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雄的民国-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色渐深,但却被炮火和枪弹划过的尾迹闪得通明,喊杀声震天随着指挥部的呼叫喊话,张钟麟明白,该自己上场了。以原来残营为骨干新组建的十二团就竟战斗力如何,马上就可以得到充分的检验。
    但冲上东北军花费了近月时间构置的工事之后,他失望的发现眼前败兵残将,几乎没一个像是有着完整的建制,乱哄哄东一堆西一群,竟是毫无抵抗能力。东北军的残兵们来不及撤退被淹没在山东军兵海只有奋起抵抗,但这种散兵游勇的抵抗能力实在有限,在成建制步兵团的冲锋下,连一个回合都抵挡不住。而战线靠后的东北军则逃的非常及时,没有和山东军的兵海纠缠上。一个个恨自己爹妈少给生了两条腿,有多快跑多快,有多远跑多远。
    国内军阀私兵的素质,张钟麟还是颇为了解的,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还是以东北军为龙头老大的,就装备而言连蒋校长的央军有些都自叹不如。这次战斗前,张钟麟是做了打硬仗的思想准备的,所以团部动员会开了一个又一个,光是声情并茂的战前动员训话就讲了不下三遍。可是,今夜这战斗打响后,他却有种重重一拳打空的感觉,好像被闪了一下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东北军败了,败得如此不可思议,败得让张钟麟毫无思想准备,这还是东北军吗?这还是打仗吗?难道东北军自打张作霖死后,已经让张学良败坏到这个程度了?其实,这一点张钟麟还真是错怪张学良了,张学良虽然任性寡断,但还是很有能力的,东北军在他的主持下,大批年轻的军校出身军官补充到军,指挥协同能力比之奉军之时又更进一层楼。只可惜,他遇到的是吴孝良领导的,战争理念超前山东军。
    以重型火炮在站前,进行火力覆盖,尽最大可能压制打击敌方有生力量,而国内军阀队伍的火炮只是步兵的从属。所以,在将炮火作用发挥到极致后,步兵们的作用只是冲上去收割已经熟透了的庄稼。
    就在一天前还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东北军,转瞬间就败的毫无尊严,争相逃命。张钟麟收起了心的感慨唏嘘,命令部队放过投降俘虏,交给后续跟进的兄弟部队处理,所有人马集向后方的东北军前线指挥部方向冲去。他早在站前就研究了整个东北军的布防图,而王以哲的前线指挥部正好就在他进攻路线的正前方,现在战事如此顺利,数道防线被摧枯拉朽一般摧毁,指挥部就向是一个被扒的一丝不挂的女人躺在面前,他如何能忍住一往直前的冲动!
    也是东北军太过狂妄,以为山东军势力不如己方太多,是以连保密工作都开始变得疏漏百出,说是出了纰漏不如说是东北军对山东军的蔑视,意思很简单,情报让你得去,你又能赢得了我东北军吗?可现实是残酷的,当头给了他们狠狠一棒。
    直至进入营地外围,张钟麟的十二团才遇到了东北军有组织的抵抗,但对方显然实力不济,火力太弱。在各种制式自动武器武装起来的十二团士兵们面前,他们的抵抗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甚至可以说是可笑。
    不用张钟麟动嘴指挥,训练有素的新兵们早就知道在遇到此种抵抗的情形下该使用何种战术,步兵炮炮手装弹准备,不到一分钟的功夫,射击诸元**完毕,一声令下之后,步兵炮炮弹齐齐飞向了抵抗的营地上空,一道道拖着亮光的尾迹,在远处隆隆炮声和身周密集的枪弹声映衬下显得绚烂无比。
    可营地内却变成了人间地狱,惨不忍睹,残肢断臂与鲜血横飞,几轮齐射之后营的抵抗逐渐弱了下去,张钟麟抬腕看了眼时间,才过了一刻钟,和小日本子在上海步履维艰的激战比起来,他感觉和东北军打仗就像壮汉欺负没长大的小孩一样,这是在单方面的屠杀。
    只是战争没有丝毫怜悯可言,张钟麟挥手命令道:“继续进攻,攻破前面的营地,活捉王以哲!”
    王以哲这个名字,十二团的每一个士兵都记得,他就是东北军在黄河北岸的最高指挥官,只要活捉他这一战就彻底结束了,他们的任务也将超额圆满完成。
    不过,张钟麟的好运气似乎没有持续下去,当他的士兵们嘶吼着冲进了一片狼藉的指挥部时,只抓到了几个未来得及逃跑的高级参谋,地图件撒了一地,他们连带走和销毁的时间都没有,可见逃跑之仓促。后来经过审讯那几个高级参谋,张钟麟才知道自己与活捉王以哲的机会只在十几秒之间便失之交臂。
    就在他们冲进营地不到一分钟之前,王以哲才在两名心腹警卫的护卫下化妆成普通士兵逃出了营地。惋惜归惋惜,但东北军前线的最高指挥官都化妆逃跑了,剩下的抵抗部队便没有丝毫的威胁可言。
    李泽军命令麾下主力直追到河北境内才算收手回师,是役五十七师毙敌一万余人,俘虏两万余人,东北军溃败兵员总数至少在五万以上,这一仗算是把张学良打的伤筋动骨了。
    当东方鱼肚泛白,一轮红日缓缓于天地交界处冉冉升起之时,战场上只剩下了未及散尽的硝烟和满地了无生气的尸体与残破的武器。
    ……
    张学良呆坐在椅子上,足足有半个钟头没有一丝反应。在他心里盘算,吴孝良就算再厉害,就他那些临时拉起来的农民和学生恐怕也比他训练有素的东北军强不了多少。可万万料不到的是,他的东北军在吴孝良麾下的五十七师面前竟没走上一个回合,天亮前就败得干干净净,就连王以哲都在混战失踪,不知是阵亡还是做了俘虏。这两种可能都是他所不乐见的。
    其实,如果是淞沪抗战之前的山东军,双方顶天也就势均力敌,但五十七师是正面硬撼日军常备师团的主力,经历了大小数十次的战火洗礼与锤炼,并且最终战胜了日军,将他们赶出上海。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不但磨砺了他们的剑锋,还铸就了他们无比的自信。
    所以,日本人的手下败将,刚刚丢了老家士气低迷的东北军和五十七师对阵,此消彼长之下,打出胜负如此悬殊的战斗来也就毫不意外了。
    但现在不是想这些事的时候,总结胜负也轮不到现在,他所面临更严峻的问题是,东北军惨败,此次南京之行,手已经失去了筹码,面子丢了,里子也丢了,如果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他张学良恐怕只有引咎辞职,通电下野一途。吴孝良打败了他将近一半的东北军,如果趁胜追击,一举追到北平城下,拿下这座古都亦不是难事。
    张学良首要考虑的就是吴孝良究竟会怎样对待他和他的东北军,这个时候他甚至已经没有心思为吴孝良的率先突然发难而生气了,无论如何他也下达了攻击山东军的命令,只是对方更技高一筹,自己败了也不冤。
    “立即备车,我要过江。”
    他总算缓了过来,此时此刻与吴孝良撕破脸,他只能全面的倒向蒋总司令了,毕竟山西还趴着一只老虎,虽然对方在北伐之后一直与自己井水不犯河水,但可不代表阎锡山会放弃这个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大好机会。
    那阎老西可是只狡猾的不得了的老狐狸,如今三面皆敌的形势下也只有他的那位盟兄蒋总司令才最有可能给他支持的吧!虽然,他知道蒋总司令是需要一直能够伤人的老虎,而不是一只断了牙齿的病虎拖累。可总要一试,希望他还会念着旧情!
    于学忠的眸子里也失去了日前的光彩,他怎样也想不通,东北军怎么就会兵败如山倒,那吴孝良的山东军都是些怎样的怪物?
    “司令,真要走这一步吗?”
    他望着张学良眼充满了绝望,他知道张学良要去求老蒋,可老蒋是那么好求的吗?一旦去了老蒋那里,东北军或可保全,但老蒋必然会逼张学良本人下野,他不相信张学良不清楚这一点。或许是他潜意识里还抱有幻想,但无论如何张学良要为整个东北军负责,留得青山在总比玉石俱焚强得多,焉知日后没有东山再起之日?
    张学良暗淡的目光突然闪动了几丝异彩,嘴角泛起一阵苦笑,“孝侯啊,我累了准备出国去散散心。我走之后东北军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好好给我看住了!”
    就在两个人出了门准备起行的当口,机要秘书气喘吁吁追了出来。
    “司令慢走,吴孝良来电……”

第536章 再见(二十六)
    蒋正整整一夜未睡,河南与安徽的战报雪片一样飞来,已经堆满了他的办公桌,陈诚的十一师果真没有白白花大力气组建,竟然生生把杨效欧的第二军与董海滨的第十七师给拖住了,双方打了一夜也不见个胜负,最终竟似有僵持不下的态势,这可不是他所乐见的。
    “给辞修去电,要他务必寻找突破口,打开战场形势的僵局!”
    由于打仗方起,机要秘书通宵达旦随时待命,听到蒋正的命令以后,立即译电发电。安徽局势差强人意,反倒是河南方面的形势有些出乎他的意料,顾祝同的第十六军原本是处于腹背受敌的情形,但三个湖北保安旅北上打破了这一平衡,执行穿插包围任务的关炳炎装甲旅被迫掉头与湖北增援的蒋军激战。
    顾祝同瞅准了这个大好时机,原本是要从背后捅关炳炎刀子,但李又廷也不是吃素的,焉能让他得逞。在得知关炳炎与湖北援兵纠缠上之后,立即派兵南下缠住顾祝同,好给关炳炎制造取胜的时间。
    蒋正所接到的电报正是顾祝同决定南下与湖北援兵夹击关炳炎之时所发,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就算是进攻山东军的行动失败,退一万步讲十六军的主力总算摆脱了被山东军合围的危险。
    战斗才打了一个晚上,双方看起来势均力敌,实际上蒋正已经在对方的行动看到了深深的破绽,只要顾祝同和陈诚坚持下去,吴孝良必败无疑,想到这里蒋正长久阴郁的脸上竟然罕见的绽出了一丝微笑,尽管转瞬即逝,但其间写满了他的得意与自负。
    恰巧杨永泰推门进屋,蒋正立刻示意他坐到沙发上,准备要与其推演一下战场形势的变化。
    “畅卿快坐,说说这局势走向。”
    杨永泰也跟着熬了一个通宵,但老蒋还算体谅下属,让他回去休息了一阵。但杨永泰如何能睡得安稳,是以简单吃了早餐之后便有急匆匆的赶了回来。
    杨永泰做在沙发上,端起勤务兵刚刚沏好的茶水,抿了一口,便迫不及待的说道:“看情形,只要过了今日大局便会底定,一切悬念都将尘埃落定。”
    他在离开之前已经得知了安徽与河南的战况,是以对战局的发展极为乐观。
    “现在重之重便是北边张汉卿的东北军,即便他不出兵济南,只要能站在黄河北岸,牵制着山东军的嫡系主力,我们便有就成把握打赢这一仗。”
    听了杨永泰的分析蒋正更加安心了,只觉得神清气爽,数月来憋闷的胸的一口又闷又恶之气,终于寻到了可发泄的去处。
    至于东北军能否在黄河北岸站住脚,恐怕就连傻子都知道答案,东北军虽然丢了关外根据地,又接连打百仗,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进攻或许力有不歹,但自保应是没有问题的。
    也恰在此时,机要秘书兴奋的叫了一声。
    “陈师长急电!”
    “念!”
    “董部人马退却,歼敌数千,杨部人马观望不前,似有疑虑,各个击破大有可为。”
    真是好事成双,这则消息就像兴奋剂一样刺激着在座每一个人的神经。尤其是蒋正,虽然一张老脸仍旧绷的紧紧的看不到一丝笑模样,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陈辞修果真没有让他失望,这一仗打的十分提气,虽然董海滨的十七师只是小败,损失也不过数千人,但出此接触的战果必然会影响到军队的士气。他的嫡系央军一战获胜必然会产生舍我其谁的勇气与自信。而与之相反的山东军则会产生对央军的畏惧心里,因为两军交战,打一场败仗或是胜仗,可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纳闷简单,一只部队的胆气失去了,就等于失去了灵魂。
    只要山东军再乖乖的打一场百仗,陈辞修再剩上几场,安徽局势也就会被肃清。陈诚的十一师虽然在编制上是一个师,但实际上却拥有将近三个师的兵力,而且几乎全师都装备了极为先进的武器,一直被老蒋当做杀手锏,所以依老蒋之预料,安徽形势指日可待,他的央军终于可以再次剑指山东直驱济南。
    “回电嘉奖,告诉辞修,穷寇莫追,稳扎稳打!”
    陈诚在打仗上还是然个老蒋挺放心,所以干脆也不甘于他的内部事务和指挥方略,但还是忍不住啰嗦了几句。
    有侍从武官进屋请示:“吴委员求见,委员长见是不见?”
    如果搁前几天,蒋正必回毫不犹豫的拒绝,但这次不一样,战局已经初步露出了获胜的雏形,让吴孝良进来,正好可以看看这个吴上将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当然,蒋正不能在自己的指挥室会见吴孝良,毕竟涉及到前线消息,自是小心为妙。
    他将吴孝良安排在了会客厅,晾了他将近一刻钟才姗姗来迟,一进屋蒋正就先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南京这几日事务繁杂,直到今天才抽出空来与其详谈。
    听了蒋正的解释后,吴孝良笑了,他根本不在乎蒋正是不是真的忙,这次求见他同样也是有备而来,他想看看蒋正的底线到底在哪,而手的底牌又有多少。
    “委座别来无恙?”
    吴孝良的开场白仅仅是一句不痛不痒的例行寒暄,他不忍为和蒋正有玩嘴皮子兜圈子打哈哈的必要,直来直去就好。反正一切都是实力说话,仗打赢了都是你的,打输了他也就不用再回山东了,蒋冯阎等人是绝对不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的。
    但再直接也得有个缓冲的话头,冒冒然直接提起双方冲突的焦点也绝不合适,所以他寒暄了一句后,便闭口不言。会客室顿时陷入了尴尬的氛围之。
    蒋正清了清嗓子,暗骂这吴孝良真是小滑头,明明是来打探消息口风的,却一言不发是等着自己先开口吗?老蒋当然也不愿提,所谓言多必失,万一那句话不小心泄了底,还真是得不偿失呢。
    但又不能干坐着大眼瞪小眼不说话,所以老蒋干咳了几声清清嗓子自后,刚要说话,却听吴孝良又张嘴了。
    “委座当真练得一手好兵,日寇还真的庆幸没遇上辞修……”
    这话听着是夸他门下第一大将陈诚练兵有方打了胜仗,但后半句停在耳却极不是滋味,什么是日寇该情形没遇上他?分明是讽刺他保存实力不肯派自家主力上前线抗日。
    只见蒋正的脸一阵白一阵青一阵红,竟好像开了染坊一般。他的确有脸上挂不住的理由,另一方面也说明老蒋还没有无耻到极点的程度,至少在这事上他的确不占理。
    而蒋正身为党国领袖自然也不能因为几句话便去解释争辩,那还成何体统了,所以最终只是嘴角抽出几丝微笑。他虽然不能解释,但可以反击。
    “听说维已经保举了河南省府主席的人选?”
    这一下正吴孝良要害,这次大战表面上的原因就是争夺河南省主席一职而引起的,蒋正主动提及,无非是委婉的震慑他,保举河南省府主席不是不可以,但至少要有相对应的实力,如果最终吴孝良一败涂地,他还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和他谈话?
    吴孝良没料到几句转折之后就直接绕道了关键问题上。
    “不知委员长还算满意?”
    这个回答差点没把蒋正的鼻子气歪了,也太不上道了。如果上道一点的都会谦虚一番回答他才德不够,能力不歹,还请委座示下!蒋正自然也会上道的给出标准答案。
    但偏偏吴孝良这时候不知是哪根筋抽掉了,直接顶了上来,那可就别怪他老蒋翻脸了。
    只见蒋正脸上的乌云迅扩散,阴郁带上了几分狠厉,平常人见了定会不寒而栗,双股打颤。不过这回负责反击打脸的是杨永泰,他与老蒋是一同来到会客室的。
    “维此言差矣,河南归属尚未确定,何以就这般着急?”
    杨永泰反问了一句,见吴孝良没有接话的意思便乘胜追击。
    “听闻贵部在河南遇到了些许麻烦,不知解决了没有?”
    意思很明显,想要河南可以,先答应了这一仗,把顾祝同撵出去再说。
    只是老蒋毕竟还是领袖不能任两位将话都挑明了说,本来这被迫和解就够憋屈的了,如果这吴孝良再犯了倔劲和杨先生杠上就不好收场了。毕竟只是逞口舌之利,谁胜谁负都没有前线战果来的痛快。
    在预先判断了山东军形势不利后,蒋正便想不留一点情面的将吴孝良彻底铲除,逼迫他二次下野出国,一举荡平这个自己培植起来的心腹之患。
    蒋正看着吴孝良,有一瞬间他胸腾起一种错觉,眼前之人就像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可羔羊自身却浑然不觉,这是不是有点可悲?
    但蒋正随即又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看着吴孝良在沙发上那一副从容的神态,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