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显性的抗议示威,新官上任的戈培尔也很快介入媒体和舆论观察,社会党和所谓中立派的声音已彻底淹没在一片狂热中,特别在报纸刊登科孚岛守军接到传单后现场宣誓的新闻后,气氛更趋于白热化。

    这么多人当中,唯一够分量而听孔蒂尼还不得不听上两句的批评来自于联合航空顾问杜黑。他对动用飞机抛洒传单这件事不认可,认为孔蒂尼把联合航空当成政治工具使用,这是相当危险的事,说明这个学生正一步步滑向政客,这有悖于初衷。

    “老师,您过虑了。”孔蒂尼不可能无视杜黑的意见,解释道,“这其实是一次实战演习。”

    “演习?”

    “联合航空经过一夜准备,第二天全面出发、遍布各地,甚至还去了科孚岛,说明机群组织、反应、训练是有效的,今天能撒传单,明天就能挂炸弹,您不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针对性演练么?您不觉得联合航空在我管理之下,比现在的空军成效更好、反应更快呢?”

    这句话还真不是吹牛,由于墨索里尼很重视空军并亲自兼任空军大臣,一大批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钻入空军,试图从中找出一条升官发财的捷径,虽然空军整体秩序在巴尔博管理之下尚可,但也做不到对空军上下如臂使指。

    而在联合航空中,由于孔蒂尼一再强调铁腕手段管理,没有钻营分子的空间,升迁、加薪全靠工作努力,即便有背景,在孔蒂尼的背景面前也几乎等于没有,大家干得都很愉快,效率自然就不错了。

    杜黑沉默了,他知道这位学生在狡辩,却不得不承认狡辩还是很有说服力的——抛开政治因素不谈,联合航空确实反应给力!

    “接下去你怎么办?真要推动对希腊的战争?”

    “这不可能的,我没想过打仗,领袖估计也不想,这是战争边缘政策,用战争来吓唬希腊人,当然,更重要的是吓唬英法!”

    “吓唬英法?别开玩笑了。”杜黑冷笑,“别说吓唬英法,英法两国中任何一个你能应付下来就算是非常了不起。”

    “我能应付。”

    “少吹牛。”

    “真不吹牛。”孔蒂尼笑笑,“老师,论航空理论您是权威,但论阴谋和手段,您比领袖差得远……”

    他本来想说比自己差得远,转念一想认为这么说太狂妄,立即把矛头集中到墨索里尼身上,果然杜黑也不以为意,只从鼻子里哼了一句:“这次场面闹得这么大,我看他如何收场?”

    孔蒂尼笑笑:“老师,事情会解决的,而且我不认为会持续很久。只要领袖拿到他想拿到的东西,他马上就会撤军。”

    首战告捷后,墨索里尼对孔蒂尼搅局的本事信心大增,居然又把他请来商议下一步该怎么走。当然,大体方向他自己其实已经有了,把孔蒂尼叫来只是为了验证一下正确性。

    “我相信领袖应该已有充分而成熟的预案了吧?”

    墨索里尼笑笑:“我确实有一点想法,不过刚刚收到英法两国政府的抗议,很多人又有不同的想法。”

    “领袖,这是您领导的国家,您不能总顾忌他们怎么想,如果一个政党一个主意甚至一个政治家一个主意,意大利还有希望么?”

    这马屁拍得墨索里尼顿时有些飘飘然,勉强控制着情绪道:“这个……我其实并不一定要和希腊打仗……我其实……这个……还是要多听听大家的意见,特别是要多听听年轻人的意见。”

    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基本已把他的底牌给暴露了,孔蒂尼笑了笑,也不藏拙,分析道:“英法肯定会为希腊人出头,不过,最多是外交抗议和嘴炮,指望他们为希腊打仗想都别想……他们刚刚死了几百万人,厌战情绪十分强烈,根本不可能再打仗,所以我们要积极一点。

    我们要摆出不惜一战的架势来,而且首要目标就是希腊,论实力,我们比希腊强大很多,英法如果不想他们面子丢得太多,就必须压希腊接受我们的条件。”

    “什么条件?把科孚岛给我们?”

    “这恐怕不太可能。”孔蒂尼沉吟道,“我认为达到三个条件就可以了:第一,惩办凶手;第二,官方道歉;第三,赔偿损失。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条,其他都是虚的,这个才是实的。开价要狠,比如一口气要个5000万美元。”

    墨索里尼也被这数字吓了一条:现在市场上600万美元就可以买一条很不错的2手二级战列舰,5000万等于8艘二手战列舰,这甚至比意大利海军的主力舰规模还大。虽然购置费只是海军费中很少的一部分,后续使用、维护、保养、人员才是大头,但也架不住5000万这庞大的数字。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孔蒂尼笑笑,“我们出动了海军,出动了万余士兵,还赔上了一个中将,这么大架势如果只索取很少的赔款,英法一定认为我们底气不足!要价也是策略的一部分。”

    墨索里尼点点头:“你的想法有道理。”

    “英法其实是胆小鬼,也就是嘴上叫得凶,不用太在意,至于希腊……领袖,我突然想到一个好点子。”

    “什么点子?”

    “我觉得您可以在明后天提出要价,并且英法施加压力之后宣布一个外交决定,邀请土耳其领袖凯末尔来意大利访问,甚至我们还可以达成一些协议,由意大利为土耳其建造军舰!”

    “土耳其?”墨索里尼一愣,随即恍然大悟,狂笑起来,“对对对!这个好,这个好!加莱,你很有想法。”

    一战中的奥斯曼土耳其沦为战败国,希腊在英法支持下大举向土耳其进攻,很快占领土耳其大片领土。随后凯末尔等人发动革命,与希腊激战,并在1922年8…9月的伊兹密尔战役中一举将希军全部赶出了国境,取得了独立战争完全胜利。1923年7月,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取得了相对平等的和平条件,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凯未尔当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并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土耳其和希腊的战争虽然结束,但两国的敌对并未因《洛桑条约》而缓解,如果这时候意大利向土耳其伸出援手,就可以造成两面夹击希腊的战略格局。

    虽然土耳其和意大利在10多年前为争夺利比亚爆发过意土战争,但现在意大利更迭了政府,土耳其发生了独立运动,大家都是全新的革命政府,彼此没有历史包袱,谁说不能抱团取暖?

    ps:今日本人生日,所以一更,感谢诸位支持。

第三十八章 战争边缘策略(2)() 
面对意大利人咄咄逼人的态势,希腊人同样不甘示弱,公开下达了军队局部动员的命令,但墨索里尼反应速度很快,就在希腊下令局部动员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17日,他下达了“总动员令”,战争红线越来越近,为显示自己不是空口白话而是真打算付诸行动,意大利铁路直接进入军管模式,武装部队所有军人休假取消并勒令立即返回部队,空军在11月18日开始进行大演习,几百架飞机腾空而起进行操练,罗马街头还响起了防空警报。

    这些架势摆给谁看呢?当然是摆给英法的外交人员看。

    不过孔蒂尼清楚,希腊的局部动员令是真的,意大利堂而皇之、大张旗鼓的总动员令是假的,意大利军队现在根本不满员,除了最基本的底线物资,其他什么武器弹药和物资储备也没有,但墨索里尼却把握住了时机,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借着宣布总动员令对军队进行突击检查,并以“训练水平低下、反应迟钝”为借口,把军中那些他看不惯的老旧贵族和自由派军官全部撸掉,大力擢升亲法西斯蒂派军官的职务,随即借口兵员不足,又想办法增兵——把5万黑衫军补入队伍,实现了完美转身。

    这种好事他当然也不会忘了孔蒂尼,联合集团以“情势紧张、企业自卫”为理由,要求把集团警卫从320扩编到600人,并自荐成为“青年意大利联盟义勇军”。墨索里尼立即答应,陆军部马上重新下拨一批武器——现在联合集团许诺每天提供20万里拉(约等于1万美元)的资助,当然要投桃报李。

    通过陆军部的糊涂账,孔蒂尼不但把上次交给戈林的军火缺口全部抹平还有多,甚至拿到了8挺德造马克沁MG08重机枪和3000余颗德国标准长柄手榴弹,借着“青年意大利联盟义勇军”这个不伦不类的番号,不但孔蒂尼原本的预备役少校军衔再次得到落实,罗马警卫部队也堂而皇之扩充成标准陆军战斗营,身着全套黑制服的他们一看就是正规部队,即便这样,贪心不足的孔蒂尼还在念叨如果再有几门法国75小姐,那几乎就够得上精锐步兵营的标准——可惜暂时还办不到。

    随着“局部动员”、“总动员”的新闻传出,整个欧洲上空阴云密布——舆论观察家们惊恐地认为这几乎是上次大战开幕的翻版,上次打仗不就因为塞尔维亚人暗杀了奥匈王储费迪南大公么?这次几乎如出一辙,意大利陆军将领在希腊被暗杀,难道战争结束仅仅5年后又要重新燃起战火?英法两国大为紧张,表面上他们想压意大利让步,但实际正如孔蒂尼估计得那样,他们在一战中流的血够多了,不可能再为希腊这点小事去和意大利打仗牺牲,所以内部也在争论不休。

    更让英法政府感到不安的是11月19日意大利外交部发布声明:宣布自即日起意大利和土耳其共和国相互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墨索里尼首相邀请土耳其总统凯末尔月底来罗马访问,后者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很多老资格外交官怀疑这是意大利进一步施加压力的策略,意土战争才过去13年,意大利和土耳其的矛盾并不比意大利和希腊的矛盾小,但孔蒂尼和墨索里尼说得很清楚,没人敢在这种事情上冒险。为改善本国独立后尴尬的外交处境,凯末尔甚至抓紧机会,与刚完成共产主义革命的苏联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相互承认——近乎一个世纪、十几次俄土战争后,俄国和土耳其的矛盾简直到世仇的地步,这样子都能言归于好,难道不能说明什么土耳其目前外交政策是很积极的么?连俄国都能交好,和意大利交好有什么好奇怪的?

    一旦意土合作,整个地中海局势将完全改变:意大利甚至可以不用出动太多陆军,只要海军掩护土耳其部队从陆地发起进攻就行。经过希土战争,土耳其部队对希腊军有心理优势,而意大利海军对希腊海军同样也具有绝对优势,还可以不必出动意大利人不擅长的陆军。要改变这个局面,只有大英帝国地中海分舰队亲自下场,可这样就能挽回局面么?

    一战海军英雄、英国海军第一大臣戴维·贝蒂元帅马上指出:如果意大利海军和地中海舰队拼个两败俱伤,法国人在地中海就没有任何制约或牵制的对手,后者已是欧陆第一陆军,再加上不受牵制和制约的海军,大不列颠的外交局势会坏到什么程度?

    更可怕的前景是如果意土合流实现,再加上意大利对德国没多少愤怒,双方很容易重归就好,毕竟现在德意中间没有奥匈帝国阻隔,奥地利那点实力根本不值得一提,如果德、意、土再加上保加利亚重组中欧联盟,欧洲局势将彻底混乱,这次可没有俄国这个蒸气压路机当肉盾,美国人也刚刚被英法联手摁回了大西洋对岸,要打仗就只有英法自己咬牙上了——至少又是1000万人的伤亡!这是总人口加起来只有8000万的英法两国根本不可想象。

    到了11月下旬,外交风向就开始变了,英法两国舆论媒体传出的声音也非常清晰:英法已从指责意大利“冲动”、“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不道德地使用武力”这个立场上悄然撤退,变成要求由国际联盟介入,调停意大利和希腊的冲突。

    没过几天凯末尔也到了罗马,双方很快签署了《意大利和土耳其经济、军事、外交共同合作备忘录》,约定意大利可为土耳其建造军舰,转让航空技术,土耳其以铬矿、铁矿和煤炭进行补偿——土耳其煤铁资源虽然不算丰富,但比起意大利来说还是强很多,而铬矿是土耳其在欧洲的拳头产品。

    甚至还有意大利内部“知情人士”的小道消息传出:墨索里尼不但打算将4艘埃琳娜女王级战列舰转让给土耳其,还答应为土耳其修复亚沃士号战列巡洋舰。

第三十九章 战争边缘策略(3)() 
亚沃士号就是大名鼎鼎的戈本号,是一战中德国位拉拢土耳其而连人带舰赠送给后者的,但由于土耳其海军实力不行,控制权依然掌握在德国人手中,一战后该舰遭到严重破坏,德国人临走前又拿走了火控和机械参数资料,凭土耳其那蹩脚的水平肯定修不好,不过放意大利手里就不是问题,甚至还可以改造得更好些。

    埃琳娜女王级虽然挂着战列舰名头,舰龄在15…20年左右,不过都是前无畏时代的水平,吨位只有1。26万吨,战斗力比戈本号还差,所以意大利要出售半点心理压力也没有,目前埃琳娜女王号和维托里奥·伊曼纽尔号刚刚退役,还封存在港口准备解体,另两艘同级舰罗马号、那不勒斯号也等着退役,以便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在1927年更替新战列舰,提前售卖也就是把迟早要办的事提前2…3年敲定下来,说不定正式交付也要在1926…1927——毕竟土耳其有钱也得想办法训练水兵不是?

    这些废旧物资出售给土耳其不但能密切双边关系,还能缓解意大利的经济压力,又能对希腊形成双重挤压,堪称一箭三雕的行为,何乐而不为?

    没人怀疑这些消息的真实性,土耳其人对军舰渴望是出了名的:战前他们花费巨资从大不列颠订购了2艘一流战列舰:一艘是著名的七炮塔怪物阿金库尔号,另一艘是爱尔兰号,光那艘7炮塔怪物就花了土耳其人300万英镑(约等于1200万美元,而且是1914年美元,比1923年美元更值钱),没想到战争一爆发便被丘吉尔以国家利益为借口征收了,气得土耳其上下吐血,丘胖子也为自己的短见付出了代价:愤怒异常的奥斯曼土耳其转身加入德奥同盟,然后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把丘吉尔苦心经营的攻势打得粉碎——英国光为这场战役付出的代价就超过了两艘军舰的造价!

    虽然现在从意大利弄到的军舰水平不如被英国抢走的那2艘,但对土耳其而言,还真是最佳选择,因为他们现在财政也很困难,再掏大笔银子搞一流战列舰是不可能了,反而是埃琳娜女王级还能发挥一点作用,用来克制希腊也称得上刚刚好。

    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一放,国际舆论顿时大哗:谁说意大利没有盟友,土耳其不就是一个有分量的盟友么?

    似乎嫌这样的刺激还不过瘾,12月2日,《泰晤士报》又传出消息:意大利大使已觐见了保加利亚沙皇鲍里斯三世,据说这位年轻的国王对与意大利联手共同对付希腊并收回失地很感兴趣。

    一战结束后,“农民联盟”领袖亚历山大·斯塔姆博利伊斯基代表保加利亚签订《纳伊和约》,保加利亚失去了大约十分之一的领土,此外还要赔款9000万英镑,老沙皇费迪南一世被迫退位并把皇位传给儿子鲍里斯三世。

    斯塔姆博利斯基承认了新国界,交了牲畜,遣散了军队,销毁了飞机和大炮,并成了国际联盟的拥护者,但这种内外政策也得罪了不少人:保加利亚民族主义者、军官团、马其顿恐怖主义者、饱受高税收与通货膨胀之苦的中产阶级和沙皇本人。1923年6月,保加利亚发生军事政变,农民党内阁被保加利亚军官团、右翼政党和“内部革命组织”联合推翻,当斯塔姆博利斯基被杀时,首先砍掉的就是他签订《纳伊和约》的那只手。

    保加利亚共产党坐山观虎斗,看他们的两个敌手互相残杀,但他们自己在9月根据共产国际决议发动起义也同样被镇压。两场斗争后,极右翼“人民协商联盟”领袖亚历山大·灿科夫教授出任首相,保加利亚军官团代表、国防部长沃尔科夫上校牢牢地掌握了大权——对保加利亚来说,这也是革命新政权。

    现在保加利亚的好机会来了:与意大利联手,可共同对付希腊和南斯拉夫——这两者同样也是意大利的敌人。

    一时间,以意大利为核心,以土耳其、保加利亚为羽翼的反希腊同盟已初见雏形,比起法国拼凑的,以反德为核心的法、比、捷克、波兰“小协约国”体系虽然质量逊色不少,问题是法国要对付的是德国,而意大利只需要对付希腊,这简直是狮子搏兔用全力的写照了,也愈发说明战争迫在眉睫。

    对墨索里尼这番眼花缭乱的外交调整,国内自然大声叫好,两相对比之下,显得领袖高明、灵活、有手腕,而只会主张“慎重”、“和平”、“国际调停”的社会党人是一堆废物。

    更明显的民意风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