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亮剑1918-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伯陵,你怎么也来了?”黄柯笑着问道,算起来薛伯陵也是自己西关派的嫡系,把他调去搞机械化部队一直都是有声有色,只可惜在他的部队中,装备的多是进口装甲车和坦克,零件坏了一点就要趴窝。这一次拖拉机厂做出了新型的坦克,他们也都闻讯而来。

    站在薛伯陵旁边还有两个军人,一个虽然年轻却一脸刚毅,另一个稍微年长一些,锐利的眼神下带着一丝书生的儒气。两个军官都向黄柯立正敬礼。

    例行的程序化欢迎仪式过后,黄柯一行就直奔拖拉机厂前去,因为那里才是他们此行的目的所在。此次行程全程公开,在机场的时候,已经有多路记者也都前来。

    在受到邀请的媒体中,既有申报京报这样的自由化媒体,也有大公报中央日报等左右翼分明的报纸。黄柯觉得民国对媒体的控制相对来说自由一点,而这其中的缘由是各大媒体背后的政治力量在左右。

    机场前,众多记者用着手里的蔡司折叠相机拍照,镁光灯发出砰砰的声音的时候,一个个瞬间被记录下来。

    众人没有停歇就直奔拖拉机厂前去。到了拖拉机厂的时候,厂区前一队卫兵持枪站岗,大门前是布上铁丝网的拒马。

    看到车辆前来,卫兵还是一丝不苟的进行了检查,检查过后才可放行。此时的厂区并无异常,除了门口悬挂的标语外和厂长带着几名人员迎接外,其他的一切照旧。车间里,头戴柳条帽的工人们进行着日常的工作,一辆辆履带式的拖拉机在流水下被锻造出来。

    “哪位是拖拉机厂的厂长?”黄柯走过来一脸严肃的问道。

    一个穿着翻领国装的男子走了过来,他不卑不亢用着略带长沙的口音说道:“报告黄部长,我是犇牛拖拉机厂现在厂长李长干,今天我代表全厂的员工欢迎黄部长的到来。只是现在任务紧迫、不敢懈怠,所以没有出来欢迎,还望见谅。”

    李长干说话无懈可击,一下子把人抬到这个高度也不好说不是,不过黄柯看到他外套的袖口有一些磨损的痕迹,想必此人不是故意作秀。

    “不错,国家重型的机械厂就应该这样,不能因为有人来视察就停工。”黄柯说完,李长干依旧面色冷静的说道,“多谢黄部长体谅。”

    有人建议去参观一下生产车间,黄柯却制止了。他说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生产,不能够因为他们的到来去影响生产,那样的话各级官员前来视察,拖拉机厂岂不是要关门了?

    不参观车间,众人就直接来到不远处的车辆试验场。这时候,一辆蒙着帆布的坦克车开了出来,虽然炮塔上蒙着帆布,但下面的五对负重轮和庞大的身躯让这辆坦克威风凛凛。

    “黄部长,这就是我们研制出来的最新型的坦克。各项测试已经完成了,性能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大规模量产装备部队,可以快速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看到坦克的时候,李长干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看得出来,这辆坦克他们付出了不少的心血。

    黄柯微笑点头:“很好,不过我们不是行家,坦克和拖拉机一样,需要使用他们的人说好才行。”

    说罢,黄柯指着薛伯陵几个军官道:“这样吧,你们先猜猜看,这辆坦克的基本属性,看看你们对装甲了解多少?”

    黄柯说完,薛伯陵和其他两个军官相互对视一眼后笑道:“司令,这些数据我之前有所了解,我说不太合适,我看还是他们两个看一下吧。”

    那个满脸刚毅的中校和那个书生气的军官对视一眼后走上前道:“报告,属下愿意谈谈看法。”

    黄柯点点头:“好,你说说看。”

    “坦克的重量在30吨左右,炮塔上来看是75毫米到105毫米的加农炮,车里如果配置合理的话,应该是四人。”

    中校话音刚落,李长干厂长就不由的赞叹道:“不错,和实际所差无几。”

    黄柯也很满意,他知道这个少校肯定接触不到这些机密性文件,所以他相信这是他观察推测出来的。

    薛伯陵笑了笑道:“校长,抚民是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归来的高材生,对装甲一直都很感兴趣。我旁边的这个杜聿明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们两个现在都是装甲部队任职。”

    黄柯微微一笑,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孙立人和杜聿明啊。

第046章 坦克,来了!() 
孙立人对坦克做出的估算得到了厂长的认同,这位曾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留学的高材生自然对这些新式的武器研究颇深,所以即使这俩新式坦克盖着炮衣,但他还是一眼就能够估算出这辆坦克的基本数据。

    就在孙立人盘算的时候,站在一旁的薛伯陵露出了一种不坏好意的笑容。黄柯看到了两人的表情,再看看旁边的杜聿明,也不禁笑了。

    老实说,黄柯对这些武器具体的数据并不太懂,这些主要都是下面的人在研究,他不关心这些东西是具体数据,只是注重实际效果。

    不过,站在一旁的薛伯陵几人却都是行家,他们关心的就是测试场上的出来的数据。看到大家都有些着急了,厂长李长干也不卖关子了,他笑了笑道:“咱们到外面的空地上去吧。”

    试驾员发动了坦克,随着排气管的黑烟冒出,这辆钢铁堡垒隆隆向前开去,钢铁的履带碾压在厂区里的水泥路上,留下一个个犬牙交错的痕迹。

    没过一会,坦克就加快速度、甩开众人向前跑去。等到众人也抵达试验场的时候,坦克已经脱掉了覆盖在身上的炮衣,半圆形的炮塔和厚重的底盘透露出一种钢铁的金属美感。

    整个坦克是用草绿色的涂漆覆盖,下面的履带则都是黑色的涂漆,炮塔上用白色的油漆刷写的“样”字,则表明了这只是一辆样车。不过虽然是样车,但在有些泥泞的试验场上,还是流露出一种金戈铁马战场感。

    没过一会,试驾员发动坦克开始了性能测试。其实说是测试,倒不如说是在进行的表演。

    样车发动后就快速加速,在泥泞的道路上快速行进,两条履带后面的甩开的泥链像是切割机一样呼啦啦落下。随后,坦克冲过一个有水的洼地,溅起水花四溅;紧接着这辆样车又进行爬坡、越沟等多种测试表演。

    “好!”

    黄柯带头鼓掌起来,坦克优越的性能让他还是满意。他对李长干说,可以在这辆坦克的基础上进行改装,搞出一个适合南方水田地区的轻型坦克,还有搞出一个适合在北方平原的重型坦克。

    李长干深以为然,他告诉黄柯这些都已经在研究了,这种中型坦克已经准备先装备一个团进行试验,如果好的就在全军进行推广。

    随后,李长干向媒体公布了公这辆坦克的具体数据,和孙立人所猜测的一样,这辆坦克自身足有35吨重,配属了85毫米坦克炮和4名成员。

    “这辆坦克我们装备了400马力的柴油机,同时防护装甲也加厚了不少。可以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坦克之一。”

    李长干说这些的时候不由的露出由衷的自豪和喜悦,其实在这之前该型号的坦克就已经历经了无数次的测试,无论是出资方还是军方都对其非常满意,可以想象,未来机械化装备的钢铁洪流将是多么壮阔。

    随后,李长干宣布,首批的生产的92辆坦克已经生产调试完毕,这些车辆将在不日之后交付给装甲部队,待到试验使用阶段结束后,将根据实际情况,力争在中国军队中进行推广。

    李长干宣布这个消息后,众人大为吃惊,中国军队可是刚不久前才统一,连制式步枪都统一不了,还想要推广装甲车和坦克?

    很多人觉得要么是故意吹牛,要么就是一个外行在操纵这些。

    黄柯似乎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他也紧接着表达了自己对该型坦克的看法,他说他代表工业部全力支持军用重工业的发展,对该型坦克十分满意,也对幕后的研发和制造技术人员和工人表示由衷的敬意。

    黄柯话音刚落,各路媒体的记者就争前恐后的发言提问。

    “请问中国军队大规模装备坦克,假想敌是哪个国家?”“不久前,红党在南昌发动武装暴动,虽然剿灭大部但现在在偏远山区也发生了类似暴动,请问这些坦克列装和剿灭红党有关联吗?”

    黄柯用手压了压下面人群的声音,他用一种极其舒缓的语调说道:“诸位媒体界的朋友,今天的坦克试验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战争将是机械化的战争,为此,我以国务议员的名义向在此国民政府中央委员会提出申请,建议出台装甲兵发展法,以快速促进我军快速机械化发展。”

    “同时,我也在此宣布,中国兵工厂最新研制出了新式的制式步枪,并在全军进行列装,以取代之前老旧、稳定性不好的汉阳造。”

    “我也代表工业部和国民政府表示,中国军队研制和装备任何武器,都是为了保护本国领土和国民不受到侵犯,维护地区稳定和繁荣,中国国民军队也将永远遵循这一宗旨。”

    当天晚上,诸多报纸都刊登了中国军队将大规模装备坦克的消息,世界舆论都以讥讽的口吻在描述这件事,好像是在看某出笑话一样。

    对于这个东方古老大国即将展开机械化的军事之路,很多西方国家政治家嗤之以鼻,他们甚至开玩笑说:“中国人的坦克不会是用水牛作为动力吧?”

    和西方国家的反应不同,日本一些军政人士在看到这一消息后,好战派大为高兴,他们立刻以此为契机提出扩军备战的请求,有的少壮派军官甚至还要去觐见天皇,说要用自己的鲜血为陛下开疆扩土。

    相对于日本,其他的多国军方几乎没有人关注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东方这个古老的国家贫穷落后,他们的军队刚刚换装了无烟*步枪,现在大多数军队还在使用着当年德军淘汰的步枪作为制式步枪,他们能提出什么先进的理论?

    就算是提出装甲兵建设无异于天方夜谭。可他们不会想到,若干年后就是这个东方古国创造了世界陆军史上的进军奇迹,并且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战法。

    全世界的军事领域中,只有德国的军事周刊当天翻译了这篇报道,并且就黄柯提出的机械化部队战术战法进行了研究。杂志主编阿托克将军和一个经常在他们杂志发表文章的青年军官在进行军棋推演。

    在进行推演之后,阿托克将军指着杂志这篇文章道:“威廉,你瞧,在东方的古老中国,竟然有人和你的想法如出一辙,不知道这是该高兴还是失望呢?”

    年轻军官立刻翻阅那篇文章,看后他不禁大呼:“上帝啊,这个人比我的理论要先进太多,这个人是谁?黄柯?为什么我觉得他的名字如此熟悉。”

    阿托克笑了笑:“威廉,你的感觉没有错。你还记得几年前德国和中国进行的经贸合作协议吗?”

    年青军官恍然大悟:“是的,将军阁下,我想起来了。”

    阿托克将军笑了笑道:“在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整个德意志都被凡尔赛禁锢住了,士兵们流落街头,工人们在肮脏不堪的赌场度日如年,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灰沉沉的死气之中。但是我们并非一无所有,我们拥有最为熟练的军工业工人和久经沙场的士兵,就是他看中了其中的价值。”

    “他从德国签订了一系列的工业合作合同,还把大量的德国工人弄到中国,也给德国回赠了不少的珍贵原料和日用品。当时,我仅仅以为这就是一个东方古国的军阀来做的军火交易,以便,没想到他靠着这些竟然建成了工业化,再联想一下他现在所提出的理论,我觉得这个人和你一样充满远见。”

    年青军官低下头略有所思,片刻之后他认真的说道:“我想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将看到这一点,现在我们只有尽力呼吁吧,如果德意志陆军不尽快实现装甲化,凡尔赛合约的悲剧将要重演。”

    “好的威廉,我支持你,是该有人唤醒德意志这头沉睡的狮子了。”阿托克将军说完,年青的军官就拿出口袋里的钢笔,在稿纸上攥写当天的评论了。半个小时过后,一篇名为坦克,来了!的陆军建设评论出来了,阿托克将军看后做了适当的修改。

    一个小时过后,他在刚刚写完的评论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离开安庆后,黄柯直接去了汉阳兵工厂,他之前所说的制式步枪列装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大部分也都是在汉阳兵工厂涉及制造,因此这个枪也有个绰号“新汉阳”。

    到了工厂的时候,大门门口几个持枪而立的卫兵已经换装了这种新式的步枪。黄柯走过去,他跟一个士兵借用一下肩上的枪。那个士兵把枪交到黄柯手里,黄柯哗啦一下把抢推上膛。

    “不错!”新的制式步枪采用旋转后拉式的枪机,枪身也模仿了毛瑟枪的设计,所以性能上还是不错的,黄柯放了一枪,几百米外,一颗树干上留下了永远的痕迹。

    “好枪!”黄柯把手里的枪换给那个士兵,乐呵呵的上前视察了。

第047章 守望者() 
这一次的视察对黄柯来说收获不小,汉阳兵工厂推出了一系列的轻武器装备,除了新式的制式步枪外,还有水冷式的重机枪和班用轻机枪。在兵工厂投建之初,黄柯就把着力投资了两个兵工厂的建设,一个是汉阳兵工厂,主要研制的是轻武器方面;另外一个位于河南的巩县兵工厂则主要是研究火炮和步兵掷弹筒等武器。

    黄柯不打算搞资本主义国家的那套军工竞争体制,虽然样有利于武器的研发生产,但现阶段那样太过于耗时耗力,况且兵工厂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由国家经营最为合适,同时,专门分工可以发挥各自的长处,并且以最快的促进生产。

    自从北伐过后,巩县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厂得到了大笔的资金和人才的输入,研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精益熟练的德国工人和技校毕业的大量中国军工工人也为这两家兵工厂生产效率得到了保证。

    现在,两家兵工厂的规模已经扩大了好几倍,生产效率更是逐年攀升。巩县将分厂一些厂部都搬迁到了附近的洛阳,而汉阳兵工厂甚至和不远处的汉阳钢铁厂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极具规模的工业化城市。

    汉阳兵工厂对轻武器研究也在这个时候发挥出来了优势,可靠性极高的新式的步枪和轻重机枪相继研发出来,中国军队也有了崭新的面貌。

    对于枪械的设计,黄柯始终提出非凡独特的见解,他会亲自画出各种图纸送到兵工厂,让人按照上面进行仿制。连德国的研究人员都惊叹,黄柯送来的图纸非常合理,很多时候他们都惊呼:“我怎么没想到这样做呢?”

    这次的黄柯也不例外,在他建议下,汉阳兵工厂还研制了一款*,本来兵工厂的人员想要仿制花机关*,不过让黄柯否决了。他提出*越是简单安全越好,因为将来要大规模装备。

    为此,黄柯还专门将斯登*的构造画成图纸供兵工厂人员参考。中国人的智慧是无限的,不久之后一款极其简陋的*就被设计了出来,并且通过各项测试后进行了改进。

    当天晚上,汉阳兵工厂厂长陈立疆和汉阳钢铁厂的一些领导过来陪同黄柯进行晚宴。陈立疆是留学欧洲的机械专家,后来又在多所大学任教,李四光举荐了他,黄柯就让他来做这个厂长。

    陈立疆虽然学识渊博,但也懂的为人处世和官场之道。在黄柯来时,他就安排酒简简单单的武汉特色菜作为酒席,他知道黄柯这些政要山珍海味吃腻了,尝一尝这些特色的野味也还是不错。

    秋季的长江正是鱼肥之时,美味的河豚、鲥鱼和刀鱼别具一格,并称为长江三鲜,配上烫好的黄酒,简直是美不胜收。

    众人到齐纷纷落座,黄柯不拘俗礼,端着烫好的黄酒和大家碰杯,众人也都放开,些许黄酒下肚,每个人的脸上都泛起了些许红晕。

    黄柯询问了汉阳兵工厂和汉阳钢铁厂的一些基本情况,汉阳钢铁厂是中德合作的产物,该厂是中国首个大型的钢铁厂,除了这个厂区外,在安徽当涂马鞍山还有一个分厂。

    晚宴过后,黄柯看外面天色不错,就提议在厂区附近走走转转。汉阳钢铁厂的厂长介绍了一些钢铁厂的情况,并说按照李四光教授提出的方法,在本国也开采了不少优质矿石,如今两个厂区的生产的产量大大提高。

    陈立疆告诉黄柯,最新式的*已经研制出来了,并且也小规模装备了警卫部队,希望明天黄柯能去看看。

    黄柯听后精神不由一震,他说让人赶紧把这把枪拿过来,说自己要去试试。这下陈立疆可犯了难,他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早知道应该再第二天早上再说。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样品枪械一直保管在厂区库房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