资本主义阵营,从而实现全欧资本主义经济的重建和复兴,前提是苏俄承认并偿还其战前及战时沙皇政府所借的外债。

    俄方聪明地没用直接赖账这个词眼,而是提出了国际干涉反赔偿问题——即各国干涉俄国革命内政需要赔款,赔款不多不少,正好和俄国欠外国的债务一样多,这肯定没法谈。唯一的结果是同样被欧洲孤立的德国在会议外和苏联达成了两国互免债务、互相承认的拉巴洛条约,拉开了苏德接近的序幕,所以孔蒂尼会有刚才的评价。

    “你的意思是可以建交?”

    “我觉得可以,意大利作为大国,不能总追随英法后面当小跟班吧?建交也不等于我们认可布尔什维克主义,英国人自己不也和苏联建交了(工党麦克唐纳政府所为)”孔蒂尼笑笑,“主义归主义,生意归生意,美国不是还有人看不惯我们么?可他们什么时候看不惯绿票子了呢?”

    墨索里尼深有同感,于是话题便转移到对苏俄的经济利益上来。

    “投资开厂我不会去,意大利自己也百废待兴,最近因为利比亚油田,我和一帮专家商议了未来的开采设想和道路建设。标准石油公司开采设备已起运,预计最快今年年底前意大利就能用上利比亚产出的石油,再加上完整的港口疏浚、道路建设,利比亚将来能成为我们的能源基地和命脉。”孔蒂尼强调道,“这是领袖执政的伟大业绩,在您英明领导之下,意大利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也让您一直强调的注重对海外领地开发的指示得到了落实,在政治上、在经济上、在国家安全上都是令人可喜的突破。这同样也是联合集团未来一段时间对外投资的核心和关键。”

    “不过苏联其他生意可以做,比如铁矿、煤炭、农产品等各类原料都是我们急需的物资,石油在利比亚油田大规模产出前,也有交易必要,联合集团决定以易货贸易的形式从苏联进口焦炭、钢锭、铝锭、原油等,这些东西从黑海起运,穿过土耳其海峡走地中海到意大利的距离不算远,价格肯定比随行就市便宜,而且还能摆脱英国人对市场价格的控制。”

    “我们有什么可以提供给俄国人的呢?”

    “一部分机器设备,还有车辆——我相信菲亚特的小汽车、联合摩托都会是苏联人需要的产品,另外就是技术。”孔蒂尼压低声音道,“俄国人对复兴海上力量很感兴趣,我觉得这笔生意可以做,除此之外,他们对航空力量也有不小的兴趣,我认为可以输出”

    “要为俄国人造军舰?”

    孔蒂尼摇摇头:“这不可能,顶多我们输出设计让俄国人自己造,适当给予技术指导,别说造船,就是想把老船卖给俄国人目前也很困难”

    为俄国造船虽然不违反规定——苏联不是华盛顿海军条约签字国,不过孔蒂尼认为这事情很敏感,他不想挑战英、法、美的神经,至于卖船,苏联人不是中国,自身拥有4条甘古特级战列舰,实力比意大利海军明年考虑废弃的但丁号还要好一点,和目前意大利海军主力的加富尔伯爵级也勉强不相上下,所以卖船没有市场,苏联人不会要的,但他相信恢复建设的卡拉乔洛级战列舰对苏联人会有吸引力——无论军舰本身还是上面携带的381mm安萨尔多舰炮。

    其实就算苏联人发昏了想买老船,孔蒂尼也不敢卖,卖船给中国和卖船给苏联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事,前者列强们都可以装不知道,嘻嘻哈哈就过去了,后者非引发轩然大波不可。

    墨索里尼很快听明白孔蒂尼一揽子交易的意图:这些技术很多意大利公司有,不过他们对苏联物资没什么兴趣,他们想要票子,而俄国人偏偏拿不出票子,所以可接受俄国物资分期给付的联合集团承担了润滑剂和分期信贷保证人的作用。

    “你确信对俄国输出舰炮技术不会引发其他问题?”

    “只要俄国人肯出钱,哪怕我们不卖,其他人也会卖——拥有斯柯达的捷克卖不卖?拥有克虏伯的德国卖不卖?拥有施耐德的法国卖不卖?安萨尔多那些381mm舰炮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独门利器,换点钱不好么?”

    “我看可以”

    “第二件事是我想和您汇报一下利比亚原油开采的后续问题”联合集团和法国签署的合同肯定会被意大利高层知道,如果只出100万美元就想把利比亚这片油田全部占走,那就是太天真了,孔蒂尼从没这么想,他也不想占国家的便宜——没必要,将来都是他的,左口袋好意思占右口袋的便宜么?

    所以他给墨索里尼给的价码不低:50年独占开采权,产油量6:4分成,利比亚道路建设、港口疏浚都由联合集团自己来!不过政府要承诺把利比亚不稳定因素扫平,另外他又提了额外要求,大规模建设开始前要向利比亚投放油田警卫——人数3200人!理由蛮充分,利比亚不太平,部落武装层出不穷

    墨索里尼闭上眼睛想了想,认为这价钱还算公道:毕竟孔蒂尼提出的港口疏浚、道路铁路建设都要花很多钱,政府只要坐享其成就好了。

    看他有些意动的样子,孔蒂尼在他耳边悄悄道:“领袖,还有6000万里拉原始股,您要不要考虑一下?我给您添了不少麻烦,一直深感不安,其他忙我也帮不上,不过帮您改善一下生活还是可以的您长年累月扑在国家大事上,一心为了意大利人民艰苦奋斗,从没有考虑家庭、考虑个人享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心里非常过意不去。”

    墨索里尼本来想还价55:45,听到这就开不了口,迟疑道:“这不太好吧?”

    “领袖,我们出来闹革命,固然是为国为民,可家庭也要稳固啊,您子女渐渐大了,也要有自己的事业,夫人要匹配欧洲列强第一夫人的形象,这都不是小事。没有后顾之忧才能让领袖全心全意为意大利人民服务,我特别希望能有为领袖家庭服务的机会贫穷不是法西斯蒂的本质,领袖要带领全意大利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必然有一部分人要先富起来,如果连领袖都不能发家致富,何以说服意大利人民呢?”

    墨索里尼点了点头,拍拍孔蒂尼的肩膀:“那多麻烦你了。对了,瑞士的事我会帮你在艾达那里摆平的,你还年轻,要注意形象,今后国家的担子是要你挑起来的”

第十三章 苏联之行(1)() 
ps:昨日的补更

    孔蒂尼的到来,在苏联政治生活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最起码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同志是这么认为的——他不是简单地邀请孔蒂尼或者联合集团来苏联访问,他是要为自己的理论主张进行背书,孔蒂尼当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来了,因为他知道这一系列路线斗争最后谁是胜利者,他希望自己能够从中捞取一点好处,或者埋下几颗定时炸弹。

    去苏联的船是7月24日才发出的,孔蒂尼没有选择走铁路去莫斯科或列宁格勒,而选择坐船走地中海取道土耳其并通过海峡进入黑海,终点是苏联黑海沿岸城市和度假胜地——索契。

    这次和去美国不同,换了一条吨位更小,但装饰更豪华的地中海型邮轮——由于地中海一贯风平浪静,和个大澡盆无异,所以邮轮可以大胆地把吨位和重量分配在相对奢侈的地方,不过这次比上次威风的是有军舰随行:土耳其委托意大利维修的戈本号(改名为亚沃士号)已完全修缮完毕,舰体上的窟窿得到了弥补,损坏的锅炉也进行了替换,意大利人很贴心地换上了燃油锅炉,于是原来纯燃煤动力的戈本号现在变成了油煤混合锅炉动力,总功率从5。2万马力上升到近6万马力,速度居然还超过了巅峰时代的26。5节,可以跑27。4节。

    更重要的是战术核心,火控系统也完整了——实际上意大利和德国军舰的火控系统根本是两回事,但现有联合集团插手德国事务,区区火控在现成资料的指导下重新制作一二不成问题。借着维修的机会,意大利海军也基本掌握了戈本号的技术特点,说句老实话,他们觉得戈本号不错,哪怕以1925年的眼光看依然算是一条好船。

    别看戈本号的火炮口径只有283mm,不如但丁号或加富尔伯爵级的12英寸火炮,但他以2。3万吨的吨位实现了略逊于加富尔伯爵级的防御能力,还超过了但丁号的水平,速度在三者当中最快,上面搭载的283mm舰炮同样也有足够的破坏力,这些思路对意大利海军重启并完成卡拉乔洛级快速战列舰很有启发意义——某种意义上该级战列舰相当于威力加强版的戈本号!

    在出发的当口,他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哄艾达——去年明明答应陪她去远东的,结果今年暑假已过了半个月才动身,目的地也从远东换成了苏联。不过艾达见了他之后的神情一切正常,丝毫没有不高兴的样子,这就让他疑神疑鬼起来:领袖到底有没有和艾达说?那6000万里拉的原始股不仅是利比亚石油开采的好处费,同样还有说情费包含在里面。如果领袖没说而艾达将来发起飙来,他都不知该如何解释。

    这种担忧在穿过希腊海峡后消失了,在有一天晚上独处的时候,艾达终于主动提及了这件事,不过第一句话就问得孔蒂尼很尴尬:“维维安姐姐和孩子还好吧?”

    孔蒂尼不知道说什么才是合适的,只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句:“还好!”

    “如果因为你陪我而让她不开心的话,我会很难过的说句实话,我不知道发生这么多事。”

    这句话就更没法接了,孔蒂尼尴尬地站在甲板上,倚着栏杆,两眼空洞地望着漆黑一片的海面,不知道说什么。

    “出发前父亲、母亲和我三人谈了一次话,我知道了你的很多事情,你身上的故事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艾达自言自语道,“父亲说,你是意大利最年轻有为的人物,无论学识、能力还是手段,都是意大利最为出类拔萃的,家世也好而我,除了是首相女儿外,其他方面只能说一般。”

    “艾达”孔蒂尼听不下去了,哪有父亲这么和女儿谈话的?

    “他说维维安和阿德里亚娜姐姐不是傻子,凭他们的条件,如果不找你,完全也可以找一个同样一流的年轻俊杰——当然肯定会比你差,但她们做了很有勇气的选择,所以他问我的选择是如何,是面对诸多竞争和挑战勇敢地追求最好,还是愿意退而求其次选择差一些?不管哪一种,他都尊重我的选择,他不会靠儿女的婚姻来稳固他的政治地位——永远不会!”

    孔蒂尼脸孔抽搐了一下:好嘛,墨索里尼在女儿面前说得如此大义凛然——也不知道那6000万里拉谁收了?对一个15岁女孩子说这么沉重的话题真的好么?

    “那你的选择呢?”

    “我会勇敢前行”艾达看着孔蒂尼,眸子里闪着异样的光彩,“我会让他相信,我同样有这份勇气!”

    听15岁的女孩子在自己面前谈勇气、谈爱情,孔蒂尼总感觉有些奇怪,不过事情说开了就好——没准过几年艾达的想法就变了,虽然意大利女孩子成熟早,但或许艾达自己也分不清依恋和爱情之间的细致区别,反正他到现在为止对艾达还没有爱的感觉——纯粹是哥哥带妹妹的感觉,他的身体年龄比艾达大7岁,心理年龄却要大27岁,和墨索里尼几乎同年,这完全是一条巨大的鸿沟。

    就在两人谈这些虚无缥缈的未来时,在索契也有人议论他们两人。

    苏联外交部长、热那亚会议苏联代表团团长格奥尔基瓦西里耶维奇契切林正在和斯大林汇报。

    “意大利方面对这次出使是非常重视的,小齐亚诺是交通大臣齐亚诺阁下的儿子,意大利青年领袖和联合集团总裁,艾达是墨索里尼的女儿外面一直有小道消息在传言墨索里尼准备把小齐亚诺招为自己的女婿甚至政治上的接班人,我的意见是,他们两人的态度基本可以代表墨索里尼和意大利高层的意见。”

    斯大林点点头:“和意大利的建交谈判进行得如何了?”

    “相对比较顺利,我们和意大利没有什么太多的历史纠葛,涉及到赔款不多,意大利提出了索要,但态度不是很强硬,我觉得有缓和的余地我们争取达成一个放弃或者至少搁置赔款问题的决议后建交。当然,如果意大利态度更友好一点话,我们也可以让渡一些经济利益给他们。”

    斯大林点点头:“赔款问题是不能让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