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杀破狼-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浩摸着下巴想了想道:“五百万两,一千万担!这么多物资如果最后被送到了北京,那乐子就大了,我们绝不能让满清有机会壮大起来。”

    “那大人,我们该怎么做?”夏完淳小心的问道,这个上司的脾气可不是很好。

    秦浩喝了一口茶后道:“国公爷的大军已经到了芜湖,转眼就能进南京了,你说如果这个时候发生罢工或者是沉船,结果会怎么样?建奴还有时间把沉船捞起来吗?”

    夏完淳犹豫了一下道:“大人,如果是银子还好说,可如果是这粮食沉了岂不可惜?”

    秦浩瞪了夏完淳一眼道:“妇人之见,重点是让我们的敌人得不到这批物资的补充,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我都不介意来个火龙烧仓。明白吗?去吧,去告诉那些堂口,只要能把这批物资截下来,将来我们的军队进了南京,他们替建奴办差的帐可以一笔勾销,此外,沉银捞上来后,他们可以拿走一成。如果他们不照做,那么就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你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

    事后证明,这些南方的漕运堂口是真的用心了,那装运五百万两白银的船在出发后第三日,一条不少的沉在了运河里,由于明军在江北行动的军队抢先突袭了浦口,所以负责押运的博洛没有办法进行打捞。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博洛是空手回北京的,北方漕运的堂口毕竟家小都在北方,所以拼着命他们都不肯答应沉船,最后至少有六百万担粮食去了北京,这在后来也成为“北方灭漕事件”的导火索。数年之后,锦衣卫指挥使秦浩因为曾因截断漕运不得力受了威国公的申斥,结果在明军进入北京不久,就下令处决当年拒绝沉船的北方漕运堂口的相干人等,引发了江湖上的血雨腥风。。。这些都是后话。

    李成栋,历史上的一个争议人物,其人生轨迹和吴三桂有得一拼。最早人家跟着高杰干革命工作,前途那是一片大好啊!结果不成想高杰居然不讲江湖道义,勾引大嫂,结果这革命的勾当没发继续做了,李成栋只好跟着高杰一条道走到黑,去干那反革命的勾当了,摇身一变,成了官军。后来的故事就不详述了,原本人家是一心要抗清的,结果老大高杰被人设计给杀了,李成栋一下子没了主心骨自然也就成了汉奸。当了汉奸之后,李成栋打南明也是很卖力的,扬州就是他攻破的,所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位都有份。历史上无论是监国的鲁王,还是福州的隆武政权或者是广州的绍武政权都是他消灭的,差不多南明五个名义上的老大,李成栋一个人就干掉了四个,可以说是双手沾满了同胞的鲜血。而且李成栋还继承了农民军的光荣传统,动不动就灭人满门,连投降的也不放过,两广总督丁魁楚是带着巨款向李成栋投降,可李成栋除了给他留了个儿子外,男的全部杀死,女的则轮奸。。。

    从徐州到广州,按照这个血量,怎么样也该把那顶子染红了吧。可是不知道满清统治者是怎么想的,硬是没让李成栋成为红顶子,如此赫赫战功,居然就是一个小小的广东提督就给打发了。李成栋大怒,二话不说就造反了,不过结局比吴三桂还差,吴三桂造反,起码还折腾了大半个中国,前前后后和满清打了好几年,如果他本人不死,历史会如何还不好说。但是李成栋几乎是一战就玩完了,我们没看到他和南明军队交手时的悍勇,我们只看到他兵败身死的结局。流寇、名将、汉奸、英雄、笑话,没什么文化的李成栋在演戏方面是个实力派,他把一个人在这个时代能演的角色都演了。

    不过历史发生了偏差,李成栋现在要扮演的是大清王朝的忠臣孝子,这很可能是他这辈子要演的最后一个角色了。

    李成栋的军队人数大约在十万人左右,但是千万别把这个当成他的实际战力,古代战争的一大特点就是军队中会有一半的军队是由负责杂役、运输的后勤兵组成,真正能够用于作战的军队能达到六成的军队都堪称强军了。在汉族军队中这一点就更加明显了,因为汉族军队是以步兵为主,其有限的机动力注定了用于保障后勤供应的军队肯定是要超过作战部队的。比如永乐皇帝远征蒙古,浩浩荡荡六十万大军中,真正的作战主力估计也就二十万,差不多是三成的样子。

    游牧民族相对好点,但是即使是八旗这样的精锐,所谓的六万八旗中其实真实的人数在十八万作用,因为几乎每一个旗丁下面都会带有两个汉人包衣奴才跟随。

    这个汉人包衣跟汉人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是奴才,换句话说在满人那里,他们的地位要高于新征服地区的汉人,算半个满人了,毕竟这个奴才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历史就曾有汉官对乾隆皇帝自称奴才,却说不出自己属于那一旗,结果乾隆皇帝就大声质问他,你算哪门子的奴才?你又是谁的奴才?该员顿时哑口无言。

    所以李成栋实际可以作战的军队也就是当初高杰留给他的六万军队,这已经是很不错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在当初的江北四镇中原本就是佼佼者,能与之抗衡的也就是黄得功的军队。而在随后的征伐南明的战争中,该军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唯一不好的是,打高杰带兵起,这支军队的军纪就十分不好。

    没办法,无论是高杰还是李成栋,都是军法严苛的代表,他们带兵强调的是令行禁止,绝对不会允许士兵有半分忤逆。

    这种高压管理下的军队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但是要长期维持就只有一个办法,人家付出了就要有回报的,不然日子久了谁也不肯干。所以这军纪,自然是要多坏就能有多坏了。

第065章光复南京(三)() 
第065章光复南京(三)

    李成栋的军队可以作战的有六万,其中最精锐是当年高杰起家的一万骑兵。虽然跟蒙古骑兵相比这点骑兵根本不起眼,但是在中原地区,有支万人规模的骑兵部队在手的势力,那绝对是不容小觑的存在。

    要知道中原是农耕民族,马匹的数量本就有限,战马资源更是稀缺。要知道张振岳原计划按照十万人编制武装太子六率的时候,就被需要的战马数字给吓到了,十万匹战马,张振岳把新华省饲养的三万匹战马全部拿出来,千里迢迢运到广州,同时削减了军队的骑兵编制,硬是把两万骑兵规模削减到五千人才算是勉强满足所需。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成栋才有了足以傲视天下的资本。他就是靠着这一万铁骑,轻轻松松的击败了黄得功的六万精锐和马士英纠合的五万大军,然后一路打到福州,全歼鲁王政权,立下他自认的不朽奇功。

    所以,所谓的威国公他并不看在眼里,威国公算是个什么鸟东西,自己当年跟着闯王纵横中原的时候这厮在那里。就算他打败了闯王,那也不过是闯王虎落平阳被犬欺的结果。李成栋相信,在这宽广的长江平原上,只要他把这一万骑兵摆开,任何强大的敌人都会被自己冲得七零八落。

    唯一值得他烦心的事情严格来说也就是一件了,就是自己立下了这样的盖世奇功,所得的官爵不过是个吴淞总兵,连个子爵都没舍得给他,这门还这不是一般的扣。

    这微微动摇了一下李成栋的意志,真的要为这样的主子去跟南明的军队拼个你死我活吗?李成栋忍不住自问道。

    十一月的战局随着刘良佐等五镇总兵的覆灭而变得越发严重,阎应元的兵锋直取浦口之后,南京城终于忍不住震动起来了。

    慌张的不仅仅是洪承畴麾下的将官们,还有那些在清军攻破南京时选择投降的前明勋贵们。如果说这次围攻南京的是其他什么势力,比如已经被张振岳消灭的大顺军,那么自己这边投靠过去,把美女一献,说不定还能保全。可现在不行了,来得偏偏是大明的军队,还是崇祯先帝之子绍武帝朱慈烺名下的军队,这事情就不那么好说了。

    虽然在南京这边,甚至是昆明,这个新登基的绍武帝根本就是威国公这个活曹操的傀儡,但是不管怎么说,这背叛了大明的人落到明军手里铁定是没个好的。

    这个时候想北上也没什么可能了,因为浦口丢了,南北之间的联系就此断绝了,这下完了。

    洪承畴差不多就是南京城中最镇定的人了,已经是心存死志的他自然不会在乎什么了。他下令全城戒严,调动总督府亲卫营的三千官兵严密巡视内城,防止任何人外逃。同时昔日八镇还余下的三镇被他急调入南京,一共六万人,全面接管城防,这到是摆出一副死守的态势。看到洪老头这个样子,南京城内的人心算是勉强稳定了一些。

    唯一让洪承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是驻防在城外的李成栋部,这十万大军是目前大清在江南的唯一可靠战力。但是派他们去进攻明军,洪承畴担心一旦不成功,那就满盘皆输了。可不派他们去进攻明军,李成栋又不肯把军队开入南京,理由也简单的可以,不善守城。对于这样一支听调不听宣的军队,洪承畴也不太敢把他们放入南京。

    但是时间不等人,随着周遇吉带着粤桂军六万人拿下福建,并一举攻克仙霞关进入浙江之后,洪承畴知道,不能再犹豫不决了。他下令给李成栋,以大清皇帝钦差、总督江南事务的名义,任命李成栋为江西巡抚,责成他即刻讨平芜湖等地明军,以求扭转占据。

    李成栋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无法克制住自己内心的贪婪,下令大军进攻芜湖,把自己彻底带上了一条不归路。。。

    十一月六日,李成栋这边一下达出征的命令,当天晚上,位于芜湖的萧严就接到了锦衣卫的飞鸽传书。清军在江南地区作战失败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们的所有行动都明明白白的摆在了明军的面前,毫无保密性可言。

    得到了清军李成栋部出击的消息,萧严立刻和李岩一起到前方寻找适合决战的地点。白虎军和飞虎军的主力现在都云集在当涂,他们都在进行着最后的战斗准备。

    “这里,这里不错,如果我们把大炮架在那个山上,关键的时刻就可以狠狠的轰击李成栋这个畜生了。”李岩大声向萧严建议道,他是萧严一手带出来的,所以性子高傲的他唯独对这个故主很是客气。

    萧严没有急着回答,这么多年的历练,这点城府他还是有的。他突然转首问李岩:“此地叫什么名字,大军到此有多少里?”

    李岩问询了一下左右后道:“此地名为铜井,距离当涂约四十里。”

    萧严想了想又问道:“距离南京有多远?”

    “六十里!”

    “那就在这里了,咱们就在这半路上给李成栋一个出其不意好了”萧严拍板了。

    随后,飞虎和白虎军被命令立刻朝着这个名为铜井的小镇进军。飞虎军到是舒服,靠着长江,大炮都不用推,轻轻松松就能推到这里来。

    而李岩的白虎军就不行了,他们刚刚经历了三百里奔袭才打败了刘良佐,现在要再翻山越岭,从宁国赶到预定战场很困难。估计等他们赶到了,李成栋已经灰飞烟灭了。

    思索再三,考虑到白虎军的困难,萧严决定以飞虎军一军之力,独自承担这一次全歼李成栋的作战任务。而李岩的白虎军则得到了新的命令,和周遇吉一起向南京进军。但是为了保证胜利,萧严还是命令乌恩其率领三万骑兵赶到铜井附近,他计划在关键的时刻,口乌恩其的三万骑兵给李成栋致命一击。。。

第066章光复南京(四)() 
第066章光复南京(四)

    飞虎军,一伙子士兵正在奋力把大炮朝山上推,而另一群悠闲的士兵则坐在石头山看着。

    如果你仔细注意一下,你会惊奇的发现,同一群士兵中居然不是一个民族。

    所谓太子六率,各军不同的不仅仅是名字。武卫军人虽少,但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老兵组成。白虎军全是两广的汉家男儿、猛虎军多是生猛的西北汉子,天狼军东南亚兵士比例较高,且不喜欢使用火枪、飞龙、飞虎则充斥着大量的日耳曼、日本和暹罗、安南士兵。而飞虎军和飞龙军还有些不同,如果以班为单位,每十人一个班的战斗单位,他的士兵是按照血统进行混编的。一般都是由三名汉人士兵,二名日耳曼士兵、一名日本士兵、一名暹罗士兵、一名安南士兵以及一名来自云南土司地区的少数民族士兵共同组成。待遇无差别,但是飞虎军要求所有的士兵在入伍一年内必须学会汉语,不会写没事,但一定要会说。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在飞虎军中看到长相各异的兵士在低头细语,千万不要惊讶,他们彼此间语言沟通不成问题,比如现在围观推炮的那一个班的士兵就是这样搭配而成的。而由于一视同仁的军队制度,以及统一使用汉语和禁信伊斯兰教的硬性指标,全军从目前看来没有发生最初人们担心的内部不和问题。

    这时在这个班的附近,五个军官模样的人正从山上沿着缓缓的山路一边说着话一边走下来。如果有熟悉威国公家庭情况的人就会发现,这五人中走在最前方的不是别人,正是威国公家的大公子张彦宏。

    威国公已经变成了世袭国公,而且还是超一品,估计死后都是要援引前朝旧例册封为郡王的。既然是世袭爵位,那自然就有世子传承一说了。虽然张振岳他们三个压根就没想过册封世子这样的事情,但是他们不想并不代表别人不想。

    张彦宏和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张彦凡现在看来都具备继承威国公爵位的资格,大明的继承制度是嫡长制,即立嫡立长。张彦凡虽然不是张振岳的长子,但是他却是正儿八经的嫡子,他的母亲永安公主唐秀云是威国公的正妻,他的舅舅是唐王朱聿键。这出身,就算不是长子,那也是站稳了一个嫡字的。可世间的事情就是没那么简单,张彦宏不单单是张振岳的长子,而且他的母亲布木布泰同样出身高贵,这位来自科尔沁黄金家族的贵女是威国公的平妻,这严格来说,张彦宏不单单是长子,也能算是嫡子。这局势顿时就变得微妙起来,张振岳还没死,这天下也还纷扰不堪,但是各方势力都已经在为国公爷百年之后考虑了。

    十八岁的张彦宏通过这几年的军人生涯,已经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团体。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王进宝四个来自西北的军官就选择投靠这位年纪比他们还小些的大公子了。

    实际上正是因为这次成功的投靠,他们四个也开始了平步青云,从普通的炮兵图的长枪兵护卫变成了军官。这次北伐,他们更是因为张彦宏的关系直接进入威国公行营担任参谋军官。虽然是打打杂什么的,但是资历和人脉也就此有了。

    萧严被张振岳委任为主帅之后,张振岳本人就待在武昌不走了。这随后张振岳就做了两个决定,第一是把寇白门从昆明接到了武昌,毕竟他是个正常的男人;这第二个就把张彦宏他们几个下了飞虎军,飞虎军的总兵官是张振岳的二弟张振邦,所以张振岳很放心的把儿子交给了他。

    张振邦岂能不知道自家大哥的意思,二话不说就把张彦宏任命为属于飞虎军战斗序列的第五神武将军炮团副团长,这绝对是破格提拔了,但是大家拍马屁还来不及,谁又敢多说什么呢?而张勇他们也十分顺利的担任了营长连长这样的职务,差不多半个团的实际控制权落在了张彦宏的手里。

    张彦宏到也认真负责,基本上该他管的事情他都做的不错,甚至于阵地选择这样的事情他都会亲自去看一看,这让原本担心这个二世祖会不会胡来的军官们对他的观感顿时大变。

    “你们几个还是要注意一下的火药的防潮处理,这里紧挨着长江,天气潮湿,要是关键的时候打不响,这乐子就大了。”张彦宏视察玩炮兵的预设阵地后在回团部的路上对张勇、赵良栋等人道。

    “请大公子放心,我们一定注意”张勇和赵良栋这次提的是营长,正儿八经的游击将军,而孙思克、王进宝不过是连长,所以回话的自然是张勇了。

    “说了多少回了,自己兄弟,不要大公子长大公子短的,多见外。我先走了,你们好生准备,晚上我还来一次,这次大战要好生争取立下战功才是。”

    “是,恭送大公子。”张勇等人知道这是要自己留步了,立刻齐声道。。。

    回到自己的军帐,张彦宏对着一个不过十三岁左右的少年道:“周培公,我要的红薯煮熟了没有。”

    “好了,好了,长官,您瞧”那名叫周培公的少年立刻端着一碗煮熟了的红薯就上来了。周培公幼年丧父,十岁时,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其母孙夫人殉难而死,周培公落魄无依。后来是遇到了奶娘龚氏才活了下来,四月间,威国公大破闯贼。周培公和奶兄龚荣遇一起瞒着家人跑来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