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白--醉风流-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传。他看完我的信,微笑着对我说:“太白这样坦诚,实在是可喜啊!对于整个国家对内、对外的大计,确实不是平常人想得到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在皇上面前也经常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呀!治世不易、伴君更难啊!至于你说自己以诗文见长,我也可以从你这封书信看得出来,你说什么‘雕虫小技’的话,就实在是太过于谦虚了。”

  我连忙道谢。韩荆州接着说:“这样吧,明日我叫上一名书吏,让宗之带着他去你的寓所,尽量多抄录一些你的诗作,多多益善,我才好向朝廷推荐你。”我自然是感激不尽。

  回到客舍,我立即吩咐小虾儿,叫他明日好好等候韩荆州派来抄录诗文的书吏。小虾儿听了,高兴得像虾儿一样蹦跳了几下。第二日,崔宗之果然带着一名书吏来了,我连忙将多年来的得意之作,让他誊抄。崔宗之每接过我选定的一篇诗文,就吟读一遍,都会由衷赞上几句。书吏抄了两日,把我自认为最好的诗文带走了。又过了几日。崔宗之传话说韩荆州对我的诗文,每一首每一篇都大加赞赏,并说一定专门向朝廷推荐,叫我一定要耐心等待。崔宗之说,韩荆州还特意说了:“鹿门山的孟浩然是襄阳的第一名士,他写的诗恬淡自然,每一首每一句都有新意,人品也超凡脱俗,连宰相张九龄也很器重他,你太白和他既然是旧日相识,就更应该和他多多聚聚了。”

  我和崔宗之就近游览了仲宣楼、仲宣宅、山公楼等城内的名胜古迹后,接着就赶往鹿门山。我们一行四人骑着马出了东门,过了校场,从东津渡过了汉江,边走边看地走了一天,终于到了。到了才知道这里有座汉代的古祠,进祠门的通道边各有一只石鹿。村民们于是就把这山、这祠都叫做鹿门了。孟浩然就隐居在离鹿门祠四五里的一个向阳的小山坡上,他一见我们,喜出望外。他这座名叫“南园”的隐居之处,半瓦半茅结构,极为简陋也极为雅洁,室内到处都挂着文人墨客的诗文和书画。我看到自己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悬在堂中显眼的地方,心中十分高兴。

  “南园”周围,分布着一块块菜地和一个个小小的池塘。菜地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池塘里长着莲藕养着鱼,荷叶田田。孟浩然这个老夫子热情好客是出了名的,但他并没有什么好招待。酒肯定是有得饮的,只是味淡得很,一点儿也比不上我在安州家中自酿的“黄狗尿”。菜嘛,除了从菜园摘回来的青菜外,其他的都要临时去买,平常都是谁有钱银谁就掏钱。这对于我和崔宗之来说,都还不是难题。于是我就叫小虾儿买来了好酒好菜,几个人痛饮起来。

  我们还西渡汉水,畅游襄阳的第一名胜——岘山。还邀请了岘山道士草谷子一起观赏了岘山寺和卧龙山的习家池,凭吊了堕泪碑和羊侯祠。一路上,孟浩然抚今追昔,说起近几年的经历,他大叹特叹。我也像他一样叹息。他在京、洛、梁、宋和南阳转了几年,现在滞留在襄阳。而我呢,在江夏、洞庭、吴、越、淮海跑了个毛长狗瘦,还是像个打猎的猎人一样,“狐狸未得狗未返”——打不到狐狸不算,连猎狗也丢失了,两手空空!其实说是两手空空也不全对,毕竟我和他都在诗歌方面积有佳篇。虽然,我追求的,并非什么诗词歌赋,我要追求的,是建功立业,能为天下百姓谋事的功名。

  我对孟浩然说:“都说先是立德,再是立功,而后才是立言。文章毕竟都是末尾之事,但我们立业无门,也不妨先立言一下,放松放松吧。”

  孟浩然微笑点头,吟了一首他最擅长的五言近体——《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我听了,深有感触,也佩服他的诗才。我说:“孟夫子的这首诗,肯定是岘山的绝唱,就像崔颢的《黄鹤楼》,没有人敢在面前放肆的了。”崔宗之和草谷子也连连称是。我接着说:“孟夫子的尾联赞扬羊祜的功德伟大,爱护襄州的黎民百姓,百世之后,孟夫子仍然对他感激涕零,确实写出了襄州百姓和所有参观羊侯祠的人共同的思想。但是,我从你的诗句里,还是感受到一种伤怀落泪的英雄之叹呀!”

  孟浩然长叹一声,伤神地说:“知我者,太白也。你想想,我孟浩然早已华发丛生了,能不对着羊公碑伤怀落泪吗?”

  崔宗之连忙劝慰他说:“孟夫子大器晚成,迟早会有喜讯的!”

  这日黄昏,我和孟浩然以及一群文朋诗友在钟鼓楼酒家饮酒吟诗。酒入愁肠,联想到自己纵然胸藏高远志向,笔下纵然有许多得意文章,到头来也还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面对岘山落日,远望汉江碧绿如染,一江流水恰似新熟的葡萄酒。我不由高声大喊:“快换大杯,快拿鸬鹚杓来,快拿鹦鹉杯来!我要一天喝它三百杯,喝上它一百年!”我沉痛地对孟浩然说:“你看见没有?岘山上的堕泪碑已经剥落不堪,早已长满青苔了。什么德政啊,只是说得好听罢了,我是不会为它掉泪和伤心了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石碑如此,何况口碑?”

  孟浩然想安慰我几句,但他又欲言又止。也许,我正好也吐出了他的心声。也许,他与我一样,同为一介布衣,天不怕地不怕,怕的是酒桌上还有一帮朋友,怕我们的牢骚连累了他们。

  越饮越疯狂,一直到天色向晚,清风徐徐。这时一轮明月悄然跃上天上,正是我那多情的家乡之月。我不由得哈哈大笑:“你们看,你们看,我李白的月亮!多么美丽的月色,多么美好的清风啊!这样的良辰美景不用花钱,谁都可以享受得到。”

  孟浩然附和道:“是啊,如此明月怎能无诗,就请太白先来一首!”

  我高声答应,接过店小二拿来的笔墨,一边打着酒嗝,一边吟诵不止,一边龙飞凤舞,不一会就写一了一首《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离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君不见,

  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孟浩然捧读我的诗歌,反复吟咏,赞不绝口:“想我等天天与岘山为伴,时时看汉水流波,却从来也写不出这等诗句、如此情思,如此文辞、如此狂想,实是襄阳的大幸,襄阳之名从此名闻天下矣!”

  在座的文朋诗友也纷纷称奇。

  是的,它就是我李白的醉歌,在这首诗中,我貌似用醉汉的心理和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实际上是用更带有诗意的眼光来看待一切、思索一切。一开始,我就用了晋朝山简的典故。山简镇守襄阳时,喜欢去习家花园喝酒,常常大醉骑马而回。当时的歌谣说他:“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骑骏马,倒着白接离。”“离”是襄阳乡间一种白色的帽子。我在这里是说自己象当年的山简一样,日暮归来,烂醉如泥,被儿童拦住拍手唱歌,引起满街的喧笑。可是我毫不在乎,人生百年,一共三万六千日,每天都应该往肚里倒上300杯酒才对。此时,我酒意正浓,醉眼朦胧地朝四方看,远远看见襄阳城外碧绿的汉水,幻觉中就好象刚酿好的葡萄酒一样。啊,这汉江若能变作春酒,那么单是用来酿酒的酒曲,便能垒成一座糟丘台了。我醉骑在骏马雕鞍上,唱着《梅花落》的曲调,后面还跟着车子,车上挂着酒壶,载着乐队,奏着劝酒的乐曲。那样的生活使我洋洋自得,觉得自己的纵酒生活,连历史上的王侯也莫能相比呢!秦丞相李斯不是被秦二世杀掉吗,临刑时对他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还有晋朝的羊祜,镇守襄阳时常游岘山,曾对人说“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祜死后,襄阳人在岘山立碑纪念。见到碑的人往往流泪,名为“堕泪碑”。但这碑到了今天又有什么意义呢?如今碑也已剥落,再无人为之堕泪了!一个生前即未得善终,一个身后虽有人为之立碑,但也难免逐渐湮没,哪有“月下倾金罍”这般快乐而现实呢!那清风朗月可以不花一钱尽情享用,酒醉之后,象玉山一样倒在风月中,该是何等潇洒、适意!

  在诗的尾声,我再次宣扬纵酒行乐,强调即使尊贵到能与巫山神女相接的楚襄王,亦早已化为子虚乌有,不及与伴自己喝酒的舒州杓、力士铛同生共死更有乐趣。

  听到孟浩然的赞赏,我不以为然,若在平时我或许会谦虚几句,但我醉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我紧紧地搂着他的肩膀,不断地摇晃道:“浩然兄,你看,你看——”

  我的手,指向墨蓝色的天空。天上一轮金黄色的圆月正含情脉脉地俯瞰着大地,注视着我们,仿佛也想走下来与我们举杯同饮。孟浩然长长叹了一口气,吟道:“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众人跟着吟道:“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游了岘山之后,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多月。除夕过去了,正月十五也过去了。这天,流放南方的王昌龄姗姗而至,恰巧草谷子和石门山的苏秀才带了烈酒好菜来访,适逢雪后新霁,阳光普照。大家高兴得酣饮起来,孟浩然喝得沉醉,我也喝得头重脚轻。这时,门外有一位官员飞骑而至,身后还带着一个骑卒和一头空鞍的马。那位官员一直走到孟浩然跟前,施了礼,大声说道:“采访使大人奉旨赴朝,特地派小人我来迎接孟夫子一起入京,今日立即就要出发,请夫子上马!”

  孟浩然半睁着双眼,听得懵懵懂懂,似懂非懂,爱理不理地呆望了望来人,竟然连身子也不挪一挪,连招呼也不打一声。许久,他又端起酒杯,对我们大家说:“饮吧,饮了再讲,你们看,你们看,春、春暖花开,草长,莺飞,饮吧,干啦!”来人急了,大家也急了,都起身劝他、拉他。孟浩然还是不理不睬,只是不断地饮酒,不停地唠叨:“饮酒,就是饮酒,什么事也懒得去管,长安、长安,长安算什么?老子说不去,就是不去!来来来,饮酒!”

  行期紧迫,来人见他烂醉如泥,如果拉他上马,不会摔死也会摔得大伤。崔宗之倒还有几分清醒,便随着来人去回复韩荆州了。

  韩荆州自然是气得五生六熟,又恼又恨地上京去了。听说他从此对酗酒的人很是看不惯,对我的举荐怠慢下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再说孟浩然清醒以后,大家都为他感到可惜。可是孟浩然只是淡淡地笑了一下,淡淡地说:“都过去了的事,就当它没有发生一般,不用理会了。韩荆州也不会怪罪我的,大家放心好了。”

  我看老夫子竟然这么旷达,这么自然和自如,联想起多年前和他的交往,以及听到关于他的许多传说,对他的诗格和人品更加佩服了。

  老友相逢,除了饮酒作乐就是游山玩水。这天,孟浩然带我和王昌龄到精思观、景空寺游玩。

  精思观的观主王道士也精通笔墨,一向敬佩孟浩然,一听孟浩然介绍我和王昌龄,更是喜出望外,叫道士在观中备了几份小菜,温了一大壶黄酒,宾主四人开饮起来。酒过三巡,就到了写诗的时候了。孟浩然乘兴提笔写了一首《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青都。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录,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比,宛似入蓬壶。

  王昌龄反复吟咏,赞道:“浩然兄文思敏捷,不减当年,果然是大家风范。”

  孟浩然大笑,揶揄道:“王兄如今也会称赞别人的诗文了?”

  引得我和王昌龄相视而笑。

  王昌龄在襄阳停留了三天,正想北上赴京。我也想先回襄阳城,可是孟浩然却不答应,硬要我和王昌龄留下来陪他上望楚山。他动情说:“我平生只有三大好友,你们二人再加上王维。如今三来二,虽然还是三缺一,但也算得是最开心最高兴的事了。我很想趁这个机会了却一桩心事。”

  我和王昌龄感到有些愕然,连忙问什么事。

  孟浩然黯然道:“环绕襄阳的众多大山小山,我差不多都已经攀登过了。只有望楚山还没有上去过,因为小时候觉得它太高了,到了青年时又觉得它太矮了,到了壮年我大多数时间都外出云游四方,没有顾得上到它上面登高望远。现在一转眼就人老体衰了,惊觉时光易逝,再不攀登,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孟浩然的儿子孟郊一听,连忙劝道:“父亲您刚年过半百,登望楚山有的是时间呢。反正山摆在那里又不会跑掉,我们什么时候攀登都可以的。您现在有病在身,要多加休养才是真的。”

  经他一说,我们才知道孟浩然的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但对于游山玩水,我自然是举双手赞同的,我说:“是啊,时不我待,我们就携手登山好了。”

  王昌龄虽然心有所思,但还是高兴地答应了:“我看行,浩然兄半生喜欢山水为伴,领略一下襄阳最高峰的风光,也许对身体复原还有好处呢!”

  第二天,孟浩然、王昌龄、我和孟郊以及一个家仆一行五人出发登山。仆人负责背负在山间进餐的酒食。走走停停,一路观风看景,谛鸟鸣听虫叫,谈笑风生。到达最顶峰,但见四周古松簇拥,身旁云絮乱卷,脚下是苍苍莽莽的万里山河。

  我指着南方,问孟浩然:“前面就是楚国旧地吧,难道这就是这座山的来历?”

  孟浩然眺望远方,长长舒了一口气,答道:“这座山原本叫做望郢山,因先朝有襄州刺史王骏爱登此山但不喜欢这个山名,就把它改为望楚山,直到如今。”

  说罢,他又叹气道:“兄弟如今不但望楚,还望吴呢。”

  我和王昌龄都明白他在怀念吴越之地的侠女何去非了,不由相视一笑。

  我微笑着对孟浩然说:“浩然兄啊,都说登高赋诗,如今我们登上襄阳最高处,怎么能没有诗呢?再说您老兄是诗中魁首,这里又是您的家山,那就要您先开口了。

  我们随着孟浩然的目光环顾四周,但见西边是崇山峻岭和一条银丝般细长闪亮的汉水,东面隔江相望的是画屏般的鹿门山系。沉吟了一会儿,他开口吟出了一首《登望楚山最高顶》: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 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大家都拍手称好。

  午餐的时间到了,孟浩然的家仆也早在大要对根下摆好了酒菜。五个人围坐下去,对饮开来。

  酒酣耳热,王昌龄又把孟浩然新写的诗吟一遍,高声说:“还是家乡风物好啊!不过,我倒一向不在乎这些,管那么多干什么?哪里有酒,哪里就是我王昌龄的家乡。”

  紧接着,他高声用唱腔吟道: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好诗!好诗!”我和孟浩然不约而同地赞叹。

  王昌龄转过身来,微笑着对我说:“谪仙兄,此地、此情、此景,您老兄的新作呢?”

  我哈哈一笑。回答说:“有了,有了,可我李太白今日不写望楚高峰,我要写一写我辈之中的一位高人,他啊,也是人峰丛中的高峰啊!”

  我胸有成竹。是的,好友,好酒,好风景,这些都使我诗情喷涌。我禁不住挥笔疾书,写下了一首《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众人读罢,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