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业经-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觉得佛对他的恩德很大,便立刻身着天人各种佩带服饰,手持青莲、白莲、
曼陀罗花等各种鲜花到佛塔前礼谢。此时他的父亲已把儿子的遗体收好,
悲恸不已。天人见自己的父亲抱着自己的尸体悲恸痛哭,于是上前安慰道:
‘您何必如此悲痛?’婆罗门大臣问:‘你是谁呀?’‘我是您的儿子。’
‘你现在转生哪里去了?’‘转升天界了。’‘为何升天?’‘因在世时
供养佛塔,对佛塔欢喜供养故。’接着儿子又嘱咐他:‘您以后好好供养
佛塔,将对您生生世世有很大利益的。’听到升天儿子的劝慰,大臣便舍
弃了自己原有的邪见,立刻对佛塔生起了欢喜心,并做了大量的供养,同
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财富具足,依于儿子在释迦佛出世时,
令佛欢喜,不做令佛不欢喜之因。当时的婆罗门父子即今婆罗门父子,因
其愿力今成熟故,婆罗门今生令我欢喜,婆罗门儿子在我教下,灭尽烦恼,
获证了罗汉果位。”世尊如是对诸比丘宣说毕,诸比丘欢喜听闻,作礼而
去。
(71) 狐 狸
—恶骂罗汉 报食粪便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位大施主,富如多闻天子,后娶妻共同生活。
不久妻子怀孕了,自怀孕起,妻子的浑身上下充满臭气,还经常想食大便
饮小便。她把这些都如实地告诉了丈夫,施主听了很痛苦,怀疑妻子是否
着魔了,便找了相士作观察,相士仔细观察后告诉他:“你的妻子没什么,
只是因为胎儿的业力显现而如此异常,等婴儿出生了,便会恢复如初的。”
施主放心地回去了。到家里专门用各种香水涂撒在妻子身上,但毫不起作
用,臭气如故。他又担心妻子会饮食粪便(Uccara),便专门派一些人天天
看护着她。艰难的九个月过去了,一个浑身沾满粪便的孩子降生了。他们
虽然把孩子洗得干干净净,但仍是臭气熏天,让人无法忍闻,想尽了各种
办法,不起丝毫作用。孩子的母亲一切恢复正常了。他们为孩子举行了贺
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喂养着。长到自己能
行走时,便自找一些不净粪食用,还涂在自己的身上,很多人劝阻他也不
起作用。等他稍大一些,父母就把他交给堪布学习文字,堪布也是束手无
策,无法阻止,这孩子经常食不净粪,喝不净水,常处不净粪池中。他的
父母对于他的怪癖很觉痛苦,自叹:“真不知前世造了什么业,生下这样
的孩子!”再过一些时间,他们确实都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舍弃了,堪
布也舍弃了他。被舍弃的这个孩子索性去粪便池里吃住,很多人看到后都
一一传开了,人们都觉得这个孩子象狐狸一样天天食不净粪,所以人们都
称他狐狸。狐狸天天住在不净粪池里,吃喝大小便。久而久之,有一个外
道本师作儿雪,看见了狐狸天天吃不净粪,他想:我的教派苦行者是吃牛粪
的,能吃牛粪是最好的,而这个狐狸能吃不净粪,可能境界更高,应该要
摄受他,如果他能在我面前出家,可能会增长很多很多的功德。就专门去
狐狸那里,他问:“你是修行的境界到了食不净粪,还是本身就习惯吃不
净粪了?”狐狸说:“这些我不懂,不过饮食粪便,我自小至今都喜欢贪
食这些。”
当时,外道本师在狐狸前,称赞他如此行为,境界非常高。并说:“如
果你能在我面前出家,会增长很大的福报。”狐狸答应说:“如果您这么
高兴,我就按您所说的那样做。”于是就跟着外道本师去了他们的经堂,
外道本师把他头发一根一根地全部拔掉,交给他一个孔雀翎做的扫把和一
个碗,并对他传了一些吃不净粪的教言,鼓励他以此行持修本尊。就这样,
这个可怜的孩子仍然再回到不净粪池里生活。在舍卫城四周有五百食不净
粪的饿鬼(Peta),常在夜深人静时去很多不净粪池索取饮食。一天,它们
来到了狐狸所住的不净粪池里,一边饮食一边互语。狐狸只能听见到它们
的声音而见不到其身形。没过几天,他的外道本师来询问狐狸:“狐狸呀,
你近几天本尊修得如何?有什么境界?”狐狸说:“我不懂什么境界不境
界的。”外道本师进一步对他说:“譬如听到了声音没有?或看到什么身
相没有?”狐狸说:“只听到一些嗡嗡……的声音,不知是什么,也没见
到身相。”外道本师满意地告诉他:“你现在修本尊有很大的进步,如果
再继续修下去,以后肯定会亲见本尊的。”外道本师因他自己也没有见本
尊的验相,却又蒙混地对狐狸“教导”一番便回去了。那五百饿鬼想:我
们是造了恶业,今生才受如此的痛苦,而这个孩子肯定也是前世造了很大
的恶业,才感得和我们一样受如此的痛苦,我们应该把自己的身相显出来,
让他看一看。以后的深夜,它们来时便把各自的身相显现出来,让狐狸看。
后来它们经常共同生活在一个不净粪池里。过了一段时间,外道本师又来
询问狐狸:“你最近继续修本尊了吗?有没有亲见本尊?”狐狸说:“看是
看见了,但其丑无比。”外道本师说:“你现在所见是丑陋的,再继续精
进,肯定会看到相好庄严的身相。”说完就回经堂了。
此时,舍利子尊者以慧眼观察,觉得这些饿鬼很可怜,应该去救度
它们。如此发心后,于刹那间到了饿鬼面前,告诉它们:“你们好好地观
想‘诸行皆无常,诸法皆无我,涅 即寂静’,再对我生起欢喜心,这样
能使你们解脱于饿鬼界。”言毕,舍利子尊者便回去了。饿鬼们对尊者舍
利子生起了欢喜心,在欢喜心中它们去世了,凭此功德立即升天。天人规
矩新升天者要作三观察,他们都观察到:自己前世是饿鬼,以对舍利子尊
者生欢喜心故,今升天上。他们心想:以前我们是饿鬼,后来蒙佛威德慈
恩,今已转生天界,为报佛大恩我们应该在未过夜之前做供养。便各自着
天人服饰,佩带耳环、手镯、项链、臂环等各种璎珞珠宝,手持青莲、白
莲、曼陀罗花等各种天人的鲜花,来到佛前,对世尊做了种种供养,恭敬
顶礼,祈求传法。世尊观其根界意乐,对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他们都得了
圣果,再于佛前恭敬顶礼,右绕三匝。正准备返回天界时,突然想到了曾
与他们在一起共住的狐狸,心想:我们是承蒙尊者舍利子的加被已脱离恶
道转生天上,狐狸若是能对佛生起信心皈依佛门,肯定也能从恶道中得解
脱。便刹那间从祗陀园到了舍卫城,在狐狸前显现出天人的身相及严饰,
此时整个舍卫城笼罩在一片光芒之中。狐狸这时亲见了五百天人的庄严身
相,问:“你们是谁?”“我们是以前与你共住在这里的朋友。”“怎么
你们以前的身相与现在完全不同,以前是那么的丑陋,而现在却是如此的
美妙,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以前是饿鬼,现在已经转升天界。”“你
们是不是修本尊后生天的?”“不是,象你这样修本尊是没意义的。我们
是蒙尊者舍利子的加持,脱离恶道而得如今的安乐的。我们今日特来奉劝
你,应诚心去皈依世尊,这样能使你脱离痛苦的。”他们一边劝告一边将
身相逐渐隐去。
此时,舍卫城里很多人都看到狐狸的上空有许多天人显现,外道本
师也特别高兴,以为狐狸真正修成本尊了。他马上告诉很多人:“你们大
家看,狐狸修本尊已经有成就了,以后你们也要好好修,事实证明勤修后
会有成就的。”这个消息一传开,许多人慕名而来,似乎都觉得这种修持
很有意义。于是,有很多人开始学狐狸吃不净粪,并在外道本师前受了一
些戒。(师言:没智慧的人就是这样,别人的话会很容易相信,没有鉴别
地盲从,很容易上当。)狐狸听到天人的奉劝,自忖:我应该去世尊前恭
敬求法,使我得到真正的解脱。不过,这样臭的身体,去亲近世尊,太不
恭敬了,自己也难为情。便跑到康丹大河,沐浴得干干净净,除尽了臭气,
才往世尊那里去。在离世尊很远的地方,就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好,自然生
起了无比的欢喜心,便急趋佛前恭敬顶礼,祈求传法。佛陀观察他的根界
意乐,为他传了相应的法要,他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了预流果位。他又
再三祈求出家守持比丘净戒,佛以“善来比丘”的方便言词为他授了比丘
戒,并传了一些教言,他依教精进修持,很快就灭尽了三界烦恼,获证了
罗汉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黄金与牛粪等同,手掌与虚空无别。诸天赞叹
他的功德。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狐狸以何因缘转生富裕家?以何因缘俱生遍
身沾满不净粪,而且后来一直住在不净粪池里,以食不净粪维生?又以何
因缘在佛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请为吾
等演说。”
世尊告诸比丘:“这是他前世的业感。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
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位施主富如多闻天子,
他对佛法僧三宝具大欢喜心。后来,他皈依三宝并受了戒,自己潜修精进,
获得了无来果位。此时他独自思维:我膝下无子,无人继承财产,死后也
是被没收归为国王所有,这样,倒不如上供下施的好一点。便发心将自己
的财产供养僧宝,修建经堂,还专门供养了一大批僧众。僧众也把他请为
执事员之一。有一次,主管执事员外出办事,就对他交咐道:‘我于某时
肯定返回,在此之前,你要好好供养僧众,不要东奔西跑。’交咐后,一
切事务均由施主全权负责。在负责期间,新来了一位罗汉比丘,身相庄严,
施主一见便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他想:如果我单独供养罗汉,他可能不
接受,但祈求他与所有僧众一起去受供,他不得不去。便祈请罗汉:‘尊
者,明日能否和寺院里所有僧众一起去我家应供?’罗汉本来不愿去,但
又觉得:如果自己不去,僧众都吃不到饭,过失会很大的,另一方面也断
了施主的善缘。这样,他不得不答应了。施主就高高兴兴地回去准备了很
多饮食,第二天中午特意亲迎罗汉及所有僧众去应供。僧众们到施主家后,
理发洗足,(这是印度在别请僧人或僧众去家里受供的规矩)依次入座,
准备受供。同时,外出的执事员回来,见经堂空无一人,便问其他人,这
些僧众都哪里去了?有人告诉他:‘到施主家应供去了,主要是恭请一位
新来比丘。’执事员听了,生了一个大憎恨心:怎么一个新来比丘就把我
的施主拉去了,他有什么权利?只有我对施主才有权利,真是……。生起
了很大的嫉妒心和憎恨心。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施主家,一进施主家门,正
见到施主在各比丘前恭敬承侍,更加憎恨,找到那位新来比丘便破口大骂
道:‘你们在我的施主这里理发,我宁愿你们将来头发全被一根一根地拔
下来,你们在我施主家里受供,我宁愿你们以后住在不净粪里,你们在我
的施主家里受供,我宁愿你们以后食不净粪及饮不净水……。’此时,罗
汉比丘觉得他造了很大的业,想救他,便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你不应该
这样骂人,你以为你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执事员说:‘怎么?你是
出家人,我也是个出家人?这有什么?’‘是的,我们都是出家人,但我
是断除了一切烦恼的出家人,而你是位烦恼深重的出家人,所以你这样骂
人,会有很大的恶报的,还是及时好好忏悔吧。’执事员听后,生了很大
的后悔心,就对罗汉比丘前恭敬顶礼,哀求忏悔。他一生中守持净戒,临
终前他发愿:愿我恶口詈骂罗汉的果报不要成熟;以我一生中如理如法地为
僧众做事的功德,愿我生生世世中生富裕家;愿将来释迦佛出世时,我能
出家获证罗汉果位。当时的这位僧众执事员就是现在的狐狸。因他当时骂
罗汉及僧众头发被拔掉,他多生多世中头发被拔掉;当时骂他们住在不净
粪里,他多生多世中住不净粪池中;当时骂他们食不净粪饮不净水,故他
多生多世溺食不净粪饮不净水;又以他一生中严持净戒以及对僧众做事的
功德,使他生在富裕家;以其愿力成熟故,在我的教法下,对我生欢喜心
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这是狐狸今生受业报的因缘。”
复次,诸比丘请问:“世尊,那五百饿鬼以何业感,堕入恶趣,受食
不净粪之恶报呢?”世尊复告曰:“早在如来、正等觉、人天导师迦叶佛
出世时,有五百居士看见出家人化缘,他们生起吝啬心,在别人前诽谤
(Pisuna)出家人说:‘迦叶佛教法下的出家人象饿鬼一样,到处化缘。’
(师言:在宗教政策刚落实时,藏地很多出家人到处化缘,有些居士说:“现
在不是宗教开放了,而是化缘开放了”。说了很多粗语。汉地也有居士这
样对出家人供养后又说一些过失的话。不管怎样,说出家人的过失不应理,
会受很大果报的。希望你们自己多忏悔。)当时的五百居士就是现在的五
百饿鬼,当时他们骂出家人是饿鬼,所以他们自己受饿鬼之报。又以他们
在迦叶佛教下皈依受居士戒的功德,今生对我生欢喜心,并从饿鬼道得到
解脱,转升天上,享受天人之乐。这是他们各自的前后因缘。”
(72)一只孔雀
—愿力成熟 转生孔雀
一时,佛在印度王舍城(Rajagadha)附近的灵鹫山(Vulture Peak)传
授教言。从檀香山飞来一只绚丽无比的孔雀,在祗陀园讲经堂飞来飞去,
似乎在右绕佛陀,然后,停落在世尊面前。世尊为它宣说了三法印(Ti…
lakkhana)‘诸行皆无常,诸法皆无我,涅
皆寂灭’。(译者:这三句法非常殊胜,《涅 经》、《贤愚经》、《释
迦牟尼佛传记·白莲花传》等许多经中都有这三法印。所以,修行的人应
常以此真谛来印证修证的境界。表面上看来很容易,但若经常在前夜、中
夜、黎明,尤其是白昼应恒时把这三句谛实语好好静心去探讨体会其内涵
要义,便会发现其中有甚多不可言说的密义。希望大家在自相续上遇到很
大的执着烦恼或外境的一些违缘时,当下以此佛陀所亲口宣说的妙法金刚
语来警惕自己,其加持是不可思议的。) 传法后,世尊又对孔雀说:“如
你对我生欢喜心,能使你脱离于傍生界(Tiracchana Dhatu)。”说毕,孔
雀似乎会意到了,便扇动了几下翅膀,起身飞走了。但不幸的是在飞返的
途中,被一只巨大的鹞鹰扑食了。因它对世尊生欢喜心的缘故,马上投胎
到王舍城的大商主家。商主妻子怀胎九个月后,生下了一个非常庄严的孩
子,商主夫妇给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为他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
用牛奶、酸奶、酥饼等精心喂养着。从“咿呀”学话开始,就学习文字历
算等学问,这个聪颖的孩子都精通了,并对佛法僧三宝具极大的信心。征
得父母的同意,出了家,七岁时已获证了阿罗汉果位。还经常以神变去外
面捡水果、鲜花回来供佛供僧,很多人都在世尊前赞叹:“稀有!真稀有!
七岁的小沙弥竟获证罗汉果位。”世尊听此赞言,为使众生能生起厌离心,
便告众等:“你们大家还记得曾在祗陀园讲经时,有一只绚丽的孔雀飞落
在我的面前听我传法吗?”“噢!记得,当时我们都看见了。”世尊曰:
“当时,对它传法毕,它对我生起了欢喜心,盘旋而去,在途中不幸被巨
大鹞鹰扑食身亡,它凭着对我生欢喜心之善根而马上转生到王舍城的商主
家后,对三宝生信心,出家在我教法下,七岁便获证了罗汉果。”(译者:
由此看来:临命终时对佛法生欢喜心是何等的重要!其果报也是不可思议
的。若自己有福报,在临终时能有大德高僧、具德上师能如理如法地讽诵
等为上善,若没有僧即便是把佛像放在眼前,在信喜心中去世也很好。最
可怜的是,现在末法时代五浊恶世的众生,临终时不说能让亡人观佛像增
善业,反而杀生饮酒作祀,倒增恶业,本身活着已经造了不少罪业,临终
时后人又更增罪业,真是《地藏经》中所讲的那样:“……阎浮众生如履
泥涂,负于重石,渐困渐重……但结罪缘,转增深重……,殃累亡人,晚
生善处……。”真是“系生死狱苦有情”,可怜极了!)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他以何业转生孔雀?又以何业得到人身,在
佛教下令佛欢喜,年仅七岁出家获证罗汉果?祈请为吾等宣说。”
世尊告曰:“诸比丘,很早以前,鹿野苑有位梵施国王,圣胜城有位
布德哈国王,两国有间隙,兵戈相加,残杀了很多人。后来,布德哈国王
率四大军队向梵施国王再次挑战,梵施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