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白朗带着两名侦察队员向离自己最近的俄军设在河岸边斜坡上的隐蔽重机枪阵地摸去。还没走到一半,就遭遇到一股俄军从侦察队阵地的侧翼迂回过来。三个人只好放弃了去炸机枪阵地的打算,打出了几个手榴弹后,又退了回来。
这边的齐放在南岸也大致看清楚了情况。少校提起了自己的步枪站了起来。“二连,跟我来!”
二连的战士们纷纷跟着营长溜下了山,在河边就地组织起了火力向北岸射击。俄军的注意力分散了,一部分火力朝着南岸没有遮蔽的二连袭来。一连长张朝福中尉趁机指挥着已经半渡的部队加速摸上北岸。
一连的大部分人刚刚爬上北岸,俄军的炮弹的就在水面上炸了开来。这是南岸的齐放和北边的赵白朗都没有预料到地:俄军有火炮!
张朝福中尉转头看着自己好几个部下的身影消失在离岸边只有几米的地方。狠狠地一摆手吼道:“加快动作,快!机枪,跟我去副营长那边。”
得到了机枪支持的赵白朗很快就遏止住俄军的进攻,“嘎嘎”叫着的轻机枪喷吐出一条条闪亮的弹道钻进溃退的俄军群中。使这些只有步枪火力的俄军只有顽强地趴在地上还击。
齐放看到渡河部队已经组织起了有效的火力,稳住了阵脚,一直提着心略微放了一点下来。他始终有些担心自己手下这支只打过几场前哨战的部队,这些新兵没有太多的经验。不过现在看来一切都还比较顺利,只是,该想办法对付俄军的山炮了。那几门山炮给部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也使得二连的渡河行动不得不暂时停止。
就看一连和侦察队的了!
黑夜中的战场上,赵白朗上尉已经无法去分辩自己手下一个个人的面容和名字了,他只能用“你”或着是对方的“军衔”来称呼身边的人。
“中士,你,带两个人,搞掉左侧那机枪。”
“一连长,你在这里看着。给我挺机枪,一组(侦察队)跟我来!”
上尉带着机枪和四个人掩护着中士林连方的小组。
子弹在林连方的左右和头顶上飕飕地飞着,不时有子弹钻进了地皮的“啾啾”声,中士可以清楚地看到草皮上冒起一股股青烟。没有时间去害怕,人到了这种情况下是没有资格害怕的。
“快,跟上我,想不挨枪子就别停下!”中士招呼着身后的两个战士,他们匍匐前进的动作显然没有中士这么娴熟。
三个人加快了速度。谁都知道进攻的时候自己的速度越快,留给敌人发现自己,瞄准自己的时间就越少,自己活命的机会就越大!只有活着,才有可能完成任务,只有活着完成任务,自己才有资格回到家乡接受亲人们的欢迎。
其实,战场上的人是不会想太多的。如果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想太多的东西,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战友眼中的胆小鬼!
俄军发现了中士的行动,几条步枪向着三人打来。
林连方就地一个半滚,摸出了一颗手榴弹,弹掉保险后还略微停顿了一下才投了出去。
“轰”的一声,俄军阵地上闪耀出一团火花。
“冲,冲上去!”林连方站了起来,猫着腰向前急冲。他的身后,赵白朗上尉也站了起来,操着轻机枪打出了一长串的子弹后,也带着人增援上来。
手榴弹的爆炸声接二连三地从俄军阵地上传来,接着就是激烈的机枪声和手枪独特的“啪啪”声。齐放少校知道赵白朗已经得手了,对着二连长李奎元上尉挥了下手。
二连在连长的带领下纷纷跨进了冰凉的河水中。
俄军的山炮阵地设置在北边渡口后的小树林里,四门82mm的山炮不停顿地向额尔齐斯河发射着炮弹。张朝福中尉带着一连的官兵在打退了俄军的进攻后用短促的突击占领了这个阵地,俄军炮兵趁着*夜色*(禁书请删除)丢下大炮向塞米巴拉金斯克逃窜。俄军的其他河防部队也逐一地被二营解决掉,战场的枪声和炮声逐渐沉寂下来。
三连的官兵们忙着把俄军据点的房屋拆了开来。将原木和大石块堆积在了北边通往塞米巴拉金斯克的平地上;一连在这些防骑兵障碍中间竖立着匆匆扎好的拒马;三连则向塞米巴拉金斯克方向推进了两里地,在山坳中依托地形构筑简单了警戒阵地。当然,在营长齐放少校下达给三连的作战命令中,这个连将在发现俄军骑兵后通知营部,然后放开大路让俄军骑兵通过,他们要对付的不是前来进攻的骑兵,而是被兄弟部队痛击后溃败下来的骑兵。侦察队和机炮分队的人则协助着营部人员清理着战场。
俄军在塞米巴拉金斯克城的骑兵有四个营,由塔伊夫上校指挥。在看到南边的天空因为炮弹的爆炸开始闪光的时候,这些骑兵出发了。
上校很清楚渡口的地形,他的上级也清楚塞米巴拉金斯克的地形。
在渡口和塞米巴拉金斯克之间,特别是在渡口北面的平地上,只有一些稀疏的灌木丛,因此,地形非常适合骑兵的攻击。这就是这支由哈萨克、俄罗斯人共同组成的骑兵部队被部署到这个地方的原因之一。
20里的夜路并不需要塔伊夫上校和他部下花太长的时间。不过河防部队这么快就被中国军队歼灭还是颇出乎上校地意料。在他看来,至少他可以在路上收容不少于一个连的步兵,作为骑兵的有效补充,可是事实却是,他仅仅拼凑了不到100个步兵,由一名骑兵上尉带着跟在骑兵部队的后面。
康拉巴勒山岗被上校远远地甩在后面,这个界于渡口和塞米巴拉金斯克之间的要地是那些步兵们应该驻防的地方,所以上校并没有向山冈上派出搜索部队就长驱直入,在山冈南面展开了队形。
两千名骑兵所能营造的声势在这个河谷地带可谓是惊天动地,马蹄声象连绵不断地惊雷一样从北面席卷而来。
“准备战斗!”李奎元上尉招呼着部下们进入刚刚勉强构筑好的阵地。其实并不需要连长多说什么,二连的战士们已经在军官的引导下进入了各自的阵地。
黑沉沉的夜里,那惊心动魄的马蹄声就是作战警号。
黑夜,对攻守双方来说都是障碍。但是在这个特定的地方,夜幕显然有些偏袒俄国骑兵。他们熟悉这里的地形,可以在夜间视野并不那么好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一定的冲击速度;而对二营的官兵们来说,只有敌人近到100来米的时候才能有效地瞄准射击,而且还是在阵地前设置的火堆帮助下。
全营的轻机枪都调到了一线上来,机枪手们趴在巨大的原木后面给弹链上着子弹,原木前面,是用粗大的枝桠砍削后捆扎起来的木拒马。
再前面一点就是几堆巨大的篝火了。篝火的火焰被河谷的夜风吹向了东南面,木材不时劈啪着爆出一团团的火星。除此之外,就只有闷雷一般的越来越近的马蹄声了。
赵白朗上尉提着自己的步枪静静地等待着,他能够听到的不只是马蹄声,相比那马蹄声而言,自己的心脏砰砰跳动的声音显得更清晰一些,甚至旁边的战士小声的说话也能够听得一清二楚。
“怎么还没到?这马怎么跑得这么慢?”一个声音咕囔着。
“别急,看来骑兵很多,所以马蹄声多远就传来了。哎,兄弟,你怕了?”旁边一个显得有点发哑的声音说道。
“有点心慌,光听声不见人的,感觉有点奇怪,心里憋得慌。”
“骑兵一上来,就用手榴弹砸,别慌张,咱们这么多机枪,要一起打起来,估计那子弹可以把骑兵给淹了!”发哑的声音安慰着。
“是,上士。”
上尉微微笑了一下,估计在黑咕隆冬的地方,那两个说话的战士看不到上尉古怪的笑容。
“来了,准备!”连长李奎元上尉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而这个时候,骑兵的马蹄声已经把几乎所有的声音都给吞没了。可奇怪的是,偏偏二连长不大的声音却能够传到附近的战士耳朵里,又通过这些战士的传递,把这个命令发送到全连每个人。
俄军骑兵没有去顾及那些篝火堆,这些火堆发出的火光早就落在这些骑兵的眼里了,而他们跨下的战马,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所以对这些“安静”的火堆毫不畏惧,在主人“呼赫”的吆喝下,加速冲了过来。
“啪”的一声枪响引发了二营二连阵地上的各种火器的怒吼,接着迫击炮弹也呼啸着落到了阵地前的骑兵群中。一时间俄军骑兵纷纷落马,惊慌的叫喊声、战马的嘶鸣声合着枪炮声响成了一片。
俄军骑兵的速度并没有因此而放慢,他们更用力地踢着马肚子,更大声地呼喝着战马,手中的军刀在火光的照耀下发出血红色的光芒。
更多的骑兵冲了上来,一头撞在了拒马的尖刺上,战马痛苦地悲鸣着,用身躯巨大的惯性将扎进身体的拒马撞了个粉碎,也把背上的骑手狠狠地抛了出去,摔得七荤八素的骑兵还没爬起来站稳,就遭到机枪的火力扫射,被打成抖动着血筛子。
骑兵的冲击是一浪高过一浪的连续突击,在拒马被撞飞或者填平的时候,大批的骑兵还是飞快地冲向了拒马阵后的原木阵地。手榴弹的爆炸声响了起来,给在原木阵地前被迫放慢速度的俄军骑兵以极大的杀伤,造成了最后的、不可避免的混乱。前面的骑兵在停了下来,因为粗大的没有去皮的圆木是战马不可以一跃而过的障碍,骑兵们在看到前面的兄弟狠狠地在原木前撞飞的场景后都不由自主地勒住了缰绳。就这么一个动作,一个被迫放弃骑兵优势的动作,招来的是中国军队更猛烈的火力打击和俄军骑兵后续部队的冲击。乱了,全乱套了!
塔伊夫上校没有想到中国人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构筑出有效的防骑兵阵地。正是这个没想到,使他四个营的骑兵就好象流水飞速地撞到一堵石壁上一样,四分五裂地飞散开来。
“撤退,吹号!撤退!”上校在明确了眼前的形势后作出了无奈但正确的选择。
俄军骑兵象潮水一样涌来,丢下几百具人尸马骸后,又象潮水一样退了下去。
第五章 第47节 停火谈判
阿列克谢夫中将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失神地看着面前的地图。
坏消息一个一个不断地传来,已经打破了中将几乎所有的幻想。在远东,中国人全线出击,造成了哈巴罗夫斯克告急,布拉戈维申斯克告急,乌兰乌德告急!仿佛俄军的防线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四面漏风的破房子一般脆弱。
到这个时候,中将终于完全明白中国人的意图了。他们是要把远东军的主力包围在赤塔、哈巴罗夫斯克和布拉戈维申斯克三地分别予以歼灭。这样的胃口不是当初所有的人想象的那样“中国人只想着吃掉滨海集团军”,而是要全歼整个远东军!这可是俄军最大的一支部队,有足足50万人呐!(包括已经被歼灭的第一军,第三军和中亚部队。)
没有可能再得到欧洲部队的援助了,铁路线上很快就会布满炸弹的弹坑和中国骑兵的身影;也不能指望哈巴罗夫斯克集团军向赤塔靠拢了,萨姆索诺夫怎么也没有那能耐在现在的条件把手下的几个师运动到西边来。
为今之计,只有固守赤塔,以此表示俄军在远东的存在。当然,和平谈判必须马上展开!
维特在远东军参谋长博罗西洛夫的陪同下匆匆走进了司令部中将的办公室。
还没等中将的手离开帽檐,维特就自己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摆了摆手道:“立即跟中国人联系,要求马上召开和平谈判。您,米哈伊尔·阿列克谢夫中将作为我的军事助手参加谈判。这里的事情交给瓦西里好了。路上我们已经商量过了,只要赤塔还在我们手里,谈判的条件就不会令人太难堪。先与中国军队达成一个短期的和平谈判停火协议吧。”
“总理阁下,我立刻与中国军队联系,之前他们已经给了一个电报频段。和谈,会很快召开的。”阿列克谢夫现在能说什么呢?他只能寄希望于和平谈判了!事实很明白地摆在那里,俄军按照现在的水平是无法战胜中国军队的。即使是战略正确,兵力再集中一些,甚至在某些战线上形成一定的兵力优势也无法取得胜利!这是在满洲里发动那场进攻后得出的结论。
军人的荣誉感和将军的责任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个时候,就算是阿列克谢夫中将再好战,也不可能去故意做出一副信誓旦旦能够扭转乾坤的姿态来,去无视事实和俄罗斯军队所付出的鲜血。战败,是自己这个远东军总司令的个人耻辱!明知必败却还要去强撑着拖延战争,却是一个傻瓜、一个没有政治责任感的武夫才会做的愚蠢事情。
事实上,中将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标准军人。战争打到这个地步,凡是稍有见识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中将和他的参谋长的错,而是中俄两军的差距太大,是因为沙皇尼古拉和前远东军司令一唱一和执行的错误战略导致的必然结果。
对此,维特是很清楚的。他了解眼前的远东军总司令和参谋长,他一直认为这两位将军是目前俄国将领中最有能力的。在总理地构想中,今后民主的临时政府中,这两个人将是军方的当然领导人。所以,维特并没有丝毫责怪中将的意思,当然,让中将担任自己的谈判助手也充分地表达了这个意思。
“战前中国人提出的条件,这就是底限。我向沙皇陛下保证过,今天放弃的远东在今后一定会重新回到大俄罗斯帝国的怀抱。我在这里,需要您,还有瓦西里给我一个保证,5年或者10年后,俄罗斯军队将成为一支比中国军队更优秀的武装力量。”维特作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深情凝视着中将的眼睛说道。这个时候,是自己把手伸到军队的最好时机!今天的面临的谈判对眼前的两人来说是一生的耻辱。而自己将给他们雪耻的机会,哪怕是一个空乏得连自己都不相信的机会,也能在这个时候收买下两个将军的忠心。他需要军队忠于自己的临时政府而不是尼古拉大公这个摄政王!俄国未来政治走向的决策,绝对不可以由三个人在争论后决定。
两位将军激动地看着略微秃顶的总理,身板挺得笔直地齐声答道:“是,总理阁下,我保证,我以自己的生命来保证!”
维特满意地点了点头站了起来:“我们还是去看看士兵们吧。这个时候,士兵们需要有人给他们以力量,这种力量的来源就是今后军队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赤塔,是依靠铁路中转而兴起的一座新兴城镇。现在,这个城市里已经没有多少平民了,只有三三两两垂头丧气的军人。经历了连番的失败和惨重的损失,士气低落的程度几乎达到了最低点。爱国主义和大俄罗斯主义的宣传已经无法激发起士兵们的激情,因为,这些空洞的口号在强大到几乎无法战胜的中国军队面前是没有杀伤力的。这些口号,如界在势均力敌的时候,还可以产生一定的作用;在战局有利的时候,甚至能够催生出如虹的士气。但是现在,它仅仅是口号而已,是没有人再愿意去提起的口号而已。
士气的低落,从士兵甚至军官们看到上级从自己面前经过也不站起来敬礼就充分地展现出来,这是军队秩序在崩溃的征兆。
可怜的士兵们衣服一如既往的褴褛不堪,赤着脚却把鞋子别在腰带上的士兵比比皆是,看得维特不住地皱着眉头。根据他对西方世界的了解,对西方军队的了解,一支基本装备都不全的军队是不可能有太强战斗力的!就算这些农民士兵很勇敢,可在战场上不是单靠勇敢就可以取得胜利的!博罗西洛夫曾经描述过俄军士兵是如何英勇地冲向中国军阵地的,也用血淋淋的伤亡数字在证明着这一切的真实。但是,维特无法把那些英勇的士兵和眼前这些散漫的士兵联系起来。
“总理阁下,军队需要有文化,需要更好的装备和给养,士兵需要人们的尊重,他们需要有足够的军饷可以养家糊口。他们是为俄罗斯作战,正是他们在不畏牺牲地战斗,他们应该得到荣誉!尽管,我们战败了。战败是将领们的责任,我们的士兵已经尽力了!不可想象让这些士兵靠手中的武器能够战胜中国军队,现在,已经不是单靠勇力的冷兵器时代了,现在,噢,对不起,总理先生。”博罗西洛夫少将跟在总理的后面说着,直到看到总理带着些不悦转过头来瞪了自己一眼后,才打住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将军,俄罗斯需要的不是您随口说说的建议,而是一个详细地可行的计划,我期待着您尽快把这个计划交给政府。谢谢您让我看到军队的现实状况,我想,士兵们不需要我们在这里说些空话,他们需要政府的实际行动,来吧,我们还是先去把停火谈判的事情落实一下。”维特改变了主意,看到眼前的如此低落的士气。原本还想着靠三寸不烂之舌能够振奋起一点军心士气的维特打消了天真的想法。
中国军队地回应很快。当维特等人回到司令部的时候,通讯军官就送来了中国国防军副总司令蔡锷中将的回电,答应了从1906年9月1日起中俄两军全线停火半个月,同时在涅维琴斯克举行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